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愛情麻醉藥:賀歲片不能承受的輕
元旦一個人走到電影院看這樣一齣打着愛情喜劇名號的電影,說起來是有點可悲,幸好在電影中得到的訊息比炮友和愛更有意思。以炮友和愛情作招徠的這電影,改篇自一部自傳名叫Hard Sell: The evolution of a Viagra Salesman,好萊塢總可以把任何沉重的訊息改頭換面成為容易入口的娛樂消費,嘻嘻哈哈的看畢了電影,把裸露和情色的嚼頭為糖衣,舌頭未及嚐到當中的苦澀就大團圓結局散場,忽略掉故事裡,病態而埋沒良知的藥物銷售商業,真正需要藥物治療的病人卻只能奄奄一息地靠着同路人的精神鼓勵治療着對生命的絕望,畢竟,在歡天喜地的年末檔期裡,誰願意面對現實。
男主角Jamie欠缺父母親的認同與肯定,轉移以床上女伴的呻吟滿足好勝心靈;女主角Maggie天妒紅顏地患上柏金遜症,不能奢望永遠的愛情,只能以做愛表達愛。這是一個比炮友更深層次的關係,比情和慾更引發深思的戲碼。所以劇情沒有很完全的交待兩人為什麼為對方泥足深陷,個人來說還可以接受。(其實是因為有一幕,Maggie問Jamie為什麼跟母親作大銷售數字,叫他說出自己四個好處,他一臉的茫然,她溫柔而堅定的讚賞他。愛應該就是這種互相empowerment,感動死了,我差點哭了,因此也就說服了我為什麼這大帥哥願意為這一個病人安定下來。)
Jamie嘗試過一切的工作,最終走到藥物銷售這個行業來,需要的技能是燃燒一根火柴般速度的硬銷,需要為醫生泡妞,需要用男性魅力討好診所裡沒人注意的小花去獲得放藥版的機會,需要偷偷丟掉對手的貨,需要一支禮物筆,需要埋沒良知把自己推銷的藥變為人人依賴上癮的抗鬱藥。電影中在Jamie的行內培訓中,觀眾可以看到的是大型煙火歌舞,把美國藥物銷售行業描繪成一場諷刺的表演,一場只靠市場學的生意。想深一層,小藥丸應該是救人一命的關鍵,商人可以把它變為在學學童閒時解憂糖果,還有劇情後來說到的調情聖品威而鋼,雞皮疙瘩已全啟動了,觀眾這時候還不知道應該用什麼眼光來看Jamie,應該鄙視他為虎作倀,還是應該替他終於能實現自我而興奮。
自傳中沒有出現的Maggie成了電影張力的催化劑,可以說沒有這個完全虛構的人物,這個故事完全不成電影,她的出現是男主角的轉捩點,也是電影中一切感人和色情娛樂的關鍵。有人說,若沒有床上鏡頭、無厘頭笑點和特技爆破,好萊塢電影就成就不了,若不算拾人牙慧,我則要多加一項,是愛的超現實化。於是,我們看到Anna Hathaway的乳房,欣賞到她性興奮的表情,激烈的呻吟聲,給男友驚喜裸露卻讓肥仔撞破的笑點,還有,男女主角的超浪漫情節。
沒有"但是"不成張力,Maggie美豔,但患上柏金遜病,兩人打得火熱,但Maggie的病日漸惡化,Jamie終於願意為女人付出,但面對的卻是一生漫長而痛苦地照顧長期病患的陰霾。Maggie陪Jamie一起到芝加哥出席藥物會議,誤打誤撞地走進了柏金遜病人舉辦的反會議,一眾病人發表的言論,幽默而溫馨,讓Maggie對生命有了希望,她在馬路中跟Jamie說我愛你的一段差點讓我哭了,不是因為世紀淫娃的她終於表白,而是,她那麼的充滿活力,對比着她愛人的恐懼和茫然,他們的未來將要怎樣過呢。然後令人悲愴的情節開始,他們到處求醫,希望與失望不斷交叠,他們用藥物維繫的未來,若要拍下去,又會是另一齣"情流心海"的奧斯卡得獎電影。
結尾Jake Gyllenhaal危險駕駛以及情聖一般的表白,本應感動人的情節,我卻沒法不回想在大巴上那一群支付不起美國本地藥物價格而要長途跋踄往加拿大去的老人們,沒法不想起反會議中用自己的病徵自嘲的病人,這一對情人要面對的是美國藥物開發的未來,長期病患的絕望和精神壓力,遠遠不是賀歲片輕鬆浪漫喜劇能負荷的沉重。
也因為這樣,愛情戀上癮整個故事中內容比重嚴重地失去平衡,輕喜劇又過於沉重,控訴病態藥物市場又太政治化,為長期病患者抱不平太不喜劇了,要談及愛嗎,十天十夜也說不完呢。
2 ) 哪吒为什么要自杀?
