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家物语

已完结

主演:悠木碧 / 樱井孝宏 / 早见沙织 / 玄田哲章 / 千叶繁 / 井上喜久子 / 入野自由 / 小林由美子 / 冈本信彦 / 花江夏树 / 村瀬步 / 西山宏太朗 / 桧山修之 / 木村昴 / 宫崎游 / 杉田智和 / 水濑祈 / 梶裕贵

类型:动漫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1

 剧照

平家物语 剧照 NO.1平家物语 剧照 NO.2平家物语 剧照 NO.3平家物语 剧照 NO.4平家物语 剧照 NO.5平家物语 剧照 NO.6平家物语 剧照 NO.13平家物语 剧照 NO.14平家物语 剧照 NO.15平家物语 剧照 NO.16平家物语 剧照 NO.17平家物语 剧照 NO.18平家物语 剧照 NO.19平家物语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平家物语动漫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祇园精舍钟声响,世间诸行总无常。沙罗双树花说法,盛极必衰是沧桑。”                                       平安末期。眼看平家一族将在权力、武力、财力等各方面极尽荣华。拥有看见亡者之眼的男人·平重盛,遇见了拥有看见未来之眼的少女·琵琶。少女预言道:“你们不久便要灭亡。”                                       由贵族社会转为武家社会——日本实现历史性变化的、动荡的15年拉开了序幕。                         秋叶原冥途战争全能战将鲍比茶舞查莉成长日记第三季没谈过恋爱的我动物界青春奇侠 漫画奇侠恐怖秘籍星际之旅:奥德赛勇敢的世界妄想代理人不快乐的假期清秀佳人这个高中没有鬼3我们的1944裸婚时代2011飞来横财 2024血溅荒原之响马三毛流浪记续集球爱情缘韩战全彩实录悠哉日常大王第三季OVA美女武士穆桂英挂帅逃学威龙2粤语版最后一冬合法入侵月光光心慌慌5重返孟买潜行者天注定无效幸福敲了两次门娃娃屋雾中王子辩护夜访吸血鬼 第二季欢喜姻缘

 长篇影评

 1 ) 平维盛:若身沉于沧海之底,亦能飞升紫云之上

这篇文章想聊的是平维盛。文章标题来自《平家物语》中《维盛投海》一章的原文,在山田尚子的《平家物语》动画当中,这句话用镜头具象化地表现了出来:那智海倒映漫天的紫云,维盛在扑向水中的同时也飞向了天空。八年前我第一次读《平家物语》的时候,读得很粗,但是一下子就记住了平维盛。借用柯南里的一句台词:他就像一股深秋里的寒风一样,一下子就消失了。

但是在B站看番的时候,大部分弹幕都对平维盛颇有微词——这让我有点难过。弹幕说平家败亡的重要原因即是平维盛打了两场关键的败仗。很有道理,他确实前期拉胯、后期摆烂。但是我仍然能感受到他沉重的悲伤。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我想知道这种悲伤的来源是什么。

平维盛是平家人物中格外重要和特殊的一个。从地位上说,他是平重盛的嫡长子、平清盛的嫡长孙,平家毫无疑问的继承人;他生得极其俊美(原文每提及他都必定用大笔墨写他的容貌),兼有才华,极受父亲与祖父看重。从对主线的推进作用来说,他指挥的两场战役都是平家衰落的著名败仗:富士川之战中,平家军队将水鸟振翅的声音当作源赖朝军队的弓箭声而望风而逃;俱利伽罗谷之战中,平家七万大军被源义仲军队驱赶到谷中摔死。他的结局也与平家大多数人大不相同:在平家日渐衰弱以致于一门流离时,平维盛选择出走并落发出家,并在平家最后败亡前投海自尽,时年二十七岁。

在动漫中,山田尚子将“胆小”或说“怯弱”提炼为人物形象的最主要特征,并加入了原著当中没有的“温柔”,两者互相解释,以此作为人物的一体两面。他与平重盛的其他几个儿子资盛、清经并列,三者的性格特征构成了对照,也解释了三人为何走向了不同结局。这一刻画补全了平维盛的人物形象,合理串起了他人生中的重要事件;但是我还是觉得哪里有些缺憾。

《平家物语》对平维盛的刻画,与其他人大不相同。《平家物语》的人物塑造非常丰富立体,全书十三卷中刻画了数量巨大的人物形象。为保持作品结构完整,作者往往采用在以时间顺序布置的平家兴衰的主线中讲述人物对主线的贡献、在主线外插叙人物轶事的方式丰富人物形象。这种插叙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表现为连续的小故事,刻画对象为源平两家的主要人物,典型代表有第三卷中连续的《医师问答》《无文太刀》《灯笼大臣》《献金远渡》四个故事,在主线剧情发展到小松内大臣平重盛去世时插叙平重盛的生平事迹,主线与小故事相互交叉以强调这一主角人物的性格特征;另一种则是对主线周边小人物的单独刻画,典型代表有第一卷中的《祇王》、第九卷中的《敦盛之死》等,仅用一个小故事讲述人物命运。虽然这些小人物的命运往往对主线发展没有直接影响,但他们的遭遇与思考是主线情节的缩影,若隐若现地展现作者对于大历史的复杂态度与情绪。

然而,《平家物语》对平维盛的刻画不属于上述的任何一个。全书没有插叙平维盛的故事,平维盛的相关情节完全出现在主线的正常时间顺序当中。但是,在描写平维盛对主线的最大影响——他指挥的两场关键战役时,作者对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几乎只字不提,与对其他战役中主将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相反,作者大篇幅写了平维盛出走、出家最后投海的情节。可以说,平维盛是一个一直存在于主线的影子当中的人:他很重要,在主线的时间也很长,但是给人的印象非常单薄。因此,后人对平维盛的理解往往是较为平面的“懦弱”“缺乏胆识”,对他的印象限于两场大败与独自出走,仅此而已。

