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朴实得几乎没有任何情感色彩的电影名字《一个法国女人》,翻译过来的有很煽情的《一生的爱都给你》,就像《麦迪逊县的桥》翻译过来就成了《廊桥遗梦》一样,在制造意境想入非非上面,汉语确实是无敌的。
电影始于二战前的法国,艾曼纽·贝阿扮演的美丽情感丰富的法国女人让娜,与军人路易相遇相爱而结婚,新婚后二战爆发,路易上战场,一去五年。五年中,生活在孤独恐惧中的让娜与不同的男人发生关系,路易回来时她正与路易在战俘营的战友同居。她请求丈夫的原谅,承认自己的脆弱,并且说她不爱那些人,她只是需要情感抚慰,以让自己能有勇气活下去,等着丈夫活着回来。路易深爱她,经过痛苦的挣扎,选择了宽容。作为占领军军官,路易一家迁往柏林,住在一个德国音乐家的房子里,过起了让娜渴望的短暂的一家人相守的平静生活。
音乐家的儿子阿尔努暗恋着让娜,珍惜得来不易的平静家庭生活,让娜拒绝了。路易再度出征印度,个人的幸福要给时代的动荡让路,让娜泪流满面不敢在家人面前看着路易离开,而此时音乐家去世,阿尔努一个人守在死亡的父亲身边。两个孤独伤心的人激情终于爆发,在逐渐交往中相爱,并且筹划着私奔。当让娜和孩子们收拾好行李等着阿尔努来接他们时,路易的兄弟先到,接走了孩子们。伤心欲绝的让娜听着阿尔努拼命地敲门,听着他离开,一个人在房间里咬着拳头哭泣,她还不能做到舍弃孩子们奔向爱情,只有在痛苦中挣扎。
两年后,路易归来,她欢欣深情地迎向丈夫,相信她是爱路易的,但这分离侵蚀了爱情,阿尔努才是她的真爱。为了能让一家人在一起,她说服丈夫去了叙利亚,而不再是动荡的印度,但她渴望已久的平静生活也无法抵挡爱情。阿尔努来到大马士革,他要带她一起走。盛怒的路易没命地打阿尔努,人在突如其来的背叛面前很难保持理性,无法自控。(就像理查·基尔在Unfaithful中扮演的丈夫,在妻子情人的房间,坐在妻子刚刚离开的尚有他们体温的凌乱的床上,手中拿着他送给妻子的水晶球,而被妻子拿来送给了情人,这种绝望痛苦击倒了他,他拿着水晶球砸向了妻子的情人,酿成悲剧。)让娜扯不开丈夫,拿石头击向了他的背部,路易倒下了,这二击几乎让他瘫痪。当然这次又走不成了。
路易无法原谅让娜,伤势痊愈的他选择了自我放逐,主动要求去印度支那战场,相当于抛弃了让娜。阿尔努依然等着让娜,但路易在回信中对让娜的离婚要求只字未提,以此来惩罚她。这时的安娜完全可以跟着阿尔努走了,但她没有,也许是为了赎罪,也许是种种说不清的隐秘情绪,她选择了和路易维持一个表面的完整家庭。阿尔努只有看着让娜的背影无奈地离开,他们再也没有联系。
路易总是长久地离开,偶尔回来。让娜在孤独地等待中有不同的男人。直到有一天死去。她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阿尔努的讣告,一周后也死去,医生尚不知病因。路易在医院拿到她的遗物,包里有那张刊登了阿尔努死讯的报纸。他想她可能死于爱情。路易是理解让娜的,但他没有给爱一条生路,很多人都难做到,一个人的爱情美酒或许是另一个人的毒药,所以才有这些故事。
她一定是死于爱情,一生的爱都给你,那些辗转于不同男人的情欲,不过是为了确认这爱。
一部比较平常的言情片,因着演员出色的演绎,成为经典。
《一个法国女人》,又译《一生的爱都给你》,因为它的名气,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看完了整部电影。我首先感到的是揪心,其次是愤怒,最后是无奈。
