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俄罗斯的爱国电影,但我从一个细节想到很多。
饿罗斯说入侵屋克兰是为了打纳粹。但是饿罗斯自己国内就很多年轻人光头党就崇拜那粹,胳膊上纹着那粹万字标志。可见很多国家都有崇拜那粹的小年轻,中国也有很多人崇拜那粹德国的名将,战绩,也喜欢那粹德国的军装呢,只要有需要,这些也能成为俄罗斯名正言顺入侵中国的理由吧?
饿罗斯说打屋克兰是为了战略安全。结果芬兰瑞典纷纷加入北约,饿罗斯也无所谓的样子,难道他们那边不算战略安全?说到战略安全,我要为中国说句话,中国被日本韩国印度越南泰国一群欧美阵营的国家团团包围,哪有一点战略安全,中国经济不是发展的挺好?就你饿罗斯少一块战略安全就不会发展了?这不是典型的拉不出屎怪地球引力不够吗?
从2月份开始,饿罗斯就屯兵在屋克兰边境几个星期,一边辟谣说不会入侵,一边发动了战争。官方说话跟放屁一样毫无公信力,某国却有无数媒体大赞正义啊,伟大啊,仁慈啊。穿件衣服吧你自己不恶心吗?
只要打开地图看看就知道,饿罗斯没有其他目的,就是想要乌冬几个州的地,把克里米亚从陆地上连起来,克里米亚对饿罗斯多重要自己去查,从2014年抢过来以后克里米亚几乎孤悬海外,连淡水都需要赫尔松供应,不把赫尔松抢到手,克里米亚等于只能看不能用的飞地。
别再被无良媒体提着脑子人云亦云,多独立思考多自己分析,自己长点心吧!
虽然出生已经是苏联时代的尾声,仍然接触到许多打着CCCP烙印的东西,白桦林,手风琴,伏特加,喀秋莎,哥萨克人,加加林登月……不经意间,其实已经深受苏俄文化影响,只是随着成长和苏联的远去淡忘了。
影片本身的故事荒唐透顶,作为穿越片也穿越得离奇,不过这部电影穿越只是为了要穿越而穿越,重点不在穿越上。
作为年轻人,心底存有血性的猛兽,同时也怀有罗曼蒂克的憧憬,然而现代高速化的畸形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压抑扭曲着脆弱人性——没有爱心,没有怜悯,漠然而冷酷,唯利是图……不妨试问:我们现在的这个混账德行,向来便是如此么?以前心怀光荣与梦想的自己,为什么落得这般田地?
认知自己,守候所爱,这是人生永恒的救赎。
一部电影,感动人的,永远不是视觉特效。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这部穿越得蹩脚的电影却唤醒了沉寂已久的苏俄浪漫情怀,熟悉的旋律在心底涌动着……如果你也有类似的苏俄情节,那这部电影会合适你。
当看到好端端的《我们来自未来》生生被中译成《古墓迷途》,不由得不想起神州时下仍火的“说曹操,曹操就被盗”了。然而没有古墓,有的只是一个简陋的木板拼搭的掩体。迷途?的确,当“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被大肆标榜的今天,信仰的缺失,或者说,在物欲横流的虚无中,我们都曾迷失归途。
这是部一目了然的片子,无论是“给八零后看的主旋律”,还是感叹“红旗已然褪色”,诚如介绍中所说,圣彼得堡四个靠倒卖二战文物为生的年轻人从现代穿越到战火纷飞的1942年,经历了伟大卫国战争的炮火硝烟洗礼后又回到现代,在短短的62小时之后变得成熟。
海报上四个潮男,一个军史迷一个电脑宅一个摇滚男和一个……光头党,构成了俄罗斯小青年的代表,分别象征着自以为是、无所适从、胆怯懦弱和无知暴戾。而影片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面对历史,如何战胜自身的狭隘,如何从为国捐躯的前辈那里汲取精神。
