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和对这种心理剧热爱,上映第一天就心急火燎地去看了!然饿!垃圾!主题afterlife已经是炒冷饭了!恐怖手法就是不停的jump scare!立意还是俗套烂尾!那你后期把短暂死亡的时间经历的好好描述一下吧?5毛特效不能再多……从头到尾没有一点新玩意儿………适合小学生观看,接受下好好学习和不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教育……2/5不能更多……🙃🙃实验用的数据丝毫没有作用!这群不学无术,道德不良的医学生………真为人类的未来担心………
总体符合预期,毕竟原版也就那个水平,不指望能翻拍出什么惊世神作。最终成品作为恐怖片及格还是没问题,故事讲的还算流畅,围绕因果报应和主角团队克服心魔展开。该有的jump scare都有,无尽电梯、荒废病房、停尸房闹鬼的特效做的也还行。但电影选取了濒死体验一个这么好的恐怖电影素材,却只拍成了这个水平,就实在是太浪费了。
主角遭遇特定的事情后身边开始出现科学难以解释的现象,以此为故事框架的恐怖片可以统称为灵异现象恐怖片。这类恐怖片其实和本格推理一样,故事发展都是有模板的。最典型的就是《午夜凶铃》(不知道是不是开创者):
1.灵异现象发生(这个阶段主要是交代灵异现象会怎么发生以及后果,比如有人离奇死亡,并且死亡前接到了电话)——
2.主角触发灵异现象(主角登场,开始和灵异现象发生联系。比如主角是记者,警察,死者同学)——
3.主角寻找灵异现象的原因(主角感受到灵异现象后,开始探寻灵异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这个阶段需要给主角提供一个动机,因为一般人深入到这一步后完全可以撒手不管。所以主角需要有执念,或者也被灵异现象威胁。比如主角也接到电话)——
4.主角解决灵异现象(根据上一阶段判断的原因,主角开始想办法解决灵异现象。比如去找贞子的坟墓)——
5.反转(通常主角解决事件后,会有一段平和的时间。但很快会发现事件并没有被真的解决,故事此时戛然而止)。
显然,就像本格推理必须有诡计一样,这类恐怖片必须有一个核心创意,就是灵异现象为什么会发生。电影需要对此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换句话说,灵异现象本身可以是超出认知的,但是随着主角对灵异现象认识的深入,又会发现灵异现象能够被人为认识的那一面,并且主角利用这一发现帮助自己摆脱险境。这很像科学研究的过程,科学家发现现有理论难以解释的现象,于是不得不提出新的假说,然后去验证假说。
因此,灵异现象类恐怖片能不能拍好,关键在于核心创意够不够好。那如何判断一个核心创意够不够好?对于恐怖片来说,至少有几个标准:
第一,灵异现象的场景和触发都是能被观众自我代入的。绝大多数恐怖片在前者都做的不错,这只需要一些日常生活中的jump scare即可,比如异常的声音,关不掉的电视等等,当然也有做的很出色的恐怖场景,比如扭曲镜子的《鬼镜》,必须说真心话的《真心话大冒险》。但对于后者,就很能区分一个创意的等级。灵异现象的触发应该是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如果一部恐怖片遭遇灵异现象的理由是主角杀了人被复仇,那观众就完全不会感到恐怖,因为按照这个创意,很少有人能遇到灵异现象。但如果出现灵异现象的理由是鬼喜欢O型血,那观众就会有一定的代入感。最极端的例子是《咒怨》,进入怨气重的房子就会见鬼,这个创意就足够有代入感,因为观众不能判断进入的房子怨气重不重,每个人都可能见鬼,近乎没有因果。
第二,灵异现象的原因和解决方法都应该是基于一定的逻辑推演出来的。这个是最难满足的。解决灵异现象的方法是基于灵异现象出现的原因,而这个原因不能完全背离现有科学知识或基本逻辑。比如接到电话七天之内就会死,因为这个鬼生前是个接线员,被客户投诉后自杀,所以要不停打电话杀人。观众就会问,为什么自杀以后就能够随便杀人?那我被杀以后是不是又可以去杀那个杀了我的鬼?最佳的逻辑应该是在现有的设定或知识上往前走一小步。比如《死神来了2》,灵异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死神要按顺序杀人。那么要阻止死神带走人的生命,必须主动迎接来一个新生命。或者打破死神规划好的死亡顺序,死神就会算任务失败而离开。这都是从“死神要按顺序杀人”这个原始逻辑中推演出来的。