电影始于二战前的法国。年轻美丽,情感丰富的法国女人让娜,与军人路易结识于去往双方哥哥和姐姐婚礼的路上,路易父亲突发心脏病的意外插曲延迟了哥哥姐姐的婚礼。次年,两对新人同时举行了婚礼。新婚后二战爆发,为了保家卫国,路易义不容辞地踏上战场,与独守空闺的让娜一别五年。五年中,守不住寂寞的让娜“出轨”了。她生活在孤独恐惧中与不同的男人发生关系,路易回来时她正与路易在战俘营的战友亨利同居。她请求丈夫的原谅,承认自己的脆弱,并且说她不爱那些人,她只是需要情感抚慰,以让自己能有勇气活下去,等着丈夫活着回来。路易深爱她,经过痛苦的挣扎,选择了宽容。两人重新开始,生下了一对双胞胎。
在二战结束之际,路易以盟军军官的身份到德国进行接管,冉娜随丈夫一同迁往柏林,路易一家,住在一个德国音乐家的房子里,过起了让娜渴望的短暂的一家人相守的平静生活。随后他们的第三个孩子出生了。在去往医院的路上,让娜结识了送她去医院的音乐家的儿子阿尔努。阿尔努暗恋着让娜,珍惜得来不易的平静家庭生活,让娜拒绝了。路易再度出征印度,个人的幸福要给时代的动荡让路,让娜泪流满面不敢在家人面前看着路易离开,而此时音乐家去世,阿尔努一个人守在死亡的父亲身边。让娜带着孩子回到了法国,然而几个星期后阿尔努追到了法国。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子,独自带着三个孩子,面对的是一个空有形式的婚姻,和一个百般压抑却近在眼前的爱情。冉娜内心的防线终于溃败了,两个孤独伤心的人激情终于爆发,在逐渐交往中相爱,她决定要和阿尔奴在一起,并且筹划着私奔。
让娜的母亲愤怒的责骂她,告诉她自己如何在丈夫于一次大战中阵亡后,怀抱着仍在腹中的她坚强走下去。当让娜和孩子们收拾好行李等着阿尔努来接他们时,路易的兄弟先到,接走了孩子们,让她独自面对后果。于是,冉娜放弃了,她不得不将阿尔奴关在门外,伤心欲绝的让娜听着阿尔努拼命地敲门,听着他离开,一个人在房间里咬着紧握的拳头捂住内心剧烈的哭喊,她还不能做到舍弃孩子们奔向爱情,只有在痛苦中挣扎。
两年后,路易从战场上归来。她欢欣深情地迎向丈夫,相信她是爱路易的,但分离侵蚀了爱情,阿尔努才是她的真爱。为了能让一家人在一起,她说服丈夫去了叙利亚,让使馆武官这个安全的工作,庇护两人的婚姻,但她渴望已久的平静生活也无法抵挡爱情。在参观古城遗迹时让娜告诉路易她写信让阿尔努来大马士革八天了,她要和阿尔奴一起离开,她爱的是阿尔奴。一个愤怒的丈夫,如何能够平静面对妻子的情人?盛怒的路易痛殴阿尔奴,一拳又一拳的将阿尔奴打倒在地。让娜扯不开丈夫,混乱中,冉娜拿起了地上的石头,击向了路易的背部,路易倒下了,这二击几乎让他瘫痪。奔流而出的鲜血让路易重伤倒地,也让冉娜和阿尔奴的感情成为不可原谅的罪恶。
路易无法原谅让娜,伤势痊愈的他选择了自我放逐,主动要求去印度支那战场,冉娜则是带着孩子回到法国。尽管和冉娜恩断情绝,路易却绝口不提离婚。阿尔努依然等着让娜,尽管苦苦追求,阿尔奴却等不到一个回应。阿尔奴带着满是疮疤的心离开了。冉娜牵着孩子的手,任泪水漫流,埋葬所有感情,像所有人那样,吃饭、聊天、过日子,她选择了和路易维持一个表面的完整家庭。
康复后的路易重返印度战场,终于,路易回法国了,不是因为战争结束了,而是因为冉娜死了。家人告诉路易,冉娜某一天看报纸时,突然呼吸困难,一个月后,让娜亦因病去世,在那一年的圣诞节。医生也查不出病因。当路易从医院领回冉娜的遗物时,在她的包中发现一张折叠起来的报纸,上面登着阿尔奴的照片,照片旁边的标题赫然写着:年轻实业家过世。此刻,低着头的路易身后,正是他和冉娜初初相识的广场,广场上的喷泉在阳光下,兀自闪耀着灿烂的光芒。他想她可能死于爱情。路易是理解让娜的,但他没有给爱一条生路,很多人都难做到,一个人的爱情美酒或许是另一个人的毒药,所以才有这个故事。
