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兔子和小黄鸡很可爱,也许美国梦很伟大,但至于在影片中将中国的街道表达的这么不堪吗。本来大多歪果仁就对中国没啥好印象,电影里粗鲁邋遢的中国大妈和肮脏的街道虽然只出现了不到三分钟,却和干净得体的美国人和豪华的美国街道形成强烈的反差。这种有意为之很是不地道,在幽默中暗藏嘲讽,可以说是无形之中 reinforces the stereotypes of China amongst the audience
还有片中那个白人家庭收养的阴阳怪气的亚洲小女孩是怎么回事。。。难道一家其乐融融的气氛就被这个爱翻白眼、唱歌超级跑调还不自知的亚裔给破坏了吗。男主的金发姐姐被描绘的体贴又乐于助人,而这个黑发妹妹除了在所有家长面前丢丑,意外引发男主救场之外,并没有什么正面作用。哦,她在别人送给男主小花花之后愤怒地将花拽走,一个哼配上超级大白眼将亚裔疏离且无礼的形象微妙的展示在全球观众面前。
电影制作人虽然擅长往别族人身上泼脏水之外,然而似乎并讲不好故事。
环球公司毕竟不是搞动画出身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显然它与皮克斯的动画制作水准,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拯救小兔》被环球狡邪地放在了春季好莱坞电影市场的淡季,直接让卖相平庸、内容更加平庸的它强势登顶。档期果然是某些电影的命门,我想若是《绿灯侠》、《王子殿下》等这种遭遇滑铁卢的作品,跟《拯救小兔》正面对碰,后者必将会被秒杀。真人动画,并且是以兔子作为主角的,可以追溯到1996年迈克尔•乔丹主演的《空中大灌篮》。当然,那个时候的动画CG模型还没现在这么纯熟,仍依旧用二维来演绎。这在当时来说,算得上是标新立异的举措了。到了当下好莱坞动画在技术上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每个动画人物的细腻度堪比真人。余下工作的重担,就全部交给编剧了。
《拯救小兔》剧情的架构智商是严重偏幼的,童话加现实的混搭,一般成年观众兴趣不大。相当佩服编剧,到现在还敢搞过家家式的路线,十有八九都是鱼目混珠的炮灰。只是说,春季档的好莱坞实在是太匮乏好作品了。如今上得了台面的动画,要么是恶搞经典型,如《长发公主》;要么是剑走偏锋的怪诞型,如《兰戈》;要么是写实主义型,如《圣诞颂歌》等等。不管什么类型,无一例外的,都多多少少言之有物,面向成人的部分远远大于儿童。而纵观《拯救小兔》,用真人世界与动画世界的接轨,阐述了一个关于梦想的励志故事。切入角度是四平八稳的,只是展开表达起来,低幼化过于明显。尤其是傻乎乎的男主角Fred,一路上卖命杂耍,却让我兴奋不起来,反到是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如果影片能将Fred与家庭的矛盾冲突处理得再严肃一点、深刻一点,我想励志的教育意义以及梦想的实现途径会有感染力得多。这让我想起了道格•强森主演的《牙仙》。同样是比较低幼的包装,表达的主题也关于成长与梦想,《牙仙》的力道就要猛很多。该正经的时候就要正经,该搞笑的时候就要HIGH翻天,抑扬顿挫的节奏才更有可能敲打观众的神经。
在这个全民卖萌的时代,影片全方位的、不遗余力的向观众展示了卖萌的林林种种。粉色贝雷帽兔子军团最强大的设置就是没安排她们台词,依依呀呀的喘气声绝对能萌倒一片;反派BOSS小鸡卡洛斯,操着一口不知是印度、墨西哥,还是欧洲式的英语,从片头萌到片尾,十足的卖力;倒是主角兔子E.B.的卖萌指数最低,中途露出过《怪物史瑞克》里靴子猫的经典超萌眼神,但几次都是一闪而过,非常可惜。在励志的过程上,处理得过于平淡而没有波澜,能不能让小朋友们信服,恐怕都还真是个有待商榷的问题。影片的有个设置不够严谨,那就是大家对于复活节兔子的相信程度。一方面极力表达,大多数人都不相信复活节兔子以及各种魔法的存在,认为这都是孩子们床上的小故事;另一方面,在真正见识到的时候,表现得却异常淡定。如在收尾时,若是将家人的惊讶、喜悦、骄傲之情都饱满的呈现出来,而不仅仅是父亲的一个拥抱,这在说服力上和情感的接受度上,都会有质的飞跃。其实,从这点也看出,一部成功的动画作品往往是以细节取胜的,而不是有着大大小小的亮点就足够称雄的。皮克斯对于细节的完美追求,让很多动画制作公司都望尘莫及。
从《拯救小兔》中,我看到了中国动画的影子,当然必须是剔除先进技术的前提下。中国动画保持着传统文化特质的同时,也在不停地模仿好莱坞和日本。世界观都设定地很广袤,桥段上也会有几个是亮点,其余的部分就开始七拼八凑了。把故事讲好,难道有这么难么?特效上、画风上、人物设计上、肢体动作连贯性上等等方面,咱比不过人家都无可厚非,不必吹毛求疵。把剧情构架好,漏洞少一点,细节圆滑一些,思想深浅度适中一点,这并非难事。简单地说,就是让观众有“完整感”。这种完整感,是一种叙事上水到渠成的顺畅,而不是目前很多作品中出现的坑坑洼洼、漏洞百出的诟病。欲速则不达,急功近利是讲不好故事的。只要像阿宝那样把心静下来,《拯救小兔》这种货色的作品,咱一定能毫不含糊地拍出来。
