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不久,刚回顾了一番2017年豆瓣个人观影报告。进入2018,1月就又有好几部必看大片排队等候,决定要看这部完全是临时起意,影片名字让我想到了小时候看过的一部《勇敢者的游戏》可能是这个 1995版 还记得当时有给我造成一些童年阴影,说好的冒险片在小时候看来像恐怖片:姐弟俩开始游戏被棋盘吸入游戏中时候,面部严重扭曲变形,手指慢慢拉长变形,这个画面色调是鬼魅的蓝色。另外一个印象特别深刻的画面是客厅墙面上炸裂出一朵霸王花还是臭臭花之类的,花中心多根花蕊变身长触角发起攻击,试图抓姐弟俩... 可能那时候年纪小的关系,觉得这些画面都非常吓人恐怖(可能主要还是恶心)。但 2016年又重新看了一遍1995年《勇敢者的游戏》突然觉得也没有那么可怕了,可能真的是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的关系。
原以为是名字碰巧相同,看完强森版发现应该是旧作新拍,个人更喜欢这次的新版本,不仅仅有搞笑黑色幽默,打戏冒险热血,更有体现三观价值立意以及故事剧情逻辑线也埋的比较好(虽然剧情还是非常之简单,谈不上多复杂的逻辑)。
影片开头较常规平淡,一小男孩在海滩的沙堆里捡到一款游戏机,并带回家把玩起来,随着自家庄园大房子“蹭”的一亮,男孩被吸入游戏的世界里了...(记得95版那个游戏机是在花园的墙壁里被姐弟俩人无意间发现并挖出来)。后续导演画风一转,镜头来到一所高校,主要人物悉数登场...
贝瑟尼,高挑性感女孩,深陷自拍不可自拔,一大早煮上一杯咖啡(竟然不是为了品尝)穿上性感的毛外套露出大长腿,扬起自拍杆反复找角度,调整咖啡杯方向,一切都要完美满意方可按下快门,兴致勃勃火速发布到社交圈,但男友没评论没点赞导致一天都不开心,在考试现场自己做好了试卷,就开始和闺蜜在考场手机视频通话吐槽男友为何对自己的自拍毫无反应... 被老师抓包还强词夺理据理力争,结局当然是:留校察看。
Spencer和Fridge,两人因为代写论文和论文抄袭的问题,双双也被留校察看 ╮(╯3╰)╭ 学霸玛莎极其讨厌上体育课,觉得那简直是 waste of time,与体育老师辩论了起来... 也没有逃脱“留校察看”的命运,就这样同在一个学校的4人就这么聚集在 “留校观察处” ,督察老师给的任务就是,去储藏室将旧书拆除书钉子 Σ( ° △ °|||)︴高高耸起的两大堆书籍等着他们...
感觉万念俱灰之际,Spencer的咸猪手不知道哪里翻出了一台老式游戏机,他和Fridge互相使了个眼色(这一幕颇具意味)两人一同看向了远处一台很小的旧电视机,试图接通游戏尝试玩一下。在选择游戏角色之时,发现飞行员已被锁定无法选择,Spencer也没多想,就选了下一个 “brave stone 勇石博士”,其余三位小伙伴陆续被拉来玩游戏:Fridge选了动物学家 “mouse fendi 耗子芬迪”,玛莎选了少男杀手,贝瑟尼是制图师。
随着仓库开始shake, spencer等人发现游戏不太对劲,尝试拔掉插头,但也无济于事,插头的两级强制产生了电流又连了起来,4人均被吸入游戏世界中。
丛林冒险一触即发。
刚进入丛林的4人还搞不清状况:手腕上的三条粗黑线纹身?其实是每人预设的 "三条命" 选角色时也不知道角色的外在形象如何,进入丛林后一行人来不及感受丛林的危险,就先在意起自己的外形了:spencer感叹自己的头发哪里去了,但对浑身的肌肉很是满意。玛莎吐槽自己为什么要在丛林里穿露挤装,高大威猛的Fridge变身为矮短腿(跑不快变成致命弱点,外加吃蛋糕要爆炸的设置),最悲催的是贝瑟尼,如此爱美的一姑娘竟然成了土肥圆大叔,带了个类似日本小学生一样的黄色帽子,啊哈哈哈哈... 这段实在是很逗。贝瑟尼在河边照了照自己的新造型,歇斯底里的无法接受,无视丛林危机四伏,很快就遭到了河马的吞食,一条命就这么没了,好歹很快又从天而降满血复活,手腕处只有两条黑线。