这正是平维盛形象不同寻常之处。《平家物语》全书从不避忌对人物的直接批评,其中,武士的懦弱与退缩是最会被猛烈攻击的点。但是,即使是在全军临阵逃跑的富士川之战中,作者也并未批评平维盛的胆怯与懦弱。纵观书中对平维盛的所有描写,与其说他形象单薄,不如说他的形象与所有类似的人格格不入:作为武士,并未描写其战斗场面;作为平家继承人,并未记叙他在平家发挥的作用。因此,《平家物语》想要塑造的平维盛,可能不是以上两种中的任何一个。

要讨论平维盛的形象塑造,首先需要梳理书中关于他的片段。全书十三卷中,一直到第七卷第十四章《维盛离京》之前,对平维盛的描述都是零碎的。有关两场战役的摘取如下:

大将军权亮少将维盛,时年二十三岁,容仪英伟,威风凛凛,即令妙笔丹青亦难绘其神采。(第五卷第十一章《富士川》)

同年十一月八日,大将军权亮少将维盛逃回新都福原。入道相国(平清盛)怒极,下令道:“大将军权亮少将维盛流放鬼界岛,侍大将上总守忠清拟罪处死!”……同月十日,大将军权亮少将维盛不但未遭流放,反升为右近卫中将。群臣愤愤不平,纷纷在私下非议:“大将出征,未立尺寸之功,兵败逃归,竟然还要升赏他?”(第五卷第十二章《五节会》)

平家大将军维盛、通盛,仅以身免,收纳散卒,退往加贺国。七万余骑仅两千左右逃出。(第七卷第六章《坠落俱利伽罗谷》)

由此可见,一直到平家离京出奔前,对平维盛的刻画都非常单薄。一方面,这类描述全为事实性描述,且没有平维盛本人的任何想法;另一方面,富士川与俱利伽罗谷战役应当是平维盛在平家主线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是作者一笔带过。同时,这些段落中已经在反复强调平维盛的主要特征——长得好看(狗头)。这是一种世俗的价值特征。而从《维盛离京》一章开始,平维盛以另一种非常世俗的大篇幅重新进入了主线:

小松三位中将维盛,虽早就料到有一天将与妻小远别,但事情果真发生时,仍不免悲从中来。他的正室,乃故中御门新大纳言成亲之女,端的是名媛美姝……她为维盛生有一子一女,子唤六代,今年十岁;其妹八岁,冰雪可爱……三位中将嘱咐夫人道:“诚如之前所言,吾将与一门同族齐奔西国……吾若身死,你万万不可出家,应再寻一户好人家嫁了,既能免自身寡居之苦,又可将两个孩子养育成人。凭你的美貌,世上中意你的男子定然不少。”如此竭力劝慰,夫人却只是一言不发,掩面啜泣。到得维盛即将出门时,她一把拉住夫君衣袖,哀道:“……想当年你我定下百年之约,在野愿同为露珠、在海愿同作藻屑。而今你却说出这种话,夜静更深时的种种蜜语岂非都成了虚言?……似这般留在京城,真是为难啊!”这番话既恨又恋,三位中将心伤不已,叹道:“夫人说得甚是,遥想当年你方十三,我也不过十五,少年定情,火中水底,皆敢携手共入……待日后安顿下来,我再来接你们。”说罢硬起心肠,起身来到中门廊下,取铠牵马,正要跨上马背,若君姬君一起奔上前来,拉住父亲的铠袖和腰甲嚷道:“父亲大人上哪儿去?我们也要去,我们也要去!”仰面痛哭,不忍分离。(第七卷第十四章《维盛离京》)

再说小松殿的公子们,在三位中将维盛带领下,兄弟六人……追上了西行的御驾。大臣殿宗盛正等着他们,大喜道:“怎的这么晚才到?”三位中将道:“只因家中幼子不舍分离,只好反复劝慰,故而来迟。”大臣殿道:“骨肉分离,实为惨事。为何不带六代同往西国呢?”维盛心头酸楚,泪流满面,悲道:“此去前途未卜,不敢携子同行。”(第七卷第十九章《一门离京》)

这里的世俗取向指家庭,尤指小家庭。平家人物故事当中,有夫妻之情(平通盛与小宰相,第九卷第十九章《小宰相投海》),有父子之情(平知盛与平知章,第九卷第十七章《知章之死》),但妻子儿女共同进入叙事的只有平维盛。同时,在其他人的亲情故事旨在表现战争对家庭的伤害、其中家庭是被动受害方时,平维盛的家庭在他的行事中占据了绝对主动权。在将妻子儿女留在京都之后,平维盛受到家主平宗盛的猜忌,认为他有心逃回京都,开始孤立他并削弱他的势力。

另外,俱利伽罗谷之战后,平维盛再未参加过任何战役,其后的一之谷合战中,平家官位最高的大将变成了小松新三位中将平资盛,平维盛因病留在了屋岛,完全失去了战斗能力。同时,虽然书中并未描述俱利伽罗谷战役后平维盛的心理变化,但从他将妻儿留在京中以及其他一些迹象可以看出,此时的平维盛已经产生了厌世情绪。他的情绪可参见同一时期小松殿三子、左中将平清经投海一段:

小松殿三子左中将清经,生性沉默少言,常郁郁寡欢。眼见家国日危,自思道:“源氏已陷京都,而今又遭维义逐出镇西,平家如落网之鱼,无处遁形,离灭亡之日恐怕不远了。”某夜月色溶溶,清经步出船舱,立于船头,但觉心中一片澄净,遂横笛吹曲、朗咏和歌、念佛诵经,然后从容投海而死。(第八卷第四章《撤离太宰府》)

平清经的投海对平维盛冲击极大,在他托人带回屋岛的遗言中可见一斑:

“左中将于西国投水,备中守于一之谷殒命,我又深陷难堪境地,乏善可陈,此诚极可哀之事也!”(第十卷第十章《维盛出家》)

