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野秀明,岩井俊二,原作小说《逃避梦》的作者藤谷文子,两千年,一部叫做《式日》的喃喃细语。镜头在跳动中保持着原本的固定和停留,火车经过前叮叮的响声,黑底白字的倒数,我笑了,庵野永恒的风格。一只红色的蝴蝶和一身黑衣的男人,相逢在后工业时代荒凉无比的铁轨之上,无限延伸,汇聚分离。电影中的女声独白吐出第一个音符,就让我心跳加速,林原惠美的声音,绝对错不了。
你知道吗?明天是我的生日。我的生日,不想一个人度过,于是蝴蝶和男人一起开始倒数。一天两天,晴天雨天,生者死者,像符号一样从背景中剥离出来的两人,继续着明天是我的生日的痴痴梦语。一个是在家庭里受尽伤害的脆弱敏感神经质的女孩,一个是事业陷入瓶颈的失意导演,两个人嬉戏争吵厌倦挣扎,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却又鲜艳美丽的让人心碎,女孩守着自己的世界不肯走出,男人幻想自己是天使能够带来救赎,男人要为女孩拍一部电影,自己最终也走进了胶片,抑或爱情是光明的,因为最后它拯救了一切。
一把红色的伞溺死在雨天等待着彼岸的救赎
父亲,母亲,家人,是女孩与这个世界最原始的联系,对于一个孱弱的敏感如同玻璃的灵魂,被抛弃就是她最初的恐惧和最初的罪,她得不到称赞,只有被要求更多,她害怕被抛弃,却在灵魂上离得更远。家庭是孩子形成最初人格的环境,每个人对此都应该有着真切的体会,一个破碎的家庭、易怒暴躁的母亲和一个无比优秀的姐姐,对于一只需要在天台上才能确定自己存在的脆弱的蝴蝶是怎样的压力和伤害。无法沟通的心灵,尽管有着血缘的联系,心之壁的强大仍旧让所有人的距离不断的拉开,在厚重的壁垒面前,退却,逃避,消失……七层楼的拥有蓝天和地下的密室,红色的电话白色的床蓝色的吉他,这是属于女孩自己的世界,喜欢雨天,“因为雨天世界上所有快乐的人最终都要双眼沮丧的行走”。其实想得到的也只不过是那么一点点的爱,可是就像一只箭猪,就算想把自己的温暖传给对方,但当它接近对方,身上的刺就会令对方受到伤害。于是虚构自己只剩下孤单一人,因为孤单,所以不必再付出注定要以伤害来回报的感情。
什么时候起我们的感情都变得如此脆弱,打着孤独的借口,把自己封闭在墙的后面,熄灭了灯,遮住了阳光,蜷缩在壳里一动不动,只是因为害怕受到伤害。逃避让自己痛苦的事情,活在自己的幻想里,可是如果逃得开,她为什么还是无法成眠?如果逃得开,为什么明天才是我的生日?还在等待,她需要一扇门,墙上的一扇门,眼前这个黑衣的男人,会是她的天使。
两条铁轨相交的时候击碎末世的恐惧和孤独
她说喜欢铁轨因为两条铁轨从来不会相交,可是不同轨道的铁轨竟会轻易的有了交集。落寞的导演在他阴暗的岁月中看到了一抹转瞬即逝的阳光,一只令他心动心疼心碎的蝴蝶,使他站在一个“正常人”的角度去拯救,去做一个天使。他陪她度过每一个明天的生日,他珍惜着她,包容着她,直到厌倦了她的歇斯底里,因为他,做不了一辈子的天使,他要为她打开那扇门,打开心扉的门。在她挣扎的时候抱住她,在她逃开的时候握住她,喜欢一个人,其实很简单,不需要多么深奥的大道理,只需相信,爱能拯救一切。
与他生活的明天,她一点点的变化,依赖他的怀抱,能够在夜晚来临的时候睡去,想用尽一切手段把他留在身边,原本符号般空洞的生活鲜活了起来,镜头记录下的每个瞬间也是她最流连的回忆。与母亲对面时的怒吼让她打破了最后的心结,打开了门之后的墙轰然倒地,尽管还是会有伤害,尽管还有很多扇门需要开启,可是她,变勇敢了,勇敢的付出,勇敢的受伤,勇敢的爬起,告诉自己,也告诉别人,今天就是我的生日,倒数结束了,生命可以重新计时,拂起生命上的灰尘,会发现它在闪耀水晶般的光彩,如此耀眼,如此绚烂。
后EVA时代的庵野秀明带给后EVA时代人们的狂想
尽管庵野自己可能不承认,但是和他的上一部电影《Love & Pop》一样,《式日》里我也看到了太多的EVA的痕迹,或者是和我一样,他的身上也烙下了不可磨灭的EVA标签。意识流和表现主义已经被他使用的十分纯熟,那些闪过的场景让我觉得既熟悉又陌生,我喜欢极了他在表现人物内心的时候使用的那些看似无关画面的拼接,其实每一幅都有着他小心翼翼的用意,每一个镜头的静止拉伸和移动,每一个唯美的景致和跳动的世界,都让我享受着回忆EVA的兴奋,主题上亦在延续伤害,逃避,罪恶,救赎,和爱。就像他以往所做的一样,执迷于生活中每个牵动情绪的细节,慢慢把它们剪贴成一个孤独者渴望获得爱的自白,其实庵野仍是心怀阳光的,无论是真治还是这只脆弱的蝴蝶,他们最后全都破茧而出,走出了自己狭小的世界,感受到了外面的阳光,不管以后的岁月如何,他们已经都得到了重生。
没有什么吸引人的故事情节.也许这就是这个影片不被人喜欢的地方.
