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杰导演《桔子》观后感: 发这个评论只是为了支持一下赫杰导演。 拍得很有美,故事讲得精彩(他的第二部短片没看懂),构思很巧,真正称得上是脱俗的构思——医生的目标 从猫转到快递员身上,而快递员回来后看到“现场”终于明悟,真正的精神病 从猫到自己最后到宅女,谁是真正的精神病?——这故事逻辑再清楚不过了,而且有趣、完整,现场那些影评人和导师怎么能说 不知所云呢? 一个从始至终洋溢着爱情与心动的故事却以悲剧戛然而止,就不让人心碎和沉思吗?而且这样的结局是完全符合逻辑的,逻辑早就铺排好了——宅,堆满门口的杂物,猫病了。 再想想,这个故事完全符合 起承转合,就因为它太巧秒了,现场那些人竟然完全看不出来?就算看不出来,就不会跟着剧中人物的心动而心动吗?我认为这部短片拍摄人物的心里起伏还是非常清晰有质感的,很容易了解的。 拋开这部片子的哲理性——我也看不出,但值得多回味——单故事和人物关怀就是很美的。中国的影评人和制作人竟然看不懂,如果说赫杰导演是一个思维“混乱”的人,那么我也算一个! 中国电影界需要你。 一个普通观众的想法。
已经过了能接受恶,直视恶的阶段。
自从生病之后,越来越看不得恶意,然而生病前明明也是个读了几卷书自认为看了点人间百态,热衷于于文学作品中挖掘人性本恶的冰山一角而洋洋自得颇以为有点见解的正常女孩。
陌上春常在,别来不过半年,看见惊悚恐怖的片段便在脑海里萦绕,盘旋,挥之不去,联想到更多的,人的恶意。自有意识以来,大多是恶意多于善意的。往往一腔热血以为攀附住的善意,大多也是竹篮打水,最后一场空。
会害怕有人藏在房里,会担心有人撬门而入,外卖不敢留自己的姓名,躺在床上恐惧鬼魂的入侵,自己被迫只能接受正能量的东西,积极的信息,被迫回到了婴幼儿时期。就好像,这么多年的书白读了。
我曾在医院坚定的希望以法律作为维护自己最后人权的武器,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才发现自己之前不过处于乌托邦式的教育之中。当所有人都认为你精神有问题时,你所抗争的一切行为不过是成为了你疯魔的佐证。
今天,鼓起勇气看了郝杰导演的作品,入梦出梦,不论怎么样,现在都是睡不着了,心中惊恐。害怕的是人心。
自从知道《开拍吧》这个节目,我一直以为它和隔壁的节目会如出一辙,后来认真看下去,真是啪啪打脸。
追完七期的《开拍吧》,不得不说太上头了。除了刘震云化身吐槽永动机,舒淇持靓“怼人”外,这个节目更让人惊喜的是陈思诚和青年导演碰撞出的火花……
从陈思诚的业务能力来讲,他的确是一个很灵的人。抛开唐探宇宙,《误杀》系列的口碑与票房双爆,也侧面展现了他犀利的眼光,作为一个更侧重幕后的电影人,《开拍吧》给了观众更多了解他的机会。
在《开拍吧》节目里,有一个特殊的组织——绿灯会,绿灯会的成员组成极为巧妙:有演员舒淇,作家刘震云,导演陈凯歌,监制陈思诚,陈思诚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还是一位出色的监制。
与其他人相比,他展现出了不同也很全面的特质。在节目中,陈思诚凭借着强大的专业素养,以及对青年导演们的同理心,游刃有余地成为“救场高手”。在第一期的投资环节,易小星作为第一位出场面试的年轻导演,本来想用幽默化解内心的紧张,但无奈绿灯会成员非常严肃,气氛瞬间尴尬。
借用彭宥纶导演的话讲:“四位绿灯会大老板的气场,真的把小星导演段子手的那种劲儿完全压下去了。”开局不利,陈思诚率先打破僵局,缓和了气氛,而导演易小星也在陈思诚的帮助下,与其他三位投资人进行了有效沟通。在听完易小星的阐述后,陈思诚第一时间按下投资键,这无疑是给其他青年导演也打了一剂强心针。在节目中,他就像一座桥梁,帮青年导演分担压力。
