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常常夹杂许多遗憾,人活着也有许多的事情需要去做,但如果生命进行到了最后的关头,你还有什么遗憾,还有什么事情需要迫切的去做?是否需要一个清单呢?我们叫这个清单,遗愿清单。
两个老头,阴差阳错住进了同一家医院的同一间病房。一个是富翁,一个是汽车工。两人如此的不同,富翁有钱,汽车工没有;汽车工有亲人,而富翁没有。但相同的地方是,他们在同一天知道了自己的死期,他们同样没有多长时间的活头了。汽车工给自己列一个遗愿清单,尽管那都是些虚无飘渺的比喻,比如帮助一个陌生人,看到无与伦比美丽的风景等等,但是富翁却发觉这是一个好主意,于是他们结伴出发,去做清单上那些没有做但要在死之前做的事情。他们跳了伞,赛了车,去了世界各地,回来的时候一个变得更像个丈夫,一个变得更像个父亲。幸运的是,清单在他们生命结束的时候完成了,所以生命完满的结束了。
杰克尼克尔森和摩根弗里曼,两个老头,两种风格,但是配合起来很和谐。尼克尔森还是那个顽童模样,突然歇斯底里,脸上永远坏坏的表情。弗里曼还是那个深刻形象,满腹经纶,冷静沉着,充满智慧。两个人飙戏的结果,谁也没有战胜谁,因为这样的角色对他们来说似乎过于驾轻就熟了,很简单,很本色,所以很出彩。
不过,影片不只是两个影帝拉票房那么简单,它一直试图寻找生命的意义,虽然它并没有明说。两个老头在完成清单的过程中,谈论了很多,这些谈话都不经意之间触及了生命的意义。
首先,关于信仰。汽车工是个有信仰的人,他很虔诚,他和95%的人有一样的信仰,但是富翁不,他说,如果我对着天空祈祷上帝还是不会带走我的疾病,所以他不相信超自然力量,所以他没有信仰。因为有信仰,所以汽车工始终忠于他的妻子他的家庭,因为不相信什么羁绊,富翁才白手起家获得如今的财富。当然,影片并没有告诉人们活着是否需要信仰,而似乎在说人应该坚持自己所相信的。有信仰的人相信信仰,没信仰的人相信别人的信仰是bullshit,那无论如何,他们都能有自己的生命的意义。
但是影片同样提出了两个问题,传说当灵魂见到上帝,他老人家会问两个问题,你在生命中得到过快乐吗?你可曾在你的生命里把快乐带给过别人?似乎这是影片的主旨,他要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你在生命中得到快乐,这当然包括很多,快乐也是指你所认为的快乐,还在于让别人快乐,这也是为什么遗愿清单的第二条就是帮助一个陌生人。不用等到死,不妨现在就问问自己,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继续下去,如果是否定的那么就想点办法吧。
影片说有96%的人不愿意知道自己的死期,虽然每个人对于死亡的态度不尽相同,但恐惧却多少都相似的吧。往往,死却反映着生的意义。我们的一生难免经历许多死亡,亲人的或是其他什么,通过我们经历的这些死亡我们看到的是生的可贵和生的价值。我们看到一个人是怎样的状态去死的就知道应该用怎样的状态去生。影片就是把两个老头的死和他们怎么去死呈现在我们面前,而你看了之后需要知道我们应该如何去生。幸运的是,我们还有时间,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当自己面对死亡的时候才领悟生命的意义,才发现自己许多都没有做而且还做错了许多,那样就晚了,那样就亏了。
当然,不可能指望一部电影或一件事情能呈现生命真正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很恢宏,需要用心去悟,而且还不一定能悟到。但是无论如何,给自己快乐,给别人快乐,然后就可以骄傲的告诉上帝了。
其实,不是所有的美国电影都很没内涵,只是美国人处理内涵的方式更娱乐罢了。
电影中出现的那张黄纸,就是俩人一起合写的清单,根据反复观看和研究的结果,内容如下(给同样爱列清单的人做个参考):
1、witness something truly majestic (亲眼目睹神迹)
2、help a complete stranger for the good (出于善意,帮助陌生人)