在亲眼目睹了丛林的残酷后,众人开始严肃起来。
得到游戏“使者”的说明后,4人明白一定要夺回守护 JUMANJI 的镶嵌在石豹山上的那颗绿宝石,并将其归位才算完成任务顺利返回正常世界,任何一名同伴三条性命消耗殆尽的话,全员就GAME OVER。每位角色人物都有自身所擅长的优势和弱点,除了要注重团队协作外,更要发挥智慧取长补短,将自身优势发挥至MAX, 避开自己的弱点。
这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人们常常容易迷失自我,在人生的浪潮里翻腾着胡闹着,"随大流" 看似是个比较稳妥安全的做法,但其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 “存在的即是合理的” 每个人都应该从小努力找到自己的优势并将其发扬光大,早一点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喜爱什么,花时间去积累,慢慢地量变到质变,将会看到进步,成就感也就这么油然而生。
记得BBC有个纪录片,长期跟踪拍摄一群来自不同阶级的孩子(其中也有黑人孩子),年龄从7岁开始,每隔7年跟踪一次情况。最后发现,有些孩子很早就自己定好目标想考哪个中学哪个大学,并一步步的都实现了。另外一些孩子虽然中途没有实现阶段性目标,但在28岁时仍旧做到了自己喜欢的职业听从了自己的爱好。这些都离不开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基本上10岁左右)就大概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讨厌什么,并将喜欢的领域加以专业的知识学习从而慢慢走上正轨。
如何发现自身优势?别人要花好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的东西 (且可能完成的还不好),你却不到一小时就完成了,而且表现很好,这就是天赋优势。其实并不抽象也不难寻觅,就像电影里说的 “你欣赏怎样的人,就努力去成为那样的人”。影片所传递出来的这一价值观很值得学习!
回到探险中,在去集市找寻缺失的一部分地图时,fridge饿了嘴馋上了圈套吃了蛋糕然后就自爆了(弱点是不能轻易触碰的)又遇上反派追杀过来抢绿宝石,幸好在蒙面人的帮助下逃脱了反派的追捕。原来蒙面人即是之前无法选择被锁定的 "飞行员" alex角色(也正是影片开头,最早在沙滩上捡到这款游戏的那个小男孩,他很早就进入了游戏,被困了20年!庄园大房子变的像鬼屋城堡一样,儿子失踪多年,父亲满脸憔悴,看到附近的邻居孩子也会念叨着一些很奇怪的话... )看到这里开头的一些蛛丝马迹有逻辑的联系起来了。
alex只剩下最后一条生命线,五人集齐一同作战,玛莎利用自己擅长的巴西战舞勾搭并攻击敌人。个人都使出了自己的绝活,并通过好几轮关卡。中途一场直升机脱险尤为惊险,直升机的顶部动力被白化犀牛顶松动零件脱开,无法拉高,眼看就撞上前面的峡谷里,再无法拉高全员都要完蛋,勇石一人出了舱门爬到顶上去复原零件。千钧一发之际总算是逃离了险境。
但如此英勇威猛的brave stone却在最后一刻,攀爬树木去石豹处还原绿宝石时,被小松鼠吓到跌落地面,从而放弃了攀爬的方式,转而采用地面道路。在同伴不解的追问下(因为攀爬是勇石的优势),勇石的那番话另我印象深刻 “当你还剩下最后一条命的时候,你就没法如此英勇...”
