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变》本身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它的摄影、人物设定、情节发展都带着东西方电影文化融合的新颖,虽然在层层剥茧中疑问最终得到了圆满的说法,但在情节过渡上却十分突兀僵硬,强行制造氛围的配乐倒是把惊悚片那套模仿的很像。全片类似密室解密的套路,故事基本上都发生在沈家堡,却通过一介书生的视角扩大至整个武林的格局,徐克对武侠世界的野心可见一斑。
不懂半点武功的红叶先生热爱记录武林中的大小秘闻,他书写的红叶手札在武林中争相传阅。一日,记载着蝴蝶杀人的八页手札突现,而手札出现之处命案突起。当时武林七十二路势力中的一支十色旗主闻声赶来援助,发现被蝴蝶困住的沈家堡主人沈青还邀请了红叶先生。随着调查的深入,沈家堡的秘密也随之浮出水面......
武林厮杀、势力抗衡、流血死伤、爱恨冤苦,影片由红叶先生一人记录大小浩劫的身影作为片头片尾,既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傲、又有“旁观者清”的潇洒。明明已深入武林核心、触及到各大帮派的机密,这个不懂一点武功的书生却能全身而退,这个角色大概被寄予了徐克所有的期望。一根行走的笔杆子,唯一的立场仅仅是忠实的记录武林历史,无敌无友,也没有什么自我保护的能力,这种闯荡江湖的运气只能靠主角光环来拯救。他的个人形象被淡化,更像是某种镜子般的符号,他和常见的高手主角的设定和命运形成反差,其创新和大胆的手法令人耳目一新。
柔弱美丽的蝴蝶在片中成为了无可躲避的杀人武器,从励志的象征化作致命的魔鬼,每一行动便成铺天盖地之势,以数量作声势之威,而它蝶变之前的毛虫却是极为丑陋的。这种生物无形中影射了武林帮派或新型的武功武器,创世之前无不沾着一身鲜血,待破茧成蝶后,帮派成了一大势力以己为规统治武林、武器或武功更是得之者得天下。从无害到有害、从无心到狂妄,最后的消逝也如黎明静悄悄。仿佛与万物融为一体,仿佛回归轮回之后的静谧。
其实我很难理解有些野心很大的人,一定要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先把自己的势力付之一炬,接着引来大批好手试图将之一网打尽,偏偏实施这么危险行径的人最后都没啥好下场,比如片中的主角,功亏一篑最终和所有人同归于尽;比如《倚天屠龙记》里的朱长龄,一把火烧尽万贯家财架不住有个坑爹的女儿。背水一战也不是通用的,特别是在对手能力与自己不相上下的前提下。
影片摄影极具特色,少了武侠片的豪迈之感,多了CULT片的离奇诡异气氛,极具现代感的火枪、火药、全身盔甲、甚至片头比较详细的印刷术都让本片在武侠上标新立异。现代与古装的结合、东方恐怖和西式悬疑的融洽、夹杂着腐烂爆浆的尸体等怪奇组合,注定了这部影片在香港电影新浪潮中的地位。
1979年是香港电影“新浪潮元年”,这一年中有两部电影称得上“惊世骇俗”。
一部是许鞍华拍摄的B级片《疯劫》,还原香港真实奇案,女神赵雅芝的表现令人惊叹,影片以85万港元成本,最终拿下213万港元票房。
另一部是徐克的执导的处女作《蝶变》,虽是武侠片,却画风诡异,内容颠覆。
在这部影片中,徐克构建了一个弱肉强食的大江湖,之后却又通过一个密室,将一个武侠故事演绎成一部迷雾重重的悬疑惊悚片。
01、
影片故事发生于一个叫“武林新纪”的年代。
在经历了两次武林大战后,老牌高手尽丧,江湖涌现出七十二股新兴势力,合称为七十二路烽烟。“十色旗”和“天雷堡”是其中势力极大的两个帮派。
干戈如林的武林中,一位不会武功的落魄书生方红叶(刘兆铭饰演),创办了一份叫《红叶手札》的小报,记录着武林中的时势与英雄事迹。
他是这部电影的男主,也是是这个武侠世界的新闻记者,明察秋毫,人设类似柯南。
方红叶坚持撰写札记,记录武林奇案十多年,已经积累了极高的人气,《红叶手札》也成为武林中黑白两道争相传阅的奇书。
新纪二四年六月初六那天,有个叫毒黄蜂的人,带着一部只有8页的《红叶手札》,到霸桥一间造纸厂里要求老板在十天之内赶印五千本,并交由霸桥书斋包销。
这8页《红叶手札》记载了武林中出现的一种杀人蝴蝶,但纸厂老板很快辨认出这8页是伪造的,并非出自方红叶之手。
可怕的是没过多久,这位纸厂老板就遭到灭口,而杀人蝴蝶的传说亦不胫而走。
故事到了这里,就出现了第一串疑团:纸厂老板因何而死?被谁所杀?
