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李凯07年就携《八月未央》剧本拿到了创投,又经营十数年,才终于成功搬上银幕。这听起来真是个励志的故事。不过影片票房口碑双双惨淡收场,似乎又蒙一层悲情。但一星狂欢里没人理会这些,有的只是讥讽口水。
电影拍得很美,很文艺。三位演员很好地入戏了角色,各自克制,心底伤痕却在掩饰下显露。电影脉络大致是小乔从开朗小太阳到受伤心死,无言香消玉殒。未央的原生阴影,感情介入的欲拒还迎。母亲、闺蜜、女儿,小乔于她的缘分循环。至于罗晋的朝颜,是第一眼就已经变节的祸水。帅又善心,渣也无奈,他只算个工具人。
电影拍得很纯,寄托了感情。男女伤情之外,也有一种弥漫的都市孤独忧伤,陈明昊客串的“求拥抱”男,从桥头到垃圾桶,昭示抗拒失败的冷漠与心碎。大概经历过某些年代的人,会有这样的表达。会有这样的情结与执着,去做一部电影。会用小标题,结尾会放照片和手写寄语。就像那些年的笔记本一样。
不被接受,或许是伤痛文学的年代已经消散。也或这种隔阂,一直就跨在创作者和更普遍观众之间。但求知心人吧。
女主名叫未央,一个拥有沪牌400C摩托车(光车牌价格大概35万),不爱说话不爱与人交往的单身女孩。不用微信我忍了,还不用手机,简直让我忍无可忍。 她的爱好是独坐在摩天大楼天台,用一部老式胶卷相机记录城市日复一日的微妙变化。造成女主如此孤僻性格的原因,大概是女主出生后,不知何故其父离家出走,其母性格基因突变,时常会脸上带着狰狞可怕的笑容,说着我爱你,手里却拿着高跟鞋暴虐女主。加上女主一次意外看见其母和一男人赤身裸体发生着不可描述的事情,以及女主偷偷把母亲的高跟鞋跟全部折断,造成其母追打她时意外在楼梯摔倒致死。 女主整日活在难以抹去的痛苦记忆之中,平日里经营着一个极具格调的咖啡店。由于女主颜值颇高,加上冷峻的外表、高超的手冲咖啡技能,别看咖啡店平时没几个人进,盈利能力却还尚可。足以支撑女主独自骑着高级大排量摩托走街串巷、住着虽然很老但面积很大的house,而且这种老房子在上海一般是学区房,价格不菲。 由于女主有钱又有时间,不愿与人打交道的女主报了一个日语培训班,主要学一些“你好呀”“我爱你呀”等简单口语,以供日后不时之需。事实证明学日语事有必要的,她后来去日本一下飞机就点了一份章鱼小丸子。但女主上课时基本处在心不在焉的状态,如梦游一般,别人得扯着嗓子喊,才能把她叫醒。这种纯粹打发无聊时间的状态持续了好一阵子,直到有一天新来的同桌小乔姑娘闯入了她的生活。 小乔姑娘和女主除了没有完整的原生家庭是共同点,其他完全相反。小乔姑娘单纯、热情、还特别有钱。钱主要来自她老爸,一个有专职司机的大BOSS,除了给钱他对女儿并不怎么关心。小乔把女主当CP看待,自己每天憧憬着和男朋友尽快结婚,毕竟他俩已经相处了10年,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小乔有一点跟我一样,无法忍受女主这么大一个人在中国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上海,竟然连一部手机都没有。于是有一天小乔一言不合送了女主一部手机,说以后只有我能找到你。送完手机小乔开心极了,天真的像个孩子。我也希望有小乔这样的朋友,能送我一部苹果12,最好是512兆内存的。如果谁愿意砸一个过来,我也会像女主一样无奈地收下。 前面铺垫了这么多,男主角应该上场了。某天夜晚,店里一个客人也没有,女主孤独的坐在店里。忽然她察觉到外面风雨交加,她立刻意识到新爱的小摩托还停放在露天呢。于是赶紧出去把摩托往店里推,可能是受到雷电的惊吓,慌乱之中,平时骑惯了的摩托车竟然向一边倾倒,女主柔弱的双臂根本拉不住它。就在这个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的紧要关头,一声电闪雷鸣,英雄男主出现了,他硬生生用自己的双臂托住了摩托,还顺便帮女主把摩托车推到店内。 