3、laugh till I cry (笑到流眼泪)
前三个是 Carter 写的,被 Edward 嘲笑为 weak。可以看出,对于一个博闻强识想成为历史教授的人来说,写的内容是很温暖的,但也很抽象,不是某件具体的事,而是想获得一些内心的感受,Carter 自己也解释为 metaphorical。
后面的内容是 Edward 写的,被 Carter 嘲笑为没有深度。虽然电影给清单镜头的时候看笔迹只有5-7和11项是 Edward 写的,其他都是 Carter 的笔迹,但后面的内容应该都是 Edward 提出,Carter 执笔而已。对于一个只有钱的人来说,写的内容就很实际了,完成某件具体的事项,无关内心的感受。这两位如此不同但很互补直到临终前才成为好友的老人,凭借着互相嘲笑的开端,陪彼此完成了人生遗愿清单。
4、drive a Shelby Mustang (开一次野马跑车)
5、kiss the most beautiful girl in the world (亲吻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
6、get a tattoo (纹身)
7、skydiving (跳伞)
8、visit Stonehenge (拜访巨石阵)
9、spend a week at Himalaya (在喜马拉雅待上一周)
10、see Rome (拜访罗马)
11、dining at 法国某高级餐厅(未识别出名字)
12、see the Pyramids (拜访埃及金字塔)
13、未识别出具体内容,但根据电影内容,应该是看非洲动物大迁徙
14、Taj Mahal (泰姬陵)
15、Hong Kong (香港)
俩人实际完成清单:
1、跳伞,一起
2、纹身,只有 Edward
3、赛车,一起
4、在法国某高级餐厅吃饭,一起
5、在坦桑尼亚看动物大迁徙,一起
6、开枪,只有 Edward
7、看金字塔,一起
8、泰姬陵,一起
9、长城上骑摩托(长城上什么时候可以骑摩托,而且没有人了?),一起
10、看了西藏部分的喜马拉雅,一起
11、香港,一起
12、笑到流泪,一起
在 Carter 跟 Edward 开了个玩笑,俩人一起大笑到流泪后,Carter 就去世了。Edward 自己完成了接下来的一项内容:
13、亲吻世界上最美的女孩。Edward 看了 Carter 最后留给自己的信后,决定跟女儿重修于好,亲吻了自己的外孙女。
Edward 在 Carter 的葬礼上说,三个月前他们还是陌生人,而跟 Carter 一起度过的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却是 Edward 生命中最棒的几个月,他们算是彼此成全。所以以下这条算是他们共同完成:
14、出于善意,帮助陌生人,一起
最后,Edward 也去世了。他的助手把他的骨灰装在罐头里,像 Edward 和 Carter 之前在游览泰姬陵时讨论过的那样,助手把他俩的骨灰一起埋在了喜马拉雅山,是 Carter 心中的神山。他们可以永远一起亲眼目睹这神迹了。
15、亲眼目睹神迹,一起
清单中提到的拜访巨石阵和罗马并未在影片中实际展现,而影片中实际展现的在长城骑摩托也未在清单中提到。
很多人对于 Edward 完成“亲吻世界上最美的女孩”这条泪目,但我更喜欢最后 Edward 的助手把俩人的骨灰埋在神山上,为他们完成了最后一项内容,也把这份清单跟他们埋在了一起。毕竟亲情、友情再重要,也不能构成人生的全部,最重要的是一个人可以在生命终点时有个完整的一生。
全片最佳台词应该颁给 Carter 在香港遇到的女孩,她如此形容人在世界之巅的感受:
在白天,天空是黑黝黝的蓝色,因为没有足够的空气来折射阳光,但到了晚上,从来也没见过那么多星星,有些星星熠熠闪亮,似乎伸手可及,像是透光的小洞,洞的那头是天堂。
最后,我只是看个电影而已啊,认真做了这么多笔记。
我向来不爱看极尽煽情的chick flick好莱坞言情喜剧,连带那种让人一眼看破结局基本照煽情路线走的所有温情喜剧都不大喜欢,但这部《遗愿清单》先用强大的演员阵容便把人震住了:杰克·尼科尔森与摩根·弗里曼两位奥斯卡影帝联手压场子,能错到哪儿去?
