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系列人类总是配角的电影里,我们依然被美国编剧的创造力所深深吸引。在怪物异形和怪物铁血战士之间,我们只是脆弱的小生命,没有多大的反抗能力;几只异形就毁了一座城市,一个铁血战士就杀了很多异形,最后在人类的超级武器面前,什么都解决啦。还是惊叹于铁血战士的科技,肉眼、夜视仪、X光、红外......都能结合地天衣无缝,希望我们人类也能发展到那水平,不至于只能在电影中打败怪物。
本文完整图文影音版见:
http://i.mtime.com/wzcjojo/blog/810819/ 《异形大战铁血战士2(AVP2)》:一部烂片摧毁两个经典
一部糟糕的续集毁掉一部经典是一件很不幸的事。这几年我很后悔的一件事就是看了《终结者3》,我一直试图从记忆中抹去这段恐怖的观影经历而未果。原来,比这更不幸的就是一部烂片一口气毁掉两个经典。这两个经典是《异形》和《铁血战士》。《异形》的价值不必多说了;《铁血战士》虽然不像《异形》系列那样伟大,但也算是非常独树一帜的科幻片,《铁血战士1》对于我来说算是录像厅时代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影片之一。
异形大战铁血战士这种关公战秦琼似的想法看似挺有噱头,很多科幻迷大概都yy过这两种电影银幕上最有特色的外星生物对决的情景。不过,这种情景还是停留在yy阶段最好。因为,《异形》和《铁血战士》是两个风格完全不同的影片,两个系列营造了完全不同的世界观。把两个世界观统一在一起,比单纯地把两种怪物放在一个画面里难得多。是应该延续《异形》那种未来的科幻风格,让铁血战士在这样一个飘渺的太空世界里挑战异形;还是应该以更现实一些的当代地球为背景,反过来让异形参加《铁血战士》里那种捕食者和猎物之间的猫鼠游戏? (疯狂钻石@mtime 原创)
这两种科幻世界观很多时候比这两种外星怪物本身更吸引观众。不过,似乎采用任何一个世界观都会让另一个系列里的外形生物沦为客串配角。这一定是让编导很头疼的问题。于是,《AVP》系列为了给异形和铁血战士一个平等的地位,索性同时放弃了《异形》和《铁血战士》的世界观。虽然这样给异形和铁血战士创造了一个平等交手的舞台,但是同时丢掉了两个系列的韵味。其实《AVP》系列最失败的也就是这一点,它看起来是两个系列的续集,其实它既不是《异形》的续集,也不是《铁血战士》的续集。
《AVP1》算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毕竟异形和铁血战士的第一次交手让人有新鲜感,在场面上也还有一些A级制作的意思。而《AVP2》则彻底沦为B级片,从情节、人物到场面几乎全面溃败。影片情节紧接上集:从上集战死的铁血战士身体里成熟的异形毁掉了铁血战士的太空船,太空船坠毁在一个小镇里,于是异形在小镇中繁殖,以至于后来连美军都出动了。这个概念本来不错,情节本来可以往灾难片发展,然后用美军、异形、铁血战士的三方混战作为最后的高潮,只可惜影片情节发展非常乏味。(疯狂钻石@mtime 原创)我现在已经想不起《AVP1》中的任何一个人类角色了,《AVP2》在人物塑造上做得更烂,影片开始近1小时后竟然还看不出到底谁是主角。这大概是编导有意为之,故意平分n个角色的戏份,这样观众就会猜到底谁能活到最后。可惜影片的效果正好相反,因为观众根本就不关心谁能活下来,谁死都无所谓。场面上,铁血战士和异形都还在继续耍那些耍了差不多20年的老伎俩,让人难提起一点兴趣。
异形大战铁血战士这个想法已经够烂了,没想到我们要被这么烂的想法折磨两次,希望FOX不要再琢磨拍第三集了。因为凭着对《异形》和《铁血战士》这两个经典系列的感情,即使知道第三集仍然很烂,我也还是会继续看的……
疯狂钻石
http://www.mtime.com/my/wzcjojo/http://wzcjojo.spaces.live.com/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
本文完整图文影音版见:
http://i.mtime.com/wzcjojo/blog/810819/最近每个星期老师都布置一些美国19世纪中到20世纪初的殖民主义如何反映在美国照片上面一些理论书,搞到我头晕脑胀,于是就下载一部去年刚上映我就立刻去纽约时代广场附近看的电影来放松一下:Alien vs. Predator: Requiem. 可能是看了太多书的缘故,第二次看给了我很多启示,这部电影原来这么有趣。但在分析电影之前首先要说一下美国媒体对除了白种男人以外的人的表现方式及其历史,这就包括黑人,印第安人,白种女人。因为其他族群如华裔,黑种女人等等在这部电影里我感觉没怎么涉及,所以我不谈论他们。
首先要说一下美国对“西部”的一贯表现手法。美国建国时只有东部13个州,而东部也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后来通过1803年的Louisiana Purchase和1946-48的墨西哥战争,美国才拥有了整个大陆。自从1804年开始,美国人就展开了著名的西进运动。少不免的是与印第安人和墨西哥的接触。与其说是接触,倒不如说是用暴力把印第安人赶走,所以西进运动可以说是美国帝国主义的第一步。从此东部向西部的人就开始对西部怀有美好的憧憬,这当然也少不了当时的主流媒体的影响。当时的早期主流媒体就是油画,著名的艺术流派就是Hudson River School,画家包括George Inness, Frederic Edwin Church等等。这些油画大多时描写西部一面光明,充满希望,鼓励东部的人离开黑暗的东部。
除了油画,当然还有照片,自从1839年达哥儿银板照相机面世,照片就一直被利用来记录西部的风景。虽然当时大部分都只是作为其他更主流媒体的参照,如油画,全境画,平板印刷。这是因为当时相机太难操作,而且照片不能复制,而且是照在一块玻璃上面,而不是纸张。但内容跟油画差不多,都是尽量收集西部美好的自然风光,吸引东部人迁移,同时为跨大陆火车的修建收集资料。后期纸张照片和底片技术发明以后,照片就越来越流行了。
但无论油画也好,后期照片也好,对印第安人的描写都是集中在一个观点。就是他们是一个准备消失的族群。这些主流媒体会褒扬那些被同化了的印第安人,同时会强调他们族群消失的不可避免性。Sandweiss的Print the Legend一书就作了详细阐述。这是因为白人认为印第安人本身就比白人低一级,所以在西方高等文明面前消失,再自然不过。但其实,是掩盖了他们大量屠杀和驱赶印第安人的事实。1831年对Cherokee部落的驱赶(trail of tears)就是典型的例子。印第安人就是一群低等的动物,过着原始人的打猎生活。同时,由于主流媒体的影响,美国西部牛仔就成为了一种英雄形象。因为他们征服西了部的美国荒蛮土地。同时为美国以后的世界帝国主义埋下伏笔。美国在19世纪有一个词,叫“manifest destiny”,意思就是美国命运是一定要向西部进发,征服西部,包括国外。
于此同时,黑人也不怎么好过。主流媒体刻画黑人的形象跟印第安人差不多,就是原始人,是人类和猩猩的连接。当然,其中的理论基础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19世纪末美国政府就开始使用mug shot来记录黑人罪犯。所谓mug shot就是现在所说的大头照,就是我们办所有证件都要照得大头照。但除了司法部门,一些摄影师也使用mug shot来作为支持黑人比白人低等的“证据”。还运用各种各样的科学术语,生物理论来分析黑人的面相。所以黑人当时出现在mug shot里,给人的印象就是罪犯和动物。这些媒体的渲染也为美国的奴隶制和帝国主义殖民侵略提供了便利的借口。