前天看完了《爱情与灵药》,然后在微博上写了这样两段话:
看了《爱情与灵药》,还挺好看。片中女主人公要跟男主人公分手的理由是:“我需要你胜过你需要我……这样不公平……”这句台词打动了我,但后来我想,爱一个人爱到想让那个人活得更自由的程度,是不是还是希望那个人自由地飞走然后还会飞回来?就算那个人不回来,是不是自己也会获得自我牺牲的快感?
总能看到这样一类男人或女人,这些人会有这样一种想法:我如此爱你,所以我有权要求你为我有所牺牲。他们的这种想法是爱吗?如此丑陋的“爱”,竟然也能让他们沉溺于自我感动之中……
上大学时,我翻完了萨特的那部状似板儿砖的著作《存在与虚无》,结果后来只对这一句话印象深刻:“恋爱者不想像人们占有一个物件那样占有被爱者;他祈求一种特殊类型的化归己有。他想占有一个作为自由的自由。”
当时我看到这句话之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爱就是想占有“一个作为自由的自由”,我喜欢这种爱的方式。
现在看电视,经常会看到一些古装剧依旧会有意或无意地灌输一种很腐朽的价值观,即将女性的身体物化。另外在现在的中国,有处女情结的男人依旧有很多,他们在潜意识里同样会物化女性的身体。
而另一方面,现在有无数中国女人也总想通过限制男人的自由来换取婚姻的长久,而且她们可能也会在潜意识里将男人物化,即将他们物化成长期饭票儿、赚钱机器或提款机等诸如此类的东西。
还好,除了这些电视剧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像《爱情与灵药》这样的电影,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爱情动作片。
今天早上我还在想,在我青春期的时候,像《爱情与灵药》这样的R级电影以及更刺激的爱情动作片中的那些丰腴肉身,曾在某种程度上解放过我的思想。她们让我明白了,即使她们和众多男人乱搞的视频被无数人看到了,她们也不用去寻死觅活,而且她们依旧可以过很正常的生活,很正常地和别人恋爱乃至结婚。
也就是说,并不是一个女人跟男人上床了,她的身体就等于被“占有”了。
在现代社会,“占有”别人的身体是一种很可笑、很无知的说法。
在现代社会,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资格、有权利去“占有”别人的身体。
原因很简单,在现代社会,我们的身体是我们自己的。
在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前,专制的那一套之所以行得通,其根源就在于掌权者会向人们灌输这样一种理论:你的身体不属于你自己。
例如如果你生在中国古代,你就会被告知:你的身体不是你自己的,你的身体是属于生育你的父母,而皇帝则是所有臣民的父亲,那些官员也被称为“父母官”(在现代社会则正好相反,因为现代社会中的纳税人已经明白了他们才是政府和官员的衣食父母)。
哪吒为什么要自杀?他可能就是想表达这样一个意思:父亲,你说我的身体是你给的,那好,我自杀!我将我的身体还给你!这样可以了吧?