第三期,对于郝杰导演的《冯海的梦》,影评人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及争议。面对那些咄咄逼人的问题,郝杰导演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陈思诚再一次伸出了援手:“DNA决定着一个导演拍戏的风格,这是郝杰导演的DNA。
每个人发出的频率是不同的,每个人能接收到的频率也是不同的,这个电影是郝杰导演的拍摄类型。”此话一出,陈思诚也顺势为郝杰导演解了围。
古语有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除了高情商和对青年导演的共情,陈思诚还展现出了伯乐的眼光和魄力。在节目中,陈思诚投资的电影《共生》在拍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导致这部短片无法在规定时间完成。
众所周知,一部未完成的短片,对投资人来说是极大的损失,然而陈思诚反过来安慰彭宥纶不要有负担。在现场点评时更是暖心地说道:“哪怕投资的钱打了水漂,这钱也没白花!”《开拍吧》其实是做了一个新鲜的尝试,把导演们的真实状态全方位展现出来,从如何调度镜头,到跟投资人的极限拉扯,都被一一呈现出来。
通过节目,我们不难发现,在这里青年导演们其实更关注自由创作,但投资人更关心的却是市场效应,想要平衡两者,这并非易事。这也是为什么我开头会说,陈思诚是这个节目的意外之喜,节目中他在绿灯会和青年导演之间的斡旋,其实就是在做尝试,可以看出他正在努力以监制的身份,帮助青年导演做出一些既符合行业水准、拥有审美趣味又能得到观众认可的好电影。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并非一日之功,《开拍吧》只是第一步,同时会有更多像陈思诚这样有能力的从业者投入其中,去认可他们的努力,这是第二步。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众审美会在一部部优质作品的熏陶下得到提升,银幕作品也会在大众的审视下走向更高的山峰。
刚看完第一轮,我觉得这是目前最好的电影竞赛类综艺。既然是竞赛型综艺,规则的合理性是第一位的,导演作品是第二位的,投资人和专业影评人的水平是第三位的。先说说规则的合理性:1.投资环节有点儿戏,毕竟不是投自己的钱,赢亏对投资人没有实际的影响,但此环节不影响导演们作品的真实呈现。2.宣发环节是最不合理的,现实中电影的宣发跟导演是没多大关系的,但对电影的票房却有着极大影响,节目中电影的宣发却要导演自己想办法,这对象郝杰这类有社恐症的导演就是灾难,而易小星能说会道,王骆丹靠名气和颜值站台两人都占足了便宜,如果这个环节能处理的更合理我会给这节目打5星。3.其它环节的安排都不错,先是专业影评人打分,再由观众分批观影并打分评论,前批次的观众评分会冲抵专业影评人装逼评分的不良影响,给后批次观众的选择提供更多更有用的信息。其实这批专业影评人的整体水平还是挺高的,无奈象郝杰第一部那么高深的作品的确是太难为观众了,郝杰和那几位傻白甜妹子讨论电影的时侯我能感受到他想死的心情,但谁又能说那几个妹子不对?此生当中我只见过一个能基本看懂类似记忆碎片、黑客帝国和盗梦空间之类影片的妹子。郝杰的第一部片子我虽然能感觉到他的高级但也看的很费劲,王骆丹的陪聊能获第一轮的观众最高评分说明观众的整体水平还是不错的,虽然我相信有些打高分的观众并不一定真的看懂了但最起码大家觉得看懂了或者虽然不太懂但是觉得好看,就象黑客帝国一样真正看懂的不多但不防碍大家觉得好看。
