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点10分,刷新了一次,看到这部电影上线 很精彩,一个关于报应的故事 一个小荡妇mm,劈腿高手,怀孕了,要一笔钱去夹掉。有可能的经手人有3个,A,B,C,她不知道到底是谁的,但是她准备在A和B身上都弄一笔钱去堕胎。 过程1: A,带着钱去找这个mm,然后顺便去一起墓地嘿咻,高潮到来之际A被墓碑上的石像掉下砸死,mm跑掉,打电话跟朋友说被B看到她跟A在干,企图让人认为是B把A干掉的,然后马上跑去超级商场找正在准备抢劫弄这笔钱的B,偷走了B车上的保龄球和外套准备作为A死亡事件的罪证嫁祸于B,走之前顺便报警说看到B正在打劫超市。 过程2: 这个mm的父亲溜狗在墓地看到A的尸体,以为是他的女儿跟A分手不成打斗时误杀了A,担心她会被抓去坐牢,于是移尸到天桥上抛尸制造车祸假象,却正好砸中桥下路过的一辆车.被尸体砸中的车主则是酒驾的C,他跟这个mm原本是打算拿到A跟B的钱之后一同跑路,这下莫明其妙”肇事“之后,只好移尸准备逃逸,结果被警察当场拿获。 过程3: 这个过程发生在过程1,2之间。一群疯狂的小鬼驾车,先去B所在的超市买酒,然后一路疯狂,在车上玩闹打斗。B抢劫成功,拿到钱去找这个女的,女的过马路的时候,被这帮疯狂的小鬼开车撞死。时间是,11点14分,晚上 电影在这个相互交叉的时间,打乱了叙述的顺序,讲述这一群疯狂的人,疯狂的事 疯狂麽,好像全部都是顺理成章,没有谁是无辜的,这个世界,莫非真的有逃不掉的报应?
每个人都会犯错,我们要做的就是,“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否则时辰一到,说什么都晚了。
七号评分:7.43
剧 情 简 介
晚上,喝了酒的杰克(亨利·托马斯饰)开车去接朋友。
在经过一座天桥后,突然一声巨响,车子似乎撞到了什么东西。
这个意外让杰克酒醒了一大半,他急忙下车查看情况。
挡风玻璃撞得粉碎,车前躺着一个人。
杰克鼓起勇气上前,却发现被撞者脸已经稀烂,看不清模样。
这下可完了,酒后驾车撞死人是重罪,该如何是好。
正当杰克犹豫该怎么处理尸体时,一辆车开了过来,杰克急忙将尸体拖到车旁挡住。
来者停下车,杰克定睛一看是个中年女司机,她很关心杰克的情况,询问要不要报警。
杰克想赶紧打发其走人,便随口撒谎说,撞了一只鹿。
没想到女司机是个非常热心的人,她声称跟警察局长是朋友,还打了电话将事故情况告诉警察才离开。
杰克非常害怕,他只能将尸体用布裹起来拖进后备箱,然后准备迅速离去。
可后面开来了一辆警车,看来局长的朋友就是有优势,警察竟然如此迅速。
一个警察下了车,询问杰克事故情况,这过程中,他发现杰克像是喝过酒。
于是,警察用特殊的方法给杰克做了酒精测试,并通过杰克的身份信息查到他之前因为酒驾已经被吊销驾照。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杰克面临着被逮捕的危机。
可还有更糟糕的事,警察又意外发现了后备箱上有血迹。
眼看着警察打开了后备箱,尸体就这么曝了光。
酒后无证驾车撞死人会判什么刑?杰克只在脑海里过了一遍,他知道可能这一生就这么完了。
他只有一个选择,跑!
于是杰克趁警察不注意,使出了浑身的能量,用这辈子最快的速度向林子里跑去。
不一会儿,杰克跑到了一间房子边上,而警察似乎被远远甩在了身后。
听到外面有动静,房子主人拿着手电出来查看。
杰克认出这个人就是刚才路过的中年女司机。
女司机看起来似乎很伤心,原来刚才警察局给她打来电话,说她的女儿被车撞了……
影 片 浅 析
影片采用非线性叙事,将故事用多人视角展现出来,有着非常完美的故事结构,悬念点的铺设和揭晓非常吸引人,这种形式有点类似中国的悬疑片《心迷宫》。不过影片的细节线索展示得非常直接,内容一气呵成,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并不会有烧脑的感觉,更多的是轻松、流畅。
11:14,一个很普通的时间,在电影里面却成为了很多人生命的终结点或者转折点,想到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人们总会轻易犯下错误,因为很多人都曾在犯错后侥幸逃过惩罚,可是人在做天在看,迟早我们都会为此遭受报应,影片中的11:14就是报应来临的时刻。
杰克酒后驾车,且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在警察的记录中,他在3个月前就因酒驾被吊销驾照,说明他根本没有将之前的惩罚放在眼里,还依然我行我素,不知悔改。大家都知道酒驾的危害,可总有人抱着侥幸的心理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别人的生命,所以在11:14,他的报应来了。
开面包车的三个年轻人,他们缺乏正常人应该有的道德素养,在车里打闹,随地丢垃圾,甚至做一些更过分的事。值得一提的是,我认为他们遭受的报应在程度上有差别,这也对应着他们在之前做错事的程度,更坏的那个小孩承受了最大的痛苦,所以导演用这样的设定告诉我们,犯下越大的错就会遭受越严重的惩罚。
达菲和芭兹还算负责任,一个要给怀孕的女友打胎,另一个要照顾自己生病的姐姐,他们在遇到问题时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可两人选择的路都错了,任何事都不能成为犯罪的借口。所以最终他们也得到了报应,要在局子里过一段日子了。
法兰克,可以感受到他非常爱女儿,可是爱的方式我无法苟同,看得出他不想伤害任何人,但是他对女儿的溺爱间接导致了这一系列悲剧。为什么法兰克在没有跟女儿确认过,就确定女儿犯罪了?很明显,说明他帮女儿擦屁股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他最了解自己女儿的品性,作为家长至少应该努力去引导儿女回归正途,显然他的放纵让他付出了代价,我认为最痛苦的应该是他吧。
一切巧合的背后都有必然的联系,当我们和生活开玩笑时,就别怪生活反过来逗我们玩。
《11点14分》比较早的多线叙事结构的电影。同一时间同一事件由不同的角度逐个讲述,一步一步揭示事情的真相。但整体形式大于内容,有些桥段为了迎合影片结构略显生硬。算部合格影片吧,希望悬疑片的朋友可以看看。ps:和《心迷宫》是一个类型,但无论是结构的缜密性还是剧本本身的故事性都是《心迷宫》完胜!
