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散作者 | 馒头
恐怖片一直是国产电影中最特别的类型,许多人看并不是因为它恐怖,而是因为它可笑。这种情况在新世纪一直存在,似乎我们就没看到过真正意义上的国产恐怖片。
但其实,早在上个世纪,《黑楼孤魂》《银蛇谋杀案》等影片就营造出了绝佳的惊悚恐怖氛围。而今年,这样的真·国产恐怖片终于又来了。它就是马凯导演执导的《中邪》。
《中邪》在2016年的FIRST青年电影展上获得了最佳艺术探索奖,收获了不俗的评价以及持续不断的尖叫(当然是看电影时的声音)。
影片已经确定4月4日清明档在国内全面上映。为了这部影片在惊悚程度呈现上更加完美,故事结构更加完善,导演马凯对此前在FIRST影展放映的版本进行了升级补拍,我们将在大银幕上看到全新的《中邪》。
接受采访时,马凯表示全新版本的《中邪》补拍镜头是为了制造更加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让影片塑造的更为恐怖。上映版本的《中邪》经过补拍、重新剪辑,删除掉了一些较为冗长粗糙的部分,让结构更加紧凑,时长也从原来的110分钟变为现在的97分钟。
前不久刚刚落幕的2018年香港国际影展,最新版的《中邪》进行了一次展映。《中邪》新发布的“观影实录”预告中,镜头再现了影厅中观众捂眼通过指缝观看电影银幕大声尖叫的场面。而此刻大银幕上正在演绎的《中邪》里,王婆陈丽的恐怖段落曝光,这些镜头多以夜戏为主,乱砍人、猛回头等画面邪崇汇集,邪气上身。
利用影院黑暗灯光下拍摄出来的镜头让现实与影片全部回归朴素,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其中的恐惧。荒凉的村落,看似被遗弃的房屋,还有出其不意的角色,这些让简单的一个预告都十分吓人。
预告后半段把影片中的部分惊吓段落剪辑到一起,惊悚升级。结尾的“你身后好像有人”是其中最经典的一个。这种从影片里延续到影片之外的残酷体验,恰恰是看似缺少美感却贴近观众的《中邪》最厉害之处。
戳视频挑战一下你的观影体验 ↑
3月21日的放映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一名香港女性观众在看电影期间被吓晕。该名女子在观影时突然离开座位,在影厅狂奔,其中一只腿倒在地上。事后被影院工作人员送往医院就医。这种银幕上和银幕外同时中邪的恐怖事情几乎很长时间没有发生过了。
在观影的过程中,香港的观众们出现了21次惊魂尖叫,音量高达77分贝,不断有人被恐怖桥段吓得身体往后一倒,靠在座椅背上。观影过程中这每分钟120次的骤烈心跳,让现场大约52%的女性观众被吓哭。
导演马凯也没放过制造气氛的机会,影片放映结束,他提着一盏红灯笼默默地走了进来,让人不寒而栗。
可以说,“惊喜”是对《中邪》最好的形容。惊在于影片的恐怖程度,而喜则是对于国产恐怖片上升又一个新台阶的肯定。
影片《中邪》所选取的是农村发生过的真实事件,导演马凯用到了临沂当地的一种风俗“还人”来构建故事。本片的制片人孙德强就来自这个地方,他的舅舅是专门做这个的。整个剧组在前期创作时对于还人仪式、动作、语言全部做了精准的功课学习,呈现的效果也极其逼真。
影片的主创团队只有11个人,6个演员,1个导演,1个场记,1个跟机员,1个摄影,1个制片。最初的成本投入7万,其中还有2万给男主角治腰伤了。
由于拍摄的故事题材,剧组每天开机之前都会拜一拜。唯独有一天没拜,男主角就在那天拍夜戏的时候腰受伤了。
《中邪》的主人公是两位大学生丁鑫和刘梦,他们为了拍摄农村风俗纪录片进入到一个村落,在目睹了十分诡异的“还人”仪式之后,两人跟着王婆夫妇来到偏远山庄拍摄驱邪的过程。
影片通过大学生所拿摄像机拍摄的画面与大学生生活几天的段落交叉剪辑,形成了一种伪纪录式的风格影像。而导演马凯自身对于该类型的恐怖片也情有独钟,受影响较深,比如《鬼影实录》《女巫布莱尔》等。
马凯和孙德强两人将全部的财产都投入到了《中邪》的拍摄中去。在成本限制的前提之下,马凯在剧作上下了大功夫,时不时都会显露出导演的小心思。
《中邪》塑造的恐怖感从一开始就建立了,开头算命、寻找的过程片段将观众自然地带进了故事里。而在这一段,导演马凯进行了部分偷拍处理,虽然当时只是迫不得已,但是却无意之中铺垫了整体的情绪。
在拍摄手法上,影片使用了三部摄像机视角,相当巧妙。对于这种拍摄的想法,导演马凯表示,“既然伪纪录片就不能出现客观的角度去拍,两个摄影机是不够的,王叔王婆那里还有很重要的线索,这两个机位没法拍到。所以就想到了偷拍的针孔摄像机。把它融进去故事才能讲得更顺一些。也增加了惊吓度。”影片多处利用针孔摄像机将恐怖的程度提升一个又一个层次。
