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打扰2018

HD

主演:勒凯斯·斯坦菲尔德,泰莎·汤普森,杰梅因·福勒,欧玛瑞·哈德威克,泰瑞·克鲁斯,凯特·贝兰特,迈克尔·X·萨默斯,丹尼·格洛弗,史蒂文·元,艾米·汉莫,罗伯特·朗斯特里特,大卫·克罗斯,帕顿·奥斯瓦尔特,莉莉·詹姆斯,福里斯特·惠特克,罗莎里奥·道森,大卫·芬恩,陈庭妮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抱歉打扰2018 剧照 NO.1抱歉打扰2018 剧照 NO.2抱歉打扰2018 剧照 NO.3抱歉打扰2018 剧照 NO.4抱歉打扰2018 剧照 NO.5抱歉打扰2018 剧照 NO.6抱歉打扰2018 剧照 NO.13抱歉打扰2018 剧照 NO.14抱歉打扰2018 剧照 NO.15抱歉打扰2018 剧照 NO.16抱歉打扰2018 剧照 NO.17抱歉打扰2018 剧照 NO.18抱歉打扰2018 剧照 NO.19抱歉打扰2018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抱歉打扰2018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卡修斯(勒凯斯·斯坦菲尔德 Lakeith Stanfield 饰)是一名落魄但自尊心非常强的青年,他住在叔叔的车库里,从事着毫无前途的电话销售的工作,还拖欠了四个月的房租,前途可谓是一片灰暗。  在同事的点拨之下,卡修斯发现了提升业绩的小妙招,那就是将自己的声音伪装成白人,这让他在公司的境遇稍微好了那么一点。同事们因为种族歧视和寒碜的薪资待遇发起了罢工运动,虽然卡修斯在精神上表示支持同胞们的反抗,但实际上他更在乎的是能否利用这次机会升官发财。最终,卡修斯获得了晋升的机会,将那些反叛的同事们远远甩在身后,但随着职位的升高,他亦触摸到了公司里黑暗的秘密核心。七分钟的激情网住你的心电话谋杀案流星蝴蝶剑芝加哥警署 第九季非凡管家封锁2015爱的奇迹2023东京无国籍少女做贼抓贼伴侣度假村奇遇人生第一季紫玉金砂邪恶小分队特捜9第三季曼克这里是亚美子若你安好便是晴天戏命师之阴阳师梦想之地心的唯一国语我们,再一次破晓之爱红海潜水俱乐部死亡不分性别爆火线蜘蛛女之吻为爱劫持GOOP 生活方式:有情有性 第一季嘿玛嘿玛倒忌时青丘狐传说TV版鬼娘子2018拉努埃大街给你一千万义本无言水手小心情探高跟鞋2014破晓时分

 长篇影评

 1 ) 又黑的一手黄种人,虽然没有证据表示那个黄种人就是中国人

看到这个韩国人演的黄种人领导罢工,我就非常的敏感想到,码的美帝又再黑“黄种人”,因为没有找到证据这个黄种人是中国人,只有一句“中国人发明的意大利面”什么的。

文采不好,不要介意。

这个黄种人一身的“鸡贼,领导和山洞黑人罢工”

这个黄种人不讲“朋友之妻不可欺”,勾引黑人主角的女朋友,还遭黑人女朋友一脸嫌弃。等等

真为这个韩国男演员感到丢人。

勾引朋友之妻、还遭一脸嫌弃

领导和煽动罢工,美国白人憎不憎恨

第一个站起来罢工的黄种人

恨不恨黄种人,咋那么可恨呐

可爱的有点傻的黑人被煽动

连黑妞都对黄种人一脸嫌弃,醒醒吧,黄种人

美国人的电影里对中国人,黄种人固有的一种歧视,在影视作品中连黑人都不如。

 2 ) 脑洞大开

我特别喜欢鬼扯的电影,就好像我喜欢鬼扯的人,就好像一部电影里莫名跳出来的马人或者外星人,却让人脑洞大开,啼笑皆非的同时发现原来你的用意如此明显。

让人挺开心的 即使它是一部具有讽刺资产阶级斗争的电影,即使把人变成马还提高社会生产力,即使毫无人权的那一类人更为嚣张,即使这个电影里的社会是虚构的,但他也许是跟我们的现实拥有共通之处,不是吗?

经济社会好像在往坏的地方走,在经济总量越来越高的时候,人们的自由度越来越低,人们的眼界越来越低,永远停留在物质欲望的基础上,随大流去面对这个物质社会。

三毛说游戏人间是她的生活目的,结果她自杀了,海子说从今天起我要做一个幸福的人,他也自杀了,川端康成,太宰治,人生的幸福问题是我们千百年在思考的,生命的珍贵在于我们可以提早选择结束,在于我连自己的生命都有权利选择,为什么我的思想观不能自我选择,人类的共识在于思考是人类的本质。

决定论里说人的一生终有安排,没有独立的偶然的结果。自由意志论说世界与人是有偶然性的,是有自我觉醒的自我决定。

 3 ) [Film Review] Sorry to Bother You (2018) 6.9/10

American Hip-Hop artiste Boots Riley’s debut feature film, “Sorry to bother you!” is the de rigueur opening line for a telemarketer, before he/she might or might not have the chance to heap on their stick-to-the-script coaxing patter. The movie starts when our young hero Cassius Green (Stanfield, a multi-faceted leading man in the making) is applying for a telemarketing post in the RegalView Company in the present Oakland.

Although the telemarketing business Riley presents is nothing but the usual business, teemed with profit-seeking brainwash and phony blarney, yet, enlightened by an elderly co-worker Langston (Glover), Cassius finds a knack of mimicking a “white voice” (voiced by an oleaginous David Gross) to excel in his trade, and before soon he is elected to join the exclusive echelon of “power caller”, situated on a luxurious suite, equipped with its own elevator and ludicrously long passcode for admission.

Whereas Cassius is overwhelmed by the lucre a power caller can earn in their sordid merchandizing of weaponry and human labor, the latter is associated with WorryFree, a company offering a lifetime work contract for those strapped, viz. a modern remodeling of slavery, he consciously distances himself from the union demonstration organized by his lower-ranking co-worker Squeeze (Yeun, unostentatiously exuding charisma and coolth), to seek wage increment for entry-level employees, which triggers dissension between his artist girlfriend Detroit (Thompson, a kaleidoscopic force of propulsion) and his best friend Salvador (Fowler), both stick with Squeeze’s noble cause.

Facing the temptation of a life on the easy street, it is only naturally for a young man like Cassius to lower his moral compass and jump to it, only wait for an absurd kicker to wake him up. When our bright-young-thing is invited to a party hosted by the CEO of WorryFree, Steve Lift (an open-faced Armie Hammer doing his most eloquent persuasion of a beggar-belief proposition), an unexpected encounter with several horse-human hybrids, named Equisapien, jolts Cassius out of his own senses, afterwards, he can barely sit through the tête-à-tête (after a quaint claymation paying tribute to Michel Gondry), where Steve proposes a lucrative deal for him to assume the role as a figurehead among Equisapiens, the more profitable vessel of future labor (Martin Luther King, Jr. gets some sideswipe here), on the premise of taking the body transmogrification himself for a five-year span.

Hard to imagine anyone would be loopy enough to take that bargain, which only prompts Cassius to expose WorryFree’s conspiracy on the live TV, following by riots and hubbub (economically shot from Cassius’ compromised viewpoint inside a police wagon), when the dust settles and a renewed future with Detroit beckons, Riley mischievously actualizes Cassius’ worst apprehension in the final reveal, sending his wise counsel, never toot a stranger’s offering.

In the wake of today’s woke, and post-GET OUT climate, it is heartening to witness many a black artist visualizing their pet projects into fruition (SORRY TO BOTHER YOU predates as a concept album of Riley’s band The Coup), in Riley’s case, his first sortie is a blistering mishmash of ideas, tropes and satires, slightly disorganized but invigorating nonetheless (catalyzed by a wonderfully multi-ethnic cast), that bodes really well.

referential entries: Ruben Östlund’s THE SQUARE (2017, 7.9/10); Jordan Peele’s GET OUT (2017, 7.3/10).

