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電影清單#171.《解救吾先生》
個人評分:7.8/10
下文含剧透。(其实剧不剧透也没差...)
没去上海电影节,但也有幸赶在全国提前点映先看了这部作品。电影在年中开始做宣传的时候便引起了我的关注,主要原因还是剧本改编自真实案件。
正片阅毕,首先最大的一个感想是:国产警匪犯罪片似乎越来越摸出属于自己一套风格了,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有别于港产警匪片的另一种张力,in a good way, of course.电影本身很容易让观众与同期的《烈日灼心》一并比较,从受众面来说《烈日》应该更为大众所接受,因为其改编自小说的剧本总会比这个改编自真实案件的剧本来得更加戏剧化(狗血化),不过偏偏这样戏剧化的剧情走向也是观众所乐于看到的。然而我个人其实更喜欢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就如同过去的《十二宫》,且不论电影本身以及改编得如何,但单是故事背后的真实案件就很值得在观影后翻阅回相应的资料耐人寻味地咀嚼,因为很多时候现实生活比电影演的更荒唐。
其实名人绑架案的改编电影也并非如海报所说的吴若甫就是第一案,早在90年代香港便有许多电影还原了当年的绑架案和凶杀案,与本片的题材比较相似就是《惊天大贼王》以及《插翅难逃》,直接映射了当年张子强绑架李嘉诚之子李泽钜那个创下吉尼斯绑架赎金世界纪录的绑架案(1996年的10.38亿现金,张在现场直接用几十个编织袋带走,他自己只留了4.38亿,剩下的6亿全分给手下,成为历史迄今涉案金额最庞大的且成功绑架的案子)。
而其实在这部片里面,刘德华饰演的吾先生与绑匪交谈的过程也有暗示提及到当年张子强的绑架案,与后者不同的是,吴若甫这个案子最终还是依靠神勇无比的北京公安局一战成名的刑侦手段(其实我觉得多少也有点偶然成分)侦破,而张子强的那宗案件李家并没报案(大概一是知道张子强不是一般人,二是不信任当时的腐败的香港政府及警察)。
再从这部电影的几个参与人物的角度谈谈这部电影吧:
导演丁晟:丁晟之前执导过的作品有《硬汉》系列、《警察故事2013》、《大兵小将》,《吾先生》跟他从前的作品基本保持着一贯的风格:偏硬,且爱零散地在全片过程分布些笑点,不过这部的几个人物关系算是让这部作品的风格温和了一点,如:华子与他妈、胖子绑匪与吾先生、刘烨与诺一(什么鬼),这些部分是源自事实,有些则是导演有意改编为之。
华仔:惨无人道地沦为男二。(甚至男三了我觉得...)
吴若甫:其实吴在这部电影出演,既是个惊喜又是个让人纠结的地方。惊喜自然在于可以看看他在戏里去重走一遍这么次经历会有什么表现;而纠结之处则在于他并非出演原型中的自己,而是饰演曾经拯救他的那个刑警原型,这也成为我看着这片不时出戏的原因....不过片尾在车上吴若甫和刘德华对话后吴若甫脸上和眼皮的那一丝不易察觉的抽搐,不知道是导演让其有意为之还是他自己“入戏”后的唏嘘感慨表现。
王千源:继《绣春刀》和《钢的琴》之后,王千源在这部电影里的演技可谓是给自己的演艺生涯竖了个新里程碑,说他一个人撑起了这大半台戏也不为过,哪怕他演的是个反派,哪怕牌面上这反派只是个配角,但我觉得他的角色形象与戏份重要性俨然就是个男一号了。当然也因此华仔变沦为了个只有男二甚至男三的戏份角色了。
虽然这部电影并不是什么精彩绝伦拍案叫绝的罕有佳作,但看完这片回来后我还是第一时间回顾了下当年的真实案件,以下归纳总结的一些细节,条理顺序可能有点乱,但可给大家作为观后参考:
1、真实案件中华子全名为王立华,戏中绑架并撕票的那个孔氏兄弟真实中为王氏兄弟,也真的撕了弟弟的票了...
2、刘德华在片尾唱的那首《小丑》当时吴若甫也真的在被绑时候哼唱了。(不过自然不是电影效果中的那种唱得胖子绑匪都想要潸然了下的感觉了...)
