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那些逝去的,总是美好的
在进入阅读状态前,读者总不免将当时所处的生活中的情境所造成的心境带入阅读过程中,而这显然会影响到阅读的效果。和阅读一样,观赏电影其实也需要特定的心理状态。像《美娜文具店》这样的电影,处于高昂情绪中的人会感到没滋没味,处于怨愤中的人会感到虚假无聊,而一点落寞、一点感伤、又带有一点委屈的情绪则会产生其妙的化学反应,它会安抚你的委屈,抒发你的感伤,排解你的落寞。就这样,你平静的入戏,平静的出戏,怀揣着一点欢笑、一点感动、一点温馨。
舒缓的节奏,明亮的色调,纯真的孩子,这些要素足以让人感到舒服,再加上以处处碰壁、无可奈何的小职员作为女主人公,以其貌不扬,气场不强的新班主任作为男主人公,这样的故事因平易近人而越发显得亲切。如果将感情值设为6分,那么朦胧的爱情占1分,美好的友情占2分,深沉的亲情占3分,这三种情感的表现都会触动你,但真正打动你的除了情感,更多的却是记忆中那些回不去的旧时光。
美娜起初想方设法逃离那个带给她伤痛记忆的狭小落后的文具店,终于逃到五光十色的大都市中,然而却并没有得到期待的幸福,反而更加无奈和辛酸,不得已因停职而暂时回到那个充满儿时记忆的爸爸开的文具店。在经营文具店的过程中,米娜渐渐发现了曾经没有觉察到的记忆的另一面,父亲的爱原来那么质朴,甚至质朴的无痕以至于多年来都被自己忽略,于是,眼前的小屁孩们变得不再令人厌烦,可恶的文具店变得那么弥足珍贵,那一直以来让自己埋怨、伤痛、厌倦的记忆突然成了最宝贵的回不去的旧时光。
长大以后,在现实社会中摸爬滚打,谁不怀念青春,谁不怀念童年呢?那间充满童趣的文具店以及米娜拼构的记忆自然会勾起观影者自己的回忆,美好的回忆之舟,载着一个个生命体横渡现实的苦海,达到超越现实的理想彼岸。这一点足以支撑起整部电影的价值。虽然只是暂时的,却惊醒了我们珍藏在心底的回忆和那些被遗忘的爱。
似水流年,人生如戏,愿那些逝去的,总是美好的。
2 ) 小清新的电影,
很小清新的感觉,开始我并没有想到是这样一个类型的电影.
当开始看到文具店的那一刹那,就像打开了童年藏起来的潘多拉盒子.
想起来小时候最喜欢的彩色铅笔,想起来那些陪我度过童年的小伙伴.
记得小时候,总觉得杂货铺的爷爷是个最富有的人,因为所有我喜欢的东西他都有.即使是现在看来一文不值的东西,小时候,也是如获至宝.
片子开头,美娜是那么那么的抵触这个杂货铺,我想,如果换做是我,我也会很抵触的吧,自己本来有个那么好的工作,一切不顺心的事儿铺天盖地的出现在美娜身边,难怪她开始会不喜欢那些可爱的孩子吧.
可是慢慢的,慢慢的,孩子的纯真是可以感染到每一个人的.包括美娜,包裹我.
真的很羡慕那些小孩子,有这么一个为自己着想的老师,和这么一个漂亮的杂货铺姐姐.
呵呵,如果,如果以前,我的老师也这么好,那么现在,会不会有点不一样.
3 ) 最后那两个孩子怎么办
电影看到最后,在所有人都欢呼的时候,最后那两个孩子却成为了我真正的担心,那他们以后怎么办,在他们捏着小拳头,两眼泪汪汪说出要报仇的时候,我倒是不觉得这个故事有多么完美。
整个故事,童年的缺失与成长后的补救,是最表面的一条线索。
父亲的文具店是姜美娜整个糟糕童年的根源,以至于长大之后,父亲卧病在医院她也不愿意去看望。可惜,工作与爱情的失意把姜美娜逼回了自己童年的噩梦——文具店里,如何处心积虑的卖掉文具店成为她当时最大的人生目标和动力,即使父亲那么坚决的反对,也显得无济于事。
于是,一个电影里经常出现的救赎之梗出现了,姜美娜在经营文具店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自己童年的影子,一个同样不被所有同学待见的小姑娘。只是,和她不同的是,这个小姑娘碰到一个天真无邪的老师,而这个老师,则是姜美娜童年唯一的玩伴,一个同样不受待见的小男孩,这两个同样不受待见的小孩子,在同样的境遇下心心相惜,成为了福祸相依的患难队友。
若所有人所见,小女孩被老师救赎了,偷东西的梗被重新解读,小女孩给每个偷了的东西记了一笔账。而这个偷东西,则带出来姜美娜的父亲,一个多么善良的老爷爷,这也为唤起童年那个为自己付出了很多的父亲打开源头,童年所有的不愉快的原谅,从这里谈出来希望的脑袋。
可是,我不喜欢这样的梗,这种在我看来自欺欺人的狂欢根本不存在于真实的世界。
如果电影的结尾停留在了姜美娜回到公务员的职位抓住那个变态男结束,反而可以在我这儿多加上几个分数。回到小镇上的做法,完全不值得恭维和祝贺。现在的解决,就好像大家常常说的,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然后呢?然后呢?
