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从不缺少天生爱折腾的人,平淡无奇的人生绝不是他们想要的,或许你我不是,却无法否认他们的存在,扬西无疑就是其中之一。 故事发生的年代,已是西进运动尾声阶段,但仍不失为一个大时代,万马奔腾的西部,扬西开始他的冒险。抛开东部优渥的生活,携带妻儿来到俄克拉荷马,击毙恶棍后站稳脚跟;一场枪战中无奈射杀的劫匪,却是旧时同在草原上喝酒吃肉的好友;事业蒸蒸日上之时继续西进,甚至投军参加了美西战争;不顾众人反对,在法庭上为声名狼藉的妓女辩护;在有望竞选州长之时,愤然发声为印第安人打抱不平;最后在油田的意外中倒下,离世前与妻子重逢。每个故事都令人动容,某种程度上说,也算得上一部史诗电影了。该片的成功,可以说开启了美国西部片数十年兴盛。 当然必定有人对影片结局不太满意,然而对一个冒险家来说,恐怕你不能期待扬西按部就班地竞选上州长,或是乐当富家翁,和妻儿过着幸福美满地生活。毕竟并不是所有人以成功为目标,有的人永远在路上。
Yancey Cravat: Don't you realize that this is a new empire? Why, folks, there's never been anything like it since Creation. Creation? That took six days, this was done in one. History made in an hour. Why, it's like a miracle out of the Old Testament. Cities of ten thousands, springing up overnight.
Yancey: No law except the law of God and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Yancey: I have been called upon to conduct this opening meeting of the Osage first Methodist, Episcopalian, Lutheran, Presbyterian, Congregational, Baptist, Catholic, Unitarian, Hebrew church.
"One of my ancestors was a signer of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That's all right. A relative of mine, a fellow named Moses, wrote the Ten Commandments."
2021-01-09 12:15
如果你——
父母是帝都的文化精英,自己是腾讯公司的总裁,妻子是奶粉妹妹,怀了二胎,大儿子思蒜快要上学了……
你会不会——
不顾家人反对,跑去贵州的八线城市定居;
放弃你的通讯帝国,到荒野中重新开办小公司再创业;
抛开思想成见,让儿子思蒜和在汕头刷盘子的非洲小妹结婚;
不顾舆论的牵制,为一个臭名昭著的冤妇打官司;
无视政治环境,宁可被批成‘叛国’也要掺和‘达赖’、‘维稳’等民族问题;
揭发官商勾结非法买卖地皮;
置生死与度外,参军去藏南和海参崴打仗;
退役了之后放弃军功、隐姓埋名,年近古稀还去大庆挖石油当铁人……
你会不会?
你要是这么做,那我推荐你去武警总院看看病,只不过花光家产也未必治得好。
可是,有一个人,他的一生就是这么度过的——这是一个不懂得停留的‘狂’人。
从它的中文译名《壮志千秋》可以猜到,这是一部历史正剧;从它的英文原名《Cimarron》可以猜到,这是一部属于西部开拓者的英雄史诗。
可是令我猜不透的是,主角杨西竟然就是一个如上文所述的狂人:他冒险,他绅士,他勇敢;他富有学识,他富有胆识,他富有见识;他不畏惧强人,他不欺凌弱者,他不干涉他人——他对小黑佣友善,他对犹太人拔刀相助,他对印第安人一视同仁——他就是【自由】,是不懂得停歇,不理会边界的自由。