3、真实案件中吴若甫被锁了九把锁,所以电影中我们看到刘德华身上铁链那么多也并不夸张。
4、真实案件中华子被捕归案拉到房间按在墙上审问的对白完全跟电影一样,这点电影并没有作改编。(刑警大哥们在北京电视台的镜头下也满身是戏啊)
5、真实案件中吴若甫也的确当过兵,且在被绑匪拿枪上膛顶着的时候就马上感觉出了这是真枪,于是没有敢过多反抗便跟了绑匪上车。
6、与吾先生同被绑那位染发伪杀马特抢戏小哥在真实案件中也的确存在,且遭遇经历跟电影基本无异,吴若甫也的确在被绑中说愿意用全部财产换两人的性命。
7、真实案件中的华子也是个比较丧病的罪犯,在被捕后一直保持毫不在意的笑容,不过掩藏吴若甫的地点是他自己提出见女友后主动供出的。
8、真实案件中华子在被捕时手里的确揣着手枪和手雷,都没上保险。(这也真是太特么拼了...)
9、真实案件中看守吴若甫的嫌疑犯有五个,一个带着手雷守着吴若甫和杜小哥,另外四个则在另一间房里呼呼大睡...特警冲进农房的时间其实已是22:50,自然并非电影掐着表算好的20:59。
10、吴若甫解释自己为何不出演自己原型的角色时说,他接拍这部戏并出演刑警副队长这角色,一是希望弘扬警队里的这些精英形象,二是因为他认可导演的为人(导演说自己拒绝日货,吴若甫对此深以为然)。同时他不演自己更重要的理由是他认为华仔肯定会比自己演得好。(然而我并不这么认为)
11、真实案件中,特警们在破屋入内的第一时间是将自己垒成人肉防护墙盖住吴若甫和杜小哥两名人质,以防嫌疑犯拉手雷同归于尽伤及人质,这一点让吴若甫相当感动,以至于后来特地去参加了一名参与营救的特警的婚礼。这个必须要压轴作为对奋战在生死一线的特警刑警大哥们致敬!
pps,一些相关资料连接:
北京电视台当年的实况纪实节目:
http://www.iqiyi.com/w_19rqybb27p.html事件后续整理:
http://www.iqiyi.com/w_19rr5mpdil.html鲁豫有约之吴若甫2004年劫后采访文字实录:
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4-02/21/content_644523.htm鲁豫有约之吴若甫2012年劫后8年再受访(看前5分钟就行,其余主要是跟老婆上来秀恩爱):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figure/201201/77e4a819-1a96-4658-abef-e571570248ce.shtml《解救吾先生》 这部以警匪为题材的影片, 却鲜有刀光剑影的火爆场面。 而缺 少枪战、 飙车等重要元素的警匪片, 却能使观影者自始至终处于高度紧迫感的快 节奏之中, 这便是这部片的高明之处。 影片打破线性叙事结构, 通过案发前与案发 后多个时间节点的切换, 运用顺叙、 倒叙等多种叙事手法, 将整个案件立体的展 现在观影者的眼前, 使影片看起来颇有层次感, 一点都没有拖沓感。 就在观影者 沉浸在紧迫感之中时, 幽默诙谐的对话又会令观影者忍俊不禁。 此时, 影院就会 想起一阵轻松的笑声。这部电影以其精彩绝伦的剧情安排深深吸引人的目光,不愧是一部影评颇佳的电影,很值得一看。
这部电影故事没那么复杂,绑匪和警察的猫鼠游戏,没有悬疑没有惊悚没有爆破飞车,就像拍纪录片一般真实,整体节奏把握的很好,故事推进层层相叠,导演丁晟还是挺适合拍犯罪题材的。
故事是真人真事改编,当事人吴若甫来电影里过了把警察瘾,解救了“吾先生”,这里也有他自我拯救的寓意吧,毕竟这个案子当初闹得那么大,黄泉路上死里逃生的吴若甫说心里没有阴影是不可能的,何况面对的还是中国大悍匪。
电影采取手持镜头拍摄,三大影帝通泰彪戏,刘德华刘烨演的还行,最出彩的要数电影里的大反派王千源,把一个变态的悍匪从眼神到肢体到行为都演的那么真实。
为什么电影里会出现诺一的名字?恶搞还是拉票?
“我给你撕个票吧”,电影里冷幽默段子还是挺多,在紧张的氛围中还想办法逗观众笑,推荐大家可以看看。
集合了tfboys所有名字的男人,今年神演技
看完了好想吃饺子.....
爸爸去哪儿摄制组今儿来到了刑侦大队
三星半,取材于真实事件,让整部片子有了很多与现实的勾连(片中出现了大量对刘德华明星身份的消费,非常好玩)。丁晟在有了更多创作空间之后,可以更硬汉他的纯男人戏。手持,更紧凑的剪辑,增加紧迫感。刘德华坐着演的也很不错。最后,王千源,王千源,王千源,炸了!
