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侠:红影迷踪

HD

主演:布鲁斯·格林伍德,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斯,詹森·阿克斯,约翰·迪·马吉欧

类型:动漫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蝙蝠侠:红影迷踪 剧照 NO.1蝙蝠侠:红影迷踪 剧照 NO.2蝙蝠侠:红影迷踪 剧照 NO.3蝙蝠侠:红影迷踪 剧照 NO.4蝙蝠侠:红影迷踪 剧照 NO.5蝙蝠侠:红影迷踪 剧照 NO.6蝙蝠侠:红影迷踪 剧照 NO.13蝙蝠侠:红影迷踪 剧照 NO.14蝙蝠侠:红影迷踪 剧照 NO.15蝙蝠侠:红影迷踪 剧照 NO.16蝙蝠侠:红影迷踪 剧照 NO.17蝙蝠侠:红影迷踪 剧照 NO.18蝙蝠侠:红影迷踪 剧照 NO.19蝙蝠侠:红影迷踪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蝙蝠侠:红影迷踪动漫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这一集由蝙蝠侠连载同名故事改篇。  这一次故事从蝙蝠侠的助手Jason Todd——第二任罗宾被小丑谋杀开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蝙蝠侠都活在悔恨的情绪中。在蝙蝠侠继续守护这个罪恶城市的多年之后,突然高谭出现了一位神秘的Red Hood。他以暴制暴地压制坏人,面对残忍的暴力就用更强大的暴力去镇压。这个横空出世的Red Hood一边让犯罪分子们头痛不已,一边也引起了蝙蝠侠的高度关注。而蝙蝠侠的死对头——小丑也一点不让他省心,继续制造多起麻烦。蝙蝠侠为维持正义、拯救城市,必须与神秘的Red Hood展开对战。Red Hood的真实身份是谁?他除了惩治罪犯还有其他目的吗?拜托了!姐姐2如花如荼第二季女人不是月亮我是车手纪念品2019幸运七人组男爵上帝也疯狂国语男主大甩卖呼吸2018法国圣达菲的美好假期不要抬头义胆骑士黄金背后世界上最致命的蛇开场白第二季改车大师:化腐朽为神奇第一季体感预报许世友出拳怪盗山猫樱时梦醒时分1992金色荣耀狮子王2:辛巴的荣耀激战奇轮奇怪的你真让我心动无国之殇翻滚吧!音浪!戏说台湾之女鬼观音见习生天生领袖老哥帮帮忙不速来客2010印度教父千秋诗颂远古入侵第二季犬之力隔壁惊魂守护者第一季回头是远方破裂 LaFracture那小子真酷好兄弟

 长篇影评

 1 ) 离开蝙蝠家族吧,渣蝙配不上你的爱

今天把将近四年中所有看过的蝙蝠侠漫画都做了一番标记和评分,一些小的个人刊和elseworld不属于出版书籍就没有标记。可能国内蝙蝠侠粉丝比较多,所以豆瓣上相关书籍都能按英文名搜得到。大概算了算其中的花费,加上零星几本Marvel和Image的,有六千多人民币……但比起日漫,还好还好,不算多。

蝙蝠侠漫画因为年代跨度大,参与创作的编剧和画师数不尽,所以质量参差不齐,也有个人喜好的原因,例如N52好评不断但我却十分不喜欢。再说说这本书,为什么那么多本batman当中唯独选了它写长评,因为它是一个闻者伤心,见者落泪的悲伤故事。

四个罗宾当中,我最喜欢红头罩,相比好孩子夜翼,至今没看出啥特色的红罗宾还有老爷亲生熊孩子达米安,他性格极端,对坏人下手狠毒,与老爷的感情纠葛也最深。然而这么一个少年小英雄,当年因为读者不喜欢他,觉得他这个罗宾暴力不听话,编辑就让他在漫画里被小丑拿撬棍狂殴至吐血,然后再把他炸死。如今因为DC宇宙一些莫名其妙的缘由,他从坟墓里苏醒,用手指挖开棺木和泥土,流浪街头,走过一段悲惨的迷失岁月才恢复记忆。回到哥谭市发现那个杀千刀的罪犯居然还活着,他视如父亲的蝙蝠侠居然没为他复仇!为了试探蝙蝠侠对他的感情,他在Hush这一本书中跟蝙蝠侠过了几招结果被暴打。怀着熊熊怒火,这次复仇的目标不仅是小丑更是蝙蝠侠。