但这样刻画黑人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管教美国当时的妇女。在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后,尽管奴隶制被废除,但美国白人,尤其南方的大型农业庄园主,不能接受黑人跟自己的地位平等,于是想方设法歧视和攻击黑人。美国于是进入了一个reconstruction period,可以翻译为调整期。Jim Crow的歧视政策就从此开始。但最恐怖又让人心寒的是当时美国有很多把黑人活活烧死的事件,英文叫lynching。这些恶行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时他们把黑人烧死的最大借口就是,他们是强奸白人妇女的罪犯,当然,很多都是无中生有的。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首先,白种男人的确害怕黑人和白人通婚,因为他们的后代将会模糊黑白之间的界线。另外一方面他们要通过这样重新定义白人崇高的地位。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告诉白人妇女,她们是白人的财产,其他任何人不能碰。
这跟当时刚刚兴起的妇女运动有关。美国最早的白人是英格兰人,民族是Anglo-Saxon。他们来了美国后仍然希望妇女保持维多利亚时代的传统。就是妇女是一个贤妻良母的角色。她们不能抛头露面,不能工作,不能参与任何政治。她们只适合呆在家弹钢琴,缝补衣服,教导小孩子。但在19世纪末开始,妇女开更加积极追求自己的权益,开始反对这种男权主义的压制。所以通过利用黑人强奸白人妇女为借口把黑人烧死,就能很好的告诉白人妇女,为了维持这种平衡,白种男人什么都能做出来,而且能让她们知道,她们是白种男人的一件财产。所以当时的主流媒体把黑人描写成原始人和罪犯,还有把黑人活活烧死,除了能为殖民侵略提供借口,还能维持内战前的家庭分工,巩固白人妇女的次级地位。大家可以参考Shawn Michelle Smith 的Photography on the Color Line一书。
另外一方面,自从摄影技术在1839年面世,就一直被用来满足人类,尤其男人,的偷窥欲望。摄影和偷窥基本上系两样不可以分离的东西。偷窥并不一定是直接意义上的偷窥,现代的一般摄像监控也是,我们平时趁别人不注意拍下别人也是。因为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在被拍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拍的照片是最真实的。但摄影的其中一个最大受害者就是女性。女性从此成为镜头前被男人欣赏的一个sex object。美国的时装杂志,电视剧,电影都是这样。镜头或角色往往把焦点放在女性的身体部分,胸,大腿,臀部,腰,等等,或者脸部。研究这种偷窥欲和女性的转变成sex object的理论,在西方最出名的其中就有Michel Foucault和Laura Mulvey。其中Mulvey的电影分析更适用于AVPR这部电影。她说白人女性(尤指她们的身体)在很多西方电影里都是满足男人的偷窥欲,是一个完全被动,被男人的gaze欣赏的sex object。这些女性都有一种叫to-be-looked-at-ness的特征。女性通常都是被完全否定,就是被救赎。这是因为在白人男性不断在sex object和纯洁的母亲两种女性形象中挣扎。根据Richard Dyer,一位研究白人对自身种族的理解的著名学者,白人女性的形象来自圣母,所以她们是最纯洁的。大家都知道,圣母没有跟约瑟夫发生关系就诞吓耶稣。而白人又要通过性行为才能繁衍下一代,所以白种男人一直在性和纯洁两者之间挣扎。
说了这么多,是时候说这部电影了。但我怀疑大家已经开始可以重新审视这部电影了。