 4 ) 真人版马男,它甩了《逃出绝命镇》一百万个《黑豹》!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ID:ttyingtan,作者:Booka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近几年,黑人题材的电影真是扬眉吐气,推出了太多热门佳作。

奥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恐怖爆款《逃出绝命镇》、漫威票房黑马《黑豹》......

它们都在口碑和票房上双丰收。(据说《黑豹》还要竟逐奥斯卡最佳影片。)

最近,美国又有一部高分黑人电影问世。

“疯狂搞笑”、“荒诞不经”、“脑洞飞出了银河系”。

有的网友甚至这么评价它:“甩了《逃出绝命镇》一百万个《黑豹》!”

《抱歉打扰》讲述一个一事无成的黑人电话销售员,每天靠着打推销电话为生。

业绩不突出的他发现自己有模仿“白人声音”的本领。靠着这个本领,他在公司中迅速上位。

在一次误打误撞之下,他发现了公司在策划一个不可告人的阴谋,而他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抱歉打扰》是美国嘻哈乐队The Coup主唱布茨·赖利自编自导的处女作。

他的创作灵感来自于自己的打工经历。

整部电影充满了荒诞黑暗的风格、魔幻现实主义和科幻色彩。

烂番茄新鲜度94%。

在电影圈的高口碑,让它成为今年美国独立电影的惊喜之一。

在城市打拼的你,是不是经常加班爆个肝?

你是不是一边累死累活,一边还担心公司裁员、交不起房租、还不起房贷?

如果有一家公司提供给你一份永不失业的工作、免费住一辈子的住处和免费餐食,你愿意去吗?

一个名叫“无忧”的公司就能实现这样的条件。

只要你与它签订终身合同,就可以免费享受一辈子,直到你去天堂报到。

“无忧”公司在网络、电视等媒体上不停地刷广告,美好的广告让底层群体产生了向往。

面对房贷和失业的压力,他们都纷纷选择与“无忧”公司签订卖身契,出卖一辈子。

毫无疑问,这种出卖一生的终身合同始终具有争议性。

反对的人认为:终身合同是一种非法的商业行为,甚至是一种变相的奴隶制。

但是,“无忧”公司凭借着在美国政坛的人脉,不费力地取消一切对它的指控和起诉。

一家独大的它正式垄断美国的劳动力市场。

我们的主人公就生活在“无忧”公司的控制之下。

小钱(勒凯斯·斯坦菲尔德 饰演,出演过《逃出绝命镇》),一个一事无成的底层黑人。

生活贫穷的他,连加个油都才加4毛钱的。

他和女友小律(泰莎·汤普森 饰演,出演过《雷神3》《西部世界》)租住在车库里。

小律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左派艺术家,她激进、反叛、崇尚自由。

她反对资本家对人民的压榨,反对“无忧”公司的奴隶制。

俗话说,人穷穷一窝。

小钱和小律就以穷明志,在贫困线挣扎。

穷酸的小情侣已经拖欠好几个月的房租了。

为了生存下去、交房租,小钱急需一份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不断的面试之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份门槛很低的工作:电话销售员。

只要能说会道、把一毛不值的东西说得天花乱坠,就可以胜任电话销售员的工作。

小钱每天的工作就是不停地打电话,跟客户聊天,推销公司的产品。

虽然只是跟客户唠嗑,但也不是瞎聊。

聊的一切都要按照剧本来走。

只有按照剧本走,才能卖出商品,不然电话费都白搭进去了。

做销售的人都知道,工资直接跟业绩挂钩,只要你卖的多,赚的就自然多。

公司还承诺,只要业绩好,就会升职加薪,提拔成精英销售员。

精英销售员有一个特别的待遇:可以坐上黄金电梯!

黄金电梯是身份的象征,也是底层销售员一直往上爬的动力。

初来乍到的小钱一直吃闭门羹,一单都没有卖出去。

后来经过一位前辈的提醒,他才知道打电话也是需要演戏的。

“黑人声音”是卖不出东西的,人们最喜欢听“白人声音”。

“白人声音”是一种不用担忧房贷车贷的声音,一种拥有美满家庭的声音。

它代表着一份自信,代表着一种信任。

受到高人指点之后,小钱尝试着模仿白人说话。

天资聪慧的他竟然一点即通,模仿白人说话的本领张口就来。

凭借着模仿白人的腔调,他的业绩直线上升,成为公司的佼佼者。

最后,小钱被破格提拔为精英销售员。

他终于坐上了黄金电梯。

当然了,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小钱一样,被提拔为精英销售员。

底层的销售员一直遭受着资本家的压榨和剥削。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底层的员工决定罢工,要求公司加薪、反对压榨和剥削。

然而,此时的小钱早已经操着一口流利的白人腔调,跟原来的底层工友越来越疏远。

他已经忘记曾经贫穷的自己。

在他的眼中,现在只有钱!钱!钱!

他开始沉迷于纸醉金迷的生活,每天和那群精英们纵情于酒色。

由于工作能力超级强,小钱被推荐给“无忧”公司大老板(艾米·汉莫 饰演,曾主演《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在与老板交谈的过程中,小钱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

原来“无忧”公司暗地里一直研究人种改造计划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省劳动成本,他们准备把公司员工都变成半人半马。

这些马男马女,力气大、易集体管理,工作效率比普通人高出好几倍。

把他们当奴隶实在是太划算了。

小钱意识到人种改造计划会威胁人类的生存。

他决定将黑幕曝光,重新与底层工友一起战斗。

但是,在资本控制的社会里,事情的发展却让人出乎意料、大跌眼镜......

严格意义上说,《抱歉打扰》是一部办公室题材的喜剧电影。

它充满了黑人的自嘲和荒诞幽默。

去应聘工作,还抱着一个造假的奖杯。

乘坐电梯时,必须输入一段密密麻麻、长达一页纸的密码。

为了博开心,不会说唱的黑人只能靠着“黑鬼、破事”来自骂一番。

但是,博君一笑并不是导演的初衷和创作诉求。

魔幻现实主义、科幻元素的故事情节,让电影大开脑洞、玩飞的同时又具有内涵。

每次跟客人打电话,就会直接掉进客人面前,不管他是在拉屎,还是在做爱。

将人体改造成马的科幻情节,真正圆了马男真人版的梦想。

将人异化成动物,这是奴隶制、资本主义贪婪的象征。

除了导演、乐队主唱之外,导演布茨·赖利还有另一个身份:政治活动家。

作为美国比较活跃的活动家,他将自己的主张带进了电影之中,这也是《抱歉打扰》的主题。

一方面,讽刺了美国种族歧视的现状。

在电影中,小律戴着一对Bury the rag deep in your face的耳环。

这句短语来自鲍勃·迪伦的歌曲《哈蒂·卡罗的寂寞之死》。

这首歌曲是为一起“一名贫穷的黑人女性被一名富有的白人谋杀”事件而创作的。

从这个细节上,我们能感受到导演在种族歧视上的立场。

在众生平等的社会下,白人的声音却比黑人的声音高人一等。

如果你不是白人,你不仅会因为肤色被歧视,而且你的声音也会被歧视。

在电影中,导演用模仿“白人声音”这种荒诞的手法来表达现实中面临的种族歧视问题。

除此之外,它还影射了当今被歧视群体的异化现象。

在电影中,有的黑人为了事业出卖自己的灵魂。平步青云之后,他的内心会变成一名白人。

另一方面,批判了当今社会的奴隶制工作制度和资本主义剥削。

在美国,收入的不平等、贫富差距拉大、失业问题日益严重,很多的街道都已经变成废墟。

导演将现实问题通过魔幻现实的手法在电影中表达出来。

“无忧”公司推行的终生卖身契、马人改造计划,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性赤裸裸地刻画出来。

资本主义为了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提高工作效率,对人进行身体改造,剥削压榨劳动力。

