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它充满安全感、幸福、愉悦,它们像极了爱情,又不是爱情的全部”——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45周年》这部电影里,只是平淡的讲着一对老年夫妻的生活:他们起床,遛狗,开车,吃饭,聊天,睡觉。然而,在平淡生活里,却是两人暗流涌动的情绪。
60多岁的凯特和70多岁的杰夫即将迎来两人的“结婚45周年”纪念日,凯特积极的筹备着纪念日的派对,而此时,一封遥远的信,却把杰夫带去了遥远的过去。
信里写着,丈夫初恋情人的尸体(因意外而丧生)随着冰雪的消融而重见天日。
丈夫想象着前女友因为存于冰川中而容貌永存,不由叹气:“她还是和1962年前的模样,而我却变成这般模样了。”
妻子握住了他的手,想安慰他,又无能为力。
自此,信封仿佛一个魔魇,不断的掀开过去的故事,两人的感情也出现了裂痕。
丈夫开始不断的追忆过去,而妻子则竭力的想要将他拉回现实。
丈夫开始听过去的歌曲、看过去的书、吸烟、散步,任何时候聊天总是想起冰川。
丈夫想要去遥远的瑞士看一眼初恋情人,妻子觉得又生气又好笑:“我不想让你爬那么高的山,你甚至都不愿意和我一起在湖沼公园里走一走”。
丈夫吸烟,妻子温柔的劝他:“不管怎么样,为了健康,我们都不要再吸烟了。”
起初,妻子总能耐心大度的倾听,甚至安慰他,然而,随着信件将过去的故事一层层揭开,妻子越来越发现,她并无能力承受背后赤裸裸的真相。
两人激情再燃的夜晚,一起放音乐、跳舞、做爱,然后恬静的相拥入睡,丈夫却在半夜起身爬上阁楼、翻看过去的照片。
丈夫不再热衷于老年人的聚会,总是哀叹衰老的可悲。
周四,妻子一人在家踌躇不已、犹豫不决,最终爬上阁楼一探究竟。
阁楼里,妻子看到的是充满活力、浪漫、自由的过去,两人45年来的情感也在这一刻彻底分崩离析。
凯特是输给了一个初恋情人吗?
其实不然,信件、初恋情人和过去更像是一个导火索,牵引着两人不断挖掘着、思索着从过去到现在的生活,直到凯特进入阁楼时才明白了答案。
两人在相遇之前都经历了那么痛苦的经历,从相遇结婚至今他为何都从未提及?
几位朋友聚会,朋友们谈天说地,丈夫为何却几乎不发一言?
和朋友们讨论起政治时,丈夫为何十分激进反叛?
丈夫原本期待的员工午餐会,为什么也不再想去了?
.......
当凯特进入阁楼时,她看到了精致的旅行日记,日记里面夹着照片、插画、花花草草,看到了旅行的相片,两人自由自在又快乐无比。
杰夫可能一直是这样一个年青、自由、有思想、有反叛精神的人,只是这些在年岁渐长中变得不再那么重要、模糊不清了,信件却提醒了杰夫那个过去的自己,与其说杰夫在怀念初恋情人,更像是在怀念和初恋在一起时那个青春、浪漫的自己。
这是凯特45周年来第一次认识了真正的丈夫,就好像她站在工厂前,第一次发现原来工厂与河道离得那么近,这么多年来自己却毫无察觉。
他们45年的陪伴,就像《霍乱时期的爱情》里乌尔比诺医生和妻子的婚姻,它充满了安全感、和谐、感动,看起来是爱情,却又不是爱情的全部,因为缺乏深层次的理解,两人没有心灵的熨帖。
问题往往始于故事开始之前,与之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
在杨德昌的《恐怖分子》里,一个恶作剧式的匿名电话,却引发了一对中年夫妻的婚姻危机,其实李立中与周毓芳的婚姻早已貌合神离。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夫妻只能共苦不能同甘,一些夫妻在孩子高考完离家后分崩离析,其实问题往往始于疏离之前,有时候是其他的问题,比如贫穷、孩子上学,暂时遮蔽了婚姻中的矛盾而已。
