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勇往直前小老虎”的精辟总结:这部剧是在《广告狂人》时代、《绯闻女孩》风格、讲述关于女权的故事。
我最喜欢的角色是这部剧里的Cindy(下图最左边的女生)。
一开始的Cindy是个看起来憨憨的、自信心不强的邻家女孩。她戴着厚厚镜片的眼镜,在公司穿着保守的套裙,在家会给不爱的丈夫做可口的饭菜。她酷爱写作,但丈夫只允许她在杂志社工作一年。她控制欲爆棚的老公为了让Cindy早点回归家庭,居然在她的避孕膜上戳小孔。
可能之前的Cindy在丈夫面前压抑得太久,一直忽视自己的感受。避孕膜戳小孔事件成为导火索让Cindy彻底看清了丈夫的为人,终于觉醒并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反抗丈夫对自己的控制。
随着对女权主义越来越多地了解,她渐渐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一直写作 & 和爱且尊重自己的人在一起。后来的她变得很勇敢自信,会主动请缨去说服其他杂志社的女同事对杂志社发起集体诉讼。
希望世界上所有女孩都能像Cindy一样在遭遇不公时懂得反抗,坚持做自己热爱的事!
*我的微博(aka爱读书的丸子)上有更多电影/电视剧推荐,欢迎大家关注!
我每看过一部影视作品都喜欢在豆瓣评分,潜水多年,除了短评好像从来没写过长篇影评。第一觉得别人写的比我好,第二我也没有那个冲动,毕竟不是专业做影视分析的。但是十天刷完这部剧,我第一次燃起了”这个影评必须我来写”的冲动,还热血的跑去Twitter跟主创人员互动。这部Amazon出品的11集电视剧 (什么?亚马逊还出电视剧?) 在网上获得极高评价,烂番茄Rotten Tomatoes上观众评分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6%。可惜的是国内看过的人不多,豆瓣上评分人数不足,连分数也没有。简单粗暴的说,这部剧 = Mad Men的时代,Gossip Girl的风格,加上女权的精神。
这部让我不得不写的电视剧名字叫 Good Girls Revolt ,豆瓣翻译为好女孩的反抗 (好土,突然有点理解为什么没人看了 T.T)。 电视剧改编自女作家Lynn Povich的书,由真实故事改编。历史上,在1970年三月的一个星期一早晨,46位Newsweek杂志的年轻女性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向记者们公开披露该杂志社拒绝让女性职员成为撰稿人或编辑的事实。杂志高层宣称这是杂志的“传统”,而这些女性说,这种传统是不合法的。她们的律师Eleanor Holmes Norton帮助她们集体起诉,最终使得杂志社承认自己触犯了公民权利法案。这些勇敢的姑娘们如愿成为了新闻记者,编辑,甚至经理,而这个案子的成功也鼓舞了众多其他女性捍卫自己的权利。
1970年的真实场景:
而这一切,都只是因为一个女研究员(researcher,负责帮新闻记者做调查)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我不能成为记者”?
Good Girls Revolt就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鼓舞人心的故事。剧情设定在上世纪1969年, 那是美国经历强烈文化浪潮冲击的年代,跟大家爱的Mad Men广告狂人基本展现的是同时期。剧里充分体现了时代因素,短短的片头里就展示了那个年代的一系列流行玩意儿 - 避孕药,大麻,隐形眼镜… 剧情里的世界跟我们现在认识的美国有些不同,越战刚结束,嬉皮青年盛行,那个时候当然是没有手机,需要在投币电话亭打给办公室或公寓里的转盘拨号电话。打字机也是剧里最常出现的道具之一,因为整个剧围绕着一个新闻杂志编辑部展开,剧中一众主角都在News of The Week当周新闻杂志社工作。这个杂志当时跟TIME时代杂志和Rolling Stong滚石杂志竞争,想在时代变革中抓住机会奋力一搏。
全剧主角则是一群杂志社的姑娘们为了争取女性平权团结起来的故事。听起来很简单对不对?但我爱这个剧的原因是,剧里反映的50多年前的社会问题,到今天还余波未尽。50多年前女性抗争的不公平待遇,到今天也还在很多社会公开存在。而这些问题,正好是现在的我最在意的最想推动改变的 —— 同工同酬,性别歧视,女性职场晋升,性骚扰,家庭压力,无爱婚姻… These issues are close to my heart. 归根结底,是我们说过很多次的Female Empowerment,就是让女性意识到自己有自由意志,有选择的权力,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剧中因为涉及到充斥着Free Love Movement的60年代末,那时候的人们对sex也是相当开放,办公室恋情比比皆是,嗑药被视为正常,新年前夜的纽约The Chelsea酒店里也是相当迷乱... 但就像标题所说,大尺度绝对不是这部剧获得众多好评的关键。剧中的音乐也相当棒,包括了超多带有年代感充满嬉皮精神的流行歌曲,我自己超级喜欢!
