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独自把他的《异度空间》看完,不可否认他的演技让人叹服。
脑海里回荡着异度空间里那些经典的台词,最后他站在顶楼上的那些话更让我想要飙泪。现在都还可以忆起最后章昕出现,他们一起坐在屋顶一个晚上时自己的心境,也许那一刻想得更多的是如果十年前有那么一个人也出现在张国荣面前,也许他不会跳下去,给观众留下那么多的遗憾。
这部电影是一部颇具诚意的心理悬疑电影,虽然有一些灵异的情节和画面,但只是通过这些灵异的碎片,揭示一个反灵异的事实。全片由紧张的氛围在不动声色的演绎下贯穿始终。片中大都市繁华如常,人来人往,时光的车轮按部就班地前进,暗藏的寂寞与绝望却无声无息地在咬噬每一个敏感的心灵,纵使室内室外阳光灿烂,男女主角笑语嫣然,阴影的笼罩仍然若隐若现,让你没有一刻能够放松。
耐心的把《异》的前面部分看完,如果说前面部分像催眠曲,那么到了到了高潮部分就引人入胜了,看着他在这部片里由一个心理医生转变成精神病患者,看着他挣扎背负着的苦痛,看着他因为一些诱因记起了自己尘封心底的想要忘却的记忆。看着他一步又一步的自己逼到绝境。。。
张国荣用精湛的演技,迷离的眼神,痛楚的眼泪,诠释一个无奈、无助的梦游者。他先是在梦游,呆呆地瞪视前方,眼里满含泪水;被闹钟震醒过来,茫然低头,看到自己手中的旧物,全然崩溃……整段戏里你看不到演员的存在,他的崩溃与疯狂完全发自内心,体现在肢体的每一个细节:面部肌肉不能控制地颤抖着,眼神失去焦点,一片血红,甚至他抱住章昕的那双手,仔细看,是抽搐的,手指抽紧在一起,关节僵直不能弯曲……将影片前半部分的他与后半部分的他对比来看,尤其震撼。
影片结尾将他推上天台,也将剧情推向了高潮,张国荣几近疯魔的表演也让人颤抖,如果你能从头到尾都注视着他的眼睛,你能看到他的目光从最开始的炯炯有神慢慢随剧情暗淡。他的声音,他说话的方式,亦从坚定自信转而颤抖。我最喜欢的是他在天台上的那一段独白:
【他(眼神飘了一下,苦笑)你终于令我回到这里来了。我知道我该怎么做。(转身,走向天台边缘)你想我跳下去?(哭,咽哽)你想我死!(站在边缘,回望女鬼)不过我想告诉你,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开心过。一直以来……我都不可以接受另一个女孩子。是因为你。你死了那么久都不开心,我有什么权利开心?(咽哽,低头)但我很想忘记你。我真的很想忘记你。如果我死了可以满足你和令你开心,我会做。(抬头)你以为我下去之后,你就可以忘掉以往不快的事情?有些东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怎么都不能补救。我们大家怎都不会忘记,永远都不会忘记。(回想片段)我们以前一起开心过,痛苦过。我两样都会记住,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什么都忘记了。我陪你死!】
我无法在这里逐一描述他神情的变化,只是这一段的长镜头大特写让我们看到了他在绝境上的坦然面对,面对自己的心魔。看到最后他战胜自己的心魔同时得到救赎,回归平静。这种平静与旧日的平静还不同,不是假象的平静,而是在铭记一切、知晓一切的基础上的平静,也是永久的平静。旭日初升,劫后余生的两人互相依偎,静静地坐在天台上。
很多人喜欢跟风,信了媒体的谣言以为哥哥是拍了这部片子抽离不出来才抑郁而死的,那真是对这样一位伟大的演员精湛演技的一种亵渎!
