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片中提到的法国地名/地理位置一览
1. 萨隆(Salon)
萨隆,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大省的一个小城镇。菲利普在此工作了十一年,一直想要调到海滨城市工作。
2. 卡希斯(Cassis)
卡希斯,法国南部小镇,以美丽纯净的蔚蓝海岸著称。菲利普第一次申请调职前往卡希斯,但是上级把名额给了残疾人。
3. 圣拉里(Sanary-sur-Mer)
第一次申请调职失败之后六个月,菲利普假装成残疾人,再次提出申请。这次申请前往的是南部海滨城市圣拉里。
4. 里昂(Lyon)
菲利普假装残疾人被识破后,HR告诉他,他被调到北方以作为惩罚。菲利普第一次猜的是里昂。
里昂是法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除巴黎之外最重要的科教中心,机械、电子、化工、重型汽车、计算机等产业实力雄厚,拥有2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常被认为是法国的第二大都市区。里昂也是法国乃至欧洲重要的文化与艺术中心,以丝绸贸易而闻名,在罗马时代就相当繁荣,1998年里昂老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里昂也是世界电影的诞生地和二战期间参加抵抗运动的城市。
——摘自百度百科
(其实里昂并不北哈哈哈哈:)
5. 巴黎(Paris)
菲利普接下来猜的是巴黎,巴黎确实比里昂要北一点...
6. 加莱海峡省(Pas-de-Calais)、里尔(Lille)
HR终于揭晓答案了:)
加来海峡省(Pas-de-Calais),法国北部一省。西、北两面临海。面积6672平方公里。人口143.4万(1990年)。首府阿拉斯。大部分为丘陵地,尤以西北部地势稍高。多条河流从丘陵地发源,向西、北方向流出。东部有煤矿。北部和西部种植牧草,饲养牲畜,南部和东部种植谷类、蔬菜,饲养奶牛。有化工、钢铁、汽车、纺织、电机、食品等工业。沿海有加来、布洛涅等港口。
——摘自百度百科
此外,HR还提到了法国北部城市里尔,毕竟说加来海峡省估计没几个人听说过...
里尔(法语:Lille,荷兰语:Rijsel),法国北部城市,北部-加来海峡大区的首府和诺尔省的省会。里尔是法国北部最大的城市,法国第五大城。若算上整个里尔都会区,其总人口排名将上升至法国第四,仅次于巴黎、里昂和马赛。里尔历史悠久,中世纪早期已成为大都市,工业革命时期以后则成为法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里尔也是整个法国北部的经济、教育、交通和文化中心,拥有近百家家跨国企业、数十所高等教育机构、两个国际性的火车站,并于2004年获得了“欧洲文化城市”的称号
——摘自百度百科
7. 贝尔格(Bergues)
作为惩罚,菲利普被调去的小城市贝尔格(加莱海峡省的贝尔格市)
8. 波克洛尔(Porquerolles)
在北方城市贝尔格工作了(愉快的)三年后,菲利普终于被调到了法国南部黄金三岛之一——波克洛尔。不过,他已经开始舍不得北方啦:)
最后放一段戳中我泪点的截图:)
2 ) 返璞归真
《欢迎来北方》吸引我的最初原因,是一部中等成本制作的生活喜剧竟然上映不久便打破了《虎口脱险》在法国保持了42年的票房纪录。于是下载来看它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卡德·梅哈德是我所熟悉的法国老演员,他在此片饰演一个工作在富饶优越的法国南部的邮政局官员,作假扮残疾想升职为局长,蹩脚的演出最终被识破,发落到法国北部小城去当邮政局长。南部的人提起北边就咋舌摇头变脸色。在他们看来,那里气候恶劣多风雨,人们为了御寒常喝烈酒,性格粗鲁简单,说话口音浓重,生活也并不时髦富裕,在南部人心中那里无疑跟地狱没差。