这更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最典型的异化本质,人一直被奴役,也丧失了作为人类的特性。

借着这部电影,导演给我们一个警示:虽然黑人奴隶制早已经废除,但新的奴隶制也正在孵化。

黑暗荒诞+反资本主义+反歧视+超现实的糅合,脑洞大开的《抱歉打扰》绝对是今年最惊喜的电影之一。

《逃出绝命镇》借着种族歧视,来一场谋杀白人的狂欢,这是简单直白暴力的反击。

《黑豹》作为第一个黑人主角的超级英雄电影,对于现实问题没有太多涉及。

《抱歉打扰》则是在喜剧电影的外壳下,借助魔幻现实主义和科幻元素,将政治立场、现实意义表达出来,更显出导演创作意图的赤诚。

它对种族歧视的批判力度强于《逃出绝命镇》,荒诞的魔幻现实,又优于《黑豹》。

所以说,“它甩了《逃出绝命镇》一百万个《黑豹》”并不是很过分吧。

目前,2018-2019年奥斯卡颁奖季大战已经拉开。

作为颁奖季的第一站,第28届哥谭独立电影奖已经公布提名名单。

其中,《抱歉打扰》已经获得最佳男演员、最佳突破导演奖两项提名。

(booka之前推荐的三部电影《不留痕迹》《八年级》《私人生活》也均获得提名。)

《不留痕迹》:最佳男演员、年度突破演员提名。 阅读点击烂番茄100%,看完发现,我真的好色。 《八年级》:年度突破演员、最佳突破导演奖提名。 阅读点击 用裸照交男票,和校园婊做朋友,这样的青春真酷吗? 私人生活》: 最佳女演员、最佳剧本提名。 阅读点击只有一个蛋的男人,要个孩子真难!

最后,预祝《抱歉打扰》等4部作品在今年奥斯卡颁奖季中有所斩获!


文/Booka

2018.10.23/青岛

(扫码关注影探,ttyingtan,后台回复抱歉打扰,一起来看好片儿)

 5 ) A largely failed satire

The first half is too long and not well-paced. The second half is the key part, but the plot lacks credibility. The two halves seem to be neither cohesive nor consistent. Overall, this film is an audacious but failed attempt at the discussion of capitalism. A much better satire was Kubrick's Dr. Strangelove.

 6 ) 抱歉打扰:一个当代工贼的觉醒 | 暗房讨论No.01

暗房工人联谊会是由一群热爱电影和现实世界的年轻朋友组成的观影团体。实际上,不仅对电影胶片进行显影的原初之地被称为暗房,电影最初被记录下来的摄像机胶片暗盒也是暗房,作品被观众完整欣赏的影院也是暗房。在这些暗房之间,电影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什么导致了这些变化?这是我们好奇的。无论是经典还是当代影视作品,我们尤其注意这些作品被建构的过程,其与所处的历史与现实环境之间所发生的互动。因而也可以把我们的讨论视为对电影这一现实的显影。
我们第一次的观影讨论作品是黑人导演布茨·赖利(Boots Riley)的影片《抱歉打扰》(2018)。在讨论中,我们既聊到这部作品与美国历史与当下黑人激进运动之间的联系,也聊到美国工人运动及相关主题的影像如何去处理种族和性别歧视方面的问题,美国劳工问题与种族和性别问题之间的交叉性。

主人公从工贼到反抗者的转变

毛竹:在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比较直观的感受是剧情整体感觉有些零碎,不能持续的吸引我。尤其是后半部分男主角凯西参加无忧公司老板的派对之后的节奏突然加快,很多情景让人觉得有些奇怪,给人一种超现实的感觉。比如凯西在派对时误撞入那个橄榄绿的门,遭遇到了马人就让我有些疑惑。马人不应该关在工厂或者是实验室之类的地方吗?有的时候情节推进感觉有些突然和单薄,尤其是最后马人获得胜利的一段。

小碗熊:看到IMDb和豆瓣上许多评论都跟毛竹有同样的体验,认为这部剧情太天马行空,表现形式也很放飞自我。这确实是这部电影的特点,也会让很多观者不太适应。也因如此我想我们可以先交流一下这部影片的剧情和里面的一些“梗”。我自己觉得这部电影在节奏上还是挺不错的。一个是接近最后的部分,当马人们到街上帮助罢工者并解救了男主的段落时剧情达到了最高潮,让我感觉也蛮燃的。再就是电影中有特别多插科打诨的段落,有许多无厘头的台词和讽刺,很有黑色幽默戏剧的感觉。而且这部电影是18年拍摄的,联想到最近的Black Lives Matter的运动,会发现他很有前瞻性。

毛竹:大家怎么理解主角凯西的心路历程呢?如果他不看到马人,他还会有转变吗?

小碗熊:主角心路历程的刻画也很有意思。在豪视的员工最开始罢工的时候,主角做了一个“工贼”——别人呢在罢工,他非要去上班还要去升职。这看起来就非常的背叛无产阶级。我觉得如果他不是发现马人的秘密后被吓坏了,可能他也不会有决心去参与斗争。比如中间他一度因为自己的行为跟女友和别的工友众叛亲离,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想去为劳动者的利益去奋斗或是为事业付出的想法和行动。换句话说,他给人一种从头到尾怂怂的感觉。这样的刻画会显得很细致和真实,因为现实中这样的人很多。另外我也很喜欢这个演员勒凯斯·斯坦菲尔德(Lakeith Stanfield),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人长得帅。他最近也会有一部新剧,一会儿我们聊到民权运动的时候我会详细介绍。

勒凯斯·斯坦菲尔德(Lakeith Stanfield)

风风:在电影一开始的时候,凯西就和女友讨论太阳爆炸的问题。我感觉他们俩好像再说两种观点。在凯西看来,宇宙和太阳爆炸的层面,人做的任何东西都是渺小和无意义的,这引发了他的疑惑。而在女友Detroit看来,在一定范围内我们仍可以寻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我会觉得电影中凯西一直在意义和无意义之间徘徊和斗争,比如他会认为这份电话销售员的工作给了他意义。大家怎么理解意义上的挣扎呢?

小碗熊:对的,我也感觉开头在车库卧室里这场戏中,凯西与底特律的对话展现出了他的存在主义危机。其实我也经常会经历这个,就会突然感觉好像开了上帝视角,然后灵魂出窍一样的开始思考:我现在做的事情有意义吗?(女主艺术家身份)这可能是很多刚步入社会的人都要面对的“空心期”。当然,意义也是可以寻找和注入的,各种机缘巧合使凯西获得了一份电话销售员的工作,从而可以在职场里追寻那种典型的“升职加薪”的美国梦。不过,马人的出现将这其中的意义感彻底打破了。但是,参与到罢工队伍并试图揭发无忧公司的惊天阴谋好像用让他获得了另外一层意义——加入集体并为改变社会而奋斗。这部片子因此甚至可以起一个副标题:一个工贼的觉醒。当然如果结合凯西的性格和实际行动,会觉得他说出这些话反而有些不真实。我们也可以将其视作是导演想要传达的东西。说起导演,他也是个很传奇的任务。他原先是个Rapper,在政治上的认同是社会主义者。

小武:关于意义感我还有一些想法。对于凯西和大多数人来说,意义感是奢侈品。能在工作中获得真正意义的则更少,大部分人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谋生,就是赚钱。影片其实对凯西为何会去做一个电话销售有一个很详细的铺垫。首先,在应聘的那场戏中凯西很搞笑的伪造了各种履历,甚至定制了一个奖杯,这从侧面反映了他是个没受过高等教育出生底层的黑人。他住的地方也是远离繁华地带的黑人聚居区。当他开车从叔叔家前往公司时,镜头前的场景变化向我们展示了大量的信息。在居住区,我们看到简陋的橄榄球场、垃圾堆、破败的建筑,接近公司时则是高楼大厦。其次,正是房租的经济压力迫使凯西要去寻找一份工作,而叔叔房子被银行收回的风险也是他成为超级推销员的重要支柱。

小碗熊:对,小五补充的这个点特别好,在有限的意义感之外,工作和生活的动力往往是被生活层面的匮乏倒逼出来的。说到凯西的叔叔,他的扮演者泰瑞·克鲁斯 Terry Crews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在一个关于警察的情景喜剧《神烦警探》中演过一个挺有意思的角色。另外,他在经常会在脱口秀或明星访谈上表示他虽然是一个男性但是是一名女权主义者。另外你提到从奥克兰郊区进入城市的路径变化也很重要,而且这段摄影也真的很棒、很值得看。

小林:我有一个疑问。在电影中,橄榄球和橄榄球员似乎经常出现。比如,多次出现一对在打橄榄球的黑人。我还有注意到美国防暴警察在护送超级推销员并冲击纠察线所采用的方式有点模仿橄榄球运动。我想问一下这里的橄榄球是有上面隐喻吗?