一进店,导演首先给男主的脸部来了一个特写。真TM帅,刹那间我懂得了颜值就是正义的含义。那眸子、那脸庞、略微凌乱的发型、被雨淋湿的衣服…从上到下,从内到外散发着成熟男人的味道,让我自愧不如。紧下来,惊奇的事一个接一个发生。首先是男主不知什么时候从哪里拿到了摩托车钥匙,在店里就开始去玩起陌生人的摩托来,也许他只是想试试摩托车还能不能打着火,也许他心里在呼喊让暴风雨和尾气来得更猛烈些吧。其次,贼个进口400摩托被雨淋后,竟然打不起火了,让观众大跌眼镜。也许这一切男主早有预料,才主动试车。再次,贼个风度翩翩男人竟然会修摩托车。只见他把摩托车火花塞拆下来擦了擦,吹了吹,摩托车竟然打着火了。让我不得不怀疑是否是在外面的时候,男人就对摩托车动了手脚。总之,有句老话技多不压身,关键时刻才能发挥作用。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不经意的邂逅,男女主人公就算认识了。再美的邂逅当天肯定要道别,分手前男主发现了女主店里的村上春书的书,不失时机地展示出他知识面的广度:“这本书已经很少见了,更不要说还是日文原版的,你能卖给我吗?”典型的醉翁之意不在书。女主此刻内心也产生了波澜:“这本书是我自己的,不卖,你要看就借给你先看吧。”为后面继续发生的故事打下了伏笔。不得不说,一个是撩妹高手,一个接的自然。 三人的故事就这样波澜不惊的继续着,小乔和女主组成CP,和大多数好姐妹一样,不是买衣服就是四处寻找好吃的,总之性格迥异的两人格外投缘。同时小乔还不时透露和男主即将迎来婚礼,沉浸在爱的甜蜜之中。而男主和女主也都有接触,唠唠嗑,拉拉家常什么的。男主是个实诚人,虽然从他看到女主的第一眼起,他就对女主动了心思,但是他还是主动告诉女主,他有女朋友,他也喜欢摩托车,只是女朋友担心安全不让他骑。那天女主大方的把摩托车借给他骑,而且很自然的坐在后座。骑行过程中,女主搂着男主的腰,悄悄地把头贴上了男主后背,随着车速的增加,心跳的加快,双臂抱得更紧……那一刻女主是幸福的。 狗血剧情即将开始。 一天女主去小乔单位找小乔,却意外遇见了男主。这里我不说大家也知道了,让小乔心心念念并整天在女主面前得瑟的男朋友就是男主。小乔大方的向女主和男主介绍对方,殊不知已经引狼入室。对于彼此,女主和男主都早有耳闻,只是在这一刻才知道——原来是你呀。看到这里,我想小乔要是之前把手机里男朋友的照片给女主看一下多好,就不会有后面更狗血的故事发生了。 互相认识后,他们仨经常约在一起,过上了花天酒地的生活。无非是像很多时尚的年轻人一样喜欢泡吧熬夜喝酒抽烟(这部电影极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女主和男主之间经常被天真无邪傻不愣登不谙世事的小乔隔着,不免会有尴尬(必须尴尬,因为荧幕下观众都觉得尴尬),却又难以回避双方眼神交流和偶尔的肢体接触。对于双方而言,每次接触都像极了承受36伏电压,紧张刺激却有电不死人。 一天,小乔主动约女主一起跨年,她和男主已经先到了。她的脑回路都是导演设定的,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和男友跨年还要带个电灯泡。兴奋一晚又喝多了的小乔不打招呼和其他朋友先回家了。女主因看到别人都成双成对,跨年倒计时那一刻集体相拥热吻,便独自离开走向附近无人的小树林,眼不见心不烦嘛。哪晓得这时天突然下起雨来,更气人的是莫名其妙来了个喝多了的坏人,想对女主图谋不轨。关键时刻男主赶到,二话不说一拳把那个想非礼女主的色狼打倒,由于害怕醉汉拿酒瓶当作武器,占据力量优势清醒优势的男主拉着女主赶紧就跑。奇怪的是男主拉着女主不是往人多的地方跑,而是跑到一个荒无人烟的灯塔里。灯塔的门被男主轻轻一推,神奇般的开了,两人躲进了灯塔。