然后现实的人生从来都只有一条命而已。
影片自然是HAPPY ENDING, 回到现实生活,贝瑟尼不再沉迷自拍,报名了明年的丛林夏令营旅行活动,闺蜜惊的下巴都要掉了... 不知道该说什么好,spencer和玛莎走到了一起 (在游戏的世界里互诉好感)。经历了JUMANJI的世界,四人愈发成熟,珍稀当下。他们还一起去找到Alex,看看他的现实生活:鬼宅焕然一新了,家里人都欢庆失踪多年的儿子回归。
与其说这是一部探险科幻动作剧,不如说它是一部很好的 “生命教育” 。
END
《勇敢者游戏》绝对是中国广大80后的共同回忆之一,因为那是一部当年引进的屈指可数的大片之一。那年我大概上高二,在电影院里看完了之后感到的震撼无以言表。看惯了国产地道战的我们从来没想过电影还可以这样拍,那简直就是把我们生活中的脑洞搬上了大银幕。可以说,这部电影和其他的几部奠定了我爱进电影院的习惯,养成了我爱看电影的习惯,甚至影响了我写影评、上豆瓣,结识一群文艺青年,总之,大大影响了我的生活。
二十年过去了,罗宾威廉姆斯都不在了,而我竟然又重新走进影院,看了重启版的Jumanji。十点多的影院里几乎满座,大家都是带着美好的记忆来的,当然他们不知道有一个当年在发展中国家看过这部电影的少年,如今来到了电影业的中心,坐在了观众席上。看完了只有一个感觉:二十年过去了,Jumani还是这么好看啊。
当然现在的要求不能和当年同日而语。一言以蔽之,Jumanji是一部温馨、幽默、刺激的类型片,特别适合青少年观看。故事的主人公和我当年同龄,电影中当然讲到了如何对待人生、如何与朋友相处等一系列教育内容,但这些内容披着青少年最爱的游戏的外壳,就有了个引人入胜的设定。在这一部里,桌游都变成了更新换代的任天堂电游,而坠入游戏的高中生们在游戏中几乎相反的角色设定是电影几乎所有幽默和张力的来源。印度Nerd变成了巨石强森,白富美变成了功夫熊猫Jack Black-- 顺便说一下,Jack Black的演技真是出神入化,光看他演小女生就能值回一半票价。Jumanji变成了丛林,类似寻宝地图的游戏,但游戏本身的场面并没有主角的性格冲突那么出彩。几个我比较喜欢的场景是Alex带着新来的人走隧道,以及充满异国风情的村寨,确实很像我在RPG游戏中碰到的场景。整个剧情基本没有让人喘口气的地方,除了强森和Jack Black还有Kevin Hart的搞笑,而最后感人的一幕,是他们回到现实世界看到已经成人的Alex,也带给观众许多感慨,同时也是对第一部的致敬。
对我来说,也是一样的。当年看Jumanji那个在影院大气不敢出的小女孩已经变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当年三四线城市的电影院也变成了好莱坞中心地段的影院。时光改变了我们多少,听听电影里1996年的Alex问的那句话就知道。当时白富美拼命地在惋惜自己的手机,少年懵懂地问:“Does 'Phone' mean something different in the future?” 我们已变得完全不一样了;可是,在那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现在的我仿佛和二十年前的我成为了一体,我们坐在那里,静静地分享着属于自己的时光。
在此之前,1995年和2005年还上映过2部《勇敢者的游戏》。
新版《勇敢者游戏》由道恩·强森、凯伦·吉兰等人主演,后者曾在《银河护卫队》系列中饰演“星云”。
电影讲述的是4名高中生在玩“尤曼吉”电子游戏的时候,无意间进入游戏,成为了游戏里的一员。
这样的创意非常赞,它很贴近生活,甚至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变为现实。现在的VR设备一直在研发沉浸式体验,说不定未来就可以实现“进入游戏”。
很多电影都采用过这样的创意,比如《创:战纪》《天地逃生》《黑客帝国》,以及即将上映的《头号玩家》。
4名高中生仅仅是意识进入了游戏,附身在了4个游戏人物的身体上。
斯宾塞成为了“勇石博士”,他的技能是攀登、速度、回旋镖,而且没有弱点。
