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拍过同类型片子的导演,我真是想说几句。导演帮记者采访我的时候问我,为什么喜欢拍犯罪悬疑片,我思考了好一会后回答说:我不是钟情于犯罪电影,也想拍情感类或者别的类型,只不过以我现在的能力犯罪悬疑类电影更容易上手。这部片子有几个大公司的资金,所以被炒成又一部《疯狂的石头》,我就是被这个吸引的。这部片子真的从头到尾学石头,可惜只学了皮毛,没学到精髓,学的有点四不像,抄袭了宁浩的好几部电影。杀手这个角色,和石头的大盗一样来自香港,但是却一点香港味都没有,除了那句学“顶你个肺”的“扑街”,这个角色的后期动机是什么?全程就是被写出来出洋相的,这么多的人物被刻意的写进去,所有人都为了点蝇头小利而变成坏人了,感觉全世界的笨蛋都被写进这部电影。《无人区》里面为一口痰引发的斗争都让我觉得人性真实,可是这里的50万都让我觉得这伙人无聊,无聊到黄良这个角色在看到杀手被抢了一次后又跑去骗他一次。王大治作为主角没有一点弧光,其实除了片尾字幕把他打头之外,我都不确定这个片子他是不是主角。我记得宁浩在石头给郭涛演的角色设置的是电影开始尿不出来,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以后,到最后的酣畅淋漓,这才是电影的人物塑造!作为一部低成本犯罪电影,我买票前就不对他的美术、摄影有期待。不过你音乐的品味能好一点吗?看完之后,我甚至觉得给我10万,我也能拍一部比他更好的电影。豆瓣真的很给这种片子面子,6.5分,邓超三年级作品也才6.2,虽然我看《银河》也一直在吐槽,但是真的觉得比这电影好,各位,不是土的东西就是文艺片!说来惭愧,这部片子和我上一部片子有好多相似得地方,相似的我都想把这些删掉!车戏,撞人,床戏,偷情,甚至尸体旁的那副眼镜都一摸一样。不过我真的想请问导演,那个尸体旁的眼睛你解释了吗?你是不是忘了剪进这样一个情节?记得《过春天》上映的时候,有人说,终于有导演处女作不是方言,不是在农村。我想说《过春天》也是方言,粤语难道不是方言吗?有的方言片子确实土,可是《路边野餐》《江湖儿女》呢?片子的洋与土,是整个电影的审美,和语言无关,不过《灰猴》是真的土!我老婆看完这部电影说,浪费了2小时带小孩的时间,我不那么认为,我看完之后得到了启示:第一,新导演要想出来,不能借鉴国内导演,至少也要抄个外国导演。第二,不要成这下一个谁谁谁,现在很多电影节都在表彰新类型片,哪怕工业上很不好。第三,这样的电影可以上映,就证明中国电影还有还有空间,还需要新导演,大家努力!
《灰猴》是由张璞导演的一部电影。作为山西籍导演,他在电影中采用了诸多山西元素,如刀削面、羊杂汤、烩菜、年糕等。一个地区的饮食习惯具有着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人的性格。 电影分为了七部分,分别为:老杜饭店、刀削面、高手、阴差阳错、五舅、黄粱一梦、秘方。用这七个关键词可以概括电影的主要情节。每一个部分都是独立存在的,但是它们之间又通过众多的人物、中心事件串联在了一起构成了整部电影。 电影的矛盾冲突是由一件“价值连城”的陶罐引起的,它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不同人的人性。尤其是当这个陶罐经过专家鉴定,价值不菲时,很多人都不择手段地想要得到它。整部电影围绕着陶罐展开情节,杜子腾为了得到宋家刀削面的秘方而设计陷害宋家不学无术的儿子,儿子为了还赌债,偷听到父亲的话,得知秘方的藏身之处。放秘方的陶罐,经过专家鉴定价值不菲。杜子腾的小弟殷查对陶罐动了私心,他联合杨厝偷走了陶罐,却阴差阳错地在饭馆吃饭时忘在了那里中。当杜子腾发现了陶罐丢失之后,气急败坏地去找殷查要回。在老杜饭店,他们狭路相逢。而在电影的结尾,却道出了陶罐只是仿制品,是老宋设置的一个骗局。陶罐最后被摔碎了,同时被摔碎的还有利欲熏心的不良商人杜子腾的满腔欲望。 电影中表现了很多小人物的命运。杜子腾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活得有些灰头土脸的小人物。