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好孩子》于2015年6月27日在日本上映。影片改编自中脇初枝同名短篇集,讲述新人老师冈野匡、有暴力倾向的单身妈妈水木雅美以及独居老人秋子与孩子之间的故事。
本片是由短篇小说集改编,少不免会被观众拿它与原作对比。我觉得电影改编得很好。原作有大量的回忆和心理陈述,很多改编电影会利用大量的闪回和独白来处理。但是这部电影完全没有。它甚至没有独白和回忆片段。只是利用了表现电影镜头和简单的对白,就完美地传达了原作情绪和感情。
家庭主妇彩乃妈妈经常虐打女儿,她觉得其他家庭也不过如此,只是大家在外面都不会表露出来而已。
她自己在外也总是扮演一位温柔好妈妈的角色。每天两母女都会到公园跟附近的妈妈和孩子共度下午的悠闲时光。其中的阳菜妈妈显得特别虚伪,因为她每天总是笑脸迎人,总是说些讨好人的话。
新手教师冈野,因为经验不足,完全不知道该怎么管理班级。孩子们难于管理,家长们也不好惹。
他的班级里问题多多。有任性不服管的大熊同学,有是非多多的女生小团体,有备受排斥的清水同学,还有遭受家庭暴力自认为是坏孩子的神田,他说因为他是坏孩子,所以圣诞老公公从来不到他家里去。
他想帮助神田,但发现自己很无力。明明知道门背后神田遭受父亲的打骂,但他却只能松开握在门把上的手,黯然离去。
独居老人秋子住在樱丘小学的旁边,她的亲人全都离世了剩下她独自生活。她开始有点迷糊,去超市也会忘记了结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都有自己面临的问题。
在故事一开始,我们就能看到小女孩彩乃身上青青紫紫的暴力痕迹,即使穿衣服没有伸对手,也会遭一顿打。每次看她犯错,心也会随着紧揪起来。
电影的前半段,压抑无助。
冈野正在为班里的事情苦恼。他姐姐说:“冈野,你从来没有受过苦。”冈野听闻也大感不解。实际上,许多身处幸福当中的人,是不知人间疾苦。对别人的不幸他觉得不可思议,但他无法理解更深层的痛楚,这不幸的根源。
姐姐让儿子给冈野一个爱的拥抱。姐姐说:“孩子抱着你,砰砰砰地拍你的背。那是在模仿我呢。他想给你鼓励。所以说,爱护孩子的话,世界就变得和平了。“
这一段是对原作最大的改编。姐姐的一段话,是点睛之笔。
大人是小孩的模仿对象。他们从大人身上获得的将映照在他们自己身上。所有怪兽孩子身后都有一个怪兽家长。大人向孩子传送的温暖或冰冷,都会照样传送给孩子身边的人。所以,正如姐姐说的那样,爱护孩子的话,世界就变得和平了。
因为侄子的这一个温暖的拥抱,冈野回到班级就布置了”拥抱你的家人“的作业。到检查作业的时候,同学们既感到不好意思,又感到十分幸福。电影这段拍得像纪录片,孩子脸上满是阳光。他们是多么的容易满足啊,只需要一个拥抱。
拥抱能改变世界。
这一次拥抱,成了整部电影的转折点。后半段各人都找到自己的救赎。电影的色调也逐渐变得阳光。
家,本来是一个最温暖的地方。
孩子对父母和家庭有天然的依赖。即使父母嫌弃、打骂,说不要他,甚至把孩子赶出家门,或只是邻家的阿姨开玩笑说,不如来我家当我家的孩子。孩子仍会哭着抱着妈妈不愿意放手。父母的一个赞许的笑容就足以令他欣喜半天。
爱父母、爱家庭是孩子的本能。
如果到有一天他不再执着地争取父母的爱,那他一定是长大了。或者说,已经被伤透了心。
拥抱能改变世界,爱能化解仇恨淡化伤痕。因此每一个人,从今天开始也出力地拥抱吧,拥抱你的孩子、父母以及所有你爱的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温暖。
善待孩子,就是善待这个世界。
刚把 你是好孩子看完了 脑子中一直充斥着之前在微博里看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视频,孩子会学着你吸烟、骂人、发脾气……虽然有看不懂的地方,比如樱花象征什么,老师也太没脾气了吧,这样姿态做老师真的可以么,家长真的是胡搅蛮缠,可是应该是好片子,比如但从神田的脏兮兮的脸,比身体大几号的T恤,还有盖着眼睛的头发不难猜测出他是没人关爱的孩子,对于被施暴的家庭主妇,影片刚给镜头就猜出她是被施暴者和施暴者,父母啊对老师多一点宽容,给孩子多一点爱吧!影片中这样一句话“我对那孩子温柔那孩子就学着我的样子对其他人温柔”真好。ps印象最深刻的当然是自闭症儿童说的:幸福是吃过晚饭后 洗个澡 钻进妈妈的被窝对她说晚安。
