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评论有点懵,很好看的电影,三个人的故事很完整,剧情没有大问题,逻辑上也都通,串线自然。画面很美,配乐好听,三名演员演技都很好,全是电影脸,马思纯偷东西时的俏皮,钟楚曦的舞蹈,黄景瑜隔窗相望的笑容等等都让人印象深刻。
电影主题很明确,就是异乡人的漂泊和奋斗,通过三人不同的生活视角表现出来。生活不是升级爽文,有成功就有失败,三人戏剧性的相遇和擦肩而过,这不就是生活?这不就是现实吗?
电影里的细节也处理得不错,有几处我特别喜欢:
一是云荞爱唱歌永远带着随声听,吴风在卡拉ok遇到的她,表明了云荞在海城这半年的生活,有评论说马思纯这条线是不完整的,其实这条线是完整的,只不过是从侧面表现了出来,在男朋友死后,她在寻求唱歌的梦想失败后决定回到家乡;
二是吴风的小号,第一次小号是在吴风的柜子里出现的,我们可以发现他极尽温柔小心翼翼地保护,第二次小号却被兄弟摔在了地上,被生活捶打,第三次吴风亲手把小号甩到了地上,此时他命都不要了何况一把乐器呢?
三是李麦拿到了去新加坡的机票,她的经历虽然坎坷但生活没有辜负她的努力,她把那件美艳的绿衣裙留在了出租屋里,从此再也不需要它,她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实力得到专业认可,无需依靠任何人。
其他的一些细节很有年代感:
比如:马思纯和男友在钟楼,马思纯带着耳机听着音乐,男友用手人工调节天线,相当真实。还有21路64路的车牌、小录像厅、卖彩票、大排档等等都打着那个年代的印记!
最后,李麦坐上公交车,云荞下车看到她却不识,吴风暗恋她却没看到她,这一夜发生的事将要改变太多人的命运,如果吴风看到李麦,也许吴风的结局就会不一样了吧,也许他会鼓足勇气去和自己的爱情打个招呼……
上世纪的90年代啊,1990年1月上海第一条地铁线刚刚开工,1990年4月国务院宣布开放开发浦东,1990年11月上交所成立,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年代,是各种观念冲突的年代,是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年代,全国各地的人口开始加速流动,不断涌入这个城市追求梦想,有的人失败了,有的人实现了,有的人把命留在了异乡。
祝愿爱和理想都能实现!
20200825
-------------------分割线--------------------
这个世界从来都是有多种声音的,你可以发表不同看法,但在评论里叫嚣着恰钱的小号是有多害怕这世界存在着和你们想法不同的观众?
如果你们容忍不了其他评论,劝心胸狭隘的你们只看自己能接受的评论。
作为一名普通观众,观点就放在这里:电影总体好看!新人导演拍摄有不少缺点,七夕放映的时间点也选的不好,但电影不至于现在这个分数!没看电影前我还真被评论带进去了。
电影好不好是个很主观的东西,各位看客都可以评论,不要搞错重点,攻击看客,ok?
我只在意自己可以依法在正常渠道和平台发表自己观点的合法权利!ok?
一篇再平常不过的即兴心情而已,甚至都不完整,有必要如此紧张?你们是不是想用攻击别人恰钱这种龌蹉手段使不同观点的人不敢发声?或许你们才是收了钱的,所以才能对他人恶意揣测……
20200830
疫情后第一次去电影院看的电影,还是有点小激动的终于可以在电影院看电影啦!下面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一些想法,好久没写长评了呢!