杨西简直是一个完美的男人。而在影片之中,往往会出现一个配角,来与杨西形成对比,从而让观众更明显地意识到杨西的光辉之处:
杨西地位显赫,但并不骄横跋扈。即便是对待地位最为卑下的——被他人当做猴子看待的黑人奴仆,杨西都会给予他最起码的尊重,非但不会拳脚相加,甚至说话的语气都如同对待朋友般温和。也正是杨西的绅士态度,才使得黑仆不远千里跟随杨西而来,又为了寻找小杨西而牺牲。与杨西的温和相对的,是居里克丝太太,她永远将“我的先辈在独立宣言上签过字”这份荣誉挂在嘴边,四十年如一日。目中无人的她势力到了极点,她就是坐享其成的、与杨西这类新贵族相对的老贵族。
杨西健壮强悍,但并不盛气凌人。即便是不毛之地的奥克拉,他的鼎鼎大名也是无人不晓,车夫、劫匪、流氓、妇人……什么人都要敬他三分。杨西没事不惹事,但他有事不怕事,别人一枪打飞他的帽子来挑衅他,他就打爆对方的耳饰来还以颜色。与杨西的内刚外柔相对的,是街上的混混群体,他们不但游手好闲,欺负弱小,还拉帮结伙,杀人放冷枪。最终在布道现场,杨西不光揭发了他们的罪行,还结果了其中的主犯。
杨西前途光明,但他偏要投身未知的荒野。当初《中国好声音》如火如荼的时候,汪峰的一句“你的梦想是什么”也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短语,我们也总能听到选手们给出适当的回答。但是,如果杨西来参加比赛,他怕是难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只要他还活着,他就没有到达终点的一天,就没有停下来的一天——就没有梦想实现的一天。正如剧中所说,“我从未在同一个地方居住超过五年”。与之相对的,杨西的妻子莎布拉,她也是一个勇于开拓的人,当初和丈夫毅然不顾家里的反对来到这不毛之地的是她,但在一段开拓结束之后停驻下来不再前行的也是她。莎布拉是个有梦想的女性,她不软弱,她是女强人。但是杨西已然远远地超出‘为梦想而奋斗’的局限了。在杨西的生命中,没有所谓的梦想,只有无限的探寻与开拓。如果说愚公移山的精神已然使得我们震撼了,但我们想,愚公移完了王屋太行,他也就不会再移了;而杨西,他的开拓是随着生命而存在、永无止境的。如果说世界、宇宙是无限接近无限的,那么杨西的这种开拓精神,就是超越无限的、更加无限的力量。
然而,嫁给杨西的人可倒了血霉了。
这部片子的缺陷在今天看来当然也不少,人物过于理想正面,主旋律意味过于张扬,行为编排夸张,特写镜头常常能照亮主角的美等等,尤其是最后的一段‘我为祖国献石油’,从某些角度看来,简直是毁了全片。但,正是因为《壮志千秋》的优秀,我们才能对其吹毛求疵——怎么就没人批评同时期的《歌女红牡丹》什么的这有问题、那有瑕疵呢?
有人单纯地认为,《壮志千秋》只不过是一部美式主旋律,奥克拉玛州的繁荣仿佛是美国200多年间从无到有再到强盛的缩影,在杨西的身上看到了属于美国的‘梦之开拓人’。但是我更认为,不只是美国,不只是美国人——正是因为有杨西这种永远活在路上的人、永远不把成功当做目标的人、永远向荒芜奔赴的人,才有了人类社会,才有了时空宇宙,才有了‘你我他’这专属于人类的‘智慧’。如果说中国梦的画板是向着已知的二十四字努力奋斗的狼图腾,那《Cimarron》,就恰恰名副其实,是鹰眼中、对永无止境的未知荒原的探求。
虽有不少缺陷,但那种振奋人心的西部精神,缔造历史缔造神话的情绪洋溢正片。男主人公被刻画成一个wanderlust,正是西部拓殖进取的典范。
一个永远追逐新生事物又永远为正义公理而斗争的平民英雄的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他和西部相互成就。无法理解他如何能做到抛却深爱的家人与平静的生活而不停地追逐颠沛流离?想起了切格瓦拉,当然,故事对这种心灵史言之太少。
影片的主角是一匹拴不住的野马,在一个地方很难待过五年,他热心助人,争取印第安人权利,犹太人、苦命的女人都深受其惠,他的妻子在片中的份量似乎超过了他,相对保守的她坚守杨西的报社运营,放任丈夫一味冒险,比重分配值得商榷,伟大被夫妻二人分了流。