梅哈德的妻小送别他去北部前,简直像他要去的是难民营。泪眼婆娑,大包的衣服食品,凄凄的送别话语。而在路上他也确实领略了北方恶劣的狂风暴雨。又听到接他的丹尼·博恩的浓重口音,看到住处的简陋。梅哈德的心情自然不必说,糟糕透顶。
一开始梅哈德对下属态度冷淡,并不融入其中。但渐渐相处中发现,他的下属以及北部的小城居民,虽然大大咧咧不重礼数,但性格豪爽不拘小节,十分好客。对他的态度并不在意,用宽厚的热情暖热梅哈德的心。梅哈德开始喜欢并留恋这个地方,这里的淳朴民风让他甚至不愿意回到虽富饶却人情疏淡的南部去。每次的回家都是他想念北部的开始。
片中有趣的情节很多,笑声中弥漫浓浓温情。梅哈德发现丹尼·博恩总是送信过后醉醺醺地回来。后来跟他一起,为的是给他示范一下如何拒绝居民邀他进门小坐喝酒闲聊。结局很尴尬,俩人完全抵挡不住北部居民的热情款待,全都醉了。他们开始骑自行车互飙起来,堂堂邮政局长跟个孩子一样撒欢。完全卸下了虚假躯壳。
丹尼·博恩不但是邮递员还担负着小城中心钟楼的报时。他的报时方式非常独特,敲出得不是简单的报钟声,是一首首的音乐,让梅哈德大开眼界。丹尼让梅哈德也敲,说这也是放松的方式。梅哈德在北部感受到的是返璞归真的轻松惬意。
当梅哈德发现他并不能说服妻子,自己不是装的而是真的在北部生活的不错,他开始顺着妻子的意思说北部完全如她所想。可妻子却执意要跟他去北部生活了,因为无法看丈夫一个人身陷地狱却不同往。梅哈德只得向同事们说明他跟妻子说的那些违心话。大家都很生气,纷纷抱怨离开。可当梅哈德真正带妻子到了后,同事们为了让梅哈德不陷入对妻子谎言的不安中,便刻意表现得如梅哈德所描述给妻子听的北方佬一样,把粗鲁和无礼发挥地淋漓尽致。梅哈德内疚又感动。
最终妻子还是慢慢发现了北部居民并不是她所想的那样。谎言揭穿了,心却更近了。他们都喜欢上了北方质朴简单的生活。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离职的日子到了,梅哈德又被调回法国南部。走前,梅哈德哭了。他对北方的人情民风留恋不舍。被他们的直爽热情深深感动着。应了一开始他刚来时丹尼说的那句话,来北方的人至少得哭两次,一次是刚来的时候,第二次是临别时。
看完片子,眼睛也跟着湿润了。明白了片子如此受欢迎的原因——返璞归真。去掉浮华和噱头,去掉故弄玄虚,还原生活的本真面目。当刚来时的恐慌不安被临别时的留恋不舍所替代,同样的眼泪不同的含义,这之间的转变过程,便是返璞归真之路。对物质权位的贪念破灭,却因祸得福,收获了真正的快乐和自由,体味到人间温情。
人生充满无数这样的起伏转折。最后,能够返璞归真,便是走对了路,过明白了生活。
http://blog.sina.com.cn/hometaste1225 3 ) 小镇魅力
如果你恨他 请送他去北方
如果你爱他 请送他去北方
边疆亦或是偏远地带常常意味着荒芜、原始、落后。去那生活也就有了惩戒的含义,于是有了被贬到海南的苏东坡,及本片中犯了错误,被派去偏远北方小镇贝格斯工作生活二年的菲利普。最后苏东坡写下: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菲利普呢,在贝格斯不觉生活了三年后,离去时洒下了不舍的眼泪。
如果我硬说繁华的背后更多的是奢华、腐朽、堕落,自已都认为这种说法片面且带着酸葡萄的味道。但我还是敢说,未完全被工业、高速发展的经济侵蚀的地方有着更多的纯朴田园气息,悠闲生活节奏,好客爽朗民风。菲利普带着被发配的心情,对北方生活的偏见和误解,来到这样一个地方,遇到自然真挚的同事和热情好客的镇民,也就很自然爱上了那儿。同样,去年台湾人人争看的票房冠军《海角七号》,也是以美丽海边小镇为背景,展现了让人舒坦的自然纯朴原住民的生活。只是《海》走的是以一封多年前的情书为线索的煽情路线,《欢迎来北方》走的是法国式幽默的喜剧路线。