片子开场先就让人禁不住要笑出声来,摩根·弗里曼扮演的老机械师卡特以旁白缓缓开始讲述:“我第一眼看到爱德华(尼科尔森的角色)……”这明明就是《肖申克的救赎》翻版嘛,句式,语气,包括后面的影片行进方式,叙事手法等等都在向《肖》一片致敬,直到最后影片依然以摩根·弗里曼的自述结尾,采取重复开片的呼应方式,敬完再敬。
当然,两部电影的具体内容是大不相同的。《遗愿清单》讲的是两个人生轨迹完全不同的老头儿,一穷一富,一个普通一个张扬,都得了重症住进医院,一来二去成为好友,一起完成人生最后心愿的过程。故事总结起来本身并没什么特别,更没什么悬念,观众看的主要就是这俩人相识相交一起烧钱游世界快活似神仙的过程。抱着这样的心态去看电影,除了对表演的信任,我并未对影片的其他方面有特别期待,但不得不说,影片是大大超出了我的预设期望值,甚至最后明知煽情也心甘情愿的被狠狠感动了一番。
首先是情节与故事行进节奏的安排。尽管看过预告片的人谁都知道故事重点是讲卡特与爱德华畅游世界大肆烧钱的,但影片前半部分却花了相当的笔墨描述这两个老头儿的病态,细致的展示这两个病友化疗后怎么呕吐,呻吟,怎么一个接一个在病房的夜里瑟瑟颤抖。在这些貌似不太重要的故事引子里,两个人性格的对比对照被自然而然的铺展开来:他们跟医生说话的不同态度方式,面对死亡宣判各有什么不同的反应,列出“遗愿清单”后如何争执等等。正因为有了这些详尽而必不可少的细节铺垫,后来这如此不同的俩个家伙被硬凑到一块去,故事才会变得更为有趣而又合情合理,铺陈得当。在二人执行“遗愿清单”的过程中,缓急有序的节奏感是十分明显的,既不是千篇一律的强劲配乐+场景快切,也没有过长时间的无谓停留在某个细节之上,几个被细致刻画的主要场面——意大利,埃及金字塔和香港——都有重要的剧情需要交代,是推动故事前进的必须。
其次,影片在情节发展与对话细节上都尽可能的脱离俗套,有一定独到之处。两个生命垂危的老人享受人生的最后馈赠,又是两大影帝担纲,比重必定势均力敌,不需分析也知道情节上必定是你帮我我帮你,有钱的带没钱的看世界,没钱的就得帮有钱的解决钱解决不了的人生问题。电影当然是按照这个套路走,但在具体执行中还是有一定技巧的,甚至在对话细节中还会主动借人物之口反驳这种童话般的好莱坞定式安排,在商业片中已然不俗。片中机械师卡特对生命与死亡的一些独白尽管不具独创性,但因为很好的结合了剧情,出现在了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依然具有打动人心的魅力。至于好莱坞商业片将煽情戏码与搞笑细节完美结合的能力就更不必多说,在语言幽默的基本功上,好莱坞编剧们接受赞扬当之无愧。
两大影帝的对手戏可谓精湛精彩惊心动魄,尼科尔森的“狂”对弗里曼的“稳”,爱德华的不可一世对卡特的温和内敛。尽管这两个人物的性格都不算太复杂,但在片中依然具有一定的发展变化,属于尽管发挥空间不太大,却仍可在既定限制内将表演的潜力发挥到极致的状况。尼科尔森与弗里曼斗得虎虎生风,看两大顶尖高手你来我往华山论剑,真是痛快至致!
