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云片糕~!
客家话/台湾话 上海话 日语 无缝衔接滴~!四🐶一~
那个帘子太好看了~!
台湾人看百乐门,女人都很好,没有蝇营狗苟的事情。
台湾人写穷人,也都是很苦又很好的人,琼瑶也是的~
南京政府把台湾人当日本人,然后日本归还了台湾,没说给哪个政府,南京政府又去了台湾。台湾不是日本殖民地吗,他当台湾人都是日本人,他去干啥。
林音乐家写家信一会儿是日语,一会儿是客家语。他说“我………”就是日语。他说“你………”就是客家话。
李心洁眼睛大得好夸张,不过唱歌那段很好看。都不太像她本人了。但是让你觉得,有这样一个五宝。聪明的感觉像电影里的英子。
表哥娶的妻子,真是好正宗的上海女人。
百乐门的舞女,看上去也很上海,其实还是像江浙一带的。很温柔又很聪明。
陈小霞,我记住你了,就是像林朝英一样的。写《暧昧》的那个,写《孤恋花》里的歌,有一段唢呐的主旋律,翻到这个音乐去看的电视剧。
粉红的旗袍,紫得像云南大理落日的晚霞。水滴一样的珠片挂在前襟。好像她家里的水晶帘一样。
五宝在理发店烫头发,烫发的夹子左一个右一个。老式的理发店,夹子上都通电,电线垂落下来,好像头上顶了朵要下雨的云。
五宝的耳环,也许是云片糕的。婉约的指甲盖的白珍珠。洁白无瑕。
绣珠披肩也很好看,是闪闪发亮的珠子,静影沉璧。
这集讲云片糕去买带大露台的房子,五宝去参加歌唱比赛,遇到林音乐家。
云片糕和五宝的接吻还可以忍受,反正就是扑过去吻。
但是她像许仙一样在露台上抱住五宝,就很不好看。许仙到底哪里像女同性恋?
反正许仙不是。
五宝要不叫她小宝。看起来太小了。
林音乐家叫他林美女。像屈原一样,披发行吟江畔。
偶然之间,看到了关于白先勇先生作品的介绍,大过年的看了这么悲伤的电视剧,与周围气氛有点不和谐。
先看了电视剧然后看了小说。电视剧也是看的删减版。本以为小说会有更多的描写,也知道是短片,结果还是不能尽兴。
袁咏仪演的云芳阿姐,妩媚动人,她把女人表现的淋漓尽致。在抗战胜利后的上海歌舞升平,她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在社会中已经懂得各种人情世故,与各种男人周旋!却因与五宝的偶遇找到了自己的心。
云芳与五宝
在小说中描写甚少,被三爷害死。剧中加入了与三郎的感情纠葛。我知道五宝爱三郎,但是我不知道她对阿姐究竟是怎样一种感情。爱是专一的,既然爱着三郎,那么对阿姐恐怕不是一样的。她从被三爷追打到遇到云芳被救,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在生日那晚是何等的快活。对于阿姐的亲吻最初是惊,然后有了回应,这个回应我始终不知五宝的内心。五宝对阿姐是感激之情,同时也是还不完的恩情,所以最后她没有和自己的爱人一起走。然而五宝也说过只有她懂阿姐。我不能明白的五宝!
云芳对五宝,感情很清晰而深刻。从那些瘪三手中暂时救出,帮她擦药(此处有一个镜头表现出云芳动心),虽然后来口口声声要五宝回去,但是最终还是收留了五宝并且帮她找了唱歌的工作。阿姐心中深深的爱着,准备买自己的房子。为了五宝出卖自己的身体为五宝赎身。(此处心疼阿姐)!为了不失去五宝,阿姐先是说男人各种不靠谱,劝说无效甚至有些霸道!然而为了五宝的幸福,阿姐最终放手,自己忍受着痛让五宝离去!这是怎样的情深!