小碗熊:我没有特别去找过橄榄球跟影片关系的资料。但是就我的理解来说,冲击和保护纠察线那里防暴警察和罢工工人都有使用橄榄球运动中的进攻和防守的技战术。我还关注到一个点,凯西和女友一起开车的时候凯西有强调那些打橄榄球虽然是我的高中同学,但我要跟他们划清界限,不与他们为伍等等。但是在最后这些橄榄球员出来帮助了示威工人,这段让我还蛮感动的。再就是我有一个未经证实的、个人化的联想。在美国,整体而言黑人生存非常艰难,可能只有两个领域例外:体育和说唱。大家都会承认这两个领域是黑人独霸天下。但是其实对于黑人来说,这未必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为很多白人会觉得你们已经有两个优势领域了,你还想要什么?并且还会借机合法化其他的领域在招聘和薪资上的种族歧视。现实中,一个黑人橄榄球员Colin Kaepernick为了抗议针对黑人的警察暴力,在比赛前的升旗仪式上跪下来和平示威,就此还被美国保守派媒体大肆攻击,说明即便在黑人出彩的领域中他们也不见得有很大话语权。

资本家、无忧公司与暴力

Steve Lift

风风:我觉得无忧公司的CEO Steve Lift这个角色也很有意思。当凯西第一次在聚会上见到他是时,这个资本家的态度就很奇怪。刚开始凯西称呼他先生,他说不要叫我先生。凯西叫他Steve,他又显得有点生气,最后突然又说“唉没关系叫我啥都行",这就给人一种他好像很想努力表现自己非常的亲和,但实际上又非常的有警惕的感觉。第二是Lift虽然在与凯西对峙时十分自然且坚定地刚刚凯西吸的只是普通的白粉,但最后凯西还是变成了马人,说明Lift很可能撒谎了。虽然只有一些直观的映像,但确实还又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比如Lift一面带着微笑谈判,一面拿着枪等等。

小碗熊:对!风风说的那种矛盾性格的解读挺有道理的。我想先说最后凯西变马。我倒是觉得最他变成马更像是一种黑色幽默。变马是在最后突然出现的,后面除了闯进Lift办公室也没有其他剧情了。换句话说,影片不打算在此之后进入更深入介绍或者展现了。但是具体就为什么主角会到最后才变成马,我也不是很懂。影片中塑造的资本家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给人的感觉就是他好像一直在做各种自相矛盾的事。不知道你们对美国西海岸硅谷的互联网公司的文化是否有了解。在现实中很多硅谷的CEO都是厌女症非常严重,又有种族歧视的状况。我觉得艾米·汉莫(Armie Hammer)很好的把这种特质表演出来了。所以呢,影片之所以会呈现出这样的CEO形象,一方面是展现出他作为一个大资本家的这种狡猾,另一方面他们在现实中也没有国内媒体展现的那样优秀。我在国内看那些公众号或者知乎专栏,很多人对像亚马逊的老总贝佐斯,或者像马斯克都非常崇拜的态度。不过他们本人是不是真的特别值得尊敬,也许很难说。

关于Lift一个很典型的体现是在招募凯西的派对上,他一直在试图让作为在场黑人之一的凯西唱rap。这其实一个严重的刻板印象,即使凯西明确表示自己说不会唱rap,还是被一再要求。场面一度非常尴尬,直到凯西不断地重复nigger shit。然后最最搞笑的是那群白人继续跟他一起唱歌。在美国社会里面nigger这个词是一个禁忌,是白人不能说的,只有黑人可以用这个词来自嘲。因此这一段就显得非常讽刺:些白人真的是毫无讽刺感的把它唱出来了。

这里其实还有一个隐藏的吐槽。当Lift试图招募凯西打入马人内的时候,他原话是“做一个马人族的马丁·路德·金”。在黑人民权运动历史上,马丁·路德·金和马尔科姆·X的一个重要分歧时是否在运动中要坚持彻底的非暴力。在目前白人依然具有支配地位的时代,他们显然会更偏好马丁·路德·金而非强调必要时不能避免使用暴力的马尔科姆·X。这里面其实就隐藏了一个权力结构,仿佛白人-既得利益者有才有权利决定随时合法的抗争,谁是不合法和不合适的。当然,也有民权运动的支持者批评马丁·路德·金是一个“虚假”的领袖,认为他本质上是在让黑人去采取一些更消极的抵抗方式,而这不会真正威胁到白人在社会的正常的特权地位。然而事实上,随着运动的推进和现实的教育,马丁·路德·金在运动后期的态度也有发生变化,也变得越来越激进。

小林:对的,而且我之前读到的资料也有说,虽然马丁·路德·金和马尔科姆·X双方意见不同,但他们在当时并没有因此“割席”,而是互有交流和联络,也认可对方的实质成果和大量重叠的黑人解放目标。关键还是小碗熊提到的“谁有权决定那种抗争方式”,让压迫者决定受压迫者以何种方式抗争是“好”的,何种方式是“不好”的是很奇怪的。

小碗熊:对,关于无忧公司电影里还有一个很有趣的设定。当凯西排除万难终于将马人的视频公布到youtube上面,并到电视节目上接受采访曝光后,无忧公司股票竟然因此大涨,Lift还到纳斯达克路演。这段我真的看得哭笑不得。另外,整个无忧公司得设定就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夸张性的隐喻。这个公司的卖点不就是说我们能给你终身提供这个什么吃住、有终身有收入等等,只是你需要用很高强度的工作来交换,把隐喻的卖身契直白化了。

罢工场景

毛竹:我想问问电影情节中的罢工与一般的美国罢工一样吗?包括军警的镇压也是这样的暴力吗?

小碗熊:如果用最简单的回答:是的,就是这么暴力。回顾整个影片的罢工过程,在警察介入的那一刻,整个基调就变了。你会看到事态一下就升级。虽然站在楼前的工人数量并不多,但却开来了好几辆车的警察,而且每一个人都是防暴武警的装备。他们戴着头盔、盾牌,丢催泪瓦斯,直接用棍子打示威者等等。这些在最近几个月的示威中也依然正在发生。说实话,我觉得这个真的跟美国是哪一个总统根本没有关系,因为大体上他们所有人的立场都是一样的。一旦他们进入到建制派的立场上,对于几乎所有偏向草根的民权运动都会采取同样的方法,那就是用暴力镇压。

影片能够把这些现实呈现出来,跟导演自己的黑人身份不无关系。当然在这部影片中,对种族问题的探讨并非全部,导演还力图呈现出劳工的维度,甚至可以说劳工才是这部电影的主线。凯西在电影前半部分的生活是一个很典型的黑人无产者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很大程度上是80年代以来里根主导的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后果。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贫富分化和不稳定就业给底层带来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经济普遍金融化的后果:凯西的叔叔就面临着还不上房贷可能被扫地出门的困境,这与08年次贷危机后很多普通人失去房子是相呼应的。

亚裔工会组织者与剧本写作

毛竹:我还有注意到影片中有一个重要的亚裔角色,这样的角色设定有什么社会的背景和用意吗?

