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不致死》为导演执导的第二部纪录片,第一部纪录片作品”Dormir, Dormirdans les Pierres”是以导演自己的叔叔为主角,拍摄关于他无家可归的故事。在拍摄过程中,导演意外发现叔叔年轻时曾有过被强暴的经历,但最终考虑到这对他家人来说也许太难接受了,因此并未在电影里揭露。然而在某次电影放映后,两位女孩上前和导演分享了自己被强暴的故事,她们能从中理解叔叔的感受,而这其中一位女孩就是本片主角Ada。因此对导演来说,第一部作品自然而然地带她找到了第二部片。
第一反应成为创作动机
在看到Ada的故事后,大部分观众第一反应都觉得很奇怪,就连导演在听到Ada这个故事时,也不禁发问「你为什么回去了两次?」心里产生的第一个问题是对Ada提出的,而不是对那个男生问:「你为什么要强暴她?」当导演意识到自己的发问简直像是在「检讨受害者」时,顿时为自己的反应感到极为羞愧,同时却又对这个故事更感兴趣。
导演认为,我们都身在「强暴文化(rape culture)」之中,性侵时常被普遍化、正常化,会产生这样的反应很正常,这些观念也在很多电影中被不断地强化,例如博纳多・贝托鲁奇《巴黎的最后一支探戈》和娄烨的《花》,好似你可以强暴女人,而她在最后会爱上你。导演认为大众需要意识到这些现象并进行讨论:「这些作品这样建立强暴文化使我厌烦,我们有时根本不会意识到自己在观看什么,所以我们更必须拍出好的电影,并寻找新的视野去诠释这些文化状态。」
故事中Ada在男孩家中时,她看着墙上的时钟心想着:我只要待一个小时就离开,可是她最后留下来了,后来同样的事情又再次发生,好像在那个情况下转身离开是不合宜的、无礼的,作为一个「好女孩」她留了下来。华人社会中的「妇道」,对应到「femininity」一词有着相似的概念,导演在访谈中提到「femininity」对于女性被害者的束缚,「顺从」使得女性活在拘束的选择中。导演认为我们必须要去认识并解构这样的系统,这也是她决定创作此部作品的动机之一。
透过演员的诠释打破刻板印象
《虽不致死》透过演员来诠释,有别于我们过往对于纪录片的想像,这个手法让我们感到好奇。透过导演和演员对谈的画外音,观众很快能够发现这些人是演员,其实也是导演刻意为之。导演表示重点是Ada的故事以及议题本身,不能让这个手法模糊了焦点。
在选角这项工作上,导演起初找了专业演员来试镜,但演员们对于强暴多少存在着一些刻板印象,也问说:「Ada为什么要回去找他两次?」认为强暴这件事情应该发生在陌生人身上。导演希望这部作品可以在这个议题上触及更深且广的面向,所以决定找那些对性侵害有不一样想法的人来。有被害者与加害者,还有此领域的相关人士,例如警察、护理师、律师、性工作者等等,甚至还找了社会学家和语言学家。
最终被选定来演饰Ada的演员样貌都非常不同,其中男女老少、各种肤色的人种都有,这样的差异也是导演的刻意安排。她认为,当我们在听这些人讲话时,不论是否有自觉,都会对于不同人产生某种既定印象。
比如片中有一段连续安排几位女性讲Ada的故事,下一个段落突然变成男性接着讲,除了性别的安排,在人种上也有一些交错。其中特别的是,在讲述过程中会加入演员自身的自然反应,像是对于事件的情绪、反思,在剪辑上也安排可对比的对象进行交叉剪辑。这些手法一方面突破了观众对于纪录片既定的想象,一方面也让性侵受害者和加害者的面貌被多方面呈现出来,而虽然观众看待不同性别、种族的人讲述故事时会有不一样的心态和感受,导演也想透过这样的方式让大家理解,其实这些人口中讲的都是「同一件事情」,凸显强暴的本质其实是不分对象的。
作为女性影像工作者的
定位及视角
阅读导演其他的访谈,我们了解到导演是个积极的女性主义者,她认为社会在女性身上架设了很多框架,强迫女生温柔婉约,而导演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探讨这些刻板印象。若女性成为性侵受害者,时常遭受不该存在的谴责,导演期望我们从自身开始改变看事情的方法,用不一样的角度切入性侵议题。
导演随后提到了「男性凝视(Male gaze)」,即在视觉及文学艺术作品中,以阳刚、异性恋的男性角度描绘女性,为了使男性观众感到欢愉、获得快感,将女性呈现为「性对象」,作品中的女性是被观看、被控制的。导演读书时曾听老师讲过:「身为一个影像工作者,你永远没办法摆脱你自己的定位。」而阿蕾瑟的定位为女性、说法文的人及母亲,「我必须以那些身份去拍电影,不然一切就没有意义了。」她认为她无法拍出一部「男性取向」的电影,因为这不是「她」。
看见性侵加害者的面孔
