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闲来无事就又看了一遍这个普遍意义上的烂片。
实际上这个片子已经看过很久了,久到完全忘记这个片子的内容,只记得应该是很好笑吧。看完之后,才发现,原来它和大话西游一样,让人笑中带泪。
开始就是结束,结束又是开始。片中刘青云有意向憨豆先生致敬,但是可惜并不如人意。佩服他的演技,但是在这部电影里完全体现不出来,还好影片的故事性弥补了这个缺陷。
刘青云与两个侄子走失,遇到孔雀,孔雀给了他两个梦境,教会了他勇敢和珍惜,后来他以为印度西施是个大胡子,但是他还是爱上了她,并为了她去比赛。梦境以为是现实,现实以为是梦境。但还好,无论是现实还是梦境,他终究跟随自己的心做了正确的选择。
郑中基听从父母的话下山来娶印度西施,但是他却和先遇到的大姐大相爱,两人毫无所觉的以娶印度西施为目标,教会郑中基学坏。终于,郑中基真的学坏了,他也没办法娶印度西施了。大姐大娶了郑中基,但是看他的样子实在心痛,决定让两个人都喝掉印度神奇油,忘了这十二天发生的事。郑中基问,我学坏只有三天,忘记三天就行了。
大姐大说,要忘记,不如忘记个干净。
他们以为自己忘记了彼此,来到瑜伽城娶印度西施,最终郑中基参透圣物玄机,成为了梵天使者,大姐大背着不能动的郑中基想要和他结婚。
成为了梵天使者的郑中基想起了过往,说为什么我的鼻涕流的这么难看,让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影片中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角色,你以为我说的是吴镇宇?
不,我说的是两头蛇。能够预言的两头蛇,最终死在了自己的预言下,no zuo no die 的典型啊。感慨就这么多,唉,毕竟我是个逗比啊~~~
严重怀疑自己当年被这部片洗脑过。年纪太小没看明白其中深意,但说不定因为太投入了还是被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世界观。
那段时间看了超多港片,如《求爱上上签》、《少林足球》、《飞狐外传》、《97家有喜事》、《七年很痒》还有《暗战》、《特警新人类》什么的。就,九十年代香港的感觉依然后劲十足。那时候陈冠希尚未陨落,《愿望树》还很有美感。国外的音乐台播放着周杰伦的《双截棍》MV,我还在电视机前面好奇这位身手非凡的亚洲人是谁?我甚至还在另一支MV里看见了Vaness吴建豪短发时候作为不知名舞者的表演,但也完全不知道他是谁。那时候对电视里出现的亚洲面孔特别关注,哪怕不是很重要的角色,因为生活里就的确很少。还很喜欢应采儿,觉得她是个充满活力的女孩儿。还喜欢刘青云,认为他演技爆表。 如果说我的世界观有被这所有的电影啊音乐什么的影响到了,也说得过去,但很诡异的是,我对自己有段时间宣布决定要变坏的事情特别印象深刻。当时好像还招来了一些气质中有些流里流气的人出现(主要网上,可能比较容易塑造坏人形象)。
现在我又看了一次这部电影(在看这部之前还重温了一下《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故事里对于“下山变坏”这件事情也是宣布得如此昭彰,与我当年如出一辙。所以我严重怀疑自己曾被这部片洗脑过。因此觉得它很厉害,反手给了五分。