这种情绪的出现,在一之谷合战后,留在屋岛的平维盛收到夫人与子女的来信时再次得到了证明:

三位中将拆阅子女信笺,思念家人之心更盛,泣道:”今观此信,登减我弃离秽土之勇。阎浮有情,令我往生净土之愿稍抑。罢罢罢,且先取道山路回京,与爱妻儿女再见一面,之后再行了断吧!”(第十卷第一章《悬首示众》)

总结来说,出家投海之前的平维盛面临着被家族抛弃,兄弟先后自尽或战死,平家已经穷途末路,自身也由此产生厌世情绪的境况。同时,虽然心系妻儿,但是平家败局已定,与妻儿相聚、甚至是与妻儿相认都会给他们带来危险。基于这一背景,《平家物语》展开了对平维盛最为丰富精彩的一段描写——从出家到投海的全过程。

平维盛从屋岛出走后,来到高野山见到旧交泷口入道并剃度出家,一路参拜各种神社后参拜熊野三山,最后在那智海投海。共有五个连续章节讲述这段故事,按顺序排列后为:《横笛》,主要讲述泷口入道出家的故事;《高野山》,讲述高野山的历史;《维盛出家》,讲述平维盛如何落发出家及交托后事;《参诣熊野》,关于平维盛意图通过参拜断绝尘缘;《维盛投海》,关于平维盛死前的场景。这一长段并不是完全按照时间顺序,因此我将以三条主要线索重新组织这段内容。

前两个线索是前文已经提到的两个世俗特征,即平维盛的美貌和家庭。拓展阐释这两个特征,美貌实际上代表了平维盛生来就有的东西,包括生在平家最盛时期的高贵出身以及他自身的美貌与才华;家庭则代表世俗的情感。在《平家物语》中,这两者是牵绊平维盛最深的因素,他也在尝试摆脱。接引平维盛出家的泷口入道,曾与女官横笛相爱却不受父亲支持,为不辜负横笛的情意也不失敬于父亲而出家。泷口入道的过往即是平维盛当时所面临的困境,即家庭与家族的责任产生了冲突,因此泷口入道出家的行为成为了平维盛的参照。平维盛试图追随泷口入道的人生轨迹,但是他面临的困境与泷口入道大不相同。因此这几章事实上的重点是在讲述平维盛是如何既不为世俗所容、又无法脱离世俗的。

章节在容貌上的相关描述如下:

小松三位中将维盛,登高野山寻到泷口入道,一见之下,深感其姿容变化极大。往日在京都时,他身穿直衣,头戴立乌帽子,整整齐齐,鬓直不卷,乃是位风度翩翩的美男子。今日于出家之后再见,其年纪虽未满三十,却已是一副枯瘦衰颓的老僧模样。然其一身墨染色袈裟,映衬出潜心入道的高僧风范,维盛见了,颇生几分歆羡。(第十卷第八章《横笛》)

维盛在高野山自怨自艾,涕泪交流。海风吹黑肌肤,相思苦苦折磨,他变得消瘦萎靡,令人无法辨认。只不过与凡夫俗子相比,他的面庞仍然俊朗。(第十卷第十章《维盛出家》)

此后维盛有言:“恋我姿容者,今朝请一见;见后心中自无情。”可见弃俗之艰难。(第十卷第十章《维盛出家》)

隐居那智修行的僧人中,有位以往识得小松三位中将的老僧,悄悄对同修僧人道:“那位修业者,你们认得是谁么?他就是小松内大臣嫡子三位中将殿。安元二年春,彼尚任职四位少将时,法住寺殿举行法皇五十御寿贺典。其父小松殿官居内大臣兼左大将,伯父宗盛官居大纳言兼右大将,一起列席阶下。此外尚有三位中将知盛、头中将重衡等一门中诸多族人,人人意气风发,盛装出席,立于庭中。这位小松三位中将帽簪樱花,足踏青海波舞,眉目如画、风采如花露娇媚;舞姿翩跹、舞袖随风翻飞,光华照耀天地。建春门院命关白殿为御使,恩赏御衣一领。其父内大臣躬身拜领,接过御衣置于爱子右肩,而后恭敬礼拜法皇。此荣耀当世无匹,座中平辈殿上人,无不钦羡有加。大内中有女官赞道:’真好似深山万树中杨梅独俏啊!’就是这样一位本来要做大臣、大将的贵公子,今日却落到这步田地,实是大出意料之外。世易时移虽是人间常态,但毕竟极为可怜可叹。”(第十卷第十一章《参诣熊野》)

而关于家庭与感情的牵绊如下:

(随从与三兵卫、石童丸抢先自断发髻、剃发出家)维盛见二人已先于自己出家,越发急迫,遂口诵佛偈三遍:“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断;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也终于如愿剃度。(第十卷第十章《维盛出家》)

(维盛)遂祷告道:“垂迹本地阿弥陀如来,请依摄取不舍之宏愿,导我往生极乐净土!”又加意祈祷道:“留置故乡之妻子,亦请保佑平安无恙。”他既想弃离浮世、真实入道,又俗念妄执、情根难断,诚为可哀也。(第十卷第十一章《参诣熊野》)

“此身将如泡影消失尘世,但京中夫人子女仍在翘首期盼自己归来。若是知道夫君慈父已赴冥土,该会如何痛断肝肠啊!”思潮起伏,不能自已,遂停止念佛,松开合十双掌,向圣僧泷口入道叹道:“既为人身,妻儿牵缠,生时思之不尽,死后又妨证后世菩提。此刻心中实是难舍俗情,当真是罪孽深重。请大师听我忏悔。”(第十卷第十二章《维盛投海》)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线索,是他的父亲、小松内大臣平重盛。虽然平重盛在第三卷即已病逝,但作为《平家物语》最着力刻画的理想化人物形象——文武双全、儒雅温柔、平家权臣中唯一一个能预见平家未来衰亡的人,他的影响一直持续到平家彻底覆灭。在去世前,预感到平家不会长久的平重盛在父亲平清盛和后白河法皇之间努力调停,最后两头不讨好,逐渐在平家内部丧失势力。而在他去世之后,平家开始更显著地败落,平家人渐渐开始明白了他的用心和伤心:

贞能返京后,于西八条火焚废墟上支起帐幕歇了一夜,因不见平家子息,不禁心头凄楚。又想起源氏铁蹄或将蹂躏族坟,遂诣小松殿之墓,掘坟见骨,感怆而泣道:“君辞世未远,吾一门已穷途末路。古书云:’生极必灭,乐尽悲来。’天下悲哀事无出其右。想尊驾早有彻悟,祷祝于佛神三宝,遁入净土,实是高明。彼时贞能就便该追随同去,却因贪恋凡躯,遂有今日痛苦。待死期临时,望尊驾接我同赴佛土。”而后收重盛遗骨,送至高野山;坟土尽数投入贺茂川中。(第七卷第十九章《一门离京》)

而对于平重盛来说,平维盛是他最喜欢的孩子:

翌日清晨,嫡子权亮少将维盛正要去法皇院所,内大臣唤住他,道:“为人父者,本不应自夸其子,但你在小一辈中确实堪称佼佼者。可惜现今时事多艰,前途殊难预料,实在令人担心。”(第三卷第十二章《无文太刀》)

平维盛自尽的这条路上,他重新遇见了关于父亲的一切,也重新思考了平家与自己的命运。他离开屋岛是为了潜回京都见妻儿一面,但此时本三位中将平重衡已经被源家生擒、游街示众:

“本三位中将遭生擒后,听说就是沿着这条大路游街示众,随后在京都和镰仓受尽羞辱。此事对平家而言已是大耻,若己身也在此沦为阶下囚,怎对得起亡父的英名?”为此故,他强忍住入京的迫切心情,绕道前往高野山。(第十卷第八章《横笛》)

也就是说,在一开始想到父亲时,他想到的是家族的威望与声名。但在经历了漫长的参拜之后,他终于理解了父亲当年参拜熊野神社时的所思所想,即所有的威望与声名都终将走向毁灭,不论是盛极一时的平家还是他自己:

待到夜深人静时,维盛祷祝于天,想起亡父内大臣殿昔年亦曾到此参诣,并祈求神明延寿增福,护佑子孙后代,心中不由感慨唏嘘。遂祷告道:“垂迹本地阿弥陀如来,请依摄取不舍之宏愿,导我往生极乐净土!”(第十卷第十一章《参诣熊野》)

于是,平维盛终于还是走向了毁灭。

“若身沉于沧海之底,亦能飞升紫云之上,成佛得脱、得道开悟,再归娑婆世界之故乡,引导妻子同赴极乐。此即’还来秽国度人天’也!阁下当深信不疑。”泷口入道鸿篇大论罢,鸣钟打钲,低声念佛。维盛登时彻悟,即刻摒弃妄念,向西双手合十,高声念佛百遍,在“南无”声中投海自尽。(第十卷第十二章《维盛投海》)

总结来说,作者这一形象寄予了极大的同情与悲悯,以至于刻意淡化了他战争中的负面形象,而着意强调他人生的悲剧。平维盛的死,是一个世俗标准下最完美的人的凋零;而牵绊他的,是几乎所有人都会期待与珍惜的出身、容貌与感情。他是《平家物语》“盛者必衰”“生者必灭”的经典缩影:普通人追求的东西他几乎都已经拥有,但是这不能改变毁灭与凋零的命运,只是让这命运显得更加令人叹息。

文章写得很长很正经,在最后想说几句感性的话。

这篇文章从去年的12月21日动笔到现在,整整写了一个月,一度想要弃坑,但是舍不得。我第一次读《平家物语》是因为在《龙族3 黑月之潮》中读到了那首著名的开篇诗,我在《龙族》中最喜欢的角色是源稚生。源稚生是一个不招人喜欢的角色,虽然长得好看也很能打,但总是闷闷地不说话,总在为过去的事情悲伤,最后谁都保护不了,失去身边所有的人;对于源稚生的评价也总是集中在“幼稚”“不负责”“身在其位不谋其政”上。而我被源稚生打动同样是因为一种奇特的牵绊感与宿命感。他已经为了他的正义疲倦得走不下去了,但却又不能真正地逃离,他做不到。虽然当年我因为源稚生的死难过很久,但是我深知他只有这一个结局,就像平维盛一样。

平维盛也不是一个很招人喜欢的角色,不管是在书中还是在动漫、大河剧中;因为他就是一个优柔寡断、生在武家长在公家的人,无法在乱世生存。但是这个人的命运本身实在是太吸引我了。虽然在源平合战的年代樱花还不是一个与死亡相连接的意象,但他就像是娓娓飘落的樱花,温柔、美丽而脆弱,带着致命的宿命感与悲伤。在《平家物语》这样一本军记小说中给一个普通人留下这样多的笔墨,不禁让人想到这是因为唱出这些片段的琵琶法师,他们不舍得苛责这样一个脆弱的人。他们是否也为他流过眼泪呢?