由于地理位置位于北半球,跨年时大约在冬季,室外气温非常低,二人又淋了雨,因此二人冻得瑟瑟发抖。情急之下,男主环顾四周,竟然看到一条好心人留下的毛毯(此处要为这个有预见性的好心人点个赞),男子先贴心的用毛毯挡住自己的视线,让女主脱下湿漉漉的衣服,然后把毯子披在女主身上。女主也不是个讲究人,并不问贼个毛毯哪来的?脏不脏?直接接受了这份好意和温暖。而此刻的男主并没有一点非份之想,全程目不斜视。 女主裹上毛毯后感觉好了一点,可男主却冻得不行。这时卖火柴的小女孩点燃火柴取暖的情景浮现在他眼前。他赶紧用打火机点了一支烟,想给自己增加点温暖。从男主帕金森般颤抖的手可以推断,仅仅依靠抽烟来取暖是太不靠谱了。女主这时也于心不忍,打开裹在身上的毛毯披在男主身上,毕竟抱团取暖是童叟皆知的常识。男主这时再也忍不住了,一个衣不遮体的美女就在面前,两人还抱得紧紧的,再不主动,美女会怎么想?灯塔会怎么想?在禽兽和禽兽不如之间,男主选择了前者,完全忘记了即将结婚的女友小乔,开始狂吻女主。女主瞬间愕然,沉思了三秒后,女主也忘记了CP小乔,闭上了眼睛……天亮了,女主在灯塔外抽着烟,内心五味杂陈,既有欢愉又有惶恐。特写从女主脸庞一扫而过,镜头远处是男主赤身裸体趴在毛毯上,看样子睡得很沉。 没过多久,从电影结局反推,绝对是在一个月内的某天,小乔不打招呼,穿着婚纱,红着双眼来到女主住处,说她的未婚夫不爱她了,在她穿上婚纱的那天决定取消婚礼。我想,小乔在听说要取消婚礼时,心里肯定是1万头草泥马奔过“你丫的,不早讲”。女主也曾想说服男主“我们俩人是没有未来的”,试图把男主还给小乔。但男主已经铁了心,回应女主“我见到你的第一眼起,我就在劫难逃”。女主瞪大了眼睛“怪我喽”。为了减轻女主的心理负担,男主还说“就算你不出现,我和小乔也不会有结果”。反正10年的感情说没就没,就这样了,爱咋滴咋滴吧。看到这儿,我心里暗暗骂了句“渣男”。 女主觉得还是有点对不住CP小乔,没有答应男主。聪明的男主这时给小乔和自己各选了一条明路。对小乔而言,只能用时间来抚慰伤痛;对自己,只能用空间来隔绝对女主的碎碎念。因为开头女主和小乔是报的日语培训班,于是公司就派他去日本工作一段时间,不然公(导)司(演)肯定会安排他去美国、德国等国家。 再后来,小乔实在难以忍受失恋的痛苦,悄悄地在女主房间里割腕自杀了,用她的话说是“去最远的地方”。女主回家看见小乔死在自己的浴缸内,也受到了惊吓,以至于忘记了拨打120,而是像她妈妈一样从楼梯摔下,醒来时已经躺在了医院病房里。医生询问她知不知道有孕在身,同时医生还告诉她:你有先天心脏疾病,如果选择生孩子,可能自己性命不保。建议她不要把孩子生下来。 后面几个月发生了什么导演并没有赘述。观众再次见到女主时,是她从日本机场出来,大肚子已经非常明显,想必女主做好了生下孩子的决定。可能女主心想既然小乔已经不在人间,干脆就去日本找男主吧。到了日本,她先用流利的日语点了一份章鱼小丸子,然后漫步到公园,坐在公园长凳上给男主打了个电话。她告诉男主两件事,一是自己小时候的惨痛经历,她妈妈因她而死;二是小乔已经死了。还没等女主告诉男主,她已经怀了男主的骨肉。观众们感到电话那头男主在哽咽,非常的悲伤,然后男主悄不声地挂断了电话。“渣男”二字再次从我内心蹦出。女主悲痛万分,这时公园长凳下,羊水滴了下来。在医院产房,小孩顺利出生了,女主应该如医生所说,因心脏不好也去了“最远的地方”。去之前,女主为了纪念她曾经的CP,给小孩取好了名字,叫“小乔”。 片尾,大概过了几年,男主带着亲生女儿,在灯塔周围的草地上玩耍,画面非常温馨,一点没有渣男的感脚!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因冲动和背叛导致闺密二人逝去生命,留下一个孩子给渣男的人间悲剧。
电影让我意难平。小乔没有那么蠢,未央没有那么贱。
另外小说里明确指出小乔和未央是一对,为什么电影安排未央和那男人在一起?