为了查明真相,方红叶来到了相传有杀人蝴蝶出没的山羊城沈家堡,见到了正遭到杀人蝴蝶侵害的堡主沈青(张国柱饰演)。
与方红叶一同被邀请到沈家堡的,还有十色旗主田丰(黄树棠饰演)和女侠神行青影子(米雪饰演)。
方红叶等三人来到沈家堡,发现堡中的下人多数都因为恐惧而离开了,只剩下堡主沈青和灵珠夫妇,以及他们的婢女阿知。
为了躲避杀人蝴蝶的袭击,他们都躲在沈家堡的地下洞穴里。
但随后沈家堡中田丰带来的手下却接二连三被杀人蝴蝶袭击死去,最后连堡主沈青也未能幸免,且死状非常恐怖,已经面目全非,难以辨认。
这里又出现了第二串疑团:杀人蝴蝶从何而来?是否有人操纵?堡主沈青是否被谋杀?
沈青在临死前留下遗书,要他的妻子灵珠用飞鸽传书召集天雷堡的天相穿云孙刚、地相神火郭力、人相千手李剑三人到沈家堡议事。沈青留下一封遗书,须三人到齐时才可以拆封观看。
郭力和李剑两人接到书信后很快就赶到沈家堡,但他们却迟迟未能等到大师兄孙刚,便只好在堡中暂时住了下来。
此时堡中却出现了一个全身穿着黑色铠甲,刀枪不入又战斗力极强的神秘人,在堡中到处杀人。
这个神秘人在沈家堡中横行无忌,即使面对众人团团包围都能全身而退。
他的出现令留在沈家堡中的众高手都束手无策,田丰的手下白老三、洪十娘,天雷堡千手李剑等人都先后死于非命。
这个人到底是谁?未曾到场的孙刚是否已经遭他杀手?这些都是萦绕在众人心中的未解之谜,也是最大的疑团。
02、
正在片中人阵脚大乱、人人自危,银幕前的观众也百思不得其解之时,男主角方红叶却及时跳出来,为我们揭示了事件的真相——
神秘人就是沈家堡堡主沈青,而他的另一个身份,就是天雷堡中的无相余真。
原来天雷堡由一位研究天文的隐士一手建立,他不但武功顶级,也精通天文地理。他的门下有四大弟子,人称天雷四相,分别是:天相孙刚、地相郭力、人相李剑和无相余真。
排行老四的余真被三个师兄胁迫躲在沈家堡的地下制造杀人武器天雷连珠火枪。为了避开江湖的耳目,余真便改名沈青,对外则宣称余真已经去世,只有三个师兄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天雷连珠火枪即将完成之时,余真决定要对付三个师兄。他先消灭师兄们留在沈家堡内的线眼,再利用妻子灵珠的御蝶术,制造蝴蝶杀人的假象。
同时,余真又收买了一个叫毒黄蜂的人,让他用8页假《红叶手札》在江湖上谣传杀人蝴蝶的事。由于纸厂老板一眼就识破这8页《红叶手札》并非出自方红叶之手,便遭到毒黄蜂的杀害。
余真回头又邀约田丰和青影子等人来到沈家堡,想借他们之力对付自己的师兄,等到他们两败俱伤之后,自己再出来收拾残局。接着余真自导自演了一出好戏,让众人以为他已经被蝴蝶咬死,再召集他的三个师兄来到沈家堡中。
而大师兄孙刚在半路上就被余真杀死,当余真以神秘人的身份出现时,他所用的正是孙刚的兵器,这样做也是为了转移众人的视线。
当真相被揭开之后,余真也露出了本来的面目。但方红叶并没有为难余真,因为他不会武功,在武林中只是一个旁观者,不会参与江湖纷争。
久历江湖的方红叶知道何时应该全身而退,他很快就离开了沈家堡,也只有他能够全身而退。
余真、郭力、田丰三人为了争夺天雷连珠火枪,留在天雷堡决斗,他们最终自相残杀而死。
女侠青影子本想回来救人,却也惨遭余真放出的神火飞鸦(一种会爆炸的乌鸦)炸死。