他没有什么本事,在城市的郊区开了个饭馆,惨淡经营,没什么生意。在电影的开始,杜子腾的妻子范花花与秦寿生出轨,杜子腾觉得不甘心,咽不下这口气,死活不同意在离婚协议上签字,他的这种死缠烂打不签字,试图在挽回自己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虽然他意识到了自己在全县人的眼中活得像个笑话,但是又不甘心这么轻易地放过范花花与秦寿生。在秦寿生提出要给他五十万块钱的精神损失费时,他有种被人侮辱的感受,把那些钱退了回去。同时也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他的这一行为,与其说是他放过了范花花、秦寿生,更重要的是他放过了自己。他与宋玉娇真心相爱,在他签字后,明正言顺地向玉娇求婚。 凉粉店的老板娘软妹是整部电影中的一个亮色。她富有爱心,是个很善良的姑娘,她给乞丐老根免费提供凉粉。所以在软妹被人欺负时,老根总是能够疾恶如仇,及时出手相助。人性之美,在软妹和老根的身上都得到了体现。 电影是一门声画艺术,主要通过镜头的切换展开叙事。在这部电影中,镜头的剪辑方面有些烦冗,使得一些镜头在反复地出现。有些镜头明显是多余的,影响了整部电影的简洁性。如果剪去三分之一的镜头,可能会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最后,还是期待导演能拍出更好的电影作品。
这是东施效颦的典范吧,弱智的剧情,弱智的人物。如果不是有点地方特色,也就是1星。黄土高原的景色加了分。说是闭环,其实扯淡,话都编不圆。不想再浪费时间写了。字数补丁。字数补丁。字数补丁。字数补丁。字数补丁。字数补丁。字数补丁字数补丁。字数补丁。字数补丁。字数补丁。字数补丁。字数补丁。字数补丁
灰猴是山西话里面,类似混子,小瘪三一类的话。片中台词里面出现过两次“灰猴”,一次是洗脚妹依梦说追她的男的黄良——你个灰猴,这俩人连在一起凑了个黄粱一梦;第二次是男主杜子腾说老宋——老灰猴。
我今天自掏腰包看的点映场,空荡荡的影院就我们两个人,开场的时候不禁有点囧。
电影分六七节,看第一节戏的时候依旧有点囧,因为第一节的男主杜子腾长得实在是有点丑,眼睛实在是不想盯荧幕,辣眼睛。后来豆瓣上有人和我说这人是征服了董洁的男人,好吧,董女士喜欢就行。
咱也没有黑谁的意思,国产片国产剧我看得也不多,电影里的演员没一个认识的,就事论事说,这部电影里除了几位女演员,男演员没一个能看的。
不过男演员不好看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演混子——也就是“灰猴”特别像。毕竟让张震之类的男明星去演灰猴,长是长得比较帅,但实在是不像那偷蒙拐骗撬锁抢钱开赌场的混子不是?第一节之后的几个章节,杜子腾不再是叙事中心了之后,出境瞬间减少,画面顺眼多了,不得不说,看过了杜子腾的大镜头特写之后,秦寿生和愣后生几个男演员,简直有点越看越有趣呀。
电影剧情基本和两杆大烟枪差不多,学的盖里奇,;叙事由直线叙事打散为几个章节的环形叙事,学的昆汀。本土化改造的不错,一碗刀削面从片头贯彻到片尾,全片所有人——除了刚出狱的五舅被狱友带偏了口音说的普通话——其他人都说的山西话。我真是谢谢导演,没有让我在非京津冀地带听到北京话。结局除了杜子腾和老宋一家,其他人都进监狱了,这个本土化的改造大概也是为了符合核心价值观,看得出片方的用心了。相比之下盖里奇的结局好玩得多得多。
总之,好奇山西版两杆大烟枪的观众可以进影院去看看,不喜欢看丑男的还是别去了,真的,辣眼睛……
四点四十五开场,我在四十六分开着手机的手电筒找座位,边找边担心影响别人的观影体验,怕自己一不小心成为“看电影时你最讨厌的那些人”中的一种。
好家伙,偌大的6号厅,就我一个人!
嗯,《灰猴》果然是冷门。豆瓣上只有1.4K人看过,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用一句话来说,《灰猴》是一部山西土味黑色幽默电影。全部演员里除了王大治和许三多的爹之外,我一个都不认识!