影片为了还原真实的“还人”仪式,特地“请”了一个小纸人回来,名字叫做“小丽”。拍摄这段的过程,饰演王婆的演员连着两天都做噩梦,梦到有人向她要钱,在把小纸人送走之后烧纸,演员才好。马凯接受采访时提到小纸人特别吓人,尤其是晚上,根本不敢对视。
《中邪》中最“邪”的一点在于影片的内容对于观众来说是未知的。你可能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是你并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出来,心理之间的较量是最可怕的。
影片中有一段,丁鑫发现刘梦没有跟过来,就返回去找她。这一段处在大家都知道房间闹鬼的状况下,但是主人公却依然进去。导演在这里往观众心中埋下了潜意识的期待,也让它与惊悚同时产生,同时存在。对于心理这个切入点,《中邪》恰恰做得相当好。
我们看过太多的经典恐怖片,《哭声》《招魂》全部都用到了民间的驱魔习俗,但《中邪》运用的更加真实,视角更接地气,从而增强了真实性。
然而将如此作品呈现出来的导演马凯并不是科班出身,此前是一位横漂。他在横店当群众演员时,经常看别人拍戏,觉得很多电视剧拍的太傻了,就自己想去尝试。
马凯看过许多编剧方面的书籍,也看过很多电影,尤其会逼迫自己看文艺片。从黑泽明开始,买DVD合集看。看了两年多,才觉得有了一些突破。而他五年一共看了三千多部电影。
努力自学的马凯一直觉得很庆幸,因为他所看的这些电影开阔了他的视野。他之前拍摄过三部小短片,但全部烂尾,也耗光了所有的积蓄。准备拍摄《中邪》时,已经身无分文。可没想到的是,没钱却令他在电影的最终呈现上有了不同的味道。7万成本拍出来的国产恐怖片让我们眼前一亮,心底一黑(被吓得)。
《中邪》的邪其实还在于正邪之间的较量,我们往往中的邪都带有很多自己源于内心的恐惧。观众是否在如此离奇曲折的故事背后被误导,是否能够直面自己的害怕,是《中邪》所直击之处。
导演不信邪,我们也不信邪。这样的作品能被更多的人看到,才是恐怖片甚至是中国电影跨出极大的一步。从横店到戛纳,从西宁到香港,马凯所走出的每一步都让在为国产恐怖片正名,不再是我们看了十多年的恐怖片“笑话”,而是扬眉吐气的一次翻身。
· THE END· 这是“不散”的 第590期 文章,爽死你!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 不散(busan-movie)原创首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我觉得很难得的一点是作为国产恐怖片,这部作品的每个部分都完成了逻辑上的自洽,当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剧本整体比较简单,两个小时的时长只走了一条线。 作为伪纪录片形式,它的第三人称上帝视角感还是很重,但是第一视角的真实感可以弥补这种出戏感。其实第一幕里的那种镜头语言的青涩和尴尬真的很巧妙,那种一来一回的尴尬,一板一眼的问答,乡间集市的气息,这种贴近生活的感觉部分来源于真实的布景,另一部分就来源于这种青涩的对戏,贴合主题:两个大学生借着好奇心和几个摄像机就来拍民俗纪录片。 王婆和大叔同意拍摄还人的过程这件事本身就破开了故事的一角:实际上在这里百无禁忌。丁鑫使用烟盒偷拍刘梦和他抛下刘梦自己逃走的结局形成了呼应。就连大庆抱着姐姐尸体哭的那一段,尴尬的演技也与最后的审问中他被动的角色形成闭环(当然这大概不是刻意为之,而是演技确实有点问题)。 我最喜欢的一点是丝毫不用背景音乐,那种远远传来的鸡鸣犬吠,风吹动柳条拍打墙壁的声音,灯笼晃动的响声和地上的光影。小楼的构造一点儿也不复杂,房间里除了铁架床就是一片白墙,惨白的灯光和灯笼红光就是晚上全部色彩。黑暗和安静,它真的将乡野的夜晚还给了恐怖片。 整个故事虽然不是鬼神意义上的中邪,但是夜晚的恐怖核心当然是中邪,邪念入心于是上演了一出闹剧。王叔砸死王婆的一段,甚至没有利用道具血(看着非常假),但是王叔的突然爆发,又哭又笑的表情,恐怖感要远胜车里陈丽的突然出现。我觉得中邪的结尾并不是过审需求,它从一开始就是从人心的邪念出发刻画故事,故事中的所有人都有着自己的邪念,包括大庆和陈丽、丁鑫甚至是刘梦,它的结尾有故事线的考量在,但确实呈现得比较无力。 整体而言,它的民俗色彩不是故事的主要推动力,因此后期变成了菜刀砍杀事件。我觉得最恐怖的一幕是刘梦跑到野地,本应死去的大庆在树后面和她讲话,非常正常而自然的对话,他慢慢回头的时候手里的菜刀反射出光。