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的《刀马旦》,的确不完美,但是很可观。曾江、谷峰、午马、秦沛、刘洵,都是硬里子,所以要尽量弱化他们,隐其锋芒,不至让他们抢了三位美人儿的戏,必要的时候,让这老几位自损一下形象,也在所不惜。因此,我们会感觉这部电影在结构上有些不平衡,再加上剧情不够严谨,插科打诨过于频繁,难免让一些观众失望。可是平心而论,对于女性的美,这部片子是下了功夫的,且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片段颇多,现一一述录:
1、镜头自下而上,推出钟楚红扮演的歌女,怀抱月琴一把,上身民国斜襟立领绣花短旗袍,下身长裙,梳丫鬟双髻,鬓边两只玉蜻蜓,露小家女之态,摇曳生姿,蓦地挤出一丝谄笑来,转瞬又逝。
2、适逢兵变,府中大乱,一班歌女,弃钟楚红各自逃生,此时红姑已然披上一件紫斗篷,以手招同伴无益,复回手置唇边,一边抿嘴,一边顾盼,眼波随之流转,楚楚动人。
3、红姑携了珠宝,仓皇逃出帅府,拐个弯儿,径自截下一辆冥衣铺的手推车,脚尖儿轻点,眉梢儿轻扬,翩然上坐,得意洋洋,全不顾左右相称着红男绿女,纸人纸马,车主要跟她理论,她那里又慷慨掷金,从容指路,好不快意。
4、眼看红姑被一群兵勇拦住搜身,林青霞扮演的督军女儿出面制止,好个林美人,一身西装,短发背头,从旁闪出,手略一抬,有侍卫接过大衣,细端详,见白衬衣领下又有黑围巾一条,上嵌珍珠,于英武之中平添妩媚。早年李翰祥拍《金玉良缘红楼梦》,用林青霞女扮男装,不过是循《梁祝》反串之旧例,算不得慧眼识人,至此林美人方得以刚柔并济,颠倒众生。
5、叶倩文亮相已是戏扮,勒头贴片子,水钻头面,正中间面牌镶白珠,上缀大红绒球,两边插六角料花,以车旗遮面,在上场门儿底下被午马扮演的班主识破,硬生生扭着耳朵拉回后台,把头强按在脸盆里一浸,再一搅,顿时粉底腮红全化成了一块,红绒球耷拉到一边,湿揪揪,水淋淋,又羞又恼,扯下鬓边珠花扔掉,最可气身后的乾旦们,早已笑声一片,“女人扮女人还叫演戏啊,没艺术”,这番景致,真是我见犹怜。
6、革命党接头:“北京填鸭。”“一鸭三吃还是原只上碟?”“这么麻烦吃生的算了。”“你是宁北海同志?”“你是宋社长?”“你想见的人就在我后面。”说罢宋社长向后一侧身,让出邻座儿的半个身子,蓝布长袍,项戴围巾,回眸一笑,正是林青霞。
7、稽查处来拿人,锁了叶倩文,此时已经卸妆,换上了粗布灰马褂,白衫打底,松松的辫子垂在胸前,下身没换,还是粉红的中衣儿,丹唇未启笑,粉面含春威,杏眼一瞪,啧啧,美不胜收。
8、林青霞扮的大小姐办完事回府,自己开车,改换行头,多出来一顶一战空军护耳帽和一副皮手套,有趣儿。
9、回府之后,又是一副扮相,西装马甲白衬衫,马甲塑身,上挂金锁链儿,衬衫是泡泡袖,袖口束拢有三寸,一排四扣,形如珍珠。偷钥匙的时节,林青霞手把烛台,映出半张脸来,一片昏黄,更显精致。
10、少时督军府内乱成一团,林青霞钟楚红一行四人为避特务,躲进戏班小院。叶倩文正在练功,身穿马褂,对襟锁扣,紧沉利落,外罩一件翻毛皮坎肩,手里捏花枪一杆,威风凛凛。正待发作,看见外面的黑衣人,笑道:“原来想避开那群王八蛋。”宁北海同志接茬:“不错,姑娘,所以你要帮我们。”叶倩文扭回头仔细端详他,一片柔情溢于言表,说到这儿不禁让人感慨,还是彼时的电影好看,叫:“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11、百忙之中,红姑发现春和班的车杖,哈哈,两眼放光,手舞足蹈。