因为看到片尾,惊骇万分,求解无能,来网上找影评。未料豆瓣里清一色都是歌颂老年人的爱情或者不解妻子的多疑,忍不住提出疑问。这电影真的在所谓歌颂爱情?不是在揭露一个45年的不实谎言?又或者爱情本身就是说不清虚实真假的,我搞不明白。我写写我的不明白。
影片剧本和导演都做得很好,尤其剧本,导演对细节也处理得干净,比如一个人遛狗和两人的距离,妻子老师的职业和敏锐的洞察力、台词与举止的设计。非常重要的是对丈夫心底潜意识的“不忠”(先这样称吧)有些很让人联想的细节,举个例子,两人回忆第一次见面的场景,好像再次回到了热烈的爱情里去,当两人结合的时候,妻子为确认丈夫的爱的那句“不要闭上眼睛,看着我”。而结合当晚丈夫就上了阁楼回忆前女友,用一张照片搪塞了自己真正在做的事情——设想一下,一对缺少两人合影的夫妻,一个曾经有相机但束之阁楼的丈夫,妻子发现丈夫的相机曾记录过前女友的大量照片,在夜晚还看着前女友照片的幻灯片。再举个例子,两人从未有过孩子,妻子却发现丈夫的前女友其实已经怀孕了,即,丈夫不仅失去了女友,也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也许是为了不破坏与妻子的爱而撒谎,但这件事情对两人婚姻的影响,远比这对夫妻和观众们想象得要重要得多。
一夜之间,丈夫便能忍住失去女友和孩子的痛苦,回到安静平稳的45周年吗?他已经因为回忆起当年的事故而神经叨叨,开始无所顾忌地吸烟、变得和年轻时一样愤青、谈起紫罗兰、谈起选择和理想。一夜就能回到什么都没有发生吗?整个典礼都突兀而过分完满,是两人彼此妥协的结果。妻子有怀疑也说服自己继续相信丈夫和他们的感情——丈夫的祝酒词,说“年轻”时的选择是多么重要(再回忆到他们“如果再来一次,丈夫是否会和前女友结婚”的谈论),妻子在开心之后又坠入不安,在卫生间里整理情绪。终于,到了结尾,夫妇在舞池里和睦旋转,跳婚礼的第一支舞,直到下面的歌词出现:
如今我的爱人离我而去
我终于失去了意中人
我饱受了朋友的讥笑
伤心的泪水再也隐藏不住了
我只能强颜欢笑地说
当爱情的火焰熄灭时
烟雾弥漫你的眼
结婚的第一支舞,选的这首歌曲,也许在当时的巨大感动和高兴中并未有所察觉歌词的特别,毕竟是首情歌么,然而再看看这周发生的事情,丈夫对自己隐瞒的真相,你还认为两人的婚姻如表面那样质朴和谐吗?你还认为丈夫与妻子之前的爱情,是不受前女友的影响的吗?前女友难道真的只是一个生活插曲吗?这45年的婚姻,从开头开始,是不是就是有些“问题“的呢?
妻子终于忍受不了,将手从丈夫手里愤怒/绝望/悲伤地快速抽出。
又要问了,45年里,两人的爱情难道是假么的。我相信丈夫对妻子、对前女友的爱是非常不同的:也许剧本设计前女友比丈夫大两岁,妻子比丈夫小很多的细节也是一个表现,我猜的。前者是理想,后者是陪伴吧。
两人在典礼前,聊起丈夫爱观鸟,妻子说:“人生真奇怪,居然能忘记让自己开心的事情。”丈夫也许原本沉浸在对前女友(和孩子)的巨大的、难以度量的爱里,时间渐渐将他们抹去,但这个感情或它的痕迹其实仍旧留下来,默默影响着之后的很多事情,包括他的婚姻,他失去了拍照的习惯,他没有儿女(我想如果这俩人只是因为生理原因没要孩子,他们大可再领养一个),他过去登山,而现在连运动散步都不乐得做了。他也许因为衰老和时间,自己都没有发现。然而这些影响都确实存在着。妻子都敏锐地对照起来了,她开始想:难道结婚那天,他其实一直都还爱着那个女孩儿吗?45年的爱情,有几分是自己可以相信的,有几分还被丈夫隐瞒着?