影片中亚裔工会组织者的扮演者史蒂文·元

小碗熊:对,Squeeze是一个韩裔的角色。(ps. 他也是李沧东《燃烧》中Ben的扮演者)我还挺喜欢这个角色的。而且我觉得导演在设定上确实有很用心。比如,Squeeze在介绍是说我原来是在洛杉矶地区做一些工会的工作。洛杉矶是在加州的南部,奥克兰是在的加州北部,所以他会说现在自己是“北上”来继续工作。洛杉矶是有韩国城(Korea Town)的,那里也确实经常能看到Squeeze这样会跳街舞很酷的亚裔。另一方面,我觉得导演在角色设定上对亚裔还是挺友好的,台前幕后都能感受到那种少数族裔的惺惺相惜。如果是白人来编剧和拍摄类似的电影,那他们笔下的很多亚裔角色会很有好莱坞的刻板影响。比如说都是书呆子啊,或黑客。如果是女性的话,要不就是那种非常异域风情的性感尤物,要么就是什么那种越南的妓女之类的。而这个导演他完全没有这么做,他会真正能够看到洛杉矶有这样一个亚裔群体,能写出一个很酷的亚裔角色,我觉得挺不错的。

风风:我注意到电影中的亚裔Squeeze和女主角Detroit有过一段情事,但最后Detroit还是选择回到凯西的身边。这样的结果还蛮值得玩味地。之前当Squeezr问Detroit为什么能和凯西在一起时,我记得Detroit的回应特别意味深长,就类似时“他是个普通人”,所以他们可以一直这样好下去。大家怎么理解其中的关系呢?

小碗熊:我记得Detroit说“凯西是一个很真实的人”时是在跟她在画廊认识的那些艺术家们做对比。她认为凯西跟画廊那些艺术圈爱装的“小资”很不一样。这点上我觉得说得通。但是其实我个人对这个电影也有个批判或者说不满意的地方。就是结尾Detriot还决定回到凯西的身边。在我看来,明明她跟Squeeze更搭啊。因为我觉得Detroit不管是从她个人的信仰还是政治立场上,都跟Squeeze更接近。而凯西则基本是从头怂到尾。而且其实在美国的婚恋市场上,亚裔男性和黑人女性本来就是非常热门的一种组合。我觉得之所以结尾是凯西最后还能抱得美人归,还是说有一点点好莱坞的美好大结局叙事,并非剧情上必要的设定。

小武:我觉得这个剧本在结构上是个挺工整的好莱坞剧本。虽然它要传达的主题和内核可能是比较激进左翼的,但是导演用了一种比较类型化的叙事。故事的前半部分,都在讲男主如何不断地被资本和公司的秩序给体制化,后半部分则是他开始去抵触和反抗这个体制。而这个电影的的转折点,刚好是男主换了大房子之后,男主和女主在房间里争吵的场景。换句话说,前半部分讲得是男主开始想要奋斗并最后来到这个事业的顶峰,成为了超级推销员。与此同时,他的爱情情和友谊则开始遭遇挫折。后半部分中,男主渐渐意识到他逐渐自己的追求是“不道德的”,而且让自己失去了很多。于是他要尝试挽回女主,他要回归自己的阶级。当然,其实这也是女主提出的复合的条件。最后结局当然是两人重归于好,而作为Squeeze则在这个爱情的竞争中又认输了。这样整体以看,就会发现电影故事非常的传统和类型化。我们甚至可以看到一条更主流的线索,如果你要背叛你自己的团体(在片子中是阶级)获得其他利益,那么你一定会失去很多珍贵的东西(爱情和友谊)。

不过,如果我们理解成电影的目标观众是像凯西一样的“工贼”的话,这些就都说得过去了。工人运动在美国一直很难去成型壮大发展,资本主义的逻辑和意识形态的内化也很深。在这样的背景下,也许这样的叙事方式就显得很有策略性和技巧性。

小碗熊:这个分析很有道理!听小武的讲述让我想到之前有看过导演Boots Riley在CBS电视台早间节目接受的一个访谈。他在节目里说自己花了5年左右的时间来构思和写作这个据本,很多情节都来源于自己的真实经历。他在成为一个Rapper之前就在电话推销公司工作过,地点也是在洛杉矶附近。他当时就非常深刻地感受到了美国的这种企业文化。比如电影中所呈现那样,大家明显都是过来赚钱打工的,那个经理却非要说“我们都是一家人”这种煽情的团建。他还提到他的“推销任务”是打电话去劝说“拆迁”。具体我忘了是政府还是什么房地产公司希望收购土地,他的任务就是打电话给拥有房产的普通人,劝他们放弃和出售这套房产。他需要推销的是一个白人为主的街区,也正因如此他开始学会了“白人的声音”作为求生本领。为了能够劝说房主出售房产,他作为一个黑人推销员还要劝说对方:“如果你肯卖掉房子,他们就可以专门建一个给黑人的居民用房,专门建一个黑人的社区,这样你的街区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黑人了。” 尽管他不断地试图给自己洗脑这么做是为了穷人也能租得起房,但无法洗掉这样的推销中的种族歧视以及被迫用“我来替你们白人思考,我是为了你们白人好”的观点来完成工作求得薪水。我觉得他当时真的是很痛苦和心酸的。于是,他离职了之后就想到也许以把这段经历拍成电影,于是就开始尝试创作剧本。大概是在13年左右他在圣丹斯参加了一个编剧的工作坊。这类工作坊一般就会提供一些训练,比如帮你看看剧本,提提修改建议。经过几年的筹备终于完成了写作和拍摄,最后就是到圣丹斯去展映。

但是这个节目的主持和采访方式还蛮值得吐槽的。这节目有一个黑人女性的主持,她跟奥普拉是好朋友,都算是那种电视界的黑人女性名嘴。但在CBS这种资本控制的媒体集团,会有意无意选择和忽视很多信息。比如,他们在介绍这个导演的时候,只提到他是一个Rapper,但完全不会提社会主义活动家的身份。整个采访的环节也都巧妙地避开了影片中真正想要表达出来的关于工人赋权、警察暴力这些“难以启齿”的话题,而主要是一些插科打诨的方式讲些不痛不痒的问题。比如,主持人会问你原来在工作的时候有没有换白人的声音。从这里就可以直到在美国主流社会里,社会主义是一个多不入流和见不得人的一个词。

“白人的声音”:种族与阶级问题的交叉性

小林:说到“白人的声音”,我有一个观察。种族是贯穿电影一条很重要的线,而就像前面小碗熊说的,阶级也是一条重要的主线。这两条主线的交织在“白人的声音”体现的特别明显。黑人老人在教他白人的声音时,马上就指出凯西模仿的不对。老人于是开始直接但又不失调侃地补充说明什么是“白人的声音”:不是所有白皮肤的人说话的声音,而是要那种不用为生活担忧,甚至聊完电话就转身就走进法拉利的白人的声音。换句话说,白人的声音其实是“有钱并且没有生活烦恼”的白人的声音就。这个点就很有趣。

小碗熊:对!而且电影中打电话的桥段是直接找白人演员来配音的。而且这一段还顺路吐槽了一下威尔·史密斯,说他那个白人口音不够白,我觉得挺好笑的。

另外还有一段,凯西刚被招募进来时,两个白人小经理召集整层楼的员工开会。其中一个女性管理曾自我介绍的人写下自己的名字“DeBauchery”。这个词当即被一个黑人员工指出是“放荡”(debauchery),但女主管解释说她念的发音跟表示放荡的单词不一样。不知道大家会不会get到这个笑点。在美国社会中,白人往往会觉得黑人和少数族裔的发音不标准,觉得他们经常把名字及其发音拿过来乱改,把正常的名字改的很奇怪。但凭什么他们念的才是标准呢?白人为何就对标准的发音由所有权呢?这显然会折射出很多意识形态。所以导演在这里就埋了一个梗吐槽了一番:在白人眼中,好像他们具有对英语这个语言的所有权一样,我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如果你懂这个背景,会觉得这段台词很搞笑。

