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届法罗岛电影节无人知晓单元第6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葬礼》,下面请看前线站在棺材前的众人百态的评价了!
果树:
转悲为喜,有明确的旅程感。
鲨鲨鱼维:
死亡的仪式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告别。
RIVER:
回想起来作为处女作真是难得的成熟。
yuch:
平淡和沉重交织,叙事性和实验性都做得很好。
Spy Liu:
典型的日式荒诞设计和平淡叙事,过于荒诞显得失真,过于平淡也无法共鸣。
lebowski:
严肃议题,也把握住了戏谑的尺度,悲伤随着回忆和一出出发生的小事慢慢凝聚。
球球糖:
其实和中式葬礼大同小异,用繁复的仪式哀悼逝者更是宽慰生者。可更多是对现实的复制粘贴,情绪的传达又不太连贯,使影片变得索然无味。
子夜无人:
旁白不用来追忆往事而是一直记录“现在时”就变得非常多余,用仪式的过程替代了生命的历程,用完成仪式的云淡风轻改写了面对死亡的五味杂陈,算是很标志(主流)的日本悼亡电影写法。在本应该清心寡欲的场合往林中野合偷欢,在本应该哀戚无言的境地里四下都在欢庆,在这场葬礼上礼制供奉、循规蹈矩一应俱全,独缺一点真情实感的悲伤,它直到最后关头才被补上,直到最后才想起,原来死去的也曾是个鲜活的人。
DAY6的无人知晓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HKIFF47 第3⃣️场
这一场还蛮奇怪的,放到演员表的时候突然很多人急匆匆跑离场。我还以为是要赶下一场,出去之后专门找册子翻了一下,发现并没有什么下一场要赶啊…
把一场完整葬礼当成喜剧来拍。当把葬礼上每一个人的各种对话、动作细节都描述出来时,充满繁文缛节的葬礼仪式真就活脱脱像一出喜剧。
印象最深的就是和尚诵经,下面跪坐的家人每一只脚丫子都在忍不住乱动,镜头就慢慢滑过每一只脚,大家都在为了撑住而变换姿势。然后电话铃突然一响,站起来接电话的人一个脚软摔了个底朝天。戏里戏外都笑了出来。
还有更多与现实中葬礼别无而致的真实情节,比如打闹的小孩们、医疗费用的计算、给和尚的礼金、学习葬礼的礼仪和说话的话术、为葬礼上的致辞苦恼。
一场葬礼比起全身心沉浸在悲伤中,家人们往往要为更多事情而苦恼,以至于注意力都放在了别处。
80年代就能拍出这等讽刺电影,伊丹十三真乃神人。
虽然这部电影大部份演员都第一次见,但看到那么年轻的山崎努和宫本信子,感觉还是挺神奇的。
不一定驴驴犬舌人形美之臆想:
http://buyidinglvlv.blogcn.com 美丽的日本罪愆的画师:“异人”伊丹十三
文/不一定驴驴 2005年12月
“异人”:不同寻常的人。优秀的人。《椿说弓张月》后编云“我国每逢天皇治世,必出一异人”。司马辽太郎在和伊丹十三的接触中,深深感受到他是个异人……
——大江健三郎《异人》
大江健三郎的随笔和小说中,时常会自豪地出现他的智障儿子光、爱妻由佳里,以及光的舅舅、由佳里的兄长、那位周身笼罩着“异人”光辉的伊丹十三。
大江健三郎自传式的小说《被偷换的孩子》,讲述作家“古义人”寻觅身为电影导演的妻兄“吾良”自戕真相的故事--美丽的婴孩被侏儒小鬼戈布林偷偷换走的故事。这宗故事的原型,正来自于1997年12月20日他不得不面对伊丹十三跳楼自杀的事实。
早年读《日本电影史》,第五章第十二节,岩崎昶先生对两位英年早逝的时代剧奇才导演扼腕哀叹,“他们尽管死后留下了极高的荣誉,但是如果不早死,无疑将会拍出更加优秀的作品来。”“在没有得到大展宏才的机会就死了。”--他们就是山中贞雄和伊丹万作。