看到一半便开始哭.因为看到了自己.她的自闭和脆弱,她的惊慌和不安.也许大家不能理解,因为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也许有些不可理喻.但是确实存在..世界上有很多这样徘徊在自己内心边缘的人.他们需要别人的理解.
只想要很简单的生活.只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人..
可是这个世界的变化..总是轻易的伤害我们..
明天就是她的生日了..她最终面对了自己的生活.
我们呢?
什么时候才能走出我们自己的世界...
艺术家们创造出来的虚构世界,是为了给他们自己创造一个可以躲避现实的地方,然而这也庇护了绝大多数的普通人。 媒体,包括影像在内的创作,也许是为了迎合无聊人的娱乐需求,又恰好有限的治愈了那些害怕从现实中受伤的人。所以被创造的艺术内容质量无需太高。滥情的玛丽苏情节,赤裸诱惑的性感画面,这些漂亮的部分填充着创作者们塑造的虚构世界,并足以提供参与者一场奇妙且丰富的幻觉体验。
在人们开始习惯了这些被捏造、虚构的内容后,人们还是不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感情生活混沌无序,夜以继日的做着白日梦来安抚自己在虚构世界里可以侥幸逃脱的错觉。但凡人们在现实中能够达成的一些小成就,到头来也只是隔靴搔痒的工具,安抚着生活里的许多不确定因素,从而获得短暂的平静。
高敏感人群应该特别能共情的一部片子吧。看似疯疯癫癫的女主其实也代表着我们生活中的一大部分敏感大军。如果你在困惑他们怎么能这么敏感脆弱的时候,请试图去理解和倾听他们将现实否定掉的部分,他们不愿轻易妥协和放弃虚构出来的人格模样,是因为那些幻想与神秘的部分通常是他们努力塑造起来用来保护自己的铠甲。轻盈的陪伴和理智耐心的开导,能很好的帮助他们接纳现实中自己真实的模样。
庵野恋物癖的志高提现,排满了各种他自己喜欢的东西(电线杆、铁道、老电车、工厂、电话等等),并且把这些东西拍地极美,体现出庵野天才的画面设计和镜头感。剧情方面,像是EOE的变奏——如何接纳一个对自己而言完全陌生的人。“他”一方面想理解主体的“她”,一方面又通过摄影把“她”客体化。而“她”一方面想展现自己的主体,一方面担心“他”会污染和摧毁这个主体。而直到最后“母亲”登场,“她”才意识到原来最亲近的人也是自私的,也根本不尊重“她”的主体。最后只能接纳这个残酷现实,口中的生日从“明天”变成了“今天”。大概是一个香党狂喜的故事吧。
片尾最后20分钟值得一星。只是前面“神经”的剧情太多啦,让人很难看下去,所以我中间有快进一点。逃避,你会逃避,父母也会逃避,亲密关系需要空间。我想只要是相爱着的,就是可以原谅的。她在做梦,梦了很久很久,逃避了很久,爱的人回到身边,喜欢的人没有选择离开,而是一步一步坚定的说着喜欢你,走到了她身前。说到底,等一个人,等的是那份理解,让自己卸下压在身上很久的黑暗的不安的情绪。只是这样的人太少了,太难得了。。电影里的岩井俊二真的太温柔了太温柔了...一整个沦陷进去!#逃避可以等到岩井俊二的话,我也要!(doge)
压抑一路走走停停,自闭和脆弱无处逃生。
他的风格,开始以为只是讲一个神经错乱的女孩和一个沉默男人之间的爱情,结果········
那个红色的姑娘就是我们自己。封闭的自己。我喜欢这段“她爱雨,是因为她一直都是憋在阳光四射的日子里,天一旦下雨,她的情绪就是一股破坝而出的水流,她孤独悲伤,这些的情感让她兴奋,让她无法展现自我。所以..对这种现象有些复杂反应,就称作为喜欢下雨天”
电影镜头变换成DV镜头的时候,确实有点儿意思了。喜欢姑娘繁乱的搭配,喜欢她总是问“你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么?”
