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头与上部连接有点问题,下隅里机场上下部都有呈现,上部结束时,陆战一师已向水门桥进发,而下部是从攻击下隅里开始。 2.结尾万里做法有点问题,他的任务是尽量活着把情况告诉后续部队,而不是留在他哥身边(在桥下那么近的地方,太容易暴露了)燃烧他哥唤醒他有点浮了。
3.张小山遗物的伏笔没有交代 不过大年初一看,很是解气。不愧是陆战之神,试问天下谁能敌!!!向先辈们致敬,没有他们的牺牲奉献,就没有今天。
放一张照片是为了证明我确实真金白银花钱看了。说实话。有点失望,是很失望。作为一部战争史诗。第一部里流畅的叙事和极强的带入感在《水门桥》被丢的干干净净。
1、第一部中,有整体有局部的叙事节奏被完全丢弃,观众不再是跟着七连战士自然的共情产生家国情怀,而是被一次次强行从故事线索中抽离进入煽情段落。
2、大量出现的上帝视角,严重破坏了战争电影最重要的体验——代入感!实在是一大败笔。徐克对个人恩仇的侠客精神和家国情怀的爱国精神完全的混淆了,第一部中振聋发聩的“这一仗如果我们不打,那就会由下一代来打”。这样的个体与战争整体的有机关键被拙劣而空洞的爱国口号取代。
3、敌我双方的情节切换,不再是随着剧情发展自如的转换视角,却而代之的是为了交代剧情的强行转换,主演的台词甚至变成了剧情介绍的旁白:“这是从美军机场缴获的(罐头)”这类台词和当时的人物以及情节均无必然联系,纯粹的成了旁边。
4、长津湖第一部是我有生以来看过做好的战争电影之一,为之热血沸腾几度泪崩,这部水门桥说句狗尾续貂都嫌勉强。只是一部披着战争电影外皮、严重脸谱化的侠客影片罢了。
总结一句话: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期望从今以后徐克导演不要再独立执导此类影片了
长津湖战役的后半段总的来说是美军大部队从下碣隅里撤退至兴南港,志愿军大部队在后方追击,志愿军阻击部队在前方迟滞美军的过程。水门桥是美军撤退的必经之路,美军若无法通过水门桥,待志愿军大部队追击至此,必将全军覆没。最终由于双方工业实力相差悬殊,美军突破阻击从兴南港由海军掩护撤离。 1.美军大部队接到撤退命令是在志愿军发起总攻之前。并不是影片中志愿军攻破下碣隅里导致美军撤退。 2.志愿军大部队在后面穷追不舍,但人腿跑不过汽车。此种无奈在影片中没有体现。 3.志愿军阻击部队在人数以及武器上劣势过大,加之寒冷导致许多戍守高地的志愿军冻死冻伤,阻击被美军攻破。影片没有体现。 4.志愿军炸桥部队共炸桥三次,第三次炸毁桥墩,使其无法短期修复。美军派C—119运输机空降8套M2桥梁预制件使得美军所有车辆均可通行。影片仅有直升机修复桥梁画面。(这本应该是体现两国工业实力差距的最值得拍摄的镜头) 5.美军动用7个航母战斗群以及航空中队共500多架飞机对美军撤退部队进行24小时掩护,使得志愿军追击部队以及阻击部队处于巨大困难之中。影片没有体现。 6.影片中志愿军在白天进行密集冲锋,会导致极其巨大的伤亡。(影片拍摄有时会为了拍摄场面牺牲掉部分真实性) 总的来说,这部片子一点都不烂,但是对于战役中应该体现的美工业实力极强以及志愿军的无奈描写太少,重点放在了渲染和煽情上。值得一看,但封神之路还很遥远。目前的高票房和高口碑显得名不副实。(同行衬托)
总体来说,目前7.2分的评分还是合理的。
像很多观影者一样,会觉得影片的前半部分拍的一般,中间一度让我觉得6.8分就够了。所喜的是后面的部分把评分拉回来了。
首先想谈的是这部电影中的暴力美学。在看过《杀死比尔》后,我个人对稍微具象化的暴力还算比较有接受力的。让我意外的是这次对很多人物离开时的拍摄都很 直接具体 ,这在以往电影的大规模灾难群像中是没有的(虽然中途有被吓到)。 但是在处理上还是不太成熟,让人第一感受是恐怖而不是壮烈。
其次是人物形象。我觉得今年来,《八佰》是人物塑造很成功的,许多人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这部电影人物塑造上最大的缺憾是,人物相同点太多了。并非说相同不好,都是一样的爱国,但是对于每个人而言的不同体现,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并不鲜明,这也是让这部电影看完后,却没有什么长期记忆点的重要原因。
有好几个人,我在看到最后都没有很分的清他们到底是谁谁谁干了什么事情。但是千玺的伍万里可能因为浓墨重彩描写,还是比较突出的。
最让我难过的是电影的配乐。尤其是煽情的时候,有种说不清的不合时宜。在配乐的乐器上似乎也没有选好。虽然说悲壮的调调总体上听起来差不多,但是整体上一段音乐没有很强的重点感,连带着剧情发展的重点,也不明显。
剧情有高潮,但是高潮部分也不是一直高高高高,也应该是抑扬顿挫的。这也是后面打戏略显杂乱的原因之一。