好的电影里,没有废镜头,没有废场景,没有废台词。串了串很多细节,这难道不是一个“扯谎”的故事么?虽然我还是很喜欢老头儿的。
我瞎写我的疑惑,还希望碰上能回应的人。
当我写上一篇影评的时候我还置于感情当中,然而决定写这一篇影评的前一天我把前男友的微信删了。闺蜜的一句话说得好,女生不要高估了自己的颜值和在前男友心中的地位,男生不要高估自己的性能力和在前女友心中的地位,总而言之,每个人都不要高估对于其他人生命的影响。人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除开极少数人之外,人都倾向于群体生活,这里的群体可以指大群体,也可以指小群体,恋爱,婚姻,家庭,工作,团队等,似乎孤独一人总会有一种迫切的紧张和无助,谁都不愿意好好当一只单身狗。可是,与之相反,人又渴望拥有自己的空间,未有别人涉足的自私空间,里面藏着自己的秘密,自己的心事,自己的矫情,自己的罪恶,总会有段时间喜欢沉溺在自己的世界中感受生命的无常,在自怨自艾中充当无人观赏的drama queen。最无奈的地方就是这两种倾向总是同时存在,而人本性所有的好奇与窥视欲导致人们总是在极力迎合集体生存的同时默默守护着自己的私密花园,在互相的涉入与交织当中构建人与人之间脆弱而绵长的关系网,这是一场细微到感受不出变化的拉锯战,而其带来的影响却会在很久之后突然袭来,就如同本片的题目45周年,你永远不会知道改变的那一封信什么时候收到,可是这却是不可避免的灾难,尽管它并不能改变什么,你只有无奈地接受,然后安慰自己,哦,生活可能本来就不尽如人意。
我们会发现这部电影放大了男性与女性处理情感上的差别。看到很多地方,我总会下意识的暂停,去消化这其中因为共鸣而产生的不适感。在对话中我们可以知道,男主为了追到女主是颇下功夫的,而这四十五年来也一直用爱经营着他们的婚姻。尽管男主本身的性格比较乖张,对很多事情抱有一种过分的热情,喜欢的事情愿意倾注所有,不屑的事情连应付都困难,大部分时间不喜热闹,看不惯世俗的套路,却有着生活的情趣和撩妹的技巧,前提是只要他愿意。面对女主,我相信他是用心去爱的,但是这个前提是与过去无关的爱,对于夏洛特的爱是存在于现在和未来。所以当那一封信打破了他们宁静的生活,他慢慢地陷入了对过去的遗恨中,已然脱离了现在与未来的时空,所以我们看到的男主是漠然的,不敏感的,反射弧长的,慢吞吞的,低落的,沮丧的,心不在焉的,似乎总是很模糊的存在,好像一切的事情与他无关,只有他和她的卡缇娅被冰封在了瑞士的冰川当中,还是几十年前的模样,在阁楼中没日没夜的看着隐秘的幻灯片,好像一亮一暗当中一切都未改变,而当身边的夏洛特出现时,他便开始停滞,不知所以,只能本能的撒谎和应付,必要时加一些应急的撩妹技巧,比如那一夜随性的双人舞,那一夜的激情,比如清晨的茶和做好的早餐,比如纪念日那华美的项链。你不可以否认的是他对夏洛特只属于现在和未来的爱,你也不可以忽略他对于卡缇娅终生不会忘怀的只属于过去的深情。这个愚笨的男人,在夏洛特问他如果你们去了意大利,如果卡缇娅没有死,你会不会娶她,他几乎没有反应的说会。有人说45年的婚姻换来的竟然是如此残酷的回答,可是45年的婚姻难道希望换回一句违心的安慰吗,生活的矛盾在于你不知道哪一种结果是你真正想要的,你只能去接受,然后安慰自己,或许另一种更糟糕,我们还是要继续自己的生活,没有人会为你的悲伤和无奈买单。他记住了所有的细节,木头戒指,深色的发色,那一天的情景,带路的小子,只属于少年时期的敏感醋意,意外发生时低沉的叫声,冰川的紫罗兰,他也想冲破这一切去瑞士见她毫无变化的容颜,他放不下的是曾经的浪漫,更放不下的是自己的青春。年华逝去,想要重燃生命的激情都是枉然,而这种挣扎未果而起的烦躁感让他对生活失去了耐性,只能在香烟当中寻求片刻的安宁,只希望一个人静静地在长椅上放空,不要有任何人以关心的名义打扰,他已经厌倦对所有人说,我很好,我只是需要get some air。
