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电影本身特别俗套。一个普通蓝孩天赋异禀靠超强的基因逆天改命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有意思的部分是两个人的婚礼。
因为男的是Punjabi女的是bangali。
他们是不同民族。女的来自于孟加拉国,前巴基斯坦。信的可能是印度教或者绿。关于bangali的刻版印象是他们都爱吃鱼,人又古板没劲。男的是Punjabi,关于Punjabi的刻版印象是他们都喜欢土嗨,然后很会doi(所以女主角爸爸说我可以给你找个能doi的bangali!意思是不比Punjabi使用效果差!)
婚礼上喜欢土嗨的Punjabi开始疯狂喝酒土嗨,用拧灯泡的造型跳舞💃,这些bangali是来不了的。(不过喝多了印度人都能尬舞毕竟种族特长)
关于Punjabi:
印度的Punjabi有一个分支是锡克人。这帮人是缠头巾的大胡子。自己有个锡克教。一般看见缠头巾的,基本上就是Punjabi锡克人。
Punjabi这个民族有很多人口,在印度的Punjabi一般在北面。因为Punjab省在北面。在巴基斯坦的Punjabi分散在全国各地,然后巴基斯坦的Punjabi都是绿绿。
还有就是Punjabi有自己的语言,对于印度大陆其他民族人,他们就是有点土,容易招黑。而且他们说话可能有点没礼貌没教养,因为Punjabi人是不咋用敬语和谦语的,这也是为什么岳父家人和小伙子聊了两句笑料很多的原因。
Punjabi人喜欢开玩笑。而且是那种很冒犯人的玩笑。他们自黑起来也挺狠。他们有自己民族的脱口秀和喜剧节目,全是说旁遮普语,非常受欢迎。但是因为文化背景不同,他们的笑点我们东亚人get不到。
為了延續後代,許多人便將生兒育女視為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但是天總不從人願,不管是先天因素,還是後天造成,愈來愈多人深受不孕症所苦。不孕所引發的後續問題可大可小,最壞的結果甚至可能因此導致一個家庭的失和;幸而,醫學的進步與發展給了這些人一線希望,透過人工授精或代理孕母等的生殖輔助技術,不孕症夫婦便有機會可以實現生育的願望。不過,這裡頭還是存在著一些道德上的爭議,譬如捐精。
查德哈(Annu Kapoor飾)開設一間專治不孕症的診所,為了滿足客戶千奇百怪的各式需求(譬如:兒子要像王建民會運動,女兒要有林志玲般的美貌),使診所得以持續營運下去,他必須找到擁有優質基因的精子捐贈者,而年輕的威奇(Ayushmann Khurrana飾)正是他鎖定的目標。當查德哈說明來意後,威奇先是大笑,接著急於說明自己並不想要小孩,顯然他並不了解何謂捐精;於是查德哈更進一步解釋捐精,並三番兩次企圖說服威奇,然而他卻嚴正地拒絕了,理由是「如果被人知道我做這見不得人之事,就會被趕出去」。威奇的回答透露出社會大眾對捐精的普遍不了解,甚至因而產生歧見,認為這是見不得人且丟臉的事。
很多時候,歧視是來自於不了解。因為不了解會引起恐懼,並讓人以主觀的意思去推測揣度,進而憑著自己的成見,無法公平地去看待事情,這就是歧視。對極為重視傳宗接代,即延續男方家族血脈的華人社會來說,捐精──當然還包括接受捐精──存在著血統不明的問題,而印度社會又為什麼排斥捐精呢?電影裡並未給出明確的答案,可是從威奇被女性甩巴掌、新婚妻子艾詩瑪(Yami Gautam飾)因無法諒解而引爆婚姻危機,以及遭母親朵莉(Dolly Ahluwalia飾)唾罵:「你毀了我們家的名譽。」等的橋段來看,捐精在印度社會無庸置疑是一件「嚴重」的大事,而捐精者更會落得千夫所指的下場。