二十年后,导演拍了这部电影,以此纪念他的母亲。
故事看完了,我也从中看出了一点东西。导演始终如一克制、平静地慢慢叙述,没有带着情绪的倾斜,没有刻意地维护,没有任何的指责,提供了更多的不同角度让观众看到生活的不同面。
我仅代表一名中国军官发表一些我们这些类似于路易这样的人的不同看法。
首先这部电影来源于真实生活,却一定远超于生活,艺术将它抽象化了,否则我很难想像让娜是一个怎样潘金莲式的人物,这样的人在现实中真的存在吗?如果真的存在那么于我来说,或许于我们这些常年在外,为国奉献的军人来说实在是太可怕了。
让娜这个女性角色可谓是五毒俱全。首先她水性杨花,这一点在路易的战友亨利来访的一段中可以看出来,他们仅仅是第一次见面,在相互陌生的情况下让娜并没有拒绝亨利的过分举动,在这里或许我可以认为让娜是太思念路易了,而亨利是路易的战友无形中带给她一种替代的错觉,但是艾连娜说了一句话却一语道破,她说“我讨厌你,不是第一次了,真不知羞耻。”这句话信息量很大,让娜已经不是第一次和男人有暧昧关系了,如果说和亨利不是第一次那么其他人是谁?其他人显然无法像亨利那样给予她那种替代感,所以只能说这个女人骨子里本身就是水性杨花的。艾连娜也表达了她的看法,她讨厌让娜,认为这是不知羞耻的表现,而且在接下来的在野餐时和路易的对话中也反应了她的观点是全家的甚至可能是当时全法国的主流观点——一个女人出轨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不能被接受的。
其次她怀了别人的孩子,并且生下来,直到丈夫把他们抚养成人。也许有人会说影片并没有说孩子不是路易的,但是有几个细节充分说明了这里的纠结所在。第一当路易得知让娜怀孕的消息后她的表现是怎样的?路易在全家人面前公布了一个好消息让娜怀孕了,可是他之前在干嘛,他潜在深水里,像是要求死的人,她的内心一定在痛苦的挣扎当中,最后他上岸了,告诉了大家这一消息也预示着他接受了这一事实,说这话的时候他表情沉闷,像是一个快要当爸爸的人吗?第二当得知让娜生了一对双胞胎的时候,他在发呆,她对丈母娘的口吻依然淡定,一句“没想到她这么早就生了”充分说明了问题,一句非常讽刺的潜台词——时间不对。看看他们养第三个孩子时路易的表现吧,从让娜怀孕路易不让她与俄国人跳舞,出生后激动的拥抱,这些表现和第一次生双胞胎时的表现完全不是一个人,显然一对双胞胎的消息更应该让一个爸爸高兴,然而并没有。而且路易也说了一句话,当让娜说生完这个孩子不生了的时候路易说“这个孩子时我亲生的。”这是男人怎样的扭曲心里,虽然表面平静着内心却备受煎熬。我不知道法国人独有的浪漫情怀是怎样,但是这种情况要是发生在中国……
第三让娜嘴里口口声声说爱丈夫私下里却和德国人搞在一起。当路易五年归来后在酒吧里让娜说她不爱亨利她爱的是自己的丈夫,因为她每天都活在等待丈夫的死亡通知的恐惧中,被人爱慕和追求,让她觉得自己还能活下去。这也许是一个理由。可以解释为释放心理压力,把思念丈夫的情感寄托在别人身上,可是之后呢?和德国人的婚外情又是什么呢?在路易出院后让娜再一次求自己的丈夫原谅自己,表忠心不想离开他,可是就是因为她说的不想和路易在一起了要和情人私奔才导致的路易重伤,这是一个多么虚伪和矛盾的女人。在影片中这种虚伪和矛盾比比皆是。
