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药这种重要的东西,不留备份,不单独放,不随身放,不亲自管,居然就跟着毯子一起塞,上车之后扔后面?那你好歹一上一下,药在下毯子在上这样放啊!左右结构横着塞,不掉没天理。出发前赶时间你收拾行李太粗糙也就算了,后面在车上宁愿干坐着也不整理,这下好了,能走也走不了,权当出来遛弯了。这只能怪你作为父母心真大,生活太邋遢,真的不怪别人!
本来以为是灾难片,哦NO又是美式个人主义温情片。男主因为有利基建而且身体健康被选中,但是一家三口脑子不行。救命药难道不绑在身上?孩子乱翻家长下车怎么不清点确认?不过选中健康人一是为了人类再生二是为了基因再选。在生死存亡时刻还不知道“财不外漏”交浅不言深的道理导致孩子被抢、车厢打斗真的是太傻 活该。导演可能没经历过春运吧,那也见过超级演唱会啊,生死时刻那么多人根本挤不进去,而且设置长长长弯弯弯的通道不给你闯入的机会,怎么可能还能进入!女主爹给了一把枪才是做的正确的事!
人性很美好也很可怕!
如果你像John是个稍微有一点地位的普通人,在末日来临之际被政府赋予了免死金牌,而这个金牌还带有排外性,你是否还愿意带上别人一起逃亡。
在电影中,我们遇到了好的坏人(放过孩子妈妈和孩子的商店抢劫犯),也遇到了坏的好人(愿意让母子搭顺风车却在中途抢走孩子夺人生机的夫妻),遇到了更坏的坏人(夺腕带的逃亡者),遇到了更好的好人(所有协助John一家人逃亡的好心人)
其实这里不能单纯用好坏去衡量,在灾难面前,在那种非正常的环境下,追逐生的渴望,对未知的恐惧,让任何人所做的一切都应被理解为是正常的,可能不合情但是十分合理。
正如这种环境特定性,人性的转变是必然的。如果说John之前拒绝带上邻居一起逃亡,这是一种非善意不合情的表现,再到后来面对着火的车主动去救里面的司机,飞机失事第一个想到去看飞行员的情况,这便体现了善的转变,从利己到利他。
但也可能是向恶的转变,尤其是“不幸”活的够久而资源却极其有限。
这种转变,亦是不合情却合理的。
每次看完末日电影,我都很想问身边亲近的人,如果我们遇到这种灾难,是打算带上我一起逃亡,还是说就留在家里一起度过最后的日子。
但仔细想想,这种测试题其实毫无意义,因为人在那时会变成什么样,谁都不知道,甚至可能和当时遇到的灾难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地震,洪水,彗星撞地球,还是僵尸袭城。
而我们为什么会被电影里面帮助他人的人,恪尽职守的人所感动,因为这种在平时里都被人称赞的行为,在灾难面前仍可以做到,可见是多么难得。对于这份善意,只能在我们随着剧情,和John一家人一起逃亡的过程中,心怀感恩地去面对了。
1. 胰岛素掉了,我可能也活不成了,关键是老公会气死,会把我骂死,我自己也会很自责,有可能会由老公去拿胰岛素,也有可能是我自己,我去拿的可能性大一些,因为我比较灵活吧!
2. 老公丢张纸条跟我说,我带孩子去南昌了,我们南昌奶奶家见面吧,我可能会把白眼翻到天边去,去哪里?怎么去?你们走就走吧,我回家找我爸爸妈妈,我要跟他们在一起!
3. 中国的路可能会更难走,高速想插应急车道掉头倒车,做梦吧!
4. 如果被选中了,那么走一走逃亡之路还是OK的,不过我觉得应该不会太远,地下掩体可能也就在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吧,走起来不远,如果让我去上海,或者乌鲁木齐,那我就放弃了。
5. 其实我很害怕人性,尤其是很害怕面对灾难时的人性抉择,如果真的发生了,并且只有48小时的机会,我觉得我会跟家里人在一起,告个别,吃一顿饱饱的饭,换上干净的衣服,抱着我的孩子,一起走。嗯,也许会喝点小酒,让孩子也试试酒的味道,虽然不那么好喝,但是可以缓解很多情绪!
6. 我爱你们,我的家庭!我的一生并不长,但是有你们在身边,我很幸福,很快乐,感恩有你,你 means all,all of you,看到这条留言的,认识我的,不认识我的人!
7. stop,别瞎想了,活着更艰难好不好,好好的面对生活,过好每一天,这样,在那一天来临的时候,我们不会有太多遗憾!