岩崎昶的文字给我留下了关于伊丹万作深刻印象:(1),伊丹万作最初靠画插画维生,在中学友人伊藤大辅的介绍下加入日活,转行做了编剧,尔后编而优则导;(2),他是一位有良心的知识分子,一个正直的、反战的“社会派”导演。其作品特点是籍由嘲讽和幽默来表现理智,带有一种苦涩的幻灭的色彩;(3),伊丹万作擅写散文和随笔,他是虚无主义者、个人的人道主义者,这种思想也时刻受到理智的制约。
岩崎昶关于他的这些人生艺术观的梗概,我无缘目睹于影像,但是在他的儿子伊丹十三身上,我不得不感叹DNA遗传基因恍若轮回宿命般的神奇:伊丹万作未能走完的艺术之路,被伊丹十三延承了--
一、伊丹十三的故事
伊丹万作的绘画天赋和文学天赋,传给了伊丹十三,还有女儿由佳里(大江健三郎出版物中的插画,皆出自她手)。伊丹十三研究过心理学,作电影人外的另一个身份是随笔家,他倾倒于岸田秀的“惟幻论”,发表了不少随笔,还和研究弗洛伊德、拉康的学者一起出过书,大江健三郎对其推崇有加。他说:伊丹的随笔真实地体现了他的个性。他的文章中最有意思、对社会最有好处的是各种类型的采访纪录。这仿佛是他成为电影导演之前所经历的漫长曲折的道路。
伊丹万作的睿智、狷介正直的人格魅力,在伊丹十三身上亦有着鲜明的体现。伊丹十三的思想价值观、艺术风格,甚至可跟上文岩崎昶对伊丹万作的那段评述对号入座。和父亲一样,他对抨击时弊揭露社会内幕矢志不渝。比起父亲借助谐谑时代剧的伪装手法,伊丹十三则恰逢时宜地冠以生活喜剧的形式:在幽默的氛围中呈现人生百态,在轻松的情绪中讥诮世间不平。他是一位有良知的艺术家,他是一位勇敢睿智的文明斗士。
伊丹十三原名池内义弘,生于1933年5月15日,13岁的时候父亲伊丹万作就过世了,他的高中生活在爱媛县松山市度过,大江健三郎就是他高二结识的同窗和挚友。伊丹中途辍学,后来想复学,但是被原先的班主任、音乐教师拒之门外。当时正是大江陪同他去找老师。大江后来回忆道:我和他去见老师,他根本不申述理由,倒是我慷慨激昂地为他辩解。接着,他叫我的名字,说:“健三郎,算了,回去吧。”后来,大江考上了东大,而伊丹则踏上社会,从事绘画插图的辛苦工作(和父亲当年一模一样),这为他后来的电影拍摄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大江回忆说:如果高中那个班主任能够重新接纳伊丹,他就和我们一样读书,大概能考上一所好大学,遇到一位好老师,从而满足他生性好学的愿望,就可以比现在更幸福地施展自己的才能。
伊丹26岁那年,在朋友帮助下成了大映公司的一名小演员。1960年代到1980年代,伊丹参演了三十多部影片,多数为配角,直到不惑之年,演技才受到肯定,市川昆的《细雪》,森田芳光的《家族游戏》,使他赢得了电影旬报的最佳男配角奖。然而,伊丹没有继续把自己的演技发扬光大,而是蛰居幕后一心一意地操起导筒,去完成他“子承父业”的夙愿了,尽管此刻他已五十岁有余。
七O年代,伊丹参与制作了一系列电视纪录片,开创电视历史纪录片的新形式,把大佛次郎的《天皇的世纪》拍摄成系列片。司马辽太郎感受到他是个“异人”就是在这个时期。1984年,伊丹在ATG资助下,电影处女作《葬礼》出炉,受到电影旬报激赏而一举成名,他以华丽的姿态踏上了导演的甬路。娴熟的电影技巧,令评论家们啧啧称奇,伊丹依靠其深厚的文学底蕴和二十余年电影工作经验的积累而爆发出惊人的艺术创造力。翌年,高歌猛进的伊丹推出富娱乐精神的行业喜剧《蒲公英》,进一步竖立自己的影像风格,接下来的几年间他慢工出细活,基本保持一年半一部的速度,其《女税务员》系列、《大病人》、《民暴之女》等片,大抵都深受好评。
伊丹的爱妻宫本信子是演员,1967年她和伊丹邂逅在大岛渚的《日本春歌考》中,两年后二人便结为伉俪,后来丈夫干上导演,妻子自然鼎力相助。事实上二人的合作关系,不啻当年的沟口健二与田中绢代、成濑巳喜男与高峰秀子、吉田喜重与冈田茉莉子。伊丹电影中永远无法缺少宫本信子,宫本是伊丹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此外,他们的长子池内万作也是演员。
