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第一次知道这部电影是高中班里定的“疯狂英语”,介绍近期出来的国外佳片。后来就主动找到资源看完了它。
怎么说呢,故事是很有社会价值道歉,表演也很豁的出去,小李真的狠拼,看完也是很尴尬,这个社会犹如血钻,多少人颠沛流离,多少人浮浮尘尘,多少人不愿回头,多少人拼命挣扎。可是如果是它是极品佳片,我也很难认可。很显然,这部电影这么大的反响更多的是占了题材的光,话题的光。
也是很心疼付出了这么多心血完全不顾形象在表演的小李,血钻又陪跑奥斯卡了,好在八年之后凭荒野猎人他终于上了领奖台
钻石固然有着自已的美丽,但它的背后侵染着多少血色,电影《血钻》中不仅有着亲情与爱情的奠基,更揭露着非洲动荡的原罪,长达两个多小波澜壮阔的非洲史诗,暴力血腥的渲染,令璀璨的光芒湮没了非洲这块失落大陆的光明,但纵然人的贪欲永远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家国的情怀却并无法被抹去,即便穷困不堪,战争不断,这种乡土的情怀,令人所见人类社会的未来虽然不可预测,但人性的光芒亦然永痕。
在这部电影中,提交给塞拉利昂人民(实质上也隐含着整个非洲人民)的道路,仿佛只有两条:要么跟随软弱的买办政府做基本生活都不能保障的屁民,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永远做白人的下等公民;要么跟着当地的恐怖主义性质的非政府武装一起杀人吸毒取乐——还要被当作包身工送去挖钻石矿。被这两条道路光顾过的一些民众,有机会被送到第三条道路面前——联合国难民署的帐篷里。而这些,显然都不是电影希望提交的“最为人道”的道路(否则就不用拍这个电影了,可以改拍联合国宣传片)。
电影本身想要提交的,是一条美国式政治正确的道路——通过一个美国记者和一个非洲白人的(尽管是目的不同)的帮助,一个黑人踏上了寻亲(寻钻)之路,最后家人团聚、钻石找到,这个黑人本身也由于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美国记者的帮助,肉身进入了第一世界并作为代表发言,向第一世界的大佬们讲述非洲的苦难,间接促成了大佬们对钻石贸易的更严格更规范管理,于是一切都在变好。
正如鲁迅追问,娜拉走后怎样?我们也要追问,电影结束之后怎样?这位黑人男主角,在钻石贸易被大公司完全“规范化”之后,在找到自己的妻子孩子之后,回到塞拉利昂,继续的生活是什么样呢?在“钻石走私被限制”的理想状态下,极致的情况是所有恐怖倾向的非政府武装都被剿灭(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这些组织本身也有许多是美国出钱豢养的)。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第二条道路被剿灭了;自然也就不需要联合国难民署的第三条道路,他们可以变身为慈善扶助,以利于第一世界的老爷们展示自己无上的仁慈——毕竟一位富商一次捐的钱,他厂里的工人一辈子都挣不到,“谁更有爱心”一目了然。于是剩下的,就只有第一条路:回到买办政府下;和第四条路:白左的政治正确。仅就肉身而言,除了少数技术精英能够移民去第一世界当下等公民之外(见《绿皮书》),绝大多数黑人还是要回到塞拉利昂、回到利比里亚,在一个必然是美国所满意的买办政府治下继续生活,做跨国资本在第三世界的廉价劳动力。
可这样一条道路,在影片中明明是被置之于否定地位的——恐怖组织头目所谩骂的软弱政府、全片中隐形的当地政府力量,可见这条道路事实上是失效的。而这恰恰就是第四条道路能够显灵并且必须显灵的现实基础——肉身上,你最好做买办政府代为管理的廉价劳动力;而精神认同上,你最好跨过买办政府,直接认同于宗主国爸爸的普世价值。这样,当买办政府力所不逮的时候,你们还是在精神上皈依美式生活(影片中送孩子上学,目的是当“医生”这一在欧美中产世界中的典型职业,学英语就更不必说了);同时,虽然你肉身上就是黑人廉价劳动力,但你将相信你是一个不被这一文明圈层歧视的独立的大写的平等的人。——正如那么大的一块罕见的红色钻石(blood diamond)历尽无数争夺和死亡后,最终还是回到了欧洲富商的地下保险库里;黑人男主角经历了生死的寻亲/寻钻路,终于抵达“向世界发出非洲声音”的终点后,黑人依然要将自己重新安放进(或被安放进,最好是主动的)这个世界的既定“秩序”中。
Jennifer Connelly——她真的美出天际,不过在本片中已稍显老态——在片中饰演一个极富正义感的美国记者,她认为自己的责任是记录、报道这里的一切,回去发稿让“世界”(意思是第一世界)知道。显然这并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办法,黑人男主角问:“然后呢?他们就会来帮助我们吗?”Jennifer只好悻悻答道:“不一定。”——导演在这里质疑的是新闻报道的效果,而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质疑,VOA、CNN式的报道,即使激起了第一世界的帮助欲望,他们又会以怎样的途径去帮助呢?恐怕还是会捐赠自己的假慷慨,力求把一切重新引回到秩序当中去。新闻记者的责任是凭着良心把看到的事情说出来,然而怎么说、为谁说、向谁说、说出来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这些问题如果被忽视,单纯的“新闻良心”,意义恐怕也就要打折扣。