而如果哪吒是一个现代人,那他就可以对他父亲说:你说我的身体是你给的?你脑子有问题吧?你让我来到这个世界,你征求过我的意见吗?在我未成年之前,你可以遗弃我,但你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为什么过去的皇帝总喜欢制定那么多关于性的戒律和禁令?因为他们要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控制你的身体,他们要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告知你,你的身体不属于你自己。这样他们就可以拥有对你的身体的绝对处置权——如果你是女人,他们想上你就上你,他们连“朕射你无罪”这样一句话都懒得说,因为他们会觉得他们上你那是看得起你;而如果你是男人,他们想阉你就阉你,你被阉了还得“谢主隆恩”,当然,他们同样也有可能上你,并且毫不在乎你的性取向是什么,也不在乎你愿不愿意。
现在你知道那些作家、艺术家为什么拼命想要搞出一些被掌权者认定是“低俗”、“堕落”、“下流”的作品了吧?因为这和个人的自由息息相关——我们的身体是我们自己的,在没有伤害别人的前提下,我们和别人你情我愿地做爱做的事,你有什么权利忽然破门而入把我们抓走,然后把我们关进监狱?
一个国家的公民能活得多自由,和这个国家的性开放程度几乎从来都是成正比的。而身体所承受的所有压抑,都源于政治的压抑。所以不要小看或鄙视90后搞出的这个“门”或那个“门”,那些“门”某种程度上也能推动时代的进步。
3 ) 每日为痴呆的她清理大小便,汝能持否?
从前有一种“掷句”酒令(清代小说《补红楼梦》、《兰花梦》和丰子恺的《缘缘堂续笔》中均有记载),摘丰子恺之描述如下:“三颗骰子,每颗都用白纸糊住六面,上面写字。第一只上面写人物,第二只上面写地方,第三只上面写动作。文句是:公子章台走马,老僧方丈参禅,少妇闺阁刺绣,屠沽市井挥拳,妓女花街卖俏,乞儿古墓酣眠。将骰子放在一只碗里,凭掷出来的文句而行酒令。如掷出原句,如公子章台走马,那么满座喝采,满饮一杯。骰子无知,有时掷出屠沽章台卖俏,老僧闺阁酣眠,乞儿方丈走马,那就满座大笑,按倒罚酒。”
简明说:把风马牛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合在一起,便当认罚。以上并非扯闲篇儿,看《爱情与灵药》的时候,想到的就是这个酒令:此编剧,合当按倒罚酒。
——英俊的•辉瑞制药的•推销郁乐复和伟哥的•推销员•与•患有帕金森症的•画家•美女•结成爱侣。
当然,可以这样解释:本片是按照伟哥推销员自传改编的。但抄别人作业的时候不需要把名字也抄在自己本子上这么彻底吧?编剧把原本改一改,去掉芜杂无关的线索不成吗?