 2 ) 充满设计巧思的真诚改编

充满了制作巧思的一部改编。

1. 配乐

配乐古典而前卫,用琵琶悲凄有力之音来描绘战斗画面,用节奏利落的电音来铺陈气势。

2. 构图和运镜

充满隐喻的构图,比如维盛坐在门口合上剑起身站立,影子也被拉长充满了整个地面,暗示了他心意坚决。电影感的运镜体现在,唯美的蒙太奇专场和柔焦变焦的渲染。

3. 剧情

故事方面,平家末代,除德子外,全家自杀的故事里太多无奈和时代的身不由己。令敌人也心生敬意的平家牡丹,满眼皆是死亡的平家灯笼,战死疆场的年少敦盛,还有最后坠锚而死的 “我已看过这世间所有的事”的知胜大将军。平家末代三个孩子的死也令人感慨万千。长子维盛胆小懦弱而自杀。一个生性温柔喜舞恶武的人,被迫成为武士而历经失败,面对不得不面对的痛苦,苦痛不堪。有感到我们的世界虽然很糟,但是我们至少有机会做自己,胆小的人可以做胆小的人,“以自己本来的样子闪耀发光”。而清经发现原先的家族盟友见到自己末路也翻脸不认人,仁义丧失,崇高理想碎成了一地渣子,看不到前路,吹奏了最后一首曲子后选择离开。宗盛是三个当中感情表露最少的,一副顽皮样却也造就了他坚韧的性格,“在死路里找活路”。 要活着,即使见过世间所有的苦楚。这是琵琶对德子说的,也是德子对法佛说的。

4. 立意

充满了佛法立意。德子和琵琶,琵琶象征着一个佛的全能视角,德子是一个以佛自渡的人。当她被迫嫁给天皇,她以“非自愿的道路未必就是不幸的,太多人因为执念而经历痛苦” 来自洽。经历了母亲和儿子投海自杀,最后成为尼姑,她以“我也看过世间所有苦楚,只有祈福” 。一个经历这般痛苦还能活着的勇气和坚韧就是对于我们莫大的鼓励。据说导演本人也是亲历火灾,经历了朋友同事丧生的痛苦,如今制作的动画都切实而真诚。

片头歌词有句,以你本来的样子,闪耀发光。是对观众的鼓励但确实对平家命运的最大讽刺,他们哪一个又能做自己呢?

把人生的一部分交给未知,期待未知的发生,迎接未知的发生。

近乎完美的改编,悲剧的脚本和恰当的艺术手法,让人越想越觉得诸多制作巧思。

 3 ) 以原著《平家物语》为文本解析山田尚子动画《平家物语》第三话

作者本人, 版权所有,没有经过我许可,请勿转载。豆瓣、贴吧id均为(兰陵笑笑生水瓶)

//tieba.baidu.com/p/7632490054?pn=2

第一话//movie.douban.com/review/14043969/

第二话//movie.douban.com/review/14058968/

00:00—01:10,02:41—06:18来自于原著第三卷第五章<整修大塔>,动画将原著中几句话的内容扩充起来,所以说不能用对应来说明。 承安元年(1171)12月14日平德子入宫,不久成为中宫。平清盛为了祈愿早生皇子,每月去安艺国严岛神社祈祷。动画将这句话进行大量填充处理。在日本贵族武士之家都有自己的神社,称为氏社或家社。比如藤原家的氏社是春日神社,源氏的氏社是石清水八幡宫。那么守护平家的神社就是严岛神社了。 平清盛29岁时,补安艺国守一职(叙正四位下),曾经通过该国年贡整修高野大塔,事成之后,平清盛在高野山碰到一位老僧,这位老僧对平清盛说,自古迄今高野山都是真言密宗圣地,其实严岛神社与越前气比宫同样是佛之垂迹。但是严岛神社长期没有得到修缮,大人如果能修缮严岛神社,此后平家一定会傲视天下。平清盛是及有野心之人,听此番话,如何不动心。后来果然整修社殿,连接回廊180间,在整修之后,平清盛作了一个梦,梦见严岛的大明神派遣童子给平清盛传话,并且送给他一把银丝缠柄小长刀。此后严岛一直是平家的圣地,当年平清盛经营西国,与南宋作贸易都在此地。或许是后来编造的传说,赋予了严岛神社一种神圣性,所以祈祷中宫产子也选择此地。

点明了第三话时间线在1177年(该年改元,安元三年—治承元年)

下面讲一下严岛神社祈祷上平家演奏跳的舞—青海波以及伴奏的雅乐乐器,顺便把琵琶使用的琵琶讲一下。 三位中将平维盛作为平重盛的长子的这一段青海波,想必另很多看过动画的人印象深刻。原著在第十卷第十一章<参拜熊野>最后回忆了平维盛年轻时(安元二年1176春),在法住寺殿庆贺后白河五十岁华诞之际,平维盛就跳了一段舞蹈,那就是著名的《青海波》。当时他头上插着樱花,舞姿翩跹。《青海波》为唐乐之一种,当年遣隋使,遣唐使带回了全方位的中国文化到日本。《青海波》成为平安时代一曲经典的舞蹈,多在春季樱见祭与盛大宴会时使用。所以舞者乌帽子上往往插着樱花。

平家虽然最初是武士出身,但是多年在京都,已经公卿贵族化,我之前说的平忠盛殿上用和歌回答就是例子,平维盛的《青海波》又是例子,后来平敦盛幸若舞,同样是舞蹈。平家一家人的文艺造诣,不是源氏那种乡巴佬可以比的。《青海波》是唐乐,就像鉴真东渡,最澄访抵大唐一样。平清盛代表的平家,是积极和宋朝进行文化与商贸交流的,和后来锁国的德川不一样。平家虽然权倾朝野,但是有一点你不得不承认,平清盛时候的日本开放的多。文化多姿多彩,动画这短短几秒的舞姿,就是当时日本文化的缩影。开放所以自信。

青海波最初因为舞姿像潮水,所以得名。其实我是不太相信这种形象化说法的,在《源氏物语》中同样有青海波的记载。参看《源氏物语》第七篇<红叶贺>中,朱雀院与藤壶妃子观看了,源氏中将所表演的舞蹈是双人舞《青海波》。(此处我使用丰子恺译本,并且参照林文月译本的注释)。

 渐渐红日西倾,阳光照人,鲜艳如火;乐声鼎沸,舞兴正酣。此时两人共舞,步态与表情异常优美,世无其比。源氏中将的歌咏尤为动听,简直象佛国里的仙鸟迦陵频伽的鸣声。美妙之极,皇上感动得流下泪来。公卿和亲王等也都流泪。歌咏既毕,重整舞袖,另演新姿。此时乐声大作,响彻云霄。源氏中将脸上的光彩比平常更加焕发了。皇太子的母亲弘徽殿女御看了源氏公子这等美丽的姿态,心中愤愤不平,说道:“定是鬼神看上他了,教人毛骨悚然呢!”众青年侍女听了这话,都嫌她冷酷无情,藤壶妃子看了,想道:“此人心中若不负疚,一定更加可喜。”沉思往事,如入梦境。

后来源氏中将写一封信给藤壶妃子,“昨承雅赏,不知作何感想?我当舞时,心绪缭乱,此乃前所未有,莫可言喻。

    心多愁恨身难舞,

    扇袖传情知不知?

