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剧拍的其实挺不错的,权力斗争,军事战争,王朝将覆历史氛围都有所表现。特别本剧大量优秀演员的合作,李强老师的崇祯,勤政爱民,富有政治手腕,但又刚愎自用,多疑猜忌,以及在大政军事方针上的失误均有深刻表现,只可惜崇祯皇帝生在了末世的帝王之家。而王刚老师的太监总管王承恩,陈圆圆,吴三桂,洪承畴,皇太极等,都把角色表现的各有所特点。
另外本剧那种场景下时的昏暗灯光,表明明王朝江河日下的背景,也着实较好。
当然本片也有所瑕疵,比如很多重要人物如毛文龙只是一笔带过,还有很多没登场,当然还有本片的编造戏说程度有点多,应该尽量按照史实来拍或许会更好。
看了8集,还是放弃了。刚看完《朱元璋》过来的,相比之下,此剧情节拖沓,两小时憋不出一个屁来,边看边感叹“磨叽”。演员缺乏表现力,不是那个味道。另外,情节逻辑有些荒唐,为演而演,为拍而拍痕迹明显。比如,第8集吴三桂平息兵勇闹事,他妈最后把巡抚给砍了,这事就没后续了?他妈怎么想的。接着砍杀兵勇事,还来个决斗比赛,你耍猴呢,待死的兵勇还能这么配合吗?如此,看不下去了,时间浪费不起啊。
汴水流 泗水流 流到瓜洲苦渡头 情哥哥 慢些走 妹妹等你在楼外楼 楼外楼 汴水流 泗水流 瓜洲有渡没有头啊 情妹妹 亲一口 哥哥喂你哥哥喂你盅交杯酒啊 交杯酒 汴水流(汴水流) 泗水流(泗水流) 瓜洲有渡没有头啊 情哥哥(情妹妹) 亲一口(亲一口) 妹妹喂你(哥哥喂你) 盅交杯酒啊 交杯酒啊 汴水流 泗水流 流到瓜洲苦渡啊 情妹妹 慢些走 妹妹等你 (哥哥等你) 在楼外楼 等你 在楼外楼
农民造反拉起队伍,建立政权,稍有规模,都必须解决自己的给养问题,建构自己的经济供给模式。 从历史上看,农民造反队伍,一般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流寇型,如黄巢之流,到处流窜,走哪儿抢到哪儿,所有的军资供应,全靠劫掠。一种是换班型,如刘邦和朱元璋之辈,创出一份家业打出一片地盘之后,按照原有的统治模式统治,尽量安定民心,照旧交粮纳赋。而李自成的农民军属于第一种。 1,打仗是需要花钱的,从古至今都是。 崇祯皇帝之所以吊死在煤山上归根结底还是缺钱,自古有言,皇帝不差饿兵,没钱什么事也干不了。就算你是皇帝,也只能困在紫金城里等死。 明朝政府之所以缺钱是因为身上背得包袱越来越重,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李自成轻装上阵,明朝政府的税负越重,李自成的人马越多。明朝政府再加上饥荒、官吏贪污腐败,成为恶性循环,李自成只会越战越勇。 清政府不一样,新生政权背负的包袱就小,组织能力和收税能力也高。而且入关时的清军已经不是当初抢了就走的土匪集团。经过皇太极和多尔衮的努力,吸收大批投降的明朝将领,通过武力掌握了先进生产力。有钱,有粮,自然无法阻挡。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武装有大多数农民起义军的通病,组织涣散,财政来源不稳定等等致命弱点。 一只没有稳定财政来源的农民军队,遇见清政府这样新生政权的有组织军队,自然只能节节败退。 2,明朝政府人心向背,清朝政府作为新生政权,笼络了大批士绅官僚,而这样士绅官僚在地方都算是实力派。而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并没有很好的笼络地方实力派。 李自成能攻入北京城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但他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个机会。军纪涣散,将领不受节制,打家劫舍,不仅明朝政府投降官员受到严刑拷打,就是普通百姓家庭也深受其害,由此失去了民心。 而清朝政府一方面通过武力镇压反对力量,一方面又注重笼络这批地方实力派,通过拜孔庙,设科举,封官加爵等多方面举措安定地方,稳定人心。 