他是战斗力最强的,分分钟制服反派,跑得也是最快的。
但事实上斯宾塞在现实中只是一个普通学生,他还不太能适应突然成为大块头的变化,这一反差也闹出不少笑话。
弗里奇是截然相反,他在现实中是个大块头,进入游戏却成了小矮子。
电影同样是借助这种反差来制造笑点,比如弗里奇想欺负斯宾塞,却发现根本打不过对方。
贝瑟尼在现实中是女神,游戏中却是土圆肥大叔。
她说话阴阳怪气,动作也非常娘炮,甚至都不知道如何使用男人的身体撒尿,还需要同伴教她。
玛莎截然相反,她在现实中并不起眼,游戏中却成了女神。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片段,玛莎像贝瑟尼一样不太习惯自己的身体,所以不得不让贝瑟尼教她怎样做一个女神。
于是,“土圆肥大叔”花枝招展,开始抛媚眼、甩头发、走猫步。
而“女神”东施效颦,拙劣模仿。
这种手段算不上高明,之前《羞羞的铁拳》也用过,但效果确实不错,观众确实笑得很开心,毕竟“能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
这4名高中生现实中的身体,和游戏中的身体完全不同,甚至相反。
第一层含义,是制造笑点。
小个子变成壮汉,大块头变成小矮子,女神变成土圆肥大叔,普通女生变成女神,这本身就是一个笑点;
再加上他们没来得及适应这种变化,习惯性地做以前爱做的事,就是笑点的升级。
比如“壮汉”安慰自己“不要哭,不要哭”,“小矮子”想打人,“土圆肥大叔”想展示女神般的魅力;
当他们开始学习自己新的身体,就是笑点的第二次升级,比如“壮汉”展示深沉的眼神,“小矮子”发现自己再怎么跑也跑得很慢,“土圆肥大叔”像男人一样撒尿,“女神”学习做一名女神。
第二层含义,是主角在游戏中成长。
饰演土圆肥大叔的杰克·布莱克曾为《功夫熊猫》系列的阿宝配音,而《功夫熊猫3》中有这么一句台词:如果你只做力所能及的事,就永远不会有进步。
也就是说,只有去做困难的、不想做的事,才能提升自我。
斯宾塞是个普通高中生,他摇身一变成了肌肉男,就要学会运用自己强壮的身体去拯救世界。经历了这个过程,他将培养出男子气概,从男孩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弗里奇最引以为豪的就是自己的身体,但他学习成绩不好,他不仅作弊,而且作弊还会被发现,可以说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这次他失去了强壮的身躯,就不得不去思考,用智慧取得胜利。
他在游戏中是个野生动物专家,他的大脑里会突然出现各种动物的相关知识,这不仅是一个笑点,更是给他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运用知识和头脑发挥自己的作用,化解眼前的危机,拯救同伴的性命。
比如他们要拿到毒蛇身边的纸条,当斯宾塞的武力不起作用的时候,弗里奇的知识就派上了用场。
贝瑟尼在现实中是女神,她很受欢迎,每个人都对她像公主一样。
因此,她变得自恋,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游戏中,她必须学会与人相处,学会有集体意识。
同时,她是一个手机控,手机占据了她的生活,夺走了她发现美的眼睛。游戏中,她需要适应没有手机的生活。也正是放下手机,她才能发现身边的美好,才能关心他人。
玛莎作为一个边缘人,她自卑,孤独,她不参与集体活动,她展示出“与世界格格不入”的样子,她怕人们讨厌她,所以她先去讨厌别人,从而恶性循环。
游戏中,她需要用美貌去吸引反派,为斯宾塞等人争取时间。她突然发现,自己并非毫无用处,反而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困在游戏中二十年的亚历克斯,他自卑、胆小,在大家的鼓励下终于重拾信心,证明了自己是名优秀的飞行员。
在人们的印象中,游戏常常是贬义的,人们对游戏的看法往往是“浪费时间”“消遣娱乐”“迷失自我”“毫无意义”等等。游戏相关的电影,更容易让人觉得充斥暴力、犯罪元素。