说实话看的蛮压抑的,金子买了刮刮乐是想图个好彩头,但是他倒下的那一刻就猜到了必然是谢谢惠顾,徒劳一场挺有讽刺感的。每一条故事线相辅相成前后呼应,刚一看会感觉有点乱乱的,但是整个看完后看看静下来细品是有感觉的,导演从三个人物出发想告诉观众一些东西,一些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都清楚却不能放到台面上的故事。
努力的挣扎拼搏想从深陷的泥潭中挣脱出来,甚至不去思考方式方法的对错,吴风(黄景瑜)打开门窗看到那一抹红是开心的,李麦(钟楚曦)能够在舞台上跳舞用舞蹈表达自己是开心的,云荞(马思纯)有一件漂亮的衣服可以听到海城的广播是开心的,可是在开心后会想要的更多,最后三个人的人生朝着不可逆的方向发展。
看到这你一定觉得这是个狗血的三角恋关系的电影,但......还真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具体形容这个感觉,需要看过后自己慢慢的品味,三个都是独在异乡的人,总有一些可以或者不可以说的原因促使他们离开家乡,美好的憧憬和现实残酷的碰撞,压抑的心情孤独的感觉落寞的身影,这是很多异乡客最大的感受,却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看完我想的蛮多的有的没的,是一部压抑的电影也是一部勾起我很多回忆的电影,自己的一些感受写出来都觉得很沉重,尴尬。。。不过还是建议去看看,我也不是专业的影评人只是觉得这三个角色有三位扮演者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李麦就是这样的高傲且不服输,云荞就是这样的顽劣却内心细腻,吴风就是这样的不起眼但不畏黑势力。
黄景瑜的每个角色确实给我不一样的感觉,很有灵性。百度了下这电影18年就杀青了,是蛮早拍完的。虽然被多次吐槽台词功力差,不过近期作品是能看到有进步的,另外两位小姐姐的电影看的比较少,马思纯演技还是可圈可点的,希望三位继续努力多出好作品吧。
今天在佛山看了超超前路演,大老远从广州地铁+骑车赶到…尿都没来得及尿电影就开始了,直挺到导演分享完,天杀的傻缺影院还把后面尾部的一段给截了,僧气!
有剧透,不想被透的朋友不要看后面的。
整体观感荞的故事有点苍白,相反觉得荞的男朋友、姐姐还有姐夫被描画的更有故事性,也印证纯纯给的好,链接起来所有人,但不知是我期待更多还是怎样,总觉得有劲儿使不上的感觉…荞被qj那场戏,前面的xing张力真的很强烈,一呼一吸之间…
李麦,楚曦真的是太美了,每一帧都美,美的越盛越显得人物的悲,雨中的舞让人动容,导演在分享时说他们拍之前都还没雨,camera一开雨雷闪电都来了,老天爷来帮忙,终得这一舞艳绝。最后她终于得以离开海城,拿到想要的机票,妆容由艳丽回归最朴素,我也感觉她的脚终于踏在地上了,麦子还是植根进土里,不再无依无靠的飘了。三段故事里我觉得楚曦的被讲述的最完整。
鲸鱼,怎么讲呢?怎么讲我都是带着粉丝滤镜的。到目前为止,他所有自己原声出镜的作品,我都仔细看过了,我内心坚定的认为他是一个表演天才,悟性极好,他可以让我立刻感受到他所展现人物的感受,共他的情。了解他的人自然知道,和风一样,景瑜很小就从家乡到大城市打拼,影片故事里风被着重甚至是只刻画了情➡️友情和无始无终的爱情/还是凄美暗恋。和景瑜配戏的兄弟演员也很棒,短短几个片段/对话就显示出二人对人生追求的不同,兄弟想干大事情,要用小手段去赚钱,风担心兄弟,想他好好做事、做正经事,我也好奇风到底是干嘛的,影片没有透露一丝,但风会自己做饭,照顾自己照顾的很好,家里整整齐齐,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踏实肯干的“憨憨”。但兄弟耍手段没耍过大佬,他的死打乱了风的生活,生活目标也随即变成为兄弟报仇,一箱子意外之财也不会改变他这憨憨,他不会远走高飞,一定要报兄弟的仇。电影里唯一让我觉得美好的就是风对麦的爱恋,来到大城市,租到房子,打开封住窗子的木条,阳光洒进他的新房子、新生活,与此同时,他还看到了李麦,阳光下美丽的美好的李麦,一见钟情如此简单,又充满希望。他勤恳工作,回到家里看到无法继续的小号事业,坐下吃饭获得生活中的喘息间隙,他也看到李麦在对面的房子里可以坚持下去的舞蹈,李麦对他来说就是美好。麦要去日本发展,被人车子接走要离开海城、离开风,风追着车追着他的爱恋绝望的又耗尽全力的奔跑,真的,看的难受,他无力他没钱他什么都给不了李麦,我在想是不是李麦的离开也有一点点让他没有全力劝兄弟,并且促使他和兄弟一起回瓷镇推动人生走向另一个轨道。在他为兄弟报完仇后,身体受伤的他回到家看到李麦为生活低头,不堪,他默默的用尽人生最后一丝力气,给了他爱的女孩儿最想要的——光明的未来。
荞回了家(是不?)