一回来就大搞地下秩序,黑面具估计被他继续搞下去连黑帮大佬的地位都不保。他用的是枪,杀害了布鲁斯父母的武器,戴的是红头罩,小丑年轻时戴的,四处对坏人扔炸弹,当年他就是被炸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讽刺的味道,都想勾起蝙蝠侠的心痛。

我曾以为蝙蝠侠是很爱他的,只是不善言行让两人越走越远,最终无法挽回。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只看到了蝙蝠侠的虚伪,甚至对他的不杀原则反感。他口口声声说二少爷的死是他一生的痛,把他的制服一直立放在蝙蝠洞里,然而两人最终对决他妈的都干了什么?为了不让二少杀了小丑,一个飞镖直接割破他颈动脉,蝙蝠侠有对哪个反派下过这种杀招?!真他妈虚伪。两人的纠葛就在这一场大爆炸中落幕了,以一种令人心碎的悲剧落幕。后来的漫画中,蝙蝠家族全家福吃爆米花看电影时,二少在精神病院坐牢。我就觉得蝙蝠侠在这件事上完全是个人渣,是个差劲至极的父亲。反倒是电影得改编更具人情味。

最后贴几句二少说的话,看了那么多漫画,包括日漫美漫,这是我觉得最感人至深的对白。

我知道我让你失望,但我曾试着救你,Jason。
我不知道是什么混淆了你的判断力,是你的内疚感还是你的道德准则,布鲁斯,我原谅你没能救我。
但苍天在上,为什么?
他依旧活着?
无视他过去干了什么,无视他填满的坟墓,无视数不清的受害者……
无视被他弄残废的朋友(此处指batgirl芭芭拉)
我还以为他杀了我…我就会是你最后一个放纵他伤害的人。
如果是你被打到血肉模糊,死得那么痛苦,让你从这个世界消失…我会翻遍整个星球把这个可悲的恶魔揪出来然后送他进地狱。
你不懂,我认为你从来都不明白。
………
我不是在说企鹅人,稻草人或是泥脸,也不是谜语人或是双面人…
我说的是他,仅仅是他。杀他是因为…
因为他把我从你身边夺去。
我不能。我很抱歉。我不能那么做。
如果你不能杀了这个神经病,那我来,我会杀了他。
你只有爆头这一选项。我会把他的这个烂脑子爆了,如果你要阻止…你就必须开枪杀了我…对着我的脸。
不!!!
三…

 2 ) 哥谭骑士与红影迷踪:有什么差吗?我依然是萌神不是老饕

如果我好意思说自己的蝙蝠侠老粉就好了。

小学开始迷蝠男,跑遍几个市的碟铺和音像店却只找到寥寥几部片,看完后完全不记得导演演员姓啥名谁,光顾着对某部里布鲁斯想搞定维姬却不敢伸手的设定不爽了。
初中买了一本北京出版社平装本《蝙蝠侠.猫女》,藏在宿舍床上的被子里夜夜欣赏,倒背如流——从此其他反派们包括纠结而伟大的双面哟小丑呀企鹅耶谜语啦在我眼中都成了浮云,黑发碧眼(什么?你说金发碧眼?任由TV series荼毒的你哟,我深表同情)的赛琳娜才是我最爱的黑衣骑士心底的那颗朱砂痣。
再后来,我腐了。
再再后来,我上了高中,《天体之歌》把我击倒,从此爱小蝙小超,正义联盟和斜线漫。
再再再后来,诺兰来了,《侠影迷踪》里小蝙中了稻草人的毒,浑身冒着烟爬到楼顶任雨点击打他漆黑的面具,再加上紧接着阿福爷爷含着泪给床上昏迷着说胡话的布鲁斯擦伤口的场面,瞬间将我击倒。于是回归小蝙单向爱路线。(对不起呀克拉克,可是你实在太穷太阳光太好太强大了......)虽然《黑暗骑士》彻底架空小蝙,贝尔同学的长相和演技也未免失之于豪华路人甲之流,但结尾那被警犬追逐的背影和戈登爷子那对着蝙蝠探照灯的含泪一击哟.....不虐不bat,越虐越Wayne的定律真是屡试不爽。
直到再再再再后来的好久,我才去开了个batman/ironman的文,果不其然坑了。因为我跑去看《Batman: Under the Red Hood》和《Batman: Ghotham knight》去了。我当然看不出来前者是哪几集漫画内容和以前哪一集TV内容改编过来的,听不出来小丑的配音不如哪个某某的经典版,更不知道其编剧编过哪些特别篇,美术是哪位大牛;更从一堆四个字名字中看不明白后者的监督都是怎么个二线法,哪一个短篇的脚本原来是为川尻善昭准备的哪一个又本来是为今敏打造的,跟the Animatrix 又有什么可比性。我写以上这么多写起来也累看起来也累的排比句,只是为了提醒自己,虽然迷恋了蝙蝠侠这么多年,我依然无法成为一个Batman geek或者Bruce Wayne 考证专家。我的评论依然缺乏严肃性专业性指导性,我的感叹依然漏洞百出毫无考据自觉。但,这一切,都不妨碍我萌。

