网飞+大女主=豆瓣/IMDb 8.6, 今天我们来看《女佣》(《Maid》),又名《女佣浮生录》,改编自斯蒂芬妮·兰德的畅销回忆录《Maid: Hard Work, Low Pay, and a Mother’s Will to Survive》,讲述了单亲妈妈亚历克斯在遭受家暴后带着女儿逃离,靠做女佣维持生计,同时努力摆脱受虐和依赖关系的一段经历。
在这些关注社会底层或弱势群体的影视剧,尤其是美剧中,你可能经常会看到有关失业,暴力,犯罪,毒品等等消极的词汇,不过你也有机会一瞥这些发达国家的各种救助机制和福利政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援助之手,不分国界。
Domestic可以指国内的,如domestic demand 国内需求;也可以指家庭内部的,victim of domestic violence家暴的受害者。
家暴,是全剧的主题之一。“狗在咬人前会先吠叫”,当丈夫醉酒后一拳砸在自己耳边的墙上,玻璃碎屑飞入女儿的头发里,艾利克斯还不敢确定自己在遭受家暴。在我国,平均在经历了35次家暴后,受害者才会选择报警。家暴问题的第一难处就是意识到自己正在经历家暴, 为此我查阅了联合国官网(//www.un.org/zh/coronavirus/what-is-domestic-abuse):
再跳过正剧剧情,放一个“片尾彩蛋”:
当你身处紧急情况crisis时,组织或者个人能够为你提供的任何帮助,都是一种资源—resource。crisis hotline 就是紧急热线。 我们也可以说emergency aid,看着更符合紧急援助的翻译,而emergency resource一般指的是为紧急情况所备的物资。
www.wannatalkaboutit.com是网飞去年7月搭建的一个公益网站,旨在为正在遭受家庭暴力等等身心伤害的人群提供帮助,除了海外,网站还覆盖了香港和台湾,两地都有专门的接收身心侵害案件的网站或热线,台湾有113保护专线(电话:113);
香港有关注妇女性暴力协会(电话:+852 2375 5322)。
在我国大陆,如果你遭受了家庭暴力,请直接拨打110。弱势群体保护制度的完善,任重道远。今年两会全国妇联的提案,就是建议公安部门的报警系统将家庭暴力单独列项,家暴事件有其特殊性和隐藏性,我认为设置专线是非常有必要的。
亚里克斯在遭受“准家暴”后,半夜趁丈夫熟睡时抱着宝宝逃离,却找不到一个可以睡觉的地方。Crash 有碰撞,奔溃等等意思,在口语里还可以表示(在不常睡觉的地方)睡觉的意思。
比如 crash out on the sofa 在沙发上睡着了;crash on the floor 打地铺。
选择去做女佣的大多像亚历克斯一样别无选择,雇主总要一番盘查,是否在假释,是否有前科,然后会在对方的允许下做background check 背景调查(当然我猜若不允许背调的话恐怕也不会被录用了)。前科正式的说法有previous convictions,previous offense, 或者criminal record。Prior 是“之前的、预先的”之意。变成名词这个用法,集中在北美,口语意为“前科”,一样有 criminal conviction(案底)的意思, 不过还有一些无关犯罪的,也可以戏称为前科,比如某人之前离过一次婚,又离一次婚就可以说他 has a prior. 如果某人没有前科,就说明他很“干净”: He is clean. He has no priors. 他没有前科。
Strung原形是string, 绳子,乐器的弦,也用作动词“上弦”等,所以strung out可以形容像弦一样紧绷,紧张不安的情绪,类似于stressed out; 不过在社工看来,亚历克斯不是紧张,而是(吸毒后)神志恍惚,这是strung out的另一个意思:
He was permanently strung out on heroin.
吸食海洛因令他整日神志不清。
subsidy 补贴金;grant 拨款;fund 基金; welfare 社会保障金...