为了弥补我的意难平,我写了这一篇。
这里小乔保持着未央喜欢的神秘和宁静。未央有小乔喜欢的孤寂敏感的内心世界。
故事最后我安排孩子是她们的卵子共同创造的。这样孩子也是她们的。
故事最后是未央和小乔一起带着女孩去富士山,实现完全happy ending 。
希望你们看,并且给出评价。
1
和她相遇,是在一个美丽的八月。
当时老卝师让我挑选位置,我选了她身边的位置,因为她整个人看上去像是墙角的鲜花那么清丽。
她偏着头看书,漆黑的发倾泻下来,阳光落在上面闪着粼粼的光,就在那一刻我爱上了她。
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就是“小乔”。
小乔是三国时期的美卝女。她对于我来说,也有着倾国倾城的魅力。她是那么神秘优雅,她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爱穿旗袍,在繁盛的花旁看书,只为了让自己沉浸在精神享受中时,鼻间也能接卝触香气。
她有很多高跟鞋,凄凉冷艳的鞋跟让我着迷。当然我是不鼓励女人穿高跟鞋的。我的母亲也因此落下了很多脚上的疾病。
小乔,她却不常穿高跟鞋。她有着和我母亲一样干净的笑容,可是她穿着舒适的白色棉裙,脚踏一双麻织的凉鞋。
上日语课的时候老卝师问起俗套的爱情问题。
我问她写的什么,她很大方地给我看,洁白的练习纸上映着纯蓝的“未央”两个字,执意要看的我因而在那一刻脸红。
而她对此还是很大方的,也不看我写的是什么。我不会让她知道,我在上面写的是“夏天”。
2
夏天的阳光是灼卝热的,可是安抚人内心的冷淡。
遇到小乔之前我一直是个冷漠的人,冷漠到没有一个朋友。
我在一间房子里写作,因为想要去日本富士山旅游开始学习日语,也因此和她相遇。
我有一次问她,如果我们不是在这个普通的日语班成为同学,会不会就此错过。
她微笑着说不会,因为“就算不是在这里,也会在那家路边的馄饨店”。
我和她都爱吃馄饨,而且是日语班后的路边那家馄饨店。
一个穿着旗袍的女人围着精致的围裙,和仔细地卝下着一个又一个馄饨。
那白柔的馄饨皮在水中轻轻浮动,好像湖中漂浮上扬的水母。
而她丰润白卝皙的手微微发红的端着两个白瓷绘青的小碗过来时,我总是沉醉在她气质所带来的沉静和自然中。
“她做小馄饨的时候没有卑微。”小乔曾经如此感叹。
我们一起讨论要叫她馄饨女王卝还是馄饨公主,后来却一直认为应该叫她莲女。
因为她在上卝海快而尘土飞扬的浑浊生活里如此出淤泥而不染。而我和小乔这两个年轻女人却都自以为已经历经人世沧桑。
3
小乔很可惜曾经有一个男友,这让当时的我无法忍受。
我尽量避免自己看到她的男友。小乔也感觉到了,可是她总对我腐朽地说“生活中得有个男人,这叫阴阳调和”。
我问她没有男人就活不下去么,也对她表达了我和她更加能调和的观点,她听了,头一次露卝出孩子般的茫然。
可是她说,生活,没有破碎就不要轻易改变。
三月的一个夜晚,她脸色阴沉地敲开的我门,告诉我那个贱男人自称遇到了一个命中注定的男人,因而要离开她。
“我感到我的生命和寄托在他身上的感情都变得廉价。”她咬牙切齿。
她抬头,这个时候我才注意到她头发因为小雨微微湿卝润,细微的黑色缓缓蜿蜒过她的额角,流落出一滴滴的透卝明水滴。
她的眸子也因此泛着凄美的黑色,甚至有些泛着暗却幽然的蓝。
我被她的美丽惊动。手顺着内心的渴望缓缓触卝摸卝到她柔卝软的脸颊。
她看着我,手指也慢慢抚卝摸上我的。
那一天我们第一次结合。我感到灵魂归一的感觉。
清晨她醒来,我的头靠在她的手臂。
她的手臂是柔卝软而有力的。我枕靠着觉得无比安心。
我说我想给她生个孩子。她说我是傻孩子。“自己生的孩子,这孩子就是你自己的。”
“随便吧。”我说,“你会和我一样养她吗?”