而在女主身上,或多或少都会看到自己的影子,性别所赋予的与生俱来的敏感让很多女生没办法当做一些事情没有发生过。最开始的女主享受着平淡婚姻带来的满足感,清晨的散步,大狗的陪伴,即将来临的纪念日派对,略显木讷但是温情依旧的伴侣,似乎日子这样过下去也不失为一种难得的幸福。可是之后的女主却一步一步走入情感的迷惘与绝望当中。第一次是在男主看信呆滞的表情当中,听到男主口中我的卡缇娅的时候,女主脸上微微出现了惊愕的表情。但是由于女性生来的母性与避免冲突的迎合惯性让女主并没有立马停止男主的这种情绪,而给了他恢复的机会与空间,并不去打扰这种旧日的思绪,甚至可以和颜悦色地聆听他们的故事,一方面是人的好奇心,尤其是女生对于感情的好奇心,你会发现生活中很多女生很喜欢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你的前女友是什么样的人啊,你们有没有特别的故事啊,而男生最开始会拒绝,越是拒绝女生越是觉得是不是有什么不能说的,或者你还未忘记她,就更想要知道,或是死缠烂打,或是自己调查,女人只要一敏感起来,一般都是天生的侦探,而男生却是拙劣的嫌疑人。通常在女生保证不会生气,保证不会介意的情况下,有些愚钝的男生便会说一些之前的故事,而男主就是其中之一。我们会发现当他说起他们故事的时候,会有一丝丝微笑,眼神也会由平常的呆滞变得温暖起来,带有光泽,话语平静而喜悦,似乎从来没有发生过那一场意外,而他的枕边人只是一个听客,他愿意把所有的故事与之分享。而刚开始的女主和所有倾听前任故事的女生一样,毫不介意自己的爱人倾诉他对另一个女人的思念,甚至听得津津有味,并未有所不适,前提是,我们都以为我们才是那个最深刻的对象,而这一切不过只是过去的余温。我们这种不自量力的信心让我们误以为可以承受住这种通过窥探别人而获得真相的窃喜,往往我们是不会就此停止的。当这种怀疑的情绪慢慢侵袭自己的生活,你会发现自己渐渐处于一种不确定的氛围当中,情绪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控制。比如男主又开始抽烟,男主开始看气候变化的书,男主拒绝参加工作聚会,男主半夜的失踪,这些有的没的都会在她心中积累,就算其中有些事情与卡缇娅无关,也会被认为是有关的感情复苏。我不得不说的是,在这个情况下的女人往往是局外人,你越是想进到他们的圈子里去,越是适得其反,而你会止不住地想要占领只属于他们的世界,而被恶狠狠地拦在门外。就像男主说着他们不顾一切的勇敢,而女主却觉得这只是青春的精力过剩时,男主微笑的面孔缓缓变得毫无表情,只是说你不了解她,然后说我累了,只留下了黑暗当中女主不甘的眼眸。这之前都只是似有似无的隐隐的痛,而最终让女主崩溃的是她最终决定去侵犯男主的私人空间——阁楼。而这个时候,狗一直在旁边叫,好像这个小生物也知道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而当女主打开幻灯机,那一张一张的照片正在击溃她一个一个的心理防线,最终画面落在了卡缇娅微微隆起的肚子上,这个故意忽略的重要信息让女主彻底失去了自信与信任。谁会接受这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事实呢,或许我们都愿意相信是时候不同了,人都在变,可能他就是不喜欢照相了,可能他就是不想要小孩,可能他就是希望跟我安安静静的待着,不去做那些疯狂的事情,而这一切肯定和她无关,和曾经的回忆无关。所以当女主彷徨地坐在人来人来的广场时,只有孤独的钟声伴随着她恢复理智。
导演一直在放大这种差别,从开始镜头当中男女主角的虚实,开始女主角的暖色调,男主角的冷色调,光线的明暗,女主的得体和男主的呆滞,女主的随和和男主的疏离,直到他们纪念日前夜厨房里的对话,我们发现女主置于冷色调当中,而男主换成了暖色调,或许折腾了这么久男主已经慢慢收拾心情回归了生活,随着纪念日的到来和准备演讲的心情中发现或许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夏洛特才是要好好珍惜好好对待的爱人,45年的点点滴滴再次占领了他柔软的心,这几日的彷徨与神游已到尽头,过去的深情终究需要一个完结,生活还得继续,缓过神来,就当做了一场青春的梦,给过去一个回应,所有的一切随着冰川里睡着的卡缇娅逝去,我还是那个深爱着夏洛特的丈夫。而无奈的是,女主的情绪才刚刚开始,或许再也不会停止,生活再也回不去那封信来之前的平静。这所有这一切都刻画在派对上第一支舞的蓝色灯光之中,男主宠溺地拥抱着僵硬的女主,而女主在音乐当中越发变得尴尬,思绪万千,在最后的收尾当中挣脱了男主的手,被压抑的怒意再也无法隐藏,喷涌而出,而画面戛然而止,我们都知道,一切还一样,一切却又不一样了。有些事都是真的,有些事也确实不能比较。