本片前20分钟紧凑得赏心悦目、间不容发:俊男杰米靠无敌色相与吸铁石一样的雄性磁力,在推销方面如鱼得水,一切他想要猎取的8岁到80岁的雌儿——从女顾客、女上司、女秘书到女前台、女护士——无一例外醉倒在他带笑的蓝眼睛里。杰克吉伦哈尔在镜头中眼波流转、活色生香,令这个“万花丛中过”的角色极有说服力(那颗任贤齐式闹心的痣也堪堪可以忽略,那眉梢向下耷拉、《玩具总动员》中的牛仔伍迪式的长脸也变得顺眼了)。他进入辉瑞后,划火柴苦练推销技巧、为卖药向护士小姐放电,推销百忧解的对手也亮相了,就在我十分入戏地鉴赏一代推销男神修炼史的时候,海瑟薇出现了。
哦卖糕的,我几乎忘记了海瑟薇是这个片子的女主角。
此际,观者如我的情绪其实已经有点接受不了天上掉下来这个傻妹子了。后来专门咨询了一位戏文专业的同学,她证实了这种强烈的不适感——据说戏剧剧本的规矩是主角在大约15分钟内要全部登场。(这一点,求更权威人士的解说)
海瑟薇大方露乳一段,就像东非大裂谷似的生生把片子截断成“推销精英列传”与“Chick flick”(更过分更要命的是,另一大主角“伟哥”,45分钟时才出场!而且完全被不怎么需要伟哥的两人抢戏了)。
“推销员修炼史”完结后的半段,无可救药地向着俗套Chick flick的深渊加速滑下去,所有爱情小片儿的元素一应俱全:肥胖怪咖弟弟(这个弟弟简直是《宿醉》里那位肥佬弟弟的翻版)、情色派对、情色自拍、大胆示爱、怀疑感情、吵架、等待、分手、偶遇、彻悟——杰米居然是看情色自拍彻悟的,最后居然还有汽车追公车!编剧还敢更俗套一点么?这种桥段是太极和膏药国的电视剧都快不好意思使的啊。这段唯一有意思的地方是杰米敲开公共汽车车门的时候被车门撞到了脑袋。最后编剧祭出了“你想去什么地方,我背着你”这种恶俗台词,我觉得他那时已经在制片方给他安排的酒店里憋疯了,一心只想赶紧交差了事。
——如果男主角不是伟哥推销员,爱情故事成立吗?如果男主角没有这段爱情,推销精英的传记故事成立吗?以上两题,答案都是肯定的。此即剧情撕裂感和拼凑感的由来。
在“爱情故事”这段,帕金森症身为最大Boss,亦未发挥出应有作用。其实,某位帕金森症患者家属的话十分意味深长:
“这种病会偷走你爱她的一切:她的身体、微笑与记忆。她迟早不能自己穿衣,更有趣的在后面:你还要清理她的排泄物。”
久病床前无孝子,久病床前无贤妻。这才是帕金森症与爱情的狰狞真相。也就在此际,我开始觉得电影有了点味道,前面安排下的花容玉貌与蚀骨销魂的颠鸾倒凤也有了意义:这东西愈是美好,打碎它、失去它的时候便愈觉锥心。然而不可思议的是,这座巨大的、无法绕过的难题,居然被一段海瑟薇的自拍诉钟情就消解殆尽——一根情趣香薰蜡烛的火焰,竟能融化一座冰山吗?看着自拍录影中那妩媚脸孔、脉脉絮语,百炼钢也要化绕指柔,爱俏的浪子自然大觉割舍不下。但若面对一位淌着口水、愣怔痴呆的帕金森症患者,伊曾经曲线玲珑的臀部下面还堆积着秽物,滋味如何?携着枯发黄脸的病妻奔走各大城市、求医问药,滋味又如何?……当笑靥如花不再、美目流波无存,挚爱之心能否坚定?几句轻飘情话,委实难以服众。杰米岂是当真下定愚公移山之决心?一时情动与怜香惜玉,是无法作为数十年照料病妻支持力的。
每日为她清理臭气熏天大小便,汝能持否?她的身体痴肥、乳房松弛,所有引你钟情于她的东西全部被疾病盗去,仍爱她如往昔,汝能持否?就算她不记得你的名字也不气馁不放弃,汝能持否?