她看着我的眼神骤然变了,不再神秘,不再轻柔优雅,而带着幽深,带着探究。
我有些害怕,对她说并不是强卝迫,低头想躲闪她的目光,可是又不自觉上望。
那幽然的光一旦触卝碰就让人深深陷入。
她掀过窗帘,靠着窗户要问我。我想躲,可是却陷入那一汪幽潭中。
那次过后,我们去镜子库买了个镜子,有了个可爱的女孩子。
是我的孩子。那个孩子也和她亲近。
4
孩子五岁的时候,我和小乔带着她去了富士山。
我想起自己第一次萌生要去日语班的念头的时候,就是因为想去富士山旅游。
——我是个喜欢独处的人,不喜欢身边有个叽叽喳喳的导游。
小乔牵着我们的孩子,穿着她喜欢的白色棉布裙。
孩子穿着她喜欢的红衣红裤,把自己打扮得像个小哪吒。
我举着相机,要给她们拍照。小乔很自然地拉着孩子。
孩子靠着她,小小的头歪着,竖卝起了一个茄子的手势。
我对着她们美丽清新的笑容按下了快门。
照片里的她们笑得如路边清丽绽放的花,我只是看上一眼就会觉得灵魂宁静。
而在她们身后是美丽而沉默的富士山。
她洁白盛大,她盛放着满腔的热意可是只是偶尔盛放。
她的头顶是洁净的蓝天。
那一天的天色很好。鸟儿叫得勤,蝴蝶飞舞着,我们的女儿还抓了一只。
“妈妈妈妈,她是不是迷路了啊?”小小的她捧着那只脆弱的花蝴蝶问我们。
“放她走吧,她懂自己要去哪儿。”
脆弱的小蝴蝶缓缓地飞起,转了几圈,就顺着那永恒的美丽的富士山飞去,踪影渐渐淡去。
身边的孩子和小乔的笑,也因为印象深刻而活着带血的一段段凝固,留下一个小小的书签,让如今年老的我在翻找记忆时候,可以轻易找到她们给我带来的欢乐。
1.
前晚重看《七月与安生》,看到七月在邮轮甲板上看海,又不自觉地开始眼热,要把眼睛捂住分散注意力。又把《八月未央》原作看了一遍。第二天一早去影院看《八月未央》,影院里只有我和一个女生。看完心里没有什么强烈感受,和看《七月与安生》截然不同。只是觉得作为读者,来重温一下十年前的阅读记忆也很好。
在1999年初版《告别薇安》作者介绍里这样写道:网络读者评价其作品“辞藻阴郁艳丽,行文飘忽诡异”。因为其中敏锐疼痛的灵魂触觉和颓废不羁的末世情绪,受到争议和注视。作品中的人物多为灵魂的漂泊者,外表冷漠,内心狂野,隐忍着叛逆的激情,有沉沦的放纵,也有挣扎的痛苦。相同的都是受到焦灼和空虚感的驱使,从而一再踏上孤独的探索路途。
这段话精准地概括了由她小说改编的所有作品,包括电影《七月与安生》和《八月未央》。七月、安生、小乔和未央,这些人物都是书中所说的“灵魂的漂泊者”。尤其安生与未央,外表冷漠,内心狂野,而乖巧的七月与小乔,内心又隐忍着叛逆的激情,所以最后小乔站在上海外滩高高的天台上对未央说,我要去最远的地方。而七月最后终于活成了流浪的安生。
安生是未央,七月是小乔,而桀骜不驯的安生与未央又是过着按部就班生活的七月与小乔内心渴望的另一面。
她们都是一个人的两面,也是所有人的两面。
2.