所有男演员的颜值基本等于或小于王大治,假如我的童年阴影“翁文成(鲍国平)”还没有这么老的话,也许能扳回一局。
这是一土,二土是故事发生在山西的小县城里,每个人都说当地方言,每个人熟悉得就像小城纪录片里的人。
说完了颜值,再说故事。
片名 “灰猴”来自山西方言,指的是行为不端的坏家伙,或是亲密无间的好友戏称。电影说的是一群各怀鬼胎的小人物循着自己的欲望,彼此牵连、周旋,最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故事。
电影采用非线性叙事,分为7个篇章,每个篇章以一个人为主角,最终章是所有人物的大集合。这个模式很容易出彩,国外有《两杆大烟枪》,国内有《疯狂的石头》。与这些在前珠玉相比,《灰猴》算不上优秀,它有很多的不完美:
l 剧情设定上存在严重的逻辑bug。江湖上从未失过手的香港传奇杀手,不仅没有脑子、没有胆子,还没有作为一个杀手基本的武力值。请问他是怎么成为杀手界的传奇的?结尾处王大治从天黑追到天亮,追一个手里有枪、屁股后面跟着一堆兄弟的“奸夫“,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吗?
l 人物性格脸谱化,每个人的刻画都不够鲜明。
l 非线性叙事的精髓在于最后串联所有人物时的奇巧。很遗憾,这部电影没有。而且导演似乎是怕观众智商有限,在每个章节都重复了很多内容,就差指着黑板跟我们说,看,故事是这样接上的!
l 说教太明显了。“黄粱一梦“、贪心的人没有好下场、坏人到最后都是要被警察抓住的。嗯,你说得都对,但我看着真没劲!
最后再吐槽下王大治。作为PK掉我潘老师、被董洁看上的奇男子,我居然在电影中看到了他的演技!
王大治你可别因此得意,毕竟你离“整容般的演技”还差三个筋斗云的距离。
其实情节还挺好的,加上方言特色,营造出了内蒙山西独有的韵味。但整体结构有点画虎不成反类犬,硬伤过多。首先模仿《疯狂的石头》痕迹太重了,尤其是杀手的安排,简直算是照搬了。第二是非线性的故事线太多了,以至于很多内容都在重复,让人觉得乱七八糟、啰哩啰嗦。第三就是国产电影的通病,出现人物很多,但符号化严重,多数缺乏深度的人物刻画,导致人物过于偏平,相互交集刻意、牵强,为了巧合而巧合。
这种结构挺好
去年平遥看的,多线叙事多角度不是“多”就好,地域风也不是“土”就有趣。扁平的人物愣是要做成群像展现。
用简单的剪辑方式试图制造多线叙事的形式,但所有章节都有前后逻辑关系,时间线和人物线并没有平行或重合,并不能做到疯狂的石头那样的节奏!巧合甚至是宿命感生硬,丧失基本逻辑和人物性格,反派弱智化,作为剧情片过于荒诞!方言能体现影片背景,配乐值得一赞,秦寿生的演员很出色,不太行!4分
就是山西版本的《两杆大烟枪》或者说《疯狂的石头》,将山西风光和特色与影片融合的很好,虽然还是有所瑕疵,也难逃一些俗套烂大街的剧情和段子,但是还可以。
想到第一次在电影院看王大治的电影,还是2016年的事情了,当时《我不是王毛》其实还蛮不错的,我也记住了王大治这个演员。感觉吧,他真的不是个很能让观众喜欢的演员,长相不说,演技也不属于让人印象深刻的那种,挺可惜的。《灰猴》这部电影其实还超出了我的预期,电影的结构的确设计的挺新颖的,看的出来导演用了大功夫让剧情变得一波三折,但缺点也暴露的明显,就是结构设定的有点刻意,而且是不是导演特别担心观众看不懂,所以很多情节重复的有些用力了。
#PYIFF #低配版《追凶者也》《疯狂的石头》,依旧延续着玩结构凑巧合,外加土味黑色幽默,片子中的一切都太过熟悉,方言、黑帮、笨贼、仿制品……导致在整个观影过程中收获不到任何新的体验,有些遗憾……可以概括来说本片算是一部完成度还算不错的仿制品,若放在十多年前,估计还算有些惊喜,但在今天来看略显平庸寡淡了……其实,还是很希望新人导演在首作中能有一些惊喜的东西,不单只才气,还有对电影本身的思考,而不是单纯的复制与重复……因为是山西籍导演作品,多一星算作支持……
