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南非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影片,今天在金砖国际电影节上补看。发现2010年我国曾引进发行过,那时片名叫《救赎》,《黑帮暴徒》可能是港台的译名,原片名《Tsotsi 》,是片中男主角的名字。中规中矩的黑社会片,集中描述人物的悔过与救赎。该片的南非导演从获奖后就到了好莱坞发展,近年的《金刚狼》、《安德的游戏》、《天空之眼》等美国大片均出自他的手。
这还是胶片时代的产品,查它用的是柯达35毫米5212、5217底片拍摄,虽然转成了数字拷贝,还是能给人一些不同于今天数字摄像机拍摄的影像特点。第一个感觉是镜头不像现在那么总是在动,长镜头, 移动镜头也少得多。数字技术免去了胶片的昂贵和长度限制,摄影机灵活多了,但似乎也失去了些过去的稳定之美。第二个感觉是我们好像丢失了一些胶片电影对画面构图及光线使用的精心与考究,特别是人物肖像的光线雕刻。
看这部时隔十二年的老电影时, 随着剧情的发展,时时出现的那些精心组织的画面构图和光影处理,稳定、简洁的镜头组接,以及丰富的影像质感和层次,给了我许多不同于今天数字新电影的感受。这让我想到:今天的电影工作者们,千万不要被数字技术带来的简便惯懒了,惯傻了;不要把百年胶片时代积累与达到的高质量的影像造型的艺术技巧与手法扔掉啊!那是电影艺术最独特与最美的地方,是它得以独立存在于人类艺术之林中的根本!
故事太薄了
太类型化了
差劲
同情、谅解和尊严。
3个半星 看片时我一直在猜测接下来的剧情 某人说了是话痨
一般啦~
一个暴徒的转变过程
太搞了
这个主角真的很棒,故事简单而吸引人最重要的就是主角的真实感,和其他配角的表现。这个头脑简单的黑帮暴徒,在慢慢发现自己的良知,也不让人觉得突兀。又让我想起了中国电影的形式化,演技固然重要,但是太凸现演技反而弄巧成拙,真实感不光是技还有心。
一个黑帮暴徒带着婴儿本身就有惊悚色彩
他需要阳光
看了一半下雨了,哈哈,露天电影处女航的记忆。
故事很棒的。不过细节之处更多点就好了。
比较一般,不知为何能赢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就因为是南非拍的?
典型的教育片。感觉不算坏。婴儿的力量是无穷。看完发现,小婴儿,不管是什么肤色,胖点,皮肤嫩嫩的都很可爱。
三星半
强力推荐!残酷现实~虐心的片子~要看就看未阉割版!
藏了很久,终于消化掉了
配乐很强大、摄影还行。而影片所谓的救赎主题,简直不值一提...
有些邪恶的人内心深处徘徊和挣扎: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