伊丹电影的题材,总是和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息息相关,譬如葬礼、美食、疾病……他的作品根植于生活,并经过周密细致的调查:为了拍《葬礼》,伊丹跑到殡仪馆打工,给死者化妆;为拍《蒲公英》,他摆摊卖拉面;为了拍《女税务官》,他隐名应聘日本税务局的临时核算员;为拍《民暴之女》,他跻身于黑社会。由于《民暴之女》对黑帮颇有微言,引起了黑社会暴力团伙的刻骨仇恨,一再对他威胁恐吓、袭击滋扰。伊丹遭到暴徒袭击,脸部和颈部受伤,不得不入院,而病院中的他也一刻不得憩息,鉴于医道与人道的冲突有感而发,拍摄了《大病人》。此后,他把大江文学《静静的生活》搬上银幕。遇刺后的伊丹曾申请警方保护,这段“受监护”的日子,促成了他的《受监护的女人》。然而,正当他莅达事业上的第二春,正在他蜚声遐迩之际,却骤然走上了自戕之路。
1997年,这位洁身自好的大导演被狗仔队偷拍到跟一名年轻女职员“交往”的照片。见报的前一天,许多记者打电话向伊丹求证,伊丹回答说,将召开记者会澄清。然而,当天夜里,伊丹从他的办公室八楼纵身一跃,以死来向这家杂志抗议。他在遗书上写道:新闻界各位,我愿意以死来证明我的清白,除此别无他法。请诸位今后多多关照宫本信子,她是日本最好的妻子、母亲和演员。
伊丹死后,舆论界一片哗然,在众说纷纭的关于伊丹之死的各种揣测中,大江健三郎悲恸愤慨地著书《被偷换的孩子》,悼念这位才华横溢的挚友、导演、演员和勇士。
二、伊丹十三的影像风格
1、行业化黑色喜剧,“社会派导演”?
从处女作《葬礼》到遗作《受监护的女人》,伊丹十三始终保持了一致的创作风格--讽喻谐谑、行业化的题材选择、诚实、情节构思第一主义。
与孤芳自赏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家们不同,伊丹的电影系通俗与民间的代言。他把自己投身常态的日常生活,以其敏锐的视角审度现实,撷取生活之中朴素的尴尬幽默与荒诞--而非矫揉夸张的喜剧效果,这是其作品吸引观众的原因之一。
类型电影、题材选择的行业化倾向是伊丹创作的一贯模式。《葬礼》中的日本葬礼、《蒲公英》中的饮食文化、饮食行业、《女税收官》中税务行业、《大病人》、《受监护的女人》中的演艺圈和医者、《民暴之女》中的民事暴力、《鸿运女》中的艺伎、《超市之女》中的超市经营者……行业展示的集中性和具体性,为他最直接透彻地触及民众生活世态百相提供了可能。具体行业的展示,即是社会生活的鲜活断面的呈现。伊丹跻身各行各业,在经过周密细致的调查,以及精雕细琢的情节构思的基础上,表达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并不中性化的立场--更多是从一个艺术工作者“善良”的人性立场:有对传统文化的肯定,有对社会的揶揄和嘲弄,有妥协,也有对现实的质疑和虚无。
处女作《葬礼》,相当于伊丹摄制电视纪录片的衍变,随后的《蒲公英》,则是他对好莱坞西部片的效仿与融会贯通。匠心独运的缜密故事结构、空间蒙太奇的华丽叙事技巧,见证了伊丹娴熟深厚的影像功底。但是,接下去的作品中伊丹再没有费劲心思地布置形式镜语:在历经《蒲公英》的叙事演练和《女税收官》的铺陈之后,伊丹推出了融入自己人生、艺术观的颠峰之作《女税收官2》。而他作品的喜剧因素也逐步被逼仄悲戚的现实掩盖了,伊丹愈来愈集中描摹他美丽的日本罪恶的画像。再后来的《大病人》到《受监护的女人》,伊丹甚至预见了自己的死。
伊丹有时会被认为是“社会派”导演,然而,“社会派”导演的电影大抵系没什么意思的索然无味的东西,伊丹的电影却恰恰相反。大江健三郎都不禁反问:有被国家(特指日本)鼎力支持的“社会派”导演么?(特指《民暴之女》上映之际)