除了喜剧效果外,片子值得称道的是,冲突设计的比较流畅转换自然:为了取悦妻子,拼命想调职,为了调职装残疾人,穿帮,得知外派。然后编导开始从各个视角铺垫南方人偏见中北方生活的可怕,菲利普去上任就颇有些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之感。北方以一场大雨及各种矛盾迎接了他,然后是和解,接受再至喜欢。同时穿插了菲利普与妻子,同事安东尼挣扎在母亲与爱人之间的感情戏。影片暖暖的色调温情而干净,画面很有质感。
提起本片,大家都要说到它的票房,超越了保持了四十二年纪录的《虎口脱验》,也有些人置疑它不是很搞笑。很小的时候看过《虎》,除了“对眼”瞄准飞机的细节外,其他已经记不清了,依稀是同样不会让人捧腹大笑,却可以意会的小幽默。周立波的《笑谈三十年》在坊间引起争议,上海方言及文化氛围下产生的幽默是真正的幽默吗?幽默有国界吗?这个问题同样存在于《欢迎来北方》中,语言产生的笑果,因对它的不甚理解大打折扣。(网上有个版本翻译得比较好,相对来说更能展现发音上的差别造成的搞笑。)不过这些并不妨碍观片时收获的快乐,片中笑点不少,身边不时传来嗤嗤的笑声。一如我不喜欢用血腥场面表现的恐怖,用煽情痛哭引导观众流泪的悲情,我不喜欢用夸张恶俗表现的幽默,更喜欢这种带着阳光温情的轻喜剧。
七十年代时我爸差点作为援藏干部去西藏,没犯错误而有了被惩罚的感觉,就有不少其他条件做为补偿,如升职,涨工资,解决家里人的工作。那时对那儿的成见是,几个月洗不上一次澡,没有肉吃,想吃荦了要去河边自已叉鱼吃。最后他没有去成,要不我现在应该正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小镇中,过着简单宁静的生活。
4 ) 到陌生的地方去旅行
可以看出法国的经济发展也是不均衡的,南方发达北方落后,但差距并不大,没有中国大。没有中国的东西部大,也没有中国的南北方大,更没有中国的城乡差距那么大。即便是发达如法国,足不出户的狭隘视野也会闹出种种的误会和笑话。就像跟着法国人菲利普由南到北经历了一次旅行,外面的世界并不可怕,风俗习惯也许不同,人性总是相通的。狭隘与偏见只会助长怯懦。敞开心扉鼓起勇气到别的世界看一看,原来世界都是一样,也是丰富多彩的。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是也。
5 ) 第三遍看,之前没注意到条子是图卢兹口音
欢迎来北方,两年前刚来法国的时候温习过这部电影,现在再看依旧笑点不断,经典就是经典。刚刚看了一下维基,这部电影是目前为止票房最高的法国电影。在法国达到两千万人次,法国总共六千多万人,什么?你说你学法语的从来没看过甚至没听过这部电影,额....就好像你不知道泰坦尼克号一般。只能说Dany Boon太厉害,自导自演,他所演的无物申报和替身演员也都是我喜欢的电影类型。南北差异,地域偏见在中国很常见,在法国这个小国家也依旧存在。看看一个南方佬怎么适应和北方佬共处的日子。这次特意注意了他们的口音,还有宪兵的口音,好好笑,图卢兹的(在法国最容易被人模仿嘲笑的口音)。这肯定是4.5到5星推荐。至于我心目中的5星电影是什么,肯定是汤姆汉克斯的电影,阿甘正传。
6 ) 诺尔加莱大区 奇迹与淳朴
第一次听到加莱这个名字,是通过罗丹的雕像《加莱起义》,那还要追溯到14世纪的英法战争,而对于球迷来说,诺尔加莱大区的首府球队里尔队本赛季在法甲当中有着出色的发挥。