来仔细分析一下这部中二电影的优质末日观:
1。 世界末日倒计时了,您还在大包小包收拾呢,女猪还在还要跟面包刷果酱呢,建议导演看一下10年前的中国春运,末日逃生应该要挑个扁担挂两只土鸡腌鱼一边篓子一边桶。再看看阿汤哥《世界之战》的末日逃生指南,1.一分钟内拿空冰箱的食物 2找电池 3 拿枪。拿枪是对末日的最切实人性理解。因为末日一定是人性恶的大爆发。不用责怪小孩弄丢了胰岛素,毕竟人家是小孩,要怪就怪这对末日当头还在收拾尿不湿的婆妈夫妇,以至于东西太多让生命必备品遗漏了。
2.政府的末日指令安排居然是直接机器语言call电话。在社会混了这么多年,常识告诉我们,如果一个机器语言电话说你中大奖了你会信的话,建议你去医院看一下脑子!
3. 除了机器语言和短信外,居然直接电视广播通告逃生优选者名单,导演的幼稚无可救药了。上面说过,世界末日一定是人性恶的大爆发,连公平的制度都无法维持,不公平的制度更不用想了。如果电视广播:世界要灭亡了,我们挑选了一批人可以活,名单如下,其他人不好意思等死吧!我相信获得逃生票的人在家看完报导就可以倒计时了,5分钟内绝对一群暴民冲进你家抢你的身份证和带二维码的手机,就算他们用不了也不能让你用。“人不患穷患不均”,在世界末日之时居然公开搞特权优先!这种事肯定是高度机密下运行,最好派个直升机去指定隐秘地点接人,如果发现你泄密立即取消你名额,参考指南皮特哥的《僵尸世界大战》。
4..还是关于行李问题,政府给选定逃生票的人的指南是可以带一个行李箱。您当这是度假呢,这是末日逃生啊,少三个行李箱的重量就可以多载一个人。至于食物被单等物品必须政府另外配置这样好控制,人应该只能带生命必备品,比如糖尿病的胰岛素。都世界末日了还在带换洗衣物,美国的中产阶级和ZF连中国大妈都不如!
5. 末日的集中撤离最重要的是什么,秩序!绝对的秩序,所以所有的末日电影维护秩序的一定是军队。可是电影中根本不理解军队的意义,就正常情况民用航班一旦关闭舱门等待起飞,您提出要下飞机劝说一次不听,闹第二次就可以直接空警刑拘了。电影的这种情况,作为军人应该可以将要求下飞机的男猪直接击毙。
6. 撤离的军用机场居然是完暴露在开大庭广众的,以至于没有机票人山人海堵住了通道,让有机票的人都很难进去。美国那么多地下机场,隐蔽军用机场这个时候不用?真实情况要是世界末日你公开搞特权逃生,没有机票的屁民会瞬间像丧尸一样顶着枪林弹雨挤爆你的机场。应了陈胜那句鼓动的话:失期是死,造反也是死,那还是造反吧,毕竟造反还有点生机。
7.如果天上下起陨石雨,千万不要到桥下躲避,陨石的密度一般不大,直接砸死的概率低,但力度砸塌一座桥是绝对没问题的。
8.不让我们上飞机,谁都别想走!世界末日电影中的一向反派嘴脸居然出现在了本片的主角。最终映证本片主题:不让我们一家好,你们谁都别想跑。
看完本片后我有个想法,觉得如果要组织一场末日逃生,首先要把本片夫妇挑出来,公开处死祭旗,然后宣誓群人:要让更多人的逃生,这种害群之马必须铲除!
先是把药给弄丢了 然后又是在陌生人车里透露他们是被选中的 导致整部片子一半时间一个小时都在填这儿子的坑。最后明明死亡闪回了 又搞个9个月就出地堡了,这么大陨石,9个月就恢复生态了,恐龙估计灭绝不了。
槽点确实比较多,要是我,我宁愿自己死,也不愿抛下我爸妈走,要走就一个不落。而且截停飞机我也做不出来,再强的求生欲,也不能建立在牺牲别人的基础上,万一飞机和你撞上了,两败俱伤。政府通知去避难所,居然还有电视投屏,并且还冷静的和邻居一起看完,真的是邻里关系和谐,但凡有个心胸狭隘的邻居,估计当场让你见识人心
价值观导向和中国人还是有点不一样的,中国人主张的是灾难面前大家要团结一致,共同度过难关,每条命都不能放弃……半路打劫人家小孩,抢人家手牌,关键时刻抛下自己老爹等等,这些事讲真的,有点损人不利己的意味…..
美国人主张的是先满足自己需求,再考虑别人的感受,政府也是选择帮助对自己有用的人,路上的路人坏人比好人多,但凡大家团结一点,这个片子都演不了两个小时…..
娘子,快出来看“彗星撞地球”!自《白宫陷落》、《伦敦陷落》、《天使陷落》、《冰海陷落》之后,杰拉德巴特勒又来玩耍“地球陷落”了。这厮已经妥妥修炼成为“陷落一哥”。爸爸在哪儿?妈妈在哪儿?宝宝在哪儿?外公有个大农场,有马有枪还有辆威武的大皮卡。《末日逃生》虽然打着灾难片的旗号,实则是依然关注人性、亲情与博爱。--你知道你会死在这儿的,戴尔。--我当然会。 今天、明天,又或者是十年,对我来说没什么区别。 我的玛丽在这里,离开我去了天堂。 当主准备好让我随她而去时,我会呆在这里,在这个地方。一切就绪。在末日灾难面前,或许“外公”的状态才是大多数地球人的真实写照吧。
在家里床上躺着一边看剧一边喝可乐一边等死,它不香吗?