逃出绝命镇

小武:前面有小伙伴提到“白人的声音”,我想到这其实可以跟另一部电影《逃出绝命镇》对比参照来看。在《逃出绝命镇》中,导演设定了一个白人要通过换脑入侵黑人身体的寓言。我觉得这其实有在指涉白人试图将自己的文化思维入侵到黑人的大脑中,并以这种方式控制黑人。这样的设定其实没有涉及到太多阶级的问题,而是相对纯粹地讨论种族问题。《抱歉打扰》的主题则要更丰富一些,导演试图把种族问题和阶级问题放在一起讨论。就像前面小林说到白人的声音是指那种“比较没有负担,就比较轻松,不会面临失业”的白人,也就是阶级地位高的白人,从而寥寥数语就在无形中把种族和阶级之间的关系做了生动呈现。

黑色党徒

相比之下,黑人导演spike lee后来拍的《黑色党徒》虽然也用了黑人伪装成白人声音这种设定,但就存在更多问题。很有意思,《抱歉打扰》的导演Boots Riley后来公开写了一篇长文去批评《黑色党徒》,因为影片里的黑人警察被认为是用白人的声音去为白人警察体系服务,更重要的是,这部影片号称是根据史实改编,但极大地美化了黑人警察原型——有确凿的证据表明那位黑人警察曾经配合FBI参与了镇压黑人运动的行动。

小碗熊:有一种说法会认为美国所有的种族问题实质上都是阶级问题。我觉得未必是所有,但确实大部分问题都是阶级问题。比如我所在的东北部文理学院的那种liberal的校园环境里流行的这种身份政治叙事往往会在阶级叙事下面显得很空泛。比如他们完全脱离阶级问题来讲种族问题,因而在很多时候他们就强行剥离了种族问题背后的经济基础。这样就方法把种族问题放到了“真空”当中,批判的力度也因此被大大削弱了。也正因如此,《抱歉打扰》其实真的还挺超前的,虽然18年距离现在也并不远,但两年前的大多数人不会想到美国社会的各种矛盾会激化到当下的程度。我记得《抱歉打扰》刚上映时,就已经有很多人在说里面的场景是无稽之谈了,怎么可能会有这么严重的警察暴力。人们也不会想到疫情的出现把美国资本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全部给放大了:大多数人缺少医疗保险,劳工权益的缺乏等等。

小武:对的,确实是这样。我还想到一点补充。电影无忧公司和电话推销的公司豪视的设定还挺呼应美国现实的情况的。在过去几十年里,美国的大部分的这个制造业都外流到像中国、东南亚这样的地区。外流的结果时工厂大量的消失,也就出现了“锈带区”。前段时间很火的《美国工厂》就讨论了这个问题。也因此特朗普说的美国复兴就会强调制造业回归。我会觉得无忧公司的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影射特朗普的主张。无忧公司看上去好像是比较传统的制造业工厂,但一方面他好像在职场环境里面相对更加专制,比如一定要签这终身的劳务合同,大家住的都是集体的宿舍、一起吃大食堂。在美国环境里人们会觉得这是一个奴隶制的典型形象。电影里面还有一个映射现实的片段是凯西去餐厅找Squeeze和另一个他的黑人同事时候,就是在路上其实有遇到一些黑人举牌支持一个有种族歧视言论和行为的白人。这就有点在影射现实中也会有一小部分黑人在支持特朗普。这让影片里的男主就感到非常不可思议。

小碗熊:我当时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但你这么一讲我觉得很有道理。我这里又回想起一个片中传达的信息。在男主角成为超级推销员后,他发现推销名录里有很多军火商,也因此才发现原来公司卖的最值钱的东西是军工业的产品。这其实也涉及到美国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叫“军事-工业复合体”(military industrial complex)。在影片中,这个发现也成为男主“良心发现”的其中一个影响因素。他会觉得我怎么能够去卖武器,去轰炸叙利亚的小孩之类等等。我会觉得这反映了导演的国际主义和反帝反殖的立场:他不仅仅在关注在美国内部的工人运动和少数族裔的挣扎和反抗,还会去关注美国对外的剥削和压迫。虽然只是一个就是很小的插曲。但这种类似的小插曲在整部片子里还有很多很有意思。

后景中军火推销的标语

性别身份的刻画与当代艺术被收编

展览上的女主

小碗熊:讲到这里我还想谈谈女主Detroit和她的艺术家身份。18年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由于直面了种族和阶级问题,因此在黑人观众中是挺有名的。我第一次看完这个电影后,就在Facebook上发了一个很简短的影评,有黑人同学给我点赞。同时我也有到一些博客网站去看黑人影迷写的影评。其中一个影评就批评Detroit在她画廊开展时的一些观点和行为。比如有一段凯西去画廊找Detroit,Detroit就给他介绍自己的作品。她介绍的这些作品都把非洲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意象。但个中缘由,Detroit的解释非常泛泛,诸如“我们要追根溯源,这是我们的motherland”这样。在我读到的影评中,有人就对这种艺术意识颇为不解。在ta看来,当下的美国黑人大部分都已经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了。他们即便与非洲大陆有渊源,也要上溯好几辈。这样说来,除了肤色之外跟非洲这个大陆几乎是没有任何联系的。非洲土地上的人民生存状况也与美国黑人没太多相似之处。那艺术家为何不去特别关注美国黑人在美国土地上即时的生存现状,反而转头朝向一个虚无缥缈的、大而化之的非洲概念呢?面对一个想象中的“非洲”概念,这样的艺术批判所发出的声音是否不够掷地有声呢?再衍生一点甚至可能还有东方主义的嫌疑。

另外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Detroit在这个画廊开展的宴会上,是以一种很奇怪的口音跟她画廊的小资宾客们说话的。这种口音不是她平时说话的口音,而是一种类似英国口音的那种非常上流阶级、非常贵族的腔调。我可以找到这一段来给你放一下。一篇影评里因此就提到为什么Detroit一方面说自己喜欢凯西是因为他不像我们画廊那些小资装逼犯,另一方面在应酬的时候又会自动换上虚假的欧洲口音。其实在电影中,导演也借凯西之口表达了对于Detroit艺术家身份和活动的批判或者说调侃:你是在做批判性的作品来卖给有钱人。

子津:我觉得电影里的性别刻画还是蛮有意思的。在很多类似题材的电影中,往往会把男性塑造成更为坚定和激进的战斗者,而女性很多时候则是在为爱发电,或者是为了爱情或者是为了不失去爱情而成为革命者。但是在这部电影中,男女主角的刻画上其实是反过来的。比如,男主后半部分的改变,爱情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这让我想到了肯洛奇的电影《土地与自由》。这两部电影在性别刻画上还是蛮像的,同样是女性更坚定,男性则经历了犹疑,犹疑之后男性才回到战场。女性则一直在战斗。当然这两部电影里的女性形象还是有差异。在《土地与自由》中,是拿枪的女战士,在《抱歉打扰》里则是所谓的左翼艺术家。

《土地与自由》中的女主

小碗熊:对!所以关于Detroit和她的艺术家身份有很多可以思考和探讨的地方。我觉得有机会我应该去看一下《土地与自由》。如果按照子津的思路来理解,这个女性的角色是非常独立的。她不仅仅是为了男性而活,也有自己的独立性。这样是不是可以解释之前聊到的看似是大团圆的重逢结局呢?或许正是Detroit无形之中在主动的引导和促进凯西发生改变。看起来是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女主自始至终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最后与其说是“抱得美人归”不如说Detroit从头至尾都在促进凯西的改变。

小武:在电影中,Detroit同时还是一个无政府主义小团体“左眼党”的社会行动者。他们上街涂鸦,表达反抗。其中一段Detroit还被警察追着跑过。刚才有小伙伴提到“卖艺术品给资本家”,其实这是现在当代艺术界的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一些做当代艺术的朋友也会觉得当代艺术变得很虚伪。他们中的很多人,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其实都是学过左翼理论的,并试图在自己的作品中传递反抗资本主义的理念的。然而,他们的作品往往又要回到资本主义的这个商品体系中。比如说艺术品要被拍卖,而穷人根本买不起。再比如艺术品展示在展览馆白盒子里,和底层也许是脱离的。