麦飞向未来
风托着麦子
电影结束
当然还有彩蛋,我要228以后才能看到了…
会再去影院看的,带着爸妈,在电影中重新体会80、90年代的感觉,看故事。
导演加油呀!期待看您更多作品!
首先感慨,陈正道监制之下,团队的呈现能力真的不是盖的!片子的画面呈现,美术,摄影,都非常可圈可点,表现力堪称上佳。
一流的监制,一流的制作团队,一流的资源
三流的答卷。
《荞麦疯长》,说实话,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种中途就想离席的作品了。不过出于对全体工作人员辛勤努力的尊重,还是把包括片尾彩蛋(如果那个能叫彩蛋?)和后面加长的部分看完才离开的。
作品失败这个锅,导演徐展雄甩不掉。感觉基本上犯了新人导演常见错误集锦!
常见错误其一,“快来看!我是个导演!我看过好多片!!”
经常在圈内遇到很多新晋导演,日常说话待人接物的时候就透着一种“我看了很多世界经典名著!我就是下一个昆汀”的气场。ok,有抱负有梦想是件好事,但是看了很多片子就等于自己会拍片子,这绝对是一个极端严重的误区。《荞麦》一片,从祭出三段式叙事结构开始,就看到了导演心比天高的野心——能把玩叙事结构玩帅的,基本上都是世界顶级导演了。“三段交错又不同,不同又有千丝万缕联系(至少导演自己肯定是这么期待的)的故事,能讲出多么文艺又烧脑的故事呀!!观众一定会拍掌叫好的!(如果不鼓掌那肯定是观众没看懂)”——不知道这样的心路是否出现在过导演的内心。
然而现实就是,三个段落,每一个段落都没有讲好。在表现上杂糅了太多元素。观影过程中既能看到国内传统文艺片的那种“脏丧”(指影片风格 无贬义),又能看到好莱坞歌舞片的华丽,又能看到一点王家卫的迷醉……但是,哪一种风格都不主导,都是蜻蜓点水一样的转瞬即逝,完全,看不出全片的“基调”到底是什么。就好比吃饭的时候,鱼生,牛排,麻辣烫本来都很好吃,但是硬是把这三样夹在一个汉堡里,就无比诡异了。
导演要表达自己的风格,而不是把自己觉得牛逼的大咖风格拼在一起。
更不是,完全不管观众的需求,一味沉浸在自己的“表达”中。
(更何况,思想也还不怎么深刻呢)
常见错误其二,无法真正的掌控影片
新人导演因为控制力有限,或者说进入片场后顶着很多压力,经常会忘记自己到底要拍什么。于是这种时候,便会体现出对片子的“失控”——这种失控首先就体现在了对演员表演的失控上。
以本片为例(不剧透),钟楚曦在剧中的存在感非常强,她的段落本身设计得很复杂,同时导演想要在这个段落里融入的表达手法也多,再加上可能钟楚曦的背景和她的表现欲,造成了,这个中间段落和头尾(马思纯,黄景瑜)段落风格上的脱节。钟楚曦美不美?美爆了好吗!!!但是看完片子之后除了这点你记住什么了?寥寥。为什么,因为钟楚曦的表演段落会给人一种用力过猛的感觉,甚至可以想象导演在现场看到那些激情表演的段落会有多high!拍着手说“可以过了!”之类的景象。
但是,演技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服务故事
镜头和视听语言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服务故事
故事的目的是什么呢?