中式恐怖的精髓大概就是,你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一切与记忆中温馨的家无二,只是你发现妈妈的一只眼珠偏离,于是诡异感从她歪斜的瞳孔延伸至整个房间。而《中邪》不是为了拍出这种诡异,而是以透过诡异去看民俗如何涂画出人的荒诞。影片所有对于真实感的尝试都是为了刻画这种荒诞,这种呈现效果在如此低的成本和如此简单的剧情中,它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伪纪录片的梗都已经被玩的烂大街了,这次的新鲜感是来自接本土的地气,不是欧美那种伪纪录片的拍法,而是国产独立纪录片的观感和拍法,就好比徐童的【算命】慢慢的成了恐怖片,片子的那种粗糙感慢慢的成了惊吓指数,从气质上就能秒杀所有的国产院线恐怖片。其实技术不是问题,就是剧本糙了点。
真正中邪的是这个不允许出现鬼的环境。
1.结尾完全预料得到,但后半段的恐怖效果十分不错;2.新世纪最佳国产恐怖片;3.很纳闷有人会觉得主角演技不行、制作粗制滥造,这两点难道不是更符合影片的伪纪录片风格和更赋予影片的真实性吗?包括前面一些会让人出戏的尴尬笑点,这都让影片更优秀更具可看性。
恐怖到买了首映票结果紧急下映要退票的地步 四月四日 真的信邪
1.比《哭声》吓人多了!2.镜头交换做的特别好,三个机位制造出无穷的恐怖氛围。3.王婆和大庆演技赛高。4.结尾太没智慧了,拉低了电影的档次,扣一星。5.看完后我这一段时间都超级怕黑!!妈妈救我!!!
《山河故人》、《路边野餐》都是中间出片名,《中邪》片名也到了29分钟才出,感觉我国独立导演可以再合写一本书《我不相信,你能猜对我们的片名啥时候出》
值得鼓励,没有人把翻拍权买下来吗?
好的!但是结尾为什么变成了法制进行时???
“国恐”已经成为了一个固定的、嘲讽性的短语。但《中邪》用伪纪录片的方式为这个类型挽回了尊严。它充满经典恐怖桥段和典型意象,切毫无痕迹地将一切本土化为一种中国经验。导演没有将一切归结为怪力乱神,在我看来这并非规避审查,而是主动定下的基调。希望这不是导演的偶得灵感,而是可持续的探索。
这样的片子就应该让《走近科学》节目组来拍,音效和摄影什么的肯定比这片做的好。最后的揭秘可是比那些打呼啊、鼓发霉了啊、捏造故事吓小孩儿啊之类的结果要高级多了——这片整体感觉还是挺真实自然的,两个大学生反而是里面演的最不自然的,其它的几个人实在是太接地气了。超级真实。
有时候人们围绕着一眼泉水欢呼,可能并不是因为它有多甘甜,而是因为它来自荒漠。
恐怖片本来就可以有笑声,只是在处理黑色幽默上,小年轻的调剂润色表现,远不如王叔。试图破除迷信的和谐结尾,更令之前设局变成为了吓人的复仇,而不是为了复仇的复仇。恐怖类型片所亟需的阴郁影调和凄厉音效,全部被伪纪录片的糙感和真实感取代。作为超低成本、本土化恐怖片尝试,倒是成功的。
就说一点,生活在农村这件事儿本身,以及当下农村的生存窘境,就足够恐怖了。最难能可贵的,全片没有一个“父母官”出现,人民的生老病死,要靠“送人”来搞定;人民的内部矛盾,也要靠人民自己抄家伙来解决,这才是最可怕和最可悲的地方。
用有限成本完成最接近理想成片,不觉得设备和拍摄条件的简陋是问题,因为这些都不是必需。乡村题材中加入侦探小说经典密闭环境模式,又有导演自己的幽默感和讨喜小低级趣味。后半段恐怖氛围营造非常棒。对于不太敢看恐怖片的人来说,结尾反而让人安心。
吹得太过了,什么朴素的天才恐怖片的未来,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小成本粗糙但赤诚的诚意我在《心迷宫》里见过,这部里真的没多少,地方台法治进行时农村狗血+伪纪实一通乱晃+毫无新意的情节,演员演技太烂,惊悚的桥段也老套,说真的,看完很生气,这你们都能闭眼吹?
大家还是去看走近科学吧
5万元就拍成这样,叫那些国产恐怖片们,还有何面目苟活于院线,不如以死谢罪。
他姐从车里探个头出来的时候我吓尿了【2018.3.28 重看公映版加一星:他姐从车里探出个头来那段删了 王婆说你身后有人那段我又尿了
请忽略结局,这就是民间灵异事件再现。巫蛊之术灯笼纸人,农村的迷信就是一座悬疑富矿。纪实性拍法增强了临场感,带你一起走入这座废弃阴宅。王叔举起石头,丁鑫扔下锁链,人性的恶意与胆怯比厉鬼更令人胆寒。还人仪式上突然中邪的姐姐,黑屋电脑里猛然响起的录音,是人为还是灵异,而你更愿相信什么?
三星半吧,各种业余与粗糙,满是遗憾。却充满希望。伪纪录片与农村恐怖写实,导演很有想法,希望未来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