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香传》。6分。
林权泽导演,曹承佑、李孝贞主演作品。
影片根据朝鲜民间故事改编,讲述曹承佑饰演的前院副史公子梦龙端午节偶遇退妓月梅之女春香,两人情投意合,一见钟情,甚至私定终身。
但好景不长,副史高升,梦龙随父共赴汉城。两人依依不舍,痛哭惜别。
而新任副史专横跋扈,一心逼春香做其侧室,春香刚烈反抗,誓死不从,遭到严刑拷打。
梦龙用功读书,终于通过殿试考取功名,暗暗还乡看望春香。果然,如传闻所言,新任副史丧尽天良,坏事做尽。梦龙悄悄组织官兵民众,将日夜酒池肉林的副史一举拿下,从而救出春香。
故事极其圆满,大快人心。
本片呈现的形式保留了民间流传已久的说唱,在说唱中引入故事,在故事中缀入说唱。也可谓用心良苦。
但一是本片尺度有限,二是说唱始终流于语言的隔阂以及音律的单一,实在无法引起共鸣。
我最近看《秘密森林》中了曹承佑的毒,倒回去看了他很多以前的作品,包括《春香传》。本来是想把几部作品放一起写的,但是豆瓣日记的功能太差了,传图传几百年都传不上去。草稿存了再打开发现丢了字,甚至一度回车空行都迟钝,删除键都失灵,简直无语。只好把几个影评分开发了。(以下严重剧透)
林权泽导演2000年版本的《春香传》, 获得第53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这是曹叔叔的第一部电影作品,拍摄时才19岁,嫩得出水啊。
之所以把导演和年份点出来是因为实在有太多个版本的《春香传》,作为韩国古典名著,在韩国电影史上翻拍了不下17次,每一次韩国电影的技术变革都会看到《春香传》粉墨登场。《韩国电影史》一书中就说道:韩国第一部有声片、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电影、第一部70毫米电影都是《春香传》,虽然韩国社会处在现代化进程中,但是生活方式和结构中还留有旧时代的情感,这一不均衡性也解释了每一时期的新技术形式和古典作品《春香传》相结合的历史现象。
而且不仅仅是韩国有拍《春香传》,朝鲜和中国也是有拍过这个题材。1980年朝鲜艺术电影制片厂拍了一版,我在youtube上搜到看了一点点,上面写着80年代经典译制片,可能当年国内有引进放映过,在中国老一辈人那里还是有知名度的。在中国,《春香传》虽然没有拍成电影过,但是以潮剧、越剧、黄梅戏形式出现,具体有没有改成中国背景我就不知道了,没有去细看。
这个故事在中国接受度也很高是完全合理的。因为《春香传》完全就是韩国版《西厢记》的感觉。故事讲述了朝鲜淑宗时代,前院副使公子李梦龙在端午节偶遇了退妓之女成春香,对她一见钟情,后在他的追求之下两人私定终身。李梦龙在春香的裙子上写了“日月同心”的誓言之后因为父亲升迁至大内而迁往首都汉城。李梦龙走后春香因为拒绝成为继任的南原使道的侧室而被打入监牢,处死之际被考取了功名的李梦龙赶来及时救下,两人终成眷属。与《西厢记》一样主旨都是冲破“门当户对”的封建礼教观念的美好爱情,并且都少量“鱼水之欢”的情节(展现爱情的可贵同时也让后世创作者好借题发挥),结局都是符合人民大众审美和愿望的大团圆美满婚姻,连故事结构、矛盾冲突都大同小异。
说完牛逼哄哄的题材再来说牛逼哄哄的导演林权泽。林权泽是韩国电影史上划时代的电影巨匠,从1962年到2014年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拍摄超过了100部电影,可以说是韩国电影活化石了。但是我一直提不起兴趣来看,可能因为他的电影总给我传统古板的印象(事实证明并不古板)。他拍摄的电影类型非常多,喜剧、战争、青春、功夫等等,代表作应该是2002年的《醉画仙》。友邻格洛米说此片:“ 感觉拍出了文人气,小舟从此逝,江海渡余生 。”应该是很不错的。