回到全文最开始的那两个小孩,在最纯真的年代遭到了彻彻底底的背叛,这个,会像文具店伴随姜美娜一样影响他们很长很长的时间,至于他们有没有幸运像姜美娜如此狗血的结局得到解脱,谁又知道。千万不要小看童年的影响,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些孩子,差不多就是这个年纪吧。
别跟我讨论关掉文具店那些心心相系每天玩在这里的孩子怎么办,那个画里有山有木有田的孩子怎么办,就像多米诺骨片,倒下的一瞬间,最终牵连到什么,谁也不知道。太复杂了。
可是,这个世界的本质难道不就是复杂吗,那些太过于简单的线索,看得多了,人就变傻了。不要说,环境让人变化,谁谁谁,你怎么变成这样了,如果中国的年轻人真有那么多选择,一个精神荒芜的世界,怎么还会存在呢。
有人说,现在互联网的这波人,都是在78年左右出生的。那么问题来了,是时代造就了英雄,还是英雄造就了时代?亲爱的,你是在跟我讨论哲学吗,哈哈哈,咱不闹好吗?
4 ) 嗯,看的时候眼睛很酸很酸过。
故事从平常冲突讲起,朝九晚五女公务员,和劈腿的不善良男友交往,每天处理向凶狠叔纳税一类事故,平白无故被汉子别车,是在他乡生活都市女孩的形象汇集。
确实,看到了自己的一半生活。
工作上永远是个女汉子,摆出潇洒的生活态度,佯笑忽略日常琐碎。在车上大声打电话和母亲争论无休,假装身边的人并没有仔仔细细的听,无关紧要。任对这城市再熟络,能连续见两面的陌生人也屈指可数。于是在车上抬头看城市的万千灯火,竟没有一盏耐心的等你。冷嘲一声:“想多了,晚上回去做西红柿炒蛋。”
故事走到剧名的实体店:米娜文具店。破旧残缺的店牌和灰尘四起的屋子。小吃是几毛钱一袋的垃圾食品,文具是过时幼稚的塑料制品。货柜下堆积数箱积压品。谁会想要在这里耗费热血青春,在这小城市的破店铺。
现在依然说服不了自己回到家乡。不能允许自己的大好年华耗在一天一天ctrl+v的生活中,也看不惯每天在小小的生活圈子里酒杯交错。童年里对某地的记忆,对某人的记忆,留不住我向往大城市的心。
可偏偏有人忘不掉小学附近文具店里的游戏机。“凯旋门”之英雄无敌。当起小学的班主任,每天和一群分贝不明的儿童生活。在最受同学欺负的女孩子那,看到曾无比自卑的自己,没有人陪你玩,没有人说你好,甚至都没有男孩子欺负你。穿着新裙子被班级的女孩子骂,上体育课被罚站,被班主任喜欢的小男生骂到只有本事在家里大哭。
这样才造就了默默观察环境的能力,谁的小动作在表达不满,谁和谁在不动声色的谈情,谁的眼神略过了他喜欢的女孩子看向黑板,谁的手偷偷的抓了下头发然后放到鼻子闻一闻......我在人群里面,学会了用观察去琢磨她他的性格,用看去探索她他和自己的气场是否相合。
重新收拾店铺,扔掉褪色花球和呼啦圈,扔掉自己迷过的垃圾小零食。对着小孩子们的热情,虎着脸拒绝。这不是我想要的,我是小城的outsider,文具店的未来和我无关。折磨折磨小情侣们,500韩币的对戒有铅毒,以后手烂掉带不上卡地亚或宝格丽。可小女孩怎样都好哄,花型的戒指都是宝贝,晚上也许会开心入睡。
故事的男主人公姗姗亮相,相貌普通,眉眼善良。最重要的是,有一颗能够温暖自己也能温暖别人的心。对班级里的差生青睐,看得到闪光点。有专注的生活,“凯旋门”游戏的第二高手,这是电影里男女主人公的暗线,比在某部总有默默在门口无论几点都守候的男主人公靠谱,也好过男女主角在莫名的场合“巧合”般的相遇。
小女生演技确实出色,从开始自卑的眼神到在全班面前说出每个人的优点。五年级毕业的时候,很多很多人在我的同学录上都写到:你的人缘真好,让我羡慕。有不会写羡慕二字的小同学,还会用拼音描红代替。我会说,这是我观察得来的嘛。我暗自冷笑:你们的眼睛都是当放P使的。当然啦,那时候还不会这样冷嘲。