一方面,伊丹接受了“社会派”电影的观念--社会性和积极意义,而其黑色谐谑的风格,又明显区别于“社会派”电影的僵硬和做作,这是他作品富娱乐性的一面;他摒弃了“社会派”电影一厢情愿的批判笔触,乖离了“社会派”电影道德宣扬与教化的伦理学立场,而假托哪怕只是理想化情怀的救赎达成他具艺术感染力的影像。这或许是他和父亲的共同之处--“个人的人道主义”。伊丹想创作有意义的电影,他的总体构思和细部观察,以及影像技巧总是把对象所隐藏的最本质的东西表现得淋漓尽致、暴露无遗。这大概是他被人称作“社会派”的原因吧。
2、伊丹十三的艺术观、生死观
对艺术工作者来说,也许等待死亡是最污秽、可耻、不浪漫而又无奈的一件事吧,与其无助凄凉地遗憾死去,毋宁超然自主地完结人生,无怨无悔。有岛武郎、芥川龙之介、太宰治、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近半数的日本艺术家们,都在自戕中与尘世道别。1997年,伊丹十三坠下楼宇,而他四年前的《大病人》,似乎已朦胧预现了这个悲剧。
伊丹认为现代化的日本已经对死亡失去了感觉,这一丧失使日本人原有的人情味减少了。“我们对死亡一向有丰富的想象。”他说,“日本人至今仍最喜欢樱花,因为樱花开花期短,凋谢得快。人们被它潇洒的死亡所吸引,当你行将死亡时,你会像垃圾一样被扫出家门,送入医院,如果我们重新将死亡纳入生活里,那么日子会过得愉快些。”
伊丹在处女作《葬礼》中,籍由对棺柩中死者脸部多次特写的暗喻,完成了由死望生的凝视。穿透生与死的界限,由生入死,在死亡中思忖生存的意义。影片结尾母亲对大家说:我们还有一起活下去,再度开始过下一个生活。
《大病人》中,伊丹进一步固化了这个主题,他以寺山修司式的超现实幻象,把病号送进生死之间的结界,完成由生到死、由死到生的体验。伊丹在影片中展现了现实的丑秽,姑且连追求艺术的艺术家主人公(三国连太郎饰演),亦难逃自身的肮脏。我们不难发现,病入膏肓之前的他,就是活生生的丑恶的化身:身为大导演的他,在片场骄横跋扈,跟年轻女演员偷欢,爱妻弃他而去,他惟有借助酒精和工作麻痹神经。然而,生命行将完结之际,这一切都得到了原宥和净化。诚如他那句肺腑之言:“以前从没这样真切地活过,此刻才真的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在丑恶不公的现实面前,伊丹不禁感慨:惟有死亡,才决裂了丑陋;惟有死,才意识到活着;死亡并不是终结。
川端康成曾说:“一切艺术的奥秘就在于‘临终的眼’ ”,伊丹的影片是他的实践者。他对死的超然态度,也让我想到川端康成“生--灭--生”的佛教禅宗理念。川端康成在《山音》中写到:人在濒死的时刻,将会听到“山之音”,那是自然界的呼唤声。《大病人》结尾主人公死去,伊丹把镜头定格在枝桠摇曳、漫空笼翠的杉林,这同样是影片伊始的第一个镜头,伊丹暗喻死者灵魂与自然的融合。具现了“天人合一”的东方传统文化精神。《静静的生活》中,伊丹表明了对大江健三郎《在自己的树下》的认可:山谷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一棵属于自己的树,人的灵魂从“自己的树”的根中出来钻到刚降生的孩子丽,而人死后灵魂又返回树根里。
在故事中,伊丹借智障者义玄的无忌之口探讨生死。大伯的葬礼上,义玄毫无避讳地对祖母说:既然你已经八十岁了,就是说你离死不远了,请打起精神,努力去死吧(好好地活到死吧)。宫本信子的一番隽语更惹人深思:普通人在死的时候并不会感到太痛苦,因为他不会失去太多东西,就好似在下最后一步台阶,自然而然地踱下去了。
3、伊丹十三的影像变奏
伊丹十三的电影,在追求与自己人生观趋于一致的诚实基础上,始终保持着意味深长的对应性和连贯性。《蒲公英》可看作是他艺术主题广义上的横向铺展,随后的作品,则是对其纵向的强化延伸和细节检验。他作品的变奏特质与其有意强调的“呼应”,体现出一股浓郁的轮回与宿命的意蕴。
《蒲公英》末尾的长镜头,洒落于公园长凳上一位母亲的怀抱,襁褓中的婴儿,安详地闭着眼皮,吮吸着母亲的奶水,这是一个生命的本能的起点。而随后的《女税收官》,伊丹有意衔接这个场景与前作遥相呼应。影片的第一组镜头,他的嘴中依然噙着她的隆起之物,只是,“母亲”换作了病院护士,她膝头偎依的也不再是婴孩,而是病入膏肓的暮年老者。这是一轮生命的行将终结,人的本能的回归。