曹叔一出道就是这么大名鼎鼎的电影题材和导演,真的是很幸运啊。但是他也没有辜负幸运女神的垂青,确实将《春香传》中的李梦龙演得非常好。
林权泽这版《春香传》最大的亮点就是潘索里了。它采用了戏中戏的结构,开篇是几个韩国年轻人走进剧场听一个潘索里艺人讲《春香传》,随着艺人生动的讲述,再开始进入淑宗时代春香的故事。潘索里是朝鲜传统的叙事性说唱艺术,发源于朝鲜半岛西南部的全州,大概在17世纪末肃宗王朝时期在百姓间广为流传。而潘索里版本的《春香传》经过口耳相传已经衍生出很多不同版本,在不断的调整之后日臻完善。作为庶民文化的一种,有它的一种非常原始、非常朴素、甚至非常泼辣的特点。
在这版电影里潘索里作为叙事的一部分(剧场场景)来回穿插在春香的故事中,让观众时不时跳出故事,来纯粹欣赏潘索里的艺术魅力。同时唱辞几乎贯穿全剧,既起到旁白作用也起到配乐作品。很多时候故事没有任何对白,由潘索里解释剧情或者说出剧中人物没有说出的话。同时潘索里的节奏与画面中人物的运动相结合,形成非常独特的效果。还有剧中李梦龙与春香同房的几段戏配上了潘索里具有庶民特色的隐晦又有趣的唱词别具韵味。
除了潘索里,此片另外一个特色就是情色的部分了。李梦龙和春香初遇的场景是在端午节的郊外,当时春香撩起一袭红裙在荡秋千,发出清脆的笑声,倩影在树影中若隐若现,李梦龙在不远处的凉亭内看到她便一见钟情。他派遣自己的仆人前去邀请春香一聚,仆人一路小跑过去,带着几分粗俗的语气略微调戏了春香一下,春香当然是断然拒绝了。
这是李梦龙和春香最初相遇的场景,当初看就觉得略带色情意味。然后非常巧合的是我最近在看高畑勋的书《一幅画开启的世界》。其中第十三章是讲朝鲜画家申瑞福的《蕙园传神帖》之《端午风情》。(见上图)果然高导演对此画的解释和解读证明我理解《春香传》的初遇场景是没错的。我们看到此画中也有一个着红裙的妙龄女子正准备攀上秋千,左上角草丛里有两个公子哥在偷窥,左下角几个女子肆无忌惮地半裸着在河边洗澡嬉戏,右下角一个头顶着便当包袱的妇女也露出了一只乳房。高在书中说:“秋千原本并不是公园里给儿童玩耍的玩具,而是专供妙龄女子嬉戏之用。其中自然会具有色情色彩,而后不知何时,便演变成了一种游戏。而且它的作用并不单单是挑逗男人,撩拨得他们春心荡漾,对于荡秋千的女性来说,也有一种解放心灵的力量。”在另外一段中,高说道:“《蕙园传神帖》当中刻画的人物并不限于两班翰林及良民阶层,作为画面主体的,反而是被社会排挤在外的最底层的妓女、巫女、侍女、仆役等,即所谓的贱民。”
可以说《春香传》的初遇场景复刻了这一幅画的内容,第一个描绘贱民的申瑞福具有无比的开创性。那么讲述两班翰林李梦龙与妓女之女春香的爱情故事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了。
李梦龙和春香同房的两段拍得极美又有东方神韵,初夜他们在春香所居住的传统韩屋。这种韩屋中有暖炕,暖炕通过生火并加热房间地板的石头后达到升温的效果,使地板与屋内空气都变温暖,可以起到在漫长冬季御寒取暖的效果。因此梦龙和春香席地而坐、就地而眠。在一个有趣的长镜头中,两人不断在两间房的地板上来回追逐嬉闹。柱子、椽子、门窗、地板在构图上都起到了作用。躲在屏风后的春香被梦龙拉住了一只脚,露出的脚踝极具挑逗意味。然后两人穿过屏风,在屏风一角露出一小部分身体,色而不淫。
林权泽电影的魅力来自于他对韩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热爱。这一点其实让我想到李翰祥。李翰祥的风月片中同样有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底子,从他的片子中也能看出来对旧时风物细致的描绘,各种道具精细安排,从亭台楼阁到扇子茶碗。总的来说,谢谢导演挖掘了曹承佑,在影像中留住了他青春美好的肉体!