我带着紧张的心情看完全片,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就好像我总是过于敏感的感受周围的人和事,或者这是作,可是我仍旧认为这是对生活的态度。在细微之处感受起伏变化,总比浑浑噩噩茫然度日的好。这部电影看似平淡,实则波澜起伏,故事印刻在每个人的普通生活当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坚强,努力乐观,让事情看起来颇为美满,相安无事,可是在个人的世界当中有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情绪和秘密,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来吞噬一切。就好像那句话,生活像一袭华丽的袍子,爬满了虱子。与其说这部电影是残酷的,不如说是真实的,我们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个小时,每个小时都是60分钟,我们都在不断向前,不能回头,没有人特别,也没有人满足,我们都彼此支撑着去忍受生活的琐碎和无常,我们却又彼此抗拒着对方的侵入,我们都自负地认为自己是平凡当中的不平凡,我们都惶恐骤然降临的变故,我们战战兢兢过着日子,我们却想享受所有的美好,在这场细微到无法察觉的拉锯战中,我们渐渐老去。当我们不再妥协,想要做出改变时,却发现我们已经被生活抛弃,我们做的只有隔离,只有像小孩子耍性子一样无关痛痒的抗议,最终自说自话,回归平静。就好像男主最后的演讲当中,人们做出重大选择的机会有限,用完就没了。就好像当我想返回网站去重温这部电影时,却发现它已经被删除了,而我的情绪却久久不能平静。写了这么多也不知道写了什么,就好像活了这么久也不知道我是谁的阁楼之物。这种电影没办法解读,只能去感受。
电影的片尾曲smoke gets in your eyes我一直在听。也终于写完了这篇影评,还是庆幸的,尽管没有人是特别的,我还在努力变得特别,希望你们也是。
They asked me how I knew my true love was true.
I of course replied
something here inside cannot be denied.
They said, someday you'll find all who love are blind.
宁静的英国乡村,宽阔平坦的田野,Kate独自遛狗。返回时碰见邻人,礼貌寒暄,邻人提起自己家里那对淘气的双胞胎。回到家,丈夫正在读报,她一边把拿回来的信件放在他面前一边问他:“你觉得那首五黑宝的歌怎么样?”丈夫抬起头,问:“什么?”她说:“五黑宝的歌。”丈夫问:“干吗用的?”她说:“第一支舞。还是说现在还用我们结婚那时的歌有点过时啊?”丈夫说:“不会,那首歌很好听,我一直很喜欢。”
步入老年的Kate与丈夫Geoff即将迎来他们的45周年结婚纪念日,Kate正在筹备当天的派对。第一支舞,她想用当年结婚时放的那首歌。她心情愉快,用杯子接水喝,嘴里哼着:“问我如何知道,我的真爱是真……”
转过身,丈夫在看信,用德文写的。信上说他们找到她了,找到Katya了。“我记得很清楚,我跟你说过……我记得我跟你说过我的Katya。”我的Katya,如此亲昵,她似不相信,愣住了。他接着说:“她待在那儿有五十年了,像是被放在冷藏室里一样。”
五十年前,Geoff与Katya在瑞士攀登阿尔卑斯山,Katya意外坠入冰川。如今,随着冰雪消融,Katya的遗体重见天日。依然年轻,原封不动地保持着二十七岁时的样子。Katya,以及有关Katya的过往,如解冻般在Geoff心中苏醒,鲜活如初。