记得在本赛季法甲的比赛中,七冠王里昂北上南热塞球场两球不敌瓦朗谢讷的时候,看过一篇文章,里面这么说道,“如果里昂主帅普埃尔看过《欢迎来北方》这部电影的话,他一定不会对今天的这一幕发生惊奇。”从那一刻开始,就对法国的北方充满好感。
看了这部电影,确实非常有乐子,诺尔加莱大区的淳朴民风让人击节叫好,而法国巨大的南北差异也确实有值得反思之处。片子当中有一个镜头是在球场拍摄的,很明显,那是朗斯的主场。
引用我们ESPN网站法甲版刘超华老师的文字:本赛季冬歇期间,M6电视台曾以“2008年法国足球大事件”为主题进行过大讨论,在里昂主席奥拉斯看来,2008年,法国足球最重要的事情是里昂连续第七次夺得法甲锦标,在波尔多主帅布兰克看来,法国队欧洲杯中的惨败是这个年份最重要的事,瓦朗谢讷主帅孔布阿雷的看法与众不同:“我认为朗斯降级是2008年对法国足球影响最深远的事,我地处北方,我深知整个地区都在为朗斯降级感到震惊,哪怕是里尔或瓦朗谢讷球迷。”
于是,我们真的不难体会朗斯主场的气氛为何如此浓烈,值得一提的是,该大区的另外一支球队布洛涅也升级成功,而布洛涅就是里贝里撞出伤疤之处。
总之,这部片子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最纯真的法国北方,一个最唯美的诺尔加莱大区。
7 ) 来也飙泪,去也飙泪
应该是时间和场合过于适合,导致我看这样的喜剧,竟然有飙泪的冲动。
法国北部,nord pas de Calais,多么熟悉的地方,熟悉到那样的钟声,那样的火车站,那样的海滩,那样的街边卡车的快餐店,我都会想,自己是不是曾经逗留过。
是的,三年了。
一样来到这里的时候,我一路洒泪,从阳光灿烂的大好祖国,来到这个常年不见太阳的法国北部。我甚至想,只是为了不考研,我苟且地当了交流生来到这个地方,到底是为了什么。
那是06年的夏天。
然后那年夏天我们去Calais的海边,8月的时候武汉应该是热到让人窒息吧,这里的海却冰得透心。我们肆无忌惮地冲到海里,一个浪扑来,全身冻得发麻。
有男生大声喊“Ah Putain!这就是法国的海么!”
我坐在海滩上写大字,写那些在国内的,我想念的人们的名字。画着圈圈依旧怨念地想,自己为什么要来这里。
然后他搬家来了法国北部,放弃了他的南部小镇,报了北部的学校。
Putain!为什么我们的经历跟电影里如此相似?
只是不同的是,我从来没有隐瞒我的情绪,直到他来之前,我一如既往地讨厌着法国北部。
直到暑假回国的时候。从寝室出发,拖着30公斤的大箱子,几乎沿路都有好心的人,在我下楼或者上火车的时候帮我抬箱子,他们就好像接力一样,一个又一个帮助我,又一个接一个无声地笑着离开。
回国那两个月,我突然很想念学校边的快餐店,很想念走在路上陌生人互相说早上好。
终于他比我提前半年毕业了。
我们俩在他回国前两天,挤在电脑前看完了这部电影。我们不停地说“哎你看那个!你看那是你最爱吃的哎!”
然后死命地笑,笑得差点飙泪。
他说,来法国前一直琢磨着拿到文凭立马闪人,到了这个时候,竟然又舍不得走了。
我说,人生不就是这样么,好在,我们还有期待。
我想,人生也许一直重复着的就是这样的桥段,来到陌生的环境,想念过去的环境,可是当陌生的环境变得熟悉甚至习惯的时候,往往又到了要离开的时候。
就好像旅行,也许到了哪里已经不再重要,那些风景,才是永存脑海的吧。
8 ) 欢迎来北方
“终于在北京找着了北。”
前些日子,已在北京求学一年多的好朋友在qq签名上如此写道。看后,我会心一笑。你不知道,这位小妹妹在背书包北上求学之后的一年多来,不知说了多少次“怀念广州”“我的将来在广州”之类的唠叨话,这一回,她终于要把手表的指针拨回“北京时间”,张罗着度过温暖的冬天。祝福她。
相比小妹妹的慢热,《欢迎来北方》中的菲利普则是一根“热得快”,进口的,非我家乡电白倾力打造的山寨版。