最后想说的是剧情。 1.几个煽情点安排得不合时宜,普遍太长 2.伍万里把伍千里从被压的地方救出来的时候,太慢了,战场上不应该有丝毫迟疑,尤其是为了战友的悲伤,这都不是时候。应该是一边挖一边悲伤而不是直接停手了 3.伍千里的神奇离开有点…就是…而且突然的定格真的有点跳戏 4.结尾的锦旗那段没有解释清楚
我不能说上部好还是这部好,因为我基本忘记了上部的内容了。总体上,它是一部合格的电影,但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看。
我觉得,对于中国的普通观影者,我们需要提高对电影的要求。希望稍微的苛刻和严厉能带来制片人更认真严肃的态度。我们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从来都是高质量的。我们的电影,还应该更好看。
看着影片或许会觉得战士们实在是太难了,战斗实在是太艰辛了,但实际上的水门桥战役比电影拍出来的更艰巨,牺牲更惨烈,水门桥这一战实在是太重要了,我们的志愿军也确实是不负所托一次两次三次成功的炸毁了这桥,然而当时装备的巨大差距那是碾压式的,美军掌握了绝对的制空权,还有小日这个基地让他们近距离空投,即便这样,最终也对战争结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不管过去七十年还是一百年还是多少年,我们都不能忘记这些最可爱的人。
十月份看完上部的时候,我给打了五星但是没有写长评——上部的主题比较大,上到决策层,下到连队士兵,主线又是一场大战役;影片中一些地方未必尽如人意也是可以理解的。尤其跟后来口碑爆炸的《能文能武李延年》相比,好多地方的确需要改进。
不过当时之所以打五星,是因为我个人还是比较满意的——我们的抗美援朝战争,早就应该出现这样一部现象级大片来进行演绎了,它尽可能兼顾各个方面,而且全都做到了不错的水平,这完全就值五颗星呀!——所以能有那样的票房也是毫不意外的事。
那时候已经知道下部叫做水门桥,说实话我对此还是有点担心的——因为按照史实,我军试图通过炸毁水门桥截断敌人退路的战略意图其实并没有实现,所以这样失败的作战任务要怎么放在电影里体现?
后续定档之后听说下部的导演成了徐老怪一个人,我的担心不免加剧:老怪这货本事是有的,但他这辈子不按牌理出牌的时候奇多,万一再弄成个智取威虎山样式的四不像怎么办?!——还好还好,今天看完之后终于放下了心,以上两个令我担心的问题都解决得不错。
首先,离开整个战争起因,以及大战役目标的宏大叙事之后,把故事主线集中在炸桥这样的具体战斗任务上,整体故事性和连贯度顿时提高;三次炸桥,两详一略,既有战前商议的群策群力,也有分头行动各自为战的紧张激烈。而且……环境塑造太逼真了,坐在电影院里两个多小时面对那样刀片似的狂风暴雪,真感觉全身几乎都要冻僵了。
和上部开战之初相比,此时每个人几乎都是面目皆非的,有的满脸是伤,有的面色青白,有的头裹绷带,所有人身上都捆着一切可以拿来御寒的东西,而这些东西的外面又毫无例外地裹着一层冰雪;太真了……手脚的冻疮和皲裂的嘴,指导员梅生满眼血丝,看得人心里一阵一阵发紧。
文戏部分依然不多,且基本没有了上部那些轻松的说笑,基本都是严肃或温情的。连部召开连排级会议,指导员专门提到党员的人数;所有人望向祖国的方向,一个一个坚定说出“新中国万岁”的口号,千里、万里兄弟的最后诀别……这样催泪的地方着实不少。
不过我个人掉眼泪最多的地方是在全连拼上性命第三次炸桥之后,美军很快修桥那里,太难过了,刚刚眼睁睁看着许多那么好的人粉身碎骨死在这里,可是转眼桥就被他们修好了。那些重型运输机、直升机、先进的建材和机械化,完全都是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们想象不到的东西。
看到这种情节实在太令人心疼,三野九兵团,那是解放战争中身经百战的精锐部队啊!因为我们穷、我们武器差、我们各方面装备不如人;那些百炼成钢的优秀战士们就这样牺牲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很多人甚至尸骨无存。
伍千里,梅生,余从戎、谈子为、平河……每个人的从生到死都刻画得令观众印象深刻,最后看到万里和他哥哥坐成一排冻僵在那里的时候,我真是心都抽紧了一下——难道一个都没有活下来么?!还好,七连终究如历史上那样,留下了仅存的火种,结尾呼应全片开头再次火车站各连报人数的时候,果然又一轮戳爆泪点,我周围响起一片啜泣声。
总之,本片拍成这样我个人非常满意,希望它展现的东西基本都展现到了,剧情精彩画面震撼人物生动,我不能苟同某些人所说的“这是抗美神剧”的说法,因为没有神剧是这么真实、这么“狼狈”、这么惨痛,又这么激动人心的。
末了补充一句:吴师傅拿手枪站在桥上对着周围美军那一笑帅炸啦!我宣布今后我从一名路好正式进化为京粉,吴师傅加油,明年贺岁档流浪地球2再接再厉哈!!