这几个金金金,你是否能分得灵清?我们可能统统概括成一个概念:补贴。当然,按照严格定义,他们还是有些差别的,下面我把所有想到的相关词汇都查了一遍:
1)subsidy:是政府发放给某个产业或服务的钱,主要用于维持物价,比如farm/agricultural subsidy,农业补贴。在剧中出现的是subsidized,就是“补贴性质的”
2)grant:是政府或组织发放给个人或机构的有特定用途的拨款,如student grant学生助学金,research grant科研经费,这里的day care grant 就是发给新晋爸妈用于宝宝上日托班的补贴金。
3)还有一个相似的概念就是fund基金,是为特定目的筹集起来的钱款,供有需求者申领。Relief found就是救济基金,比如去年美国华人圈刷屏的pandemic relief fund 抗疫救济/援助金。
4)benefit 救济金/福利费,是政府专门发放给生病,失业等等情况的个人的补贴,比如 失业救济金unemployment benefit,英国有一个专有名词 the dole,he’s been on the dole for a year. 他领了一年失业金了。美国也有一个更常用的词汇,请看下一条:
5)welfare: (美国)社会保障金,是美国政府专门发放给失业,贫穷等需要帮助的人群的资金。
6)relief是给与灾区或战区救济物资,包括资金,衣物,药物等等。这个词在北美也会宽泛地用于给随需之人的资金援助。famine relief 饥荒救济物资
7)aid 也是救济物资,国际之间的援助我们一般用它:humanitarian aid to Cambodia 对柬埔寨的人道援助。
8)handout, 给穷人的救济物资,施舍。也可以作为政府拨款用,和上文的grant意思相近。
Each family is being given a cash handout of six thousand rupees.
每户都领到6,000卢比的救济金。
呼~总算整理完了。
最后还是想说,同样是联合国官网上关于家暴的一句话:
No one deserves to be abused. The abuse is not your fault. You are not alone.
没有人应该受到虐待。虐待不是你的错。你并不孤单。
求助,是勇敢的第一步。
|本文作者:晶八五
|审校:Juliet
|排版:Anita
|总编:大风哥Wind
剧里的这些社会工作者,家暴劈护所人都挺好的,警察接到报警就直接把人送去,劈护所条件也很不错,单人公寓,社会工作者帮找工作,帮提供法律援助,还给申请住房补贴,相当于免费提供住房。据我了解,国内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家暴受害者只能靠自己,特别好多家庭觉得丢脸,不会帮助嫁出去的女儿。而且这剧里的,如果孩子监护权没了,法庭给大家免费上育儿课程,什么营养学,儿童心理学,各种儿童教育课程,一定要让你学会做个合格的父母,这也挺不错👍
如果说《婚姻故事》和《婚姻生活》讲的是拥有高学历、高收入和高情商的精英中产阶级也搞不定婚姻围城的恐怖故事的话,《女佣》显然更接地气更有现实意义——它指出一个相当惊悚的事实:
你的生活可能因为一个恋爱脑发作荷尔蒙上头找到的辣鸡伴侣而一塌糊涂,而悲伤的是,在其暴露真面目(酗酒、躁狂、赌博、暴力……的单项或多项排列组合)之前,你可能对你面临的危险和要迎接的命运一无所知。这两种恐怖故事哪个更恐怖,笔者也不知道。
不过笔者认为《女佣》对中国女性观众尤其有现实意义的原因是:在东亚的内卷文化中,女孩们往往在青春期被告诫远离早恋这一洪水猛兽,又在大学后被期待迅速找到如意郎君完成人生大事。整体性的压抑和社会期待互相矛盾,导致年轻女性面对情感问题往往缺乏自信和果决。而社会环境似乎也并不欲从各方面改善这一现状。因此,女性必须自我赋权。
