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单看剧情的话,其实对这部影片并无大兴趣,但是这个快要绕地球三圈的电影名着实吸引人。影片用喜剧的形式改编了历史上的真实事件:1910年伦敦飞往曼彻斯特的飞行比赛,只不过历史上赢得比赛的是法国人,电影里选择了让英国人赢得比赛。影片一边对人类自古以来飞翔的梦想持以肯定,一边调侃各国众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做法。不过时光网和豆瓣网的简介是同一条,里面有两个角色的说法是错误的:那个阴险小人是英国的,无论是女主角还是主办方都很讨厌的做作绅士;而法国人这一路都在忙着调情,可是说是浪漫注重享乐的法国人。
影片讲述英国人决心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飞行赛,此时在世界各地兴盛起来的飞行研究如火如荼,各国的精兵强将纷纷赶来。比赛路线是从伦敦飞往巴黎,最后飞行最快的记录是25小时11分。在故事的结尾,导演告诉我们,彼时的波音747用只需7分钟就可以飞完这段旅程。虽然上帝没有给人类翅膀,但人类的奇思妙想永远不会因为先天条件而中断,即便在渺小,我们也完成了祖先不敢想象的壮举。
昨天刚在《放大》里看到男主角一时兴起买了只毫无作用的飞机螺旋桨,今天就看到这只螺旋桨在1910年旋转,电影和电影之间的那点关联也是观影的一大乐趣之一。奇妙的是,我竟然在电影里看到了传说中的“鞋酒”——一种非常酷炫我却绝对不想尝试的喝酒方法——把酒倒在鞋子里喝。虽然在影片里喧嚣的舞会上,充当背景的群众演员把酒倒进一只漂亮的、银色女士高跟鞋里,人们举止高雅穿着得体,但那酒......想必也很够味。
影片中关于各国人的性格不可谓不详尽,就像是给漫画人物固定性格一般:美国人热情大胆,敢想敢做,冒着倾家荡产的危险也要不顾输赢先救队友;英国人举止绅士,思维却有些刻板,只要拿攻占太空的想法刺激他们就能成事,当然,片中唯一一个阴险小人也是英国的;法国人天性浪漫,比赛第二,四处与美女调情第一,即便是在比赛过程中,也不能放过宝贵的30分钟去做不可描述的热身运动;德国人思想教条,争强好胜,因此总被玩乐心强的法国人戏耍;意大利人高傲自私,任何事都不允许法国排在他前面;日本人就很倒霉,虽然拥有最好的飞机,却被英国人偷偷隔断了重要零件,一开始就栽了跟头。
我以为女人在一战二战之后有了工作可以外出才能穿裤子,但是片中最然将故事设定在了1910年,男主角却已经穿着裤装骑着摩托车四处跑,虽然说是瞒着父亲,但实际爱女心切的父亲也是知情的。
在练习场上时刻都要遵循说明书的德国人简直就像个笑话,几次掉进脏水池不说,还在升国旗的时候被法国人在一边放《约翰弟弟》(即中国改编后的儿歌《两只老虎》);阴险的英国飞行员卡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一幕又搞笑又惊险,算得上是经典一幕了。只是他居然趁着夜色用船拉着飞机过岸,果然还是要处处有监视器才能证明清白啊。
机械对于人类的作用跟机械对于男人的作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对于人类来说,机械的诞生,尤其是可控制的动力机械的诞生使得人类文明从农耕文明进入到了工业文明。时至今日,人类社会依旧处于一种工业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机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演替,同时在物质上极大丰富了人们的选择权,某种程度上来说,机械是促进人类进步的。
而对于男人来说,机械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带来工业时代,同时也是一种乐趣,这种乐趣并不亚于任何一项竞技体育,在机械的世界里,这种乐趣着实让男人着迷。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部喜剧《飞行器里的好小伙》,同时也是一部讲述飞机发展的影片,本片通过一场阴差阳错的飞机赛,让观众们能有机会了解在一战之前,飞机这个新鲜的机器究竟代表了什么,同时,各国人们对于飞机的痴迷究竟有何不同,与此同时,在一战爆发前,人们对于国际形势究竟有着怎样的判断基准。
本片还有一个更加直白且很长的名字《我是怎样花25小时11分从伦敦飞到巴黎》这个片名基本上说出来了本片的故事简介,一场由英国举办的飞行大赛,集合了全世界很多喜欢飞机飞行的人,最终,他们中间角逐产生了一个冠军,他获得了荣誉也收获了奖金,故事完,然而这样的故事并不稀奇,稀奇的是本片中展示出来的众生相。