首先故事发生在科罗拉多,一个西部的州。这个州是在美国墨西哥战争中获得,也就是西进运动中驯服的其中一个州。印第安人这个州生活了一千三百年了。电影明显聚焦在这个州的“西部”特征。一开始是森林,父子在打猎。城市非常简陋,没有高楼大厦,大家唯一见到最多的两个建筑物就是一个经典的西部酒吧和医院。拍摄酒吧时还用了那种怀旧的手法拍摄,看上去感觉是怀旧照片,有种好像在镜头前隔了一层黄色透明膜的感觉,仿佛要把观众带回19世纪。其实想想看,两部Predator,第一部发生在危地马拉,一个中美国家,场景是森林,故事背景是拯救被当地武装分子绑架的内阁部长。第二部发生在加州,美国西部,地方虽然是城市,但非常混乱,没有任何秩序,而且很多拉丁人。所以两部片都跟拉丁,暴力,混乱有关。而两个主角都是以一种整理秩序的身份出现。这跟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描写西部和其他南美还有菲律宾的形象一样。当时为了出师有名,美国媒体塑造的形象就是用美国的文明来整理世界的秩序。在1898年就有一副很经典的漫画,叫”Uncle Sam’s New Class in the Art of Self-Government”。里面就有美国以Uncle Sam的形象在教室里管教波多黎各人,夏威夷人,菲律宾人,古巴人。所以这部片明显跟美国的殖民主义有关。
如果说背景不够明显,在看看故事的其中一个主角,predator。尽管它(他?)以一个先进文明的代表出现,但从它的打扮,更像是一个部落人。头发像非洲人,颈上老挂着一串骷髅项链,它来地球是打猎的。而它要跟alien搏斗,也是一个民族的传统仪式,100年一次。而且它们的社会有明显的等级制度,所以它们的社会更像一个印第安部落,而不像高度发展的文明。而且本身predator的杀人手法也符合当初欧洲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印象。著名美国种族问题学者Ronald Takaki在A Different Mirror一书中就引用英国文学学者Frank Kermode的话,说当时殖民者认为印第安人是野蛮的,原始的,残酷的。不单喜欢杀人,还喜欢折磨人,喜欢把人活生生的用鱼刺剥皮。所以明显predator的描写表现了美国那种殖民主义的意识形态和对印第安人的歧视性形象。但为什么predator又要代表超级先进的文明呢?我后面会解释。但在这之前,我要说一下另外两个角色,带出另外一个问题。
这个角色就是剧中的两个女角色,一个花瓶,一个母亲。首先说一下花瓶Jesse。当时我在纽约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明显感觉这个女角色没性格刻画,在游泳池那一幕对剧情发展也非常牵强,多余。所以她唯一在电影里面的作用就是一个sex object,用来被男人欣赏,意淫,满足男人的偷窥欲望。在游泳池那一幕就最明显了。男女角色虽然不算偷情,但也是偷偷摸摸的。而脱下衣服是镜头更是从在她身体由下而上的慢慢移动,一方面让(男性)观众投入那个男人的角色,欣赏这个女人的身体,一方面又满足偷窥他们两个的欲望。很明显,要表现的就是Mulvey所说的to-bo-looked-at-ness。另外一个女角色,一个不称职的母亲,故事一开始就讲她得不到女儿的认同,因为她离开了家里人去当兵。所以她在故事的开始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女性。但当她回到了家里,又变回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角色时,她就慢慢改变成为一个美国观众熟悉的荧幕前的美国百种女人了。她跟她丈夫的亲密片断,给女儿读故事(尽管被女儿拒绝),在酒吧里跟另外一个男主角的暧昧眼神交流,还有最后保护女儿等等的各种描写都让观众(还有她女儿)慢慢接受她。所以两个女角色,一个完全的sex object,一个慈母,最后sex object就像Mulvey所说的一样被完全否定,她死了,而慈母,幸存了。所以从这两个女角色我们就可以看出美国百种女性在美国社会的定格身份和所扮演的角色。总结来说,就是白种女性一方面是一个性工具,这种观念在很多电影都有体现,古墓丽影,生化危机等等,一大堆;另外一方面就是慈母,这种电影就更多了,超人,蜘蛛侠,等等。
