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看了电影《其后》。其后,其后有什么?百合花,或者一个投在白墙上的人影?有迈克的文字在先,《其后》这部电影变成一个高贵的座标,引诸多学人一路战战兢兢地仰望。这真是一出了不得的电影了。和特吕弗的《四百击》、费穆的《小城之春》比肩而论,电影,像一个被谁藏在了丝绒盒子里的玳瑁首饰,有惊世骇俗的拍卖价和失魂落魄的光泽。
电影讲的就是一个失魂落魄的故事。但是讲得有手段,一个已婚女人和一个未婚男人。很日本式的讲法。日本式的,我指的是传统里的那种安静。静得不得了,仿佛一滴水。张爱玲写静:“酸梅汤沿着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像迟迟的夜漏——一滴,一滴……一更、二更、……一年,一百年。真长,这寂寂的一刹那”。这种往死里抻着的静,静寂,漫长,是日本美学里的核心。有强忍着的,残忍的,难忍的那种哽咽,说哽咽都不对,哽咽也是听不到声的。往心里面去了。那么,时间被一片片鳞一样刮下来,突然,不小心,锋利就割破了手指,看血缓慢地淌出来,洇开一朵花。血,也是无声的,川端康成写坠楼的驹子“抬眼一望,银河仿佛哗的一声,向岛村的心头倾泻下来。”这哗的一声,也是心里的,仿佛的,其实,并不曾就听到了那么大的动静。
《其后》,一部非常日本式的电影。日本式的美,等于静寂的极致,极致里的暧昧,暧昧里的彻寒。等于川端康成,谷崎润一郎,枕草子和源式物语。当然,也等于《其后》的作者夏目漱石。但是,并不等于就是极致的电影。有一个镜头,男人终于决定面对女人,雨天,买了一大把百合花,插在花瓶里。两人席地对坐,中间是白灿灿刺骨的花枝。这就算是电影里最触目的镜头了,影片格调终始幽闭得要窒过气去,突然就看到这一大簇的花,便觉得心惊肉跳。一休禅师说,“插花不宜插盛开的花。”这电影,其实是过于的悲,盛大的悲,从空无静寂里絮絮叨叨地开出来,便过了俗世常人所能体会和忍耐的限度。迈克说到这电影,有一句流传的名言,“不觉悲哀,只觉平静”。但是,不仍然在平静之前,先要说出悲哀?说到男主演松田优作,迈克说,那是一种“手足无措的光彩”。——一部电影,可以这样形容:手足无措。
改编自日本文学名家夏目漱石的同名小说,被导演森田芳光拍成一部怀旧色彩浓厚的文艺佳作,对明治时代日本社会的伦理人情有十分深刻细腻的刻划,与森田后来拍的《失乐园》刻意追求现代感觉大异其趣。在八十年代最富盛名的小生松田优作,在片中饰演一名富商之子,一直对求学时期暗恋的女同学念念不忘,后来跟她重逢时,她已成为好友之妻。在道德上,他想断了这段单恋,然而每次见了她,却又禁不住多爱她一些。与此同时,其父为了家族生意,又逼他跟另一女子成婚,他思前想后,决定不顾一切向心上人表白爱意。森田芳光在影片中将小说中对中产阶级的质疑淡化为背景,而将焦点凝聚于男女主角的情愫上,其中镜头运用大胆停格,画面瞬间凝结的美感,以及构图、音乐、甚至是剪接的唯美诗意引人疑迷,有著对爱情凛然不可侵的气度以及怅然疾苦的冷冽美感。
森田芳光的这部《其后》,手法相当的淡然,在讲究美感的镜头下,娓娓道来的是欲爱不能又自我放逐,没有爱得死去活来也没有隐忍到鲜血淋漓,最直接的就是那个百合花前两人面对面的含泪吐露的长镜头,一个含泪无语的侧脸,一个细声倾诉的无奈,四年前忍了又忍的话,在四年之中以各种方式折磨,而四年后的告白,带来的是无可挽救的磨难,爱情还在那个位置,只是错过了时间,唯一能执着的是无法被剥夺的情愫。
“关于生命的哀伤,总是静默的,漫长的,夹着一点茶香。”
故事多像《小城之春》。那一层无以复加的温柔却决裂得让人心碎。