岩井俊二主演的片子,在古日本语当中,举行仪式的那天被称为“式日”(Shikijitus)。A disillusioned filmmaker has an encounter with a young girl who has a ritual of repeating "Tomorrow is my birthday" everyday。He tries to communicate with her through his video camera。
如果给个OTAKU看这个片子的staff,一定是个终极宅物,主演岩井俊二,监督庵野秀明,旁白林原惠,配乐川井宪次,除了女主不女神,男主不废柴外,各种长镜头,各种建筑,就是个EVA啊!不过这是我第三个基本没看懂的片。只能说梦境和现实到了今敏手里是魔幻,到了庵野手里就是救赎……
好美,好喜欢,他们的关系让我想起我和你。庵野的主题还是自由。他是不是很矛盾呢?他说电影不过是为了逃避,但他还是在拍电影,并且在电影里说“不要逃避”。这也是我的矛盾,就像他在一个逃避的产物中说“不要逃避”,我也在自己脑中这样做,我喜欢的正是我讨厌的部分,我讨厌的自己在镜子中的倒影正是我自恋的对象,而这些比起现实都无关紧要
看庵野的真人电影竟和看岩井的动画电影一样让人跳脱。要不是间或出现的倒计时日期和EVA类似,真看不出来庵野大神居然也能拍出来另一种颓丧和死别的情怀。岩井应该是本色出演吧,那种木讷和违和的青稚。关于生死,没什么多想说的,如果遇到女主这样,我才不会设法挽救,一块疯癫,做爱,卧轨多美啊~
我去!!!庵野秀明指导!!岩井俊二主演!!!这会是怎么一部电影啊!!!!画风和调性确实很庵野!!!!文艺晦涩我看了好几次才看完!!!形式感和艺术调性真的太棒了!!!
异样少女31天观察日记,明天总是她的生日。住所里的每一个楼层前缀都是“神秘的”,只有涉足地下一层才能走近她的内心。岩井俊二真的就在里面演一名导演,DV手持拍摄和变形宽银幕比例的画面穿插。女主角的内心独白是由林原惠美配音,夸张的各式彩妆花衣,无不透露着动画般的趣味。而这毕竟是真人电影,”仪式之日“的核心指向母女亲情的化解,再用成年男女的爱情牵绊来慰藉。这样远不如中二动画机甲大战毁天灭地来得痛快。
我是为了庵也秀明而不是岩井俊二看的这部片子。女主角很像陈绮贞~~哇哈哈~~~日本人拍心理片和美国人就是不一样~
如其他点评一样,我想说的就是这片子的确是要看到最后才觉得好看。整个片子格调很文艺,红与黑的遇见,在一个纯白色的空间里,一幢废弃的写字楼,从地下室一直到七楼和天台,每一层都是个秘密,就像女主角一直生活在自己的梦境里,对岩井俊二来说就像个迷一样。话说岩井原来是长这样的!比我想象得年轻~我很喜欢里面的道具和场景,红色的电话、雨伞、风铃,她的红衣服红鞋子红嘴唇。白色的床以及好几块贴满照片的移动墙,白色浴缸和桌子。喜欢她蓝色的假头发,还有金黄色的真头发。大色块的呈现总是能很好地表达人物心情的~恩,不错的文艺片
鹤卷和哉:“在《eva》制作途中大家一起集中去观看了舞台剧,虽然是之前一直不感兴趣的分野,但在第一次观看后却受到了相当大的文化冲击,我想庵野先生也是如此。在此影响下,我创作了《FLCL》,以庵野先生的场合来说,大概是《式日》吧。”真·出身决定命运。
进入自己营造的梦中,分裂自我而逃避现实,大段心理独白,绚烂的意识流,还真是庵野的风格,动漫化或许更好。两个小时的癫狂与压抑,最后转而阳光明媚,想到了《人造天堂 》。藤谷文子真是才女,编剧兼主演,岩井俊二换成松田龙平就好了,另,结尾的音乐很棒。
当今各种媒体,包括影像,都在迎合无聊人群的娱乐需求,为害怕受到外界伤害的人提供有限治愈。因此,拍摄设备性能无需太高,只要赤裸裸强调话题性,报道名人的丑闻,只要有英俊漂亮角色构造虚构的幻觉。我自己也是,一天接一天做着白日梦,往虚构世界逃避。
剧本除了精分都还好,却变成庵野给自己曾经状态的一封情书
恩。。也许不是很舒服,但漂亮是真的。而且流畅。最后....她得到了救护。从此热烈生活(BARF.......)在我彷徨漫长的青春末期,这片子始终是清澈露珠一枚。
2014.10.25 @Tokyo Intetnational Film Festival. 中间有几句台词看的还蛮揪心的,但非常喜欢这个结尾,片尾曲歌词也很棒。顺便放一句访谈时痞子这个老混蛋的原话:“式日估计只有10%的观众能看懂吧,但知道有这10%我们也很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