电影《异度空间》之所以出名,绝大多数原因是它作为张国荣生前的最后一部电影,留下了他让人难以忘怀的音容笑貌和出神入化的演技。出于对张国荣的喜爱,在浩如烟海的光影世界里我选择了这部电影作为五一假日的观影对象。
在电影的前半部分,被眼前的幽灵折磨得奄奄一息的人是林嘉欣扮演的阿茵,父母的婚变和对她的遗弃是她心中永远的痛,阿茵变得神经质,这也直接导致了她爱情的不顺利,生活的种种挫折让她疑神疑鬼。在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她开始出现幻觉,并多次企图自杀。她的心理医生Jim(张国荣饰)适时地介入了她的生活,解开她的心结,并用爱情温暖了阿茵冰冷的心。
可是在Jim的心中也有不可对人言的凄厉往事:他在中学时代曾经辜负过一个女孩子,结果那个女孩为情所困,最终跳楼自杀。她恐怖的遗容长久的留在他的脑海中,仿佛一个魂灵萦绕不散。深深的愧疚感让Jim从来感受不到生活的快乐,他孤独的沉溺在工作当中,谢绝一切社交活动。在对阿茵的治疗过程中,Jim心中的亡灵被唤醒了,开始频繁的干扰他的生活。他开始变得纠结,甚至在游泳的时候也能看到身穿校服的女鬼跟随在身后,恐怖如影随形,他几近崩溃,最终站到了高高的天台顶……
这部电影与其他恐怖电影的不同就在于它始终强调一点,那就是鬼是不存在的。张国荣扮演的心理医生从一开始就告诉我们,鬼其实是外界关于鬼怪的资讯在人脑中的自然反映,而并不是一种客观存在。在整个故事的发展当中,鬼魂一直都是作为心理疾病的象征物出现的。缺乏依赖的阿茵眼前出现的女人和小孩是房东凄惨故事在她头脑中的反映,正是因为孤苦伶仃的她心中没有值得依靠的人,才会轻易地被外界的资讯侵入,以至于产生了幻觉。而对于Jim来说,心中深深的后悔和难以言说的痛苦压抑了许多年,在突然爆发的瞬间,幻觉来得犹为强烈,直到将他逼到死亡的边缘。
Jim在劝解阿茵时说过一番话:“其实每个人都是脆弱的,都会有感伤和痛苦,压抑得太久,就会形成心结,所以人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调节和安慰自己。”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这秘密保守的太久,就会成为一块石头压在心上,让人喘不过气来。记得在电影《2046》当中,周慕云曾经说,从前的人,如果心里有一个秘密,就会到山上去找一个树洞,对着那棵树说出来,然后将树洞堵上,这样就没有人知道这个秘密,而自己也能够从秘密中解脱出来。阿茵在对父母倾吐之后恢复了正常,而Jim正是因为不愿对人倾诉,才不得不痛苦面对诞生于他心里的冤魂。
在影片的最后,我们看到夜风中的天台上,Jim对一路尾随的亡灵说出了心里的忏悔,以及这些年自己经历的内心折磨,他说自己情愿跃下高楼,用生命来谢罪。就在这一刻,亡灵的怨意被化解了,她升上了天国,Jim也得到了解脱,和前来寻找他的阿茵紧紧相拥。
在这部惊悚电影当中,不乏让人心惊胆战的元素,镜中的幽灵,阴暗的房间,诡异的满脸含笑的房东,迷蒙中带着压抑的氛围。更重要的是它对于人心理状态的刻画,林嘉欣较好的完成了她的使命,生动表现出了阿茵的苦恼和纠结,身上更有一种让人怜爱的柔弱气质,让人浮想联翩。而张国荣的演技则毫无疑问地达到了其他演员所无法望其项背的境界,心中那种难以言说的恐怖和往事如潮水般涌来时的木然和创痛被他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我看来,他已经到达了神的高度,从今往后很难再有演员可以与他比肩。
一直很喜欢张国荣身上那种优雅和迷茫的气质,最初的惊动是他在《英雄本色》中扮演的那个年青英武的警察弟弟,后来又有了在《阿飞正传》中颓废和堕落的阿飞,《倩女幽魂》中外表柔弱却情比金坚的宁采臣,《胭脂扣》中令人神伤的衰老沧桑的十二少,《霸王别姬》里面千古绝唱的程蝶衣,《枪王》里被杀戮欲望所操纵的神枪手……一个又一个让人刻骨铭心的角色,造就了完美的张国荣。