藤壶妃子毕竟难于忘怀,她便写回信:

    “唐人扇袖谁能解?

     绰约仙姿我独怜。

所以青海波最初是双人舞,也不限于祭祀樱花。《源氏物语》那就是祭祀红叶。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能跳青海波的人,一定是贵公子,一般由公卿之家嫡长子来表演,平维盛无论性格还是能力,当然要比其他几个弟弟更有资格了。

打击乐器:太鼓,也称楽太鼓。是日本雅乐中不可缺少的乐器。鼓的声音有种空旷厚重感,在祭祀或祈祷中用来增强仪式感。 动画只给了一个侧面图,在这里补充正面图。根据大小可以判断是太鼓中的钓太鼓。 原著中第八卷第十章<鼓判官>提到当时闻名天下的鼓手,叫平知康(判官),父亲是平知亲(壹岐守),因为鼓打的太好了,所以被称为鼓判官。动画中,虽然没有指明鼓手是谁,但是有可能是平知康。 日本舞乐有多种,动画中的《青海波》属于左方舞。 左方舞:曲目以唐乐为主,使用乐器为笙、筚篥、龙笛、羯鼓、太鼓、钲鼓,舞者从左方走上台,首先迈出左脚,服装颜色多为暖色调 。动画中基本还原了历史,唯独鼓面的纹饰太模糊,我不能确定对不对。可以发现一个规律,使用打击乐器和管乐器,不使用弦乐器。 左方舞基本是唐乐,右方舞指的主要是高丽乐。盖日本在古代主要从中国与高丽输入文化。

龙笛

日本遣唐使从唐朝带回的乐器,在日本雅乐中地位很高。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中曾经这么夸赞“在所有乐器中,龙笛是最高贵的一种”,跨越音域较广,可以实现高低音转换,高音犹如翔起龙吟,故名龙笛。大多数龙笛使用唐竹做成,现在龙笛只有在日本能看到。 上图中上面七个是指孔,下面红色那个是吹孔。

前为筚篥后为笙 筚篥

筚篥源自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现在学术界要么主张匈奴要么主张突厥,名字就是当时发音译过来的。木制竹制都有。音域略窄,但是音量很大,高亢凄厉,类似于唢呐。有种说法,筚篥改造之后就是唢呐。由九个指孔组成(前面七个,后面两个)。 笙 源自于中国,奈良时代就引进日本,不过日本的笙比中国的小一点。同样由17根竹管组成,其中只有15根能发声。其实在平安时代,17根都可以,但是在使用中两根失去作用。于是演变成15音,中国的是17音。笙的音域非常广,从低沉绵长到高亢嘹亮都行,擅长表现神秘的精神世界。

雅乐乐器还有很多,比如和琴、尺八、琵琶等等,之所以选用龙笛、筚篥、笙。一个我说了舞乐不使用弦乐器,平安时代就是如此。还有就是这三个是被称为雅乐三管,比较有代表性。 琵琶 下图为正仓院所藏唐代紫檀木画槽琵琶

日本的奈良时代从中国引进琵琶,演奏雅乐时使用的琵琶为乐琵琶。与后世平家琵琶和萨摩琵琶不同,乐琵琶体形较大,长110厘米左右,曲项四弦四柱,拨片长度在20厘米,一般用黄杨木做成。如果听过日本琵琶的人,会知道它的音域窄,声音低沉,和三味线一样。琵琶的拨子使用直接影响了后来的三味线。 正仓院

平家琵琶一般长度在67厘米左右,比乐琵琶小很多,五柱,拨子比乐琵琶的拨子稍大。动画中还原了唐代琵琶的样子,比例也做到比乐琵琶小。

和正仓院藏品比较,琵琶的琵琶正面没有任何画装饰,这也符合她的身份。

06:19—08:11动画原创环节,琵琶从严岛神社回来,碰上平德子,一番对话。动画主要目的是引出两位重要女子,一位是平资盛后来的恋人建礼门院右京大夫,一位是高仓天皇的恋人小督。 右京大夫是平安时期有名的女歌人,书家藤原伊行之女。侍奉中宫建礼门院的女官,类似写《枕草子》的清 少纳言当时侍奉中宫定子的女官地位。右京大夫曾与太政大臣平清盛的孙子平资盛相恋。资盛在平家诸子孙中,文采斐然,擅作和歌。随着平清盛的权势日盛,平家诸子也在向贵族子弟的生活和爱好靠拢,竟渐疏于习武弄剑。于是悲剧不久就发生了,平清盛去世仅四年,平家就在平源两武士大族的战争中败于屋岛,平资盛也随之跳海相殉。建礼门院出家为尼,资盛的恋人右京大夫也只得在花样年华哀哀出宫隐居。之后,后鸟羽天皇即位,右京大夫再次入宫。这位右京大夫或许是位淡定的女人,看多了豪门沉浮,爱人已逝,她依然回到了过去的生活之中,写写和歌。 于是留下这千古名句“世间之事也并无变化。” 动画中的右京大夫表情相当淡然,可以说和历史上的人物是一样的。