对,专业的萌固然是一种水平,不专业的萌又何尝不是一片真心?

好,言归正传。

《红影迷踪》在卖腐,这谁都看得出。至于有人说光是听Jensen Ancles的配音就听得出来,那就纯属咱腐女的一厢情愿了。当然《Supernatual》也是卖腐,但其实质是除了腐没有其他可以卖的。Jensen同学在《Supernatual》中的表现是敬业的(当然是双关语),so does he as the Red Hood. 有趣的是,他声线的磁性而缺乏厚度,用力而不到点上,试图暗黑却成了幽怨的品质却恰好契合了这一版的罗宾即Red Hood——一个不幸的,原本深有潜质的却夭折偏离的,过分强硬而不够强大的,固执而别扭的,痛苦而无法将自己彻底悲剧化(小蝙是个彻底悲剧化的范例)的,孩子/少年。可是那技巧的缺乏,还是让那段虐到死腐到死的“You know I thought,I thought I'd be the last person you'd ever let him hurt. If it had been you that he beat to a bloody pulp, if he had taken you from this world, I would've done nothing, but search the planet for this pathetic pile of evil death-worshipping garbage, and sent him off to hell”断句不顺底气不足,听起来超级的累。最给力的那句“Because he took me way from you”中的沉痛和懵懂,也被处理得好似犹疑一般。......到此打住——Jensen毕竟是个好同志嘛。
小蝙牙邦子咬得死紧,依然是念念不忘"my fault, my failure",死也不放过的那股劲。人设上那一点小处理,使得这一版小蝙看起来郁郁地中年了,大方下巴上的勾也被年年苦恨压得更深。辨析出来Red Hood扔下来的最后一个单词是Bruce,他噌的一下站起来,那眼里的惊/怒/喜/悔震荡不明一直延续到小蝙在飞机上对着阿福爷爷和天空忏悔时那低哑的三个所有格中,三个都是“my”。
看着这时的小蝙我就感叹,一个人靠着不原谅自己可以变得多伟大?等到他对着抓着小丑当人质的Jason说出"Sorry,I can't",我才想起来,所谓悲剧英雄其实就是一群拯救世界的同时不愿意放过自己的老混蛋——越不愿意越悲剧,越老越混蛋。


叹气。

结构是美漫的cliche回环式,Jason消失,一如他未被发现。除了时间随他逝去,似乎一切都没改变。只是当最后看到小蝙和爷爷怀着那样的欣然,看着那孩子第一次身着黄红相间的制服站在蝙蝠车上大笑放言:“This is the best day of my life”,我几乎忘记了这只是没带上面罩的Bruce视网膜上又一抹不合时宜的残像。而那少年的残像终于鲜亮而陈旧犹如一片灼痕,从蝙蝠侠的指缝间遗落,坠入了高潭市的黑暗中。我却不敢断言,他会否重合于猫女、双面、激冻人或、毒藤女之上。——高潭黑暗永远是多面棱镜加多重套环封锁起来的果核之谜。
小蝙则永远不愿意从果核里出来好好哭一场。

《Batman: Ghotham knight》无疑是悲剧了,宅男们互相宣告着。我只好伤心地附和他们,因为我得承认这六个小短篇里只有两个让我做了台词笔记。第一个短篇《Have I Got a Story For You》据说是改编自之前的TV版《黑暗骑士传奇》,制作班底全启用《恶童》的,开场果然就有很足的底气和惊艳感,其对于美式风格的模仿有种......咋说呢,渡边某一郎抽疯时的感觉。编剧也成熟得无懈可击(当然编出来的故事也是虐得无懈可击),对于故事的拆分、切割、重组、糅合的技巧驾轻就熟,当然也有偶然感太强的毛病。个人觉得这故事说明了一个关于小蝙的哥谭共识和人类惯性:他是不是一个超级英雄都还不在争论范围内,大家疑惑和热衷于揭秘的是他是不是个人,如果不是“它”是什么。这个共识通过孩子们戏剧化的描述若隐若现被摆到台前,最后与伤痕累累拖着沉重的步子跳进围栏的小蝙真身的出现,形成了黑色喜剧一样凄凉得让人想笑的对比效果。
——这可怜的娃。除了阿福爷爷和哥谭的反派们,真的有人在乎他/它是谁么?