3,农民军内部的‘山头主义’在胜利之际开始显现,使领导层出现了分化。对比清朝政府的领导层,有很大的劣势。 李自成手下大将,如刘宗敏、李过、高一功、田见秀、刘芳亮、袁宗第、刘体纯、李双喜、张鼐、谷可成、马世耀、吴汝义、李友、李强,这些人一方面能征惯战,为大顺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一方面都拥有自己的嫡系部队,在革命胜利之际开始自我陶醉,贪图享乐,李自成也无法节制。 反观清朝政府,尽管内部也有争执和矛盾,但在对外时能同心协力共同合作。 4,人心思定,大家都想好好过日子,厌倦了战争。而明朝政府没有这种能力,李自成本来有机会却没抓住机会,但清朝政府牢牢抓住了历史给予的这次机会。 大家都是普通人,都想踏踏实实的过平安日子,没有多少人愿意过这种朝不保夕刀头舔血的日子。 明朝政府的政策让种田的无心种田,当兵的拿不到军饷,当官的贪污腐败无心理政……但到了李自成手里,他依然无力改变这种局面,于是只能继续闹哄哄。但清政府通过血腥暴力和政治手段实现了社会稳定。 种田的,读书的,经商的,当兵的,都能安于本职工作,对生活有了盼头,从而赢得了人心。 这一点是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所不能比的,也是他失败的根源。
这是我对崇祯扮演者李强专访稿中关于他演古装剧的部分。据了解,当年《江山风雨情》本来是在央一播,但因为讲的是亡国之君,影响不好,最后没上央视。此外,王承恩一角一开始定的是陈道明,他也谈过“下一个角色是演一个太监”。陈道明还和导演沟通设计了人物一些细节,这些王刚演的时候都做了保留。
放在今天,一个演员挑战一个家喻户晓的反面人物,多少会担忧是否对自己的形象造成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太多观众把对角色的火,撒到演员微博评论下的案例。
但李强却表示,自己当年决定出演西门庆时,却没有这方面的担忧。“我接这个角色,是觉得西门庆非常有演头,至于演多好多坏,我自己心里也没底。”
西门庆是《水浒传》中非常有争议的一个人物,兰陵笑笑生还在施耐庵的基础上创作了一个“同人文”——《金瓶梅》。事实上,那时候,很多人分不清《水浒传》和《金瓶梅》,再加上一些香港三级片的渲染,人们对西门庆的印象停留在了一个“淫”上。
到底该如何演,分寸感很难把握,李强的压力主要在此。对《水浒传》李强并不陌生,拍戏的时候又拿出来读,他每天中午还听袁阔成的评书。这是他第一部古装戏,恶补了不少知识,下了很多功夫。
李强外形高大英俊,眉宇间自有一番风流倜傥,加上他的一些神态设计,一下子把西门庆这个形象深深印在观众脑海中。“我个人和西门庆其实差得挺远,这是大家对我的抬爱,他们认可了这个角色,就觉得‘我’就是西门庆。”
事实上,西门庆一角也对李强的演艺生涯造成一些影响。比如,大家都喜欢找他来演一些灰色地带、反派的角色。李强对此却很乐观,“以前的作品,凡是正面的人物,都高大全。恰恰是一些灰色地带的人物,是接地气的。”
“想想吧,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上才几年哪?忘了!那棵老歪脖子树还站在皇宫后边,天天的盯着你们呢!”
在《康熙王朝》中,这场廷训戏令人印象深刻。这部戏之后,编剧朱苏进、导演陈家林又合作了历史剧《江山风雨情》,而李强则扮演了吊死在煤山上的悲情皇帝朱由检。
李强表示,“这个角色演得很过瘾,但内心消耗太大了,我很长一段时间缓不过来。”朱苏进把崇祯写成了一个莎士比亚悲剧式的戏剧人物,他胆小怕事,活得战战兢兢,又意外当上了皇帝。那时,明朝已经病入膏肓,他却想重振大明。
“自身的瑕疵加上明朝的乱局,使得他身心疲惫。他内心在哀嚎、失望、大发雷霆,他想拯救大明,但是国家因为前几代皇帝的懈怠已经岌岌可危。包括他的多疑、用人不当,又加速了明朝的灭亡。他非常想有作为,但还是做了亡国之君。内外交困,没有人能帮得了他,他也没办法相信别人。”
在塑造崇祯这个角色时,李强耗费了不少元气。