相对无言,欲言又止,市川昆的《细雪》亦如是。《细雪》中的石坂浩二、《其后》里的松田优作,一个转身、一个眼神,看似淡静却深情婉转,都是初见之后便难以忘怀,都令我想起梁朝伟。
影片里种种镜头推移、光影流转,足以让人沉迷到想用文字重新描述一遍。写下来,重温、咀嚼、消化,犹如在纸上反复书写爱人的名字。可资怀想的场景也真多,静默、缓慢、克制、多礼。他眼里总有温柔的哀意,她总是楚楚如一只幼鹿;其后他才明白爱情禁不起转手馈赠,其后她才知道与爱情负气一场枉然。
难怪黄碧云要写《其后》,在小说里继续沉溺。
“昨夜我梦见我的母亲。穿一件莲青粉荷的和服,低着头,发高高的挽起,别着一只银簪,跪坐在玄关上,静静的煮茶,茶香扑鼻。”
“我侧耳静静想着,仿佛全身都开了美丽的罂粟花。”
“她煮茶总是长长的、缓缓的,了无边际。”
“实在这一刻,我已经死了。日后的日子不过在摹仿生命。”
“此时稻田正绿,生命仿佛广阔无尽。我虽不眷恋生命,但与眼前的一切格格不入,我感到了难以言喻排遣的哀伤。因此也与大哥,默默地吸一枝卷烟。 ”
小说中这些句子,皆堪作影片的注脚。淡而钝,因为淡而显得长,因为长而寂寞,在寂寞里半支烟、一口酒,慢慢煨煮的心在烂熟的日子里一点点蚀尽。
DVD画质粗糙,仍忍不住截图若干。
http://img3.mtime.com/mg/2007/21/cbaca9b0-aa4d-4de9-a47f-7c957e1e7e5e.jpg缓缓显出继而隐没的面影。在梅林茂的音乐下散发着亡人的气息。
http://img1.mtime.com/mg/2007/21/c84697d4-4042-40b5-be86-5ae42610a980.jpg 忧伤的对望。想起这一句“丁香空结雨中愁”。
http://img3.mtime.com/mg/2007/21/53c13ef3-3028-4d3a-9813-5e12c686b7a6.jpg春光淡荡,人面如花。
http://img1.mtime.com/mg/2007/21/047f5cf5-dcfc-4318-8aea-4937d5da2f18.jpg有时候四个人的桥,已经很拥挤。
http://img3.mtime.com/mg/2007/21/27e2ff2d-29e2-415c-892d-e51ac3692449.jpg 别后重逢。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http://img1.mtime.com/mg/2007/21/fd0bf8c2-1bad-4249-b791-3c2e0cb7e2c6.jpg这一刻……松田龙平果然是像父亲的。
http://img3.mtime.com/mg/2007/21/258381a3-38e7-4af7-aff8-67e391a71485.jpg她低下头,盈盈浅笑。他仍只是望着她。
http://img3.mtime.com/mg/2007/21/66488dae-2edf-43c7-97ac-47ee325d2cac.jpg握着他饮过的杯子。
http://img3.mtime.com/mg/2007/21/3384e854-066a-4fff-aedd-db0610e67bc9.jpg这个镜头好日本。莲步轻移日影摇。
心爱这部电影,反而觉得絮叨也是多余。又念起费穆的《小城之春》,漫着浓浓的书卷气,空漠而荒凉。
再敲一遍熟悉的独白,一字一字,她念我写。
“推开自己的房门,坐在自己的床上,往后的日子不知道怎么过下去。一天又一天的过过来,再一天又一天的过下去。”
“谁知道会有一个人来。他是从火车站来。他进了城,我就没想到他会来。他怎么知道我家在这儿?”