庆山小说改编的电影需要保持一个共性,即不能脱离她自身赋予小说的格调与气质,一旦脱离这种特质,可能会面目全非。当初的选角一直流传会有周迅,因为她符合庆山早年笔下那种阴郁而略显颓废气质的末世情调,最可比拟的有周迅的《苏州河》与《李米的猜想》,暗绿色的诡异气氛很适合庆山,如量身打造。这种神经质的冷艳与不羁,在《七月与安生》中被拍出了七分,而只做到这七分,也抓住了作品的灵魂,进而达到效果很好的完成度。
《七月与安生》里,监制陈可辛巧妙地把作者角色加进去,用阅读原作的形式独白,会让人瞬间回到新千年后午夜电台和播客盛行的年代,有声小说被装进mp3和各种午夜电台,那时候安妮宝贝还在上海榕树下上班,用IRC网络聊天,(陈可辛用了旧版QQ),柴静还是文艺女青年,叶青第一次录播庆山的《交换》《暖暖》《七年》在网络上疯传。把这种早已在时代洪流中逝去的午夜电台独白灌注到二十年后的电影中,的确有时光倒流点石成金的奇妙效果,让《七月与安生》在一大片平庸无奇的青春片中拉开距离。
最终呈现一部文艺剧情片,而非青春爱情片。
好的原作精神是好电影的根基,当然好导演和好演员也不可或缺。
《八月未央》中拍出了几分原作精神?
3.
两部电影所用宣发字体,和当初原著封面字体保持一致,《七月与安生》中,采用王菲和窦靖童的音乐,马思纯踏上旅途后在旅馆昏黄过道灯下穿着庆山的一件黑底碎花布裙,那个短发背影很像因长期写作而微微驼背的庆山。这些细节,说明导演在尽最大努力靠近原作,甚至靠近作者本人的真实生活。
庆山出现在《七月与安生》特别鸣谢中第一位,可见团队从她身上摄取的细节对电影的帮衬。(原本这些故事很大程度上就具有作者自传性,比如七月在银行上班,银行职员就是作者当初的真实职业。)
而《八月未央》中,没有看到太多这类细节。原作中提及的歌曲是蔡健雅,但没有出现。作为读者来讲,蔡健雅和王菲,肯定和原作气质更匹配。至关重要是《七月与安生》遵照原作年代背景,她们在破旧小出租屋里用夜壶上厕所,小木桌上的上海硫磺皂、中华牙膏等一堆老物件,无不勾起八零九零一代儿时的记忆。蜂窝煤中毒的吉他手被周冬雨从出租屋里拖出来这个情节,让我想起王菲当年和窦唯在北京旧胡同里的生活,大清晨被记者拍到起来倒夜壶的王菲,一脸气愤。当年杂志采访庆山,问:听什么音乐?答:只听王菲。可见一斑。《八月未央》把故事背景设定在微信已经出现的现在,单就这一点已经和原作的时代背离,所以它看上去很新,又因为原作的背景,而不是新世纪又二十年之后的这种新,所以第一观感上或多或少有些不合时宜。
当然,《七月与安生》原作,主人公从13岁跨越到成年后进入社会,体量本是一个长篇小说的浓缩。《八月未央》更像一个片段,如果拍成长达九十分钟的电影,难度比前者困难很多。很多欧洲文艺闷片,把内心情绪作为内核,走小众路线,更符合这个短小的故事。原作中未央与小乔之间的精神依恋有发挥空间,而三角恋这种青春电影设定,很容易落入窠臼。
陈可辛很清楚青春爱情电影的雷点,巧妙地避开,在此之外,或多或少地将王家卫为代表的那套香港电影美学搬运到《七月与安生》身上,给它镀一层华丽衣装。从各种特点鲜明的运镜、特写、用色、演员的衣着、妆容、肢体动作及一个眼神中都可看出,这些细节组合成就了文学和电影的艺术质感,让观众感受到所谓什么是电影艺术。他也清除电视剧和电影的本质区别,即叙事上的轻重急缓,《七月与安生》看下来是一条坡度很大的波状线,但《八月未央》的叙事相对很平实。
有生之年大概是第一次这么搞笑,先是走错了影院,迟到了十分钟。电影放到一半又突然断了……可能上天都看出来了,我是这部电影有多么心不在焉!
虽然在意料之中,但还是非常非常失望,如果说《七月和安生》还有一点擦边球的话,这部就是十万八千里远。编剧是去梦游了吗?导演是从八点档狗血剧过来的吗?
这改得颠倒了关系,电影也是严重的混乱。呈现出来的离奇就是,人物说着小说里的台词,演的却是另一回事,台词和剧情分裂得厉害,让人感觉非常的矫揉造作,节奏也是支离破碎。
这是双女主的电影吧,双女主的感情没见着,三角狗血恋是怎么回事,未央先遇见朝颜爱上他,朝颜也发现自己喜欢她,然后未央发现他是小乔的男友,她也没对小乔说,两人继续暗搓搓地眉来眼去,最终天雷勾动地火……这是同人吧!