作为一代巨星张国荣的遗作,《异度空间》承受了太多的非议,很多人都说,正是因为在这部惊悚电影的拍摄过程中张国荣太过投入,以致于电影拍完以后还无法自拔,各种心理问题纷至沓来,最终就像电影中的女鬼一样,将他逼到了顶楼,很可惜的是,他没有Jim那么幸运。张国荣用纵身一跃这种惨烈的方式逃离了心魔的压迫,也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直至今日,他的歌迷和影迷们还在用各种方式将他缅怀。
这部影片美好的结尾让人不自觉的微笑、默叹,以为妙绝。爱是一首安魂曲,将人间无法缓和的矛盾和仇恨化解,给人以宽容和博大。我深深的相信,困扰Jim许多年的死魂灵不会再出现在他的生活中了,因为他的心结已经打开,生活的阳光将从此普照他内心深处。
第N次看《异度空间》的时候终于可以忽略掉很多东西。最好看粤语原声无字幕的版本,专注于张国荣几近疯魔的表演。如果你能从头到尾都注视着他的眼睛,你能看到他的目光从最开始的炯炯有神慢慢随剧情暗淡。他的声音,他说话的方式,亦从坚定自信转而颤抖。另一边,是章昕从一个从不笑、头发遮住半边脸的自闭女孩走出抑郁阴影。这是两个孤独人相互扶助走出黑暗的故事。我想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的话,这也许是个鼓励孤独的人们的励志片。
前半部分可以视为一个小小的“孤独者众生相”。章昕,想当作家的女孩,现在在做剧本翻译;以前有过几次失败恋爱的经历,每次都以自杀告终。章昕的孤独不是天生的。“十二岁的时候父母离婚,又各自结婚,以为自己很漂亮很能干,结果被男朋友甩,于是整天闹见鬼”,这些话从她表姐夫嘴里跳出来,带着残酷的戏谑,连罗本良都要抗议:“喂,你还算不算她的家人?”后来她再次自杀,她的表姐只是说:“她就是这样……”没有人真正关心她的感受。她的自闭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而“见鬼”,何尝不是一种另类的求助信号?她完全拒绝了她自己之外的世界,就连去看心理医生也是为了敷衍表姐。在“看到”房东已死去的妻子和儿子之后她甚至用报纸封住家里所有能反射影像的物体。罗本良给了她一丝希望,但罗拒绝了她,导致她又一次自杀。罗本良最后找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把她的父母叫回来和她见面;又教训了搞怪的房东和楼上的男子。“鬼”没了;心结解开,章昕的问题这才解决掉。
没有了医患关系的束缚,罗本良可以光明正大地约会章昕了。罗本良最开始是以一个事业有成的精神科医生出现的。他在讲坛上谈笑风生,用流利的粤语、中文和英文回答听众的问题。在那时看来,他自己是没什么问题的。他的孤独是另外一种方式的孤独:独居,疯狂工作。他记忆深处的记忆只有在给章昕作治疗的时候偶尔会流露出来。上小学第一天看到学校的大门。殡仪馆里死者的遗容。后来我们知道,棺材里的女孩是他的初恋女友小鱼,她的独占欲反而使他远离她,于是她为他自杀。他自我保护的方式是将这段记忆“删除”掉了。就像这件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他甚至不认得小鱼的父母。但是这段记忆就像一个定时炸弹,终于再度出现:带着死时的伤疤的小鱼出现在他眼前;他在梦游中翻出了当年小鱼自杀后留下的各种资料。小鱼半逼半引地把他带到自己跳下去的那个天台,两人的心结解开,她不要他死。小鱼这回是真的“走”了,真正站在他眼前的是章昕。他们拥抱着等待黎明到来,结局俗套却温暖。
其实还有两个孤独的人常会被忽略掉,一个是章昕的房东,还有就是在章昕楼上的男子。他们又代表了另外两种孤独者的状态。房东的妻子和儿子死于山泥崩塌,他每天都在等他们回来。他完全相信章昕看到的是他的妻儿,并懊恼自己为何没能和他们见面。这番理论在罗本良那里当然是无稽之谈。但是如果你曾经受过失去亲人的痛苦你就会明白,要接受自己再也见不到某个亲人这个事实是极困难的。那个男人,只不过是太爱他的妻儿了。还有章昕楼上那个经常弄出怪声吓章昕的男子,他在这样的恶作剧中找到乐趣,似乎是这些孤独的人当中最不痛苦的一个;是否是孤独如果没有伤害到你便会驱使你去伤害别人?