“我们走上了城墙。我走在后头,他,他们站定了等我。”
“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在这破败空虚的城墙上。”
“沿着城墙走,有走不完的路!在城头使劲往外望,就知道天地不是那么小。”
http://bodhicat.blog17.fc2.com/blog-entry-164.html
若他日重来,我们不会这样的结局,我要我们在一起。
享受了一遍“打死我也不说的”日本式暧昧。如果说了,结局皆大欢喜,是不是就不美了?说了必定是悲剧。所以不说。陈舜臣说,日本人的生活百分之九十是美。中国人的生活百分之九十是生存。川端说。我在美的日本。大江则说。我在暧昧的日本。暧昧产生美。暧昧也产生恐惧。
永遠都會記得飯館里那個模仿者……
应该把这个世界所有的长井代助先生抓起来,剥皮抽筋,喉咙砍断。让他们再也不能谦虚的鞠躬,再也不能温柔的蹙眉,再也不能用嘴放屁的时候仍然显得优雅大方得体可爱永远没错。
你说:“我很寂寞,你一定要常来啊”,我说:“我需要你,我才算活着”……四年前就该兑现的表白,随时间和现实也失去了勇气和意义。最东方的爱情,第二部森田芳光。
匆匆忙忙出门,去一个婚宴,旧同学围坐一席,聊起当年往事,种种。婚宴结束后,有毛毛小雨,乘车,小跑,回家洗了个热水澡,记起一些事,一些光影,亦有不愉快,然后终于看了一直不舍得看的《其后》。现在雨也停了,站在窗边自言自语着:“希望以后我们不用想着重头来过。”
三千代隐忍优雅,做足的妻子的本分和宽容,唯一不够的是,她根本不爱自己的丈夫。不是拱手相让就是友情,不是一气之下就是爱情。代助孤独走掉,三千代的心脏是为他而生病的。
细雨湿流光,负你残春泪几行。
这样爱情,或者说日本社会的社会伦理道德,有着一个特定的时代打底,反应的已不在的简单的男女情爱。静默唯美而忧伤的情感,诗意的美感已经深入每一帧画面,配乐有着极强的情绪掌控力,某些方面甚至有王家卫的范儿。★★★★
能在大银幕看其后的,都是帝都忠诚的电影狗。布景与实景,自然光与人造光,远与近,暧与昧,快与慢,时间熬死有情人。据说是王家卫喜欢的电影之一。
现代了的日本混搭西洋风,虽唯美但有些影棚感,梅林茂的配乐经典。缓慢的节奏还有好几场超长的对话戏,演员强大,早逝的一代男神松田,年轻的深夜食堂叔,演了一辈子劝人结婚的笠智众,忧愁的女主喝波子汽水,魔幻的列车从今以后驶向哪里。北影节资料馆森田芳光遗孀映后交流。
逃避真爱最终会闯下多大的祸。美和子果然很双鱼,细细一想松田翔太真是继承了他爹的身材。一部为了颜好、画美,也不会考虑合理性的电影,家贫却每次出场都换装,脸好什么都对,公车意象的闪现节奏完全不对。会觉得那种窝囊的爱情在原著里应该更好理解。反观我给纯真年代打分真是太低了。
藤谷美和子真美。几段停止表演的摆拍镜头,公交里的魔幻场景,还有松田的逆光人像给人印象深刻。最终,所有人都是善良的,无可奈何的是绝症。对大正年间富家西式与和式混杂的生活表现得很细致。
8.0/7.2 种种镜头推移、光影流转,足以让人沉迷到想用文字重新描述一遍。写下来,重温、咀嚼、消化,犹如在纸上反复书写爱人的名字。可怀想的场景也真多,静默、缓慢、克制。他眼里总有温柔的哀意,她总是楚楚如一只幼鹿;其后他才明白爱情禁不起转手馈赠,其后她才知道与爱情负气一场枉然。
爸爸身上可以找到龙平的慵懒和翔太的危险感,还有两兄弟都有的淡淡的温柔,但那最宝贵的带有禁欲主义的浪漫气质却没能传下来啊!想象了一下男女主角在雨中嗅百合花的一段,如果是翔太演的话,估计是直接得上吻戏了;如果是龙平的话,应该已经在吐槽“拿泥搜累”了吧……
欲说还休,旧梦阑珊,即便是最后的告白,也冲不破那惨淡的意味,甚至在死亡的阴影面前,连过去那些被虚掷的时光似乎都无足轻重了。
一个富二代和人妻的故事,整个观影过程像是在拧一股绳子,越拧越紧的拧巴感伴随到剧终,大量不对称的构图、大写式的人物近景、人物的异想片段,都让人忍不住出戏,尽管打扮后的女主很美,人物的刻画很到位,但我却一点也喜欢不起来。
我可能不太适合看这种拧巴巴暗戳戳的男欢女爱,节奏太慢又太矫情,男女主用一些没来由的事情自我惩罚自我满足,还直接害了无辜群众,真是全员活该啊。另外虽说是私小说,但除了男女主动机是自己拧巴之外毫无看点,谁想看你这平平无奇的日常小心思呢?除了喜欢几个静止画面外真的快要气晕古七
日本人在处理这种压抑与隐忍上真是有一套,激情被埋在道德和礼数背后
终于看了传说中的《其后》。很慢,慢到细微的动作变得清晰。很静,静到无声处听到萌动。很暗,像乡村的天空那种本初的黑暗,抬头突然发现久违的繁星。当他急匆匆去给她倒水时,她却用他喝过的杯子在浅而阔的玻璃花瓶掬起一泓清水、仰脖喝下,他的隐忍的殷勤、她的克制的喜悦,两个人的镜头快速切换,如同惊悚片中定时炸弹即将引爆前的一刻——这恐怕要算我见过的最奇异的“平行蒙太奇”了吧?他们两个,端庄肃穆地对坐,淡淡地交谈,却猛然闪回虹桥傍纸伞下,他低头蹙眉去嗅她握在手里的百合,黑色的雨水无声坠下......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