《勇敢者游戏》三观很正,它让观众看到了游戏的另一面:游戏并非是消磨时间,也可以是有意义的事。
或是自卑,或是自私的主角,在游戏中看见了自己的缺点,发现了他人的优点。他们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勇敢。他们发挥了自己的作用,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他们学会了考虑别人的感受,学会了互相鼓励,学会了团结合作。
一群并不完美的学生,通过游戏成为了更好的人。
通过这些变化,我们能看到每个人都有鲜明的性格,而电影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很成功。
表面上《勇敢者游戏》只是好看、好笑、好玩,其实“通过游戏学会成长、团结、磨炼、勇敢”也是电影的主题,这也是为什么电影叫“勇敢者游戏”。
电影的动作场面优良,但还算不上多么精彩。和其它好莱坞大片拼视觉效果是很难的,《勇敢者游戏》的策略是曲线救国。
上面所说的电影的种种寓意、主题,就让本片和那些无脑动作片划清了界限。
其次,本片没有多少大制作,取而代之地尽可能地拍得有趣。
大制作不代表有趣,观众想看的也并不是大制作,而是有趣,或者有趣的大制作。这也是为什么2.17亿美元制作成本的《变形金刚5》被称为烂片,8100万美元制作成本的《王牌特工1》被称为神作,原因就是前者很无趣,后者很有趣。
《勇敢者游戏》就是走的有趣路线,比如一拳把反派打飞,比如被河马吃掉,比如被犀牛追赶,比如冒着被犀牛撞击的危险修飞机,就是把一块钱用出了三块钱的效果。
这就是以小博大,四两拨千斤。
上周的北美周末票房榜(2018.1.5-2018.1.7),《勇敢者游戏》以3723万美元的成绩登顶。
《勇敢者游戏》不仅登顶北美周末票房榜,也是全球周末票房(2018.1.5-2018.1.7)冠军。
《勇敢者游戏》以1.06亿美元的成绩登顶,《星战8》8825万美元退居第二,《前任3》坐收790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14亿元,位居第三。
其中《星战8》是12月15日在外国上映,《勇敢者游戏》是12月20日在外国上映,两部电影上映时间只相差了5天。
《勇敢者游戏》之所以能在北美周末票房榜和全球周末票房榜双双反超《星战8》,原因很简单:娱乐性强,而且适宜全年龄段的观众,老人小孩全都可以看。
《星战8》是合家欢电影、爆米花电影,娱乐性强,《勇敢者游戏》比《星战8》更合家欢、更爆米花、娱乐性更强。
乍一看这样说是在贬低《勇敢者游戏》,其实娱乐性强的电影未必就不好。
《碟中谍4》《王牌特工1》《速度与激情7》《奇异博士》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虽然剧情简单,但是节奏流畅,轻松愉快,而且没有明显的漏洞或硬伤,让观众看得很爽,愿意忽略剧情的不足,所以最后口碑都还不错。
要是这些电影剧情复杂一点,反而会影响观影体验,让抱着“爽一下”的观众感觉受到了打扰。
《勇敢者游戏》同样是剧情简单,因为编剧的目的是避免喧宾夺主,让观众欣赏到电影的真正卖点:丰富多彩的游戏世界、惊心动魄的动作场面、精彩纷呈的视觉效果、趣味横生的幽默情节。
总的来说,本片算不上多么优秀,但是一部视效、剧本、节奏、笑果都能让人满意的良好爆米花电影。
由于电脑特效水平的限制,90年代的商业电影在创作上更依赖于奇思妙想而非视觉奇观,这也使得一大批充满创意,情节生动,人物立体,节奏轻快的电影得以出现。这批电影重视不同既有类型之间的融合,尤其是基于角色的喜剧内容,在保证了合家欢的欣赏水平同时,也让电影即便受到视觉效果的限制,也能够产生长久不衰的吸引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主要演员自身,在喜剧和表演两方面,都能带来令人满意和信服的体验,而正戏和幽默都玩得转的罗宾·威廉姆斯,自然就是个中翘楚。正剧方面,有着《早安越南》《死亡诗社》《渔王》和《心灵捕手》这样的代表作品,而他作为卓越的喜剧演员,也有从《窈窕奶爸》这样的家庭喜剧,到《飞天法宝》《机器管家》,以及《勇敢者游戏》这样的幻想题材。他以极具特色的个人魅力,为一代又一代的男女老幼带来欢声笑语。而随着市场和观众的逐渐演变,R级喜剧的风靡,对段子而非角色本身的过度倚靠,让这些充满温馨的传统喜剧电影也难寻起来。时下能够符合并继承这一定位的喜剧电影,怕是也只有《帕丁顿熊》了。