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孤独的,只不过有时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而已。能找到心灵的伴侣的人是幸福的。找不到呢?那就自己学着找快乐吧。
看的是粤语原声无字幕吧版本(看完竟然有种自己粤语十级的傲娇感,哈哈哈渣渣)
这部影片之所以出名很大部分是因为这是张国荣最后一部作品吧。张国荣的演技确实是很好。
但这部片子还挺一般的,虽然是恐怖片但是真的说不上恐怖,还挺平淡的,但是背景音乐还行(是戴着耳机看的,又关了灯,音乐突然来那么一下确实是会吓到,为了睡个好觉还是不要晚上看的好,虽然不是很恐怖,)但是整部影片的基调我觉得还是蛮沉的。结局还是好的。
影片女主章父母离异,章昕得知房东的妻儿死于泥石流后,总会看见她们的鬼魂,令男友无法忍受折磨离她而去,为了敷衍表姐才去看的医生,并不认为自己有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心理问题吧(所以觉得其实真的一个家庭环境挺重要的,一个温馨好的家庭的话就不会这样了,跑题了!)心理咨询师阿占占清楚知道章昕所见不过是因长久孤闭所生幻觉,开始竭尽全能帮助她,两人在这一过程中渐生情愫。
一直不信有鬼的占最终也遇到了鬼。他中学时的女友小鱼因不想和他分手而自杀(这个场面还挺吓人)在将她的遗物都找出来之后,他又陷入与脑中前女友小鱼的鬼魂的无尽纠缠。片尾前女友小鱼要杀他,他在房顶把他对那女鬼的愧疚以及心里的话都说了出来
“我不喜欢你了,我不要你了”阿占也终于从自己的心魔里解脱,阿茵跟阿占在楼顶抱在一起的时候觉得,两个孤独的人彼此依靠真的很好,起码遇到了,每个人都有那么一些孤独的日子,觉得难以撑下去的时候,但是都会过去的,能遇到那个陪你一起撑下去那就再好不过了!
作为哥哥演绎的恐怖片,虽然情节上感觉不是很震撼,相比很多恐怖电影的吓人特效来说,比较平淡。然而影片的瑕疵完全被哥哥的演技弥补了 ,温文尔雅的医生,温柔的男友,被鬼折磨神志不清的男人,深陷记忆充满负疚无法自拔的普通人……当影片结尾,敞开心扉的医生,回忆着过去的甜蜜岁月,情愿陪自己曾经的爱人现在的女鬼去死时,哥哥的演技在这部影片也达到了巅峰,令人无法不感动。所以结局女鬼原谅了他,回归了应去的地方,就不显得突兀了。女主演林嘉欣在里边饰演因父母离异造成心里阴影的心理障碍女子,忧郁的眼神,神经质的表情都非常到位。影片描述了爱而不得的忧伤,以及爱所带来的伤害,还有为爱放手的解脱,所以它不仅仅是一部恐怖片。
鬼是自己的心魔。
最后我们都原谅了曾经的爱人,救赎了现在的自己。
为哥哥看的,不过没敢看第二回。
2008-6-7 19:15:31 7/6.3(673) 终究还是没解开心里的结,说句不厚道的,刘德华都未必能这么让人扼腕
8分,这个评分和电影关系不大,哥哥的最后一部电影,电影中主人公的痛苦是否就是哥哥自身的痛苦不得而知。而哥哥人生的最终归宿是否在这部之中已经悄悄预言。这部只看过一遍不想再看,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一个人远去了,意味一个时代终结了。
很早前就在电视上断断续续地看过,我始终是看不得惊悚恐怖片的,至今还记得一些吓到自己的场景,然后就是最后,张国荣在屋顶的样子。
一年后的愚人节,哥哥还是跳了。他尽力去演绎一个愧疚的人,赢得了原谅,获得了救赎;但电影是另一片空间,当中情绪与现实有丝连,也不能保证现实与剧本一样尽善尽美。人脑中的异度,纠结着现世的人,羁绊着来往的逝者。看到里面最后达成宽容的天台,就不甘心哥哥最后站上的天台那么无情。
很多人都说张国荣的死和这部片子有关,对此我不置可否~~
