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若你想认识我,就去认识我的朋友,在我的朋友身上都可以看到我的影子,我的朋友都有我性格的一面,每位朋友身上的部分,拼凑了一个完整的自己。"
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东西》是导演记录香港作家也斯(梁秉钧),片长139分钟,需要有耐心才能看完。也斯是香港文化的代表作家之一。纪录片采用章节叙述方法,由也斯生前跟拍和后人回忆穿插组成,呈现略显生涩的剪贴簿风格,纪录片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章节与情节零散,对人的吸引力不够,无头无尾,一开始就是采访谈论,穿插也斯跟拍片段,全片从头至尾皆是如此,使观众缺乏对也斯的全面理性的认知。
观影过后仔细琢磨,纪录片内容与章节零散可能是导演的故意为之,是导演的一种拍摄策略,导演很细心,比如文章题目《他们在岛屿写作:东西》,东西二字有双重含义,也斯对于各个国家、各种文化信手拈来又化作香港本土的东西,那种文字实在有趣而又土生土长。也斯学贯中西,融汇东西,柔和东西,化为属于自己的一些东西,这是作者也斯。香港处于一个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点上,是内地和海外,是东方和西方结合点,是香港文化的特色。
也斯的朋友很多,也斯说“若你想认识我,就去认识我的朋友,在我的朋友身上都可以看到我的影子,我的朋友都有我性格的一面,每位朋友身上的部分,拼凑了一个完整的自己”。纪录片中采访的人很多,导演通过也斯的不同朋友侧面描写丰富也斯。友人眼中的也斯是一个边缘安静的人,是一个积极有趣的人,是个善良朴实敦厚的人。导演是个心细的人,纪录片中诸多细节反应也斯性格爱好等特点,也斯是一位诗人、作家、小说家、旅行家、摄影师、服装设计师、学者、教授等。感性的也斯慢慢描绘出来。这位文学跨界各个艺术领域的作家,不仅让我们看到香港文化的多元性与香港感性的一面,更是一种对文化本身的一种渴望以及对其他文化艺术的包容及贪婪的探索欲。
纪录片中的也斯喜欢戴着一顶帽子,印象很深。也斯是2013年去世的,寿命65岁,去世比较年轻,走的太早,这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不合适,正处在一个创作的黄金时期。就像纪录片中的受访者说的,如果再多20年时间,他可能会创作出更多更丰富的作品。
纪录片片段的杂糅,拼出逐渐清晰地也斯,如果仔细瞧,发现也斯很模糊。香港文化的杂糅,却没有形成特色,也许糅合就是香港文化的特色。借助纪录片的零散给观众呈现一种感性的也斯,就像也斯的文字以及也斯笔下的香港一样。也斯是香港文化的代表之一,导演不只是记录也斯,也想通过也斯表达香港的认知,导演也没有给出这样一个具体结论,说没给其实也给了,那就把细节的局部直接的也斯呈现出来,让大家去品味。是香港造就了也斯,是也斯代表了香港文化。
影影绰绰间,也是看完这部作品。对也斯了解不深,但对梁秉钧似乎有所耳闻。他的书我并没有读过,或许之后会尝试去看看。
他给我的印象,可能关键的是“中西交融”。而从梁文道结尾处说的:香港的感性。我想大抵是从英国统治下香港所特有的感觉,与回归之后的特点相比较。
而大陆似是在言语中,是文化的荒漠所在,但上海与广州被排除在外荒漠之外。
似是这样,当文化的发声处被垄断,我们自然从我们看到的世界出发,忘却世界并不与我们相合。也斯的朋友们所展示的诗与艺,它们隶属于西方的语言体系之中,却在此处表达中式的情感。诚然,也斯与白先勇一样,都在宣传传统文化,在视频的一角,我们也能看到他所介绍的川剧,在与学生们沟通。
如同武藏野之上,他也喜欢向自然去,远离喧嚣去感受自然之美,同时也更能激发一个人对生活的思索,对永恒有新的认知。