12、次日,广和楼,下场门儿大红的帘子撩起半边,叶倩文伸出头来,素色的马褂一尘不染,纤纤玉指摆弄着肩上搭的白手巾,明眸皓齿,脸上挂着痴笑,少女怀春之态一看便知。突然看见对面楼上的心上人,先是一惊,接着一喜,欲喊,又止,轻轻挥手,喊出声来,结果被老爹发觉,跑来搅局,因而由喜转羞,猛然间无所适从起来,擦擦台柱,跑开了。叶倩文从影多年,唯有此片给她换来一项金像奖女主角提名,须知不妄。
13、锣鼓响,开戏,一出《穆柯寨》,俩穆桂英,一个是叶倩文,一个是钟楚红,全都扎硬靠,穿红蟒,虎头肩,荷叶袖,花团锦簇,头戴七星额子,左右相称光珠绒球,凤耳挂双排穗,脑后雉鸡翎,当空飘洒。刘洵所扮杨宗保,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半天憋出来一句:回营交令也!哈哈哈哈,传说本片是刘洵第一次出镜,表现不俗,表现不俗。
14、台上真假穆桂英,是全副武装,台下林青霞,也是一身戎装。其后有三人临窗凭栏、并排站立的一个镜头,三个刀马旦,两人写意,一人写实,愚见以为这是我国电影史上不可多得的一瞬。
15、戏演砸了,叶倩文饰演的白妞,还没来得及卸妆,就被班主老爹给打了出来,一个人单衣单裤,站在街灯下啜泣,这时,一个俯角镜头,任林青霞慢慢走过去,把大衣披在叶倩文身上,又拿好话来宽慰她,叶美人这才破涕为笑,欲语还羞。突然天空飘起雪花,伴着雪花,响起本片的主题曲——“躲也躲不了”,黄沾词曲,叶倩文演唱,(众人对本片的评价,往往人云亦云,独捧林青霞,其实如果从“唱念做打”综合分析,叶并不输林。)两人抬眼望去,引着过肩镜头扫过广和楼的飞檐,灯火辉煌,相视大笑。
16、此情此景,怎能少得了钟楚红,果然听得人声喧嚷,红姑被人从戏园里扔了出来,一样单衣单裤,一样未曾卸妆。红姑不耐寒,抱着肩,点着脚,在雪地里上蹿下跳,好不欢喜。林叶二女见状,乐成一团,林美人一件大衣裹住两个,笑道:“我们一起去喝酒!”
17、喝酒,喝的是红酒,自然要配交响音乐、蕾丝睡袍,于是三人又换装。这里就看出来了,人各有所长,要说穿西装,林青霞可谓惊艳,可是换上睡衣,也就平淡无奇了,看到她三人的睡衣扮相,不禁让我想起一个人来——关之琳,要说穿睡衣,谁也比不了十三姨啊!
18、醉扶归,步步娇,叶倩文、钟楚红从帅府回来,都是内穿睡袍,外穿马褂。叶倩文两颊绯红,乘着酒意,似真似假地把宁北海同志往怀里一拉,大被同眠了。次日天明, 叶美人一睁眼,发现枕在心上人身上,先是一惊,又不好声张,索性不动声色地又把眼给闭上,一派娇憨。这种儿女情长,如今日渐稀少。
19、叶倩文,伸二指如戟,信誓旦旦:“爹,今天晚上我们要唱一台好戏!”
20、叶倩文、钟楚红,后院练功,打刀枪把子,一巧一拙,各尽其妙。
21、林青霞穿一身黑色中山装,站在后台为姐妹们把场,宁北海同志来道别,触及美人伤心事,遂倒在宁同志身上一哭,正巧被路过的叶倩文看见,转身怔住,默默无言。脸上傅着粉,描着眉,打着腮红,看不出酸楚。
22、叶倩文、钟楚红,陪督军饮酒,一个冷艳,一个热辣,一个粉拳紧握,一个柔夷乱舞,尤其叶倩文赭色棉袍灰布马褂,袖口挽起的样子,真帅,偷袭督军的时候,小嘴一撅,美极了。
23、林青霞下狱,被人吊起来打,白衬衣被抽烂,满是血污,一张脸煞白,挂满细细的汗珠。这种江姐扮相是我们看惯了的,也算不上美,可是稍后被封上嘴,绑在牙床上,四体大张,那就稀罕了。我记得小时候看这段情不能自已。
24、一面小窗,两块玻璃,帘子扯开,露出林青霞、叶倩文、钟楚红三张俏脸。本片旨在为三位美人写真,这种镜头当然不能少。
25、叶倩文蹿阳台,扔飞抓,越高墙,侠骨柔肠。
24、末尾一战,在房檐上,正派人士全都带着戏妆,钟楚红穿件红兜兜,叶倩文额上抹一道高红,林青霞裹着胖袄,系着白护领,手拿驳壳枪,一路冲杀,从镜头调度,已经可以看出异日东方不败的雏形。
25、剧终,分道扬镳,潇潇洒洒。
写本文的初衷,还有另一层原因,就是总有人质疑我对女人的品味,这让我很不爽。我还不懂美丑了我?我看叶倩文化了戏妆,活脱脱就是徐亚群。谁不服?
