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男人一场戏。人物虽然没有无间道复杂,但是还是一如既往的暗黑风格,的确是一部是披着警察外壳刻画人性黑暗面的剧情片。结局杨哥开着载有犯人的车冲入海里时带有浓重的悲情色彩,让人感觉惩治罪恶比自身作恶的人所付出的代价更大,且本身也不时会染上一些罪恶而难以自清。
又一部高智商香港警匪片的代表作,古天乐,刘青云,吴彦祖三名警察在一次办案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知法犯法,获得高额利润,最终又自己完成救赎;影片的故事进展设计的十分巧妙,画面剪辑效果再配以音乐,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刚开始进入影片的节奏偏慢,不过后来高潮一个接一个,看得十分过瘾;刘青云的表演一如既往的成熟稳重,不过古天乐显得有点愣头青,不是很入戏;人犯个错不可怕,重要的是犯错了之后就能悔改。
先声明一下,标题里说的内地其实是朝廷,号准的脉,只是政策而已,不在标题里说,是为了躲避机器章鱼的触角。至于内地文化的脉,可不是一下能号准的,尔冬升也说了,那会是未来的一个瓶颈,这里暂且不提。
电视大剧热播不断,电影票房年年新高,如今大陆的文化产品可谓泡沫丰富,繁荣昌盛。其实林林总总加起来,都说了些个什么事儿呢?上至主旋律大戏,下至晚会小品,只要现实题材的,其实讲的都是一个故事:官府怎么帮老百姓打败奸商!
《窃听风云》说的,正是这么一个故事,这是在现阶段唯一可以堂皇出街的剧情。而且难得的是,它确确实实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不是麻将里头所谓“十三滥”一般,每张牌都挨不上的零碎大集合。所以我说,以《窃听风云》为标志,港片终于把朝廷想看的故事给说圆了,这不容易。看到最后那个圆滑而又不乏老港片血气之勇的结局,我们几个看片的朋友弹冠相庆——耶!这个结尾居然是说得通的!太棒了!
听起来有点心酸,可是不要小看,无数顶着上头的枪林弹雨,伤痕累累面世的残废港片告诉我们,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进步。香港电影人要想在“北佬”的地盘活下去,就得学会说圆一个这样的故事。以前的港片不是没有廉政题材的佳作,不是没有给女皇贴金的媚态,香港人从来就不缺这种机灵。只是面对中央王朝“无招胜有招”空门大开的怪招,一时应付不来而已。
懂了什么故事可以出街只是第一步,真正让观众掏腰包,还得靠港片擅长的商业元素。这一点《窃听风云》做得挺不错。开始七八分钟装窃听器的场面做得很抓人,唯一的缺点是少一个交待各人空间位置的全景或者摇镜,剪得稍碎了点,大概是港片缺钱置景时代留下来的习惯。这样导致李子雄入场后空间关系全乱了,该有的迫力没出来。还有就是伴奏的音效时间长了有点刻意,因为现场是找不到音源的。看得出,这场戏麦兆辉是故意要得瑟一下的,不过比起《西部往事》开篇和《红圈》洗劫这样的经典场面来,差距太过明显。