两人躺在床上,他细细讲述当时情景。Katya和向导走在前面,远远超过他。在一条绕着岩石的小道上,冰川就在下方。拐弯的时候,他看不见他们了。他听到她的笑声,然后是一声尖叫,像是受到惊吓,空气从她的肺里倾吐出来的声音。当他到达的时候,她已经不见了。
同一年,Kate的母亲去世。她说:“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很好笑。那时我们还不认识,但是我们都有一些非常不愉快的经历,而在我们彼此相识的这些年里,我们从没说过这些事,从来没有。”同床共枕四十五年,她发现他们彼此陌生。
第二天在咖啡店,他翻着从图书馆借来的有关冰川的书,说:“我们得多为环境考虑一下。”她说:“我们回收利用。”他问:“是吗?”她说:“是的,我尽量。你也可以清理狗粮罐头,然后把它们放在正确的垃圾箱里。”他说:“因为这些冰川融化的速度比人类想象的要快,但是水并没有流下来。”关于环境这个平常而无关痛痒的词,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关注点。他并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在种种力所能及的细微之处,关照身边环境,他只关心那遥远的吞噬了他的Katya的冰川。
晚上,在对年轻时美好的恋爱时光的追忆中,两人翩翩起舞,然后结合。深夜,她在黑暗中醒来,发现他不在身边。她走出卧室,循着声响来到阁楼下,长长的木梯垂下来。他独自待在上面,看Katya的照片。
与朋友出行,朋友看出她很疲惫。聊起Geoff,她说:“你知道Geoff的德性,他经常过于激动。”朋友说:“我猜这也是你爱上他的原因。”她露出略带娇羞和骄傲的笑容,说是的。车载音箱里唱“年轻的女孩,离开我的脑海,我的爱……”,她伸手关掉。
她问他:“如果她没死,如果你们去了意大利,你真的会和她结婚吗?”她再三追问,他说:“是的,我们会结婚。”
历经挣扎犹豫,她终于爬上阁楼,窥探他的秘密。她找到了他珍藏多年的日记,密密麻麻的文字,大量的雪山照片,详细记录着五十年前的那段旅程,其中还夹着紫罗兰标本。他用极其诗意的语言说起过这种他和Katya共同欣赏过的花,还说觉得他们像它一样勇敢。
幻灯片里,她看到了传说中的Katya,这个讳莫如深又像刀一般狠狠扎在她心上的女人,面目模糊的异国女子。她一张张看下去,到某一张猛然停住,目不转睛地盯着Katya隆起的肚子,一脸悲哀震惊。
第二天就是他们的纪念日,而他一早起床,独自去城里,偷偷去旅行社咨询飞往瑞士的消息——他想要去看他的Katya。她终于爆发,与他争吵。“就像我发现这房子里的味道一样,是她的香水味,对吧?就在我身后。她玷污了一切。我们所做的每个决定,假期去的每个地方,读的每一本书,选哪条宠物狗,听哪些音乐,还有,所有的大事,尤其是那些大事……”
她终于发现,45年来,他们一直活在Katya的阴影之下。他过去登山,如今连一马平川的湖沼公园都不愿意去。他为Katya拍了无数的照片,却将相机束之高阁,他们自己的照片少得可怜。而所谓的“大事”,就是决定不要小孩,原来是因为他曾经痛失了他和Katya尚在腹中的孩子……
之前说起冰川,他说那些冰川融化的速度比人类想象的要快,但是水并没有流下来,而是渗入其下的岩石,越积越多。岩石就像一个大坝,最终会承受不了压力而决堤。没有预警,就像海啸一样,席卷一切。他和Katya的过往并没有随着Katya的过世而烟消云散,而是像水渗入岩石般浸入他们的婚姻,日积月累,最终像海啸一样,席卷一切。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说:“我们吃晚饭,接着睡觉,再然后我们起床,试着重新开始。”他说:“好,Kate,我能做到,我保证。”
他似乎的确做到了。第二天一早,她还没起床,他已经修好抽水马桶,为她泡好茶端来床边。他还为她做早餐,跟她一起出门遛狗。
去往派对的车上,她抚摩着他送的项链,说:“抱歉,我没有什么可给你的。”他说:“别傻了。”她说:“它真漂亮。”他说:“很高兴你喜欢。”她说:“我本想送你一块手表。我想在上面刻字,不过我没想好要写什么。”他说:“我不喜欢看时间。”气氛一时尴尬,两人把头别开。