第五个短篇《Working Through Pain》的画风和气质很像做《blood+》特别篇时的押井守,其中的Bruce人设仿若一个面色苍白和力量深藏的亚洲青年吸血鬼。光凭着这一点这一段也是值得仔细一看的。台词上花了很多功夫有意构造草线蛇灰和玄异氛围,我极惊异地发现其中冒出的一段是如此契合蝙蝠侠的个人气氛:
Bruce: Does that hurt,Cassandra?
Cassandra(低头看了看自己站在火炭上的赤足):It feels like being caught in the rain. An annoyance.
Bruce:Does it scar?
Cassandra:Bruce.....what pain does't?

这个小短篇的最后,小蝙抱着那一大堆枪是如此不知所措,as if they were all his scars. 然后他仰起脸,对着阿福爷爷茫然地说出了那句话,又是那句话:
Sorry,I can't.

恕我不对其他几个短篇做出更多评价。



 3 ) 相当出色的改编

这部动画好黑暗!无论是气氛还是剧情而言。Bruce Timm在DTV动画方面的尺度把握越来越精到了。音乐走Dark Knight电影的风格,和故事的基调配合得相当不错。

Bruce Greenwood的配音比我想象中好,很适合中年蝙蝠,但对于年轻一点的蝙蝠则感觉有些别扭。可惜小丑的配音不能行,还真是无人能够超越马克·哈密尔啊。

次代罗宾Jason的生死,是Batman历史中不可磨灭的一段故事。动画选取了Judd Winick的原作,并把A Death in the Family和Killing Joke的内容糅合了进去。

但是原作因为受到漫画里设定的限制,Jason复活的理由和最后的结尾都不能令人满意。得知动画版编剧和原作一样都是Winick,不免有些担心;但看过片子之后,发现之前的担心是多余的。动画版超越原作,或者说,这才是没有Superboy Prime胡闹的情况下,纯蝙蝠故事应有的面目。

开篇的交代方式不错,不过其实有泄底的嫌疑,因为观众会想导演安排这段情节必然是有用意的。当然看这部片子的人多数已经知道剧情了……

后面对A Death in the Family的修改比较合理,但也有些可商榷之处。把中东改成波黑固然有时间上的原因,也为的是给Ra's创造合理的介入机会,不必交代蝙蝠和Talia的纠葛。不过Ra's这里也太好人了……另外调包的手法也比较拙劣。

追逐和打斗场面很多,动作非常流畅,处理方法也多。虽然Red Hood的强悍程度有时有些夸张——他毕竟是凡人不是Man of Steel啊,真的能够拿脸撞碎各种东西自己一点事没有么……

结尾比原作好得多。相信绝大多数读者都曾想过蝙蝠干嘛老不杀小丑,虽然DC给过理由,大家勉强接受,但为此反而选择伤害其他人就说不通了。动画给的理由观众虽然也未必认同,但蝙蝠在此之后的行动则比原作显得合理得多。

夜翼本来就是打酱油的,对剧情影响不大,他的用处在于反衬Jason,可惜后半段弱化了这一点。不过,随便一个小混混都能知道他就是前罗宾么?

 4 ) 牛虻的故事

之所以用这个题目是因为Jason的故事和牛虻太像了,两个挣扎的孩子,和他们同样挣扎的父亲。


在故事的最后,Bruce选择坚守自己的信仰没有杀掉小丑,而让炸弹引爆,于是,Batman再一次失去了他的儿子。

然后我不禁想到了牛虻,那个同样被父亲抛弃的孩子。

他们曾经都是那样天真而不谙世事,都曾因为自己父亲的原因而痛不欲生,都曾凤凰涅槃,也都因曾挣扎着选择原谅父亲。这种原谅不仅出于爱,也因为这种爱可以让所爱之人痛苦。

就像Bruce对Alfred所说的:This doesn't change anything.It doesn't change anything at all.他所做的一切都不会改变了,因为是他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牛虻临死前对他的父亲蒙泰尼里神父说道:神父....您的.....上帝.....满意了没有?