刚才说到,黑人男主角在故事的最后,通过Jennifer的帮助和介绍,穿着一身西装,打好领带,在第一世界一个大佬云集的会场,作为代表发言,讲述非洲的苦难,向世界发出了非洲人民的声音。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印度学者阿吉兹·阿罕默德的嘲讽:“仿佛一个人只要不用英语说话,他就没有自己的声音似的。”电影的这种处理方式,无疑也体现了第一世界的或许是无意的傲慢:第三世界来了个代表,跟我们说了他们那儿有多惨,我们都是有教养的好人,一听确实太惨,于是决定付出一些代价帮帮他们。——以至于成了这样的逻辑——或许这也正是他们甚至不怎么隐瞒的一贯逻辑。更何况这个逻辑遮蔽了,他们为什么这么“惨”。
至于这个电影揭示的钻石秘密:碳元素通过严格控制供给和宣传真爱抬高价格。这在2019年的今天早已是老生常谈——尽管大家仍是去买。消费主义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骗你骗久了,最后告诉你是骗你的,你也说,没关系,我知道,但我觉得挺好。钻石是消费主义的奇迹,这样的奇迹还有很多,比如永远不如石英表和手机时间准但多贵都敢卖的机械表。这些东西都是明摆着告诉你,你花大价钱是买了个游戏规则里彰显等级的标签,结果大家还是愿意抢着去买。其实也没什么奇怪的,连虚拟世界里都毫无实际用途的游戏皮肤,不还是有人成千上万地买?——而消费主义对我们的操纵,对利益的不知餍足的吮吸,也将长期滋生blood diamond这样血腥的苦难。
最后想说的一个点是,我是在爱奇艺上看的,看的时候偶尔会开弹幕。中国观众在弹幕中,对黑人充斥着蔑称和与猩猩的比附,充斥着对整个黑人智力水平的不实攻击,充斥着对黑人外貌的毫无界限的嘲笑(比如鼻孔和毛发)。我不知道这部电影何时在爱奇艺上线,但看弹幕会讨论《战狼2》,可见也主要是近几年的评论;再联系我们身边人对白人文明的态度,我们许多中国人(汉人),很自觉地把自己放在了一个低于欧美白人而高于其他地区、其他肤色的差序格局中。这不得不让我迷惑——今天中国民众的黑人观、种族观是什么样的呢?种族主义的幽灵是否在我们周围复归呢?
好题材,好风景,好音乐,好演员,普通片……
“几内亚,100万人的非洲第二大难民营,但在电视上,最多只能播1分钟新闻,在体育和气象之间。”
又是一个Leonardo适合的角色,彪悍的小混混。“几内亚,100万人的非洲第二大难民营,但在电视上,最多只能播1分钟新闻,在体育和气象之间。”
对于这样的现实题材电影,真的是不好评价。明明是略显文艺的剧情片,却拍的和爆米花电影一样,就像机器加工出来的,煽情部分和动作场面被安排得严丝合缝,刚煽完情就打架,打架打累了再煽情。但是电影想要表达的东西是值得关注的,钻石行业的内幕以及非洲社会的军事安全,让人触目惊心。
电影里有一句貌似“一个年轻人花三个月的薪水为爱人买钻戒,可谁知道背后间接的为苦难带来更多利益”其实钻石常常都不代表幸福。
但愿看过这片子的人以后都不再向往钻石
本质还是老美那套人道主义的主旋律,切入点不错,男女主角也没搞那些缠绵悱恻无病呻吟的东西,剪辑很好;但男主角的情感转变未免太快了些,有些地方也煽情过重了,结果看起来还是理想主义了点,毕竟非洲战乱这种事情不是几个人就可以改变的。
在去南非的飞机上看的。本来觉得就不买钻石了,最后居然还是忍不住买了一颗。
小李一直在努力,非常非常努力,虽然冲奥之路很坎坷,但是这些历练一定不会白费。期待你的《胡佛》《了不起的盖茨比》
套着uncle sam一贯的假惺惺救世主外衣,其实就是纯popcorn片,看着挺娱乐的。
每个国家都曾经是非洲
这部片子让我记住了leo的演技。
本质上还是白人上帝拯救水深火热的黑人家庭,并公布真相与维持正义的西方世界中心与价值观,当时处于巅峰的迪卡普里奥还背负着「奥斯卡魔咒」也是让本片虚高的重要原因。
很久不见,莱奥纳多已由偶像派转为实力派了。与非洲有关的电影,看得多了,总觉得都是一个套路了,战争、孩子、人性、爱情,有点免疫了~~
如果早拍10年并换个更有质感的女主,比如年轻时的梅里尔斯特里普,这部片应该能成为另一个走出非洲。除了探讨血钻主题,事实上影片也探讨了很多其他的宏大命题如战争、儿童兵、不绝对的正义与邪恶、生命的意义等。且并不显得突兀,很好的融合在剧情里。剧本有张力,Leo表演很赞。后半程配乐不错。
基于背景值得一看;丹尼最后的选择有点突兀
钻石固然有着自已的美丽,但它的背后侵染着多少血色,电影《血钻》中不仅有着亲情与爱情的奠基,更揭露着非洲动荡的原罪,长达两个多小波澜壮阔的非洲史诗,当璀璨的光芒湮没了非洲这块失落大陆最后的光明,虽然人的贪欲永远无法满足,但人性的光芒亦然永痕。
影片并非毫无瑕疵,也确实不够深刻,但在同类题材中已是翘楚。非洲的种种深重苦难、内战和血钻的残酷来历都令人震撼,片中还借女记者之口自讽我们都在消费别人的痛苦,一语中的。剪辑和摄影都可圈可点,小李子演技好到让我第一次真正喜欢上他了。故事本身十分沉重悲怆,詹妮弗康纳利太养眼。(8.8/10)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这样的非洲是我不曾了解的!
抵制血钻~~~BS为了小破石头的虚荣而不惜以采钻者血的代价来实现的女人们~~~要是我吗,冰糖也能当钻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