——共情。
太多的技巧,反而让片子失去了共情的能力。演员的表演没有让观众共鸣,观众只看到了被放大的演技,那么这个演技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钟楚曦演的有没有错?演员在现场是可以有发挥空间的,但是给与方向性控制的,还是导演。那么这里很明显的,感觉导演失去了对演员的控制。
片子中,马思纯的段落因为故事本身并不出彩,所以只能说普普通通。黄景瑜的段落,虽然故事也不复杂,但是意外的还有点感人。黄景瑜作为一个偶像派出身,演技并不是他最突出的优势。然而在本片中,黄景瑜主导的这个段落相对的故事和表现手法都没有“飘”,而且因为憨直单纯的人设也比较贴近其本人,反而很难得的让观众“共情入戏”了一把。——朴素又憨直的男人的情感,因为质朴,所以好懂。因为直接,所以好理解,好共鸣。在这样一个充满了“技巧”的片子中,这一段的存在无疑是最接近“讲故事”本质的了。
常见错误其三,感动了自己,忘记了观众
我们观众,花钱,花时间走进电影院,为了什么呢?
不管是毁天灭地拯救人类的超级英雄,还是星际穿越盗梦空间之类的科幻,又或是星爷的无厘头,甚至是各种艺术院线的“文艺片”,其核心都是让观众脱离现实,去体验另外一段人生。观众试图来看的,是“爽”——这种爽包括且不限于狭义上的“屌丝逆转”“宫斗撕逼”这一类,包括其他各种情感体验,探索体验。而电影作为造梦的作品,就是要让观众经历这样一个出离日常的体验。
而不是看导演的个人秀的。
就连被广为诟病的张国师的中后期作品,至少也会集中贩卖只有他才能做得到的“五彩斑斓的团体操”。(虽然也并不是要夸这个东西……但是毕竟张艺谋已经把自己品牌打造成这样了。)那么回到本片,观众来看什么的?
那么《荞麦疯长》,你的核心卖点是啥?
奋斗?爱情?黑暗社会?反抗精神?人生思考?
没有一样做扎实了。
郭德纲总说,艺术两个字,艺是你的本事,术是把本事卖出去的能耐。讲相声首先让你乐,之后你再悟出来什么,是你自己的事情。如果一个相声不可乐,那可就太可乐了。
这就又回到了第一个问题,导演太急于表达自己技术非常厉害,但是这也只是感动了自己,并不能让观众买账。实话实说,《荞麦疯长》的初心应该说是合格的,作为一种对世事变化的无奈,人生的交错和无常,如果能够以观众为出发点,用更合适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会是一部很有趣的作品。
(还有几个个人的疑惑,因为太个人了就不放在上文中表述
1。用上海方言这一点不知道是什么考量?感觉有点劝退。因为海派戏相比之下会更适合家庭剧
2。整个片子的风格有点迷之不接地气,如果平移到日本去拍可能那种荒诞就更合理一些?或者重庆?反正不太像是现在这个舞台)
写了这么多,还是要肯定一下徐展雄导演在处女作就敢玩这么大的野心的。
只有野心才能催动人不断进步,而且中国电影也需要更多样化的东西。
-----
当然了,以上的内容都是纯个人意见。而且本身我也就是个耍嘴皮子的人
如果说你can你up的话,那目前我必然是不行的。轻喷 轻喷。
剧情烂、镜头美的mv
人在电影院,只有憋屈和窝囊的感觉。
不是拉踩,真的,这讲故事的水平不如小时代。