云芳与娟娟
五宝死后,娟娟出现了。不管是不是替代品,阿姐又一次倾其所有去爱一个人。为的只是把她留在身边。然而没有好的结果,娟娟染上毒瘾,最后和母亲一样疯了!因为对五宝的亏欠,纵容娟娟。
每次看到云芳两个字,都能感觉到她的坚强和无奈。为了自己心爱的人一次又一次的付出,以其强大来保护着两个命运悲惨的女孩子。然而,在那动乱的时代中,云芳一样也是一个弱女子,最无奈的时候只能用自己的身体做交易,自己受苦受累只为比她更弱的爱人。她明白讨生活不容易,不用太多在乎别人的闲言碎语。面对许秘书妻子恶语相加,她终于说出"我从来没有喜欢过任何男人,因为我喜欢的是女人。”
袁咏仪扮演的云芳,在各种旗袍的映衬下,格外光彩照人!本来以为从大陆到台湾躲过了那十年浩劫,却躲不过生活的残酷!无论生活有多残酷,阿姐从来没有对生活低过头。阿姐的内心是如此的强大,甚至超越了很多男人,因为生活的艰难的磨练和一颗独立的心。
七夕刚过,远方故人,执手佳人,都在藉此诉说着无止无尽的爱意,恐倏忽之间,一切皆化作烟散。 殊不知,真正的爱,不会因为年岁的过往,而留滞他处。 爱是在久别重逢中让彼此拥抱地更加用力,是在等待与期待中让未来变得更加明朗,是在携手共度中演绎了整个人生。 平平淡淡是爱,轰轰烈烈也是爱。 今天我经历的他人的爱恋是台湾电视剧《孤恋花》。 一群人在时代的浮沉中,艰难的生存,并热切地爱着。 这部电视剧改编自作家白先勇小说《台北人》,曹瑞原导演,袁咏仪,李心洁,萧淑慎出演。 每次看到这两人搭档,我内心不禁一紧,之前《一把青》,《孽子》的余痛还如此强烈,不晓得这次又得承受什么。 整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从上海辗转到台湾,从末日浮华到背井离乡,爱意从未消失,思念萦绕心头。 那个动荡年代,生存也成了奢侈的事,爱就成了疲惫生活中残存的希望。 一个是酒家女子,一生深陷风尘的泥泞,夜夜笙歌中难掩灵魂的孤寂。 一个是身不由己的流离者,纵使飘零,一生追求。 两人相遇,在相互扶持中渐生情愫,却又在战火纷飞中经历死生离别。 后来远在他乡,遇到了那个与她相像的人,她又倾尽全力,想去挽留些什么,最终一切也化为乌有。 这个剧中,少有他人阻挠,只是两人相遇,后来的经历,都是命运使然,时代作茧,不晓得是哪个环节出了错,竟成这般。
在这个剧中,三个女主的故事,女主和男主的故事,单抛开来看,都令人动容。合起来看,更令人心痛。 没有狗血加持,有的只是平静中的细细诉说,却让看客的心纠结在一起,仿若刀剜。 一次痛心则已,哪想前面的情节只是剜开你浅浅的伤口,后面的内容会继续深剖,让你的血伴随着泪汩汩涌出。 言尽于此,眼泪珍重。 我希望此时说得少一点,到时你们的感受就会深一点。
《孤恋花》看一次,就很难缓过来了。 后记:故事悲伤,但愿你幸福。
2019年5月17日,台湾同性婚姻法通过,那些黑暗中的爱意,终是有了一丝希望。 这一生,你不必为别人而活,也不必在意他人的眼光。 爱情不是两个家庭,也不是两个性别的事,爱情始终只是我们两个人的事。
更多影评,请关注公众号:诗人笑忘录
其实这部剧的摄影、服装、语言、音乐、人物塑造、演员都是满分的。
剧情我不太满意,阿姐限制五宝的行动、阿姐不肯改行、阿姐为了老板仍然叫娟娟去上班、阿姐为了让娟娟不离开她而引狼入室,就,有些狗血、没脑子,这种苦情好像是一种文化。还有吸毒的效果镜头不应该放,可能会误导人堕落。这甚至让我只想打三分。此外里面对湾湾人的境遇的叙写角度是我没见过但是自己设身处地想到过的,我非常同情,所以尊重。但是我不知道那属实吗,因为历史,是被重述的历史,我无法得知真相,我掌握的见闻和知识形成我现在的态度。我本来可以只相信一种言论的,但当我知道还有别的叙述方式时,我无法再理智地告诉自己虽然感情上讲不该如此但从自己的利益来看就该如此不必心有愧疚,只能怀疑已知的而且想知道别的叙述。