如果说湖水是穿越必不可少的介质,那么,刻着红星的烟盒才是穿越的终极目的。
那不是普通的烟盒,是灵魂人物季玛•索科洛夫的参加过一战的爷爷留给他的,烟盒上刻着骑兵军元帅布琼尼的一句话:为了革命的忠忱。这也是魔咒。找到烟盒,意味着找到了革命的忠忱,意味着接过了红军的枪,意味你才成为真正的俄罗斯男子汉。
而军史迷伯尔曼四人正是被季玛的白发苍苍的母亲指引到湖边,从而跌进1942年硝烟弥漫的列宁格勒的。一开始,伯尔曼四人光猪般在大雨肆虐炮弹横飞的战场瑟缩发抖,拒绝融入历史,他们第一时间就想逃避,然而无情的湖水没有把他们送回温暖的21世纪。他们穿越到过去是身负承诺的,而不单纯是在战斗间隙拉歌时秀一手吉他,或者和美女护士谈不负责任的恋爱。战火很快把他们催熟了。他们成熟的代价是两个战士的牺牲。
一个老准尉教导他们:战争中只能往一个方向跑,向前,冲锋。这个老准尉在带领四个菜鸟去德军阵地抓舌头时,单兵断后,坚定地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未来的大男孩们。
另一个就是季玛,烟盒的主人。穿越的菜鸟们发现被德军严刑拷打却拒不透露情报的红军战士,手里正握着他们返回未来的关键。季玛在听到“莫斯科的大街上,都会有行举手礼戴万字图标的人”时,愤怒地掐摇滚男的脖子,“永远都会有正义和邪恶,而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莫斯科永远都不会喊出希特勒万岁!”即便未来伤透了他的心,同老准尉一样,季玛为了掩护菜鸟逃跑,也毫不犹豫牺牲了自己。
伯尔曼们终于明白,他们倒卖烈士的勋章,挖掘战士的遗骨,难怪会挖出有着自己照片的红军士兵证。他们是在贩卖民族的创痛和英雄的鲜血,是在亵玩历史,不啻给自己掘墓。保家卫国的神圣战争不容置疑。
影片中的上尉连长吉奥明和光头党聊天,发现他们不仅是同城的老乡,还住同一条街道,上过同一所中学,甚至有同一个名字的教师。这是暗示,不仅现在是过去的传承,即便是时髦的异次元空间,彼地的你也能与此地的你对应。史家说:“历史不是站在今天看昨天,而是站在明天看今天。”对待历史,要尊重,忠诚,客观,冷静,理智,而不应该回避,拒绝和否认,甚至推翻,篡改,毁灭。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在反思中成长,才能不至于重蹈覆辙。所以,每一位“历史爱好者”也都该站在未来的角度看看现在的所作所为。
老准尉曾问,“战争什么时候结束?”他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于是欣慰,“我们果然能挺过去!”
但是,眼前的厮杀,对面的顽敌,都要靠自己拿血肉之躯去延续,去抵抗。无论是老准尉,还是季玛,还是正积极筹划反攻的吉奥明上尉,甚或总是一脸阴晴不定的契卡,都没有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到穿越过来的21世纪人身上,而是一如既往地苦战、厮杀,拉锯战,艰难地收复失地。“即使最后的胜利是属于我们,也一定要有人来完成,把美好的未来变成现实,还要去战斗,还要去流血,否则,胜利就永远是海市蜃楼。”
正是这种坚忍和骨气,才狠狠地教育了轻浮的21世纪小青年,包括那个自诩光头党的愣头青。
当然,苏俄战争电影里少不了浪漫又脆弱忧伤的战地恋曲。《我们来自未来》向经典的《伊万的童年》中白桦林致敬,吉奥明上尉想把心上人护士尼诺奇卡调到大医院远离战火,而尼诺奇卡却心不在焉,“很快就要进攻了,得考虑这个”。可谓不一样的人情世故,一样的离怀愁绪。