一部很有趣的多线叙事电影,11:14同时发生两起命案,看似互无关联其实环环相扣。和同类电影多线同时推进的叙事方式不同,本片是将一个故事分成了五段,分别以杰克、艾迪三人组、法兰克、达菲和芭姿、雪莉这五组人的视角展开,每组人的经历都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发展,逐渐让整个故事脉络成型。观影过程仿佛是在玩解密游戏,一个个悬念逐渐揭晓谜底。电影将结构玩到了极致,创意和脑洞妙不可言。同时也说明一个道理:哪怕是很普通的故事,也可以用高级的方式拍成神作。剧本固然重要,讲故事的能力同样重要,完全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确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雪莉10:54-11:14短短20分钟就能做完一系列事情,艾迪三人组也是11:09-11:14短短5分钟之内做了很多事,细节还不够严密。不过瑕不掩瑜,总体还是值得所有新人导演学习借鉴的电影。
玩结构的小片,真的挺像《心迷宫》,但《心迷宫》在这个结构上加了更深层次更加动人的情感在,这方面《11:14》是逊色的。但还是蛮有意思的,黑色幽默,恶趣味,有些段子都不错。
结构如此,瑕不掩瑜。中国的《心迷宫》更像是对它的模仿致敬。
我一直很喜欢这样多线索叙事的处理,对群戏的控制力可以看出一个导演对场面的掌控能力,就这点而言11:14做得不错。故事没有多深的意义可挖,但叙事和讲述的方式值得小成本制作学习。音乐很加分,这教会我们即使没钱可烧你也可以从各方面让制作更细致更到位。
多事件之同一交点。确实被《关人7事》模仿了。但由于先看《关人7事》,所以现在感觉不那么惊喜。且电影时间有bug。另:这部戏里美国人的车真烂。
一切的偶然组成的必然,这就告诉我们,当一系列事件的锁链一旦扣上:该倒霉的你注定倒霉,该死的你横竖都得死。
形式大于内容的电影...虽然其实时间线上逻辑有很多对不上的地方...不过创意实在是太棒了...
有点好看又有点。。。推荐。
11:14 PM的车祸。比奥斯卡Crash要好玩的多了。恶趣味,虽然剧情设计还是显得生硬,时间上的衔接有时让人打问号,最大的问题当然是此类结构已经被用烂掉了。雪莉同学一定是个理工科女生,不然哪会用另人的汽车电瓶为自己的车发动,以及理性地想到用保龄球偷龙转凤掉可笑的凶器,虽然未遂。
非线性叙事,各条线索的衔接和细节设置都很棒。只是缺少一个灵魂。
好好的多线索叙事被讲述得这么索然无味,并不是太平淡,也不是悬念不够。但是只在结构上下功夫显然既不新鲜又没深意,何况结构上也只是老套的全用车祸来衔接。亮点也有,这是在这样一部剧中只是昙花一现,改变不了无味又无趣的结果。
黑色幽默片。将一个简单的故事复杂化,这样的多线性叙事结构让人开始产生审美疲劳。
玩过火,掉鸡巴,玩野合,烂脑瓜
黑色的够幽默的哈哈尤其那个墓地ML被天使的石像松碎的头砸死那哥们哈啊哈,活该
看来陌生人之间引起联系的方式只有车祸吗?受够了车祸电影了
通俗易懂的多线叙事,交错于11:14这一特定时间的前后,被撞女孩一线最后交待,揭开悬念,并形成环状结构,两桩人车相碰同一时刻,各种细节也前后呼应。浓郁的黑色幽默,车窗撒尿折断命根、墓地ML石像烂头最为荒诞,主要人物都非常无脑和冲动。开场字幕别致,希拉里斯万克演了个小角色。
7.4分,《低俗小说》属于环形叙事,《罗拉快跑》属于重复叙事,《罗生门》属于多视角开放叙事,此片则和《两杆大烟枪》一样属于多线索叙事,但完全没有《两杆大烟枪》那么令人震撼,剧情安排的也很刻意,说到底也就是部青年实验作品。
万恶之源不是大波妹,该是圣母内脑袋吧...
这种叙事手法可以把平常发生的事情肢解开来展现给你,让你明白什么事情都不是偶然发生的,这才叫蝴蝶效应!至少我是喜欢这种方式的。我也很喜欢后备箱和刺杀据点。斯旺克在这部片的客串也很给力的!
整个故事为了迎合11:14这个主题显得太刻意了,而且雪莉那一截的时间肯定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