小说中,未央爱的是乔,她一直爱着乔,因为乔和她母亲很像,是她喜欢的“眼睛幽蓝,笑容悲凉的女子,像苔藓一样潮湿清凉,自由自在”。朝颜本不在她眼中,但她知道自己对那个男人的吸引力。然而乔要和他结婚了,未央觉得乔这是要离开自己了。未央认为男人不可靠,乔可能会落得和她母亲一样的下场,她必须掌控住她!所以她觉得自己“时间无多”,决定去做些什么……朝颜就这样成了她的第一个男人,她甚至怀了孩子……而孤独寂寞的未央,只是想紧紧抓住、掌控住她爱的人,但她的爱“太汹涌,会把她自己和别人淹没”。先是母亲,然后是乔,她们最终都离开了她,母亲被她设计摔下楼梯死去,乔在朝颜和她分手远走他乡后,也在车站卫生间里自杀……最终,未央带着刚出生的孩子独自生活下去……嗯,这小说其实拍成悬疑惊悚片,可能会更好……
再来说说两位女主吧。钟的演技啊……我看着她在电影里努力地想演出那个破碎的未央,却连十分之一都没有,除了冷漠漠然面无表情,还有什么呢?晶晶的演技倒是没问题,母亲那里演得可,但是乔的人设就……过于欢脱了,后半部分稍稍正常了些,也有点儿乔的影子。
所以这电影,如果痛快承认是同人吧,我还觉着“勇气可嘉”,硬要顶着改编的名头,拍的却是另一些人另一些事,只会徒让人倒胃口。
一颗星,不能再多了,要不是有晶晶在,我甚至不会走进电影院……
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就把我吓到了,把钟楚曦拍得太像男的了,还以为是男扮女装。 为什么要让谭松韵演妈妈啊?太突兀了吧!就像小学生穿上西装硬凹造型。 谭松韵演的真的好生硬、好浮夸啊,好感败完了。台词也很奇怪,闺蜜戏演的完全没有感觉。和闺蜜在一起,动不动就靠闺蜜肩膀上,这是当女朋友处了吗? 剧情不合理的地方:
1. 未央的人设真的不太可能骑摩托车啊,而且骑这种摩托车不会赶车不会修车就很离谱,电动车可能更符合这个人设。 2. 跨年夜晚淋了雨冷得手直个抖,第二天起来就能裸着睡,上海温差这么大?为了上床,突出“灯塔”的概念,就设计了这么一个不靠谱的剧情。 3. 一个不爱讲话的人是怎么愿意学日语,还跑去报班?没有任何动机,只是为了和小乔相遇而已(结尾发现了新的原因:是为了去日本富士山玩,然后用日语买章鱼小丸子)。还有两个女生只要逛逛街就能成为好闺蜜? 4. 未央的妈妈滚了一层楼的距离就摔死了,听声音大概是还滚了几圈,就离谱。就不能是中途撞到钉子才死的吗,不可以严谨一点吗? 5. 快生了还能坐飞机去日本?非得在富士山下生出来? 6. 朝颜能和小乔在一起十年就离谱,两个人的性格相差就很大,出去玩的时候也完全看不出朝颜对小乔有任何感情。难不成是娃娃亲?怎么看朝颜都是个渣男吧。 “我和她的爱情已经走到了尽头,即使你不出现,我们也会分手。”有病吧?要分手等到要分手的时候才说?咋不在婚礼现场上分手呢? 吐槽的地方:
1. “你会离开我吗?-永远不会”这种台词是怎么说的出口的。 2. 就算小时候受母亲虐待,也不至于拍成鬼片吧?一个人在电影院看得整个人都不好了。未央老是看到这些画面,恐怕不仅仅是心脏不好吧。 3. 和闺蜜的男朋友上床了,是怎么可以做到什么事都没发生的样子,还能继续做好朋友而不会尴尬的? 4. 街头上那个求拥抱的路人就是个笑话,不懂有何意义。 5. wtf?林小乔可以说是因为未央死了,未央自己表现地那么愧疚,还能好意思生下朝颜的孩子?还有带球跑这种事情,电影果然很常见。 强调的因果轮回,不过就是小乔长得像未央的妈妈,未央小时候害死了自己的妈妈,长大了再把长得像妈妈的小乔给害死了?最可怕的是,居然还叫自己的女儿小乔,是要把自己的女儿再害死一次吗。 不懂这电影有何意义。 大概就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远离渣男,生命更重要。没有爱情很痛苦吗?我母胎solo二十多年不一样很开心。 有看过原著的朋友吗?原著写的就是这种垃圾故事? 唯一喜欢的是片尾的胶片照片,拍得还算可以。 郁可唯的片尾曲也还不错,好歌配烂片,已经习惯了。 对不起郭导,郭敬明任何一部作品都能吊打这部电影。