第四为了偷情对孩子不管不顾。第一次是在法国的家里,阿尔努来找她,两个人在房间里激情缠绵,然而隔壁还有自己年幼的孩子,当孩子听到妈妈的呻吟大声的敲门的时候她在干嘛?她在高潮,浑然没有当妈妈的羞耻感,先爽快了再说。我看过不少中国的类似电影或电视,当孩子来敲门的时候妈妈必然会清醒过来,推开压在她身上的男人。让娜为了和阿尔努偷情,支开孩子让他们到别家去玩,让最小的孩子连看两场电影,最后闹得要到警察局去认领,据我所知在法国这样的国家,监护人看管孩子不力是犯法的,然而最让我惊讶的是警察说的那句话“孩子很可爱,可我从来没见过这么脏的小孩。”让娜抚养孩子的能力可见一斑,或许她的心就没在带孩子上面,成天只想着私会情人了。亏她还在那里嚷嚷,一个人带三个孩子,让他们读最好的学校。
第五当着丈夫的面要和情人私奔,并且还发展到谋杀亲夫。为了救阿尔努,她用石头砸击路易,险些瘫痪,下手可真够狠的。这里我也不想多说什么了,看片子都能看的懂,电影表现的已经很直白了。潘金莲也就是下下毒,这位是亲自动手。当让娜的舅舅告诉她路易差点瘫痪的时候让娜说“我要见他,必须见他。”这个时候她要见路易什么事,是探望他的伤情吗?不是,看看她那坚决的神情吧,她这个时候想的还是要和路易摊牌,告诉他自己要和情人私奔,幸好路易不要见她,不然还不得被气死。
最后为了爱情她殉情于自己的情人。世俗,家庭,道德牵绊着她,以至于她不能随心所欲的和情人在一起,那么自己的情人死了与他共赴黄泉做对同命鸳鸯岂不更好,活人的世界里受到了约束,死了谁还能拿我怎么样?
有人说让娜是爱她的丈夫的,影片里路易回国刚下飞机,让娜激动的不顾一切的跑进机场和丈夫热吻,这里来判断她的爱我觉得这话说的太牵强,前面光看机场里的场景我确实觉得好感人,可是进了候机室什么情况呢?我突然明白了,她的三个孩子还在姐姐姐夫手里呢,这时一家终于团聚了。你看她装的……,在自己丈夫面前装的真是不动声色啊。她的心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已经不在丈夫这边了呢?我看到的是,在德国,他们即将离开德国时。快要走的时候有一个场景,让娜嫌房子里的音乐烦人,她说了句谁在放这么烦人的音乐,于是就去找声源去了,这个房子里住这谁?声音的方向在哪里?这个是个正常人都能清楚的判断了吧,为什么路易没有觉得烦?让娜去找声源真的仅仅只是去看看谁那么讨厌?我想找个借口最后再看一眼那个方向有可能有让自己心动的人才是真的吧。即使阿努尔不住这个房子里,但是他父亲住这里,让娜的心里有没有试一试碰运气撞到的心态?最后她果然看到了最后一眼。
分析到这里引用路易在影片中所说的一个词“无药可救”是再贴切不过了。我所看到的相同事件已经好几起了,看完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战友痛苦的表情,老婆和别人跑了,孩子不是亲生的等等情况一次次冲击着我们的神经。在中国军婚是受保护的,国家为什么要保护军人?妇女不是弱势群体吗?答案不言而喻。影片中的路易也是军人,所以我能与他感同身受。现在婚外恋离婚的比比皆是,丈夫在外工作妻子在家出轨的新闻屡见不鲜。事情发生多了就变成了常见现象,常见现象往往被人们当做是正常现象。然而这正常吗?对于军人的我们来说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军人的婚姻比任何一个职业都来得单薄脆弱。
路易为国征战,九死一生,可是带给他最大伤害的不是战争,反而是他自己的妻子,这一点让所有出征在外的男儿如何接受?