《女佣》的女主亚历克斯25岁,有个精神不稳定的母亲,辗转读过六所高中,考上大学却没有去读,在酒吧工作时看上了文艺青年肖恩,坠入爱河后跟着他住在篷车房里有情饮水饱,生女后才发现,肖恩酗酒成性,一喝酒就断片儿,一断片儿就发狂,醒来后痛哭流涕表示自己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在肖恩摔出的玻璃片散落在女儿头发里那一晚,亚历克斯抱着女儿偷偷离开了家。
“娜拉”带孩儿出走第一天的遭遇就堪称惨绝人寰:去社会保障部门求助遇到——要给安排工作得先把女儿送入日托,但要把女儿送入日托又要有工作和收入证明——这个鸡生蛋蛋又生鸡的循环;自费买了清洁工具去给富人打扫豪宅却因为手机没信号无法导航而迟到;打扫时因为没吃早饭而昏倒;离开后被富人投诉打扫不干净而领不到37美元而需返回;返回路上为了给女儿捡玩具而泊车在路边被追尾。
到这时,她手里的钱已经从十几美元变成了负债七八百美元。而她昏倒是因为舍不得买一个四美元的三明治。
故事到这儿也开启了《女佣》的另一大看点,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得知亚历克斯是从从潜在家暴中逃离后,帮助其申请到为专为遭遇家庭暴力的女性提供的救济住处和过渡住所。救济房间看起来相当舒服。
亚历克斯找到一份不稳定的清洁工作(即片名“女佣”的来源)。同时,她还要参加政府提供的护理课程以证明自己拥有监护女儿的资质。
应当说,《女佣》里表现的美国社会福利制度已经相当健全甚至令人羡慕了。仅仅是那间有沙发有床还布置得十分温馨的救济房,可能比很多白领在北京租的自如主卧更大更舒适了。何况还有配套的培训课程。在亚历克斯被剥夺监护权的七天内,她的探望要在第三方机构的监督下进行。这样的儿童保护机制也可圈可点。
饶是如此,亚历克斯还是一次次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女佣》最震撼的地方正是对女性困境的现实主义刻画:
一个想要逃离虐待的女性不只是面临着经济困难,情感牵扯等这些人们能想象到的障碍,而是当她被妻子、母亲、女性等社会角色驯化后,甫一离开则一切外力都是推着她回到原来处境的引力。
我们应当质问的不是她面临着哪些困难,而是社会上有没有哪些坚实的力量能持续地支持她走出困境。
比如政府提供的过渡性住房霉菌严重,导致女儿持续生病,亚历克斯不得不另寻住处。
比如当亚历克斯借宿朋友家时,朋友的老公马上打小报告——他们的社交圈原就高度重合,亚历克斯几乎没有自己的社会资本。
又如女儿在托儿所出事联系不上她时,老师理所当然地联系了亚历克斯同样有家暴史的老爸。
又如女儿生日,作为父亲的肖恩的拜访也是理所应当无法拒绝,而肖恩断片儿后的举动再次导致让亚历克斯失去了刚租到的住处。
凡此种种,无不因一切社会结构都建立在家庭这个初级团体之上,而与此相连的层层责任和期待就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把亚历克斯死死围住,无从遁逃。而其中最核心的因素正是母职惩罚。正如亚历克斯所说“怀孕很容易”,但其他一切都因此变得艰难了。
在这一点上,最精彩的情节莫过于在救济所热情帮助亚历克斯并鼓励她争取共同监护权的丹妮尔竟然突然回到了曾经要勒死她的丈夫身边。
而当亚历克斯百思不解时,救济所的负责人表示司空见惯:在她的经验里,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平均要来来回回救济所七次才会彻底离开施暴者。丹妮尔才进行到第三次。
这个惊人的数字反映的是可怕的社会现实。遭受暴力(包括物理和精神暴力)的女性往往会因为防御机制而合理化虐待行为而难以准确认知和评估现实。持续的暴力令人的自我评价持续降低,进而失去寻求帮助和改变的动力和能力。