美艳不可方物的尼诺奇卡,在编剧的授意下和穿越的主角一见钟情。虽然想象不出尼诺奇卡为什么会接受伯尔曼的死缠烂打,接受伯尔曼用摩天大楼和宇宙飞行来忽悠,但姑娘的意志很坚定,从没有想什么带我去未来摆脱这该死的战争,而是和战友们一道义无反顾投入战场,冒着炮火,一次次把伤兵拖回战壕救治,最后,英勇牺牲。战争的真相就是撕裂所有的美好。
出字幕的时候,画外音重复老准尉的话,“战争什么时候结束?……我们果然能挺过去!”这就是俄罗斯战争电影所传递的东西,不像好莱坞大片那般挑战你的神经,却总能深深地触动你的灵魂。神秘、分裂,眼里流淌着忧伤,但脸上呈现的依然是笑容。
导演马柳科夫在同年拍摄的《风暴门》广受赞誉。《风暴门》里俄军削车臣叛军的武器装备全金属亮相,阵地战阻击战山地防御战,战战得心应手。大概他把劲头都卯给《风暴门》了,而《我们来自未来》里的坦克看起来像是纸糊的,发起战斗也不过是营连级的攻势。即便如此,影片也营造了日月无光的战场氛围,让观众同穿越的菜鸟一样,好好地经受了一番严酷东线的战火洗礼。
演员也有中国观众认识的熟脸。吉奥明上尉和尼诺奇卡。丹尼尔•斯特拉霍夫和卡特琳娜•克里莫娃合作了《情迷彼得堡》,分别饰演桀骜风流的小男爵和美丽聪慧的公爵小姐,曾在CCTV播映,引发了一阵看俄剧的热潮。他们还在《风暴门》中再次合作,丹尼尔抢走了原本属于主角的卡特琳娜。《我们来自未来》里,卡特琳娜又被穿越的主角从丹尼尔身边抢走。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俄罗斯已经公映《我们来自未来 2》,而护士尼诺奇卡重新回到我们的视线里!
再回味一下片中的歌曲吧:
手里拿着冲锋枪,因为是战士
勋章在闪耀,因为是战争
我回到了家,因为是英雄
回到了家,还活着
这寂静和阳光,突然不再谈死亡
只是阳光和安静
突然大家说——战争结束了!
2010年3月
《看电影》用稿
-战争什么时候结束?
-45年5月9日
战争中的人们是不知道战争的结局的,但我们知道。当我们带着已知的答案再去重读那段历史,以现代人的眼光,带着全知全能的仿佛造物主才有的局外人的视角来居高临下的审视那场浩劫时,我们依然不可能体会到那种切肤的痛楚,无助,还有迷茫,因为我们是局外人……
一个个故事铺陈在我们面前,无论它多么悲惨,我们总能读下去,因为我们知道结局:坏人死了,好人胜了,世界因而和平。
因为我们知道这样一个美好的结局在片尾等着我们……
但是,战争中的人们知道结局么!?当然不会,所以才有了那样的问答。那么他们以什么样信念支撑着战斗、生活、相爱啊?!
无从知晓(过于政治而非人性的问题在此不作讨论)
不是无法想象,而是我也无法给出准确答案,我可以罗列很多可能的选项,但是仿佛都不准确……为国家?为民族?为爱人?为亲人?为战友……仿佛都不是,又仿佛全都是。
历史总是在不断重复着,一代又一代,人们说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但,一场接一场战争上演。历史无法走出这个怪圈,即使有前车,仍然会有后辄,而且不止一个。究其缘由,皆起于人类自身的弱点:贪婪!这是人类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东西,所谓的弱肉强食,被美妙的冠以丛林法则的名号,于是合法化了,冠冕堂皇了,再也没有了心理负担。
战争无法避免,对战争的遗忘同样也无法避免,甚至受害者的子孙回去崇拜当年的凶手,崇拜那个杀了祖爷爷,侮辱了祖奶奶的罪犯。理由有很多:军装很帅、造型很酷、理论很煽动……甚至:他们现在拍的电影很好看、服装很时髦、明星很多……我已厌倦了用数典忘祖形容这些人,惟愿早日成熟……
当下一场战争来临,共赴国殇!