在我看来,女性创业如果没有empowerment为基础,根本不会成功。我常说创业的本质是自我探索的旅程,现在我依然这么认为。别说创业了,就连求职,恋爱,都是以自我认知为基础,有了empowerment做保证,才有机会去冲击一个职位,一份爱情,甚至整个世界。
三位女主我都很喜欢, 她们各自有不同的背景家庭性格经历目标,这也体现在她们的穿衣风格上,下面跟大家一一解析。
Patti,24岁,剧中是个无可救药的”free-love hippie”。大家可以想象一下Free People这个牌子,各种麂皮靴子短裙,波西米亚浪漫自由风,配上她一个Redhead偏红的卷卷的长发,跟她聪明勇敢招人喜欢的性格非常契合。
而饰演Patti的演员Genevieve Angelson自称本身就喜欢嬉皮风,对剧中的造型特别喜欢。而她剧外有些照片超级超级像石头姐Emma Stone! 有图为证:
我觉得不像石头姐的时候也很美:
第二女主Jane, 是类似Gossip Girl中Blair Waldolf的人设。来自受过高等教育的富裕家庭,一路顺风顺水,毕业于Bryn Mawr学院,有个沃顿商学院毕业的刚进金融业的帅气男朋友。她一直很坚信自己的价值观,相信努力就会有成绩,工作也都做得相当漂亮。但是当她期待男朋友要向她求婚,但男朋友却提出了分手时,Jane开始发现了人生不是她想象的那样。
最终,她成为了集体诉讼案的发言人,剧终前她跟一直是金主的老爸摊牌,坦白自己想追求事业,上法学院,报道最高法庭的新闻,而不是赶紧嫁掉;发布会上在大批记者面前自信的发言,真的让我超感动!她摆脱了一毕业就退休的命运,成功掌控了自己的人生。
饰演Jane的演员Anna Camp大家都眼熟吧,她在大热青春歌舞片Pitch Perfect里演了无伴奏合唱团的头儿,一个标准的追求完美的sorority girl type。本来以为她在这部剧里又是重复的角色,没想到她的演出给了我很大惊喜。
第三女主角Cindy (其实三个女主角戏份都差不多), 带着圆框眼镜,说话音调极高像个小女孩儿,一开始的行事风格也是小家子气得可爱。自己成长在不怎么幸福的无趣家庭中,年纪轻轻就已经结婚成为人妻,丈夫在念法学院,是个自顾自的标准大男子主义。她被无爱婚姻折磨得不轻,在接触到女权概念和决定发起诉讼之后,性格境遇慢慢发生了改变,最后勇敢的改变了自己的命运。随着她的境遇转变,她的穿衣风格也从一开始的层层叠叠小女人味道,在向更明快更大方的风格发展。
剧里用各种并不算沉重的手法体现了女性在职场中和家庭中遇到的各种情形 —
Cindy被家暴,老公不在乎她的感受,永远自顾自的生活。当女律师Eleanor问她, “你为什么选择你的丈夫”, 她想了半天才回答 “He chose me, I guess”. 突然她才发现,原来她从来没有自己做出选择,连婚姻都是被动接受。Cindy的老公答应允许她工作一年,但她工作没几个月就发现自己的避孕环被戳了小孔——老公根本不想让她工作,就想让她待在家里做家事。
Patti在N多起新闻案件中都起到了关键作用,第一个发现新闻,找到关键信息,或者提供精彩的写作灵感。但是,她的搭档记者,也是她的恋爱对象Doug,从不带她去任何新闻现场,也不给她机会晋升。她后来跟杂志社总编Finn擦枪走火互相迷恋,但一向很喜欢听她(作为年轻一代)意见的Finn,却在提拔女性这件事上拗不过旧思想,最终成为众矢之的。