第一次去城里安排派对场地,路过手表店,她驻足在橱窗前,看着琳琅满目的男士手表,眼神温柔。第二次经过那家店,她刚从旅行社出来,知道丈夫打探过去瑞士的消息。她犹豫挣扎良久,最终带着失望与悲哀的心情离开。即便买下这份礼物,一片真心也是错付——他不喜欢看时间。
派对和他的表现堪称完美,朋友称赞他的发言幽默又真诚,她勉强保持着笑容,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当我们慢慢变老,我们似乎会停止做出选择,一些重要的选择。或许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只有这么多选择,一旦完成这些选择,就无须继续了……无论如何,我想说的是,我们年轻时做出的选择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就像我和Kate在45年前做出的决定一样……不过,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诗情画意,像所有的夫妻那样,我们的生活有低谷,也有高潮,我们都希望有些事情可以不同,希望没有犯过那些错误……”最后,他哽咽着说:“我爱你……感谢你在我身边陪我度过这些年,愿我们余生能一直这样陪伴彼此。”自我感动,眼睛并没有直视自己的妻子。
之前她问他:“如果她没死,如果你们去了意大利,你真的会和她结婚吗?”他说:“是的,我们会结婚。”现在他说“我们年轻时做出的选择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们都希望有些事情可以不同,希望没有犯过那些错误”……
他们牵手走进人群,跳第一支舞,五黑宝的歌声响起:
人们问我如何知晓,我的真爱是真
我向众人道,源自内心的爱,又怎能不是真
有人说终有一天你会发现,陷入爱河的人都被蒙蔽了双眼
当你心中燃起爱的火焰,你该知道,烟将迷住你的眼
我嘲笑众人,我畅快地笑,笑他们质疑我们的爱情
可是如今,爱人不再,只剩下了自己,失去了爱人,嘲弄卷土重来
我藏不住泪水,于是我笑着道
当爱的火焰熄灭,烟将迷住你的眼,烟将迷住你的眼
45年前,深陷爱河的她满心甜蜜,没有察觉歌词的特别,如今听来,别有深意。当时的他失去了深爱的女人和未曾谋面的孩子,该是心灰意冷,所以选择了这首歌,“可是如今,爱人不再,只剩下了自己,失去了爱人……”
此前他讲起Katya遇难的经过,深深地陷在回忆里,她突然问他:“她是金发吗?”他以为自己听错,问她说什么。“我是说她有一头金发吗?”她重复道。“不,她的头发是深颜色的。”“跟我的差不多?”“没错,就像你的头发。”
她们相像的,除了头发,还有名字。Kate,Katya。Kate是Katya的替身,是他怀念Katya的祭品。她付出半个世纪的时光与感情、觉得幸福的婚姻,原来只是他的理想破灭后,降低标准的凑合方案。
彻底明白这一切的Kate,反过来成了这首歌的主角,每一句词都为她而写。就像在这场派对中若无其事地表演深情一样,Geoff在他们的婚姻中完美地表演了45年,他还可以继续表演下去,她却再无心力配合他。她抽出被他牵着的手,愤怒,屈辱,绝望,又悲痛。
想想还是改为两星。开场的老太太的两句台词让我对这个人物的性格有了判断,一是丈夫跟她说埋在冰川里的前女友被发现了被懂得跟瑞典冰人一样,她说“哦我叫这种第三种人类”,第二是去看周年的场地,经理跟她说我们这庆祝过很多好事情她说哦某人后来不是被处死了吗,所以老太太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聪明但也理性到有点冷酷的性格,老头一开始对前女友的重新发现情绪激动其实是可以理解的,老太太却没有给予他任何共情,而是一开始就抗拒排斥,所以老太太给我的印象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后面她发现45年婚姻的谎言后心冷与其说是对这段婚姻与感情的绝望不如说是对自己所想象出来的完美关系和自我的破碎。而且,以这样的一个引子来揭开所谓真相总觉得打蛇不到七寸,因为老头的行为真的并不能用“渣”字来全概括。