套句查德哈對威奇說的話:「一切都源自你的精子。」捐精固然是貫穿首尾的主要創作素材,但這不過是個引子,消弭歧視才是全片意欲處理的主題。於是,片中刻意安排旁遮普人威奇和孟加拉人艾詩瑪相識、相戀,進而步入婚姻,試圖藉由兩個種族從歧視彼此到接納、融合,傳達出「只要互相了解,問題就能解決」的中心主旨。這樣的處理方式固然有些簡化種族歧視此一龐大問題之嫌,且雙方父母的態度轉折也顯得生硬、突然,但是仔細想想,有時難道不是我們喜歡將簡單的問題給複雜化嗎?如果我們願意拋下偏見,敞開心胸去接觸並了解彼此,那麼歧視還會存在嗎?那場結合了旁遮普式和孟加拉式的婚禮或許是最好的解答。男女雙方的家人和朋友不分彼此,一起開心地飲酒、跳舞,種族間的藩籬瞬間消失,只剩下歡愉的氣氛,呈現出一副烏托邦式的和諧景況。
有趣的是,《精牌大丈夫》一方面希望化解種族歧視,另一方面卻又在無意間流露出白人優越主義的意識形態,而這也是某種形式的種族歧視。在威奇首度捐精,並送到實驗室檢驗之後,查德哈彷彿撿到人間至寶般大為興奮,原來威奇是純正白種人,擁有優質的基因,查德哈甚至宣稱:「純白人的精蟲數是全世界最多。」這讓威奇成為炙手可熱的金牌捐精者,並為他賺進大把鈔票。同樣的情形不只發生在印度,台灣也曾傳出富商、醫師和藥師為了生出白種混血子女,而引進多名烏茲別克女子,以人工受孕的方式借腹生子的新聞。另外,東方人幾近病態所信奉的「一白遮三醜」教條,說穿了也是對白人的嚮往。種種的社會現象無不說明白人優越主義是由內而外,以各種有形或無形的形式深深影響/殖民著世界各地。所以,片尾那些由威奇所捐贈的精子生出的小孩們,即使國籍不甚相同,其實根本象徵著白人殖民的輝煌成就。
片中表現出的偏見不僅於此,還有對「家」的描繪和對女性的刻劃。電影的開頭引用一句來自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文宣:「捐精者短缺將使數以千計的人難享當父母的樂趣。」這本來只是宣導捐精的口號,但是放在《精牌大丈夫》裡卻仿若別有用心。為了安撫艾詩瑪,使她對威奇捐精之事釋懷,查德哈以診所週年慶的名義讓她看到那些接受捐精的家庭和樂融融的畫面,並說:「因為威奇,他們才有幸福。」言下之意,幸福家庭的構成除了一對夫妻,還必須要有小孩,如此一來才算完滿。因此,無法懷孕的艾詩瑪才會難過自責:「全世界都能生小孩,只有我不行。」曾自我宣稱為「獨立女性」的艾詩瑪,其實從頭到尾完全未脫「傳統女性」的枷鎖,才會將女性與母職綑綁在一起。她的想法,讓人不禁聯想起「不曾生育的女人不算一個完整的女人」的偏頗觀念。於是,為了完整艾詩瑪的女人經驗和她的家,孤兒蒂雅成為不可或缺的元素,有了她,艾詩瑪才開心地向威奇說:「我們回家吧。」至此,片中對「家」的定義不言而喻。
《精牌大丈夫》在捐精一事之上作文章,看似挑戰傳統,卻又落入傳統與保守之中;企圖消除歧視與偏見,卻又帶出另一種歧視,前後立場顯然有些自相矛盾。但是,撇開這層矛盾不談,這其實就是一部輕鬆、逗趣的喜劇電影。片中雖然牽涉到較為嚴肅的議題,卻無意深化,使之複雜,僅用幽默輕輕帶過。此外,導演蘇吉特‧史卡爾(Shoojit Sircar)善用流行歌曲來搭配影像蒙太奇,藉此推動劇情的進展,而動聽的樂曲和通俗的詞意也迸發出強烈的感染力,讓觀眾能更為融入劇中角色的情緒,這無疑為寶萊塢的歌舞片做出一次成功的變種示範。
这部片子对于了解印度文化真的不错,Punjabi跟Bengal还真的很不一样,Delhi跟Noida也不一样。而且片子还有很多笑点,"there are two modern things in Delhi, one is metro, and the other one is you, grandma.", "Punjabi like showing off, they even wear the price tag." 听到这两句,我笑了。。。。。
