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哥斯拉的核心并不是哥斯拉,而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循环理论,从6=9的三角形我就应该反应过来,直到结局的最后一个画面女主穿的衣服上的衔尾蛇图案才一下子领悟,问题从一开始就有答案,不如说问题和答案同时出现,前几集的剧情确实能带动高潮,主角也是我比较喜欢的性格,且有文有武,一组寻找奥义和答案,一组全力打怪,结局可能有点短小仓促,且各种“理论”通过剧中多种说法显得有些眼花缭乱,对我来说会有些不尽人意。哥斯拉是我比较钟爱的一个怪兽角色,在剧中的画面也非常的霸道,特别是发射光束的时候,但是哥斯拉身上还寄生其他奇奇怪怪的生物真是让我起鸡皮疙瘩ಠ_ಠ,最后作为毁灭世界的反派,哥斯拉的结局并没有细节画面,也让我感到欣慰。
无论在何时,高智商人群的一大问题,就是当他们的想法会在触及人类的思考极限之后,会变的扭曲而怪异。
奇异点就是这么部番。
如果要理解这部番剧,得从头开始:
首先,这部番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叙述结构了,而理解也该于此开始。
奇异点这部番的逻辑顺序:在我把面包放进烤面包机之前,它就已经烤好,并且出现在我的手上了。
拿剧里面的烤面包机来解释的话,正常人的理解顺序应该是:普通面包 > 放进面包机里,按下按钮 > 之后出来的就是烤面包。
而倒叙角度则是:我现在手里拿着的是烤面包 > 我之前把它放进面包机里,按下了按钮 > 再之前,它只是块普通面包。
如果这部分你们觉得很复杂,那么我简化一下:
答案先于过程。
第一集是信息,或者说是暗示,是从未来发回过去的答案,你已经知道的结果。
你所不知道的,是过程,以及它为什么会这样发生。
接下来的剧集,全都是解答过程。
这也是男主所说的,最厉害的JJ(喷射杰格).exe 版本
什么是最强?无限的能量吗?无敌的火力?无懈可击的格斗技术?不死之身?
不是。
有一种名为超级计算机的设计,能让你在问题出现之前就得到答案,那才是最强的结构。
在拥有无限能量的敌人出现之前,你就知道如何确实的击败他,并且这件事一定会发生。
红尘是原型(胚盘型)的基础原料,能让怪兽看到未来,不管是拉顿还是安吉拉斯还是哥斯拉都遵循这一行动原理,在环境变化之前,就预先进行适应,并且直接到顶(指超越常识的身体器官,和从嘴里发射原子吐息)
超级计算机湿婆,基本上就是人类方的怪兽。
相当于双方基于奇异点(未来视)这个概念进行生存竞争。
我估计,喷射杰格就是小型化了的湿婆,虽然看起来还需要学习,估计已经成神了。
当然,应该是还差点硬件,毕竟共有13个可控阶段,原型才到第三阶段。
我看了看,不管是湿婆那里拘束的奇异点,还是地下骸骨处的奇异点,红尘量多少都有点不够。
东京站上空一百米那个用 正交对角化 改变一下应该就够了。
解释到这里就差不多了,剩下的自己看。
PS:
本来打算给4分的,因为死的人完全不够啊...船沉了都没有浮尸画面(可能因为是R17,但还是有点伤心),李博士的剧情杀也安排的太那啥了,为了救小猫,仅仅脱离了逃难人群不到20米,然后就被啄死了...?最离谱的是,小猫居然还给救回来了...
虽然知道是为了让女主有表现,毕竟女主不过是空想生物方向的实习生,李桂英怎么说也是博士,由她来操作湿婆才更合理,但多少有点...