忍不住对阿姐蹩脚地心理分析下,她应该很缺爱,才会牢牢地抓住她爱的人,关爱比她弱小的人,她对两个妹妹的关爱其实是她的需求,用爱的付出留住别人的心,只是第二次她更小心翼翼。不被爱的人是不能好好地爱人的。我觉得,好的爱不是情感绑架,而是让她自己做选择,鼓励她追求真爱,不是纵容她堕落,而是拉她出来,哪怕她选择的不是你,哪怕救她出来注定使她远离你。理智的爱也可以是完全的爱,理智的爱才是完全的爱。
她对五宝、娟娟的爱情中,都有母性的光辉,像妈妈宠爱孩子。也包含了控制欲和溺爱。
五宝、娟娟都好惨,我几度看不下去。虽然没有剧里这么惨,现实中女孩子也遭遇更多不幸。
我认为五宝对阿姐不是爱,第二集五宝的回应是懵逼的,她说只有她懂得阿姐,那是她懂得阿姐对她的情感的性质,而不是她也爱阿姐。她留下来,许愿和阿姐永远一起、放弃去台湾留下来,都是在报答阿姐,那是一种亲情友情参杂一点点爱情的情感吧。
娟娟对她是爱。她的话和她的动作,如友邻所说她对与阿姐和三郎有亲密关系的五宝隐约的嫉妒,都说明着。此时阿姐却不敢再贸然,只是宠爱甚至纵容她吸毒,而不她出去。
间谍和含芬居然成了最幸福的人。果然好好工作又好好爱人的人会幸运吗?间谍居然不收钱只帮忙也是蛮实诚可爱的。很有原则。但是剧里各种情节都太器重感情了。
柯桑并不丑,太恶心和恐怖了。骨子里的蔑视女性,蔑视弱者。他演得真好,特别恶心。甚至让我有些厌男,我觉得这样没有必要,具体的人没有错,背后权力机制在作祟,那谁来承担责任呢?我控制不住我的恶心。我都不想打出他恶心在哪里,因为这种行为生活中我于细微中见过,它是真的一点都不夸张地存在着。
一个女人是很难的。在男权社会她爱男人要好好过很难,她爱女人也并不更轻松。
痛苦是命运吗?为什么命运这么不公平?
突然发现台湾和日本作品的一个共同点,非常细腻真切地讲感情,太讲了,这是偏爱它们的原因,但是如果讲感情不能有好结局,让人觉得活着好难。
最近不想再看这类了,它让我沉浸,但不能给我力量,我需要智慧和力量,独立自主的力量,不被感情控制,完全的理性,自我和利他的好一点的结合。救我自己。
都有被云芳阿姊好好保护
方馨啊 好像妈妈
五宝歌声萦回
蔷薇蔷薇处处开 青春青春处处在 春天是一个美的新娘 满地蔷薇是她的嫁妆 只要是谁有少年的心 就配做她的情郎
花落水流 春去无踪 只剩下遍地醉人东风 桃花时节 露滴梧桐 那正是深闺话长情浓 青春一去永不重逢 海角天涯无影无踪 燕飞蝶舞 各分西东 满眼是春色酥人心胸 玫瑰般的美丽 夜莺似的歌声 都随着无情的年华消逝 青春一去永不重逢 海角天涯无影无踪
看完了,先说下我最喜欢的人物:表哥/许秘书/上海的云芳姐/台湾的三郎。令我特别动容的一点,许秘书的老婆在知道云芳姐喜欢女人后,瞬间放下了对她的戒备和敌意,但也没有另眼相看云芳姐,没有鄙夷与嫌弃,反而多了一分尊重和友善。这与如今的社会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好讽刺,果然时代在某些方面并不全然都是进步的,人类的包容心与宽容的肚量到哪里去了?最爱的一个镜头是云芳姐为了五宝的卖身契,委身于老板,事后站在滴着小雨的屋檐窗下,抽着烟的模样,真的美极了。我明白她的全心全意与不计回报,所以也格外的心疼她。但也只是针对上海时期的云芳姐,台湾时期的云芳姐,尤其是后期娟娟吸毒那里,处理的方式简直太糟糕了,她害怕失去娟娟,却亲手将娟娟送上了不归路,她害怕,娟娟会像五宝那样离她而去……反而是台湾时期的三郎,让我特别欣赏,他在明白了云芳姐对五宝的心意后,对云芳姐说:我现在明白了,你对五宝的情谊跟我是一样的。就这一句话足矣,平复他们前半生的纠葛和误解。小霞的音乐简直绝了,暗处生长的瑰丽花朵,虽微小却很坚定,就如云芳姐的爱意那般,蔓延到深处。最后的结局,还算欣慰,云芳姐扶着三郎边走边唱,歌声里是他们四个人的故事,何尝不是一段缠绵断肠的挽歌呢?但只要有云芳姐和三郎在,我就信,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很不错的剧啊,看了《一把青》再来看这个真是还嫌虐得不够!(顺便提两句,1.《自梳》也不错,推荐;2.刚刚瞄了下《欢乐颂》的评分,简直是不忍直视,评分还是走点心吧!)