杰米并没有针对这些残酷的问题答出一句:能持。
为唯美计,Chick Flick的故事总不会出现太污秽的画面,《我脑海中的橡皮擦》中女主角小便失禁的画面已算委婉,仍触目惊心。但《爱情与灵药》既以这样的恶疾为题目,却又浅尝辄止,为贪轻巧、蜻蜓点水地略过极丑的部分,草草抛出“王子(《波斯王子》中的王子)与公主(《公主日记》中的公主)过上了性爱和谐的幸福生活”如此烂俗结局,那就不得不批评它虎头蛇尾了。
毫无疑问,这部以肉体与性爱为噱头的影片,最好的地方还是肉体与性爱。吉伦哈尔身上还保留着为演波斯王子练出来的肌肉。两人轮流正面背面侧面全裸,怪咖弟弟与观者一同大饱眼福。每段床戏都曼妙,都美好。深绛色床罩被单枕套、凌乱可爱的小屋,玻璃窗上细长的雨滴沉默地滑落,长眉如画,浓密睫毛在颧骨上投下阴影,脸颊因欲望而绯红生霞,牙齿珍珠般雪白,微笑时如明月破云而出,肌群健美光亮,栗色发绺随着身体的节奏摇晃……因为太美了,所以自然而然,不觉得淫邪。那就像是还没来得及吞下智慧之果的亚当夏娃;那就像性爱这件事情,是专为这样美的两人诞生的。
4 ) 这个时代的爱情和爱情电影
还记得第一次看爱情电影的情形吗?不是爱情主题的迪士尼童话故事动画片,也不是你看到屏幕上的两个人亲吻就希望他们能最终走到一起只是单纯因为喜欢团圆结局,而是在你非常明白什么是爱情的时候,在那个时候,看的第一部爱情片。
我的初恋发生在初二。所以对我来说,第一次看爱情片也大概就是那个时候了。我记得是在爸妈的vcd收藏里的一部叫做《爱在尽头》的电影,那时候我常常看一些欧美的爸妈称之为“大人们的电影”,以为这样可以证明自己不再是个小孩子。那片子的主题是婚外情,基调忧郁浪漫,却结局惨淡。这开启了我的爱情启蒙,也给了我一种错觉,以为经典美好的爱必然是痛苦纠缠,幽怨悲壮的。这对后来的我有很深远的影响。那也是快有十年前的事了,现在回头想想,仍是颇有些宿命意味。
今天上映了安妮海瑟薇的新片《爱情与灵药》,我一个人去看了。卖点是情色元素,看完后觉得它还算是清新派爱情电影。相遇,对眼,上床,相爱,矛盾,犹豫,付出。电影并不太高明,演员却相当的好。安妮海瑟薇美的浑然天成,杰克格莱恩哈尔帅的深情专一。他们的表演是这部电影唯一让人信服的支柱,再加上一点bonus: 女主角的前面男主角的后面,还是很能那么提起一点人的兴趣的。尽管同时它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毛病,能看出来导演想要表达一些深层社会问题(推销药品的后幕),一些人文精神(帕金森患者对于人生的态度),但由于能力和篇幅有限都没有表达好。但是对于爱情这一主题来说,它还是足够了。可以做的更好,但是足够了。
我喜欢的爱情电影通常有这么几个特征:有很动人的背景音乐,有雪景,有不顾一切的追寻对方的情节。我尤其喜欢有第三点特征的电影,不仅仅是爱情电影。追逐是美的,尤其是当爱情在里面作为催化剂的时候,因为它代表了人不愿意屈服想要掌握命运的本能,同时又代表了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又有很深的悲剧色彩,最重要的是,它很稀有。很幸运,《爱情与灵药》里包含了上述所有元素,所以它做的足够好了。它当然可以做的更好,但是更好的爱情是不会发生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了。那样反而不真实。
我们这个时代的爱情,和我们的曾祖父辈,祖父辈,甚至父辈,都不同了。这个时代里的人越来越爱自己,越来越难以爱他人。爱是由付出而来,但这个时代里的人不相信付出,所以很少愿意付出。所以电影里的我们这个时代的爱情永远是这样的:来的容易,去的简单。比如Jake,口口声声说他爱Anne,但只不过听了别人的一句话,就开始动摇,眼睛就失去了光芒。虽然最终他还是选择了Anne,但我对这种选择是否能长久持很怀疑的态度。爱需要经历磨难而愈久弥坚,如果会被未来吓跑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以及其后的无数次。Anne明白这一点,她却最终让自己掉进去了。Jake不明白这一点,可他还是闯进去了。Jake面对的还是如此美丽的Anne尚有七分动摇,倘若换做平凡人如你我,我们会做出和Jake同样的选择吗?很多人的爱情甚至经历不起争吵,经历不起短暂分别,经历不起金钱身价,更不用提如果爱人身有重病了。