故事的主题也开始显现,小城市的亲情和渴求自由的愿望有着大矛盾。有和你的生活,就没有我期待的未来。有和我的梦想,你是身后常青的大树。父女的争吵,执拗一方的出发点让对方接受,相互受伤。如果你能想到你年轻时的梦想,也许知道那也是我想走的路。如果你能稍微听我一句话,也许不会像现在这样辛苦。
温暖的感情逐渐从电影传递出来,眼泪也渐渐加多。电影的老旧文具店在无心经营中,竟然越发讨人喜欢。焦糖饼不是垃圾食品成了下酒菜,和竞争对手家的儿子组成“屁屁”一族。听旁人说爸爸曾经为了让自己快乐做了多少事情。心里的结,解开了。
咚的一声,画面撞到心。小时候的运动会,前一天爸爸领着去商店里买一书包零食,第二天认认真真的全部吃掉。小时候拿别人的东西,被他臭骂了一顿把所有的玩具全扔了,至今都对芭比毛绒小玩意完全无感。小时候下雨天他没开车来接我,从学校哭到家哭到手脚失去知觉,他赔了一晚上的不是。小时候同学遇到车祸死掉了,他坐在房间门口看了哭着的我一夜……
并非我跑了题,是电影的调子从工作走到了生活。一一击中我的泪点。我的生活,我的工作,我的回忆,我的童年。
你在一城努力拼搏的时候,他在清晨和母亲孤单的散步。你在热闹都市里对着陌生人展开笑颜时,他和母亲在家犹豫着要不要问问你的近况。你在夜里因为疲惫睡得昏天黑地时,他和母亲因为你的胃不好叹气失眠。你在国外潇洒的游赏异国美景时,他和母亲在下着大雨的家乡等待你起床后的第一通报平安的电话。
这辈子,无论对他们说多少句“我爱你”,都不能足够。都不能足够。我没有用力的孝敬,没有用力的回报。第一次成为父母的你们,和第一次做儿女的我。你们的教导,养成现在的我。我的疏离,与现在的你们。这份爱和责任,我无以为报。
5 ) 童年没有国界
在word里打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快要到第二天了。但是就算熬夜也要写影评的念头,从电影开始后近十分钟就已经确定下来。不知道是不是最近被《小时代》之流拉低了审美,但是,被一部怀旧的韩片刷低了无数次泪点,《美娜》是今年的第一部。无论是剧情、演员,还是细节、道具,每一部分都完爆今年刷过的所有怀旧国片。既然《青春派》都能破7.5,那我不得不用一会儿工夫助《美娜》一臂之力。
首先,要修改一下豆瓣上的影片简介。《美娜的文具店》讲的是一个从小失去母亲与父亲结怨,因为以过激手段报复无理逃税人而被上司停职两个月的公务员美娜,在感情受挫(不知道自己做了小三)、父亲因伤住院、又木有工资的情况下,要想尽办法把带给她无数童年阴影(被叫做屁屁、父亲因照顾文具店在母亲死后第二天就开业)的美娜文具店尽快转卖的故事。这是电影的主线,因此文具店的命运是整部剧的重点。其次,从美娜文具店对面小学毕业,曾经受同学冷落却在美娜处收获友谊并因此暗恋美娜的崔强浩,在木有实现他做一个警察的伟大梦想后,成为了母校的一名热血正能量老师。此外,戏份最多的孩子角色朴素英其实是美娜和崔强浩的缩影(因性格古怪倔强受同学冷落、家庭破碎、但其实本性善良),而文具店是一个平台,串起她和其他孩子们的故事,与主线有紧密的关系。所以整部剧的架构是非常完整和充实的。
文具店从美娜开始时赌气不营业,使没有认出彼此的美娜和崔强浩结怨,通过素英偷东西、文具店门口街机刷分等线索,将两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接着因为木有客人文具店就盘不出去(最主要原因),并且通过素英和其他小盆友对美娜爸爸的感情(对美娜来说基本木有),美娜开始用心经营,想尽快把东西卖完然后关门大吉(由此出现了哄骗对手家俩孩子过来帮忙),结果美娜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在一次解决纠纷时,与崔强浩相认(俩人大晚上怀旧跳舞啥的),然后美娜对文具店、对孩子、对父亲的态度在这些事情中悄悄改变,最后当然是热血励志Happy ending。美娜通过素英看到了父亲对自己的爱,通过崔强浩体会到孩子们的真诚和单纯,主题思想就不一一概括了。总之剧情是经得起推敲并且能在一小时四十多分钟,用这么多支线交织起来,可见编剧的功力。有评价说美娜和父亲的感情线太弱,那肯定是木有充分理解父亲化身为众多孩子,而素英代替美娜收获着美娜父亲的爱这一宏大命题。