算是一部跟期待打平的作品吧,中规中矩,没有惊艳,王大治倒是真有那么几分长相之外的亮点。故事一圈圈闪回,重复的部分有点多,生怕观众跟不上这个倒叙+插叙的节奏似的。四川话河南话陕西话山西话一锅烩,泱泱大中华式的热闹。想要揭示人心叵测,但终归是浅了一点。【平遥电影节2018.10.19
很惊喜可以看到这样用心的影片
多线叙事还是很吸引人的,方言给本片加分不少,更显荒诞和黑色幽默,观影过程中至少哄堂大笑了五次。缺点也很明显:1.剪辑有点重复,其实可以更精炼一点。2.因为是群像,所以人物很多,但都不够立体,比如白富美玉娇到底怎么看上杜子腾的?他除了是一个被媳妇戴了绿帽子的懦弱的丑男人之外,看不到他任何人格魅力,为什么说他懦弱呢,亲眼目睹媳妇出轨,小三还那么嚣张,正常人肯定早都把小三暴揍一顿了吧,他倒好,除了不同意跟他媳妇离婚,骂人家几句之外,他什么也没干。3.还有最后的结尾略显平淡。
PYIFF02nd 17#好看!完成度很高的小成本作品,典型的黑色幽默犯罪片!本届影展的个人收尾片,有个好结束。感觉不少朋友应该都想起了《疯狂的石头》,多线叙事后汇集到一起,发现是一个大局,结尾的力度略差,感觉可以更疯狂,更脱离轨道,然而略有收束。演员大多都是山西籍,极具西北特色。ps.导演是《士兵突击》狂热粉,请不来许三多,就把许三多的哥哥和爸爸找来了(还有团长)
20190714@广州维思家奇遇观影团,电影挺欢乐,对这种剪辑手法倦了,搞得章节有点过多,坐在右手边眼浅又胆小的可爱动人女生笑声好好听,给加一星。
一直很喜欢这种结构的电影,一圈圈地放出线团,再一段段收回,圆融又宿命。以山西籍为主的演员都挺走心的,生活的鸡飞狗走很是活灵活现,而且骆达华的出场太惊喜。导演说是改编太贵,索性自己写。但要是看过《提着心吊着胆》,会发现许多元素重合度很高,比如生意惨淡的饭店、存在问题的夫妇、警察、笨贼、拜金女、装大款……就连意外之财也是丢在饭店里。电影结尾顾虑较多,但整体完成度与幽默感不差。@平遥,特意买票支持,却来到观众素质最差的一场,各种电话、聊天、嗑瓜子(WHAT??!!)、踢椅背……
剧情和设定有点像《提着心吊着胆》,但电影故事线的处理要比《提心吊胆》好太多,尤其是在节奏问题上,《灰猴》每条故事线都不废话,相反《提心吊胆》就有点拖沓了!
低配版《疯狂的石头》
电影中每个男人都好丑,然后每个丑男都还有女人……这才是最无解的。
勉勉强强把故事讲圆了,但实在是没什么天赋。
惊觉这部原来我看过,都忘了标记。根本不是什么低配版《疯狂的石头》,是拙劣,不要出来一个玩弄叙事结构的电影都往《疯狂的石头》上扯,宁浩的黑色幽默和小人物命运的描写学到了一丝一毫了吗?把几组人物放在一起交叉剪辑一下强行多线叙事,巧合刻意而为之,另外建议换个剪辑师,有几段都乱成筛子了。
剪辑问题太大。
层次太低,玩不好多线叙事咱就减少人物,规规矩矩的讲故事,哪怕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屁大点事瞎几把折腾,演员的表现还那么差劲,一个字:蠢。
所有人都惦记着老宋的秘方,然而面对再高的开价,他也不为所动。他不在乎金钱,不在乎财富,唯一在乎的是他的女儿。秘方和金钱只是身外之物,他只想给女儿找一个好的归宿。杜子腾尝了一口刀削面,误以为是老宋做的,没想到却出自玉娇之手。他这才恍然大悟:老宋早已将秘方传给了女儿。看到最后你才发现,玉娇就是秘方。老宋并非不在乎秘方,恰恰相反,秘方是他最珍贵的东西。最珍贵的东西,自然就要传给最珍贵的人,也就是玉娇。想要得到秘方,不需要处心积虑翻土动锄、明偷暗抢。谁真心对玉娇好,谁就能得到秘方。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越想得到,就越得不到;不想得到,反而能得到。荒谬,却又真实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