平资盛与右京大夫是兴趣相投,都是和歌能手,其中平资盛的作品在《新敕撰和歌集》和《风雅和歌集》中都有收录。右京大夫留下了《建礼門院右京大夫集》。下图为讲谈社出版的《建礼門院右京大夫集》。

右京大夫的父亲藤原伊行是以书法闻名日本文化史的人物,他写的《夜鹤庭训抄》类似《颜氏家训》一般,夜鹤”一词,出自白居易《五弦弹》诗“第三第四弦泠泠,夜鹤忆子笼中鸣”意谓在巢笼中的鹤彻夜不眠守护幼子,可以看到他在自己女儿那里寄托了多少艺术梦想。同样《源氏物语》最早的注释本也是他写的—《源氏译》,《源氏物语》中的和歌与诗歌是日本古典文学的基础,那样的家庭熏陶出的右京大夫真的不输给《枕草子》的清少纳言。日本平安时代文学女子辈出,在学术界上也是一大话题。好了说多了,就此打住。

平滋子(建春门院)1176年7月8日去世。桓武平氏高栋流(即堂上平氏)兵部权大辅·平时信与藤原祐子(中纳言·藤原显赖之女·)的女儿。 下面讲一下小督,因为原著中有一章关于她,也是传奇人物了。见第六卷第四章<小督>。

“皇上应该要到小督那儿”,为何动画中平德子与右京大夫这么言之凿凿呢。说来话长,高仓天皇是一位文质彬彬,逸兴闲雅的君主。原著《平家物语》中直接拿他和本朝的醍醐与村上两位天皇比较,后两位都是明君。高仓在年轻时喜欢一个女子,是中宫身边女官的仆从,后来因为皇上的宠幸,女官也开始叫她葵姬,关白甚至想收她为女儿,平安时代只有贵族之家的女子,能成为妃嫔。高仓后来不再召幸葵姬,不是不喜欢,而是顾虑世人的指责。如果他是昏君的话,不必计较这些,恰恰是明君,反而酿成悲剧,葵姬后来早逝。 平德子为了安慰高仓,就送来一个女官,此人即是小督。樱町中纳言藤原成范的女儿,号称宫中第一美人,弹琴高手。

小督之美,让当时的冷泉大纳言藤原隆房为之倾倒,三番两次写和歌写信。后来入宫,也就断了。平清盛知道此事,心想中宫是自己女儿、天皇与藤原隆房都是自己女婿,小督在此一日,就是麻烦。小督得知相国用意,就自己离开。高仓寻不到小督,于是派人出去找,那人就是弹正少弼源仲国,擅长吹笛。源仲国曾经奉命吹笛伴奏,所以对于小督的琴声,一听便认。原著中讲了夜月仲国听琴声,找到小督的情节,有种物哀之美。最终高仓将小督迎回宫中,藏在了人迹罕至的地方。只有身边几人知道,平德子与右京大夫就是这几人。小督给高仓生下一位皇女,就是坊门女院(高仓第二皇女范子内亲王),治承元年1177年出生,就是第三话所在之年。次年成为斋院,范子是土御门天皇(第83代天皇)的准母,建永元年(1206)成为坊门院。 动画之所以把这一段插入进来,一是小督是传奇女子,对于喜欢刻画女性的导演,简直是不能拒绝的题材。第二是因为小督生下皇女是在1177年,也就是第三话的时间线上。第三个原因,接下来的情节是鹿谷之谋。小督是藤原成范之女,藤原成范是藤原通宪(信西)之子,藤原通宪的另一个儿子静宪法印就是鹿谷之谋中的成员。虽然成范没有参加,甚至可以说成范与静宪是两种性格的人,前者风雅,因为钟爱吉野的樱花,就在吉野的樱花树丛中建屋造房,他所住得地方就被叫做樱町,不问世事。后者相反。那么小督这种角色,于时间与身份来说插入到第三话是最好的,第三话前半段情节舒缓美好,后半段翻云覆雨。这种张力也是《平家物语》原著中叙事的一种风格。 那么《平家物语》中记载的平德子,是否如此大度。我想很多人感兴趣。 如果用一级史料来看,肯定不是,平安时代末期最重要的两部日记,公卿当时记录,与后世成书,且拥有小说笔法的《平家物语》比起来,在学术界上更加有价值。一个是藤原忠亲的《山槐记》,一个是藤原兼实的《玉叶》。《山槐记》中记载平德子嫉妒小督与高仓恋情,藤原忠亲是藤原北家师实流(花山院流)藤原忠宗三子,和平家关系不错,曾任平德子的中宫权大夫、建礼门院别当。这种近距离记录的文献,可信度一定更高。

08:12—10:36右京大夫、小督登场 10:37—14:09对应原著第一卷第十三章<鹈川之役>、第一卷第十四章<许愿>、第一卷第十五章<神舆>、第一卷第十六章<大内火灾>。统称神舆控诉。

西光(藤原师光)的两个儿子藤原师高、藤原师经与比睿山发生了矛盾。藤原师高在安元元年(1175)十二月二十九日,追傩除目时,补加贺国守一职,但是在执行公务时,漠视成法先例,没收了神社佛寺的庄园领地。同年夏天,藤原师经出任加贺国目代(国守不在时,代理官员),途径鹈河山寺,正好僧人准备洗澡,师经赶走僧人,自己沐浴,顺带把马匹刷洗一遍。结果师经被寺庙僧人打了一顿,之后师经动用官吏武士,冲入鹈河山寺报复。 鹈河山寺是白山(跨越加贺与飞驒之灵山)的末寺。白山的人于是去比睿山延历寺告状,延历寺在日本历史上是刺头,人多历史悠久,目空一切。动画中说鹈河山寺是延历寺的末寺是不准确的。准确说是白山的末寺,之所以去延历寺,是因为延历寺客人宫供奉着白山妙理权现,因此请求延历寺帮忙。