不过因为设定实在是太帅了,所以加了一分。
电波观测站的那具骸古,应该就是80年后的那只哥斯拉吧...我不相信1950年的日本小渔村有什么东西能杀了它。
还有..正交对角化(Orthogonal-Diagonalizer),明显就是氧气破坏者(Oxygen-Destroyer) 的对标武器嘛。(正交对角化能在空气里用,哈哈哈,芹泽博士要气死了)
————————————————————————————————————
这两人还挺像的..不管是眼睛,脸的结构还是发色,就算不是同一个人,也可能有亲缘关系
说实话,本作让我很失望。 本作的开头真的很让我这个既不是特摄厨也不是科幻迷的普通观众惊喜:巨大的怪兽,世界末日的前奏,人物运用科学知识探寻拯救世界的方法......还有bones与orange极为优秀的制作,让我有了过高的期待,希望本作后面可以为我一一讲解怪兽的来历、拯救世界的方法以及那些新奇的概念。 但是这些开头的疑惑在我看完本作后也丝毫没有解答。本作的人物不停地重复着那些晦涩难懂的词汇,却丝毫不给我理解消化的时间,就连一个故事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人物的来历、目的也都匆匆略过(我至今都不知道李博士那批人是属于什么势力,目的是干什么),可以说我现在最大的感受就是看了个与我毫不相干的热闹,什么也没搞懂,热闹中的那些人也不想要我搞懂发生了什么。 本作的那些“专业解释”挤占了大部分时间,使得本作的剧情显得十分贫瘠没有起伏。我本来是渴望看到一个有关世界、科学、未知的宏大故事,但是最后却只是普通的打怪兽的故事,并且故事中的人物始终在讲解,如同老师上课一样枯燥无味,这让我完全没有带入感,更不用说与之共鸣。
总的来说,本作的制作极其优秀,但是作为一部面向大众的作品,我觉得它的剧情节奏都“不明觉厉”,平淡如水,只能说是一部还行的原创作品。
RT
作为紧接着华纳哥斯拉大战金刚而推出的季番动画,我本以为会成为一部以致敬为主,讲一个不过不失的怪兽大战简单故事,但没想到本作却一反前几作哥斯拉的风格,而在某种程度较为贴合庵野秀明风格的独特的哥斯拉。
正如副标题“奇点”,这部动画对哥斯拉等怪兽的来龙去脉与目的都没有直接且明显的揭露,而通过男女主双线叙事,着眼于人类对于未知的探索,其中更是涉及到了像是“未来决定现在”这样比较大胆的想法。而这个想法也成为贯穿了全剧的主基调之一。
我只是名区区高中生,对于科幻的部分并不是十分了解,所以仅仅简单谈论下我对于这部动画本身的看法。
本作全片都是用一种电影级的节奏来走剧情,对于几大主角的个人私生活几乎完全没有描写,人物间的互动也大多局限在推动剧情的目的下进行,与常见的日本动画以妹子作为吸睛的做法大相径庭。这样的描做法在科幻片里并不少见,但对于一部日本动画来说确实不多见。
本片的叙事非常直白地通过大量台词进行推动。这也使得这十三集中每一集的信息量都非常之大。如此大的信息密度使得本片的节奏相当快,从而让你就算不太明白这番在说什么却也有动力追的下去,但同时也相对看的比较累。日本动画中通过大量台词来讲述剧情的番并不多,本作算是其中之一,没有用或激情昂扬或温柔和缓的音乐来调动情绪,只是简单的通过人物的表现和台词来串联剧情,这是制作组的一个大胆尝试;同时也是对于看惯了情感宣泄简单粗暴的观众的一次挑战。
节奏快,其中剧情的转折点却多少有些生硬。不少处就我个人看来基本就是男主女主灵光乍现,当前的问题就解决了。
这几乎注定不会成为一款大众爆火的番。不管是它大量且显得臃肿的台词,还是并不能引起大部分人共情的剧本,都使得它几乎只能在小众的圈子里爆火。但就算如此,这部哥斯拉还是会有很多人难以喜欢。说实在的,我就是那种不是非常喜欢这部番的人。我本人并不是特别喜欢科幻片,而这部哥斯拉虽然不是很纯粹的科幻片,但对于我这种路人观众来说也并不友好。以至于我在看完结局后忍不住的想如果多出12集成为半年番,本片的娱乐性想必会提高不少。