可能拯救小兔没多少人知道,但卑鄙的我你绝对看过。两部片出自同一个公司,可惜这部没有小黄豆出现,但可爱的小鸡和兔子也很热闹。片子亮点不少,真人加动画,佩妮,哈塞尔霍夫,结尾的中国元素。画面,音乐,甚至临时演员。但不知道哪儿出了错,真人动画不自然?剧情不够独特?总之是个还凑合的儿童电影。
——@kiki_vincent:今天和aj带着两小家伙去看了电影“HOP”,主人公EB,EASTER 兔子非常惹人爱,加上能拉糖果便便,不禁想有一只这样爱音乐无边的兔子。不过电影故事情节衔接的不是很紧凑,有些细节稍微牵强了点,但对于宝宝们来说,能看到电影中甜美色彩缤纷的画面,再有一刻不闲的啃着Snack Foods,感到无比的幸福。
——@菠萝小姐Karen:去看HOP, @成南沙 俺们俩在各自喝完一杯Frappuccino,吃完一包爆米花后开始昏昏欲睡,结束时快速奔出影院,结果回来看影评,人家说“影片结尾有彩蛋!千万要等到最后,会有惊喜哦!!!”,俺俩就是俩悲剧,天天还拿着杯子喝奶昔~sigh~~
——@Annie_LA:因为梦辞的女儿想看Hop,所以我也带着小南瓜一起去,那复活节小兔子超萌,为盲人歌手打鼓那段很精彩。里面有两首流行歌曲,一首是《我要糖糖》,由小兔子打鼓。I want candy, I want candy.....
——@CiCi法则:复活节快乐,各位亲们,今天我看了HOP,好好看的动画电影,就是有点幼稚,没有内在含义。这种电影没有中心,与主题,只能娱乐大众,但是对于里面的兔子,我表示,我秒到了。。
——@SummerBaby817:今天跟@FeeeeiL在Dundrum度过了充实的一天,旋转寿司,shopping,看电影,KFC。看完[Hop]以后,我的心里就一直有个疑惑,为什么是easter bunny? 兔子干嘛又要送复活蛋?谁知道?
——@倚石无忧:今天带孩子们看了一场电影,讲Easter Bunny(复活节兔子)的Hop。不错,孩子们还都挺喜欢。虽然和复活节的传统有关,但这部电影已经把复活节的宗教意义完全去掉,观众带走的是可爱兔子EB的形象,说话声音和眼神,以及糖果的香味。
整个故事从Easter Bunny不想做复活节兔子,而是想去乐队做鼓手开始,在讲述EB从糖果园溜走到好莱坞闯荡的遭遇。最后结果是。。。。。。告诉你了,你还想看么?所以此处省去200字。市场上这么多的儿童片,要有创新是很挑战,Hop还是有一些创意和出其不意的形象创造。EB的形象很生动,很多场景和对话很有幽默感。一些经典(或者说老套的)制造矛盾的段路被重新利用,比如儿子有梦想老爹不理解不支持啦,比如二把手想夺权啦。但是这些争斗情节没有什麼伤心欲裂,也没有什麼惊心动魄。倒是增加了一些“悬念”--- 即使知道结尾也想知道如何到那个尾的么。
总之是一部轻松,活泼,有趣,故事情节紧凑,制作良好的电影,家有孩子的,推荐给你们。噢,如果有武侠片爱好者,不会失望,里面有暗器嗖嗖的武林高手。TA们是谁?谁派的?什麼任务?结局是否杯具?。。。。不告诉你。
《拯救小兔 Hop》全片观看:
http://kandonghua.blogbus.com/
还是小兔的时候可爱啊
兔子可爱 情空虚
可爱的复活节童话
可爱的复活节兔子和小鸡。
bunny什么的打鼓太可爱了点吧
看的高兴就行
跟小朋友看刚刚好~阖家观赏的卡通就是要这样嘛...小朋友不知笑的多开心~
有点意思
果真是期待越大,失望越大。
就记住Penny了……最后的小鸡兔造型有潜力……
近年怎么这么多老鼠小兔小矮人的电影啊。
故事略无聊,“超萌小兔做主角、三只粉红兔耍杂技和一大群黄色小鸡装可爱”是我坚持看完的最大动力。—3星→3.5星— 时隔多年后,在整理想收藏的电影时,才发现这部《拯救小兔》也是照明娱乐出品的(都不记得片头出Logo时还有小黄人),和小朋友们一起重温后,故事依然觉得一般,看到《生活大爆炸》的佩妮、因《银河护卫队2》知晓的大卫·哈塞尔霍夫也出演本片惊喜一下、“兔爸爸回忆复活节没能打入中国市场、选秀时的舞狮”惊现两处中国元素,小朋友们倒是看得挺欢乐。-2018.08.07
EB~
幸好只有一个半小时
效果真棒
三只功夫兔女比较有趣,腹黑鸡也很喜感。
除了萌到颤抖的兔子尾巴和傻兮兮的萌鸡,什么都没有= =
为了听Hugh叔的配音看的,基本无亮点的片子,兔子也不萌不可爱,剧情也很无聊。佩妮演美剧还行,演电影还是差火候,貌似这是美剧演员的通病啊,还是说没给他们发挥的机会?霹雳游侠客串是亮点~
那些研究“好莱坞争霸世界野心”的老师童鞋们可以用这个片子做做文章
主要为了看Penny..中间那段发条兔是全场高潮了吧..完全是kill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