其次说说演员,在我对片中演员一个也没见过,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只有一个感慨,就是韩国演员真TM会哭!原来看韩剧,成人演员哭还想着韩国眼药水质量真好,而在看到素英告白自己是赊账,是美娜爸爸让她这么做的时候,那个几乎1分钟的固定镜头前,小女孩边说边哭的时候,我和小伙伴都震惊了,感情能如此到位,实属难得。还有美娜要关门的时候,镜头一扫而过的小演员们,都一个个憋红了脸伤心欲绝的神情,神马郭采洁神马90后影帝,都是浮云啊。当然男女猪脚也很给力,女主刚出场的崩溃咆哮深得我心,男猪脚裹着头刷拳皇的时候,也真有被戳中萌点的感觉。那小眼圆脸天然卷,在第一次看到还想会不会就被这货把电影给毁了,结果不到一半就想回去刷个“自戳双目”的弹幕出来的赶脚还是挺爽的。
细节方面,《美娜》基本做到了没有一个道具是多余的,没有一场戏是单纯炫技的。从片头美娜将“不良食品”的海报按到墙上,到后来美娜抵制贩卖不良食品小贩最后却和小贩同流合污又被男主抵制;从开场一带而过的素英偷跳绳,到美娜发现跳绳被拆包导致无法退货的气结;从被哄来打工的兄弟俩往美娜手机后边贴贴纸,到美娜最终决定重返文具店(因为看到贴纸等等);每一个伏笔都为人物之后的动作和个性塑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不会出现唐突和不连贯的情感,使每一个情节点都顺其自然,一气呵成。
此外,拳皇游戏机、美少女换装贴纸、塑料笔记本、金属指环、垃圾食品……就算是在韩国,也不免引起我作为一个中国90后的怀念之情。更不用提父亲为了女儿不被欺负用小礼物讨好同学,甚至买通同学假摔(- -)、躺在病床上拐弯抹角地炫耀自己女儿送过来的东西、将美娜的奖状装订好放在箱子里;而女儿为了不让父亲看扁拼命奋斗渴望出人头地等等,那简直就是我的童年。
当然槽点也很明显,比如片头那个太电视剧的动画、假的要死的流星天空、以及结尾处略显唐突,对美娜父亲的归来、美娜和崔强浩的感情、素英和小胖子的关系、美娜答应奖励获胜队伍的十个笔记本啥的,交代的都不够清楚。否则一定强力推荐五颗星。
总之,《美娜》用事实证明,童年没有国界,那些关于青春和初恋、关于友谊和理想的话题,如若不矫揉造作,不流于世俗,理应值得好评和学习。最后,想要分享到的是崔强浩开导素英的一段台词。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就在想:那时我为什么按完门铃就逃跑呢?是啊,不管是欺负我的人,还是他妈妈出来,撞见一次会怎么样。我成为受气包的理由,不是因为妈妈是开茶馆的,也不是我不会打架。朋友们走来之前,总是我先逃走了,所以才这样。之前跟我一起逃走的家伙,现在都过得怎么样呢。”
当年我暗恋的那个家伙,现在过得怎么样呢。
6 ) 回忆无敌
和母亲一同整理旧物,在床底的箱子里翻出好多小学时收集的还珠格格粘贴还有同系列的笔记本。还有满满一盒子的笔,有中性笔圆珠笔自动铅笔,各式各样的,大部分已经不能用了。母亲不理解我为什么要一直留着这些东西,我明明已经长大了,再也不需要它们了。
我说是回忆。