值得注意的是,伊丹的多部影片里都出现了各种“哺乳”的情节(除前面两部,还有后来的《受监护的女人》等),伊丹不只一次模糊了性欲与食欲的界限,诉诸于食欲与性欲的媾和。我有理由相信,这是钻研精神分析法的他对弗洛伊德“幼儿性原欲”的认可--“对育婴室里的纯洁无邪的可怕诽谤与冒渎”。
《女税收官2》开篇,对“吃相”的惟妙惟肖的刻画,同样延承了《蒲公英》以饮食为介面揭示现实的手段。一方面河沟里漂浮着腐烂饿殍,另方面政客老头们大螃蟹餐前狼吞虎咽,还有人风趣地说道,浮尸的眼睛大概被螃蟹吃掉了。这是伊丹对“人吃人”残酷现实的辛辣暗示,强烈的对比,生成了一种振聋发聩的效果。而且,这里“德高望重”的老者正是《蒲公英》“法国料理事件”中涨红脸的高官。此外,影片中白衣古惑仔中弹踉跄的死法,与《蒲公英》里的“白衣绅士”如出一辙,伊丹回首前作,是对当初“白衣绅士”猝死的解释。
《蒲公英》主人公蒲公英锲而不舍、奋发图强的韧劲,是伊丹作品中一贯的主题精神。譬如《民暴之女》,宫本信子扮演的井上律师,就好似《蒲公英》里黑郎鼓舞蒲公英经营拉面店那样帮助一家深受黑帮滋扰的宾馆站起来反抗。
《蒲公英》中有一段关于超市的小插曲:偷潜入店的七旬老妪糟蹋食物,津川雅彦扮演的店员上前阻挠。后来的《超市之女》,类似于它的变奏。孤男寡女--鳏居的津川雅彦,寡居的宫本信子,这对欢喜老冤家相逢。她的出现,拯救了他的人生,也挽救了他糟糕的事业,此情节结构的前身,来自伊丹的《鸿运女》。宫本为津川打气鼓劲,帮他经营起“全日本最好的超市”,又是伊丹的“励志”模式,类似于《蒲公英》和《民暴之女》。
4、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蒲公英》开场,役所广司扮演的“白衣绅士”坐在影院前排,一脸严肃地对观众说:我们的电影开始了--这句告白宣告了伊丹电影的宗旨--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大病人》始于一家病院,一对罹患绝症的恋人偎依在床头,唱着他们心中哀戚的歌,继而,当我们发现这本是拍摄现场的戏剧一幕时,命运的捉弄却在男演员兼导演的主人公踱下舞台返回现实之际开始了。男演员被查到胃癌晚期,这是戏剧与现实人生的第一次吻合。随后,男病号企图自尽,模仿戏中女演员那样窒息而死,是戏剧与现实的第二次吻合。电影行将结束,伊丹的艺术之道彻底击溃了医道;浪漫的艺术,终究战胜了丑秽的现实。导演在舞台上奏响般若心经安魂曲,宣告了对死亡恐惧的僭越,戏剧与现实第三次重叠汇为一线。
《静静的生活》也有类似的结构。对于故事中“我是你的守护神”之说,伊丹分别从几个方面来阐释,把小说中的情节和现实生活对应,把虚构与现实重叠,并于结尾义玄保护姐姐的一幕中得到了升华。
伊丹在《受监护的女人》中同样采用这种影像手段,绽现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影片的舞台表演中,保护女演员的警察扮作女王(女演员饰)的侍卫,为她拼命与“敌人”厮杀,不久后,这一幕便在生活里真实上演。心灵与心灵的交汇,女演员从警察身上学到了捍卫正义,警察的木讷性格也因女演员而改变。
宫本信子扮演的女演员矶野,作为奥姆教凶杀案的证人,生活和事业被搅得一团糟,被邪教接二连三地威胁恐吓,自己的演艺前程也将受到影响,但是,这一切并没能使她屈服退缩。伸张正义、与邪恶斗争到底的无畏勇气,正是伊丹十三倔犟性格的投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女明星的噩梦里:她的情夫为了保全她的名誉,为了向媒体抗议,竟饮弹自尽了。这甚至成了两个月后伊丹之死的一种解释。