因为这部电影的缘故,去吃印度菜的时候总会想到孔雀使者化身为人时居住的充满印度风情的房间和异国情调的华丽着装。我记得吴镇宇百变的人格,喝完印度神油代入角色后,带着两个不是他自己的侄子满印度跑,找印度胖女人认亲的段子。那种人格的变换在当时的我看来无比得诡异及鬼蓄,可能跟配乐也有关系。所以那个时候我没有办法喜欢吴镇宇,因为我觉得他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明显的,不变的主人格。但是现在我很喜欢他,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回忆的滤镜。我有点担心他有点变坏的脾气使他的形象在目前某档新节目里受损,可是他对德格娜说的那几句话其实很温柔又很贴心不是吗?突然让我看见了一个内心温柔敏感的弱弱的可爱的吴镇宇。于是我对他改观了,觉得他只是在用坏脾气掩饰心底的柔软。我想并不全然是童年回忆的滤镜在加成。
电影里的三个人生各不相同的主角在瑜伽比赛的最后环节里,同坐于宇宙的黑暗深处回答梵天使者提出的,关于领悟的问题。失忆的百变天王给出的答案是,他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没有记忆,所以没有“我”,连“我”都没有,那么又由谁来回答这个问题呢。频频落入幻境的妄想狂,化身港风豆子先生的青云uncle说,他做梦的时候觉得自己是清醒的,清醒的时候觉得自己在做梦,那么现在他是在做梦还是清醒的?这个人物,的确总是无法远离颠倒梦想,在娶到美娇妻,坐拥亿万资产时还在念念不忘当年去印度花了九千旅费的冤枉钱,对过去的执念毁掉了当下的美好。而喜玛拉雅星的回答则是,一切都是梵天的一场梦。就很明澈很空灵飘逸地立于红尘之外又看破红尘的感觉。 这几个回答分别和三个人物的性格都很搭。
有段时间对佛教原产地印度本身的主要宗教印度教感兴趣,去听了关于三相神的概念,梵天湿婆毗湿奴,那是和佛教稍微有些相去甚远的概念。试着以此去解读印度人的性格。也不知道后来很流行的吸引力法则灵感来源之一是不是梵天,总觉得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这部片被说观看群体有年龄限制,总是让人觉得不是因为里面的那点色情元素,而是某种宇宙观和信仰的植入。当然,我不是印度教徒哈,可是写到这里,我都不确定自己到底是不是了。哭
令人捧腹的桥段是喜玛拉雅星下山后跟大姐头学打架看错了片子,在斗殴进行时突然大喊日本某v台词,做出令人羞羞的动作还很入戏的样子,倒是很有一种用“爱”来治愈仇恨的意味哈哈哈。他学卡壳的广告片反复同一个动作说“五条烟”,跟大姐大的家丁(跟班,哎狗腿啦)说大姐大咬他,然后对他示范亲吻被其惊恐海扁(真笑cry了),两头蛇的所谓翻译其实就是用印度腔把原话重复一遍,以及阿星学坏后的各种糗事,无一不是记忆中的笑点。我想还是应该多看看喜剧吧,因为发现时间过去,元气变不那么满满了,人格也随之越发地百变了起来,既然如此,笑是一天哭也是一天,何不让自己多笑笑呢。
对了其实大姐大真的很好看啊,一点都不像个糙娘儿们好么、明明细胳膊细腿的身手矫捷,还非要演得好像这个人物很挫似的,较真地甩一句”能不要这么花样凡尔赛么“。自信点啊大姐大!摔。
放一首影片里《瑜伽》的歌词,演唱:郑中基
瑜伽我境界练到 凌空转身再飞舞 什么怪招都做到 手会走去跑步 潜修我可以梦到 真相都似花似雾 一训醒云雾散 问什么使我苦恼 执着放下 谁悟到出路活得好活不好 梦醒不再留记号天下色相全部 *成和败放大放大死不肯让步 最后都一般味道 嬉笑人间散步最好 前和后进步进步捉得稳力度 轻轻松松的力度嬉笑人间 我宇宙最高叫糊涂 *何必拚死如电兔 不去观察这旅途心放低了负担 样样都可以拥抱 执着放下 留待你主导睡得好睡不好 梦醒不再留记号请让天性流露 *成和败放大放大死不肯让步逼到惊恐的地步 嬉笑人间当发梦最好 抬头是深山深海潇洒的踏步简简单单的任务 嬉笑人间我脚下哪管叫马路 还是印度
小时候对梵天一梦印象深刻,重看一遍有很多惊喜之处。其实有很多让我眼前一亮的地方。
1.印度神奇油