在牛虻死后举行弥撒的典礼上,蒙泰尼里却如此说道:

“约翰福音里写着,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教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但是,告诉我,你们之中有谁想起过另一种苦难——那让自己儿子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圣父的苦难吗?当圣父从天堂的神作上向下俯视这加尔弗莱的时候,你们之中有谁想起过他的悲痛吗?”

 5 ) Let's talking about Jason Todd

Jason Todd说:

Why? I'm not talking about killing Penguin, or Scarecrow, or Dent. I'm talking about him. Just him. I'M DOING THIS BECAUSE, BECAUSE HE TOOK ME AWAY FROM YOU.

桶哥是我在Batfamily感情最复杂的一员。比如Dick一直是冷静温和成熟的大哥;达米安傲慢且道德感薄弱,但他终究还是孩子。唯独桶哥让我感受复杂。

桶哥简直是命途多舛的同义词。他在漫画中很多台词和举动都很戳心,他歇斯底里地向Bat吼出这些话的时候,我已经无法形容我的感受,只能说非常悲哀和心痛。

听说桶哥是因为当年太暴躁所以被观众投票杀死的,但是我觉得桶哥的性格反而是Robins里最复杂多变最吸引人的。

桶哥的出场非常惊艳,作为低龄游民的Jason在Bat夜巡的时候试图偷撬Batmobile的轮胎,展现了一个哥谭犯罪者的伟大志向和无畏追求。其实这时候Jason无所顾忌的性格已经初具雏形(不然什么游民敢偷蝙蝠车的轮胎)而且Jason被Bat抓住的时候依旧非常顽固,Bat大概那时候就觉得他会是个棘手的问题了。

Jason完全不同于Dick,Dick在被Bat收养前父母双全家庭幸福,而Jason流落街头偷窃维生,这造成了两人性格和价值观上的差异。Dick的道德感稳固,温和开朗,他的内心毫无阴霾。Jason性格里有非常阴暗和偏激的部分,暴躁易怒,愤世嫉俗,最重要的是他的底线非常模糊,有时候他会无法控制自己地将感情的好恶凌驾于理性和道德准则之上,他的性格能驱使他做出很可怕的事情。

Bat当初收养桶哥是出于想带着桶哥走上正道的想法,所以当桶哥复活成为Red Hood后Bat说Jason is his failure;因为他不仅没有从Joker手下救出Jason,也没有教育好Jason,重塑他的性格。

但是颇为讽刺的是,在闪点世界里,Jason没有遇到Bat,没有被Bat救赎和教导的他却成为了一个神父,对半夜闯入教堂的伤者出手相助;那时的Jason冷静温和,完全没有桶哥愤世嫉俗的影子。虽然之后Jason的遭遇我没有找到漫画,但单单从这篇来看Bat想要引导桶哥走上正道的想法简直是自我满足,桶哥在没有他参与的人生中反而过得更加幸福和正直。

但是我们不能从结果看问题。

Bat对桶哥的人生的影响绝对利大于弊,虽然Bat让历届Robins都过早地接触了哥谭的残酷和血腥,但是他对桶哥而言是一个引导者,一个偶像,一个父亲。他给了桶哥完全不同的人生和深藏其中的关爱,对此桶哥回以尊敬和爱,桶哥对Bat歇斯底里的怒吼,和Dick为Batman的身份大打出手,剧中和Bat的厮打战斗,全部源于他对父亲的敬爱和巨大变故后的失望与愤恨。

桶哥自己一定觉得有Bat参与的人生是值得的。

Under the Red Hood里的桶哥配音是Jensen,最知名角色是Supernatural的Dean。Jensen是铁杆Batman迷,所以他演绎的桶哥的声音太到位了。(据说Jensen给桶哥配音时还哭了,这绝对是真爱;如果DC能拍Red Hood真人版,我很希望Jensen演Jason,虽然体重似乎不太达标)