我觉得在那样一个战争年代,作为男主人公的路易真的是不值,打仗说大了是保家卫国,往小了讲还不是为了自己家庭的幸福,家人的安全。可是他得来了什么呢?让娜是幸福的,在战争中她没有像多数人那样悲惨的死去,相反的她过的很好,二战期间她是护士,有固定的工作,没有孩子,不用为面包发愁,多余的精力让她用在了私会男人一事上。因为只有保暖才会思淫欲,显然在大战期间她的需求层次至少在金字塔的第三级之上。想想很多人流离失所,安全还是问题,更别提一口面包,一条被子了。战后生活显然变的很好了,住大别墅,家里有女佣,自己被人尊称为夫人,那时她已然不工作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哪里来的,丈夫抛洒热血换来的。之后他们的生活显然已经达到了更高的层次,路易当上了武官,在我这样的无名小卒来说显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这样的家庭,事业有成的老公,即使放到当今社会,也是羡煞旁人的,然而过惯了优质生活的让娜已经忘了什么是生活的艰辛,谁给了她物质的生活,最后她的无情私奔让路易彻底愤怒,生活也变得窘困了,当她在抱怨自己生活不如意的时候却没有想想为什么。
让娜的母亲说男人们挑起战争然后缔造和平,女人只能等待,沉默,一直到发疯,这是一句明显有语病的话它违反人们的认知常理,战争是男人挑起的吗?战争不应该是两个势力利益冲突引起的么?这明显的妄语一定有他的用意,放到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来,翻译一下可以这样说,男人只知道到外面去工作,赚钱。女人只能在家里眼巴巴的盼着丈夫回来,这样空虚寂寞的生活才导致了她们纷纷出轨、频繁出轨。
让娜的母亲还说你造的孽会让你永远不得安宁,所以这句话应验了,最终让娜不得安宁,她不仅毁了家庭,毁了路易,也拖死了情人,最后把自己也给折腾死了。她跳着舞愤怒的发泄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想想当初母亲对她的告诫,是她自己选择的这条路,怨不得别人。这里让娜有一句台词“他比我们强,他在地球那一头占据了一切。”路易怎么就比他们强了?一个远征在外的军人,身不由己,做不了任何事。相反的,他们却可以想爱就爱,想做就做。让娜觉得路易强不是路易真的强,事实是整个家庭站在路易这边,整个社会也站在路易这边。
让娜的母亲说在她父亲最后一次探家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做,就想和她在房间里上床,所以才有了她。我想我听懂这句话了,意思是不是说你之所以淫荡是因为你父亲的原因。怀上她的时候只想着做爱了。
影片中的女主人公追求自由女权这没有错,追求爱情也没有错,但是她的追求到最后已经疯狂了,不计后果了,我们要不要抛弃法律的自由?那么同样的我们要不要抛弃道德伦理,家庭观念的自由女权?
如果让娜是对的,那么在军人地位不是那么高的今天,还有谁愿意出去打仗,还有谁愿意为了那点可怜的工资浪费自己的青春,抛妻弃子。我想我们出征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军人的荣誉,建功立业,这些可笑的虚妄,因为这些东西是存在于自己温馨的家庭之上的,自己为国奉献,回来却发现,或者在前线时就发现自己为之奋斗的,为之保卫的家庭是那么的可笑的时候,我不敢保证会不会调转枪口,冲回家里来。
我打了一个无赖,这个无赖无论从力量上还是势力上都不如我,正当我得意痛快的把他打到在地而回家时,却看到这个无赖在我的床上,把我的老婆睡了。这应该是怎样一种纠心呢?