致雲芳。我會好好愛你,不再讓你受苦。正是因你對五寶的愛,我知道你是情深的人。可是如果我在這,我不會讓你再想起你以往的苦。我想你跟著我,開開心心地過完下半世,不再想起世上的憂傷疾苦。我會好好照顧你,不用你再像以往一般,只懂得照顧人。你不用怕我會像她們般離開你,我會永遠在此,愛著你。
袁咏仪穿旗袍好美!可惜整部剧看着太压抑了
與一把青同時間看劇,有意想不到的亮點,小朱青到台灣後在舞台上唱歌,那姿態和五寶的神韻根本重疊,飾演朱青的連也在FB上放顆小糖:如果朱青來台後遇上雲芳阿姊,應該會被好好保護。可惜雲芳的愛沉重,若對方是直女,硬掰彎會悲劇,在臺灣篇又太包容,放任娟娟跟黑道一起吸毒......不說了我要去聽陳小霞的暗夜。
太虐了。但比起白先勇的原著完全是虽然合理但脑补过多。另外,每次李心洁近景的时候,总是会感觉像鬼片,还有袁咏仪的港普偶尔一出来太跳戏了
这么制作精良的剧居然豆瓣上没多少人看过? 场景\服饰\人物的神态\口白\音乐无一不考究,亦无闲笔,推荐给大家
制作很用心,女主们都太美了,心疼…直女是掰不弯的呀傻孩子
看了这部剧,觉得人还是没有感情好一点,云芳本来可以一个人过得很好的……
袁咏仪总攻不解释。高捷出彩得很。
每次看曹瑞原*白先勇 都要缓很久…太太太心疼云芳。
其实我原本以为自己永远不会看的···
男执女笔,催人心碎,白先勇先生不过万字的短篇精华,在曹瑞原的镜头里文字得到了很好的影视化,五宝为云芳撕掉的船票,三郎为五宝拉黄了的手风琴,泪瞎的眼睛,云芳为娟娟当掉的首饰,那些爱恋与乡愁太戳泪,云芳拿走了我全部的心疼,她爱的人都是简单天真的少女,又怎会懂得她的孤独痴恋,如果当初《一把青》中千帆过尽的朱青来台湾后,在酒家遇到的是云芳,她们会不会都快乐一点,彼此多一点相知。悲剧总有太多爱而不得,得而复失的无奈,我好难过。
无法想像原着原来仅有几页的剧情,竟可延长成电视剧,甚至深化了五宝(李心洁饰)与三郎(庹宗华饰)之间的唯美感情,不得不佩服编剧的极大想像力与文字影像化的深厚造诣!我甚至可以大胆的说:它比原小说还好看(因《孤恋花》是极短篇小说,并非原作者文笔问题)!
萧淑慎 有没有想过自己戏如人生。。。
脑洞啊脑洞...娟娟好惨靓靓好可伶 上海部分看不进去 李心洁吓死爹... 台北部分好多了 美少女萧淑慎颜值演技歌喉完爆绿茶大妈李心洁 靓靓美御姐<3 庹宗华路人吃货
百合片中少有的佳作。一定要看电视版!!!
民国姬佬的悲歌。云芳对五宝、娟娟明明是情,在她们的心里却止于恩义。白先勇对于女同的观念有失偏颇,片中云芳的一些言辞流露出「对男人失望才托付于女人」的意味,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里面的演员都很美。讽刺的是最后过上幸福日子的只有那个失意放荡的表嫂。
今天,2017年5月24日,台湾成为亚洲第一个「同性婚姻」合法的地区!
爱上直人的悲剧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白先勇的文字,曹瑞原的光影,杨三郎的孤恋花,各位主演的演技。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更悲伤了。哭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