题记:他们的命运本不相同,他们一不小心回到过去,共同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们相互依靠不能回头,他们对抗法西斯-冲锋陷阵,跨越时空,是情敌还是战友,挚爱只有失去才能懂得珍贵,穿越时空,战争,只有亲历才能铭记。
我的开头有点土,但这是我看完这部影片的唯一感觉。一开始是打算去看锦衣卫的,但是电影院却下映了,选择来选择去,选了《古墓迷途》。一开始以为是近似夺宝奇兵类的古墓冒险片,但看下去,却发现是带点教育性质的故事片。
讲述了21世纪的莫斯科街头的不良少年们,盲目崇拜纳粹,甚至以拥有纳粹胸章为荣、有的是自以为爱国的愤青歌手、还有欺软怕硬的游戏男、盗墓狂,以此为开头,4个性格迥异的男孩踏上的寻宝的路程••••••
四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男孩隐喻了21世纪,俄国街头的现状,也是很多国家的青少年的堪忧现状。没有经历过战火的他们,生于和平年代的他们,只从教科书上看到、从电视上看到战争,丝毫不曾体会战争带来的灾难。万千生命堆积起来的和平年代对于他们来说,甚至比不过纳粹的万字标记来的“酷”。
而导演用他的方式,让年轻人重新体会战争的可怕。四个男孩偶然间遇到的老妇人,老妇人送来了牛奶,他们问,老妇人这牛奶需要付多少钱,我想这隐喻了金钱至上的观念。老妇人看似迷茫,却很执着,她知道这四个少年是来挖遗迹的,她希望这四个少年能帮她寻找在遗迹里他儿子的遗体或是找到他祖父送给他的镶着红宝石的烟盒,却遭到了这四个男孩的嘲笑,在老妇人充满隐喻的眼光中,他们开始了“穿越 ”之旅。先是在遗迹中挖到印有自己照片的前苏联证件,然后在附近的湖中穿越到了1942年的战场,在炮火纷飞的湖中狼狈的穿越了。他们经历了死亡、恐惧、怀疑、牺牲、被俘,也经历了爱情、友谊及战场的洗礼。他们从最初的害怕、胆怯,最终成为战场上冲锋的一员。毕竟是没经历过战争,导演为他们保留了胆小怕死的形象,却使得他们的形象最终更加饱满。
他们曾经另人斜眼相视的问题少年,但他们在战场中,经历了和平年代所无法学到的东西。那种可以为国家出生入死的精神,对生命的思考。还记得大校为了掩护他们离开,最后一刻,他牵着男主角的手问:我们最终胜利了么?什么时候?在听了主角的回答后,他笑了笑,赶走了21世纪来的孩子们,独自掩护他们逃脱,最终牺牲了。但他为了国家的和平与人民的生活义无反顾牺牲的精神却让人印象深刻。还有就是老妇人的儿子,出现在影片的后半段。他被俘虏了,当它听到愤青说21世纪的街头都是崇拜纳粹的小光头时,他奋力的挣扎,掐住愤青的脖子,眼神坚定的说:世界上还是有正义有邪恶,正义就是正义,我们的战争是正义的。他的坚定,让所有人都为他所折服。这是当时的苏联男儿坚定不移的信念,也的确为战后的和平带来了无比的幸福。
写到这里,更多的画面在我眼前一一浮现,包括在这场战争中的爱情,好似让人梗着口气般,最终他们无法改变历史,历史的齿轮让他们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又让他们悄然生息的离去,不能改变一丝一毫。战争过去了,他们回到了现实,看到了街头依旧的光头党,他们恍如隔世。仿佛他们与世隔绝般,但他们经历过了,明白过了,要改的不是他们,但改变却要经他们之手。结局很有意味,四位死里逃生的青年,用他们历经沧桑的眼神看着21世纪莫斯科迷茫的街头。这应该意味着改变吧。