在影片里它戏剧性的把这个问题抛给了我们,并且导演巧妙的把它形象化了。那个德国的音乐家在路易带领部队巡街时叫嚣着要他们滚出去,说“你们以为占领德国你们就赢得了战争?”这里做了一个很好的伏笔。“法国把德国这个无赖打倒在地,最后回到家却发现德国在自己的床上睡着自己的老婆。”路易是法国,阿尔努就是德国。
看过网上一些评论,有人说让娜挣脱婚姻的枷锁追寻真爱,是追求女权自由主义的表现,这是一种妇女解放运动的象征,我只能呵呵了,如果这种行为值得歌颂,冠以一个妇女解放的好听名头的话,那么男人包养小三,婚外出轨,勾搭少妇应该是他们应有的权利呢?在大马士革让娜这样对路易说“我爱上他了,我要跟他走。”如果因为爱跟所爱的人走合理的话,那么这个逻辑不妨换个人看看就很清楚了。一个老板对着他朝夕与共大半辈子的妻子说我爱上我的秘书了,我要娶她。这个老板他的爱该不该被歌颂,我保证老板与秘书绝对是真爱。
还有人评论路易及其家人没有一个人在意让娜的感受,可是让娜有在意路易的感受么,有在意孩子的感受么,孩子还那么小,很明显在那么小的年纪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母亲在干什么,对他的身心健康会不会有影响?我想是有的。
二十年后,导演拍了这部电影,以此纪念他的母亲。导演为什么要拍这部电影,我恐怕连导演自己都不知道他的母亲到底是对与错,导演很聪明他在影片中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借着电影向世人叩问,自己的母亲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给迷茫的自己以寻求答案。
自己的母亲到底对与错导演可能不明白,不过对于婚姻,家庭导演给予了肯定。这一点在法国让娜和阿努尔第一次激情的时候有一个特写,她手上戴着珍珠的婚戒,婚戒被掰歪了,我想这里导演完全是刻意的表现,而不是演员无意中的结果,因为这个镜头是特写,不可能被忽略过去。被掰歪的婚戒寓意这个时候婚姻已经被掰歪了,她出轨了。第二个场景,在车里,又是一个重点细节,让娜在撸起自己的肩带的时候手上戴了两个戒指,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婚戒了,导演刻意的表达了他这个时候对婚姻的看法。第三个场景,在马戏团,看到一个女人在两个男人间辗转腾挪的时候,让娜惊恐抚脸的特写镜头,她手上戴着婚戒,正戴着,边上是自己的老公,此时还没有东窗事发,他们表面上依然是恩爱夫妻,这里这种表现形式已经很明显了吧。后来在大马士革,两人在一起的时候,在让娜和丈夫摊牌前她正戴着戒指,后面无论是在和阿努尔在一起的时候还是在海滩上她手指上都没有戒指了,此时虽然没有离婚,但是婚姻名存实亡。
也有人说路易和亲人们没有一个顾及让娜的感受,所以才导致了她孤独寂寞的内心需要别的男人来安慰。那么看看路易的表现吧,家庭在野餐的时候路易公开的表示大姐应该向让娜道歉,他抛下一句话“你们支持我,可我支持她。”在德国时女佣们第一次看见一个男人做衣服,那套蓝色的礼服路易为让娜改了又改,足见他的细心。在机场,路易愤怒的维护自己的妻子,对保安说今天她想干什么都可以,见证了他对让娜的宠爱。在海滩上路易向艾连娜解释自己背上的伤来自战争。这都是路易爱让娜的表现。可惜他的爱没有被珍惜。
我不知道让娜看上了阿尔努哪一点,通篇电影阿尔努除了在性欲上满足让娜外我看不出任何他为让娜付出的地方,相反的他却在抱怨着痛苦几个星期换来一天的幸福,这个幸福指的是什么,前面已经很好的诠释了。阿尔努和让娜之间除了性我看不到任何爱。再来说说这个阿尔努吧,明知别人是有夫之妇却偏偏要挖人墙角,美其名曰你不能阻止我想你,可见他的嘴巴是非常甜的,情书也写的不错,不然让娜怎么可能会愿意应邀出来与他约会。后来他又不满足两个人偷偷摸摸的日子,抱怨着这样的日子过不下去了,埋怨让娜离不开路易,他怎么不首先想想让娜是谁的妻子,自己勾引了人家老婆还厚颜无耻的责骂让娜要求让娜快下决心。