动画的制作和音乐没的说,水平是真的高。OP和ED两首曲子各有特色,都很好听,其中两度出现王大伯之歌更是一个惊喜彩蛋。
画面制作方面橘子社+霸权社的3D+2D组合搭配效果极佳,几乎无槽点。硬要说就是哥斯拉的设计和美式或日式的版本都不大一样,头部有些像鳄鱼。初看不太可以招人喜欢。
正如我的题目所说,这是一部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的动画,如果你喜欢特摄,你可能会被本片并不纯粹的特摄设计劝退,因为就故事本身而言,你把哥斯拉换成别的什么怪兽都不会对剧情造成多大影响。如果你喜欢看番,那么本剧的文本量又可能让你望而却步。但如果这些问题对你来说都不是问题,那么本片绝对适合你看,它有着优秀的画面,逻辑缜密前后自洽的剧情,颇具冲击力的画面战斗,远强于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科幻动画的科幻性以及恰到好处的音乐。
只能说这是部非常对口味的动画,如果喜欢那是真的喜欢,如果不喜欢就会觉得缺点一堆,只能说见仁见智,不管怎样,从我的角度来说,它都是部值得一试的优秀原创番,也是一个值得向别人推荐的好故事。
看看蛮多人吹它科幻,其实作为个老科幻迷来说,这部作品科幻角度不算出彩,不过感觉还是到位的,至少吊打99%”科幻“皮动画 我觉得主要问题,这部作品做得太收着了。。。 论人设制作演出脚本,都是ok的,至少是我今年看到里面仅次于奇蛋的(ssss之类几部画面更精细,但论演出之类差距明显)。故事设定的底子也很好,是可以深挖的,而且差不多就是适合一个季度+一部电影这个篇幅。 但是,作品完全没有深挖。按理说这部作品在第四集左右就可以开始飞翔了,设定里的很多细节都可以一边抛一边接,再藏一半,配合更奔放一点的演出完全可以一层层堆上天的,到最后来个逻辑闭环,爽爆。但是,制作组最后的选择是仅仅把这些设定通过密集的短信与交谈平铺出来,去佐证每个情节的合理性和单纯的推动。 固然通过优秀的演出和脚本,节奏控制得很好,可以保证大部分观众都能看得下去,作品整体也不会嗨了收不了场,但是太可惜了。它本来是可能成为魔圆那样,十年二十年后还被人津津乐道的作品,而不是现在这样,多半只能在十年后的某个杂谈某个回忆里被草草带过
作为一个哥斯拉系列的作品,却是难得的没有以哥斯拉为主体讲一个故事,而是做出了新的创新,这一点就十分难得。
创作团队也是明显都大量的庵野秀明粉,剧中有大量的《Eva》和《新哥斯拉》的梗和元素出现。
如片头在人物剪影里闪过大量的镜头,这是《Eva》TV版第26集里就有大量使用。
大量的宗教引用,《Eva》里也是有大量不明觉厉的宗教设定。
最后拯救世界的来自机器人最后一句“谢谢你,再见”,完全就是《Eva》的结局梗。
对《新哥斯拉》同样也有大量的镜头致敬,在B站上就可以看到类似的视频。不得不说庵野秀明用镜头把哥斯拉作为一个天灾巨兽的恐怖破坏力表达得淋漓尽致。
【《哥斯拉:奇点》第十集高潮片段致敬《新哥斯拉》的地方-哔哩哔哩】//b23.tv/iuIIYm
瞧瞧这造型对比,完全就是庵野秀明本人。
吹完了我们就可以聊正事了。这部剧虽然好,但距离五星还是有一些距离的。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致敬内容太多,虽说同为庵野秀明粉看得很开心,但作为一个独立作品来说还是差了点味道。不过相比其他哥斯拉系列来说还是做出了很大的创新了,并不再执着于打怪兽打架或环境污染,而是试图讲一个更宏大的故事。