电影开头半小时是标准的商业片开局,扎实紧凑,通过对话把该交待的都交待了,各人的身份、背景、性情和困境,为各人后来的脱轨命运奠定了动机。唯一比较弱的是刘青云和张静初、方中信这条线,又见TVB传统的“爱上朋友老婆”俗套,还好没来个“我爱上朋友老婆,朋友爱上我老婆”的言情版《无间道》。亮点在于两人隔窗求婚一段拍得出彩,居然有一点老默片的氛围,童稚而温馨。为这条线挽回一分。
向廉政公署投案也是比较生硬的一条线,看小宝的访谈,这应该是根据他的意见加上去的。虽然比以前的“我们去自首”自然些,但还是留下些疑问:廉政公署怎么会管到商业犯罪?而且既然已经自首,又何必去偷硬盘?这都是我看片留下的疑点。
其实涉及窃听的戏,故事发生在不同的空间,视觉关系和声音层层叠套,剪辑得当的话,很容易在视听效果上炫起来的。从这类电影的鼻祖《谈话》(科波拉)到《全民公敌》(托尼·斯科特),到最近的《谎言之躯》(雷尼·斯科特),都运用跳接的方式操纵观众的感官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穿梭,效果不俗。可惜的是《窃听风云》以“窃听”为招牌,却没有一场体现“窃听之美”的戏,只顾着经营窃听者的幕后人生,显得太过“人本”了一点。
说来说去,好像都是缺点似的,其实“好片找缺点,烂片找闪光点”才是常理。排除这些瑕疵,《窃听风云》各部门都在水准之上,可算最近港片中比较出彩的一部。尤其从讲好一个能为内地所接受的故事这点来看,应该说是港片适应内地环境的一个标志。既不犯禁又好看,这才是主流商业电影的常态,仅从这一点看,香港电影的生命力依旧蓬勃。
《窃听风云》里,刘青云和吴彦祖保持了本色做派,古天乐继续走衰运。此外还有天生受气的方中信,张静初延续了她在港片里的命运路线,李子雄和王敏德的反派面目示人也算颇具分量。主角们的一念之差让这个故事走向了不可逆转的悲剧收场,这一次,三个警察就不仅仅是受伤那么简单了。
(网易图文版
http://ent.163.com/09/0721/16/5EORLVTR00031NJO.html)
《新宿事件》后 尔冬升重获内地市场
尔冬升本来不用把底牌押到这个时候,毕竟2009年已经过去了大半。可惜《新宿事件》还没打出凌厉霸道的组合拳,亮出那把致命的无情剑,小宝的出招就先给总局三下五除二,一一拆了。雷声隆隆的《新宿事件》无疾而终,在香港、日本等地表现平平甚至有些惨淡黯然。尔冬升摇身一变,以愤怒小宝形象示人,他先是抛头露面几次高呼港片三年内必死,一边呢,还是把自己监制的《窃听风云》再次推向了广阔的内地。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失去内地市场的痛苦可想而知。当陈嘉上等导演纷纷过亿,你可还记得当年香港的天下第一。是谁不解风情,让三少爷落得满心的寂寞,除了叹息,还是叹息。
把《新宿事件》放在前面是因为《窃听风云》需要同等较量,就像我们不会去拿邱礼涛的《同门》和《头七》来相提并论,那显然不是一个吨位级别的。《窃听风云》汇集了刘青云、古天乐和吴彦祖三大一线男星,清一色金像奖影帝和提名级别。幕后则是麦兆辉、庄文强和尔冬升的三人联手,顶级制作班底、黄金三角相并,它的确有资格能在中外混战的暑期档占据有一席之地,用可观的票房数字让尔冬升弥补些遗憾。人活一口气,尔冬升这么急于证明自己,说起来还不就那回事。
窃听事件?炒股风云?