除了印第安人,殖民主义和女性,当然,还有美国最突出的种族冲突,就是黑人跟白人的冲突。虽然我不想这样说,但我感觉电影中代表黑人的,就是另外一只怪兽predalien,predator和alien的混种。首先,故事里描写的predalien的繁殖全部都是通过白种妇女的身体,尽管开始的时候alien有通过男性来繁殖。最经典的一段情节就是最后在医院撤离那一幕,镜头多次描写医院里的婴儿,然后predalien在孕妇中播种。那一幕真的很震撼,因为不像之前那种通过facehugger在人类脸部播种,predalien是直接把一根东西插到人类(都是白种妇女)的口中,把胎儿灌进去。当时的情形简直就像是那个白种女人在为alien口交。当镜头给那个女人的喉咙特写的时候,更像是那个女人在吞下精液一样。那一幕尽管恐怖,但也无可否认有色情的味道在里面。而产出来的alien婴儿也跟之前特写的人类婴儿做出鲜明的对比。看到这里我立刻想起19世纪到20世纪中白人歧视黑人,甚至活活烧死黑人所找的借口,就是黑人强奸了白种妇女。这部电影仿佛就像给那个借口重新注入活力一样。Alien不但强奸了白种妇女,还诞下后代,这些后代将会毁灭白人的后代。大家有没有留意,故事里面除了一个黑人军官和一个黑人警官,基本没有黑人,这当然跟科罗拉多州的人口结构有关,但另一方面也更能方便表现白种男人保护白种妇女的使命,就像上两个世纪一样。的确,最后在医院里的逃生故事就是白种男人保护白种妇女的故事。其中一个男主角(那个哥哥)还在进去医院之前说,大家都要首先保护Kelly,这就是一个白种男人保护白种女人的宣言,而且那个Kelly是一个母亲,代表着白人的家庭。当然,他说这句话可能出于Kelly能驾驶直升飞机的原因,但谁能保证这不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呢?从他们两个在酒吧里见面互送秋波后,两个人的关系就是暧昧的,在拿武器那一幕两个人之间的对话也再次确认了这一点。那个Jesse也是一样,她是绝对的柔弱,绝对的依赖男人的保护,而保护她的就是那个弟弟Ricky。而那只predalien多了个黑人的发型,而没有了predator的先进文明,是纯野兽。所以predalien就是黑人形象转化过来的角色,再次提醒白种男人要捍卫白人的社会将来,捍卫白种妇女的“纯洁”。这种通过黑人形象转化过来的角色来侵犯白种妇女的电影最著名,又最直接的就是King Kong,金刚。那只猩猩就是因为喜欢上了白人妇女而遭致杀身之祸。
最后,是时候说一下predator这个角色了。我感觉Predator本来就是一个模棱两可的角色,一方面它代表着印第安人,继续给白人一个征服“自然”(自然指的是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如南美,中东,东南亚)的借口。另一方面,predator本身无论在predator系列里面还是在AVP系列里面都有描写它正义的一面的情节。在predator I, 它在森林里没有杀那个女人;续集里,它放过了女警官,因为它发现女警官怀孕了,最后“酋长”还是英雄颂英雄,把枪送给了男主角;AVP1里,它放过了有肺病的老头,还跟女主角“结盟”;AVPR里,在坟墓那一幕里它也可以杀掉其中一个女主角跟她女儿,但它也没这样做。感觉好像编剧要把它刻画成一个高尚的猎手一样。每次当他遇到值得尊敬的对手时,都会脱下头盔,大家公平对决。我也感觉有点莫名其妙,为什么要给它这种绅士风度呢?我唯一得出的结论,尽管有点牵强,就是predator这个角色本身就有代表白人,尤其是白种男人,形象的象征意义在里面。这就是为什么它代表着先进的文明。而打猎一方面是印第安人的生存之道,另一方面在现代美国社会,也是代表着白人中产阶级价值观,是一种高消费娱乐。白人喜欢在西部打猎,但不是谁都可以打,首先要有钱买器材和装备,请导游,而且还要有时间。一般在纽约的低收入家庭根本不可能这种机会。这个假设也能解释为什么predator代表着先进的文明。而且再看看它那些高尚的行为,四部电影,有三部都有放过白人女性的情节(Predator I跟II虽然是拉丁人,但她们的外貌很接近白人),所以predator无疑有白种男人那种捍卫白种妇女的形象。而且在AVP系列里都是跟没有任何理智的alien搏斗,更突出predator的正义一面,就像第一集里那个意大利考古学家所说,“the enemy of my enemy is my friend”,所以predator是朋友。