从第一轮的作品来说都还不错,应该都在7分以上,不过那个没拍完的女导演从她的拍摄花絮来看我觉得她的状态的确不适合当导演,现场掌握力和应变能力都太差了,在现实中对投资人来说就是一大坑,对演员和剧组工作人员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四位投资人都不错,最喜欢刘震云,睿智风趣朴实接地气,陈凯歌是大师,特别是骂郝杰那一段太精彩了,舒淇是女神,啥也不用说,她能坐在那里我就有追下去的动力,陈思诚如果没拍唐3的话我对他的好感值会是5星。
期待后期导演们会有更多的优秀作品出现。
郝杰导演是我在这个综艺里最感兴趣的存在,因为他的矛盾感最强。他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争议性,可是整个节目看下来,我发现其实他很简单。
第一部短片《冯海的梦》给我眼前一亮,这部电影有很多重解释的空间,很巧妙。到了第二部,郝杰前后矛盾的行为让我惋惜,一边说着自己的电影是要做人类最基础的研究工作,给自己立了一个超级有使命感的flag,好像决心要做背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结果却对票房惨淡而不忿,甚至在宣发现场公开摆烂,按摩,提前退场,第三轮选演员也不见演员,甚至到第三轮面对四位导师直接说想要退赛。这种玩不起的态度着实有些不耻。
第三部短片《桔子》,他把自己对周围所有人的愤怒、质疑全部倾泻而出。陈凯歌导演骂他的话,他是只听进去了一句,就是要做不听话的小孩。《桔子》的剧情很简单,就是一个乡下男孩,进城了,他帮女孩清理门口,送殷勤,却换来了女孩的戏弄、欺辱和不理解。最后女孩让他送猫去看心理医生,结果让医生把男孩当作精神病误会了。这种操作就纯属欺负人了。男孩愤怒了,把猫送去阉割了,送回给女孩,这就是男孩报复女孩的方式。这个女孩其实就是城市的象征,光鲜亮丽,心思叵测,是维纳斯也是美杜莎更是潘多拉,她把男孩拉入美的森林,也推下恶的深渊。
那个男孩就是郝杰,那个女孩就是郝杰看到的世界,这个世界有不理解他的影评人,有看似理解他又不会和他站在并肩的陈凯歌,有不为他电影买账的芸芸观众。从某种程度上,我觉得陈凯歌好心办坏事,把他捧杀了,让他真的觉得自己是个很酷的人,在做很酷的事情。又或者说,他的状态其实谈不上被谁捧杀,因为他拿出了村里老牛的执拗,从来没想过改变,也从来不曾考虑任何妥协。
刘震云说,不自知这个主题不新鲜,但不至于所有的画面都不自知吧,为什么摆出来一张架子鼓?总是可以拍得浅显明白的吧。陈凯歌说,希望你(郝杰)能够倾听大家的意见,关心整个社会的发展,关心电影在今天究竟走到哪儿了。
只要郝杰能够承认这个世界已经变化了,那么他就不会再沉湎于封闭在他的旧世界里,用陈旧的手法,陈旧的观点,重复着陈旧的主题。
叫兽的短片有些出乎我意料,不像之前一味地恶搞无厘头,开始走荒诞路线,勉强及格,但沙漠的电影真不觉得值得强夸,画面镜头演员都可,但剧本核心太弱了,并且导演给我的感觉就是学院派套路使多了,油,很多画面节奏不都太套路了吗?这种短片恕我只能说一句平庸,属于咋呼人,乍一看好牛的电影啊,画面镜头太棒啦,实际上这种类型的国产电影太多了,没有自己真正核心的东西和价值或是风格留下来,这只能叫迎合大赛作品,最令我吃惊的是沙漠这样的导演竟然一开始出现在节目中一群人夸奖他,还有导演是他迷弟,不至于吧,我的表情是黑人问号脸,仿佛他那个爱情网大是个重要获奖电影,还是我不知道他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好作品?虽然隔壁总体都很low,但巴德玛确实水平高出了太多,希望后面其他导演作品跟上。以上纯个人分享