在某次《虽不致死》的放映后,有位男性观众向导演表明,电影使他反思自己在青少年时期也许无意识地侵犯了女友,因此想要回去找她道歉,这个事件是否反映我们所想象的:只要一方不愿意,就可视为侵害了呢?有时加害者并不一定怀着犯意而为,其中也有些难以认定的灰色地带。电影中借由不同身份的演员来投射出不同角度的叙事,观众得以站在与自身观点相异的位置重新理解「侵害」,并从而意识到:这类事件不只有单一种面向和形式。
「你要去倾听他们,却又不能同情他们,同时也要意识到他们必须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任,这使得倾听加害者成为一件很困难的事。」在2017年的#Me Too浪潮广泛传播后,许多女性受害者愿意出面说出自己的经历,可是加害者仍维持沉默。导演透露,在拍摄影片要找到加害者也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她不确定这个沉默是否源于他们并未意识到自己的作为,但当社会上只存在受害者的声音时,便无法去听见并了解加害者的故事,也无法去改变结构,并阻止类似事件持续发生。
「在人们的想象中,性侵加害者就像野兽一样,在晚上没人注意的时候躲在阴暗的树林里或是停车场的角落,等待着出击去捕捉他们的猎物。」导演解释,大众对于加害者的想像不尽是现实,他们大部份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很好的普通人,也可能是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他们并没有可辨认的特徵或记号,也非我们所想像的面恶,或者本质邪恶的恶魔。
各种语言的片名
带给观众的讯息
中文片名《虽不致死》是译自英文片名”That Which Does Not Kill”,光看片名还以为这是以抽烟、吸毒导致慢性中毒为主题的纪录片,但是看完影片、访问导演之后,才发现这个片名有特别的含意。导演在介绍片名的时候提到了「死了或许比较好」的观念,原来透过片名传递了「被侵害的经验虽然杀不死你,但这些难以忘记的痛却会一直存在人生中,对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毁了你的生活。」这样的想法。
而法文版片名”Sans frapper”与中、英文的片名不一样,它是法文意思的「不敲门」。其实导演在选择片名的时候,想的都是《虽不致死》的文意,但是她身为法语母语者总觉得法文版的《虽不致死》有些词不达意。在剪接影片的最后一天,她的脑中不断回荡着一首法文歌"Entrez sans frapper",意思是「不敲门(就开门)、未经同意即进入」,这句话非常贴合Ada的遭遇,于是最终取用了”Sans frapper”作为片名,此名也可解释为「未经过同意、未获允许就做某件事」的意思。导演觉得这样暴力而直接的片名,更适合让观众了解这部纪录片。
从她看向我们,
心中反照汇集成光
导演从Ada的故事作为起头,向外发散,一点一点加入不同视点,她的经历像是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不断看到真实的自己,让演员和观众的经历,共同折射出Ada活灵活现的形象。导演没有将可能被观影者视为NG的片段剔除,恰巧最细微的表情、动作,言语中的线索、最真实的表现就存在其中,这个安排让我们仿佛感受到演员的每一分喘息,一同被拉入痛苦的深渊。
导演除了在片中呈现难以界定、模糊不清的灰色地带,她也提及这几年来欧洲在性观念的教育上,仍仅注重谈论合意与否,「欲望」则太少被直面,她认为人们可以在这方面多著眼探讨,特别是女性的欲望,「同意有时并不代表想要」这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也是必定存在的状况,同时能让我们反思台湾社会在谈论情欲时的观念和态度,都有可再进步的方向。
采访过程中,我们也被导演的坚持和细腻打动,她期盼让观众认识到侵害的「普遍」,提醒我们这些故事发生的原点就在身边,而亲密关系是如此需要被沟通。和Ada同样身为青少女的我们,感受到这事件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也和她站在一起。
作者: 李雨儿、何予、许晴禾、廖芫旎、苏维敏
来源: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
编辑:小nine
性侵受害者口述史,很有价值。
遗憾,触不到底。不够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