还有一点能支持我的假设。我开始看这部电影时,有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在AVPR里,还要描写predator杀死了警察,然后把他吊到树上剥皮呢?这部电影,predator明显是有任务在身,来地球消灭predalien,还有毁灭证据,又不是打猎,为什么还要花时间剥皮呢?当然,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开头所说的让美国观众更容易想起印第安人,但我感觉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让观众,尤其是白人,想起他们曾经怎么烧死黑人。每次描写剥皮的场景都是千篇一律,镜头从下而上,慢慢发现吊在树上的尸体,而尸体已经血肉模糊,很难辨认。大家可以看看Photography on the Color Line这本书的最后一章,里面分析了很多当时白人烧死黑人的情景的照片,场面几乎一样。黑人被吊在树上,烧得血肉模糊,然后白人在树下看。当然,在电影里面,被剥皮的是白人,但这个情景很难不让人想起当时那些烧死黑人的照片。而且当时那些照片是广为流传的,因为当时烧死黑人简直就像嘉年华一样,白人那女老少都去看,人们还拍照留念,然后把那些照片做成明信片寄给不在场家人。所以那个剥皮的情景很难洗脱象征lynching的嫌疑。所以predator是一个含糊的角色,亦正亦邪,一方面是印第安人的象征,一方面又是白人的形象。可能有人会说,把两种形象混淆在一起,不是会让人觉得白人跟印第安人没区别?的确,美国当时留下的那些lynching照片就是有这个效果,Shawn Smith在最后一章里就说得很清楚。所以导演或编剧这样做是有危险的。
其实这部电影还有另外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剧情表达了对政府的不信任。那个跟了警官走的女人说“The government never lies to people”,而其中一个女主角却说“the government thinks of containment(掩盖) first”,结果后者是对的,也就是说政府的确说谎了。这我不多说了,因为一来我自己不了解,二来这跟美国立国立宪时就已经有的犬儒主义有关,撤得太远,所以不多说。
最后也许有人会说,是不是只是我想太多了,毕竟这只是一部商业片,一切都是为了满足观众的感官需求。的确,有可能。但同时,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想想,首先为什么观众会有这种感官需求呢?为什么需要一个想印第安人的高等生物呢?为什么需要一个在白种女人身上播种的怪兽呢?又为什么要选在科罗拉多呢?其实就是因为这部是商业片,电影制作才要尽量满足观众这种需求。而这种需求恰恰是通过两百多年沉淀下来文化和历史价值观所制造出来的。也许对于中国观众来说,的确是单纯感官刺激,但要知道,alien,predator,AVP都没有在中国上映过。Anyway,如果大家觉得不能接受,就当听故事呗。
艾迪:为什么停下来?
凯莉:这没一点道理。吉利安广场在小镇的正中央,我们会被那些东西包围的。
达拉斯:等下,你在说什么?
凯莉:我认为上校在骗我们。
达西:真荒谬,郑府从来不对人民撒谎。
凯莉:军队会首先考虑污染,他们不能冒险让情况变得更糟糕。
艾迪:救援就在几公里以外的地方,他们正在等我们,如果你不想带我们去,我带。
达拉斯:艾迪,如果她是对的,等着我们的就是更多的异形。
艾迪:你没有认真考虑这件事。
达拉斯:我考虑如何让我们活下去。
凯莉:就是逃出这个镇子。
达西:镇里只有两架直升机,但一架在机场……
达拉斯:不,太远了,我们到不了。
瑞奇:另一架在医院。
艾迪:医院的人可能用它逃生了。
凯莉:但那是我们的机会。
艾迪:如果你错了,直升机飞走了,我们就都死了。
凯莉:如果我对了,他们跟着你也是死路一条!