身任某邮局局长的菲利普为了让抑郁的妻子能在一个较好的环境生活,他想方设法申请调往温暖的南方工作,甚至假装残疾企图瞒天过海,然而最终功败垂成。这样一来,倒霉的菲利普不但工作调动成了泡影,反而被公司的一纸调令支往北方小城贝格斯,一个传说中“能冻掉脚趾头”的地狱般的地方,那里的居民无礼、野蛮、粗鲁并且满口“北北”口音。总之,所有的传言都无情的显示,那里不是南方人呆的地方。
于是,在怀着对“北北”的巨大恐惧当中,菲利普以六十时速的蜗牛速度爬向贝格斯。
但是,在仅仅经历了第一晚的恐慌之后,乐观的菲利普发现这个小城并非传说中的地狱,这里并非冰天雪地,这里的居民以及他的属下虽然满口“北北”口音,沟通存在问题,但是他们友善、热情、敬业,并不像传言中的那样欺负外地人。他的下属甚至还给他搬来了家具,把他那空旷的家填得满满当当。更有趣的是,贝格斯人居然很主观的认为南方冷不可耐,那怜悯的神情跟南方人谈起北方时一个样。哈哈。
就在菲利普开始快速适应的时候,电话响起,是妻子茱莉。当菲利普兴奋地跟千里之外的妻子说这里的环境和居民都很好时,先入为主的妻子居然认为菲利普在撒谎,在掩盖他在当地承受的巨大压力。无奈之下,菲利普只好向妻子“大吐苦水”,把贝格斯说成“此景只应地狱有”的蛮荒之地。想不到一通谎言之后,妻子居然前所未有的关切起菲利普,并说“我对你为家庭作出的牺牲而感到骄傲”,把电话那头的菲利普搞得一愣一愣,不知如何应答。后来,菲利普把妻子的这种关切归功于“距离产生美”。
跟科学一样,谎言也是一把双刃剑,只要运用得当,谎言也能形成强大的生产力。为了迎合妻子的先入为主,菲利普编织了一幅地狱般的贝格斯之图。他想不到,正是这种“诉苦”让夫妻间的激情重新燃点起来。所以,两周之后的那个周末,当菲利普回到南方那个“温暖”的家庭时,妻子居然煮了好多他平时爱吃的东西让他“补补身子”,儿子拉法尔也煞有介事的要数数爸爸的脚趾头还齐不齐全。这一幕多么的温馨。哭笑不得的菲利普不忍道破真相,唯有继续驾车回去那“令人谈之色变”的贝格斯。这一回,他的车速居然飚到160时速!两老熟人交警叔叔毫不手软的再次递上牛肉干。我猜,当时交警叔叔一定暗爽到内伤:“多谢阁下对在下完成本月任务量和交警大队创收工作的大力支持!”
再次回到贝格斯,菲利普已经习惯把法式薯条当作午餐,他跟“恋母”的安东尼等下属成为好友,他们融洽的合作,愉快的聚会,成功创建了“和谐邮局”示范单位。于是,戏剧的一幕发生了。某天,安东尼要出去送信,菲利普踩着自行车跟了出去,他信誓旦旦地说要教安东尼婉拒居民的喝酒邀请——他要帮助安东尼戒酒。怎料敲了几次门之后,菲利普不但没法帮忙安东尼“挡酒”,反而是他自己首先禁不住考验,最后甚至还要主动敲门讨酒喝,还要“以权压人”,命令安东尼喝酒……酒足之后,两人居然光天化日之下做酒鬼爱做的事,站着桥上扯开裤链往河里“灌水”,丫的丝毫不把城管和创文放在眼里!更过分的是,他俩爽完之后还醉酒驾驶,与警察叔叔大玩生死时速,结果菲利普的车撞向旁边的无证摊档,差一点没引发交通大堵塞。爬起来后,被警察一铐子就带回派出所。“你丫的,老子是南边邮局派来的,比你们市长都大,你敢抓我?你警号多少?”也许,昏昏欲睡的菲利普当时脑海闪过了这样的一句对白……
星爷严肃的指出,欢乐的时光过得特别快,又到时间讲拜拜。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菲利普。当他相当兴奋地跟他的职员宣布,他晚上没有活动时,美丽的女职员(忘名了)小声的提醒,今天是周末,你不用回家吗?是啊,又周末了,该回家了……
而妻子茱莉却仍然以为丈夫在北方受尽了折磨,因此她甚至把丈夫的朋友都请到家中为周末回家的菲利普加油打气。一边看着妻子发自内心的“瞎忙”,一边接受朋友们关切的拥抱,菲利普真是感慨万千——这娘们是疯了咋的?我说了在北方过得很好她不信,偏要想当然的怜悯他在北方过着非人生活。事实上,菲利普并不拒绝这个用奔跑了千里才换来的来之不易的温馨时刻。他等的不正是这一刻吗?