一言以蔽之,精神上的打击往往比物理上的打击更为深远和隐蔽,也因此“赋权”不仅要提供外在支持,更要在精神上重塑认知。
甚至高度平权的北欧社会也莫过如此。笔者本人曾在丹麦短期住过专为女性提供的救济所。好处是无须提供任何证明,只要身为女性,走上楼去表示无家可归即可被接纳。笔者获得的只是一个十人间里的床位。夜晚,笔者听到几位女性在讨论对其施暴的男性,言语间仍对其抱有希望。
在此过程中,曾帮助笔者的一位丹麦女性坦言,自己生于北欧这样的平权社会,受过高等教育,依然曾经在前男友的肢体和精神暴力中挣扎了三年。她告诉笔者她的经历以劝说笔者:不要为你是受害者而羞耻,更不要因此羞于求助。
不要羞于求助,这或许是《女佣》这样现实又悲惨的剧里最有力量的启示。在《女佣》里,亚历克斯一次次被社会保障体系和幸运的机缘托起,又一次次下沉。但每次下沉,她都敢于去求助。没钱付学费时,她表示自己是清洁女工,可用劳动付费;无家可归时,她挨家挨户敲门去介绍社会保障部门提供的租房优惠计划。
直到最后一集,她直面那位看似无害实则也是施暴者的父亲(即她不时惊恐发作的童年阴影的根源)向他请求:在我迄今为止的生命里你从来没有站在我这边过。现在我请求你,站在我这边,为我(曾受家庭暴力)作证。而父亲则拒绝了她。
父亲的拒绝基于他对肖恩的认同。在他眼里,错的不是肖恩,而是酒精这个魔鬼。正如他本人已经不记得他当年如何家暴亚历克斯的母亲,而这样的记忆却如阴影般缠绕着亚历克斯的一生,并间接影响她的择偶一般。
诚然,肖恩也是不幸童年的受害者,但当他沉沦酒精而对爱人挥起拳头,他又成为了暴力之再生产的一环。父亲对肖恩的认同指向男性间隐蔽的同谋。而这样的同谋并不会改善这个社会暴力泛滥和持续生产的现状。
那么出路何在?《女佣》中那位住着豪宅的黑人女性已经给出了答案:工作,唯有工作才是靠得住的。这位黑人女性在经历六次试管婴儿失败后,花30万美元请人捐卵并代孕,从而获得了一个孩子。直到看到孩子的照片,她才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渴望或许只是为了满足丈夫。
而她的丈夫已经提出离婚。她愤怒地摔打着购置的婴儿床,幸好她从未放弃自己的律师工作,依然能够在事业中重整河山。
这也是亚历克斯最终的选择。在《女佣》的最后,搬回篷车重蹈覆辙的亚历克斯选择带着女儿再次逃离。不再指望永远承诺要戒酒的肖恩,也不指望自以为无辜的父亲,也不指望那位看起来体面又深情的工程师追求者。
不少评论认为亚历克斯拒绝这位工程师的帮助是死鸭子嘴硬,是“作”,却未意识到那样不过是换个男性依附,亦有要逃跑的一天。这类想法仍是将自身独立寄托于他人的好恶之上。谁知道这位现在温文尔雅的工程师以后会不会翻脸而成为肖恩呢?
相反,哪怕是听起来不体面的、经常被人无视的清洁工作,也能赚来面包、女儿的玩具和最重要的——作为个体的自信。《女佣》的原著作者在这样的经历后,在30多岁时回到大学,40多岁时写出畅销书。
《女佣》虽然才播出第一季,这个励志的现实结尾却在激励着众多正受困于家庭或情感的女性:第一,你永远可以对伤害性的关系说不,并求助;第二,你有与生俱来的力量,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
作为一个在欧美生活并待业的“中产阶级”女性,我花了两天晚上的时间看完了这部电视剧《女佣》。
底层励志的故事总是吸引人,尤其是主角还是一个美丽的年轻女子,导演总是喜欢怼着女主角的脸拍摄,让观众从她的表情中看到各种人生滋味。
贫穷的人的试错成本总是高昂的,让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女主角一次又一次失掉来之不易的住所,又一次又一次地幸运地被好心人,家人或者政府的福利机构接纳。虽然困难,自始至终她都能够努力爬起来,勇敢向上,最终能够重新实现她的大学和写作梦。故事结尾之后呢?