从1984年的《葬礼》开始,伊丹与丑恶不公不懈地斗争了十三年,执导了十部作品,期间得罪的社会各界人士不计其数:奸商、富豪、官僚、黑社会、邪教、医生、法师、政客、记者……在他开罪了黑帮后,黑帮团伙就像《女税收官2》描写的故事那样对他滋扰不断,模仿《民暴之女》用利刃刺伤了他。有人说,伊丹总是怂恿女演员在电影中宽衣解带,自己的妻子(宫本信子)却未“一视同仁”。于是《鸿运女》中,秉公的伊丹索性让爱妻赤裸身体。
伊丹在电影中,经常会挖苦名望之士“偷欢”,现实中,记者竟这样对他栽赃,诽谤他和年轻女职员的外遇。伊丹为了辟谣,为澄清自己的清白,为了让观者相信他在电影中揭露的不公,他不吝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像他的电影中的主人公一样,纵身一跃,以死相抗。
三、死亡之谜
伊丹死后,舆论界一片哗然,各种揣测纷至沓来。有人说:伊丹之死,杂志报纸只是导火索,真正原因是他几年来被黑道骚扰,不堪其恐吓而造成的;也有人认为,伊丹与女职员确实有染,他是含愧而死;余秋雨认为,伊丹是为爱妻宫本信子的名誉而死。他太爱她的妻子,生怕妻子因此陷入一个被人指点、讪笑而有口难辨的绯闻沼泽中,只得用自己的生命做个名誉的救生圈拋给她。
而伊丹的同行,同样具备演员和导演的双重身份、同样多才多艺的北野武则主张伊丹之死是因为工作上的瓶颈--讲白了,就是江朗才尽,再也拍不出好电影了吧。当时刚刚在威尼斯获得金狮奖(《花火》)的北野武甚至说:伊丹先生从高楼屋顶上朝下看的时候,我的得奖说不定从背后推了他一把呐!--众所周知伊丹对黑帮深恶痛极,而北野武则跟黑帮有染,不知二人是否结过梁子?
伊丹的妹婿、跟伊丹自高中时代就亲密交往的大江健三郎面对世人众说纷纭的揣测,说了这样的话:“……他们都对自杀者抱有一份侮蔑之情。蔑视之情来自一股确信,他们有充分的把握,认为媒体世界里曾经被奉为王者的伊丹十三,如今已经从高处跌下,万万不可能再回来反击他们了。”
怀着愤懑悲怆的心情,大江著书《被偷换的孩子》,写伊丹之死,写伊丹十三,写他如何被现实世界里的戈布林小鬼偷偷换走。同时深深感到现实世界的戈布林还将换走更多善良的人……(原载《看电影》,转载请注明,谢)
伊丹十三导演作品年表:
《葬礼》1984年
《蒲公英》1985年
《女税收官》1987年
《女税收官2》1988年
《鸿运女》1990年
《民暴之女》1992年
《大病人》1993年
《静静的生活》1995年
《超市之女》1996年
《受监护的女人》1997年
主要参考书目:
《康复的家庭》大江健三郎
《日本电影史》岩崎昶
《在自己的树下》大江健三郎
《临终的眼》川端康成
《性学三论》弗洛伊德
《被偷换的孩子》大江健三郎
至今都很不理解涉世颇深且经历过那么多大风大浪的伊丹十三究竟为什么自杀,再熬过几年,就是平成电影的巅峰啊。
电影没什么情节,几乎就是葬礼的流程,但处处有桥段、时时有细节,不似【入殓师】那般刻意煽情。伊丹十三总是爱带入自己的现实,所以故事以死者女婿佗助的 画外音开始。开场的两个镜头很有深意,牛皮沙发的肌理到织着毛活儿睡着的外婆的特写长镜头,切林中小屋老妇的大全,故事徐徐展开。
一直抠门的外公冥冥中似有预知,这天特意买了鳗鱼和牛油果,大快朵颐后却突然心脏病发,爬下廊子,说着海和林子会让我好受一些···接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时,男主女主正在拍一条有点搞笑的广告(大妻子和小丈夫);雨中,他们几乎是高高兴兴在大雨中奔向医院,路上还开着车隔窗给经纪人递三明治···对死者的离去,家人似乎并没有任何悲伤,闲谈中带出人物前史和人物关系,那不是好老公,也算不上好父亲,战后靠经营妓院维持生计,还总要试货·······想起老夫妻最后一次对话,老头子对未来的不靠谱描述,老太太的“随便吧”。
沟通棺木的价格、预测医院的费用、选择佛珠、推测和尚的出场费······各种看似琐碎的细节,充满了人情味儿,和尚做完祝祷,居然聊起瓷砖做的桌子,佗助要给和尚很多同款的法国瓷砖,和尚高兴地说“今天真是幸运啊”······而祝祷时,大家分明腿跪麻了······