这部电影的导演是鲍里斯加尔金,他是一名中尉,也是2005-2008年度俄罗斯电影协会的会长。他在电影来到中国上映时说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中国和俄罗斯有着很相似的历史背景,希望不管是年轻观众还是有一定年级的观众都能看到这部电影,我们不能忘记自己是谁和我们的先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的确不应该忘记我们自己的身份,以及自己的生活是我们的先人用生命为我们所铸就的。
还是推荐大家去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很值得一看。
导读
四个俄罗斯青年,
在机缘巧合下,
穿越到1942年,
参加了一场对抗德军的战争。
01 剧情梳理
四个21世纪的俄罗斯年轻人在盗墓的时候,无意间挖到了自己二战期间的证件,然而他们并没有参加过二战。
适逢一位老奶奶从这个地方经过,给他们带来了牛奶,她说她知道他们在埋葬战士。
老奶奶告诉他们,她的儿子在二战中死了,希望他们能够找到自己的儿子,线索为名字和一个镶嵌着红宝石的银色烟盒,上面写着:革命终将胜利。
并告诉他们前面又一片湖,四个年轻人以为自己在做梦,便想去河边洗个澡清醒一下。
当他们潜下去,又游上来时,发现他们穿越到了1942年,对于苏联来说非常重要的时期,并且误打误撞成为四名士兵。
四个人只想赶紧回到自己的世界,不曾想他们回到湖里也不行,此时他们再一次见到了老奶奶,也许只有找到老奶奶的儿子他们才有能够回去的机会。
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每个人的神经都高度紧绷,四个人逃跑没有成功只能留下来。
在那里,他们见识到了战士们对自己国家的高度忠诚,但他们还是想要回去,万一在战争中丢了小命就是得不偿失了。
他们在一次侦察德军的行动中被抓,恰巧跟老奶奶的儿子被关在了一起,找到了那个烟盒。
但老奶奶的儿子因为掩护四人逃走而丢了性命。
他们想拿着烟盒逃走,现实已经不允许他们这么做了。
他们只能跟着士兵们一起进攻,否则,就会被视为逃兵,只能得到枪毙的结果。
他们四个盗墓者真的参与了那场激动人心的战争,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受伤,在战争胜利后,他们在回去的途中见到了那片湖,并潜了进去。
等到再一次浮出水面时,他们已经回到了21世纪,结束了这次奇妙的穿越之旅。
02 战争中的爱
我印象中第一部穿越剧是《穿越时空的爱恋》。
剧情简介如下,以下内容搬运自百度百科:
该剧讲述了文物盗贼小玩子和女警张楚楚在明朝文物展览中因文物“游梦仙枕”而发生争夺,结果一起穿越到明初,分别与朱允文和朱棣相恋的故事。
之后就是《宫》系列、《步步惊心》等,这种穿越到战争时期的故事形式还是相对比较新颖的。
跟一般穿越的爱恨纠缠不同,本片的爱加入了战争元素。
四个俄罗斯青年中的A(外国人名字不好记)喜欢上了军队的医生,医生人长得很漂亮,是军队的团宠。
当战争的枪声即将打响时,上尉曾提出将医生调离这个军队,去往相对安全的地方,医生没有答应,她是这么说的:
“胜利属于你们,胜利也属于我。”
她愿意留下来为战士们疗伤,她也是军队中的一份子。
当战争真正开始,A在战争中受伤时,医生先帮A包扎好,将其安顿在掩体中。又再一次奔向战火连天的前线,继续救治伤员。
她爱A吗?一定是爱的,但在战争面前,她愿意放下小我,成就大我。
她不能为了一己之私弃前线的战士于不顾,身上是有一份使命在的。
有一说一,医生无论气质还是长相,都十分出众。
03 假设
现在做一个假设:如果是你穿越回了抗日战争时期,你会选择做些什么呢?