我看到故事的原作者,Stephanie Land,在读书生涯之后,将她的亲身经历写成小说,变成了一本畅销书,后来书被改变成电视剧,呈现在你我眼前,也是因此,我们知道了这个故事。书中富有又感情失意的女主角的女雇主,一个成功的大律师,有一天感情失意对女主角说,只有工作不会抛弃你。
让我想起我一个美国来的房客,她是一个逍遥满世界度假的华裔妈妈,和老公打理着属于自己的生意。在我有一天告诉她我正在攒钱,想要实现财富自由,她问了我一个非常常见又一针见血的问题:你觉得通过攒钱可以实现财富自由吗?她自己的例子告诉我,通过创业才能够实现真正的财富自由。她跟我讲,她老公和自己都是当年的大学生(非常顶级的那种),后来她老公在美国工作并升职加薪,但是人到中年,遇到了职业天花板,一怒之下,自己出来做生意,现在亚马逊网店已经做了10年多了,可以世界各地游玩不耽误打理生意。她讲自己女儿的故事:程序员,在家工作,每天第一份工作工作到晚上6点,去健身房运动,之后继续工作到深夜做第二份工作。
我有点受到震撼,也许这就是美国精英的样子。曾经的我,何尝不是如此努力: 刚到巴黎做互惠生的我,一个月之内便被雇主解雇,一夜之间失去了住所和工作,在国内自学了半年的法语无济于事,当人们正常语速跟我说话时,我根本听不懂,法语也讲得磕磕绊绊,我记得当时想要制止自己照看的小孩在路边打闹,我连“停下来”都不会说。只能像一个哑巴一样用手来制止他们。流离失所那天,幸好有一个刚刚认识的法国归属岛男孩愿意收留我,我在他家免费住了一个月地板,但却要每天给他的物业交10欧元的管理费。直到后来我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小房间,在铁塔旁边。8楼没有电梯,屋顶是倾斜的。
那是2010年,我对时间就是这样定义的,一天,不吃不喝,也要花100元人民币。我刚毕业在公司做外贸一个月赚得工资也不够我在他家住宿。因为不会法语,我也找不到法国人像样的工作。入住的第二天,我便开始在中国人的网站上挂出我的求职广告了。我的第一份兼职工作是买手,去奢侈品商店买包。当那些销售欢天喜地把包给我呈上来时,我却在盘算一会儿给地址时给哪个假身份。欺骗不是我的本性。当时的愿望几乎就是可以像这位销售员一样,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不用发愁第二天的房租以及吃饭去哪里挣。
刚来法国那几年,我真的是向上又自律的:做各种各样法国人聘请的兼职工作:电话卡促销员,超市收银员,中文家教,机场免税店售货员,老佛爷销售员,机场免税店调查员。当时读研究生的时候,有机会做一份学徒工作,一边在公司工作,一边读书。但是因为有70欧元的某个考试的考试费,我便放弃了申请。和朋友半年才下一次馆子,过节时因为不知道提前预定,最后好像也没有吃上当时念了挺久的那家香辣蟹锅底的火锅店。没有一次坐地铁我不会翻开我的法国小报来看报纸学习法语。
现在想来当时也挺苦的,那时却不觉得,因为有一个奋斗的目标,学知识是快乐的,每天也都是新鲜的。
现在我依然生活在巴黎,有大把的自由时间,会去新鲜的菜市场买水果和海鲜。却有的时候早上起床以后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好像失去了为了获得更好生活而奋斗的那种激情。
剧里面被家暴到快被掐死的女人,依然回到了丈夫身边。
救助站的站长说,这些女人离开的尝试平均是七次,她自己当年,试了十次。
Alex也在艰难地独立之路中,依然有一段时间跟丈夫短暂地和好。
回想起大学的时候,跟一个自私愚蠢又有一些恶毒的男朋友前前后后分手了12次才真正分手,之后我又花了两年的时间才完全走出那种被欺负的愤恨以及严重分离焦虑。那次恋爱我之前也在日记里写过,当时很多人骂我,说我有问题,我都承认。都说恋爱可以让人认清自己,我想那次恋爱是世界第一次把我的残缺映照到自己面前。之后的这十年来,我都不时回忆起那时的自己,分析自己,反省自己,为什么会让自己走到那步田地。
看到女主的经历我突然意识到了大家的共同之处,那就是我们都异常地孤独。这种泥沼一般的糟糕关系,必然是有一定量的奖励,而糟糕的部分只是间歇性地发生,而孤独感却像一直扎在皮肤上的针,每时每刻都在刺痛。那就要一直面临一个选择题——是独自对抗世界更痛,还是忍受糟糕的关系更痛。剧中的女性,还有我,都在其间摇摆,痛苦会让人麻木,急切地渴望得到救治,目光短浅,只想着赶快止痛就好了。我还记得当时每一次分手后一个人寝室里强撑着,努力熬着,这个时候只要男生求和好的短信一发过来,我就好像溺水的人抓到一根稻草一样。
最大的难题是,这么糟糕对待你的那个人,却已经是世界上对你最好的,最能依靠的那个人了。除了那个人之外,世界上的其他部分似乎更残酷冷漠。
但我依然希望在这种关系里反复的女孩子不要自责,不要因此而自我厌恶。我已经原谅当初的自己了。
精神独立比经济独立难多了,即便是如今30岁的自己,也没有做到精神独立,辞职很容易,分手却比登天还难。我依然很惭愧地呆在舒适圈里,不敢出来。
看这部剧的时候,我常常感到压抑、愤怒和生气。为什么女主要重蹈覆辙?为什么女主总是这么懦弱?为什么女主总是畏畏缩缩?为什么女主不能赶紧离开这个混乱的圈子?