欢迎用你的看法说服我,我愿意虚心接受。
杠的话,就是你说得都对。
要不是逃避上班谁会来看这种烂片
尴尬到抠出魔仙堡的水平,这水平就别碰瓷七月与安生了。钟楚曦确实电影脸,很美,谭松韵只能演演小甜剧,大银幕根本撑不起来。
积压了多久的烂片啊,以后看见钟楚曦绕着走,简直烂片鉴定神器
《八月未央》的三观是极为扭曲的。未央小时候害死了自己的妈妈。长大了当小三再把长得像妈妈的小乔给害死了。最为可怕的是,居然还叫自己的女儿小乔,是再害死一次的节奏吗?三大主角中,演技最拉胯的当属谭松韵。她的这张电视脸,放在电影大银幕上看,真的是格格不入。还尝试高难度的一人分饰两角:演可爱率真的小乔远不及周冬雨的古灵精怪。演偏执疯狂的未央妈妈,演技之浮夸,真的是灾难现场。
因为原著太短,所以也顺带看了下,味儿实在是太冲了;编剧导演显然做了很多徒劳的努力,但只是变得更加串味;最大的亮点:原作在网络公司上班的未央变成了冲咖啡的,充分说明当今码农的生存状态连作天作地青春疼痛的时间都没了,属实现实讽刺意味满分
本来是当《荞麦疯长2.0》来看的,可能是预期放得足够低,没想到居然还算过得去,但如果对标《七月与安生》那就相当地惨烈了……钟楚曦同款“车祸”、同款“沉入水底”、同款“电闪雷鸣的雨夜不好好在家呆着跑到空旷室外” ,立刻唤醒了曾被《荞麦疯长》所支配的恐惧,那部片子对我的精神污染实在是太深了,瑟瑟发抖……
一星给钟楚曦的颜,特写怼脸都没黑头
闺蜜抢男友的戏码倒不是最值得诟病的点,毕竟这部是青春片的定位。但既然是青春片,这选角就很成问题了:罗晋演技扎实,但导演没给够空间来展示魅力。钟楚曦演技进步挺大,但是同为安妮改编作品女主,周冬雨珠玉在前很难超越。谭松韵这边就灾难了,演可爱率真是她的拿手戏,但演偏执疯狂的妈妈她就浮夸起来了,几乎整段垮掉。别人身上能加分的一人分饰两角放在这里反倒自曝其短,国产片选角永远是个谜。
会把人雷死的剧情,后悔因为无聊去看了这个电影😭十年男友秒出轨闺蜜的渣男行为,穿插着未央天天做小时候被妈妈虐待的恶梦,硬要套上点宿命的感觉。朝颜的有些台词不知道时怎么说出口的....真的恶心 以真爱之名的出轨 冠冕堂皇的背叛,完全三观扭曲....一星给演员的演技和颜值
为什么安妮宝贝老写这种闺蜜抢男友的
又假又难看
又是两个闺蜜爱上同一个男生的剧情,男主都已经有女朋友了,还喜欢女朋友的闺蜜,太渣了。
生命是一场幻觉...片子来说看上去好像还行,对比七月与安生就真的差好多。七月是两个女生友谊的升华,这里一个婊一个纯,虐来虐去,披着友谊外衣的撕逼剧....这很电视剧
我真的是个傻子 大早上不睡觉去看这个电影。难看到在电影院睡不着 空调又冷
当看到银幕上真的又出现了女孩失恋,泡在浴室水缸里割腕,血和水混作一体的言情画面时,我惊恐地确认了一下今年真的是2021年,并且庆幸自己提前准备好了呕吐袋。
冲着钟楚曦的颜给两星要剧情没剧情要逻辑没逻辑!
一星给的是罗晋的颜值和声音
上帝啊 请将疼痛文学电影 带入坟墓 谢谢
完全是因为电影院把IMax指环王的票退了才看的这个……全程如坐针毡 如芒刺背 如鲠在喉
他七月安生,你又八月未央,我九月开学!!!不出所料的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