也许爱情里他们是完美的一对,但生活中他们是否能携手并进白头到老?我觉得导演自己也不知道,所以电影在团圆中匆匆结束了。回想电影里给出的唯一解释,不过寂寞二字。但由于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爱情背景,所以我们还是对Jake的犹豫给予了熟视无睹或理解,甚至在他最终回头的时候欢呼他是爱情的圣人。
我们也许都忘了,爱,究竟本来是什么样子的了。
5 ) 这种爱情不太容易寻找。
作为一个同样患有神经性退行性疾病的我对这部电影很有发言权。首先,电影是电影,这种梦幻般的结局只可能出现在电影里。
深刻了解这部电影,首先要对这种神经性退行疾病有所了解。这种病没有治愈方法,只能是退行,越来越不行。先介绍我的情况,遗传性脊髓小脑变性症,刚开始没什么影响,像女主角一样,只是第一期,或者像我,初期。这时候还有被爱的可能,对方可能只把你的毛病当成是小瑕疵。但是随着你们交往的深入,对方会陷入一种矛盾中,虽然现在的你看起来光鲜亮丽,而且你们俩的生活不会有影响,可是如果要孩子的话,孩子是否会健康,不涉及到后代,也会考虑到今后是否要承担照顾你一辈子的责任。这里的照顾是指对你日常生活的照顾。像这种病发展到最后,连自理能力都没有,端屎端尿只是平常而已。于是再正常的人也会退缩,毕竟这是一种伟大的责任,并不是一句简单的我愿意就可以的。对此,我深有体会啊。
回到电影里,Jamie认识Maggie的时候就知道她有这种疾病,这样的结局纯粹胡扯。如果是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那么还有爱情与责任的辩论。在我看来,选择了Maggie就是责任,没有所谓的爱情里面有责任。
不过看了这部电影我还是很感动的,给了我希望和温暖。虽然现实生活里不会有Jamie这样又帅又能干的男人出现,并且最终愿意照顾我,但是还是给了我生存的希望。
只要活着,就能看到这样的电影。
6 ) 爱情与责任
从电影院一出来,我就拉着朋友讨论:最后Jake找回Anne,到底是出于爱情,还是责任,亦或是同情?
如果是纯粹出于爱情,当时就不应该放手。还记得那个雪中的镜头:出于自尊,Anne不愿让Jake照顾自己,便执意地让Jake离开她。Jake把他的行李都放在汽车后尾箱,不痛不痒地说了一句,“This is really stupid", 便头也不回地走了。其实很真实。
我相信,不管你多爱一个人,面对要照顾她/他一辈子的重大责任,谁都难免会产生动摇的念头。所以Jake才发了疯似地带着Anne到处拜访名医。所以Anne才会一针见血地指出:你这么想把我治好是因为你不愿意接要照顾我一辈子的事实。实在让人很唏嘘。这么敏锐的感知力,这么直率地面对现实,需要多大的勇气。
于是他们分手了,男人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赢得了无数美女的青睐,却总觉得生命中少了一个和他分享的女人。在他飞往梦想之地芝加哥的前夜,终于醒悟。我却觉得这个转变有些突然,最后追回女人的那个剧情也过于草率。在互不联系了那么久以后,他怎么就突然改变心意了呢?就因为那盘录像带吗?
话说这两人还挺前卫的,早在1996年,就开始玩床上自拍了。于是留下了女人很经典的一句话:在这一刻,我很开心。这样的感觉,也许以后不会再有,或者还会发生一千遍,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因为在这一刻,我很开心。可能就是这句话感动了男人吧。让他觉得,为了他们曾经拥有的那些美好,今后再大的苦也是值得的。
朋友说,爱情本来就是不纯粹的,肯定混杂了责任和同情。但这不能改变这是爱情的本质。嗯,大概就是如此吧。
这部片在我们这城市拍的,不给五星不行啊!去年去吃Brunch的时候Jake Gyllenhaal就坐我背后!昨天和某同学一时冲动跑去电影院看了,满座啊!