“当时冬天在棚里拍,一场戏下来,里面的衣服全湿透了。我内心非常撕裂和挣扎,而且每天面对的都是这样的戏,那时候都有点快崩溃了。从艺以来拍得最纠结的戏就是这个。”
2017年,青年演员刘端端在电影《绣春刀2》中再度塑造了朱由检这个角色。有趣的是,刘端端和李强都参演了《庆余年》,“两代朱由检”就这样碰撞在一起。
“这个孩子非常好,我跟他以前不太熟,通过这个戏认识了。第一季没有交手戏,生活中有时候一起吃饭,也一起聊戏。”
2020年,古装剧《清平乐》让宋仁宗这个相对冷门的皇帝浮出水面。事实上,李强早年在电视剧《苏东坡》中也演过这个角色。
以西门庆一角成名,又演了《江山风雨情》和《苏东坡》,李强在此之后却很少演古装剧,反而接了不少刑侦剧、抗战剧、职场剧、谍战剧。
李强解释道,“现实题材的戏,我本身就感兴趣。我对古装戏不是特别感兴趣,只是对剧本和人物感兴趣。如果真碰到好剧本、好人物,那真的不演不行,心里痒痒,能把你的魂勾走。就比如《庆余年》。”
《庆余年》中的言若海也是一个亦正亦邪的角色。到底谁要谋害陈萍萍?作为鉴察院的二把手,言若海有最大嫌疑,而实际上这是他与陈萍萍布的一个局:表面不对付,私底下是一伙的。对于儿子言冰云,他一直不苟言笑,把他派到北齐搞情报……这又是一个局。
事实上,一开始李强对网络小说有偏见,但不少人都给他推荐过这部小说,他看了剧本之后大为惊叹:“哎呦,这个故事还挺好看。”在都匀拍戏的空闲时刻,他也忍不住想知道后续剧情,在网上追看《庆余年》的小说。
“每个人身上都有非常多的秘密,所以这个戏好看。拍这个戏的时候,我是越演越瘆得慌。”功夫不负有心人,《庆余年》在2019年底播出后大火,成为男频IP剧的翻身之作。据悉,《庆余年》第二、三部会在今年套拍,李强将继续扮演言若海这个人物。
文/杨文山
突然看到有文章提起这部剧来才想起自己看过这个,历史剧爱好者想起来打个分,客观2星,结合现状1星。评论里有谁说的?中二是种病,得治。
喜欢那种色调,很有历史真实感,赞李强的表演
道明哪怕一闪而过也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令人扼腕的明朝晚期历史:勤奋但刻薄的皇帝,懒惰且善变的大臣,聪明投机的太监,各色人等,淋漓尽致。
简直是心理学和谈判技巧的培训课程。值得手动点赞。
因为剧名而差点忽略掉的佳作。这部剧看着真让人心痛。王承恩这个角色也是绝了,王刚和这个角色是相得益彰,互相成就
大明天下无敌呀!!!!!!!
评价过了..氛围好.
阵容很强大。各角色表现的都传神,比较符合我对这些人物的想象。陈道明做木匠,陈宝国在一旁拍马屁的戏看得很好笑。很早以前看的,补注。
原来一星 为了惊艳的天启帝加2颗
看的我流眼泪,不知道为啥,或许是因为那么多仁人志士,也拯救不了大厦之将倾。袁崇焕、洪承畴、王承恩、杨嗣昌、孙传庭、吴三桂。
王刚奉献出,他这一生,我认为除了"和珅",演出的最精彩的角色!
千古江山 风雨多情 我多灾的汉民族啊
全剧都在王朝末日的倒计时中,每次都是南北交困,财政拮据。看崇祯没有一刻松懈,没有一次退缩,又交织着多疑刚愎自用。深夜独自一人在山洞中痛哭让人感慨万千,真的讨厌是失败,也厌倦了力挽狂澜。当洪承畴把农民军聚歼在滁州那一刻的意气风发,那一刻真希望就此走出困境……
历史情节改过头了,陈圆圆是败笔。但至少强过现在的商业烂片。
选角,演技都值得肯定,行事动机看似可以自冾,但不能深究,厚黑的精彩程度还差一大截火候。不知道《大明王朝1566》是不是踩在本剧肩上完成了功德圆满。2集弃
看了半集就不行了
可以用神作来形容。
断断续续看完了,作为一部云集了这么多大腕儿的剧,却没什么名气,还是剧本身有不少问题。最明显的问题是视点太多太散,观众很难移情到一个角色身上,而缺少观众的移情,就很难沉浸在叙事之中。比如皇太极围困北京城那段,观众在情感上明明更倾向于崇祯或者袁崇焕,但编剧却偏偏花大量篇幅去讲范仁宽,以至于本来是浓墨重彩的一章,却看得观众乏味不已。最后,整个剧果然是魔法少女小圆(陈圆圆)的故事,琵琶是陈圆圆的灵魂宝石,最后琵琶碎了,陈圆圆也魔女化了……
可惜 不发行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