自从莱特兄弟在1903年成功试飞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真正意义上的飞机之后,飞机这个新生事物便开始了自己的发展史。对于当时的工业发展来说,飞机是一定情况下的产物,而作为一个新鲜事物,飞机最初的意义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个新鲜事物而被所有人所接纳, 同时也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从本片中的各个权势阶层对于飞机的看法就可见一斑。
军人小伙对自己的女友父亲进行劝说的时候,为了给飞机贴金,不惜构筑了一个让英国军人制霸天空的美梦,虽然这个构想现在看来是非常合理的,但是在当时,人们还处于大航海时代的鼎盛时期,火车技术也才刚刚成熟,并没有人对于这个新兴的飞机技术有任何的侧目的。即使这样,掌管着巨大影响力的媒体的权势阶层也并没有将飞机当作一回事,他们不过是想借用这个噱头来为自己的报纸发行量做一个提升。
然而歪打正着的是,这个并不十分高明的主意却却吸引了全世界很多爱好飞行人们的注意,最终,这个飞行大赛成功举行,它一方面宣誓了英国在一战前企图再一次从天空中称霸世界的雄心,同时也集中了全世界各种各样的爱好飞行的年轻工程师们。这是这场大赛带给观众的另一层意义,拥有了新生事物才能拥有未来的发展权,虽然本片中真正掌握着生死大权的人们并不看好飞机,但对于这个新鲜事物还是愿意去包罗过来拿为他用。
这是从英国的角度看来,飞机究竟有什么意义,而从其他各国人的表现来看,飞机大赛一定意义上也展示了各国人们各自迥异的性格。德国的参赛者们有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教条,他们的口头禅就是长官无所不能,什么样的事情他都能做,即使是看着说明说开飞机,也并不是不可以。在这场飞行大赛最终的角逐中,德国人在关键时刻却落败了。这不得不说有所指。
当我们站在二战结束后的几十年去看本片的时候,这样的设定不由得不让观众们想起来一点事情。而日本的参赛者更加的滑稽,在比赛刚刚开始的时候,日本就已经被人们排除到赛道之外。这样的情景,结合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工业发展局势,我们似乎可以看到现实中的日本究竟面临着怎样的现状。虽然日本在六十年代迅速的依靠美国的产业转移而获得了战后经济腾飞,然而在自己最辉煌的时候,全世界对于他取得的经济成就并不认可,并最终在美国亲自下场后,日本的经济神话就此破灭。
意大利的飞机摇摆不定,法国的飞机驾驶员即使是在比赛中也喜欢中途做一些羞羞的事情,最终获得胜利的是美国人和英国人,英国人获得了冠军,但是美国人拥有了“骑士精神”后来两个国家的飞行员们分享了这个大奖,而后的结果就是其乐融融。
回看一下比赛过程以及结果,参看一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国际形势,我们基本上就能做到一一对应,这场比赛讲述的国际局势基本上源于当时的真实世界架构,而苏联以及东方的很多国家们都是被排除在外的。美国人英国人结盟,欧洲其他人成了笑料,日本是唯一一个亚洲国家,而这场比赛过后不久,就爆发了一战,可见,这群人喜欢机械的目的并不是和平。
……
你好,再见
60年代的彩色电影妆画得好浓
光冲这片名就必须五星好么!身为年轻优秀的女飞行员也必须五星好么!为了结婚而牺牲桥牌之夜的英国小伙儿也必须五星好么!而且本片居然还有中场休息!太magnificent了简直!
自欺欺人,自娱自乐的男人们
美不胜收的风景,故事也有意思,电影居然还带中场休息的。最吊的当然是名字。
毫无冷场的喜剧段子集合!调侃各国的小细节简直赞到不行!总是用同一句话搭讪美女的法国佬太可爱了,每次都去挑衅德国邻居的桥段也相当有爱。英国帅哥一本正经的说我愿意牺牲打牌时间来和你女儿结婚,准岳父还很开心的说你果然很爱我女儿。你们的底线到底在哪里> < 别被片长吓到了,其实有中场休息= =
恶搞各个国家的性格特征,不过印象最深刻的是以喜剧的形式,回顾了人类的飞行梦,还有各式各样的飞行器,堪称航空飞行纪念片。
经典
非常优秀的喜剧,各种飞行器令人大开眼界,各国飞行员也各具民族特色特色,仿佛一场国际博览会,我喜欢看这种片子。干净纯粹、天马行空而又不失美好~
片名真TM长
好像里面日本那个就是风筝吧。
哈哈哈哈哈哈,非常轻松的好电影~~(各种飞机太逗了哈哈哈
名字真长啊。。。。。挺有乐的
搞笑视频大集锦
我不是刷屏我真看了....地域调侃永不过时,德国佬的“read the instructions!"跟法国佬的两只老虎无比好笑,美国佬跟英国妞的感情戏烦死了,干正经事啊混蛋!
多亏了这些飞行器里的好小伙,否则我怎么能花25小时11分从伦敦飞到巴黎呢!我承认是冲着片名来着= =+
以前CCA`V放过的经典老片啊!!超好看!话说现在都是些脑残国产片!!难看之极!!!
欢乐的群嘲片,封面上这个叔叔是坏人
名字已经赢了一分
不错的喜剧,剪辑过硬,节奏控制得好。
经典的英式幽默,开头的人类飞行史小短片乐坏了哈哈~ 还有可爱的动画乱入~ James Fox某些角度很像二缺 XDDDD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