这里我客观的分析一下吧,影片中让娜在回到法国后平静的生活,抚养孩子,应该说没有阿努尔的出现也许她就这样过下去了。从亨利到阿努尔我看到的全部是男人对让娜的勾引,而且是赤裸裸的勾引,让娜仅仅是因为自己的空虚寂寞没有把持住自己。看看阿努尔来到法国后的场景吧,他们那时候才开始了激情,如果阿努尔没有跨出这一步,悲剧就不会发生。自始至终我觉得还是勾引别人老婆者不可饶恕。这种人,在明知别人有家庭的情况下还做出这样的行为,真该人人喊打。如果他真的爱让娜是不是不应该把让娜往火坑里带呢?真爱不是讲求付出吗?只要对方好我就满足了。
最后谈谈路易这个可怜的男人吧。绿帽子戴的比天还高,自己的条件是相当不错的,战争年代,军人的地位无疑很高。在妻子一次次的背叛下他本可以另寻真爱,可他选择了原谅让娜。为什么?如果是我包括我所看到的众多绿帽军人,都不会选择后者,有什么理由让我们选择后者呢?在物质生活高度发展的今天,买房买车是结婚的先决条件,好我买房买车娶你结果我的床上睡的不是我自己,生的孩子不是亲生的。哪个男人能接受?单从经济的角度讲这笔账就不划算,从感情上来讲这笔账就更不划算。所以我只能解释路易对让娜是真的爱。爱到可以抛弃一切包括男人的尊严。可是他的内心是多么的纠结啊,在酒吧里路易说“我去打仗,你会等着我,可我错了,我是个懦夫……可你是个婊子。”他停了很长时间最后崩出了你是个婊子的这句话夹杂了多少情感在里面,我去打仗结果你没等我这句是多么的懊恼和自嘲。让娜口口声声说爱路易,但凡一个爱男人的女人如何会给自己的丈夫戴上绿帽子,而且是一次又一次。甚至是不计后果,抛弃一切。当让娜当着路易的面说要和情人私奔时路易终于失控了,把阿尔努打到在地,武松怒斩西门庆大家应该知道吧,武松斩了西门庆大快人心,可惜路易没能让观众大快人心,反而重伤倒地,让故事又一次戏剧性的攀上纠结的高潮。
这部影片无疑是很成功的,演员的演技真的很好,你看让娜高潮时那颤抖的嘴唇,那哪是靠入戏就能演的出来的。但是影片最大的成功还是在于伦理片对于人性的叩问,故事叩问的很好,平和的提出了问题,不偏不倚,让人们自由评论发表真实观点。我想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可能不同,意识形态的不同,文化的差异也许会让不同意见的人很难理解对立的观点。但是一个真理到哪里应该都适用——真爱无错,但是打着真爱的幌子去追逐内心的欲望该下地狱。
想看的朋友这里有个高清版,可惜没有翻译。
链接:
http://pan.baidu.com/s/1o8Eygbg 密码:oe8i
你们都说看到了伟大的爱情,但我看到的却是爱情的贪婪与自私。
你们说女的不开心,又为何不爱护呢,情人、孩子、丈夫三处她都是她爱的,为何要逼她分离呢。情人在她丈夫为国效力乘人之危要她走就是贪婪和自私,后面看她痛苦还逼她也是,却不知当时情境并不适合她。最终把女的诱骗成为了爱情的奴隶。
此片只是法国人为自身的纵欲诉说爱情既是一切。但爱的力量也是有大小的,当遇到爱情时就自认为无可救药时就已经在为他们自己辩解。
这样绝色的尤物就该活得这般任性。
法国女人的气质都是极好的,有来自内心的柔情也有外表的美丽,充满魅力,心都被她牵动着。剧情其实很俗套,女主反反复复地不停地出轨,在孩子们面前也丝毫不掩饰对婚姻与家庭生活的无奈与烦躁,愈是无法放弃,愈是难以逃离,愈是内心里纠葛斗争,挣扎于家庭与爱情,情感纵使美妙,却也无法显得真实。