其实我注意到《抱歉打扰》中就有直接的表现,只不过他表现的比较含蓄,主要是通过前景和后景的焦点的置换来表现。我想具体展开说一下。影片中有个很有意思的细节。有一个场景是男主一个人去了酒吧,而他走出来后,发现他的女友在外面等他。此时,拍摄选择了小景深且焦点在前景,我们会很清楚地看到女友换了一副新耳环,新耳环的设计是一个人坐在电椅上,我猜测是一种揭露监狱死刑的艺术手段。一段对话结束后,焦点移到了后景上,我们可以在后景中看到类似于公交车站的一个广告牌。广告牌上登着的正是无忧公司的广告,上面是号召工人全家加入无忧公司的广告词——show the world that you are a responsible babydaddy。接着是一个转场,时间到了白天,后景的广告却发生了变化:广告版被涂鸦破坏了,广告词变了——show the world your response,baby!广告中的人物的形象也变了。这其实是一个法国六八时期的的反抗资本主义的街头运动中典型的艺术手法:异轨。具体而言,就是会对一些体现资本主义商业价值的标志(比如广告)就进行一些改造,可能有点类似于今天的PS。总之,就是把资本主义的符号变成反抗的符号。回到刚刚那个场景,原本的广告里面是一个坐在沙发上的父亲的形象。这个父亲的手中拿着两瓶饮料,一瓶是可乐,一瓶是果汁之类的。但在改过之后,那广告就变成男人坐在一个藤条椅上,然后他手上的饮料变成了一支枪和一支矛。其实这个形象是美国六七十年中那种激进的黑人运动一个非常具有象征性的标志。有一个当时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海报,就是黑豹党的一个领袖坐在一个藤条椅上,手里也是拿着枪和矛。这样的形象象征着黑人要为自己的权利去斗争,甚至不惜采用武力武器去进行自卫。

影片中的“异轨”

然而这副广告的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电影第三次出现这个广告,是在无忧公司的老板的家里。当时刚好是男主他去参加Party,他在老板的家里看到那个广告牌是已经被改造过的版本,只是变成了一个豪宅中的当代艺术品的摆设。这就暗示了广告牌已经被那个老板买下来了。这是一个不太容易发现的细节,但很好的展示了刚刚讨论的“当代艺术被收编”的线索。

小碗熊:这个细节真的很棒!我想起来影片中还有其他几个讨论艺术被收编的设定,比如凯西被可乐砸到头,还有假发等等,都被收编成了商品。而在当下出现了一种新的收编的媒介:网络。在现代收编一个符号或人最典型的方法就是让成为网红。凯西将视频公布,引发了病毒式的传播,但传播之后又会被资本收编。媒体开始邀请你去做节目啊,然后给出场费这些东西等等。这些黑色幽默真的很有意思。

刚刚小武讲“异轨”的时候有提到黑豹党(Black Panther Party),我想简单介绍一下它。我觉得电影把故事发生地点选在奥克兰,有很大原因是黑豹党就是于1966年在奥克兰成立的。当时黑豹党非常著名的立场就是提出黑人要想获得和保卫自己的权利需要不惜借用武力。他们就当时典型的做法是会有很多黑人的持枪者,公开持枪以监视警察,以避免警察总对黑人施以现在依然很常见的过度的暴力。换句话说,黑豹党以持枪的方式看着持枪的警察,防止他们对黑人兄弟姐妹动手动脚。在大概70年的时候,黑豹党达到了人数和政治影响力上的顶峰,但进入到70年代后就逐渐开始走下坡路。他们不仅将自己定位为是少数族裔的激进民权运动,又把目标定位社会主义上,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树大招风,于是受到了当时的FBI局长胡佛和当局关注。FBI在当时采取了监听、监视、散播假新闻等各种方式对这个组织进行监控,同时也采取各种手段进行镇压。FBI同时一会用收买的方式招募间谍卧底,以获得内部情报并尝试从内部瓦解黑豹党。

黑豹党标志

说到这里我想分享一部即将上映的电影《犹大和黑色弥赛亚》,主演也是凯西的扮演者Lakeith Stanfield,另一位主演则是《逃出绝命镇》的主演Daniel Kaluuya。这部电影讲的就是芝加哥黑豹党主席弗雷德·汉普顿的故事。Lakeith Stanfield扮演的角色是汉普顿的一个私人保镖,他其实是FBI安插的卧底。FBI看重他是因为认为他是个很街头的黑人小混混,因此加入黑豹党也不会引起怀疑。一旦成为领袖身边的亲信,他就可以透露汉普顿的行踪。当FBI想要采取行动歼灭组织的时候,卧底也可以发挥作用。在历史上,这个卧底就确实发挥了作用,这也是片名中出现叛徒“犹大”的原因。最后,这个卧底保镖在一次于汉普顿家中进行的会议后,偷偷给每一个人的饮料里面都掺了强力的安眠药,然后他们都睡死了的时候,FBI直接破门而入,把领袖汉普顿以及他怀有8个月身孕的妻子以及很多芝加哥黑豹党的高级领导全部射杀了。这个叛徒在90年代的时候终于自杀了。我真的很期待这部电影,那个预告片看的我燃爆了,后面我可以分享给大家。关于黑豹党我想介绍的就是这些。

小武:这里再和几部题材相关的电影做一下比较。其实像《抱歉打扰》这种少数族裔组建工会并进行斗争的电影在影像史上是很少的。我个人知道的有几部。一部是1987年的电影《怒火战线》。当然,这部电影其实也是用一个比较西部片类型化的叙事去讲一个阶级斗争的故事。他的剧情是讲一个白人的工会组织者来到一个采矿的小镇上,然后尝试组织当地的工人维护自身权益的故事。

具体情节的设置处理的像西部片:一个外来者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在这部电影中反映了美国工会历史上少数族裔的所处的比较尴尬的位置。比如美国黑人最开始大部分是在美国的南方农业工作或者做白人地主的家仆。直到内战以后,才开始有很多黑人大规模地开始去北方的一些工厂里面找工作。可以说黑人中最早的一批工人阶级是在这个迁移的过程中诞生的,此时的他们也会有建立工会保障权益的需要。尴尬的事情在于他们在这时也往往会作为白人工人的一种替代品出现并进入到工厂的。这就引发了很多白人工人的不满并加剧了他们对黑人工人的歧视。在他们眼中,就是你们黑人把这个工厂的白人的待遇给拉低了。但实际上这就是资本家的目的,在工人阶级内部分化和制造分歧。《怒火战线》要表达的就是这个主题。影片中白人工人罢工以后,矿老板就他从外面运了一些黑人工人进来继续挖矿。尽管后来经过这个工会的努力,一部分黑人他们也加入了这个工会,但是他们还是处在一个比较受歧视的地位,不同肤色的工人相互也缺乏足够的信任。这部电影其实是想展现一个很新的面貌,让黑人和包括亚裔在内的所有少数族裔自己来组建工会,然后让白人也一起加入,最后形成一个跨种族的联合。

《怒火战线》讨论了劳工运动中的种族的议题,性别议题则在另一部电影《社会中坚》有所体现。这部电影成片很早,是1954年的作品。此时因为麦卡锡主义导致这部片在美国被禁了很久。在影片中,当男性工人他们被不允许参加罢工以后,他们的家庭中的女性成为这个罢工的中坚力量。回到《抱歉打扰》这部电影,其实除了种族、性别议题外,我觉得它还涉及到工人阶级内部跨阶层的讨论。马人的设置其实很巧妙,马人与普通工人之间的差异会变得比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族”之间的分歧其实会更大:马人比非洲裔、亚裔和黑人之间的差异更大。我觉得导演是想通过这种夸张的手段来讨论种族议题。当然我觉得马人其实不光是一个种族,他又有点像是和电话推销员不同阶层、不同工作场所的工人。在这个电影里,马人是参与到制造业工厂中的,所以他与坐在办公室里打电话的这种白领的工作内容和环境很不一样。所以最后马人对凯西的支持也可以说其实是表现为一种白领和工厂工人之间联合。这其实这种在现实中是很少很少的。但在《抱歉打扰》中这种联合以一种奇幻的想象形式呈现了出来,这是很进步的一点。