太长,只是乱打,没有家国情怀,没法共情。编剧不行
和长津湖差不多。就是结尾太一般了。伍万里一路躺赢,成为七连最后一个活着的人。为什么活着太扯了🤪
据说上部被吐槽文戏少,是因为被放到了下部。看完水门桥后我认为,整部长津湖就没有什么文戏—每次战斗间歇的短暂交流可不算文戏。用电影去表现抗美援朝,表现志愿军,本就力不从心,并不是技术达不到,而是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本身无法表现国人心中的抗美援朝。抗美援朝如同一场雄壮的进行曲,不允许有任何不和谐音符,电影中,志愿军战士用各种牺牲诠释了英勇、顽强、视死如归。战争在中国人心中本就是不一样的事物,在中国,战争这个词是容不下多少哲学思考的。我们的战争首先是悲壮的,可歌可泣的。我们不能,也不允许像别的国家那样,从第三人的视角看待自己国家的战争。于是,我们最好用纪录片表现战争,能有好作品。至于电影,还是用来记录更加复杂晦暗的人性,和更加模棱两可的世界观吧。
建议延期到23年大年初一
吴京终于以主角光环➕360度慢镜头全方位无死角的方式展示了他的牺牲
把炮声当雷声可以好好睡一觉
坐立难安了属实是。
看完啦,和上一部相比,情节更加连贯,加入了“反战”的主题,视角更加的国际化一丢丢。战争场面没有太多的惊喜,我方高层视角舍去……总之,我更加喜欢这一部一丢丢。但是,好像身边的人不完全是这样认为
一代人打了五代人仗,受了五代人的苦
列兵许三多,你必须记住,你是第四千九百五十六名钢七连的士兵!列兵许三多,有的连因为某位战斗英雄而骄傲,有的连因为出了将军而骄傲,钢七连的骄傲是军人中最神圣的一种!钢七连因为上百次战役中战死沙场的英烈而骄傲!列兵许三多,钢七连的士兵必须记住那些在五十一年连史中牺牲的前辈,你也应该用最有力的方式,要求钢七连的任何一员记住我们的先辈!列兵许三多,抗美援朝时钢七连几乎全连阵亡被取消番号,被全连人掩护的三名列兵却九死一生地归来。他们带回一百零七名烈士的遗愿在这三个平均年龄十七岁的年轻人身上重建钢七连!从此后钢七连就永远和他们的烈士活在一起了!列兵许三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是活在烈士的希望与荣誉之间的!列兵许三多,我们是记载着前辈功绩的年轻部队,我们也是战斗的部队!
刚看完水门桥,作为一个工科生不明白,炸桥不应该首选桥墩吗?牺牲那么大盯着桥面炸,多好修啊!不合理
怎么说呢,当战士前一秒还在说话,下一秒就被炸碎;当梅生叼着女儿的半截照片完成必死任务;当千里一步步的放手让万里自己飞;当伍万里报数第七穿插连应到一百五十七人,实到一人……我明明是有动容的,但随后就被传统主旋律拍摄手法拉出戏,就这样两个半小时,不断入戏出戏,相当分裂。
比第一部差。真的非常非常讨厌这种“典型的徐克大陆电影”,动作戏场面戏的堆砌看得我昏昏欲睡,仅存的动人力量还是上溯前一部乃至《士兵突击》的兰晓龙遗产。
内容是kmyc,形式是土法炼钢。就像连接桥堡,一排四道的水管,你知道它会派上用场,但不能想象被用得如此含糊不清,狂轰乱炸之下,居然只有我军炸出的一个小小缺口。可在视觉上,它被凸显得比水门桥要壮观强烈得多——这也几乎是电影的问题所在,除了高山速降有些徐克的飘逸动作影子,它基本还是一部用硬邦邦的水泥管子粗细,来表现我军战士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电影。他们被轧被炮弹撕裂被冷冻火烧,能一声不吭、坚决完成任务。站是打不弯的老辣钢材板,躺下是敲不碎的新生混凝土。在反战已是电影主流声音的今日,看一群无法传递人之疼痛脆弱,而是让位于训令口号和油腻特效的大片,一再摇头。
1950年 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虎年
最后报数时突然想起许三多是钢七连第4956个兵,一个个数字,多么有魅力.........
战争片不应该这么拍吧
主旋律并没有太多的新意,剧情的走向都在意料之中。本来水门桥是个不错的切入点,明确的战役点引发的来回争夺,可惜在大场面的调度下,还是显得大而不实。雪战的部分镜头很有有游戏感,妆术也符合战况,惨烈度也有一定表达,可惜煽情还是靠配乐和牺牲。战争没有完全的胜负,惨烈是战争的本质,希望看完引发的是对战争的思考,而不是某种情绪的煽动
还能说什么…价值在于我们见证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进步…
大年初一看水门桥,是件挺揪心的事。拍得也不是多好,主人公依次悲壮的死法其实是很刻意的,但我又没办法不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