号称一滴忘一天,学坏多少天喝多少滴,亚星已经是一个赌鬼、烟鬼、毒鬼,但在喝下之后就变回善良的本性,他从喜马拉雅山到印度是一个入世的过程,这里的水不再是遗忘,而像是净化,是一种外界强行的“看破”(也就是体验尘世,从无到有到无的历练,与和尚下山了断尘缘很类似)也是对人性本善的一种崇高向往。但值得探讨的是,大姐大四人组教了亚星九天都没有办法让他成为一个恶人,但是毒蛇只花了几局赌博极短的时间就让他沉迷诱惑,毒蛇的形象也与圣经中诱夏娃吃智慧果的形象重合,是邪恶的象征,最终也被惩罚了。
2.大姐大和亚星之间的感情
特别让人感伤,大姐大想要一个能力超群的男人,但群众们都认为如果真做到了像大姐大心目中的男人,为什么还要喜欢他呢?这其实和我们现在的择偶观很像,如果条件好,为何要找你,而不去找西施呢?这种条件对等的分配不叫爱情,更不能比做婚姻。亚星在大姐大许愿后从天而降,钻进了大姐大的心房(瓮)其实就很有实现愿望这一层,但亚星不知,要娶西施,从这里开始就有一个信息不对等的误会出现,大姐大要他成为一个坏人,去虐待西施,但亚星还是非常纯真,在这种情况下,大姐大爱上了他。造化弄人的是,当亚星真的如她所愿,成为坏人,已经再无人愿意接纳他,连他自己都不肯,但大姐大愿意,其实除了大姐大真心爱他的原因外,还有一层潜在的大姐大觉得自己配不上好亚星的心理。这也与现实对应,很多好姑娘内心一直期盼着遇到白马王子,但时常出现的都是渣男,明明客观上已经牺牲了自己委屈自己,但居然反被渣男虐打,这种一种破窗效应,也是自食恶果的一环(大姐大承担了自己种下的因果)。
3.舅舅
舅舅这个形象,其实真的很好,现实不如意十之八九,舅舅多么希望在做梦啊,可惜是现实,梦中多美满啊,可惜在做梦。人的逃避退缩心理让他宁愿活在梦里,有时候他也分不清现实和梦境,便会“催眠”自己,这是一个不敢面对现实的胆小鬼(的确如此)。舅舅的梦境,是电影中唯二提到的梦境相关,还有一位就是梵天,而连接两人的使者孔雀又多了一份神秘。从最后舅舅并没有和众人一起在原始部落,而是独自一人在喜马拉雅独立行走、创造瑜伽和冥想,与天对话,我认为舅舅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受到梵天感知的使者或者化身。
4.大哥大
记忆构成了人的过往,过往构成现在,预示未来,所以没有记忆的人,可以说是没有过去、未来、迷茫的现在,其实也就构不成完整的人。如果没有了本我、自我、超我,那他就可以成为任何人,很显然大哥大就做到了这一点,只要有所象征线索,大哥大就能快速的进入角色(无论是因为照片、纹身还是西施爸爸的话)也就是说,他是一个非常受外界影响与摆布的人,迷茫的人非常容易活成别人/自己误以为眼中的样子。这里也用神奇油点出了抛弃过去记忆的人,其实就会变成游荡、迷失在社会中的人,最清楚的是要知道“我是谁”,认清自己比一切都重要。
5.三条线
大姐大与亚星、大哥大与小弟、舅舅与西施,这三条互相错乱的线(身份、关系错乱的认知错乱)最终被融成了一股,其实从这里就能看出,这个故事并不杂乱,反而很有目的,那就是让三个不相干的人各自有奇遇,再相遇,并产生火花。当然,故事的确非常无厘头,但也能看出人生并不需要被安排的很完美,出乎意料与不期而遇有时候可能会更美好。
、毒鬼,但在喝下
之后就变回善良的本性,他从喜马拉雅山到印度是一个入世的过程,这里的水不再是遗忘,而像是净化,是一种外界强行的“看破”(也就是体验尘世,从无到有到无的历练,与和尚下山了断尘缘很类似)也是对人性本善的一种崇高向往。但值得探讨的是,大姐大四人组教了亚星九天都没有办法让他成为一个恶人,但是毒蛇只花了几局赌博极短的时间就让他沉迷诱惑,毒蛇的形象也与圣经中诱夏娃吃智慧果的形象重合,是邪恶的象征,最终也被惩罚了。 2.大姐大和亚星之间的感情 特别让人感伤,大姐大想要一个能力