小碗熊:关于马人,我觉得也可以把它理解为资本对人的异化的一种非常形象的表现形式——直接异化成了另外一个物种。

影片中的马人

虽然我知道很多人不能接受这部电影的过于放飞的风格,但我个人真的非常喜欢这部片。一方面导演的镜头语言具有很艺术的表现形式(比如凯西和Detroit在画廊交流时表现凯西想抽烟时镜头的移动),另一方面影片同时也表现出来关于劳工运动和劳工权益和核心理念。再就是我个人也非常喜欢黑人艺术,他们的音乐、电影都很有感染力和创造力。我也很喜欢女主的扮演者Tessa Thompson,包括她的那种既有街头的酷又很艺术的穿搭,还有她开场时戴的自己设计的耳环。这个时候我都会觉得自己的被消费主义误了,看到的第一反应竟然时想去搜同款。

回到刚刚小武提到的“抵抗被商品化”论述,我觉得尽管艺术形式的抵抗往往容易被收编,但这种抵抗作为一种策略还是可以采用的。在市场经济中,这部电影也和大多数文化产品一样会成为商品,但它也同样可以传达新的理念。如果我们想要传达新的理念,我们不可能完全抛开既有体系和媒介。

小武:最后再提一下国际主义的话题,我有联想到刚刚说到的女主Detroit的展览中的非洲意象。歧视这也是有历史渊源的。在六七十年代的黑人激进民权运动中,然他们是也可能并不是很了解非洲,但很多参与者会强调自己的非洲传统,会有意去把自己当下的这个文化去跟非洲做对接。甚至当时的这个黑人民权运动的参与者(也包括黑豹党)会去非洲的一些国家参加当地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运动。但是可能到了现在,也包括电影中提到的当代艺术圈,虽然人们还对非洲有关注,但这种关注已经很少有现实上的联系,尤其是共同抗争的联系。

 短评

一个乱七八糟不伦不类的反乌托邦故事

2分钟前
  • 你虎哥
  • 还行

So dark and uncanny. 但叙事方式就是很无趣啊。

7分钟前
  • P.s I love you
  • 还行

这片虽然和《黑色党徒》的时代背景相隔几十年,但两位导演都安排了黑人主角在电话中使用“白人的声音”伪装自己的重要情节,搞笑之余,也严肃地谈论了种族和阶级。“白人的声音”的噱头已经不是对美国种族主义的批判,不是对白人的刻板印象了,它在本片中被放大成为黑人的一种自我意识,更多是阶级、种族及对虚假和谎言的需要。

8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非常有意思的印象派作品,充满了黑色幽默,戏谑和反讽着各种历史和社会的刻板印象,但结局彩蛋一下把格局拉低了,导演视野还是太窄小了~

11分钟前
  • 夜神月的猫
  • 还行

惊喜惊喜啊!冲着Lakeith去的结果被Boots圈粉,五年的development真的很用心,又接地气又会rap又如此visionary,服气的。那些说try-hard的我觉得这年头需要try-hard多于play safe吧,反正28天60多个location我觉得非常ojbk了啊。

13分钟前
  • 多肉动物
  • 推荐

其实这部电影是真实故事改编,只不过现实中不是把人变成马,而是把人变成了喵星人,所以喵星人才个个傲娇高冷,不仅看不起人类,还密谋策划推翻人类暴政、统治地球。

15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4.5 比《逃出绝命镇》还要精准,简直是从骨髓里炸出来的那种黑人电影,特得劲儿。

18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噱头多,故事不完整。批判了所有人所有事儿--资本注意社会黑暗血淋淋,群众无知,艺术可笑,年轻人每日斗争、外加偶尔出卖灵魂--发泄了一通,留下了什么?外带讽刺了马丁路德金是白人的家奴,还剩下什么?

22分钟前
  • Han
  • 还行

如人所料的趣味性与意料之外的恐惧感并存。不管剧情走向怎么荒诞,电影始终没有丢失它在阶级和种族上所要讽刺的焦点。可以说是小有惊喜。

25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我们不是社畜!😫

30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还行

被预告片骗了,以为是普通的黑人喜剧,没想到可能是年度左派美国工人反剥削电影!还分成不同帮派的,有IWW工人联合会,有无政府主义,还有左派艺术家。而且内容多却没有乱炖的意思,电影的奇思妙想非常完整精彩,没有一点觉得多余的地方。黑马丁路德金那段太厉害啦,听见整个影厅在倒吸冷气呢😳

35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65/100 矛头对准资本主义的讽刺喜剧,观点很直接:资本主义就是将人类变成了虽然衣食无忧但是也毫无收获的生物。影片用了大量电视广告常用的表现方式和语音腔调,很生动。但我感觉奇幻的设置以及循规蹈矩的人物心理发展拖累了整个电影迈向神作的步伐。

36分钟前
  • SELVEN
  • 还行

armie hammer本色出演?

40分钟前
  • Alan
  • 还行

比较另类的科幻喜剧。以黑人为主角,写了一个阶级斗争和底层奋斗的故事。导演有很多不走寻常路的神来之笔,把片子拍得很大胆荒诞,也许可以称之为“黑色魔幻现实主义科幻”……因为涉及到种族、阶层分化、头脑控制、人力剥削、反商业社会等内容,而且是用荒诞夸张的黑色喜剧风格来呈现,有些评论者的评价很高。我认为,本片仅仅能称得上有趣的科幻片而已,影片对很多问题的讽刺戏谑都相当表面化,结尾主角更是胡闹一般就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42分钟前
  • CyberKnight电子骑士
  • 还行

被预告片的配乐骗了!WTF??...如片名所示,所谓电话推销的打扰背后是导演一种姿态:抱歉让你(观众)看了一部你可能会不爽的(黑人的、反白人的、反体制的,甚至阶级对立的)荒诞的电影;片中塑造的马人的形象就像富勒的白狗,都是统治者的工具!

45分钟前
  • [Deleted]
  • 推荐

看的时候在喜欢和不喜欢之间转换了可能有不下10次,但最后还是要鼓掌。不是那么容易可以做到在不同基调之间游走得那么自如的,尤其是处女座。可以说是本年度的瑞士军刀男了。另外,rap尼哥屎那一段实在是差不多今年看过最搞笑的片段了哈哈哈... 8/10

49分钟前
  • TheGZMovieGuy
  • 推荐

C / 可以说是一部让我手足无措的作品。影片所作的社会批判几乎都是零散的,但这种完全反精英反厚重的破碎拼贴是建立在连接普通人日常经验与体制残酷本质的基础上的。正如可乐罐和马最终都成为了抵抗的力量一样,这种类型片框架下喧哗躁动的狂欢式审判同样昭示了大众文化内部强大的反叛潜能。不过还是想吐槽一下想象力不足的设定,资本主义的未来怎么可能仅仅是武装劳动力呢?总而言之大概是那种本就无杰作野心但却肆意且真诚的呼号式电影。

52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可乐-微笑-贱人式假发包裹着的是血淋淋的真实,可惜奇幻风格的《抱歉打扰》没有揭下这条唬人的纱布反而还给人类套上了一件密不透风的马装。现代人之所以无法摆脱被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的命运是因为从底层社会到上流世界都被这种意识形态异化成了怪物。男主角最终的“返璞归真”真会带来现状的改变吗?显而易见,他依旧在坚持剧本卖力表演。

53分钟前
  • Muto
  • 还行

ennnnnnnnn,看个预告就行了,不用抱太大希望,怎么自从逃出绝命镇和月光男孩火了之后就全是打着平权说教旗号的片子…………有些小细节还是蛮有趣的,可依旧挽救不了整部片子的尴尬。

55分钟前
  • 囍弗斯
  • 还行

简直要溺死在男主的眼睛里

56分钟前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