自从知道是Jensen配音以后,我总是不自觉地把Dean和Jason联系起来。

桶哥对Bat说:我不是要求你杀企鹅人,稻草人或者丹特。我要求你杀的是小丑,因为他从你身边带走了我。我以为我是最后一个你会让他伤害的人。

他还说:如果小丑从我身边带走了你,我会不惜一切代价把他找出来杀了他。

Jason字字锥心泣血。他的想法和感情很值得玩味。

Jason在Red Hood里对Bat的报复和之后漫画中若即若离的态度是由他之前强烈的敬爱引起的。他对某人怀有真挚热烈的情感时,潜意识里渴望着相同的平等的情感,但是Bat不会对别人怀有超乎理性的感性情感。Bat有感情,但是他永远不会放任自己的理性凌驾于感情之上,因为这就是Batman存在的意义。

所以当桶哥发现Bat对自己的感情远没有他的底线重要,他发现Bat对他的感情并没有自己对Bat的感情这么强烈的时候,巨大的失望和落差会驱使他报复Bat。

桶哥和Dean某种程度上很相似,爱憎分明,性烈如火。Supernatural中Dean几次在魔法或者怪物的影响下吐露内心真实的想法时,他怨恨的都是Sam的态度。比如最经典的一幕,Dean在自己的天堂里看到年幼的Sam在堪萨斯的烟花下欢呼雀跃,而Sam的天堂却是他在斯坦福求学期间独自一人和宠物狗度过的两周,于是两人争吵,然后Dean丢掉了一直随身携带的护身符。从亲情角度理解这种举动:Dean为家庭奉献自己,牺牲自己的正常生活和全部人生,他并不是在要求Sam和他的家庭回报自己,他寻求的是肯定与意义,即自己的奉献和牺牲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但是Sam因此萌发的对独处和自由生活的愿望却让Dean的奉献显得毫无意义,自娱自乐。

而桶哥对Bat爱憎纠结的感情也源于他寻求的肯定和意义,他渴望自己能得到Bat的肯定,希望自己的死亡能有意义,这意义的体现就是杀死Joker。桶哥痛苦地死去,莫名其妙地复活,当他看到Joker依旧活蹦乱跳肆无忌惮的时候,他内心的失望和落差可见一斑;他自然而然觉得自己的死亡毫无意义,至少对Batman而言。

(但是我要强调一点,Dean的道德底线比Jason高不少。)

最悲哀的是,Jason这种渴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首先,Because Batman shall never cross the line. Batman作为DC Comics和Supery分庭抗礼的超级英雄,第一位没有超能力或者说唯一的超能力就是有钱的超级英雄,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克制,冷静和坚守底线。基本除了犯罪辛迪加这种全员黑化的世界,Bat没有黑化过。Supery可能会黑化,因为他无人可敌的能力可能会啮噬他的理性;Wonder Woman可能黑化,因为她本身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就与人类不符,她遵从的是自身的感性判断。但是Batman从不会越线,这是他的行动准则,是Batman存在的唯一意义。

有一段时间的DC Comics和Nolan的Dark Knight系列都曾企图把Bat神话。Nolan还用了《双城记》中Carton最后的话来形容Bat的伟业。此时的Bat克制自己的感性,冷静近乎无情地铲除犯罪,必要时毫不犹豫就能牺牲自己的生命,却从不会越线。

这种情况下个人觉得Bat对底线的坚守已经是病态的。他一生的爱侣是哥谭,所以无论是Jason还是Dick,Superman还是Alfred,他都不会为他们越过底线,杀死罪犯。

Jason要求Bat杀了虐杀自己的Joker,况且Joker本来就屡教不改丧心病狂。这并不是一个过分的要求。但是他却是在要求Bat放弃自身的存在意义。

第二点,我通常情况下认为,Superheros是不应该cross the line的,他们不应该杀死supervillains,但是针对哥谭的精神病罪犯,尤其是Joker,我支持该杀就杀绝不手软。

桶哥关于Scarecrow和Penguin和Dent与Joker的比较,这两者除了有没有杀死桶哥以外,我认为丧心病狂程度是大大不同的。我相信Harvey Dent如果碰到Robin Jason,在硬币人像朝上的情况下,也是会杀了Jason的;也许一枪爆头,也许一剑穿心,但绝对不会用撬棍虐打一个孩子然后把他炸死(顺便一提,Joker另一丧心病狂的罪行就是找人轮奸了Batgirl Barbara)。简而言之,Joker这个人是毫无下限的。

有人说,没有底线的Jason连犯罪者都不如,比Joker还危险。我只能说:呵呵,您真是高看桶哥了。桶哥充其量只是道德感薄弱底线模糊,Joker不要说底线了连下限都没有。