Nora 本是新入职的调查员,和男记者Gabe搭档。刚上岗没几天,最资深的老经理Wick专门下楼来,表扬Gabe把一篇普通的题目写得无比精彩。Gabe挺高兴,这时Nora站出来说,这篇文章是我写的,并瞪了无功受禄的Gabe一眼。Wick一听脸色大变,说我们杂志社里“Girls don’t write”. Nora很生气,当场辞职。结果呢?没几天,Nora就在其他杂志社找到了允许她写作的工作。
而一直被众多女孩看做榜样的Jane,其实一直生活在父母的严格要求之下,被预设在读书——>嫁人的道路上。妈妈会在家庭聚餐时给Jane节食药, 让她保持身材。爸爸在Jane被甩后安排她跳槽去律师事务所工作,以便她能接触到更上层的结婚对象。她放了老爸鸽子,在Patti的生日会上酒后终于认清自我,大喊”I’m a career girl!” Jane一开始完全不想加入这个案件。她认为凭自己的努力,总会有机会做到记者的职位。没想到正当她以为新来的经理会帮她争取写作发表的权利时,就遭到了对方的性骚扰...
这些身处不同境地的女性,最终都意识到她们追求的东西虽然不同,但又很相同。她们要在职场受到尊重,要同工同酬,要有平等的机遇,要有自由的婚姻。Ultimately, we want the same thing.
剧中的情节给我敲了警钟。很多人都觉得我们理所应当可以做任何我们想做的工作,可以事业为重。可事实是,女性是历经艰辛才走到了今天这步。我们的权利不是男性拱手相送的,是这些有进取精神、敢于反抗的姑娘们争取来的。
50多年前,这些女性在工作量一样甚至更多的情况下,薪水只有男性的三分之一。而今天呢?在美国,男性每挣一美元,女性只挣76美分。也就是说,50多年过去了,女性相对于做一样工作的男性的薪水,只是从约35%涨到了76%而已。50多年前,办公室里端茶倒水的事情全都是女性的任务,尽管她们的职位是调查员而不是茶水工。男性会肆无忌惮的在办公室对女性说,“Where’s your sweet smile, pretty girl?” 种种当时女性不满的社会现象,今天也还是存在。尤其是Trump的言行,更是滋长了这种不尊重女性的行为和心理。就连现在的中国职场,我们依然遇到很多“只招男生”,“已婚”,或“体正貌端”的不合理招聘要求。The fight is not over yet.
剧中有几段对话特别触动我。
Cindy在劝说两位女同事加入时,受到了对方的拒绝。她们说,我们生活已经够艰难了,不想给自己惹上事情。一向柔柔弱弱的Cindy拦住要走的两人,说了这段话:You don't know what you want. I did something new today and if you asked me yesterday I wouldn't even know I was missing because I didn't know it was a thing! But now it's all I can think about. 是啊,也许我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我们自以为不去改变也没失去什么,那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争取来的东西能给我们带来多么巨大的改变。
杂志社的黑人女调查员Denise,在无意中听到Cindy的计划后果断拒绝加入。她说,我一个黑人能在白人杂志社里谋生已经很不容易了,何况我已经在受到作为黑人的不公平待遇。你们写黑人组织的文章的时候,想过问我的意见吗?(这段我特别能体会,如果我有美国老板,做中国战略的时候完全不在意我这个唯一的中国人怎么想,我也会觉得很不受重视吧!)