门外汉影评人展览……不过论做综艺,找噱头,搞爆点,爱奇艺跟腾讯没法比,腾讯多会搞,人家能找毕志飞……
比隔壁好太多!起码看的出是想好好拍戏的。选的年轻导演有的有不错导演作品,有的甚至有奖项,虽然因为各种原因现在没作品了,但是有水平那种,不像隔壁故意找烂片导演话题导演来搞热度!来污染观众眼睛!每个导演介绍自己介绍作品理念也都很认真,前三个都是紧张的不行,“紧张说明有敬畏之心”陈凯歌说的没错,起码说明人家尊重啊有认真对待啊!绿灯会大佬发言也很认真,两个老爷子很可爱有点幽默,陈凯歌发言很有水平又非常抓人,看人看作品都好准。现在看来,没搞隔壁撕逼吵架那套噱头,有认真拍戏的样子
看着绿灯会上四位大佬轻轻一拍就是十万,又燃又心酸,六位青年导演被拉到节目里塞钱给你拍片,言语中又经常透露着“不用给那么多我不差钱”,而我们团队昨天还在为了一万块钱的方案加班改稿跟傻逼甲方周旋,拍摄自己电影的计划遥遥无期。能看到很多现实却矛盾的行业生态,比如专业影评人和观众的评分差异,比如行业大佬鼓励艺术创作,市场却只接受通俗娱乐的表达。把行业生态简化理想化砸钱给本就不缺资源的导演虽然让人唏嘘,但也不影响我每次听陈凯歌导演说话时都感动得不行。PS: 胡国翰好有魅力~PPS:不想看颁奖了,就这样吧…
能看到导演聊别的导演,聊别的导演的电影,本身就挺有意思;再到聊自己的创作构思,聊自己想拍的故事,这个过程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亦不多见;聊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缺陷和迷失,真挚的表达和真诚的眼神跃然纸上,没什么虚话,没有假大空。如此基本的要素,放在今日却又如此难得。期待保持质感,四星观望。
陈凯歌对郝杰说的每一番话都是这个节目的关键价值。
一档聚焦电影的综艺,做到了尊重电影,实属难得。它以微缩的形式向大众呈现一部电影从筹资、拍摄,再到面向观众(影评人和大众)的全过程。最喜欢影评人点评环节,他们唇枪舌剑,提供不同解读角度,各种观点在此碰撞,批评赞赏都不避讳,非常精彩。在这个过程中,也能知人见性。真人秀的“真”,做到了。绿灯会成员里,最让人意外的是陈思诚,他算是理性派,从监制、类型片熟手的视角给出建议。很意外的是,他还成了氛围担当,在现场暖活气氛,在片场亲身示范。电影从业者抱团取暖,薪火相传,在疫情之下看到这种情景,显得尤为可贵。
真正像一个真心鼓励新人导演进行创作的节目了。没有多少花头,真的在以导演为核心,每个人有他们独特的风格、追求、热爱,各有特色,每个人的短片也都各有千秋,不论质量高低但可见用心创作。包括影评人在内,都是从自己的角度给出很在理的评价,而不是哗众取宠。总之,它做到了这类节目该有的效果,尊重电影,热爱电影
看陈凯歌导演每次点评,可以把一件复杂事情的内核提炼出来并说的如此精准简洁,语言能力很强