......不知不觉,我也陷入了指责女人的怪圈。
一个可怕又分崩离析了的原生家庭,还没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就沉沦下去的错误的爱情,一个还没成熟就要对一个新生命负责的女孩子,哪有那么多温暖的向导带她重新走回一条正确的人生路呢?狂躁的母亲、冷漠的父亲、酗酒的丈夫、牙牙学语的孩子,每一个都是她生命中的一个陷阱,从此她无我,只是为了周旋在这些人中想把她破碎的自己尽可能拼完整。
美国的福利制度虽然繁杂令人头大,但却给了女主角很多实质上的帮助。让她有机会在纷乱如麻的烦恼中喘口气,还有机会重新接受教育,这部剧拍得太现实,底层女性的困境一览无余,因而让人窒息。
而真正的现实中,有大批大批受教育程度不及女主、容貌身材不及女主,甚至连运气也不及女主的中国女同胞,她们的声音被社会发展的巨轮的轰鸣声盖过,她们在泥沼中发出微弱的呼救,是在钢筋水泥城市间的我们所听不见的。无人来救,渐渐她们的头一点点被污泥淹没。
当弹幕飘过一句句对女主怒其不争的辱骂的时候,我更希望,有一天你看到现实的女主出现在你身边,她可能甚至不敢大声请求援助,不敢大声说出她的困境和遭遇,不要只是骂她。
只要去关心她,扶一扶她。
再怎么纠结,七次之后,她会蜕变的。
有些弹幕和豆瓣评论太真好笑了,真实体现了很多人压根不懂什么是情感虐待什么是PUA,亲生父亲很好?丈夫清醒的时候其实挺好的?全剧最可怕的一幕,就是丈夫逼Alex坐下和生父一起吃饭,那一幕是父权和夫权对女性的全面压迫。
在美国已有种种救助受虐女性机制的条件下,脱离受虐环境依然如此之难,不敢想象在有些国家,单身母亲该如何坚持下去。从庇护所到过渡性住房、从优惠的手机服务到免费的衣物商店、从小组讨论到法律援助,只有这张网足够密,才能接住坠落的人啊。
没钱真的不要生孩子,破碎的灵魂总是能够找到同样破碎的灵魂
Work is the only thing a woman can count on.