超群的男人,但群众们都认为如
果真做到了像大姐大心目中的男人,为什么还要喜欢他呢?这其实和我们现在的择偶观很像,如果条件好,为何要找你,而不去找西施呢?这种条件对等的分配不叫爱情,更不能比做婚姻。亚星在大姐大许愿后从天而降,钻进了大姐大的心房(瓮)其实就很有实现愿望这一层,但亚星不知,要娶西施,从这里开始就有一个信息不对等的误会出现,大姐大要他成为一个坏人,去虐待西施,但亚星还是非常纯真,在这种情况下,大姐大爱上了他。造化弄人的是,当亚星真的如她所愿,成为坏人,已经再无人愿意接纳他,连他自己都不肯,但大姐大愿意,其实除了大姐大真心爱他的原因外,还有一层潜在的大姐大觉得自己配不上好亚星的心理。这也与现实对应,很多好姑娘内心一直期盼着遇到白马王子,但时常出现的都是渣男,明明客观上已经牺牲了自己委屈自己,但居然反被渣男虐打,这种一种破窗效应,也是自食恶果的一环(大姐大承担了自己种下的因果)。 3.舅舅 舅舅这个形象,其实真的很好,现实不如意十之八九,舅
舅多么希望
在做梦啊,可惜是现实,梦中多美满啊,可惜在做梦。人的逃避退缩心理让他宁愿活在梦里,有时候他也分不清现实和梦境,便会“催眠”自己,这是一个不敢面对现实的胆小鬼(的确如此)。舅舅的梦境,是电影中唯二提到的梦境相关,还有一位就是梵天,而连接两人的使者孔雀又多了一份神秘。从最后舅舅并没有和众人一起在原始部落,而是独自一人在喜马拉雅独立行走、创造瑜伽和冥想,与天对话,我认为舅舅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受到梵天感知的使者或者化身。 4.大哥大 记忆构成了人的过往,过往构成现在,预示未来,所以
没有记忆的人
,可以说是没有过去、未来、迷茫的现在,其实也就构不成完整的人。如果没有了本我、自我、超我,那他就可以成为任何人,很显然大哥大就做到了这一点,只要有所象征线索,大哥大就能快速的进入角色(无论是因为照片、纹身还是西施爸爸的话)也就是说,他是一个非常受外界影响与摆布的人,迷茫的人非常容易活成别人/自己误以为眼中的样子。这里也用神奇油点出了抛弃过去记忆的人,其实就会变成游荡、迷失在社会中的人,最清楚的是要知道“我是谁”,认清自己比一切都重要。 5.三条线 大姐大与亚星、大哥大与小弟、舅舅与西施,这三条互
相错乱的线(
身份、关系错乱的认知错乱)最终被融成了一股,其实从这里就能看出,这个故事并不杂乱,反而很有目的,那就是让三个不相干的人各自有奇遇,再相遇,并产生火花。当然,故事的确非常无厘头,但也能看出人生并不需要被安排的很完美,出乎意料与不期而遇有时候可能会更美好。 我看有影评将梵天一梦和头尾说的很好,也就不多做阐述了,都是一
些看完电影的感言,不成系统,但的确我认为这部电影并没有描述的那么烂,导演和编剧有些脑洞是经过认真思考的,无厘头中也有想表达的思想,并不是群星璀璨简单嘻嘻哈哈笑一笑就能过去的,当然,想这么过去自然也能过去,供君一笑。
偶然刷到这个条目,才记起我曾看过这部片子。
就是典型的香港喜剧片,看热闹就行了。
人生是醒是梦,我的记忆是否自己的,自我吞食和死生循环。有点意思,被表达坑了。
很多年后我还记得郑中基演的慢镜头那段。
郑中基和张学友声线类似,演喜剧的天赋也类似,只是任何方面都差了张学友那么一点点。
我不明白你们为啥评这么低的分数,这是史上最搞笑的电影之一啊同学们。
白眼
切换频道中无意看到一个台在放,无聊之下看了。片中涉及的许多主题都有点哲学意味:预言、记忆、梦、幻象,等等。但毕竟是香港贺岁片,无厘头的形式还是很难撑起深刻的主旨。记忆是个很神奇的东西。以“过去”为手段,人还是很容易被感动的。
抽而不残。
刘青云在里面好憨豆,其实是一部哲学电影
...............................