小时代至少把狗血淋头的故事完整交代了,而且还有个起伏(虽然也很糟心)。 就算是秀脸秀身材,小时代勉强有一场维密秀的视觉冲击力,肤浅浮夸病态但是嗨。 这电影怎么说呢,它把女演员原本很高级健康的美,和令人作呕的东西挂钩,成了罪恶。 把美好的东西撕碎可以让人心神颤动。 这电影不是, 它就是单纯地摧毁,是写好的作业本烂在臭水沟,漂亮的手链被熊孩子扯得四分五裂。只会让人恼丧郁卒,给你满满的负能量。 压抑的文艺片,如果能有一个令人深思的内核,那么无论它的呈现方式,如何干瘪苍白,也值得人尊重。 但所有的这些,在这部片子里都是不存在的。 电影就像一个容器,一杯酒,你不能把乱七八糟的东西随心所欲地塞进来,就像你不能把失去逻辑和理智的剧情,涂脂抹粉来胡弄观众。 存在即合理,艺术源于生活,也许有人说,人不该用自己幸福安宁的生活去揣度评论他人的人生。这个世界上,我知道或者不知道的角落,就是有混混的争斗、女孩遭到侵害、自尊被现实摧残。 电影没有标注成喜剧,我不能要求它带给我快乐,但不该是无处宣发的恶心和愤懑。 有些烂片让我们昏昏欲睡,但作为一个普通观众,往往发两句牢骚就过了。 也许这部电影不是没有表达一些思想,或许正是这些丝丝缕缕泄露出来的脉络,才令我如此愤怒。 舞者的肉体,搭配华服和音乐,编织梦想与现实交错的羽衣,再华美,也不过是为了将她剥开,赤裸又低廉地成为金钱和肉欲的祭品。 叛逆鲜活的女孩子,要遭受出其不意又残忍的性侵害,永远失去喜爱的人,为陌生人流两滴泪,才能攫取所谓成长的养分。 阳光正气的青年,纤长的手指,唯有放下乐器,拿起匕首,在黑帮械斗中过关斩将、杀人如砍瓜切菜;再为暗恋女孩,不太有价值地献出生命,才能淋漓尽致地注解虔诚与纯粹。 当大家已经能大声抗议,拒绝青春片堕胎的烂俗设定。总有人用他智慧的脑袋瓜子,另辟蹊径地把一些自负的想法,通过电影的镜头侃侃而谈。 可悲的是,即便以上这些令人不适的表达,也是残缺且浮于表面的,就像有些明星立不住的人设一样,这部电影成功地把现实的阴暗面诠释出无病呻吟和故作矫情的意味来。
把这些设定连接在一起的细节,是天马形空地生凹硬造。演员表演地越用力,他们的哭笑越真,观众被愚弄得荒诞感越强。因为主角们的行为和遭遇,是用正常思维和普通人的处世原则,不可解的。 人物的悲惨无法让人共情,甚至站不住脚,一言以蔽之,最终交待给观众的,是一群蠢人的烂事。 人当然有资格主宰自己的梦境,但观众没理由承受这样的苦楚——身不由己地成为他人梦境的旁观者,困囿于创作者不负责任地涂鸦。导演把大家拉扯进他的梦,毫无逻辑地随心所欲,人物不过是完成剧情的牵线木偶,东一块西一块地执行编好的程序。
这部试图自圆其说的电影,就像强行缝合的布偶娃娃,手艺拙劣,也只好曝露出粗陋的针脚。 而演员所有的努力,试图阐释出人物的灵魂和内核,不过造成观众更深的痛苦——荒诞失序的梦与现实,是撕裂的,拉扯的。被迫接收这样的信号,无疑是一种折磨和对智商的侮辱。 如果说,从这部电影里,我学会了什么,那大概是,不要将就。哪怕它只是一部电影,也能带给你一个烦闷的夜晚,浪费生命中不可追回的112分钟。
荞想活成一部电影,被姐夫强暴,男朋友被车撞死,一个人唱K还被劫持。麦跳舞,车祸撞残腿,被台巴子骗,走投无路卖个身,老东西当场心梗嗝屁了。叫风的男人,吹的这叫什么簧,三个人声光色凑全了,被损友卷入黑社会,同归于尽。
所以这部片的主旨是…文青没有好下场?三个人的命运构成一串的环,又说明,文青的内耗太严重了?