03、
抛开贯穿始终的悬疑故事,片尾大混战呈现出来的视觉奇观,也尽显徐克的大师风范。
在余真脱下面具表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之后,余真、郭力和田丰三人随即陷入你死我活的生死混战。
这一段并没有遵循“常规操作”以刀剑对决来展现,而是三人都使用了暗器对射这种非常规兵器。
余真和郭力是天雷堡同门,他们使用的更是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掌心雷。只见随着三人扬手,飞镖石子纷纷打出,配以连环爆炸,看得人胆战心惊。
这些独具一格的武打,也只有徐克的电影才能想到,都是出自他的奇思妙想,以及动作指导黄树棠的编排。
黄树棠正是片中十色旗主田丰的扮演者,他后来在电视剧《我和僵尸有个约会》系列中饰演的“求叔”何应求一角也许更加深入人心。
徐克一向对武侠电影泰斗胡金铨不吝赞美之词,他的第一部武侠电影,也出现很多偷师胡金铨的构图和叙事方法,写实化的武打套路也显得朴素而真实。
此外为了加入悬疑的元素,徐克对悬疑大师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作品也有所借鉴。
杀人蝴蝶的出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希区柯克的《群鸟》;侠客之间的决斗又模仿美国西部片;全副铠甲出现的余真,又像是来自日本武士电影;只有地下洞穴中的密室冲突,人性的考验与反思,是徐克自己的独创。
武林大战之后出现的“武林新纪”,明显是对国家二战之后历史的隐喻。
以一种超身物外的形象出现的方红叶,亦正是徐克本人的化身。他用一种上帝视角揭示真相,亦洞悉人性,令心怀鬼胎之人无所遁形。
而人性揭露之后,便会陷入失控与混乱,片尾的三大高手混战,正是这种混乱的呈现。而最终这些心术不正的人,也都逃不脱自相残杀之后彻底泯灭的命运。
作为徐克的处女作,电影从人物塑造和起承转折虽能明显看出很多功力不足的地方,但徐克桀骜不驯的锋芒已经初现。
04、
《蝶变》于1979年7月20日上映,上映仅7天就被下架,票房只有115万港元。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风格过于新颖,超前,观众一下不能接受。
第二:故事讲述的逻辑上,还是较为“混乱”
对比徐克后来的《黄飞鸿》系列、《青蛇》、《梁祝》、《刀》等成熟作品,显得非常青涩。
整体上看,主题表达上较为“混乱”,其后他又拍出了《地狱无门》和《第一类型危险》,这三部电影合称为“混乱三部曲”。
《地狱无门》上映9天,拿到105万港元,《第一类型危险》上映14天,拿到225万港元,票房都不尽人意。且它们因为极度血腥暴力,都得到香港电检处的“特别照顾”,被迫删掉了一大堆血腥镜头之后才获准上映。
对于徐克这种“独孤求败”的拍片精神,香港的电影投资人都吓破了胆,此后一段时间没人敢找他拍戏。
但徐克痛定思痛之后,很快用一部年度票房榜第4位(748万港元票房)成绩的《鬼马智多星》作出回应其本人也借此彻底翻身。
又会玩风格,又能拍卖座好片,徐克手底有多少料,真让人看不懂猜不透,从此之后他便得到一个“老怪”的外号。