6/10。韦家辉的创作规律是分裂的,他在一部低俗胡闹、忽视情节完整的贺岁片中嵌入思考身份、记忆、宇宙轮回等形而上的魔幻空间,最终因商业娱乐形式包裹哲学内涵而方寸大乱。表演、结构上完全陷入经典文本杂糅的怪圈,例如刘青云照搬憨豆先生那胆怯、笨拙的肢体语言,吴镇宇将自己代入日本大哥大的身份后,从背部刺青、到洗浴场和学习北野武的面部抽搐,郑中基模仿光碟磨损后断断续续的播放效果,以及对于《夺宝奇兵》的鞭子武器、《幸福的黄手帕》的夫妻重逢进行了场景复制,哲学架构和喜剧戏拟这两异质化的东西难以融合,丧失思考深度,给人一种不协调的感觉。内涵上是对物质文明的嘲弄,舅舅因一枚硬币(追求物欲)失去了结婚生子的美梦,结尾结绳记事、打晕新郎的原始人又与现代人丧失记忆、婚姻选秀的行为没有差异,颠倒时空中否定了文明进步。
韦生玩得够癫,当年硬是把我给吓跑了。回头再看,应该承认是港片中难得的思考形而上学的佳作,展现了韦生对印度文化的兴趣。但是刘青云cos憨豆、吴镇宇cos北野武还有郑中基的白痴式表演实在太可怕了。最能打动人的反而是应采儿。
在现实生活中听过见过的荒诞事儿越多,就越不觉得这种喜剧电影稀奇古怪了,何况编剧韦家辉写得出“开始就是终结,终结就是开始,就是无所谓终结无所谓开始”这样深富哲理的精髓,细节很有心思,出乎意料地好看。好想去印度啊!!!2012.1.26
给最后一幕一点面子
三个演技派的男人,第一次感觉奇烂,再看了第二遍之后方才有点觉察,这是一部可以引人深思的好片。只不过故事的描述方式确实让人很受不了,3个男人加内涵,4星
又名: Hei ma lai ah sing / Himalaya Singh导演: 韦家辉 (Ka-Fai Wai)上映年度: 2005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imdb链接: tt0441303
烂到让人崩溃地说~
小时候没看完,今天补完了一下。这都些什么乱七八糟东西啊,小学生恶作剧般的无厘头,最后还来个犹如魔法便当小圆一样的神棍结局。PS:当时的张柏芝确实很漂亮啊。
卧槽分这么低的吧 我承认这部片子就像一群神经病不知道在干嘛 而且瑜伽情节的加入有时候甚至令人感到恐怖 但是整部片子真的巨好笑啊!我到现在都会对印度神油抱有迷之敬畏感~哎有点不想承认当时还在班上模仿过那个卡机版本的五五五五五支烟情节,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