说真的,纵观Joker先生血迹斑斑的犯罪史,我真想不出Joker干不出来的事情。

Penguin是拉帮结派的黑社会Boss,Ivy是激进环保主义者,Dent曾经是个正直的好人但是经历了巨大打击而黑化;Supery的宿敌Lex Luthor虽然卑鄙阴险,但是还是一个有思想有追求有格调的反派,坚持着自己anthropocentric的理念排斥外星人和超级英雄主义,在Injustice League他也为人类做出了高尚的牺牲;Flash的老冤家们无赖帮算是卖个萌小打小闹了。Marvel的万磁王也是亦正亦邪的角色,Loki作为一个锲而不舍的反派也展现了自己的孤独缺爱的内心(而且Kid Loki魅力十足)。一般反派总会有点黑历史才变坏,或者是太过偏激地追求理想,或者为了权力或者财富,唯有Joker是无条件无原则无原因无追求地犯罪,深谙损人不利己之道。

四无反派Joker在一众反派中由此显得遗世独立。再加上Nolan三部曲中Heath的出彩演绎,Joker形象一时间风靡全球,荣膺最受欢迎反派。

这时候恶性循环已经很明显了:Joker因为其毫无下限丧心病狂的特点受到欢迎,观众读者追捧这个角色,编辑部出于销量考虑增加该角色的戏份并把其画得更加丧心病狂,读者朋友们更加买账,于是编辑部又开始塑造一个更加邪恶的Joker。

Injustice League漫画里编辑甚至通过Supery之口说Bat爱Joker,他在享受和Joker之间你抓我跑的游戏。因此Joker这个角色可谓奠定了Batman永远的敌人这一印象。同样,Nolan三部曲神话了Batman,但观众却将Joker推上神坛。所以,Joker这个角色是很难有被Batman杀死的一天的。

我本来还是很欣赏Joker这种纯粹为恶的恶棍的,觉得他比较适合干件大事后消声觅迹的,但是编辑部出于商业目的和人气因素常常把Joker拉出来犯罪,末了Batman还仅仅把他扔回阿克汉姆,他在阿克汉姆度个假后又跑出来继续犯罪;所以我已经审美疲劳了,且对于Batman隐忍他这么多次感到愤怒。

(所以虽然不义超滥杀无辜,但是对于其杀死Joker的行为我还是给予好评的)

偏题了不少,结论就是Bat是永远不会为桶哥杀死Joker的,其一Batman never crosses the line,其二Joker is so popular。所以桶哥身上的悲剧性质越发浓厚,即使后来他加入了法外者,有了Roy和星火这样的同伴,他的悲剧气场依旧有增无减。

比如桶哥回家后对着空空荡荡的房间说“你好啊,床”“你好啊,枕头。”

比如在达米安死后,Bat竟逼着桶哥回忆他复活的过程。桶哥站在一旁看着达米安从池水中复活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

即使重获生命,即使灵魂依旧,Jason Todd和Bat永远不会恢复到曾经的父亲与儿子,Jason也永远不再是Bat身边活泼的Robin,他是红头罩,他是法外者。

已经产生嫌隙的感情是永远无法挽回的。

 6 ) 布鲁斯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重

整部动画走了近几年的黑暗风格,尽是翻蝙蝠侠黑历史的老底。Joker的人设也按着黑暗骑士的来,只可惜神采和配音都与这个变态狂相去甚远,沉着淡定有余,疯狂和歇斯底里不足。希斯莱杰那一版就是无法逾越的经典啊。

对于蝙蝠侠这样的黑暗英雄,人们或许正是喜欢他的故事中所展现的那股背地里所背负的沉重。每个人都有着无法言说的不能承受之重。蝙蝠侠为我们找到了心目中释放抱负和宣泄沉重的出口。

蝙蝠侠人生两个最大的失败,一是因失误而创造了Joker,此后成为与他共存亡的平行自我;一是因失误而未能解救Robin,让原本就莽撞冲动的少年误入歧途,或者说终于寻回了本我。

这都是布鲁斯韦恩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重量。

其实谁又能说蝙蝠侠就是绝对正义的呢?正义和邪恶的定义该由谁来决断?他的独断独行、他所信奉的惩罚信仰,是否本身就助长了周遭朋友的不信任,以及罪恶的滋生呢?