细腻动人 推荐给每一个在家庭 情感 生计 未来上困惑迷茫 或者已陷入痛苦恐惧的泥沼 但不敢或是不知道如何脱身的女性 Margaret Qualley张弛有度又自然的表演状态真好 呈现出了这个年轻姑娘身上的善良温柔和不被生活压垮的坚韧 和她对戏的亲妈Andie MacDowell看到她明年的艾美二提一定会很骄傲
编剧太扎实了,现实主义题材巅峰,反反复复就是告诉你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打开一扇窗然后关上一道门,开窗关门再来一次。。。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只是现实里不如意应该跟多一些。估计为了大多数人考虑,太丧就没人看了。这鸡汤高级,一碗接一碗,好喝。
很佩服老美只有3美金的时候 还能养活一个孩子
Stephanie Land的原书关于这个社会最生动的探视,以及自己如何与这个体系的对抗与挣扎;那小心翼翼使用不至于被人白眼的消费券,奇怪却又真正可以省下什么的“底层生活智慧”,以及“为何沦落至此”的无奈;还有一种仿佛存在于近藤麻理惠节目对不同房子的打扫实录。剧作化后,拿掉了这方面的故事,上手了许多戏剧转折;很多对周遭的观察全部改为想要生存下去、展示有如何强大的女性赞颂与聚焦;它不仅仅关于一个不断失败却又站起来的Alex,也有永不服输的Regina,更或是庇护所走走停停的女人们…两个方向的展开都很动人,也能戳中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25岁,带着3岁的女儿,照顾疯疯癫癫的老妈,有个酒鬼孩子爹,有个家暴父亲。非常真实、非常感人,感人到我没法看下去,第5集之后只能每集快进扫一遍。
一个称得上好的社会应该为每个人的自由选择托底。
犹如《shamless》里大姐的另一种遭遇人生,这两个人当初的相遇不也犹如《花束般的恋爱》中那样情投意合?只是后来无法体面。用女性主义分析这些遭际太过简单了,对于伤害自己的人却无法摆脱,这种心理机制背后有太多复杂的内容,所谓的血缘,人际,熟悉感可以解释一些,但无法解释一切。残忍地讲,很多这样的人都是病人,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双重病人,有着遗传学可勘察出的那种躁郁疯癫指征,在强烈的自毁倾向里,不是谁都能用理性战胜大脑中自动分泌的内容的。这很绝望但很真实。不承认这一点的人是幸运的,因为没有亲身见证过。另外离题说一点,这些底层人即便潦倒也穿着卡哈特和巴塔哥尼亚,开着牧马人。他们定义中的底层和我们定义中的底层,有时候不是一种底层。这也很残忍但也很真实。
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08年夏天,家里新房子还没有装修好,妈妈把床垫铺在地板上,我们两个就这样在什么都没有的新家睡了一夜,幻想着它摆好家具后的样子。六年后我们失去了这间屋子,再也没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直到现在。
所有希望独立生活的年轻女性都可以看看这部剧,特别是家境贫困的女学生,从而了解独立生活的代价。我保证只看第一集就几乎能治愈你的懒癌。我妈当时有好几年也是女主这个身材,瘦的不行,什么好吃的都给我,自己吃一点我剩的东西,白天上课,晚上做各种兼职,独立养大的我……每一集女主Alex都被迫陷入绝境,完完全全被打倒到无家可归一无所有再重新站起来,换成是我肯定做不到。看了这剧我怀疑,不,我肯定我也是早年我妈陷入贫困的原因。话说别说美国,其实连我现在待的东南亚小国都有类似的家暴庇护所,🇨🇳目前好像还没有。男女主演员都是二十几岁的好莱坞新星和星二代(特别是男主和《爱你,西蒙》判若两人,女主演技更是视后级别。)却在这部现实主义题材剧里扮演这种苦难的角色。反观我国同年龄段的演员都在演啥?我们又在拍啥?
看了第一集有一种强烈的压迫感,明明是喜剧但每一分钟都觉得喘不过气。然而影评里竟然有说这是easy模式的… 您的生活是有多hard…
#是也乎单人版无耻家庭,只是 没有 兄弟姐妹们相互支持,完全 solo 太惨了...不过, 普通人的境遇,这这种纪实性剧集中描述的,只有一纸之隔,随时可能坠入, 毫无保护机制...
一个心碎的细节:酗酒的男人读布考斯基,而“爱,是地狱冥犬”。
看到后面越来越看不下去了,女主演技除了睁大眼睛就什么都不会了,这种片子还是需要找英国人来拍,btw没钱真的不要生小孩
我好像对痛苦有了新的认识,第三集结束时候和最后一集长久等待且愿意改变,前面那么多的压抑、慌张、不知所措,对于原生家庭的愤恨,都在接回女儿那一刻开始,在踏上新生活那一刻,在母亲给新家画上卡通图案那一刻,体会到了幸福和透口气的喘息,如果没有那么多的痛苦,这一刻的豁然开朗似乎就只是寻常,或许每个人的原生家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问题,但是不再重复父母的错误, 跳出原生家庭的固定模式,才是真正的成长。
不是为母则刚,而是不得不刚。
回去的多过不回去的,平均是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