第三,灵异现象不能被完全解决。如果灵异现象的规律能被完全发现,那观众也不会感到恐怖,因为观众知道如何避免灵异事件,而且电影也有沦为科教片的风险。比如看录像带会死的原因是贞子有怨气,诅咒每一个看录像带的人。因此解决的办法是寻找贞子的坟墓,让她安息。但是结尾观众发现,灵异现象并没有结束,仍然无法破解录像带的诅咒。这么一来,如果观众真的看了那个录像带,观众仍然不知道该怎么办,就会感到恐惧。
举一个比较好的核心创意的例子,《它在身后》。这部电影的核心创意是灵异现象发生是因为主角和人发生了性关系,要想摆脱灵异现象,必须和其他人继续发生性关系,将灵异现象传递下去。但一旦后面的人死亡,灵异现象又会沿着传播链条传回来。它的灵异场景是,鬼会化作一个怪异的人盯着你缓慢向你走来,因此你需要随时小心人群中的人。无论是灵异场景还是触发方法都会让观众有代入感。而且灵异现象无法被完全解决。不过电影里解决灵异现象的方法,好像并没有完全利用设定(写到这里发现我也不记得了。
具体到这部电影,从这三个标准来看显然都是很平庸的。比如本片的核心创意是,濒死体验后见鬼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心魔,因此要和自我和解。观众没做过亏心事,就不会有代入感。而解决的办法是和自己和解,那如果是一个极端邪恶的人,即使他做了恶事但毫无悔意,那濒死体验对他就只有好处没有惩罚了?如果主角没法获得被自己伤害的人的原谅,也没法做补偿那他要怎么和自己和解?最重要的是,为什么濒死体验就能唤醒人的心魔?影片完全没有解释,更别说最后皆大欢喜的结局了。
濒死体验是一个很好的恐怖片题材,因为这本身是一个科学现象。恐怖片刚好可以在科学研究的成果上再往前走一小步,以此作为灵异现象发生的原因。但是本片完全没有利用这一点。要如何拍好一部濒死体验恐怖片?经历过濒死体验后,主角开始遇到灵异现象。在设定上首先要解决的是,这是真的灵异现象,还是主角的心魔?如果是真的灵异现象,就意味着确实存在另一个世界,濒死后主角短暂的进入过另一个世界。那么解决的办法可能是让主角再经历一次濒死,确认他从另一个世界究竟带回来了什么。或者通过模拟濒死状态和另一个世界进行沟通。如果只是主角的心魔,那么解决的办法是,提出一套如何判断事情是真实在发生还是幻觉的办法。比如随时录像,或者尽量避免一个人待着,或者对幻觉的内容和强度进行记录。
讲真,如果我是医学生,发现身边每一个经历过濒死的同学都遇到了灵异事件,我估计做梦都要笑醒。不管证实了另一个世界的存在还是发现濒死体验会导致极强的幻觉,都是能发顶刊的重大研究成果吧?
2017年,剧情科幻惊悚电影《 灵异空间 | Flatliners》
很可惜。打了一个科幻惊悚电影的幌子,并没有拍出来什么东西。
故事的开头不错。很有带入感,就是节奏稍微慢了一些。濒死的设计有点太老套了,而且常理上说不通,毕竟他们的机器只有监测的功能,那濒死的人可多了去了。
----有剧透了---
一个一个人的尝试,有故意拖剧情的嫌疑,又非常拖节奏,最后获得的超感知(我比较在意的地方)却只是轻描淡写。就沦落到自己吓自己的 蠢剧情里了。
结局虽然和平又和谐,但是我只想说WTF,说的是啥? 从濒死体现的描绘上看,特效方面还是可以做到的,只是应该拍的并没有拍出来,恐怖的气氛也是刚有感觉就结束了。就像这个电影没有高潮。。
那3个人的海报也有BUG,明明有一个人并没有参与濒死,真的是好不用心的作品。故事也是草草收尾。
----我是作死的分界线---
推荐指数:★★☆(5/10分),没拍出来,比较可惜这个题材了。
医生们的救死扶伤,所承担的责任使他们拥有“名义价值”,其职业特殊性不同于其他普通职业者。
评分:★☆☆☆☆
本影评含有剧透,建议看过电影后再看本文。
文笔笨拙,或未尚至于专业影评水平。
该片翻拍自1990年的同名电影,有关原版的影评,请移步:他不只是个孩子,也是万物之灵。
一、角色描写
五个医学生各有不同,无论是Leader康特尼,才女玛洛,助手玛洛,都能体现出他们的演技老练。
开创者康特尼:医术高超,与雷成为团队的技术核心。因对人死后脑部依然活动的现象,和人濒死的体验产生好奇而展开了“作死”的实验。