电影最后还是要回到煽情上来,那么怎样煽得不落俗套便是检验影片是否最终成功的要素。在这点上,《遗愿清单》做得十分到位,用两个与清单相呼应的小细节出其不意的抓住人心,先靠这一招感动得观众眼泪直流;随后在大家还没来得及缓和情绪回复常态之时,套路性的煽情手段再一个接一个的连续抛出,直到最后以弗里曼的感性自白高调结尾。
这部《遗愿清单》,由于选材情节套路上都并非突破之作,恐怕不会成为2008年度的重要作品;但它是那么的温馨感人,情节上够娱乐,细节上够精心,情感上够真诚。若依照片中人物卡特对人生的某些感悟来评价,只要电影为观众带来了欢乐,甚至还可能是某种珍贵的人生启迪,那么它的任务便圆满完成,了无遗憾。
发表于《电影世界》2008年第三期
那一刻,他闭上了双眼,却敞开了心灵。
在电影最后卡特的念白声中,科尔来到女儿家,俯身亲吻美丽的孙女,随后划去“亲吻世上最美的女孩”,我就开始哭,一直哭到电影结束,太温暖了,这个故事仿佛离我很远啊,可我为什么会被感动成这样子。
三流剧本,一流演技,主要是看两个主角啦
喜欢定好小计划然后一一划去的小成就感
两个演员真好。两人在医院里关系慢慢建立的部分挺好的,我喜欢做化疗那段的设计,编剧有心。反而是作为重头戏的实现遗愿部分,写得很一般,临死前的遗愿就是环球旅行实在有点轻浮。还是欠缺些力量。
想起一句话:人只有在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世时,才开始真正地生活
幽默而感人,向肖申克致敬
渐入佳境,直击心灵。老卡特的问题:在你的生命中,是否有过欢乐?那你这一生,有没有给别人带去快乐?爱德华的经验:想尿别谦让,硬了就快上,屁要小心放!
过早意识到人生的边际,不知是福是祸。人都在承受自己无知的贪婪带来的后果,或是挥霍光阴,或是自怨自艾。很适合在飞机上看的一部片子,心情和飞机的颠簸一起,跟随爱德华的脚步,走遍世界。观看和践行融合一处,让人舒服也让人流泪。
就算得了癌症,在连走廊都是病床的国内医院,你周围都是治不起病或是医保结算的老百姓。所以别做梦了,你的邻床不会是亿万富翁,有遗愿就好,别列什么清单,都是美好的夙愿而已!虽然感觉片中景点都是电脑特效,但我还是当风景片欣赏了这般美好。也的确被片子感动到了,这就是好莱坞+老戏霸的魅力。
@1、两个老戏骨飚戏,一个沉稳,一个怪才,摩根依旧扮演着旁观者;@2、Never too late!那一刻,他的眼睛是闭上的,他的心是敞开的;@3、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如果你知道你只有半年的时间,你会怎么度过?
Fing the joy in your life...在巴黎吃早饭,去香港吃午餐,溜弯儿到长城飙摩托,插缝跳伞,赛车,开飞机去金字塔和泰姬陵……两个老头去全世界旅游,用剩余不多的时间,去燃烧他们的整个生命。我也想如此来一次生命的释然!“这个故事里总有一些你因为今生没有做过而无限懊恼的事情。”When he closed
"Kiss the most beautiful girl in the world." 哭了。。。
so one day when i go to some final resting place,if i happen to wake up next to a certian wall with a gate i hope that you are there
不是很理解卡特的老婆的想法,老公为家鞠躬尽瘁一辈子啥愿望都没实现过,临了想出去放飞一下自我为啥不行?她觉得卡特是要抛弃她和孩子们,还跟爱德华说他死可以接受但不能接受他活着离开我,还说我老公不卖………这听着怎么觉得老公不需要有自我似的
(9/10)本片和长濑智也演的《天堂之门》、片冈智晴的《水仙》都是翻拍自《敲开天堂的门》。但相比《天堂之门》一味地照搬原作,《遗愿清单》和《水仙》有着更为独到的创作思路。本片把重心放在原作的那张清单上,纯朴而美好。美国的科幻、战争、动作大片都重复得叫我一个烦,但人文类总能打动我。
前提是:你也得有钱才行啊!
笑了三分之二,最后开始落泪。你亲吻了世界上最美的女孩,你们的故事成为别人见过的最美的传奇。
我笑了,也哭了
不知死焉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