如果是我的话,在穿越之前,一定得把那段时间的历史背得滚瓜烂熟,以便能够帮助前线的战士们破敌。
特别希望能够穿越会那个年代,体会那个年代的艰辛。因为我们总是通过历史书上面的内容来了解历史。
历史真正的样子只有经历过历史的人才能够知晓其全貌。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和平国家的和平年代,不必要为了每日的日常生活安全而担忧,这些都是前辈们拼命博得的结果。
战争年代的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打败敌人,夺回自己的家园。
他们身上有着关于那个时代特殊的印记,那个时代独特的精神,这也是他们为什么可敬的原因。
可是战争离我们过于遥远,不同年代的人们拥有不同的烦恼。
在战争中,人们的烦恼就是如何打胜仗。
而在和平年代,人们的生活就是为了生存而到处奔波。
时代不同,每个人需要努力的方向也不一样。
只能说在这充满不确定性的生命当中,一定要有自己的坚守。
剧情简介已经包含了一切。
俄罗斯爱国主义题材,那段已被忘却的历史。
苏联红军怎么也想不到,他抛头颅洒热血,可后代里居然有很多崇拜希特勒的狗杂种~
电影院里的梦幻时刻,感动而忧伤
其实是部好片
据说是09年俄罗斯的票房冠军。穿越电影,讲的是四个青年的勇气与成长,内核非常主旋律。可是用我国的电影审查制度的观点来看,有许多政治不正确的地方。影片整体显得有些凌乱。北影厂的译制水准非常高,就是片名改得有些文不对题。
“不会的,永远存在对与错,正义与邪恶,而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正义的。即使我们不在了,莫斯科也永远不会有人喊出希特勒万岁。”无论中俄,对历史的守护与忠诚是永远不会泯灭的,历史不能虚无,所谓中立与客观往往是麻木与无知的借口。
制作有些粗糙,前部分比较难熬。但是本片立意非常好,一群专门盗红军遗物的年轻混蛋经过战争的洗礼后,变得成熟、爱国。虽然没有多少对他们批判的台词,但故事的寓意已经足够清楚。尤其是回到现在后,光头党立刻刮掉自己的纳粹纹身,男主从水中走出来眼神坚毅,几人在莫斯科街头看到新纳粹如遇仇敌。有几段场景,红军战士听到莫斯科日后有纳粹分子勃然大怒,老兵断后前问“我们什么时候胜利?我们真的撑过去了吗?”。真的戳中泪点,数次落泪,这让我想起以前看到一个故事,年轻国军军官跟记者说,他相信抗战会胜利但也相信自己活不到那一天。作为中国人,看这种影片真的颇深同感受,虽然国内还没有新纳粹,但是忘记抗日的残酷、甚至媚日媚纳粹的人却也不少,不尊重二战历史、受害者、抗日英雄的事件数之不尽,不得不一声叹息。
一句“战争什么时候结束?”多么感动,多么可爱。。依然是老旧的穿越剧,依旧是讲述战争,依然是浪漫的战地爱情,但是每当我听到战士们高喊:乌拉时,我瞬间还是热血沸腾。。还记得里面一句话:在莫斯科永远不会高喊希特勒万岁。多么坚定的语调,、以上种种也许就是俄罗斯电影的魅力
这算是俄罗斯版的忆苦思甜,吊儿郎当的年轻人穿越到苦难的过去,受完教育之后,懂得了现在的美好,哈哈。
这是一部有着传承的俄罗斯电影,顺道还宣传了一下反光头党。男的全裸,女的露胸!“战争什么时候结束?”“1945年5月9日。”好催泪的台词。【星都】
班长问他战争什么结束那里真的哭崩了,站在我们的角度看是看过程,因为知道结局是胜利。可是他们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的牺牲是否有意义,不知道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能不能成功。“我们真的挺过去了”这个回答我真的秒掉泪。。那个准确的时间真的给了他很大安慰,也让我真的绷不住了。苏联的结局真的很让人唏嘘,希望我们这一代能永远警醒。
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的激情
在闷死人的三月里算是一部好片
有理想追求的穿越片。可惜中国没法照搬。“我们真的胜利了吗?”“真的,1945年,在柏林。”换成中国:“1945年,在湖南芷江”……太坑了……“1945年,在美国密苏里号”……更坑了……
话说,头次在国内公映片中看到了露点~
“战争什么时候结束?”“1945年5月9日”……
这是一部讲述四个玩世不恭的年轻人去挖墓结果穿越到二战期间历经残酷战争及友情爱情生死考验的故事。看片名以为是盗墓片,看了一会发现竟是穿越片,之后明白这就是个爱国战争片。有配音很意外,剧情不够连贯就明白已经被剪。电影展现了战争的残酷、生命的渺小、爱情的心动和生离死别的疼痛、友情的矛盾和团结、对国家的热爱等等,情感复杂。这影片告诉我们历史学好很重要,可以保命和泡妞,还得有几个交情过硬的哥们。成熟不是一蹴而就,只有经历过才是成长。最让人触动的是侦查任务失败回来时带领他们执行任务的长官选择断后,在最后他问谢尔盖战争什么时候结束的?谢尔盖说1945年9月。他在听他说话时候的眼神,还有整场战争里冲锋时的决绝和士兵的爱国情怀。
上尉,好萌~
我预计的五星电影,从头到尾把我摧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