安妮·海瑟薇的裸体和吉伦哈尔愚蠢的笑容。某女帕金森患者:“谁知道呢?也许上帝是想让我们手淫时超凡脱俗。”这话真美,疾病永远不是生活的全部。
多亏了两人深厚的友情才有了这么一部大尺度的影片。片子实在很一般,不过有了杰克·吉伦哈尔的屁股和安妮·海瑟薇的乳房。看点倒是十足。
“你每天遇到千万人,没有一个真正触动你的心。然后你遇到一个人,你的人生就永远改变。”
“三大炮友片”重看计划达成√。纵观三部,Jake的角色性格和表演是三个男主里最招人喜欢的,Anne也是微弱优势“战胜”Natalie和Mila。两人的床戏互动很好玩(也很敢!)。不过这类片子最怕后面固有的“炮友转真爱”的情节,不是突兀就是狗血。 好在本片还有个小蓝片做背景支持,因此显得也算有趣。
最让我感动的是姑娘让小伙说自己的四个优点。真正的爱情,让人更爱自己,然后才能更爱对方。
想看裸体的米奇米妮必看此片啊!好莱坞最像米老鼠的一对儿!爱情与灵药:安妮海瑟薇,杰克吉伦希尔。蓝色情人节:米歇尔威廉姆斯。断背山,三缺一,希斯莱杰就再也没有了,于是就拍这种东西了。。
炮友终成眷侣
这个世界上眼睛最大的两个人在一起了。。。。
本可以揭露美国医药行业的故事却被拍成了俗不可耐的好莱坞爱情片,编剧就连该有的笑料都没能把握好,让120分钟的片长显得苍白拖沓。激情戏远没有预期那么多,两个主演的裸露也大多都是惊鸿一瞥。但是由于Anne的表演不错,Jake更是一如既往帅得冒烟还有不少背面全露,两小时也就值得了。
本来只是随便看看的,没想到一下看着了。笑料都挺自然。除了爱情之外,还有关于现世极物质价值观和快餐式感情的反省。Jake这个世界上没有你搞不到手的人吧——无论男女。PS:其实我不太爱看这两人couple,总觉得对不起断背山上的某人……真是疯魔了
有多少人是冲着安妮海瑟薇的乳头和裸体而去,然后又被片子本身感动了的呢。确实从剧情设定上,一些人物的性格显得有些滑稽而不真实,包括前海军、医生、丽萨(误)都是些符号。可贵的是看着自己亲哥哥和女友做爱的录像打飞机的胖子,最后关头出卖人的销售代表,还有自知身患绝症的焦虑。向上片尾减分。
Jake ,在这片里你终于直了,还跟那么美的海瑟薇搞来搞去,可你真就在断背山永gay不朽了! 哈,笑起来时弯弯的眼睛跟嘴角还是那么迷人。 爱情片就那么回事儿,没啥可求的,养眼的男女主角,舒服的节奏就差不多了吧,四星推荐。 还有,结尾那段跟《蒂凡尼早餐》还真像。
昨晚看了『愛情與靈藥』,電影深有喜感,床戲很多,露點也自然,安海瑟薇美到不行!其實不管先愛後性,或先性後愛,一旦對方觸及你心,看見別人所沒看見的你,就不應該放棄真愛。雖然很老套,但這世上就是有太多人以各式理由無法堅持所愛,我們才需要靈藥,好繼續相信愛情。
导演才能有限,演员光芒无限。
太治愈了
各种裸...剧情很一般.果然是伟哥传记的感觉=.=
if sex is all that we need, things will be so fucking simple.
看了《爱情与灵药》,还挺好看。片中女主人公要跟男主人公分手的理由是:“我需要你胜过你需要我,这样不公平。”这句台词打动了我,但后来我想,爱一个人爱到想让他自由的地步,是不是还是希望他自由地飞走然后还会飞回来?就算那个人不回来,自己也会获得自我牺牲的快感……
早在预告片出现的时候就早已经知道这并不会是一部多么吸引人的电影,但杰克·吉伦哈尔的帅气脸庞与安妮·海瑟薇的漂亮乳房绝对会让你愿意目不转睛的坐上两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