死亡并不是终结,纪录片拼凑起他的一生,如拼图的意象,将这块残缺补齐。他与西方朋友在一起是放松的,我们观看舞蹈,也能理解诗人心中的波澜。而在此时,我才领悟到“空”的境界,“空”却也要对外界有所反映,从空无中迅速结合出与外界相对应的事物。因此所谓大象无形,其重点不在于大,而是在于无形。像是波涛或是镜面,终究还是要与外界沟通。
度盘1bpi3AOn (wt0p)
也斯,早闻其文名,却从未读过他的书。观影,略知一二,片鳞只甲,未能激起我找他的书来读的好奇心。可能不是也斯的文字不够好,而是纪录片导演的表现差强人意了。
他总是一个人走,走得旁若无人,仿若他自己也不存在一样,他拿着相机,静悄悄地记录着人间 。
纪录片使用章节叙述,情节很散,使观众缺乏对也斯的直观理性的认知。也许这也是导演的一种策略,通过纪录片的散给观众呈现一种感性的也斯,就像也斯的文字以及也斯笔下的香港文化。
永遠的廣場上搭起一個個臨時帳篷
章节体记录电影。片名大概有双关:其一是试图以也斯的「东西」(或者说是遗物)为线索串起也斯的文学与人生,比如他的鞋,眼镜,大衣,手表等。其二是指也斯串起东西方的文学交流和他学贯中西的造诣(所采访到的学者阵容堪称全系列中最为国际化)。我之前不认识也斯,但看起来他的创作似乎横跨多个领域(纪录片同时提到了由他的诗所创作的舞蹈和绘画,甚至还有装置展览),想表达的理念也不少,不知道这是不是导致素材过于冗长的原因?
居然连续拍了两部(另一部是刘以鬯)。这一部的摄影和剪辑很让人感到惊艳,显示导演确实是对也斯的作品有了足够地了解之后,才会让作品里就算是空镜的部分也有足够多表达的空间。确实是用心之作。
看了一半,没有继续看下去的欲望了,有些平淡。
2.5;每个朋友身上都有传主性格的一部分,以拼图形式再现——这样的主题倒也与多视角采访一致(跨界多个领域,也斯堪称全才),只是太冗长了啊!纪录片的灵魂是剪辑,导演太舍不得素材了,殊为可惜。
苏黎世达达主义发源地伏尔泰咖啡馆Cabaret Voltaire、Museum Rietberg
这一系列最独特,从一开始就预告了主角的逝去,无形中回应了也斯的笔名。身边亲近的工作伙伴、晚辈、艺术家们,再到父母、老婆、儿子......勾勒出作家的一生。跳舞的那几分钟,搭配上诗歌的念白,汗毛竖起来。
也斯和刘以鬯都是非常有趣的人
新加坡首映時候見過導演,因為香港大環境對純文學的不支持導致前期經費及其緊張(幾乎導演貼錢)后申請到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經費之後也斯已去,只能在整理幾年前的歐洲遊視頻以及剪輯也斯世界各地的朋友的對話。這個追求現實和金錢的社會里,可能在香港又更明顯一點,導演也不容易。
補記大銀幕看的
全片以大量友人對也斯的恭維與緬懷拼湊,應證了也斯自述「我朋友的身上都有我的性格」。
看的过程中有种相识已晚的遗憾!很喜欢烦恼娃娃的概念,睡前把娃娃放在枕头下,醒来时烦恼就会消失。面对疾病与死亡,他没有停下“游”,游于半途,半途的人才不惧怕终点。他喜欢接触人,当导演问他,如何才能了解你,他给了一个好友名单:他们身上也许都有我性格的某一面。他敏感又细腻,当妈妈来到医院探望他时,他知道妈妈怕黑,赶紧让人提前把灯开好。“老去的瓜,我知道你心里也有,柔软鲜明的事物。”
明明是个有趣的作家……导演拍得我也是无语……高中生拍摄方式吗???两星给教授……两星给作家……导演零分
大概是岛屿系列里最散的一部,也是少有从死亡开始讲述的传记。也斯很香港,“东西”则是他站立、伸展的位置:他是香港文学/文化的一个立足点,呈现出师者、名士的风范;文学之外的延展更有趣,他乐于与漫画家、舞蹈家、厨师、服装设计师等跨界合作,让香港文学/文化的在地化与国际化特色愈加明显。他是一个交游者,游走文学内外、东西世界,试图给香港一个答案。时移世易,香港从宽阔、暧昧的时代进入了一个尖锐、逼仄的时空,后辈如梁文道自然答案不同,那种悠游的气质也再没有了。
导演真的拍得很差,特无趣
也斯之幸,我城之幸,华文之幸(寒冬看此片有点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