前天刚看过第一部,刺激紧张的剧情把我吸引到了,接着非常期待第二部。可是为什么第二部里面各种打斗场景这么黑..?导演组这么穷酸吗,开着灯我都看不清。
这里面政府扮演者一个无知无谓而且卑鄙阴险的角色,美国人也是敢拍。抨击自己政府一点都不留情面,我喜欢。
弟弟喜欢的那个骚女人有啥作用,就是为了推进剧情..不过说实话,身材确实一级棒。
铁血战士一个人单挑无数异形,见人就杀,不留情面,武器越来越花里胡哨,可是动作没有第一部好看了,不得不说有点遗憾
没有第一部好看,黑不呼呼的看不清,也没有第一部打的那么过瘾。国家如此容易的把它的人民抛弃了
异形杀人,拿人体来寄生;铁血战士也杀人,杀了还剥皮。但是最狠的还是政府,拿核武器杀人,毫不含糊。
本来就是张飞打岳飞的题材么,看的爽快不就好了,只可惜铁血战士的人数太少了。人类的酱油角色和剧情也真是无聊啊,各种特效还算给力,为了省预算用了大量夜晚+暴雨的戏,这样我们就看不清楚细节了是不是?如果你喜欢看到异型被各种冷兵器切成一块一块的,这个片子一定能满足你^_^
和多数人的感觉一样 第二部比第一部差好多 而且场景都太黑了看不清= =
异形和铁血的混合体,最后一颗原子弹,整个市区毁了,不过铁血最后留下的那把枪估计要被人类利用了,可能还要继续拍下去
Alien.Vs.Predator.Requiem.2007.DVDSCR.XviD-COCAIN
说编剧扯什么的我不管,哥们儿是冲着科幻看的……
就是两三个月之内看的,刚刚盯着剧情简介看了半天,愣是没能勾起任何一点该片的回忆... 汗 另外一个,对豆瓣电影的剧情简介非常不满,是为了防止剧透吗,总之都很简略,更多的是不知所谓,没法给人一个具体的概念,没看过片的经常需要去搜预告片而不是看这里的剧情简介,这一点豆瓣做的很差!
看也看不清。。。
这电影深得b级片精髓,也可以说,它所有铁血战士电影中我最爱的一部。电影拥有冷酷的世界观,人类就是两强相争下遭遇池鱼之殃的蝼蚁,是宿主和猎杀的对象,而且无论是婴儿,小孩,孕妇还是美女无一幸免,说杀就杀,相当痛快,一点不矫情,政府也是如此,果断扔核弹,没有什么最后一分钟阻止灾难的奇迹。如果真的有异形或铁血,那么现实情况一定就是按这个电影的剧本来的,政府不会骗人民,妇女小孩先走,哈哈哈,为这样一部忠于设定的电影点赞!
剧情不是简单,而是没有;打斗都发生在阴暗的地方,而且并不紧张;异形的酸性血液也基本被忽略了,既不刺激也不恐怖。
能不能拍个铁血战士大战异形,不要人类的啊,太影响观感了。一直觉得铁血战士属于硬汉动作片范畴,光玩青少年恐怖就没劲了。
真TMD的谁想出异形的诞生方式,这次居然不需要第一胎,够血腥、够残暴、够帅呆!
和第一部的心情落差比较大 可能因为主角居然从三只铁血压缩到了一只 异型方面本身就应该是一群 加上Predalien也算不上什么质的飞跃。平民的戏有点太多了 还特血腥。在Richmond家门口的电影院看的 是第一次在电影院看A/P题材的电影
为什么这部评分这么低?我觉得2比1好看,剧中的人设很全面啊金发妞蠢货男母女情兄弟基各种完满啊!异形出场的戏份都很敬业有没有!杀人的时候为了好看费尽心思有没有!铁血对抗异形很有看头有没有!甚至还出现了新物种铁血战士&异形的混血宝宝有没有!结尾的阴谋论很瞬间拉升影评档次有没有!
1.勇敢的地球人又一次当了炮灰。2.本片的教育意义极大,导演果断认为地球人口已经超负荷,需要外星生物来减轻负担。因此它是一部教育片。
寄生生物真恶心。与此同时,人类只负责尖叫、死亡和当做寄主。
“政府是不会欺骗人民的。”
事情节没点啊变化。而且没新意。 IMDB分数才5点多可以说是一个惨字。 只是也可以算是一部科幻大片吧、、才的5点多分 可能是主角没有什么大牌的明星。或者因为情节实在太老套了 6.5
这导演真是个傻逼。整部电影几乎都在黑暗中进行,可是采用那么多黑暗的场景,不但没为电影增添紧张感、神秘感和刺激感,反而让人看得眼累。铁血战士最后莫名其妙的脱掉盔甲对付大BOSS。异形和铁血战士几乎分不清谁是谁。更傻逼的是结局,感觉就是编不下去了就来硬的。屎一样的编剧,屎一样的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