背负着“徐老怪”之名,徐克从此开启了叱咤风云二十年的武侠电影之路。
如今我们再回头看徐克这部处女作,不免感叹,不正是它开启了香港武侠片的一个全新时代嘛!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热血丹心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作为徐克的第一部电影,也作为香港新浪潮电影中的代表性作品,这部并不失水准。虽然是武侠片,没有鲜明的新派武侠风格,但是在顺承前辈武侠片上面可以说是得当合体的。在蒙太奇效果上面,徐克已经超出前面传统武侠电影的风格,可以说是徐克的一次颠覆传统武侠片的大刀阔斧的创新型改革。
三星半。挺带劲的,颇有《黄昏三镖客》乱斗、《蜘蛛侠》飞檐走壁和《群鸟》蔽天的杂糅趣味,整个故事是一个密室探案格局,方红叶好比是福尔摩斯华生合体(不要瞎想),还有“柏拉图先走了不知谁记录的”梗,徐克出道虽然剪辑多生硬,但怪力乱神已深谙娱乐效果,纱帐围墙也和青蛇一脉相承,蝴蝶特效做得料足,演员都很敬业,演尸体都屏气了!
蝴蝶成群的场景还是很美的,里面有年轻的米雪!><~~至于别的对于那个年代应该说是不错的吧~~感觉有点小成本~。偶的话还好,不是古龙粉,虽然喜欢《剑啸江湖》却只是因为喜欢看演员用心的表演,并不是喜欢古龙的风格
古堡杀人模式套上武侠片的内容,应该算是古龙那一派了,加上借用希胖子《群鸟》的噱头,在香港武侠片中“处处新颖”,但是调度上的粗糙还是难免的,剪辑也有突兀的地方,应该是将美国的技术用到香港武侠片上出现的排异。本片主要是在“新”,一次伟大的“失败”,《蝶变》可以在其内了。
话说好像还真的是我第一次看武侠片。徐克把科幻和武侠两种类型结合了起来,既保留了传统武侠当中的大情大义,还营造出了希区柯克的《群鸟》般的效果,甚至其中的悬疑气氛和音效加持的确都很有后来《金田一》的风范。暴雪山庄的设定,在窄小的地窖当中,派出故事讲述者暨亲历者暨侦探破解神秘蝴蝶之谜。剪辑很有型,或许是由于地形限制,只能用短平快的镜头去表达动作场面,眼花缭乱,稍显青涩。故事其实看不太懂。
为什么我记得看过一部丁情的小说,内容也是蝴蝶杀人,但是却忘了小说的名字了
參看余華的鮮血梅花,將是一個有趣的對照,都是後現代語境下的反類型嘗試,一者積極地進入,一者則有意的置身事外,但都體現出一種人生的徒勞與荒誕感,命運的偶合與突變下個體的努力帶有不確定下的虛無感,所有的目標投射都指向空落的荒誕結局,對於歷史,有時我們只是他者,架空在了歷史的語境之外。
又一部极尽邪典能事的混搭作品,将老派武侠,剑戟片,奇谋,悬疑,恐怖,惊悚,密室推理烹调出新意,类似于空想概念的时代背景与世界观。徐克遵循了以往诡谲又颇有作者电影范儿的影像风格,而在此基础上所渗透出的浓重港片时代气质,也让作品显得趣味十足。最大的遗憾在于,这个题材完全能拍成系列电影
哈哈,感觉看了集金田一。总体来说还是个文人墨客选择置身江湖事外的故事,“世事与我无关”。主角拍拍屁股走掉之后竟有了点末世的毁灭感。难得看这样几十年前的武侠片完全不觉得出戏,动作戏粗糙点但ok,台词啰嗦点但是不同人称切换的感觉还挺流畅。剪辑也很大胆,徐克第一部就拍成这样确实鬼才!