忙忙叨叨的第二天,佗助夫妇看着录像带学习礼仪,二人的姿态不似家属倒更像无关痛痒的客人,可又那么认认真真地跟读;佗助的情妇还追到了小屋,一段林中云雨,对比剪辑,小屋外,妻子在自制秋千上缓慢摇摆,眼睛望着远方,破有深意。
小林薰蜜汁客串,饰演第三天的烧尸工,他还真擅长“烧”,非常职业地说着“小孩子用低温烧,温和一些······”
【葬礼】已见平成初期电影的雏形,年轻人都去城里了(四个外孙跟外公似乎都没什么感情,已经从传统日本家族变成小家庭),传统的礼仪与礼节都越来越陌生,一如小津安二郎在讲家庭,但情节感更淡,有点闲话日常之感;还有对死亡的态度·······
伊丹十三一直有他独到的幽默感,严肃中透着诙谐。对死与悲痛的消解,一种生活态度
生又何哀,死又何苦,遗体一烧,都一溜烟。父亲去世之后,一堆亲人们好像没有特别悲伤,妻子照样乐观,女儿、女婿心不在焉,孩子们一片闹腾,该偷情偷情,该发呆发呆,该吃吃该喝喝,常常忍不住开棺端详逝者的遗容,做各种评断,然后临时磨枪学习吊唁流程、用语,风中的树木,纷飞的礼金,叽叽喳喳的人群,都像在度假、过节,临出殡每个人的腿跪麻了,各种小动作,都想早点结束。直到要入炉焚烧时,才忍不住掉泪,忍不住看着烟囱口冒出天上一缕青烟,做人生感叹。伊丹十三的控制力一流,喜剧元素和庶民生活总能微妙结合。
日本人对待死亡还是比较轻松的,可以接受,而且这个片子也是比较贴近真实。印象深刻的是那个教授礼仪的录像带,还有她丈夫跟情人在树林里那一段,总是在想她在秋千上是否看得到,她的表情是否早就知道丈夫出轨,结尾书她又好像原谅了丈夫。人生不可能无瑕疵,大概真的只能睁只眼,闭只眼的才能够走完。
伊丹十三一鸣惊人的处女作。1.以幽默诙谐的笔触冲淡中和严肃灰郁的丧葬典仪,以戏谑荒诞的情节反衬悼念仪式的繁复冗长。2.伊丹十三一出道便擅长将美食、情爱/死亡与电影勾连起来,一如片头老父亲在大快朵颐后猝然发病濒死,其后又切至女儿和女婿的片场,赶往老家的雨夜里两车在疾驰路上交接盒饭的桥段更是令人喷饭,还有丧葬后大家伙儿兴高采烈吃宴席的场景。3.树林里的偷情野合与妻子在圆木秋千上来回摇摆(特写为主)的交叉剪辑,实乃反讽性十足的神来之笔。4.多次复现的逝者棺中仰看众人的主观镜头,恰似死者冷眼旁观生者的繁文缛节。5.死者哥哥/族长对遗体朝向的纠结困惑以及晕头晕脑的乱入,让人捧腹。6.对着电视临时抱佛脚现学葬礼用语“模板”。7.黑白默片蒙太奇。8.笠智众演和尚,黑泽清客串。9.追抢飘飞纸钱。10.烧人心得。(8.5/10)
伊丹十三的这部电影用举重若轻来形容是再合适不过的,他以一种严肃而又不失幽默的手法为观众展示了一场日本普通家庭葬礼的流程。这其中所运用的喜剧元素并无对死者的不敬,相反这种乐观豁达的精神带领我们超越了生死,如同最后炉中冒出的缕缕青烟那般恣意洒脱。
以中间一段黑白默片形式为主要代表同时又辅以偷腥、儿童打闹、观看“葬礼教程”等让人跌破眼镜忍俊不禁的情节外加角色对话间所奠定的反常规反传统式家庭片格调等大量戏谑、消解与娱乐风格都毫无疑问地赋予了这场基调本该是严肃、哀痛的家庭仪式莫须有却又十分难得的“乐趣”,当然,悲伤最终总会到来。
相比小津那种正统和式 像伊丹十三这种受新思潮影响的导演们敢于突破一些限制 拍摄方式更多元 带来新的感知方式 但相应的也失去了一些东西 一些仪式感和幽深感 什么都用就没有风格了 就像侯孝贤说的 电影本来就是需要限制的 ; 影片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幽默感 以及去道德化 其生命关照还是比较大气的
复制了现实葬礼那些繁琐礼节,赤裸置于桌上的礼金和金灿灿灵车的功利性,以及在悼词中消解死者所做恶行的虚伪。而难看的点也在于此,现实中或多或少都经历过的事,原样搬到屏幕上有什么意义呢。