看完了《你是好孩子》这部电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原来父母的行为真的会在你不自知的情况下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上演。童年时期是一个人性格和是非观的形成期,直到成人我们性格中的缺陷依然是小时候的经历形成的性格创伤。爱可以疗愈心灵的创伤~当我们成人之后意识到这个问题,慢慢学会包容,接受自己,不让自己的经历在另一个人身上重演,用合理的方式方法来达到自己希望的结果,与这个世界和解,与自己和解,调整好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开始觉得结构太散,但两次戳泪点,一次是自闭症母亲去老奶奶家,一次是女主去邻居家。老师给的家庭作业也跟后面剧情相呼应。立意给五星,池胁千鹤演技秒杀众人。
三线并行,寡淡无味,仿若命题作文前提之下的材料堆砌,可惜了很不错的题材;对小学老师有心无力的课堂掌控和张口结舌的家长应对,非常感同身受;凡有人之处,必产生偏见、欺凌、暴力,遑论陌生亲密,这是人性原罪,远非爱与拥抱能轻松消解,不走治愈路线可能更有看头。
关于育儿与两性问题吴美保确实做了许多努力,比如冈野老师初登场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但女性前辈教导他蹲下体验孩童视角后,他在女友住处询问自己是否可以洗澡时也是跪坐的姿势,片中他的所有成长都是让他在面对孩童与女性等弱势群体时能够采取更平等更谦逊的姿态。但我讨厌对于“只要我们温柔对待孩子,孩子也会成长为温柔的人”观点的强调,片中没有真正的父亲角色出现,温柔或残暴对待孩子的都是母亲,这也使得此观点将教育问题再一次强加于女性身上,即:没有坏孩子,只有烂母亲。但改变东亚地区常见的丧偶式教育才是最根本的问题之一吧?而且,一直家暴女儿的水木最终暴露曾经也被家暴,这段过去导致她无法好好与女儿相处,这就隐蔽了另一个问题:并非每个母亲都生来懂得爱自己的孩子,这才不是本能或者责任,而是需要去学习与努力的事。
整个世界的温柔都被你的怀抱所囊括,明天的我们也要认真地生活。
世上没有自然天成的强者、保护者、老师或母亲。是因为有了自己必须要保护的更弱者出现,才从往日那个伤痕累累的、胆小软弱的小孩成长为温柔强大的大人的。(希望语言若能表达出眼泪的万分之一。
我不是好孩子,所以自觉不想要孩子。令人烦躁的剧情与故作童趣的配乐形成反差。
看哭。特别触动我
全班一起看的心理电影,题材很喜欢,可是诉说的却不够清晰,太多东西堆起来了,有点太杂了,但是场景中带来的感动还是让人印象深刻的。
原生家庭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有多重要,小时候我不懂,现在我终于明白,是终生的烙印。每个孩子从小都是好孩子,也都应该是好孩子,父母不该把自己的痛苦施加于自己的孩子身上,因为他们长大,就是你现在的样子。我真的超级受不了小孩哭!!!受不了!!!!!
挺看好呉美保导演的,眼光独到
那些痛苦的灵魂都曾经被伤害,好可怜
多点取样,还真有好几处泪点。
孩子是天使,要用心去呵护。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童年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看完触目惊心,回想儿时看大人眼色行事,一言不合即被痛斥的经历,心有戚戚焉。女性导演主打细腻牌,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受过创伤的心灵彼此抚慰,情感出色可以填补手法平庸。
这部片子想说明一些家庭问题 然而支线没有交叉 叙述过于拖沓 对于问题的触及也是点到即止 不够深入
封面选得真好 最喜欢孩子们说拥抱那段 有纪录片的感觉~~
海报的上下两幕确是最暖的两幕。三线的故事隐隐联系在一起,导演处理得自然恰当。若想顽皮的男孩听话,让他害羞果然是有效的方法( ̄▽ ̄)ノ吾弟很适合这种鸵鸟路线的角色啊~(和城田优组CP迷得很 w
子役演出很棒啊
平稳中的温柔,拥抱过后是不可思议的爱的力量。故事缓慢平白,但是越说到后面越让人动容。
请给孩子一个拥抱,世界将会发光(影片后面色调变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