高美貌低情商的女人容易犯水性杨花,而男女之间的分合就像政治团体一样,分分合合讲不清道理。ps我觉得这片子绝逼适合征兵的适合给新兵蛋子们集体观看。
女人的一生,经得起多少等待?法国电影总有种特殊的浪漫气质,我估计法国女演员对这有很大的功劳,艾曼妞·贝阿的天使脸蛋,总能勾起男人们心底的欲望。导演和演员都相当出色,这种关于爱与欲的片子法国人的表达就是那么直白奔放,不象东方人那么隐忍,可这是所谓的民族性格差异。片子荣膺当年的恺撒奖,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它总是偏爱这种关于爱情与婚姻的片子,而用的恰好是法国人最喜欢的表达方式;就好比西班牙的戈雅奖总是偏爱那种性爱和情节荒诞曲折的阿莫多瓦式片子一样,这就是法国电影的标签:女人,爱情,奔放。
20岁的贝阿最美在甘泉村,30岁的贝阿最美在红衣中翩翩起舞,40岁的贝阿最美在散下金色短发对视自己女主人的那一刹那。。。
就靠艾曼纽的颜拯救了。这么狗血不得让侯麦拍?专属题材。指望着“法国女人”意指战时法国这个寂寞忧郁动荡无归属的国家,女主的所作所为便有所谓,然而真的就是一个疯子一个绿帽侠几个傻子的故事,无法理解。床戏好评。
和祖与占一样,暂时不能理解的感情观。就不废话EB的美了,尤物~
“我以前一直觉得孤独是一种力量。但是认识了你之后我不再害怕承诺,你成了我的力量。”《初夏荷花》里有句话,叫““你愿意为我抛家弃子吗?”比“你愿意嫁(娶)我吗?”更具吸引力和神圣性,可以同样站在圣坛前庄严回答的。 ”
抛开什么爱啊爱啊矫柔造作之下你就是一个婊子(一直想说你明明很难看的五官凑起来还挺好看)
沉浸在贝阿的美色当中,战争导致丈夫的缺席,脆弱美艳的人妻难以抵挡他人的爱慕,有了真爱又难以离开家庭孩子,最后两边都难以照顾,凋零而死。
结尾又卡碟,疯特!
看时间,贝阿和奥图大概拍完这个没多久就分手了?
不确定是否看懂。都说美国电影谈论伦理而欧洲电影讲述哲学,于是总觉得仅停留在爱情与家庭的天平面前评价女主的对与错是对电影的浅读。女主母亲说,男人挑起战争缔造和平,女人只能默默承受。男主的信中说,战区的孩子们冲到士兵怀里,却并不知道他们其实是敌是友。其他见影评。
6/10。丈夫不断选择前线是对妻子不忠的惩罚,一个水平机位呈现的封闭空间中妻子以近景被挡在套房外,她距离套房内丈夫逗孩子玩的亲密生活十分遥远更像个陌生人,而她对德国实业家的爱超越一切国家忠诚和海誓山盟,热情似火的时候如银幕梦露般红裙狂舞,又因背负太多只能冷眼相对心中爱,难免精神之死。
视角有点外国味,不像纯法国片...Emmanuelle Béart的脸实在是太美了,尤其是嘴唇。
艾曼纽·贝阿 整个人就是诠释了那种不羁的愛也是最合适的人选:她的美感纯粹是对每个时期不同年龄段的男人(男生)的一种折磨,喜欢她的表演,喜欢看她主演的电影。【2021-4-4网盘下载再看】
高潮之后她的嘴唇止不住颤抖,镜头对足那一张脸,带着忧伤,这一细节真是印在我心上了
青春错眼,爱欲横陈,都抗不过死亡作为的收稍。不说也罢。
这女人一直处于彷徨状态,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完全是知道他俩有十年的感情才看的这片,哎真可惜。。我好像不那么烦丹尼尔了
regis wargnier,1995。这是贝阿一个人的电影。她抬起眼睛,直视着你,她穿着红色的裙子,发狂似的甩起头发,她因为爱情郁郁而死。她爱自己胜过一切,她真真切切知道为自己活着。痴迷于贝阿的美,还没回过神,如此起起伏伏地一生就过去了。也只有法国电影,能够将演绎爱情的痴狂赋予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