在任何时代,好的喜剧,总是和好的演员,好的角色是分不开的。但时代在变化,我们也必须理解,这些成功的IP对于大制片厂来说意味着什么。而在创新力和好编剧稀缺的大环境下,荤段子屎尿屁大行其道,更多的则是打着喜剧旗号的功能性段子集,完全脱离角色塑造而存在,更勿论那些横行霸道的CG特效了。幻想题材的喜剧电影,在近年来佳作之罕见令人难以置信,威尔·法瑞尔的《失落的大陆》,杰克·布莱克的《格列佛游记》,亚当·桑德勒的《像素大战》,以及2016年的新版《捉鬼敢死队》,统统在定位上出现了严重问题,不仅难以在喜剧和动作冒险之间达成平衡,反而连基本的喜剧状态都难以达成。
而幸运的是,幻想喜剧的尴尬现状终于迎来了转变的趋势。去年的《鸡皮疙瘩》和今年的新版《勇敢者游戏》,就是一个开端。
《勇敢者游戏》的前两部作品,尤其是续集的身上,充满了儿童文学的味道。而这一气氛是难以讨得如今市场的欢心的。于是我们看到,典型的儿童幻想故事,成为了高龄成人的,充满荷尔蒙的幻想故事。我们很难说从桌游升级换代成电子游戏的《新勇敢者游戏》,到底是原作的的续集,重拍,还是重启作品,重新开机还是别的什么,但就一部动作冒险喜剧电影来说,它的表现是合格的。尽管喜剧导演杰克·卡斯丹(与其他四人合写的剧本)最终也没有让四位主角中的任何一位比罗宾·威廉姆斯的角色更自然(从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好莱坞的自我浪费,毕竟对汤姆·汉克斯的经典电影《长大》就是个很好的模仿对象),但紧凑的情节编排和升级换代的“穿越异世界”亚文化设定,很好地避免了尴尬的硬幽默,也能提供足够的曲折和惊喜来吸引观众。
在某些时候,《新勇敢者游戏》都显得非常幼稚,但在优秀的化学反应之下,其中的喜剧内容得到了很好的发挥,特别是那些nerd向的现代流行话题。在人物的戏份分配上,《新勇敢者游戏》显得非常成熟,杰克·布莱克以老带新,道恩·强森和凯文·哈特双引擎,保证了电影不会出现脱戏和无聊的情况。
后两人在本片中的表现,对各自的职业生涯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凯文·哈特自出轨丑闻后降低了曝光率和接戏数量(去年一年就有4部个人作品面世,而今年只有2部),但好的一面,是可以借机厘清其职业方向,继而寻找转型机会。道恩·强森自加入《速度与激情》后顺风顺水,也有过不少喜剧电影的尝试,包括今年年初的《海滩救护队》。但市场反馈和他自身表现证明,观众最喜欢的是他的家庭化硬汉形象,其次是通过对比形成的傻大个喜剧形象——这意味着他缺乏担任喜剧电影男一号的能力,《海滩救护队》中俊男靓女的搭配,就缺乏能够激发他的幽默感的合适人选,使得电影本身缺乏动力。而《新勇敢者游戏》中,重新找到拌嘴对象后的道恩·强森,就展示出了更好的适应力。
幻想题材和喜剧的结合并不新鲜,但如何能真正做出新意却很难得。作为北美圣诞档中为数不多的合家欢喜剧电影,《新勇敢者游戏》在脱离20年前原作设定后,依然不失为一部可圈可点运作良好的冒险喜剧。与前些年索尼在秋季档开画的档期相比,今年传统喜剧的无力给了这部电影足够的生存空间,同期的竞争对手全面沦陷——出现了不少可预期(《完美音调3》《缩小人生》)和不可预期(《马戏之王》)的质量以及档期选择问题——也让其有了令人眼前一亮的效果。
作为一部目标本就不高,但题材和演员很讨人喜欢的细节电影来说,《新勇敢者游戏》很可能就是这个假期中一匹不容小觑的黑马选手。
很可爱很好玩儿的一部,好多地方笑死了…我喜欢这样的设定。虽然很多地方比较老套,但在电影院看得全程都很开心特效不错剧情也还ok不会出戏,就值得推荐了。