更让菲利普抓狂的还在后头——茱莉居然要跟他去贝格斯居住!这样一来,所有关于贝格斯的谎言不攻自破!他无法预见妻子得知真相后的反应,所以他当然是极力反对。在劝说无效之后,急于妻子北上的菲利普居然自导自演了一场难度相当高的车祸(请观看影片自行评估车祸难度)。然而,菲利普这釜底抽薪的毁车阴谋最终变成了缓兵之计,他没法打消妻子坚决同行的念头,只是把她北上的日子推迟了一天——就在一天之后,贝格斯上演了一场全体居民参与的好戏。
匆匆回到邮局之后,菲利普把所有的职员都叫进来召开紧急会议,把他骗妻子的谎言心虚的全盘托出,并恳求大家伸出援手。但是,职员们的反应出奇的冷漠,一个接一个的起身走出办公室,留下目瞪口呆的菲利普等待那个令人尴尬的时刻到来——丫的太不讲义气了,老大有难你丫居然挨个溜走!看我以后怎么收拾丫的!
从南边来的列车缓缓的停下来,车上的人群潮水般涌出。菲利普像一个在学校做错事的孩子站在站台上到处张望,他既渴望在往来的人流中找到深爱的妻子,却又不知道带她去何处寻找那个传说“地狱般的贝格斯”。
接下来的发展,可以用峰回路转来形容。当他百般滋味地拥抱完妻子,并准备说出真相之后,邮局那辆黄色的邮车突然停在妻子旁边,车门拉开,以安东尼为首的一小撮“北北”团团围住茱莉,用极度疑似面包车抢劫的手法把茱莉塞进车里……
于是,传说中的贝格斯有条不紊地出现在茱莉面前——粗鲁的乡巴佬、陈旧的房屋、破败的矿区、奇怪的生活方式……一切都令茱莉感到浑身不自在,她终于体会到丈夫在这里的日子是多么难熬!然而,“恶劣”的条件不但无法让茱莉知难而退,反而更加坚定了与丈夫相濡以沫的决心,这出乎菲利普他们的意料之外。
这个意外引发了菲利普与安东尼之间关于“男人”的一场争论。他俩约定,菲利普回头跟茱莉说清楚“贝格斯真相”,安东尼则砍断已经盘缠他三十五年之久的“恋母情结”,向曾经的恋人大胆告白。
当菲利普回到破屋子的时候,发现茱莉已经不在。他不知道,在离矿区不远的邮局,美女职员已经把真相跟茱莉和盘托出。而与此同时,安东尼鼓起勇气跟控制欲极强的母亲提出要自立门户。然后,母亲赶到邮局隔着玻璃向女职员“认输”——“他选择了你!”
也许是“距离产生美”。其实,不是距离产生美,而是距离映出了美,放大了美。美,是人类身上的一个情感胎记,与生俱来,不需要产生,只需要发现。星爷说,在他死去的那一刻,他试着用心眼去看这个世界,发现世间的万物看得前所未有的透彻。情感的胎记,用“肉眼”是没法感光的,必须用“心眼”去寻找人类这块最神秘的田地。当茱莉他们每天都一起为工作、为柴米油盐奔波忙绿时,用肉眼就够了,没法用上“心眼”。而当菲利普远赴北疆时,喋喋不休的茱莉便如醍醐灌顶般说出:“我对你为家庭作出的牺牲而感到骄傲”。她不知道,当她对电话那头的爱人说出这句话时,骄傲的不只她自己,还有那个身处“人间炼狱”的丈夫。他骄傲地承担了一个男人的责任。
喜剧都是团圆的结局。团圆的当然不只菲利普夫妇,还有刚刚摆脱“恋母情结”的安东尼。说起安东尼,一定得说那个中世纪留下来的钟塔。
虽然萨科奇执意会见dl从而引起国人不满,但你不得不佩服法国人极致的幽默与浪漫。用作示警集兵的钟塔,居然设计成可以弹奏乐曲的巨型“钢琴”,敲钟人起码要钢琴过八级才能胜任(钟塔具体造型请自行观看影片)。安东尼就是那个钢琴艺术家,每到正点,他就对着乐谱满怀激情地击打着“琴键”,优美的钟声响彻贝格斯小城……
这夜,那个“不大的广场”,那个高耸的钟塔,悦耳的钟声再次响起,这次不是正点报时,而是奏响安东尼的爱情冲锋号。瀑布般一泻而下的那面横幅,女职员那惊愕而甜蜜的表情,安东尼的“从天而降”,菲利普的“功成身退”,共同拉开安东尼的爱情序幕……