一起合作的阿三工程师Girish跟我推荐了一道菜和一部电影,奶油烤鸡和这部Vicky Donor。抱着看看搞笑情节和印度舞蹈的心态看了这部电影,从没想过会被这种无节操题材的片子打动。
出乎我意料的是直到影片结尾才出现大规模的欢乐和谐阿三舞。。而不得不说,我被这部充满深刻思辨情节的片子打动了。
影片一开始我也像主人公Vicky一样对于Sperm Donation这样的事情嗤之以鼻,对于Dr.Chaddha这样跟推销员一样黏人的“医生”不胜其烦,影片进行中我想大多数观众也会像我一样对经不起诱惑深陷其中的主人公怒其不争,对显然会破坏主人公和美貌女郎Tuna美好爱情的医生是更加痛恨,而影片结尾我也像Vicky和Tuna一样打开了心结,重新认识了精子捐赠这样一个Dr.Chaddha眼中无比Wonderful的事业。
一个拥有征服者Alexander血统、拥有世界上最优质精子的男人,他的孩子遍布天下,足够组建一个幼儿园,然而讽刺的是最后却因为爱上了一个输卵管闭塞的女人而无法真正拥有自己的孩子。
这也正是热爱小孩的女主角一直打不开的心结,看着自己的男人“品质”如此优良,自己却拉了后腿,再加上不能拥有子嗣的痛苦,再加上世俗对于这份职业的偏见。。不迁怒于男主角才怪,男主角Vicky都自知理亏。。
这就是天意弄人,这就是命运,看起来,这又是一个悲剧。。但是,一个思辨的故事永远会有积极的结果——
大爱战胜了私人之爱,当看到满园欢乐的儿童和家长,看到两人最终领养的小孩可爱的眼神(也是Vicky精子捐赠的结晶),我像巴神一样思考人生了。。Maybe, this is meaning of life..
最喜欢Dr.Chaddha这个角色,总是带着贱贱的笑容执着地引诱你踏入“歧途”,无惧你三番五次的怒目相对,最后用华丽丽的事实逆袭你的所有偏见和个人情绪。我想,所谓执着,所谓passion,所谓职业化,理当如此。
真相就在那里,只是有时候我们不敢去接受,当我们对一个人,一种职业冷嘲热讽的时候,你有没有反思过,你真的了解吗?也许,你只是井底的青蛙,或者不敢跳出温水的青蛙。。
喜欢Punjabi和Bengal混合民俗的婚礼,“就像换灯泡,拧松,然后拿下来”,阿三舞的精髓,So simple。。看完这一段,结尾的大规模印度舞也没那么讨厌了,哈哈。。
当然,对于精子捐赠,我依然心存疑惑,不过不是道义上的,而是科学上的,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来自同一个人的精子,那不就近亲XX了吗。。这应该也算是一个精子捐赠普及前不得不讨论的问题吧。。
最后,以Dr.Chaddha的台词作为总结:
Whatever Vicky has done.. or I got it done from him was right or wrong...I really don't know...Call me a businessman or a doctor or my helplessness...Nor do I wish to give any explanation...But I would like to ask you one question. Just stand here and tell me how you are feeling to see...these kids playing in the park...