在爱里念旧也不算美德。
电影不是这么个拍法,那些肤浅的人生总结,缺乏结构的剧本,没有意义的空挡,不知其可的剪辑……当你不能理解生活与戏剧的差别,而将这二者杂糅在一起时,就会出现这么糟的作品。其实看《卡罗尔》的时候已经能感受到西方电影在面对日本、台湾电影影响时的迷失。不过兰普林的表演非常有力度。
安德鲁·海格的风格一如既往的小清新,平平淡淡的故事,总能在小细节上击中人心,而且演员们到了他手里,表演都会变得比以往更加细腻,这次夏洛特·兰普林的演技就直接逆天了,一丝一毫的纤小情绪,即使是像最后跳舞时的全景镜头,即使她面无表情,你都能感受到她的气场,看到什么叫不平等的夫妻关系。
无法较量的对手,不能言说的秘密,45年的长情陪伴敌不过时光美化的浪漫,既虚假又真实,在45年的婚姻磨砺后,能依然体会到心痛与追忆的男人,和依然能感受到嫉妒与不甘的女人,真的不是一般的夫妻,从敏锐感受度来说,他们是登对的。
简直是恐怖片,45年的朝夕相处相濡以沫随着一封信的来临在一周内分崩瓦解。人心是世上最美妙也最恐怖的东西,太多不可靠。老太太演得真好,很英国很范儿。但我就是不能相信45年都是这么过来的,然而现实里凑白头挨到老的模范夫妻不也比比皆是么。总之细思极恐。
女主角: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是我鼻子犯的罪。男主角:你要的爱太完美,我永远都学不会。
一瓶酿了45年的醋终于打翻了,坦诚布公看似是美德实际却是致命打击,裂缝一旦出现,就再也无法填满了。
故事构架乍看之下和岩井俊二的情书有些相似,但是内核和基调却迥异。最后纪念日庆典这场戏实在太赞,当现场气氛达到煽情的高潮,丈夫留下自我陶醉的鳄鱼眼泪,妻子发现意识到自己全部的人生都建立在这个男人自私的谎言之上,最后舞曲结束她充满痛苦和绝望的甩开丈夫的手,真的让观者的情绪瞬间达到冰点
所有我和你相处的时光却比不上夜半你离去怀旧的片刻,所有我和你生活的空间却比不上你阁楼的那片天地。踏入蓝色舞池的人们就像踏入瑞士永久冰冻的山川上,所有带着别人记忆生活的过去被冻的刺骨,你说的“我爱你”都带着她的味道。 兰普林的表演细致动人,舞曲终了,这便是最后的结婚纪念日。
战役胜利,将军死了;感情存疑,婚姻长久。45年的婚姻看似会更坚固,其实更脆弱了,历经45年的陪伴和付出后这段感情经不起过多的推敲和假设,未知的因为未知而美好,拥有的因为有所失而折损珍贵。你闻过了空气中幽存的旧爱的香气,你还相信你是他最重要的决定吗?
幽冥闯入者
生活里最大绝望恐怕就是年老之时发现自己或许不是相濡以沫老伴生命中的唯一。导演用最简洁最朴素几个日常生活场景,勾勒了一段陷入婚姻困境的老年夫妇一周的生活。绝望女人被迫只身面对丈夫过去,面对婚姻的偶然与生命的必然。开幕以来,最佳影片,兰普林成为影后热门。
我觉得我现在这个年龄就不会这么作了,再过个45年应该更不会作。夏洛特奶奶演得好,也就这样。
那些藏在阁楼里的回忆,哪怕锁得再深,也能听到瑞士的湖水拍岸。一个半生陪伴输给六天想念的故事,爱情与时间无关。——无论同性异性题材,Andrew Haigh总是懂得如何收控情感的波澜。
很有分寸的触及到了真实的痛点。影片似乎始终在诱导观众往温情和解的情绪上走,但最终却用最恰当的方式撕破了面纱,打破了幻觉,将真实与谎言、爱与痛、理解与背叛共存的婚姻本质定格在了高潮瞬间。
四十五年,六日夜,一念。曲终舞尽,幻灭有时。
这节奏很舒服,老两口的感情缝隙,像漏水的老房子一样,一点点渗出来,爱情魔力从来是盲目,哪怕已经是过去式,还是会让现在的人妒忌。45周年婚姻抵不过一封瑞士来信。女主角的枯寂之美,跟英国乡下潮湿灰蒙的风景类似,冷凉丰饶,常见杂花生树,苍绿原野荒芜。这次她真是空心了。
我付出的一切,包括时间,都没有流进我所期望的那个瓶子里,而是通过某根漏斗,进入了另一个我无法触及,也不得而见的容器中。
闭起双眼你最挂念谁 眼睛张开身边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