“大凡来贝格斯的人要哭两次,第一次是初来乍到,第二次是临行离别”。这一句话,安东尼对菲利普说过两次:第一次,初来乍到的菲利普不以为然,一笑而过;三年之后,菲利普一家要“如愿”调往南方,临别时这哥俩紧紧相抱,感人至深。巧合的是,星爷在《大话西游》中也两次说到的那个“经典谎言”,虽各有所指,但殊途同归。情感,这个人类身上与生俱来的胎记,种族、政治、时空这些让人心寒的原力也无法抹煞它的存在。
如果以“悲剧是把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这个标准来衡量《欢迎来北方》,影片也可以解读为“悲剧”。比如,当菲利普一家千方百计要调往南部工作的时候,机缘跟他们开了个玩笑,一家人不得不遥望千里;当菲利普开始在贝格斯扎下根来,一个信封再次将这个家从这里连根拔起,新的安家处正是三年前梦寐以求的南部。三年过去了,历史走了一个轮回,重新回到了起点。一切似乎没有变,一切却已面目全非——究竟该用“夙愿得偿”还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来安慰菲利普一家?所谓悲喜剧,不过是观点与角度而已。
……
我不知道“北方”在西方有无特别的寓意,只知道对于中国来说“北方”是个高不可攀的词。古语“南面而立”意思是皇帝坐北向南,一派君临天下的气势。从古到今,几乎所有的中国政权都是自北向南进攻从而统一全国,专家就分析,中国地势北高南低,北方士兵从高往低冲占有很大优势,南方士兵很难抵挡。再比如闪亮的北斗七星,就像马列主义那样,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连曾经不可一世的国际大都市香港都要“北望神州”。 “北方”是个稀缺资源,谁掌握了“北方”,谁就掌握了制高点。因此,“欢迎来北方”在中国是个与虎谋皮的事情,千万别信,否则尸骨全无。
方言与口音的差异在每个国家都存在,不同方言之间的误解与冲突往往会引发许多笑料。这当然不是笑谁的口音土。比如鸡同鸭讲,我们是觉得两者之间指手画脚也无法沟通的场景很让人忍俊不禁。另外,还有一句非常“八十后”的爱情格言:因为误解而开始,因为理解而结束。其实,我觉得事实应该是,因为找不着北而开始,同样是因为找不着北而结束。所以不少人认为,混沌不清就是爱情的表象,虚无缥缈才是幸福的本源。
……
再说回我的小妹妹。她经常都怂恿我去北京探望她,特别是她在“北京找不着北”的时候。我说,等俺有钱了再去。她问俺啥时候才有钱。我说,天知道。
天冷了,欢迎来南方。
中年危机的男主被调职到北方,本以为是地狱其实是天堂。悲观主义的老婆就会把男人往谎话里逼吧。
大段法式口音的笑点外国观众估计都会茫然吧,但南方人对北方人的偏见看来是全球性问题。相当于我们的《香港人在东北》?还是挺温馨的
让我放声大笑的片子不多,而大笑后又能感动的片就更少了。
很温情的一部电影
哇哈哈哈,太逗了!法国人很有幽默感呀!这天真又可爱的剧情。真是我2013年看的最搞笑的片
越来越喜欢法国喜剧的调调了。
自天使爱美丽后,再一次改变我对法国电影的看法
好喜欢法国人的幽默感,不过北方貌似也没多么冷嘛,杭州才是又湿又冷体感北极的存在
挺好笑的。。
此片好不好看,翻译很重要~~
中间有段笑懵
玩的主要是口音梗,也只有法国人才会觉得好笑吧。两个女主都属于比较有味道的长相。
可爱,好笑,开心
像这种方言幽默理解起来还怪难的,多亏翻译的很好
适合开怀一笑的片子,够轻松
法国喜剧很对胃口。翻译翻得好
小城故事多——巴黎是巴黎,法国是法国
精美的小品,笑点很奇特.
法国南方佬对北方的想象。。。真是恐怖:)
【C+】实在get不到有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