故事本身有些绕,就像其他所有和时间旅行相关的故事一样。不过,这个故事本身并不太重要,个人觉得有趣的是,在故事前半,怪兽们出事不就并慢慢侵蚀整个世界的时候的民众们的反应。在一开始的完全不经心,只是以一个谈八卦的态度在聊,到后面灾难慢慢扩大,从影响一个城市到影响一个国家,慢慢的开始进行封锁,国际交流也被切断等。遗憾的是这个视角并没有持续太久,在后半,为了解释“奇点”到底是什么,在解密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略显遗憾。
这部剧整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音乐配合上。每次怪兽出场都能营造出足够的压迫感,但又没有绝望的情绪。哥斯拉的场面上明显大量借鉴了美版《哥斯拉》和庵野秀明的《新哥斯拉》,前者很好的营造了一只在浓雾中的神秘巨兽的氛围,而后者则是为哥斯拉真正开始破坏城市时的绝对性压迫感做出了很好的例子。
PS:借了哥斯拉这个IP,虽说天然就带了一些流量,但同时,哥斯拉粉并不是十分硬核的科幻粉,作品后面的大量设定说明显然也劝退了不少人。
男女主终于在完结前见上了一面,感天动地……叙事和展开都是电影的手法,观感很像好莱坞电影,非常不日漫风,最后的收尾中规中矩,但好在没垮得太严重,即便看不懂也能吊着你追下去,所以这个故事还是好看的……橘子社的部分依旧很稳,CG3渲2真心业界顶尖……
关于在近未来的世界如何唤醒来自远古的神秘,如何在充满信息的现代社会回归怀旧的神秘之中。那么问题是,纵观近年来日本的“哥斯拉”系列,哥斯拉再也不是中心位置也是事实,这样的仪式需要哥斯拉吗?我认为是需要的。正如哥斯拉曾经一度被打入落后时代的产物一样,现代社会中“巨大”无处不在,《奇点》追求的神秘实际上是对“故事”这种形态进行复魅,以解谜的方式去与哥斯拉相遇,最后和以前的系列作一样、注定去打倒它,便已经完成了对世界、对故事的敬畏的重建任务了。
这妥妥的四月霸权,无论制作内容剧情设置,找不出毛病来。两集了哥斯拉还没出现,但不断的悬疑设置真的把人整个勾了进去。网飞这次的日漫有一股爱死机的味了,希望这也是一部神作吧
兄弟们,不装了,女主是我喜欢的类型。哥斯拉什么的,随他去吧。
怎么办,坂田银时太让我出戏了…
学术狗在动漫里看到论文了,好难得的严谨,男主开发的软件似乎有点超时代,是从Vivy穿越过来的AI吗?
看第一集就决定给满分
完美还原了1954版的悬念营造,整体设定新颖,哥斯拉的崭SHIN起点!
事实证明大型IP也是能把故事讲好的,可惜这么硬核的科幻作品可能只有在几年后才能被人们发现和赞叹吧,四月番依旧是异世界和泡面番的天下唉
这种推进故事的风格真的有点像浦泽直树啊。
剧情bug太多,有几个地方强行推进,比如安吉拉斯反弹一颗子弹,男主竟然就直接知道它是主动反弹的,更离谱的是直接知道它会预知未来。而且强行插入一些理论,一些术语胡乱堆砌,并且明明很常见的一些理论非要弄得很高端难懂的样子,再加上高智商之类的人设,就非常违和感。另外卖了这么多集的关子,哥斯拉的出场竟然这么随随便便,甚至没人说都不知道哥斯拉已经出场了
正向上的特摄要素和迷友彩蛋自不必多说,这得益于高桥敦史等主创作为东宝特摄死忠同本作受众间的惺惺相惜,但更大的价值在于从未见得的以如此解构又原创的“研究论文”式文本反向锻造了怪兽冒险电影的新面貌,能够这样独辟蹊径的仅此圆城塔一位,他从内部以反流行高傲而孤勇的凭借科学与神学多重严肃化了流行,达成动画演绎下的高级幻想“文学”。诺兰该感到庆幸,圆城塔暂未有更多的机遇进驻电影圈,实在之前的《自指引擎》等小说,早已构成对诺兰的究极威胁和降维打击。
画风喜欢,第一集搞笑加悬疑慢慢推进,到片尾字幕前随着拉顿的出现,地底怪兽也随之出现。目前来看,男主设计的AI跟老头子的机器人应该在后续剧集会有表现。还有无线电监测站的种种,让人有接着追的欲望。等巨人再有个几集结束了又有可以追的番了。
为什么会接近9分?不懂,这是我看过的最扯最无聊的一部哥斯拉了。成天念着一堆装逼扯淡的理论,面对怪兽都好像玩似的,半点紧张感没有的。而且都2030年了,这武器装备没有半点进步的?