成本限制太大了 没啥特效只能靠笑点撑起全片 真正的闯关时刻却不过瘾 倒是每个人物都很好笑就对了
笑翻啊啊啊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 黑人太搞笑了 虽然最后感觉有点蛇尾 还是值得四星
及格的爆米花片,很多游戏梗,信手拈来,游戏迷表示秒懂。巨石强森版死宅弱鸡高中生,形象反差大,制造出很多笑点。游戏里的萝莉可能是抠脚大汉,帮你挡刀的哥们可能是萌妹子。剧情谢绝氪金,简直良心游戏。就是有点套路过老,惊喜不大。看了开头十分钟,就能猜到结尾。
三星半。这或许是2017年目前为止拍的最工整的商业类型片。抛开初始部分铺垫略冗,全片的行进节奏相当流畅。简化的主线、适时的笑料填补,再加上几位演员相当不俗的喜剧表演能力,令观者代入感颇佳。但年轻演员的表演,一些转折性的段落,显然还有推敲的空间。
好一桶好吃的爆米花,你在商业片中所需要的一切应有尽有,没报啥大期待却完全被笑料乐到,被特效爽到,甚至比上世纪的那部更有趣。
说是翻拍,我倒觉得比原版更好。原版还是桌游时代,每步棋一惊一乍,过分依赖特效,说实话有点审美疲劳。这部利用成人与少年两个身份之间的落差做文章,既有游戏的荒诞感,又是对成长的曲折表达,而且笑料十足,是讨好青少年的爆米花电影中较为聪明的一部。对任天堂游戏的各种戏拟充满会心的趣味。
既是翻拍也是续集,桌游变电玩,Alan小木屋致敬Robin,原作是游戏来到现实,新版是进入游戏,灵感是《无敌破坏王》+《创战纪》?本作强化原作勇敢+合作主题,加入角色技能及弱点齐心协力破关,用真人与游戏角色反差做笑料,但缺少惊险波折的关卡,boss也是毫无存在感,连boss战都没有能算合格的电玩?
【C+】把儿童片改成了青春片,冒险套路已很难创新,转而在喜剧部分上下功夫,对各个角色,和电子游戏形式的笑点挖掘算是非常尽心了。剧情低幼但不至于脑残,总的来说,是个能让人看开心的片子。
重启得不错,每个人的性格都很突出,成长占了主导地位。特别喜欢杰克·布莱克的表演,实在太萌了。
睡着了,然后中途退场了,实在太无聊了。装成游戏中的角色,真的好傻
笑点密集,气氛欢脱,主旨简明,是非常标准的爆米花合家欢电影!
1.这游戏可以说是非常良心了,不用打怪练级、开箱子、挂机,最重要的是不用充钱,也就不会遇到人民币玩家。不足之处是会弹(索尼)广告。2.道恩强森的摩托车的质量比坦克还好,你确定不是在演速度与激情?3.电影教育我们:沉迷游戏可能导致脱发,甚至长出奇怪的东西。4.游戏中的大叔现实中可能是软妹子
弱点是吃高热食物就会爆炸。
Dr.Bravestone 到底doctor在哪里啦
把teen movie的惯定程式华丽包装至“成人”的奇幻冒险爆笑喜剧,抓到的笑点和人物成长轨迹线之间的契合无比精确,每一秒的节奏都是用节拍器精密计算出的“大卖”。在论如何将看上去很“蠢”的老套路操纵得自然顺畅、娱乐度观赏性(外加复古感)爆棚上,这是第二个《侏罗纪世界》。
要啥有啥,笑点很足,作为喜剧爆米花已经够好看了!刚看完后还挺开心,想起了小学的时候看完第一部时那种宛如新世界大门被打开既惊喜又激动的感觉(第二部实在太渣,烂到被大脑直接自动忽略),接着又想到这部为啥不和经典的第一部联动一下啊,忽然才缓过劲来……罗宾·威廉姆斯已经不在了……
合格的娱乐片,搞笑动作与冒险,游戏设定还是很有代入感的。
整体还是非常有趣的,真实体验版“吃鸡”,设定极佳,角色功能性穿越之后的转化带来大量喜剧效果,白富美变成胖大叔,书呆子变成近战英雄,运动员变成吃蛋糕就爆炸的嘴炮男,“星云”美呆了。笑料非常赞,场面一般,峡谷那段最好,因为投资不大,这一点是非常可惜的,索尼没敢砸太多钱,没想到逆袭了
好处主要是拿“多身体人物”和“多人物身体”找梗的质量不错的笑料,以及对视频游戏叙事,文体和视觉呈现本身的模仿;除此之外全是陈年老套路,以及莫名其妙的反派。视觉也很陈腐,大概值得一看的只有进入游戏那一下明显是来自VR的影响。好好一个可以开发postplot乃至人生况味的项目被做得如此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