评分:8.5分
女主够漂亮的,怎么印度的女演员都这么漂亮,还特有气质,受不了受不了。片子很好看,紧凑,跌宕,有让人捧腹的情节,有让人感动温馨的情节,也有让人沉思的情节。题材新颖,有特色,吸引人,捐精这事,大概牵扯到伦理问题,我不太清楚印度人如何看待这问题,但依电影中情节来看,有反对者,亦有持肯定态度者。其实嘛,电影最后自己表达出的观点,我还是比较赞成的,捐一下,造福社会。另外,女主那输软管虽阻塞,但却不知可不可以提出卵子,来个试管婴儿?我对医学不太清楚,是不是不能呢?若能的话,这算是影片的一个小问题了,不过无伤大雅。看了这部电影,我发现印度人似乎在婚姻上,还会对种族抱有偏见,男主女主两位的家里人,一开始都不太同意,不过最后不知怎么的说呀说的,于是就同意了,够奇妙。还有,他们的印度舞挺有趣的,解释为安装灯泡,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有意思,瞧了瞧倒真有些像。(经学医同学验证,卵子应该是能取的,但是试管婴儿的成功率不高)
第一次写影评,进来之前看到有个影评说是了解印度文化不错的影片。文化正是我想说的,个人觉得印度文化(或者说印度一直以来的发展)在于坚持与包容并存,就像当今印度软件业的飞速发展与依然存在的种姓制度。片中不同文化人群的碰撞,旧观念与新观念的对决,无不表达出印度发展的存在与合理性。而本片最后恰恰是由于男主角的给予才有了他及家庭的获取,虽然没有神话精子捐赠者的意思(及时没去过你也应该知道印度是何其保守的国度),但的的确确否定了许多质疑。好吧,文化还会继续碰撞下去,但这何尝不是发展进步的理由呢?
这个和 文斯·沃恩扮演的精子捐献者,其精子贡献了533个孩子-----------比起来,似乎少了一个3!呵呵呵!印度是开明、开放了?连旁遮普与孟加拉,都可以很好融合了!
难得的没有歌舞的印度片。非常感人!!!!
非常可爱温情的印度喜剧。
印度人民多欢乐。他们也有婚姻文化冲突啊。歌舞不错,女主很美。
中等水准的喜剧,情节太过拖沓,根本不用花两个小时讲这个故事。保留印度电影必须的载歌载舞情节,原来标准手势源于拧灯泡换灯泡。P.S.原来在印度Costa才是主流咖啡。
还行,能让人看得下去
印度片总是能从某个角度去探讨受争议的话题
蛮好.
世界需要开放的眼光,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印度舞原来就是拧电灯泡啊。。。
生命是个奇迹
能笑就是好喜剧
挺温馨的一部喜剧片,女猪脚很美好么,男猪脚他奶奶相当个性啊
感觉一小时都嫌多愣是演了2小时
这个行业可以赚这么些钱吗?!有多少人把自己的金钱都裹到卫生纸里面丢掉了。剧情有些问题的是,既然是接受捐精的生育诊所竟然连输卵管堵塞都治不了,就算无法治愈,那应该知道捐卵的吧,竟然连这都想不到!逼得主角们领养孩子。
三观毁完了,男主屁本事都没有的猥琐男,唯一可以用来挣钱的只有他的性能力.......您老还不如去当鸭呢!最后抱得诗书全才的美人归我都不知道靠得是什么.......他能配上女主的重要原因就是编剧安排那个女的不能生育吗亲.......
好人啊,做善事啊(喂)。建议想当种马的男人考虑以这样的形式来啊,开枝散叶不一定要亲身上阵的嘛(够了),虽然有时会引发伦理问题了,不知不觉子女乱伦了神马的(喂,真的够)。
印度的女主角都好美哦。其实这个时代这个职业并没什么的吧~~
浪费时间!
一向喜欢拿来主义拷贝好莱坞的印度电影,这次完全没机会抄袭人家的屎屁尿,只好玩起了狗血肥皂剧,无论以喜剧、亲情或伦理类型的角度来看都弱爆了。一首首印度特色的神曲配上散漫拖沓的情节,现代女性自诩的女主再婚不孕和种马男主的捐精赚钱制造了三个剧情矛盾,毫无亮点裹脚布式年度神片开始了。★★
英文晦涩,笑点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