酱油王杰米:自信、豪气,霸气的一个富二代气质出场,却是个打酱油的学渣。
好助手玛洛:在实验时是个帮得上忙的助手,会马术、拉大提琴、速泳。害怕承担责任,在再一次实验后学会勇敢承担责任。
后备助手苏菲亚:总是帮不总是上忙的助手,自私、嫉妒。25岁依然被妈妈管着,学习总被批。希望学习能像他们一样名列前茅。
技术搭档雷:理性的界外人,与康特尼成为团队的技术核心。因为相信科学,所以成为五人之中唯一没有做实验的人。
最后还要医术高超的教授、严格的曼宁……
二、剧中细节
(1) 片中有一处矛盾,就是康特尼实验时脑电图检查仪器已经被雷摘除,后来是怎么在笔记本上看到她被救时的脑部活动的?所以这里扣半分。
(2) Today is a good day to die这句话来源于1876年的小巨角之战中,印第安人的苏族领袖“疯马”曾经说过一句"Hóka-héy, today is a good day to die!":
小巨角河战役(Battle of Little Big Horn),又译作小大角战役。发生在1876年6月25日的蒙大拿州小比格霍河附近,美军和北美势力最庞大的苏族印第安人之间的战争,被称作是「最惨烈的」美军与印第安人之间的战役。最终以印第安人的胜利而结束。由疯马率领的印第安人军队歼灭了卡斯特率领的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美国第1骑兵师第7骑兵团。印第安联盟酋长坐牛成功的把卡斯特引进了圈套,整个战役历时仅半小时。这也是整个印第安战争中印第安人所取得的最大胜利。
电影引用这一句可能是暗示只要说出来就一定能成功(这在原版中作用比较大)。
三、剧情悬念
分为主线和副线两个情节发展脉络,副线有三条。但这一部有点特别,因为主线存在嫁接的情况。这一点在电影中是大忌,所幸的是主线有始有终,并且后半段没有烂尾,所以这里扣两分。
主线:康特尼这个女一号,是发展推动整个剧情的开始。
头:主线在此开始,实验和实验后产生的幻觉都由她开始。
尾:影片中段就因为自己的幻觉而坠楼死亡,主线在此断开。
副线:
玛洛:玛洛这个女二号,是承接着整个剧情的结束。
头:两个月前没有问病人是否服用过药物就进行注射,导致病人窒息死亡。
中:主线在此嫁接,在停尸间找康特尼的手机时产生幻觉。
尾:无奈受害者已被她的医疗事故无意害死,唯有再进行一次实验,去到“阴界”和死者道歉,但途中遇到康特尼对她说“你必须原谅你自己”,于是醒来后去院长处讲出真相,主线在此结束。
杰米:因为令前女友意外怀孕而一走了之,最后决定搬过去照顾母子二人。
苏菲亚:原本想渴望提高学习能力,却无意想起高中做过的坏事,道歉之后对方选择原谅,成为第一个发现可以解决实验后所产生的幻觉的人。
四、感官体验
画面:
(1) 整体光照是明亮的,不同一般的惊悚片全程黑暗。可能在暗示观众“这部恐怖片不恐怖”。
(2) 杰米实验时的想象画面还是不错的,仿佛就是经历过濒死的人所描述的“通往天堂的隧道”。
音乐:片尾音乐采用比较欢快愉悦的节奏来结束电影,其它则是比较平静空灵的感觉。
点击链接可欣赏片中的所有配乐:http://music.163.com/#/album?id=36320444
五、题材的真实性、误导性与叙述视角
没有“本故事纯属虚构”、“切勿模仿”等的提示字眼,就容易让观众去相信或模仿,甚至可以改变人的某些信仰,所以这里扣一分。
由于上面第三点讲到,主线存在嫁接问题,所以叙述视角也由康特尼转为玛洛,所以这里扣半分。
六、与原版的区别
(1) 进行实验的技术和仪器比原版先进;
(2) 整体叙述节奏比原版快了近一半,原版注重描述实验后产生的幻觉,而本片增加了一个实验后被提高的“大脑赋能”的情况;
(3) 原版画面大部分都是在晚上和黑暗场所(如地道、室内),而本片大部分都是明亮的,即使在室内;
(4) 原版实验过的四个人,他们的故事都是在小时候,而本片则只有苏菲亚的经历是在未成年的时候;
(5) 幻觉“释怀”时没有原版那么感触(原版真的会哭起来);
(6) 片头增加了很多病人的真实体会,这比起原版观众体验能更好地代入到电影中。
七、潜在信息
这部电影主要告诉我们,做错事不要逃避,要用于承担责任,有了第一次就会有很多次。
Today is not a good day to die
感谢观看!