念小学时,正是还珠格格最火热之时,当时不知有多迷这部剧。大人不让看电视,就偷偷看,为看电视,发明了很多方法。甚至用涂改液将电视上的小红灯涂上色。也做过把冰块放到电视后降温的蠢事。那会儿可谓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听到大门传来响动,立马一个箭步窜到电视机前关掉开关。然后,又若无其事地坐在书桌前温习功课。心里其实怕死了。女孩子都喜欢买还珠格格的粘贴,然后贴在专门的小本子上。我几乎把所有的零用钱都贡献给校门外摆小摊的阿姨了。母亲是不许我买这些无用之物的,但我偷偷买,买来了就藏到写字台下的柜子里。可久而久之,还是被母亲发现了,她和父亲决定给我一次深深的教训,母亲说她把所有的粘贴都丢掉了。我伤心极了,为此还和他们大吵一架。那可是我的全部心血啊。但他们认为我不务正业。
直至读初中,母亲有一次去床顶的壁橱收拾东西,才忽然对我说起那些粘贴的真正去向。母亲只是撕了几张,绝大部分都被藏在屋顶的壁橱里。可惜那会儿,我再不如从前热衷。
但十多年后的今天,我突然回忆起往昔,心里生出一种甜蜜的酸涩。
而今我也是一名老师。和电影中的主角有相似的心情。
一个人长大了,总会有些怅惘。那是属于大人的真正的怅惘。
怅然若失。
我的学生也都是小孩子,他们总是买很多的笔,总是去买各式各样的小食品。我看着他们,制止和说教都不顶用。好像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些,不经历就都不会完整。我小时候也会去街边摊吃东西,买五毛钱的辣条,一毛钱可以买两个小淘气糖。吃那种带汤的豆腐皮。
崔江熙一直都是我很喜欢的韩国女演员,她可能外表不够漂亮,但绝对是演技派,很有亲和力,也很有喜感。
晚间去散步时,突然觉得回忆无敌。
大学毕业已经三年了。越加觉得还是读书时最好。没有烦恼。只有一颗傻傻的单纯的心。
我们都会长大的。长大不那么好,也不坏。是我们都要接受的。但庆幸的,还有这些回忆。常常温习,真是美丽的事。
一个地方平淡无奇,或是无比耀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地方有一个人在,有回忆在,因而才变得不一样。
特别的不一样。
而只有我自己知道。
回忆无敌。
很暖,我们都会有那么一段记忆,存放在小学校门口的小商店里。
1.因为我有个女生朋友叫“美娜”,所以才花时间下载并看了这部电影;2.难怪觉得在崔爸爸身上看到我高中的舍友平平的一点点影子,因为他跟像我舍友的石山同学蛮像;3.电影整体感觉就还行,再可爱的孩子也无法弥补故事的不合理和搞笑的刻意,关于美娜对文具店从最初的厌恶到最终的喜爱的转变不够自然....
No.647 文具店不仅坚守了孩子们的乐土,更是坚守了一代人的童真
爱学韩国女人的中国妇人
固有韩式风格,就那样呗。
小孩好萌~
每位小童鞋团体都有一个根据地!
奉太奎不要这么颓废啊
20130805 女主演的不错呀 一开始就能猜到的温情结局 还是要多些可爱的细节呀!比如为了自家文具店卖力的两兄弟
在首尔看的唯一一部电影,一般温情,也不刻意煽情,演技不出彩,主线埋的还算不错。我现在依然很爱逛文具店。
很容易被忽视的韩影,小朋友们好有爱,奉太奎的班主任造型毫无气场。
儿童牌真的是亲情片的一招必杀技,可谓无人能敌,此片算是轻松幽默的标准温情小品,充分体现了棒子们骨子里的乐天精神
还不错
小学那会儿,上学路上总会路过个小卖铺,店主是个女的窝们都叫她老板娘,那会儿的小学生女的玩儿抓石头子儿跳绳,男的都拍画片打面包。
一部遵守规则的中规中矩的电影,奉太奎虽然长得不咋地,不过,人缘不错。
小清新啊
剧情简单温馨,起码我看哭了。想变回小女孩向爸爸撒娇的愿望估计会一直一直在。
为什么海报上的这件衣服在电影没见着
爆米花电影。。。怀旧色彩不错
女主就是个小号的金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