开头挺猛的,平民视角切入逃难过程,半路崩盘,开始弄些狗血情节出来,最后又匪夷所思般三人团聚。平民视角本来可以加分,结果因为毁天灭地和群体性场面太小,大大削弱了这个本来可以成为爆款的灾难片。
挂着个灾难片,讲的确是个外遇复合的故事!?不过跟女王大人莫瑞娜·巴卡琳真是不期而遇,我怀疑这里面存在个什么firefly粉,还找了霍尔特·麦克卡兰尼(搏击俱乐部/心灵猎人……明明非常魁梧)整了个艾伦·图代克的形象,又上演了一出风中之叶,复刻了一遍经典死法。
在影业萧条的2020这无疑是最好的一部灾难电影。但女主演技十分掉链子,我有孩子我就可以冲任何人吼谁都欠我的人设也不讨喜。//最后人们从防护壳里出来的样子像极了破晓时分出洞的蚂蚁。个人认为,人类发展至今,已经不会被灭绝了。
这种灾难片,一会儿家庭分开一会儿团聚,总能让我看得揪心。
四颗星都给这份温情吧,第一次有种,原来有个家真的也蛮好的。一直以来好像中国的家庭观念宣扬的比国外要深,仿佛只有我们才是真正的family first,可又有多少可以义无反顾的奔向对方,问了下自己,都没有答案,所以说越老越觉得感情真的是个奢侈品,难碰到难拥有难坚持。偶尔会留有幻想,希望有份坚定的温柔可以属于我。
避雷!避雷!20号国内上映,小成本科幻片,两小时臭长,全片没有大场面,只聚焦末日灾难下主角一家的坎坷和逃亡,没有大制作的末日片,就另辟蹊径讲人性和温情,千篇一律的主角光环和刻意制造的失散冲突,这样的故事拍了八百遍,这样的成色噱头净忽悠人,杰拉德接片水平也越来越倒流,跟之前的“陷落”系列不在一个水准上,打着末世灾难的旗号,却在讲没脑子的后果,失散家庭,爸爸在哪,处处透露着寒酸和贫瘠,《2012》放在这部电影面前,那就是史诗级别的教科书,20号国内上映千万别买票,让它黄!★
无聊的行活,啥都有,啥都没有。
中段互相找人部分太拉跨,太催眠,非常劝退
如果末日来临,最好是当一个事了拂衣去的志愿者,次好是当一个大难临头仍在放音乐的电台主持人,最不济也可以去老朋友家打牌或天台开派对。千万不要当东西掉了不知道捡、手环套在袖子外面、在行驶的车上打架…那样的人!
和所有末世题材一样,聚焦的并非灾难本身,而是极端环境之下的每个人何去何从以及如何做的问题,挑战的是人性,所以,这里有世间所有的善恶美丑,在一刹那被放大被呈现。电影从一家人的逃难开始,三口人从一起到分离再到各自努力走到一起,度过所有艰难困苦,终于迎来了新的太阳。PS:说实话,虽然杰拉德没之前那么能打,但还是觉得名字翻译成“地球陷落”更有趣。
不是灾难片!不是灾难片!不是灾难片!重要的话说三遍,别被骗了,特效镜头寥寥无几,海报涉嫌诈骗~
没有华为5G,傻了吧。
如今看末日题材,多了一点代入感。比起自然灾害对地球的毁灭,见证脆弱的文明如何被迅速击溃,更有况味。总统警报无非又一次精英遴选,虽然扯,但是特权对人性之恶的激发,很是到位。挺庆幸不是大男人孤身救全家的故事,而老先生选择留守亡妻回忆,是最温暖的时刻。非常喜欢Butler与Baccarin,要珍惜他们在内地大银幕出现的机会。
确实不太行。又是小孩儿有病这种老套路,烦,女主没事儿找事儿非要说孩子的情况,男的大大咧咧就漏出自己的手环,在二人相见之前的情节看得人冒火。
以为是灾难片,其实是寻人故事,灾难后重获新生。片中告诉我们,职业选择要从对社会的重建贡献度出发考虑。
雷声大雨点小,电影其实没什么不好的!错就错在观众们想看一部爆米花式的灾难片!而导演却走人文主义情怀!一家人逃难所遇到形形色色的人都相当写实,最后票房扑街也是难免~
是不是每一个美国大汉的婚姻危机,都需要地球毁灭一次来拯救?
小孩不得病这个电影都拍不下去了,真是糖尿病惹的祸。外公刻画得不够深刻,Alison倒是很有本事哦,整部电影还算是处处有温情,药店抢劫犯估计是平生头一回,萌萌的。整部剧故事还算比较圆,愿世界和平,人类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