这时,怀着孕的女律师Eleanor登场了。她说话超级有力量感,每句都有让你重生的感觉。当她第一次说服Patti和Cindy要立案的时候,她翻着News of The Week杂志,一个个念出杂志编辑部所有被列在目录页的名字 —— 记者,编辑,经理,总编... 几十个人,全是男性 (天哪这桥段怎么跟我创建SoGal的故事一模一样呢…)。Eleanor说,再辛苦工作,你们的名字也永远不会登上这本杂志。You Good With That? 你的功劳永远不会被人知道。你永远只是背后的默默无闻的小角色。You Good With That? 这几句话不但打醒了Patti和Cindy,应该也打醒了无数看剧的女性。作为女性,你就活该拿不到投资,就应该被人轻视,就应该拿不到平等的薪酬,就应该被困在母亲和妻子的角色?你不去争取,难道打算一辈子默默承受?
Eleanor劝说Denise的一段我差点眼泪掉下来。她说:These women (指Patti这样的白人女性) have something very important in common with us. They’re second class citizens. You and I know how it feels, don’t we? Kept from your full potential, paid less than you’re worth, talked down to, told to shut up and stay in your place.
不管白人黑人,女性地位就是不受重视,我们都是二等公民。我们作为黑人已经很知道个中滋味了——我们的潜力得不到发挥,做同样的工作拿更少的工资,被别人打压,告诉你闭嘴听话,乖乖待在你该待的对方,不要异想天开。我们都像被关在盒子里,就算(白人女性的)盒子比我们的看起来舒服一点,它也是个盒子啊!而唯一能让我们打破这个盒子的方式,就是我们都团结起来一起对抗不公。当世界所有的二等公民能肩并肩的一起战斗,而不是互相打击的时候,才是我们能改变世界的时候(泪目)。
除了这些大放异彩的女性,剧中的男性角色也都塑造的挺有魅力。比如主编Finn,有家室但还是喜欢上Patti,风趣有智慧,有品位,不是你想象中压榨女性的吸血鬼坏人形象。但正因为如此,才让这些女性的奋起显得更有血有肉,她们的犹豫才特别令人信服。尤其是Patti,连发布会前的最后一刻她都想去告诉Finn,”我们要起诉你了“。可当她在报刊亭前发现Finn还是坚持用了醒目的有性暗示的大红唇来肤浅的象征女权主义的时候,她义无反顾的转身回到了发布会。
Patti的搭档兼准男友Doug在发现Patti一直没有告诉他诉讼的事时,大发脾气,说自己明明很支持,你凭什么瞒着我。可Doug明明是那个一遍遍让Patti失望,拒绝给她机会的人啊。
Jane的搭档Sam,也是个挺帅气的小哥。
在最后的发布会上,Jane的发言让人非常触动。她说,成功的要素有三个,才华,努力,和机遇。我们要求公司给予我们平等的机遇,而不是让我们无论如何努力都被困在同一个角落,无法往上走。
而杂志的出版人, 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得知这场诉讼以后气坏了,觉得不可理喻 ——什么?女性本来就是低一等的,我这一辈子都活在男性主宰的世界,你们搞什么鬼!
还有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段落来自Patti。发布会越近,她越开始担心,”万一我不够格当记者怎么办?万一我根本写不出好文章怎么办?” 那种感觉,我们应该都很熟悉,怀疑自己不够好,怀疑自己能力不够,怀疑自己水平不配得到机遇。而今天我在美国最著名的VC之一Chris Sacca那里学到,男性从小就被训练得非常擅长bullshitting,而女性从小被训练得一心追求完美。我们都要坚信自己的价值,就算我们没那么能说会道。
Believing in yourself is half the battle. Stand your ground.
最后放几张可爱的演员们的剧外照片结尾吧!
虽然被我剧透了这么多,大家一定还是要去看哦!Amazon和Acfun上好像都有。观剧愉快!
本文首发在我的SoGal公众号(iamsogal)上,想看更多关于女性的话题欢迎关注!