《窃听风云》走了林岭东的风云路线,除了听上去气势足了,名字本身反倒有些欠妥。它会叫人想起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窃听风暴》,这不,还一字之差呢,当然人家那里没有风也没有暴,都是中文译名惹得祸。一朋友坚信影片应该改名叫《炒股风云》,一起窃听事件引发的炒股血案。当然不用我多解释,真要炒股两个字一出,影片格调立马降了三分,那是你家三姑六婆都会干的事情,现在还用得着电影去跟着闹股疯看股灾么。
回顾下麦庄的几次联手合作,《无间道》,经典。《情义我心知》,尚可。《大搜查》,不提。那《窃听风云》呢?两个字,好看。在这个年代,正面鼓励一部港片是需要勇气的。由于特殊国情的存在,这个好看评价里面已经包含了对白原声配音有损、扑朔迷离的版本差异等众多影响因素。一直在期待结尾会不会冒出我方安插的正义卧底,又或者出现一行鬼鬼祟祟的蝇文小字,用你叔叔的口吻告诉大家做坏事没有好下场,坏人被隐身侠绳之以法。还好《窃听风云》避免了这一切,它开了一些无损大雅的挖墙脚玩笑,然后把不和谐坚持到了结尾。换成批评说法的话,《窃听风云》居然没有制止公报私仇,里面的警察主角都不是好鸟,他们不仅以身试险,连生活作风也有问题。啊,什么时候身边充满阳光的世界变得如此黑暗了,下一秒钟我是不是该担心手机会被窃听,好没有安全感,还是赶紧卸掉电池了事……
三人成鼠,穷途末路
麦庄执导或者编剧作品都会有一个母题,他们从母题入手去确立人物、安插线索,进行一种行之有效的针对性创作。《窃听风云》的母题就是贪念,从杨真、林一祥正面一方出于无奈的“小贪”,到反派大佬马志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大贪”,有事实上的轻重之分,但是逃不过命运的惩罚。这种无差别的遭遇完全压制了廉政公署(ICAC)的出面,深化了梁俊义的个人彷徨。
有人听了要冷笑三声,这《窃听风云》就在讲偷鸡不成蚀把米,机关算尽太聪明,哪有唬人的母题一回事。出片名前,《窃听风云》用了一个看似无关全局的长镜头,许多老鼠在阴暗角落里活动出没,啃食东西,画面看上去龌龊恶心。到了中段,杨真、林一祥截获意外情报,他们屈从贪念,决定利用内线消息干上一票,事实证明他们迈出这一步后越陷越深,再也回不了头。
做个不是百分百准确的推论,由安装窃听器材开始,几名情报科队员就提示了他们的隐蔽处境,惟恐被人发现。昼伏夜出、窃听监视,他们的时间安排和作息活动像极了见不得光的老鼠。落难的杨真为了给家人一条活路,他选择了赌上身家性命和全部财产。林一祥出于对财大气粗岳父的逆反,更是出手惊人。两个人的内心转变完全抛弃了之前确立好的人物形象,跟上司对着干的杨真回到家里很不轻松,在妻子面前他是个无能为力的失败男子,在铁门前掉了裤子、垂下泪两行。影片一方面让人觉得杨真痛苦情有可原,一方面又用林一祥的不肯轻易罢手来形成另一种反差,总之他们快了变形为鼠的速度,还捎带上两头不是人的梁俊义。贪得无厌也好,惶惶不可终日也罢,不等享用完美味诱饵,捕鼠器的铁夹子即将重重合上。用上硕鼠的典故,后半程才出场的马志华无疑最具有老鼠的特性,所以他更加招恨。
开市后股票不涨反跌,林一祥陷入迷茫。他在窗前枯站,眼前是高耸入云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IFC),另外还有出现了玻璃反射的自我影像。在这里,导演换了一次概念,也就是人物执念的股价高低化身为IFC的摩天高楼,无形的资本运作化为难以抗拒的贪念欲望来纠缠着他们,就如同外面风云变幻的主观想象(唯一一次能看出片名的风云感觉)。套用下最常见的镜语分析,这时的林一祥彻底变成了另一个人,也就是入魔成鼠,后面还有他踩到了桌上手舞足蹈的升格处理。
再见…警察…再见
评价一部电影就要说到人物有没有建立起好感、形象是否立体,不过这并非来自粉丝拥簇们的好感,而是电影能否传达出人物的命运感,他们的每一次选择和转变是否能让观众为之揪心,更简单低级点——是否在意。通常我们把没有动机、缺乏逻辑的人物行为称为傻逼蠢事,例子太多,恕不枚举。《窃听风云》里梁俊义和杨真的人物塑造说不上多有代表性,至少整个形象还是立了起来,比如看完后会能记得梁俊义的跪地求婚,杨真的焦头烂额(……古天乐染头白发戴斯文眼镜的形象设计是COS香港导演陈木胜)。