将恐怖、惊悚类型片元素与表现手法与武侠片结合,让传统武侠片羸弱的故事本身变得丰满,对于华语叙述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兼容,不过电影中随处可见非常简单粗暴的「断片式剪辑」是怎么回事,最后结尾甚至有残片的感觉。
【MM影城 2K修复版】徐克电影处女作,香港电影新浪潮与新武侠标志性作品。1.糅合武侠动作、悬疑推理与黑色惊悚元素,徐老怪一出手就足够求新求破,吴思远的监制也功不可没。2.近乎人人皆贪恶、善良正义稀零难寻的武林人物刻画,四处参访又总能全身而退的写书者作为第一人称叙事者,不仅颠覆传统武侠片成规,也标记出最后决斗戏的画蛇添足感(商业化的破框补叙也没能拯救票房)。3.被田风以丝网罩住的沈家堡,如迷宫般的地下洞窟,神出鬼没的哑女仆,扑朔迷离与诡秘压抑感拉满。4.以超前技术装备对神幻武艺祛魅,飞升轻功被绳索装置取代,铁甲钢盔似金钟罩铁布衫的外在化,火药与枪炮成为血战引线与最终定胜负之关键。5.密密麻麻的扑面蝴蝶与最后的神火飞鸦都有希区柯克[群鸟]之影,三方对决的调度则借鉴了莱昂内[黄金三镖客]。(8.5/10)
徐老怪混乱三部曲之一。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U2NjI1NjQ=.html
這才是真正的新浪潮,那些剪輯那些配樂真的太顛覆時代了。故事如果再精雕細琢一下這部電影會更好。
重看;3.5;不愧是老怪,一开始就表现对活字、机关、绳索、火药等系列科学性技巧的兴趣,并一直延伸到后作,配合奇观式蝶阵和诡谲鬼神说障眼法,充分利用沈家堡特殊地形(洞内造型和拍法有点表现主义之风),营造出一个暴雪山庄式的悬疑故事,写书者作为局外人/亲历者/侦探的三重身份出现,整体颇有古龙风味。虽是处女作,看得出徐克在拍电影方面的天赋,如一股生猛的风吹开新浪潮的序幕,杂糅东西方文化的意图也明显,高潮决斗隐有“好坏丑”之意,群蝶似群鸟;可能囿于成本和篇幅,一个半小时内叙事过于密集,中断的剪辑有生硬处,看得有点心累。
节奏紧凑,层层推进,血雨腥风。尔虞我诈,争名夺利,你死我活。最后反倒是不会武功的方红叶早早远离,独身善终。这电影好像在看古龙的小说,渲染江湖人心之险诈。以现在来看,当年这片的制作可谓相当粗糙,但这部徐老怪的处女作,杂糅了诸多的风格和元素,尤有其诡谲的想象力,各种反形式,在当年可谓创新。7.6
“古龙”一词足可概括这部电影,最不济再加个前缀“后期”。作为一个导演的处女作,本片之可贵不在于形式的圆满——事实上细节处理很粗糙——而在于它囊括了导演日后的种种可能性,甚至有某种更在其上的特质。通天帝国力图还原这种特质,但终究还是缺了天时。与本片一脉相承者,唯《刀》无它。
歲月不饒人啊,當年飾演打醬油的方紅葉的劉兆銘都成了阿伯……片子裡頭的懸疑味跟其中那麼的一首電音配樂還是讓人蠻上心的。但是演員像在念對白,太不給力了……
悬疑做足,最后烂尾。昨天刚看过张震他爹的片子今天再看还是没认出来QAQ。
戏要变成电影了 三星半
十分精彩的武侠悬疑惊悚片;配乐营造气氛,动作沦为辅料;各路豪杰齐聚,蝴蝶纷纷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