11年看到郝杰的光棍儿,12年看到李杨的盲山盲井,大概确认是自己非常喜欢的类型,13年看了美姐,当时并没有看first颁奖礼,没有看到他的意气风发。后来郝杰悄无声息,是非常遗憾的事情。猛然发现开拍有郝杰和影志,非常开心,前几期也因为他的人物设定和市场接受度非常难受,终于看到第七期,虽然感觉郝杰未必真的那么社恐和内倾,但是看到陈凯歌对郝杰退赛说的这番话,感觉这个节目对我来说已经很值得了,最后结果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1、万万没想到,胡国瀚一条剪不进去的镜头是真的剪不进去的。当年郝杰的《我的青春》遭遇差评,时过境迁后,他气不过,自己放出了导演版。不知道节目结束后,我们是否有机会悄悄地看到那条被delete的镜头。2、不像隔壁以撕X来制造综艺感,奇异果竟然是由刘震云老师来包办笑点。“表哥”郝杰是“村里的”,刘老师何尝不是,他的聪明与狡黠,他的小人得志与自黑,都表明他很好地拿捏了综艺咖的自我修养。3、表现人的不自知的《冯海的梦》其实也很不自知,大师级的内涵与外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傲慢与过时的美学。4、易小星是小丑,但还算自知。王珞丹被1分,几乎是鹅组式的“恶毒”了。彭宥纶的被迫害妄想症,也许只是人设,不必同情。就算是真的,也只是真相而已。个人比较认可的是美学与类型比较清晰且不凹人设的沙漠和胡国瀚。
没想到陈凯歌这么逗哈哈哈哈哈哈,陈思诚:那就是凯歌导演的学弟。陈凯歌:不提这出。
目前看了第一期,没看隔壁鹅厂的节目,不拉踩,单说观感,当个综艺真人秀看,能图一乐,几个导演也算是有一定的代表性吧(如果其中个别能算导演的话),至少矛盾点制造出来了,而且基本上从他们的谈吐还有面对项目时候的态度基本就可以看出来,谁是真的为了电影,谁是想通过电影获得一些别的东西的,这倒也无可厚非吧,本来电影就没有那么纯粹。但光逼逼没用,还是得拿短片作品说话吧,会继续观望一阵。(支持一下郝杰导演,营业不容易哈哈,之前朋友圈半年发不了一条,今天一天发了六条,笑死)|一直追到现在,沙漠和胡国瀚是我追更的唯一动力了。其实谁会真的把它当帮扶市场来看呢,也就是当个真人秀乐一乐。不会有人真的以为王珞丹这样的人转型做导演会有无数金主咔咔给她投钱吧?|刘震云太好笑了,这综艺一半的笑点都是他贡献的。
看了第一期,绿灯会几个投资思路很清晰了,陈凯歌典型的只投我喜欢的能打动我的。他看郝杰的时候那眯了半场的眼睛里都有了光,对郝杰说话时那个惜才之心溢于言表!刘震云不愧是喜剧出来的投易小星很正常,但投王珞丹那里有点太快了,感觉刘老师的投资款来的有点太容易。舒淇就投资小白,啥都想投,又下不了决心。陈思诚的定位更像监制一点会考虑投入产出比。
制作团队是《演员请就位》那个吗?节奏各种都很像诶。比鹅的好看多了!
真的很好看 踏实真诚又纯粹
从余皑磊手中的烟被蒙上马赛克的那一刻开始,这个节目本身的好坏就已经变得不重要了。很多东西和希望又要被吞噬殆尽。
播得好突然,但第一期看完观感不错,作为综艺有可看性:郝杰好好笑、胡国瀚和沙漠可以磕(不是)……也没有把青年导演搞创作当成奇观呈现(就是在拉踩隔壁):人选有代表性、节目中穿插了知识点和现象……值得观望下
阵容比隔壁升级,但真的就比隔壁好看吗?至少没有隔壁那个跳梁小丑远叔叔疯狂蹦迪,一个完全不懂电影的混子,在节目里大放厥词,讽刺、滑稽、可笑、无知,他的出现,更像是当下电影评论乱象诞生出的畸形怪。
开播快一个月了完全不知道这档节目,凯子哥从鹅蹦到奇异果啦。刘震宇没想到这么幽默,凯子哥看人眼光真的非常准。易小星那破故事要70w???黎耀祥的戏份还不如郑恺同事多,真tm无语。
本来想给两星,多的一颗星给刘震云老师。低分原因:沙漠拍的短片是不错,但是对于影评人说一点实在话就被全场攻击实在看不惯,连续两次选题都这样确实很圆滑啊(虽然我也有时候看不惯影评人,但对于这种饭圈化的行为更不爽)。还有一点就是本来吐槽大会让我对张绍刚黑转路了,但在这个节目上作为主持人还是极为主观的行为让我发现他还是他,一点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