梁俊义在爱情和工作上持有高度一致的处事标准,他总在寻找一种两全法,不负这边也不愿对不起那边。他害怕恋情败露,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他明知道同事好朋友掉进坑里了,还甘愿替他们擦屁股,姑且称之为没得说的老好人。三位主角都陷在了不同的东西上,杨真的苦难与绝症、林一祥的叛逆和不满。按常理,他们本可以想到其他办法,拒绝这样的不义之财,结论是他们三个确实都很穷。至于患上不治之症的杨真,他何以能在一年后以“半终结者”形象示人还复仇成功,这不是重点所在了。我们只知道,他真的终结了一切。
三位主角都被贪念拖垮,命运的毁灭性打击还把他们的亲友爱人卷了进去。结尾尚未合龙的昂船洲大桥宣告了此路不通,躲在背后的麦庄就差直接对观众说,克制你们心中的那股贪念和欲望吧,否则它会让你葬身海底。
参见之前有出现的老女人,神神叨叨的她沉迷于炒股,趋蹑跟进后看着股票直线爬升又停牌,好不刺激。然而虚炒的股价终有大幅缩水的一天,她选择了跳楼。尽管这是一则社会新闻式的自寻死路,然而她的出现和消失都借助了主角视角,如果比较下《无间道》里陈永仁目睹黄警司坠楼,就不难理解这个段落传达的实际意义。它的现实功能就是散户不懂见好就收、沉迷没有好下场,对电影来说,冥冥中一切自有安排。
天台打闹、海边碰头,三个男人在一起的旧时光重现,情义无价,然而高高在上的天台和没有合龙的大桥都起到了不好的暗示。读懂了这些,《窃听风云》的源委脉络就清晰可见。至于题材跟金融危机、股市风云不谋而合,那只能说“香港制造”一向是与时俱进、自觉反省,就像《窃听风云》之所以会出现在内地电影院一样。 (本文来源:网易娱乐专稿 )
当初看到真是惊艳,保持港片一贯水准,剧情紧凑
刘青云,古天乐,吴彦祖,铁三角,超级帅,虽然已经拍了好几部,但是感觉第一部最好看。每次看吴彦祖都感觉他的颜好完美,立体的想被雕刻出来的一样。男主帅,看这种电影也是一种享受。
这部与2不同。2是复仇,这部其实是讲小人物的困境。人生困境。
这是一个关于男人的麻烦的电影,卷入麻烦、自找麻烦、解决麻烦、在麻烦中进退两难……,我们都一样。
十年以来最喜欢的港产片,演员 故事情节 气氛渲染 原声音乐,都很牛X。
剧本优秀,没有硬伤,是近几年香港电影里的佼佼者。结局处理不拖泥带水,相当利落。看了两遍,能找到当年看《无间道》的感觉。
王敏德亮了
如果我看的是粤语原声版就是四星啦。The Man Who Heard Too Much
昨晚去看滴!还不错,情节很紧凑,有些地方出其不意,演员演技很好,音乐运用到位!有《无间道》的风格~O(∩_∩)O哈哈~
世界上绝大部分惨痛的事情都是由人的贪念和金钱利益相关引起的,故事真令人唏嘘。电影很不错,节奏很紧,集齐了很多港圈大咖,没看到粤语版,国语配音差了一点意思。不知为何,股民因为股票暴涨而疯狂的神情竟令我觉得毛骨悚然。
比无间道是不行的,但一定比伤城一类的强,基本上是无间道之后看到最好的商业港片了。张静初的粤语还不错
真的不很不错,麦庄做得比上次好很多:)刘就不用说了,古和吴的演技也大赞。
很好看!
观影后有个见面会,真的觉得吴彦祖帅啊帅,古仔黑啊黑
拍给女人看的男人戏~
四平八稳的故事结构,可看性还行。三名主角的角色张力强,演技杠杠滴。
灰常喜欢,太赞了,这个总算是没白让我期待。。。
始终不能一惨到底,其实路数每一节都可猜中,多达三位主角,至少两位重要配角,在全片各自交织的场景之间,等于是讲了三个人各自的故事,吴虽然早早终止,性格刻画也不含糊,古最后的悲壮,刘最后的落寞,当真多余。如果没有“一年后”那近似于狗尾续貂般的正义复仇,这部麦-庄合作片子简直堪称经典。
虽说已经拍到了第三部,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第一部,后面的二部反而有狗尾续貂之嫌!
看了两遍,还是觉得很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