这是亚马逊版的《广告狂人》,也是60年代版本的《新闻编辑室》。除去那些激动人心的呼喊,每一个女性角色在短短十集中的自我觉醒与成长,还有对办公室男权的反抗以及对新闻的激情。即使有着年代的隔离感,我都依然为之感动。第十集落幕我就知道,我必须为了这部剧集给我的年度最佳腾出一个席位。
Amazon Studios opted not to pick up a second season of the period drama.
她们的为自己争取权益已经奋斗了那么久,但仍然还有很长时间路要走。而我们的道路都未曾开辟,如果不向前走,那我们就会被推着往过去走
砍掉这部剧的Amazon就和剧里不让女性做记者的管理层一样腐朽可笑。扎实的新闻杂志社背景展现,励志而不矫情的女权题材,三位出色的女性角色成长挖掘,除了爱情线非常老套多余,就是太可惜了,这个好故事不能继续下去。
有广告狂人珠玉在前无论哪方面都差一点点 不过比麦瑟尔夫人那种打着女权幌子装疯卖傻的剧正常多了 最大的问题 主编好丑啊
这样的女性太浪漫了,想与之并肩。虽然我没太感受过女性歧视,反而觉得现在社会里男性压力大得多。题材、画面、台词、结尾,各处细节都非常喜欢。职业也有黄金年代,在那个环境下做记者确实是值得毫不犹豫去追求的理想啊。
虽然是一个成人世界的故事,整体上却呈现了高中故事般的轻松和梦幻,那真是个好时代啊。角色设定很平均,每个角色各有特点但挖掘不深,原本以为会是新闻编辑室或者至少是广告狂人,结果是性爱大师。
Amazon放的大招!70s,暗色调,新闻业,自我意识崛起,x自由,女性,这些元素凑在一起的剧情剧不会太糟。更何况Grace Gummer, Anna Camp, Genevieve Angelson都那么美!虽说是个"老"故事,但是代入感极强,那些迷茫、那些暧昧、那些警惕、那些挣扎、那些胆怯、那些理想...无一不令我动容。本季top。
3.5。没事吧您?
剧情发展有点生硬 patti这个角色。。。实在是太善变了 有些不合理 而且这个剧每次都强加裸戏跟床戏真是让人很不爽
因为第二季被砍,这季最后一集的剧情和诸多铺垫真是卡得我好难受……
职场女权剧,还挺新颖
十集戛然而止,感觉还有很多内容,可惜被砍了。正因为在那个年代有这些先锋,今天的我们才有这一切权益和自由。非常喜欢Jane和Cindy的自我觉醒和成长,对Patti,自从她搞上Finn那一刻起我就非常讨厌她,超美的长靴短裙和连体裤也不能挽回!Doug和Sam都是挺好的人,其实我真挺喜欢这两个的。
这是我看过的最女权的东西了。平时文章看了不少,只是从来没找到共鸣。我现在拥有的一切不过是乘前人的阴凉。btw, I don't know why they unnecessarily fuck each other but the music is so damn good.
新剧中杀出的黑马,虽然披着争取同工同酬的女权外衣却毫无激进的厌恶感,背同样有过对新闻的热情,相似的人生经历,看着Patti活出我曾经最想要的样子特别感慨。能和让你仰望又欣赏你的人相爱,哪怕糖里有混着玻璃渣,既然发生了也是一种微妙。可惜没有续订,故事到此也值得回味很久。
片头纽约HM LOGO的bug太好笑~~之前在纽约的时候,满街都是大看板广告,还是不错看~~
看了第一集很喜欢,提醒了我们,女性是多不容易走到今天这步。我们这代人也要为下一代女性奋斗,让我们的女儿们不必遭受任何不公平待遇。Jane的演员从来都是一个类型的角色啊...
剧集通过对女性平权互助与意识觉醒的描写带来了令人动容的力量,事业、爱情与性都有所顾及,但除了纯女性角色线外的剧本空间塞了很多无趣俗气的情节堆叠,部分情感转变生硬,男性角色大多刻板不讨喜。Anna Camp长了一张TVB脸,想想大概是李诗韵。季终集质量提升不少。
比this is us 更好
题材不错,可惜编剧功力不如广告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