徐克早年的一部片子,整体上已有个人风格,算是那个年代比较典型的商业片。
此片的最大的看点,无外乎同一个戏台上的三个风华绝代的女人,钟楚红千娇百媚,叶倩文初露锋芒,而林青霞,则在英气十足的完美小生与妩媚动人的轻熟女之间自由切换,帅气的男扮女装可谓迷倒万千少女,在这一点上甚至可以说无出其右者,也许正是林青霞的这个特质,让她获得了徐克后来武侠片中的多个角色。
另外,片中几乎所有的演员都大有来头,无论是后来的戏骨午马、谷峰、秦沛、曾江,还是初出茅庐,演技还略显青涩的郑浩南,张国强,甚至只有个把镜头的客串吴君如,都在片中有着出色表演。
至于故事,则带着非常典型的时代特征,叙述的过程略带徐克式的奇情与江湖气息,戏剧冲突不断,在很多细节和人物动作上有着明显的设计感,此时的老怪还没玩开。
电影制作团队优秀,音乐黄霑。
刀马旦男装林青霞太帅了吧!真心觉得林青霞演技超群,可萌可帅,可受可攻…本身她个子就不是很高,居然把一个军官少爷一样的角色气场诠释的这么好!!!虽说她颜值hold住这点很重要,但是她演出来那股富家公子儒雅高贵的气质真是绝了,更重要的是她这个角色有勇气有智慧有爱心很善良很贴心,我去,真是收割了老夫的少女心,不知道比现在的小鲜肉强多少倍啊。越看越可惜自己没有早生这么20+年。为了这颜,二刷三刷四刷都停不下来呀
英国湖畔派诗人柯勒律治说:「伟大的头脑都是半雌半雄的」。
从古至今,各种跨性别的故事都传承已久且经久不衰。中国的《花木兰》、《梁祝》,西方的《奥兰多》,几乎每代人心中都有属于那一代人的跨性别经典形象。
而徐克大概是最常下这类颠鸾倒凤的猛料,成就最多经典荧幕形象的了。在他作品里,以性别倒错形象为主角,最典型当属《刀马旦》、《笑傲江湖Ⅱ:东方不败》和《梁祝》。
超越男女固有的性别标签,展现「男中有女」「女中有男」的意向,徐克缔造了不少传奇。
看完这些经典之作,大约每个人都会感叹:雌雄同体最致命。
女生男相的演员里,林青霞的美,几乎是一座后辈艺人难以逾越的高山。
1986年的电影《刀马旦》其实并不是林青霞第一次演反串角色。早在1977年,23岁的林美人就曾主演过一部《金玉良缘红楼梦》,在里面反串男主贾宝玉。
那个剔透痴情,风流倜傥的公子哥儿形象十分成功,也让观众第一次见识到了林青霞英气逼人的一面。
在电影《刀马旦》里,林美人剪掉长发,饰演身为督军女儿却整天男装示人,大义灭亲的革命志士曹云。
「刀马旦」本身就是京剧里一种「雌雄同体」的女性角色:它指的是各种提刀骑马武艺高强的巾帼女英雄,比如樊梨花、穆桂英之类的旦角。
以《刀马旦》为名,自然要让男性退居配角或饰演反面角色,突出大女主形象。这部片大胆构建出了的三个性格迥异的女主并行的故事结构,非常有趣。
除了曹云,从小在戏班长大却被父亲(午马饰)当丫鬟使唤,整天梦想登台唱「刀马旦」的白妞(叶倩文)的角色也十分耐人寻味。
白妞一出场,就想浑水摸鱼地登台,却被班主父亲识破,硬生生拧着耳朵拉回后台,把头摁在脸盆里,粗暴地洗掉了满脸的妆容。
身后戏班里的乾旦们笑作一团:「女人扮女人还叫演戏啊,没艺术。」
对于白妞来说,女人不能上台演戏,本质上也是对于女性的一种束缚。白妞一直努力突破固有的性别束缚想登台演出,本质上也是一种「性别越界」。