太久没有写评论了,以前没有这么一堆花里胡哨的东西还挺好用的。刚刚点了一下预览结果丢到了一大段文字,潦草补写了最后一段,生无可恋。。。豆瓣,你还可以再烂一点吗。。。
导演显然并不是只想简单重复一个人尽皆知的故事 而可能是意欲解构其中的每一个荒诞桥段去勾勒或许丑陋或许真实的人性 片头片尾实写的盘索拉戏场和贯穿始终的吟唱 有如戏中戏中戏 明白告诉你这是一个又老又长的旧故事 但其中的爱欲贪念 阶级 讽刺 都能穿越几重之虚构 给人真实的打击。
春香,无论她是否等回了心爱的男人,她都会成为一个民间传奇。等到了,是皆大欢喜的圆满,等不到,只剩下一座冰冷的贞节牌坊,为她轰轰烈烈的爱情,画上惨淡收场的终止符。这是上层话语者,拿来搪塞和奴化女德的范本,是儒家浸淫男权的把戏,是男人司空见惯的诡计,是女人被灌了一辈子的迷魂汤。春香,她可以说是,一个提示自我警醒的惊叹号。
景美有说唱。莫道歌舞楼台。谁言雁随海,蝶随花,蟹随穴。悲莫悲兮生别离。不侍二夫。颂圣不喜。团圆。
完全是汉文化的范儿!再简单不过的故事,实在无法与《红楼梦》相媲美,甚至不如《源氏物语》。
这个民间故事很好,但作为电影的表现形式,就差强人意了。
整部电影的剧情很简单,在现在看来有些俗套,但韩国人以一种民族艺术的表现形式将它表现的淋漓尽致,其中贯穿整个影片的清唱剧更是让人拍案叫绝,虽然我完全听不懂老艺人在唱什么,但他的抑扬顿挫,时而沙哑哽咽,时而轻快跳跃的声音和唱腔,加上那布满皱纹的脸所变幻出来的表情真的让我感觉和他一起在
看半天我遭曹承佑笑死了!!!他的屁股!!!这是情色片嘛?女主没有任何吸引力,挺闷骚的,看半天都还不知道她长什么样。汗!
在字幕中,“鸳鸯”被翻译成“中国鸭子”……
本片改編於韓國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和西方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與中國的《梁山伯與祝英臺》有異曲同工之妙。題材上實際上有點傳統,但在林權澤拍攝下,卻充滿了現代藝術的趣味性。此片以說唱藝人說唱貫穿始終,經說唱藝人之口講述這一段十八世紀哀艷動人的愛情故事,這種影像和口述的雙重故事,巧妙地把曲藝傳統和現代電影相結合,在玩弄敘事藝術的樂趣的同時,也突破了好萊塢傳統戲劇的侷限,證實了林權澤的導演功力確實寶刀未老。
像说书一样的叙述形式挺有意思的。《春香传》给我一种性转版的《西厢记》的感觉,对封建礼教的挑战和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十六岁的少年少女感觉刚刚好。
本片时间较长,2个多小时,但除了那些磨死你耳朵的韩国古代民谣之外,还真的不会令人产生倦意,导演功力非凡,总会令你打起精神来进入影片的节奏,情色镜头、野外美景、情节逆转、对诗、等等,只能赞叹导演的厉害啊,曹承佑(조승우)扮演男一号李梦龙,青涩的外面,年轻却满是高傲的贵族神情,演技真的不错,难怪日后会成名。但是,本片我还是不推荐,韩国的年轻朋友也不怎么喜欢本片,这只是韩国古典著名的通俗小说而已,在韩国家喻户晓,已经16次给搬上了银幕和舞台。影片不会带给我们中国人什么感觉的,就好像中国的《杜十娘》,拍烂了,虽然
看到一半的时候我估摸着这就是个2、3星的片子,但是看到结局男主角的行为深深地打动到我,让我觉得原来没有欺骗和背叛的爱情原来还是存在的,原来深情不辜负的好男人还是有的,于是我瞬间就给出了4星。。。
当年的正太曹承佑带着公子哥的小气质,第一次演电影的女主角青涩可人,听不太明白的板索里仍惊心动魄
曹承佑说自己演完春香传,出门开车别人会问他 “你为什么不骑驴?”
也就讲了一个故事而已,讲得其实不算差,但故事本身着实没什么意思。调度很成熟,本来也想过就这方面多打一星,可是想来其实我也就喜欢那几个景物抒情的长镜头而己,形式四平八稳非不行,但若在这同时故事套路亦缺乏特色,实在很难牛逼起来。
号称韩国的大片,也就那样。梦龙同学小时候怎么看都不是一个才子,更像一个小流氓。还是伯虎好看。
aesthetically是我的菜了。老曹正年少,可爱之余气势不足一笑就破功惹。真的很喜欢这个“演”故事的方式,interchangeability between mediums真的是个永恒有趣的探索方向了吧
那就是林权泽从《香春传》开始有了对视听方面的新鲜尝试。影片从现代剧场演绎开始投身到历史想象当中,通过这种民族戏调的口吻填充音响,不断的进行着画外音解说。至于性别,最多是表达了对女性的同情,主义可没有。
《春香传》所传诵的有关“春香与李梦龙”的爱情故事,对于韩国人来说,其意义与深远的影响,就像西方人心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国人心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我已經不太確定是不是更喜歡女聲的朝鮮歌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