7分。伊丹十三处女作。有早期日本映画平民生活浮世绘的平淡真实,也有80年代的荒诞(注意旁白选择) 和冷静,不时跳出一点黑色幽默的深情。对身后事料理人的特写,也有重新审视民族性丧葬文化及生死观的意味。特别喜欢中间那段黑白录像demo。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残风中拾钱,树林中打炮,死去何所道,逝者如浮云,鳄梨配鳗鱼,活着就挺好~
看得五味杂陈,太棒了。讲一些怪品味小段子的同时,做到了一丝丝的思考,说不上特别深刻,但很有味道,好像卤得特别透的小吃,味道不重不刺激让人吃了却停不下来一个劲儿咂摸嘴。居然真的是从头到尾再现一场富人的葬礼,虽然有偷情一类的节外生枝,但没有着力于戏剧性,也没有刻意放大每个人的冲突,大多是“风吹份子钱”这样的小梗,特别彰显趣味性。但氛围和节奏营造得特别好,细腻而微妙,既有忧伤又没有煽情,但其实都是在用镜头进行不动声色地渲染,比如最后一场发言,真是被镜头带动了,眼泪就这么不受控地淌。真是文学性与电影性的超好结合,闪着人文思考的光。特别洗脑的段落:宫本信子荡秋千,那个表情绝了。2011.9.1想看,十年了,终于看了。
剧情并不出挑,基本就是三天内办葬礼的过程,加了些亲友告别的陈词滥调没什么意思,但特别的是,伊丹十三比较重视人与社会规范拉扯的过程:女婿和女儿特意看录像带学习葬礼礼仪,但在葬礼间歇女婿又被情人拉去山上野合(这里加入女儿荡秋千的撞击画面来隐喻性行为),还有几笔既合乎情理又出格的举动:老头和老婆说想养少女结果突然死掉(表示他根本没想到自己会死),而在火葬场的亲人们去看焚化炉,听工人讲被烧的人可能没死的怪谈——这些零零散散的设计,赋予整个平庸的葬礼仪式一种不稳定的基调和怪异的喜剧感。视觉上也下了些功夫,4:3画幅和逼近的固定镜头把人和狭小的取景拍的像玩具盒子,再加上阴郁、浓重的色调有时让我感到像是发霉版的小津安二郎,但人物站位经常呈现刻意化的舞台剧平面感。总的来说有风格和巧思,但整体偏乏味且表意混沌
要怎样的气度心胸,才可这般调侃生死,将死亡、优雅、欲望共冶于一炉
护士对死者的家属说“很抱歉,我们的能力不够”。他们观看葬礼礼仪教育片。葬礼点香一或三根,要扇灭而非吹灭。葬礼成了家人聚会畅谈的好机会。敲钟的大嫂,狂干ed的小姨。跟死者告别还摆拍。用石头敲一下棺材钉。火化工说死小孩只需低温烧,比较温和。“如果我还活着,我们会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三星半
丧葬风俗中的人生百态,即批判人性又娱乐观众。
一场葬礼细致描写世间百态,真正的悲伤出现在恰当而正确的时刻,感情真挚、充盈、有实感、有感染力。隔了这么多年,一个中国一个日本,却依然有那么多相似的地方,相似的情感,面对葬礼的种种反应也可以找到自己经历过或观察到的种种经验,真是记录现实生活最好的电影。看完有自己拍一部电影的冲动。
葬礼带来的人生百态,用一场仪式与这个世界做最后的告别。处女作拍出这种水平我给满分。
棺材里的主观镜头、顺着电线跟拍、大景深拍摄群像。日片里的长镜头还有复杂调度总让我觉得是在看同一部电影。细致描摹葬礼可以与《喜宴》中的婚礼部分对照着看,东方传统礼俗的现代遭遇。
太棒了 摄影构图颜色 人物脸部close-up的程度也深得我心 有几段颇有实验性 比如黑白胶片的部分 住持念经超度时相机跟着电线走向运动的镜头 野合的镜头也是非常之raw 甚至看起来添油加醋的旁边也感觉有其存在的理由 见到了小津御用的笠智众和年轻时的小林熏 母亲最后似乎也和这个不被人喜爱的父亲和解了
艺术与市场的整合,融贯东西的生活化轻喜剧,反思意识,无强烈戏剧冲突重在展示过程与细节,录像资料,戏中戏,空间设置舞台化,对生命坚韧无言的固守。看过中美英等国的葬礼喜剧,唯独这部既有恬淡平和的大和民风,又有微妙苦涩的民族思考。大器晚成的伊丹十三导演处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