非常不错,国产犯罪片杰作。在演员表上排名第四的王千源不但戏份最多,而且演技完全碾压另外几个影帝,估计能再拿一座奖杯,不过要去港台拿了。
人呐,千万别太有钱!命啊,这东西还真挺难说!所谓经历是财富这种屁话不过是历经坎坷过后的自我安慰罢了。王千源演技爆表,华仔尽显张力,刘烨低调内敛,吴若甫淡然一笑深藏功与名,都是影帝啊!
“人如鸿毛,命若野草,无可救药,卑贱又骄傲;无所期待,无可乞讨,命运如刀,让我来领教” 结尾制服罪犯时的消音,镜头或闪或现对着吾先生,那种鬼门关走一回的释然,在真实案件面前变得异常清晰。2015《猎杀本拉登》+《亲爱的》,王千源年度演技!“-妈不会教育,妈有罪…-儿子下辈子再孝顺你”
非常清晰的时间线。吾先生在被华子摄像时爆发的张力十分震撼。“临死”之前吾先生清唱的小丑听到心碎流泪。结尾华子与母亲的道别再次让人飙泪。小窦的搞笑为片子增添色彩。王千源的演技完全是年度最佳。
丁晟对犯罪题材和小格局小空间的驾驭很是拿手,这次走写实和黑色幽默风格,源自真实案件的质感,故事简单有力,节奏和剪辑很赞,王千源演技太魔性了,刘德华有些过于高大圣,刘烨自黑民工样。结尾的情感有力,那句“我的命比你好”对比现实颇具讽刺和玩味,吴若甫参演本片百感交集
大陆警匪片新高度,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但又有大胆的戏剧化处理,令一个结局毫无悬念的故事在100分钟内保持了有效的紧张和期待感。国产电影中「手持摄影+高速剪辑」最接近好莱坞的。王千源塑造了一个充满魅力的反派角色,是近年来最成功的银幕反派之一。2015年华语十佳电影。
剪辑做的不错,抓住了犯罪片的节奏;因为被绑架者是刘德华,对话中有很多彩蛋和笑点,有一些看上去像是即兴对白,相当精彩。作为一部国产片,非常完整!
宣传低调质量不低调的良心警匪
比预期好很多。王千源燃爆!最后那场和母亲见面的戏无论控制力还是爆发力都再难超越了。王千源一出场就很有电影感,其他人一出场就马上变成电视剧感。就属吴若甫拖后腿了。。。几场假想的枪战戏只是为了给电影增加热闹,完全没必要。
强推《解救吴先生》 ,丁晟自编自导自剪,简直好看爆!主演演技爆棚,吴若甫参与演出这设计太绝妙,就他太字正腔圆了,老有播音员感,有人有同感吗 隐隐希望票房超《港囧》,虽然知道不太可能→_→等上映一定再去贡献票房
这片子理论上是值四颗星的,但忍不住为这样认真的国产片再加一颗星,王千源的演技如果不拿个奖我觉得不妥,能把反派刻画的那么好,真是不容易。台词上也颇有亮点。至少是一部诚意之作。鼓励国产影片。
诺一友情名字出境,但不是带孩子一起看的片子。男士也许更喜爱吧,三大影帝同台飙戏,角色颠覆,看得还算过瘾,演的都不错。
刘烨的演法很高级,完全把自己放进了一个刑警的身体里,从动作眼神台词都只见角色不见演员,真实朴素又细腻饱含张力。语速语气眼神体态都非常像刑警。有底气的冷静,远看不起眼,仔细看会发现眼神特专注,说话一句是一句,不好糊弄,冷冷的堵着你。这是京城刑警(非片警非交警)的味儿。
三星半,剪辑不错,火华社长的那声诺一太出戏…王千源是整部片最大亮点
这片子,王千源是来走心的,刘德华是来走型的,刘烨是来走秀的,吴若甫是来......看得出,吴若甫其实是不想来的。剧情流畅,那段京剧背影音乐不错,结尾营救太没力了,消音这招也亏你想得出来。三星半(张华和仓哥的内斗其实是很有戏的)
片子算差强人意吧,或者说某种程度上是王千源的表演成就了这个片子。剧本彻底的被新闻事件绑架了,倒叙让这个故事的戏剧悬念变成了零,因此戏剧张力也显得不那么足,打乱时间顺序的剪辑也并没有什么作用,想靠手提摄影营造的紧张感,反而让人很心疼摄影师,伟光正的主旋律主题就更不用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