叶倩文作为一个国外长大的影坛新人,戏里却把京剧身段花枪耍得有板有眼,可谓天分拔群。她也靠这个角色提名了当年香港金像奖最佳女演员。
而钟楚红饰演贪财歌妓湘红,乱世佳人满心想骗钱跑路出国,远离动荡不安的是非之地。她是一个被动加入到这场救国乱战的人。
而电影里的配角中,秦沛饰演戏班里的名角花锦秀,被军阀大帅看上要收房做相公,被逼婚时着急爆发亮出一口男人声线的一幕也十分有趣。性别的反转再反转,最后让白妞顶替上台掩护自己跑路,也与三位女性「刀马旦」形象形成鲜明对照。
三个女人一台戏。台上叶倩文钟楚红上演着真假穆桂英,台下林青霞一身戎装准备开唱大义灭亲的救国大戏。三个刀马旦,两个写意,一个写实,相映成趣。
天才都是雌雄同体的
7/10。搞笑动作的视觉感肆无忌惮,例如剧院两场逃亡戏:枪雨中看客从板凳跳上跳下,乱党时而利用横幅飞来荡去,时而连滚带爬走遍屋顶群,反派像跷跷板一样被弹出误成射击目标;即使跟[上海之夜]相似的闺房躲避,经过竹篮、盖铺等物品精心设计得趣味横生;缺点太通俗剧范,坏蛋枪法奇差+政治寓意肤浅。
乱世儿女情。徐克的江湖总让人神往。
前半部分平平,被青霞的男装给电到了,最后的一大段高潮很是精彩!反派雷组长的死还蛮巧妙的。钟楚红在里面不好看,但是很多小细节演得很好,叶倩文演得也不错,这部的林青霞太有魅力了,尤其是她军阀爸爸死的时候悲愤的动作戏,很是经典!那时候的美女才叫美,有脸有演技有性格,看看现在的女明星……
【新艺城】3+。三个女人一台戏,俩男的基本可以无视了。好喜欢白妞儿;红姑的角色也很可爱;林姐姐受虐看得我一点儿快感也没呀奇怪!“天下这么大,我们一定会再见面……”结尾居然处理成分道扬镳,格外有爱呀~
红姑既二且萌~
徐克早年的才气都哪去了。。钟楚红林青霞叶倩文三个女人一台戏,视觉饕餮啊。3↑
挺乱的一个搞笑片
林青霞好帅!
林青霞真是奇特,可以阴柔可妩媚可妖可仙,这一身将领的衣衫一背头和英挺的黑裤的林青霞把钟楚红衬得村气十足,把叶倩文衬得就像是来打酱油的。。。
黄霑曾说过:徐克的刀马旦,连徐克都不觉得是他最好的作品,但是在纽约林肯中心放映的时候,当时全部的外国人起立鼓掌,拍了整整十分钟,他都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当时的外国人对这部电影喜欢得不得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我的审美停留在上一个时代。没事翻出来,洗洗眼睛。
一个爱国,一个爱钱,一个爱戏。山寨宋氏三姐妹。“点解成日演忠嘅唔够人啫?”说了两遍。钟楚红的造型师不够力!减一星。短发青霞姐大萌。>///<
“不要这么难过,民主成功之后,我们北平再见吧!”
那个相公竟然是秦沛。。。
80年代香港電影令人懷念的,只要看這套電影,就明白了: 明星、導演、台前幕後團結的投入、對電影的一股熱情,就是今日不復見,所以港產片不再發光。
江湖快意,红尘相逢。林青霞英姿飒爽简直是帅的没边,这以外,叶倩文哀愁,钟楚红温婉。这着实是女性的极尽刻画。
青霞一亮相 就把全香港的男人都比下去了
喜欢男装林青霞,真是英姿飒爽,真正的美人都是雌雄同体,哈哈哈。
也就徐克敢在结局让那些人分道扬镳地如此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