其实,老布鲁斯只不过是个不善于表达爱罢了。父爱深沉,布鲁斯对杰森也好,夜翼也罢,种种误会,种种矛盾,只是因为这个老男人只懂得默默地用行动去拯救,用信念去化解。

许多年后,红头罩下的那个男孩,已经褪去了当年的稚嫩。我们更愿意将这个故事理解成青春期的叛逆少年在野蛮生长历程中经历挫折的一个插曲。

希望终有一天蝙蝠侠大结局时,你能够再次出现,为恩师送行。

夜半YY。

 短评

限制级,跑酷,回忆杀,傲娇真传。淡定秘书赞。

9分钟前
  • Rebel Scum
  • 推荐

作画质量超高!jensen和redhood灵魂附体。夜翼可以再酱油一点么……

11分钟前
  • 路西法的信徒R
  • 力荐

挺不错的这集 有了挺多悬念 多谢大哥指点 现在我所有的心思都放在 todd怎么穿着钢人的盔甲!

14分钟前
  • Frank
  • 推荐

From Robin to Red Hood。师徒对决。作画精致,而且画面颜色融合的很好,台词都相当不错。

16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蝙蝠叔你到底有多纠结

18分钟前
  • sheepwhite
  • 推荐

基情!!蝙蝠侠爱的还是小丑有木有,罗宾你就退位吧~~最后十几分钟要表现的就是,罗宾深爱蝙蝠侠,嫉妒蝙蝠侠爱小丑,欲杀小丑,蝙蝠君止之,小丑大喜,罗宾伤心之~~~

21分钟前
  • 疼疼(电动版
  • 推荐

布鲁斯,你还记得当年大明湖畔的那个杰森吗?

26分钟前
  • XDash
  • 力荐

脑子里一遍遍在回响“Because he took me away from you...you...you..you.......”

31分钟前
  • Ving
  • 推荐

次代罗宾的逆袭,小超人的重启之外的时间线,那深深的父子般基情啊,超人得吃醋

35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推荐

为桶心碎成渣渣。所谓投票阴谋论有何意义,你们把桶的生死交给读者投票的那刻起,就已经完成社会意义的谋杀了(过激

38分钟前
  • Finrod
  • 力荐

好悲伤的故事。唉。很不过瘾。

41分钟前
  • Jin
  • 推荐

回忆杀+流畅的动作打斗戏,没想到jason是jensen配的音!!!!

46分钟前
  • Zoe
  • 力荐

dean

51分钟前
  • 尼斯达
  • 力荐

诺兰的前传系列确实开创了一个良好的标准!

55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基情四射!!!!DEAN的配音DEAN的配音!!!DEAN你果然把基情延续到这里了吗!!!!

56分钟前
  • 力荐

杰森托德二代罗宾的死是老爷一生的痛。Jason仿佛用自己死亡的代价,向那个世界咆哮出他的疑问。为什么犯人不能被处决,为什么法律和规则凌驾在一切之上,为什么他们不能做正确的事情,为什么他必须被杀死……

1小时前
  • Leon Winters W
  • 力荐

好基情.蝙蝠侠的少年养成计划失败...罗宾吃小丑的醋了.于是乎罗宾和蝙蝠侠这两口子闹别扭打打杀杀一场...总结起来就是蝙蝠侠与罗宾的虐恋情深..恩恩..

1小时前
  • 还行

罗宾对蝙蝠侠说:摩西教导我们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蝙蝠侠说不,子曾经曰过: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二人相持不下,小丑长笑而遁。

1小时前
  • 芦哲峰
  • 还行

罗宾已经成为蝙蝠侠传奇的一部分,而二代在历代中也是最特殊的。初代迪克有自己崇拜的父母;三代德雷克和四代史蒂芬妮并未多着笔墨;五代达米安则是布鲁斯的儿子;而杰森对布鲁斯的感情是介于师傅和父亲间的。片中亮点是二人对峙的一段,布鲁斯表现出自己内心的坚强,杰森则表现出对蝙蝠侠爱恨的矛盾。

1小时前
  • 汝就做吾的犬吧
  • 力荐

看的原因有二,一个是对电影系列的爱屋及乌,另一个是Red Hood是美人配滴音!其实看的时候一直在YY这样一个画面就是——Bale和Jensen互殴的场景,蝙蝠侠和罗宾的...不过Jensen要是真演Red Hood首先要减肥...这个也可以向Bale请教...

1小时前
  • MaxZ 等等等等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