【A-】难得的,以全精英视角来引导故事的哥斯拉作品。民众的逃亡与避难已经无关紧要,他们只是各种新闻画面的信息浓缩。于是借由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通过处变不惊的对谈来摆出设定推动剧情。当然不止于此,大段大段的聊天记录更是文字信息的泛滥(也是我最无法忍受的部分),反复的不明觉厉中构建起解谜的形式感。或许是“哥斯拉”这个IP最恰当的动画化改编,让「设定」凌驾于「场面」之上,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核恐惧的框架,而是利用本格SF的高概念来重构民俗神话。大结局里「过去」与「未来」成功形成了双向回溯,又是另一种语境下的《信条》,还告诉了观众究竟如何设计“AI唱歌拯救世界”的桥段。
嘛,至少比老虚和静野孔文那部哥斯拉强。用近未来科技来对抗怪兽这个想法很有魅力,以数学为载体所以搞得氛围比较“硬”,这两点比较加分。但圆城塔还是和《尸者帝国》时一样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搅屎棍netflix这次投资的品味似乎难得不错,圆城塔在尸者帝国里的华丽炫技表演虽然和伊藤计划不搭,但是类似的手法却和哥斯拉的神秘感起了美妙的反应。本作流畅度直逼电影,圆城塔完全放飞自我的疯狂假想实验,在13话篇幅内用紧凑的无可挑剔的剧情重启了一次哥斯拉的剧情,不看炫学表演也是极其优秀的悬疑作品。而炫学的部分抛开对ai的妄想等不需计较的毛刺,本身又是一次对时间的正攻,拟似科学体系也托圆城塔的风格做得极其像样,至于里面有没有理反正我还没想清楚,这文本量想要推敲还是颇费功夫的。果然哥斯拉还是要让庵野和圆城塔这些日本人来做,非常能满足已经脱离了怪兽杀戮或者怪兽英雄的直白粗暴血腥审美阶段的观众。美国人懂个屁的哥斯拉
有些差评完全不讲道理啊,从来没说过这片子主要情节是怪兽大战,合着名叫“哥斯拉”就只能拍成奥特曼模式?前几年的哥斯拉电影就不玩这套了,自己先入为主、还要骂货不对板?另外哥斯拉第3集就出现了,第7集上岸,某评论直到第10集原子吐息才知道那是哥斯拉,这智商也告别奥特曼以外的剧集了。前面这么多集都是正经情节,你不能因为你只看得下去怪兽毁天灭地就把编剧用心最多的部分叫做“走过场”……
啃了第三话生肉,我才明白自己为什么觉得庵野秀明的新哥斯拉会更好看,原因很简单,观众已经不买账单纯的大怪兽干架了,我们需要有人的故事,光是拆大楼,拆坦克没有任何意义,人类作为主角才能让我们有代入感,用三话的长度来烘托拉顿的出场恰到好处而又让人期待,作为哥斯拉的全新系列,起码这刚刚开始的第一步已经让人非常满意了!
漫不经心的态度,眼睛看起来没什么精神,而且好像还喜欢吃甜点,你难道不是坂田银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