「我已經不再愛你了。我不要你了。」最後 他說 你要我跳下去 你要我死。不過我想告訴你 一直以來 我都沒有眞正開心過、我都不可以接受別的女孩 因為你。
心理有问题的人给心理有问题的医治心理问题,真的好可怕,这片子比鬼片还要惊悚恐怖,看了一直有阴影,大半夜的都不敢照镜子。
其实我是当个平常片看到,觉得张哥的演技还是蛮不错的因为看张哥精神错乱分裂兮兮的样子觉得是在本色出演,给了两颗星ps结尾恐怖了,因为后来张哥也是那么死的
是为了破那句“张国荣的轻生是受《异度空间》的影响而无法走出角色”而看的,关联度有点儿低,真不至于因此才轻生。剧情很无聊啊,不就是心魔难除吗。电影主题一句话基本可以概括,硬是要造那么大个局来说,有点氛围大于情节。靠音效吓人真是太没技术了。我只想说仿佛哥哥也有点逆生长趋势。
我不爱你了,我不要你了。
小时候跟着家人在电影院里欣赏此片,由此留下巨大的心理阴影。几十年后再度鼓起勇气回顾此片,却只觉得各种哑然失笑。作为21世纪初的心理恐怖片,本片有着那个时代独特的话题度,女主角被内心恐惧所具象化为的厉鬼所纠缠,最终在心理医生男友的陪护下得以恢复,然而男友的恐惧又再度浮现,整个过程阐释的是现代人与自我和解的情感纠葛。片中的惊吓元素现在看来已经不足为惧,整个故事结构也无新意,前半段花了太多篇幅描绘女主角的经历而最终的解法就是和父母相认,这种对心理疾病的理解难免有些敷衍了,而后关于男主角的故事又有种突然加快节奏的仓促感,如果不是有张国荣的演技撑着,这后半段其实是比较平庸的。片子本身属于是那种相对高级的国产鬼片,这得归咎于相当不俗的配乐。同时主演的去世也为本片增添了神秘色彩,但单看内容还是显得过时已久
一代巨星张国荣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传闻这部作品之后哥哥就得了相当严重的忧郁症。现在再看这部作品,除了肯定张国荣精湛的演技,其它是不值得多说的。
6/10。其实是部启发了[催眠大师]之类‘‘心理师也有心病’’的套路片,行为诡异的房东、阴暗的租房、镜中幽灵以及若隐若现的说话声,这些恐怖元素恰当推进了情节发展而不单纯是故弄玄乎。剪接策略上最有意思的是将男女主角的生活、初恋记忆产生交集,即使观众没有察觉出男主的焦虑来源,也在反转中揭示了情感命运的相似性:女主的抑郁来自被父母抛弃的童年,所以在初恋中过分索取和依赖,女友这种强烈的不安和过激行为也是青春期男主与之分手的原因。惊恐症和梦元素的运用也十分贴合剧情,女主潜在的孤独感将生活中听到的事加上想象呈现给自己,当听房东述说妻儿去公园玩耍被泥石流砸死,晚上就在储物柜看见浑身污泥的鬼怪向她咆哮,男主则是选择性遗忘的往事在梦游状态中重现,这两种念头引起的焦虑都表现出对周围人的不信任,需要陪伴和帮助才能逃避。
实在是。。。结构上太简化了,以致于心理深度上,完全没有说服力,结尾小鱼莫名其妙就说不爱张国荣了,杀了我吧,看在哥哥面子上,给三颗星吧
始终不敢看,胆小,看下来更怕电影与现实的对应,越是雷同越是可怕,越是不同却越是痛心。人生终章定格在这部电影,似乎,又莫名地合宜,多少年后畅想那时心态或相互的影响,无解,想起前几天采访林嘉欣,谈到要把每部电影都当最后一部来演,蓦然惊心。这场疑神疑鬼的惊魂记,勒伤了每一个人,多想天台变色之前,云过风也清。哥哥的演技与颜值太抗打了,而林嘉欣初闯影坛,继与学友相配后再次惊艳。
不觉得恐怖。真恐怖。
不论是故事情节、叙事手段、气氛营造、演员表演上都堪称一流,可谓国产恐怖片中的顶峰之作。唯一稍显不足的就是结尾太过于俗套而滥情,没有给人什么惊喜。而这部电影是张国荣的遗作这点,恐怕比情节本身更令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