本文属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博:凈貍
WeChat关注:一味甘来
剧情不够,性爱来凑。xxoo的时间太多,对剧情发展也并没有什么帮助。
吓人的部分预告片里都已经有了。
影片后半部分强行原谅的设定,少了些做错事的人对自己的反思和改变,这样就更让人讨厌某几个角色。
不过妮娜·杜波夫的角色最后是点题了:最重要的要原谅自己。(那你也不能把电脑扔河里污染环境啊!)
是否推荐观影:否。
看了预告片,挺有意思,以为这是科幻片,但看了全片,这其实就是一个科幻包装的鬼片而已。。
预告片太带感了,The End!---这又是一部#预告片耗尽所有#的片子,忍住没有快进看完,将我的期待感一点点的耗尽。艾伦最先仆街,男一也没有黑化,妮娜也没有死。最后弹琴那,艾伦也没重出江湖留个最起码的恐怖片尾巴。这真的是一部非常烂的片子,没看过的看看预告片就算了吧,别浪费一个多小时 3/10
飞翔,梦境,走马灯,愧疚回忆,濒死体验没玩出啥名堂;倒是后半段无尽电梯,亡灵病院,这类寂静岭套路玩得还成。故事和三观嘛,哈哈哈
Ray's so sweet and way too hot 加一星加一星。
演员都是好演员,但片子也就前二十分钟可以看。。全程只想和James Norton睡觉。。。
医学生作死玩濒死体验玩脱的故事。就翻拍了一层皮,内容完全还是那套充斥了90年代里那些酸腐味道的三流惊悚片概念,一点点科幻与青春元素的点缀,然后靠各种毫无野心的Jump scare撑起全片的吓点。最扯淡的是赶走心魔的方法是直面罪恶感,怪不得中途要把艾伦佩吉干掉,因为女主的线没法圆!
音效挺吓人的 Allen page便当领太快了吧 两个人物的原谅情节来得很突兀 其实“原谅自己”这个梗是用在善良的人身上的 如果狠心冷漠根本不会把自己的过失当事儿 早就move on了 搞半天原来还是好人备受煎熬啊
开始的濒死实验拍得还行,但不断重复就开始无趣了,后面直接堕入自己吓自己的灵异片老路子,难怪分级才R13~~~~~
咦,似乎没那么难看
全程没有一个新颖原创点,看到了各种灵异电影的影子(比如史蒂芬金的闪灵)。但是显然是个LSD电影?濒死时看到的蘑菇景象简直赞,给片子都带来了趣味,像是吕克贝松的《超体》。感觉蘑菇导演越来越多了,抑或是我比从前更能够看出这些是蘑菇电影?
🈴️合格🈴️
原来用生命玩濒死,到头来就是认识负责任的重要性。实验设计得不错,被自己吓到后的转正很是无趣。Ellen的死也太随意了。
通过臆想视觉传达人物的阴暗角落,因为濒死实验获得超出常人的感知能力,因而四人生活各自遭遇变故,将心底最深层次积压的愧疚或者负罪感,幻化成阴魂不散的灵异纠缠,故事如流水账,艾伦·佩吉的故事线更是无法延伸扩展并自圆其说,于是编剧让她的角色在中途匆匆挂掉,各方面都吃紧的改编剧本
我记得原版没有死人?但是死人也没能提升这次的救赎的主题啊…如果按今敏将幻觉视觉化的手法去,倒是可以保证奇观的。但是没有。上届豆瓣征文《前往黑暗之地》其实可以参考此作的改编的…当然,也可以对这个"黑暗之地"持一个更开放式的态度。
我去,这满满的正能量是什么鬼,跟海报和预告一点都不搭好吗。。。虽然倒也还是有几个惊吓点,但最后解决问题的方式简直是黑人问号脸:WTF,就这样?
整个剧情线的节奏挺有意思 但是臭屁结局好说教
电影中间那段比较好,前面拖沓后面套路又太老,而且虎头蛇尾,凭什么在你做了那些卑鄙下流的事情之后,痛哭流涕出现在别人面前说一句对不起就奢望别人能原谅你?对这种人最好的做法就是对他说一句我不恨你,但是压根就不原谅你,你不配。不要用你低劣的演技来道德绑架我,你不配。滚~
我以为去看一部科幻惊悚片,期待科幻元素,没想到是鬼扯蛋,怎么看了一部科幻包装的低配版鬼片啊...編劇是《源代码》的同一个編劇?REALLY???EXCUSE ME???
两男三女,最后只有一个女的死了,why?因为其他是情侣,就她是个单身狗。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单身狗命不长!
我喜欢这个结局。俗是俗,也不够吓人,至少是不无缘无故害死好人的恐怖片。话说农历生日一个人跑去看恐怖片庆生也真是够别具一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