情节很超现实,滤镜很墨镜王。但是片尾放出一系列北漂的真实采访,这是个讲小镇青年在大城市奋斗的故事?我脑袋上的云朵里缓缓升起黑人问号,地铁老人看手机,愤怒女人指猫,等一系列表情包…
钟楚曦的颜真是好啊,贡献了自己表演史上最有张力的演出。马思纯开始百无聊赖吃零食的感觉好。这个演员叫王阳明,这个名字就很欠扁唉,表演有模仿张震的痕迹,但没我震冷酷。
时空很乱入,处处90年代,哪找这么多古董道具的,但是调性很令和废柴。
我能说 我对荞麦过敏吗
迟到进影院听到的第一句话:我就tmd的带你把肯德基全部吃遍。尴尬到脚趾抓地。黄景瑜的哭戏把我看笑了。2星给钟楚曦
不知所云 黄景瑜劝退
剧情拖沓连贯生硬,鲸鱼的演技我真的没眼看啊,哭了怎么可以这么尬。只能说画面看着还好,想弄王家卫风,可是故事真的烂,当来学习色彩和构图了
整个就是学生作业的全明星版本,笑疯了
逻辑奇奇怪怪黄景瑜的演技呀,一言难尽... 强行煽情,强行文艺 最后彩蛋看的有点,脚趾抓地感觉马思纯演的角色有点混乱钟楚曦太美了,加一星就是被生活强奸呗,这电影就这感觉真的挺烂的
也就钟楚曦的颜能看了
在没风的地方找太阳。。好多镜头很熟悉比如《雨中曲》《燃烧》《后窗》???好强烈的拼凑感;那么多次的相遇不免有些刻意。两颗星一颗献给钟楚曦的身材一颗献给钟楚曦的脸。siff2020 SFC上海影城
上影节抢到唯一的一张票,挺后悔抢了荞麦疯长,整部影片我只感受到把钟楚曦的美展示地淋漓尽致,服化道和细节安排都很好,但是剧本真的无力吐槽,人物命运安排真的够矫情的,如果不是见面会导演阐述以及片尾点题传递的是在异乡打拼的小人物命运,献给异乡人,我是真没看明白想传递什么。用悲剧式的命运来展现导演想表达的命运顽强“疯长”,都2020了讲故事的套路也太俗了吧。
拍的什么玩意。比起《如果芸知道》有过之而无不及。真的是今年影院院线看的最差的一部,剧情空洞乏味不知所云,线索混乱,能看出导演想拍出文艺感,但是明显功力不足导致矫揉造作。全程尿点,钟楚曦在路灯下跳舞那段尴尬到死,直到最后我还抱着一点希望看三线合一得交会,结果戛然而止,一头雾水
看过,有点失望,全片支离破碎,没有完整感,只有拼凑感。给2星完全看在钟的辛苦表演
一分都不想给……
俩星给妹子
最多三星了,没有表达出导演所谓的“异乡漂泊”倒是很多娇柔做作,马思纯想进城的原因居然是“想活得像一部电影”,就算是90年代也没哪个20代的人会说出这种话吧???整个一个尴尬无语。黄景瑜演技也是,全程除了笑,台词都是一个调,他的角色也找不到意义所在。反正就是空洞,无趣,转折生硬,还有那个跳舞的人家骂你“爱慕虚荣”然后霸王硬上弓,然后你还主动从了?还帮人还钱?还傻乎乎等人家?还是已经被男人骗过一次了还这样?啊?异乡漂泊需要这样给自己增加难度交智商税吗?总结:情人节别看
片子太烂了,唯一可看的是钟楚曦的身段。msc的影后是捡来的吧,hjy更拉胯,看到他让人不适。
牛逼了,三条线三种画风,三种年代感,没有一条能把故事讲清楚了,也压根没有内在联系。不说真不知道是90年代背景,不说也真不知道这是年轻人漂泊寻梦的主题。马思纯歇歇吧,别把自己演废了。钟楚曦接棒杜鹃,成为新一代“高级感”花瓶。黄景瑜除了打戏,似乎在导演眼里没有其余价值了。而且这位男性编剧好像很喜欢强奸戏。
想不通为什么会有电影能在短短两个小时之内集齐所有你能想到的最可怕的俗套情节,而且还拍得这么猥琐!如果我是演员看完成片就算砸锅卖铁动用圈内一切资源也要阻止电影上映。太丢脸了也!
siff第二场。踩雷了,叙事垮到连结尾本该升华的素人采访都显得苍白空洞,这幕后班底拍点啥不好,偏要整一出小时代新编,除了视听上偶有佳章,其余实在一言难尽…
一言难尽
全片唯一能抓住眼球的也就黄景瑜的胸肌了。到了影片后半段,随时都以为可以结局了结果还在演。讲真,片尾那几个年轻人的采访才是高潮,看到泪目,周围观众也哭了,短短几分钟效果比112min来的好的多。如果没有这个彩蛋我会觉得不值得我大热天跑过来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