两星半,在本片59年后才有第二部西部片《不可饶恕》获奥斯卡金像奖,少有的原版远逊于翻拍版的电影。这版留了一个特别恬噪的黑人男仆,结尾也是扬西在井喷时为救人而死,电影塑造人物极度扁平化,几次死人和法庭辩护戏都十分做作,你感受不到男主追求正义的信念,只是单纯感觉他在卖弄。开始的纵马抢地群演挺多,也是少有的非B级早期西部片,和翻拍版一本正经不同,黄金时代的好莱坞还是非常鼓励这种一惊一乍的舞台剧风格。安东尼曼在多年后的翻拍版中结尾处理的好:主角借妻子收到的信件中,表明其战死于一战之中
任何年代的西部片都不是我的菜。。。。补片过程真辛苦,口音真心受不了。。。但是开场万马奔腾的情景还是很震撼的
1990年与狼共舞之前唯一的西部片奥斯卡最佳,雷电华仅有两部最佳之一。今天看来,除了引子部分的倒数撒花抢头地,整体上过于陈旧(主要是燕西角色塑造的太满,争地、护弱、灭匪……每个节点的表现都太高光)、煽情、表演夸张,角色也较套路化,犹太的裁缝和黑人的奴仆。不过挂在屋顶扇扇子一节让人想起大卫里恩。桂河大桥和印度之行都出现“人力风扇”。
第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典型的美国主旋律电影。但我不知不觉中被感染。另外主演理查德·迪克斯和理查德·哈里斯非常像,我还错以为他们是父子呢?名字都很像。
此片奇异地集政治正确与政治不正确于一身:正确在肯定了白人与印第安人通婚、塑造了黑人的忠仆形象、展现了妻子在职业领域的成就;不正确在依旧言语轻视印第安人、只把黑人当仆人、对妻子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一锅大杂烩,展现了一些美国开拓西部的风情,但男主角厉害时太过,落魄时太惨,有失真实感。
第四届 Oscar Best film,史诗 西部。
美国铁人王进喜~
比我想象的好,让我跟着追逐梦想的男人激动,陪着思念丈夫的女人哀怨
还好吧西部风光+一场法庭戏都值得看。又见《乱世佳人》式混蛋逻辑:知道去维护印地安人的权利,为什么对剥削黑人就那么心安理得呢。
3.5。西部拓荒一览,风头男主与花瓶女主正好是两种价值观的代表,但仅仅如此便失于片面,结尾的过于美化可见一斑,但却刚好符合老美的价值观。不过男主身上的探索精神则值得赞赏,骚年们要多学习学习啊
我了个去。。超好的电影。。就是被一个狗血结局搅和了。。。接受不鸟啊。。擦擦擦~~~~看这部电影感觉实在看美国历史一样。超喜欢NANCY这个角色。还有里面的各种配角~~可惜就是最后一个狗血结局!
没字幕,看得很晕。1931年能拍出这样的片子已经很厉害了。
看过片查完资料才意识到这是个虚构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实在是编得不够精细。三颗星给台词和技术成就,一颗星向第一部获奥斯卡奖的西部片致敬。
草原辽阔 万马奔腾 来自30年代的开幕3分钟就值得3颗星 其他方面缺陷太多 话说那时候的表演不是用过火形容而是夸张造作 又是一部历史价值大于艺术价值的BP
为占有土地,众多人骑马或驾驶马车蜂拥而上(万马奔腾)的段落,算是本片最让我开眼界的场面了(由此也感觉这部电影放在1931年也算得上是大制作的大片)。看完电影特地查询了下,据说本片并非改编自真人真事,那电影中的部分情节设置就更为我有所不满(比如黑人艾沙亚之死、劫匪基德之死),尤其是结尾,简直就是大败笔!不过,光明伟岸的扬西的蛮多“政治正确”的所作所为还是值得点赞的。电影整体观感还是超过豆瓣7.0评分带来的预期。
最早獲得奧斯卡獎項的美國西部類型片。美國西行闖業者的不懈探索,守業者的苦心經營,西部俄克拉荷馬的城鎮興起,對婦女、黑人與印第安族裔初步平權的意識覺醒,締造了楊西·克拉萬棱角分明、至善至勇的角色光環,也令電影難逃善惡分明的俗套;主角暮年落寞的自我犧牲,也折射出大蕭條社會的榮華盡逝。
闷片而已,不想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