延历寺的要求是流放师高,把师经关进牢。师高与师经的父亲是西光,和后白河那是老交情了,西光是后白河第一宠臣,所以不会认真处理。 于是在安元三年(1177)四月十三日辰时初刻延历寺僧众将神舆抬往了大内门口,神舆沿着一条大路向西推进。

守护皇宫的由三支队伍组成,动画只演了平重盛那一支。 (1)平重盛率领三千余骑,防守位于大内里东侧的阳明门、待贤门、郁芳门。 (2)平重盛其弟平宗盛、平知盛、平重衡,伯父平赖盛、平教盛、平经盛率领人马防守内里西侧南侧的阴明门、修明门、建礼门、春华门。 (3)源赖政为首的摄津源氏等人三百余骑,防守内里北侧的朔平门。 这样实际上内里四面都有防护了。动画没有面面俱到,重点放在平重盛,因为延历寺僧兵最后去找平重盛了,地点位于待贤门,动画倒是挑重点。这也没有办法,毕竟一集只有24分钟。

动画特别以低角度来显现一种压迫感。

神舆控诉事件中,皇宫防守地点,为下图红色部分。

十禅师的神舆竟也不幸中箭(原著中的话),至于神舆顶端的凤凰是否中箭,原著没说,动画采用夸张的方法。

还有一个细节要说一下,动画中的神舆作了简化处理。根据日本所藏《平家物语绘卷》最全的林泉美术馆藏品中的神舆控诉那幅画来看,延历寺的神舆不是动画中的四角形,至少是六角形,甚至有可能是八角形。 我使用自己收藏的《平家物语绘卷》来做一个对比

上图左端即是神舆,可以发现比动画构造复杂多了,毕竟是比睿山延历寺的神舆,怎么会像动画中那么简单。山法师门的服装与动画也不一样。

14:10—21:35鹿谷事件 对应原著第一卷第十二章<鹿谷>、第二卷第三章<西光被斩>、第二卷第四章<劝说>。 安元三年(1177)5月,以后白河及其宠臣为主的人在俊宽和尚的别墅鹿谷密会,商讨消灭平家。因为多田行纲提前通知平清盛,结果一行人被捕的事件,即鹿谷事件。 鹿谷事件的参加人主要如下 藤原成亲(新大纳言,成亲的妹妹是平重盛的妻子,平重盛的长男平维盛的妻子是成亲的女儿。平重盛一支后来在平家衰落,是有深层原因的) 藤原师光(后白河第一宠臣,西光) 藤原静宪(藤原通宪的儿子) 源成雅(《平家物语》中记载为源成正,应为源成雅,受到保元之乱牵连(1156)) 俊宽(法胜寺的僧都,鹿谷是俊宽的山庄) 中原兼基(山城守) 平康赖(以他为首的很多北面武士,此处不一一举例) 多田行纲(也是后来告密者) 后白河

扳倒平家=扳倒瓶子,瓶子与平氏发音相同,双关。其实在第一卷第二章<宫中谋害>中,平忠盛就被公卿取笑“伊势平氏,醋缸瓶子”。鹿谷中藤原成亲又用了这个双关,西光则更加狠一点,直接敲碎了瓶颈,说“不如取其头”。这些公卿也就这点能耐了,所以多田行纲觉得鹿谷不靠谱,就把这些人供出去,多田行纲非常精明,他不是不想反,他在等待最好时机,鹿谷这帮不足成大事的公卿,明显不能和他们为伍。

鹿谷事件的起因看似是平家权势太大,其实里面因素相当复杂。 首先是平家低调处理延历寺神舆控诉,因为平家和延历寺关系很好,第55代(同样也是第57代)座主明云,主持了平清盛的受戒礼,两人甚至互称师兄。这就惹恼了后白河。 其次就在同一年,平重盛与平宗盛晋升左近卫大将与右近卫大将,藤原成亲觊觎右近卫大将一职很久,所以对平家有仇。这里面说一下,虽然成亲妹妹是平重盛妻子(藤原经子),成亲的女儿是平维盛妻子,其子藤原成经之妻则是平教盛之女。但是他和平家另外一支平宗盛是两码事,所以他反对平家与他是平重盛内兄弟不矛盾。事实上,平家在后来源平合战时,平重盛一支与本家就疏远了。 至于西光,只是间接和平家有仇,鹿谷事件主谋是成亲,后白河,其余属于打杂的。但是最后西光被斩,成亲流放备前国,俊宽、康赖、藤原成经流放鬼界岛。西光之子师高流放尾张国井户田,另一子师经斩首。西光是处分最严重的,所以在史学界有一种说法是鹿谷事件是平清盛自导自演的,为了杀西光,这样掩盖自己没有处理延历寺的事情。所以鹿谷事件不能单独看做一个事件,它与神舆控诉是一体的。动画中把这两个事件衔接在一起是相当准确的。

原著原话是“想其恩之重,逾于千颗万颗之玉:念其恩之深,犹胜一入再入之红”,引用自菅原文时《花光水上浮诗序》“莹日莹风,高低千颗万颗之玉:染枝染浪,表里一入再入之红。”意思是水上花影,日照风摇,若千颗万颗之玉:又如一再浓染之红绸,比喻君恩深重。

 4 ) 日本古典文学双壁之一,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平家物语的动画,从首页推荐点的追番,今天看了,实在不得不佩服,不出高开低走的意外的话,这是日本文化输出的又一个神。 至此,日本古典文学双璧,《源氏物语》和《平家物语》,一文一武,"菊花"与"刀剑",都已动画化。源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做的动画电影,十年前又只改编了不到四分之一便再无动静,曲高和寡,但是平家的惊艳起势可当一句后生可畏。 作画炫分镜妙剧情强配音顶音乐牛,完全没有出现大部头开篇枯燥,细节潦草的顽疾通病,几处镜头语言无声胜有声,第一集就把背景,矛盾,线索,宿命,衰势都点染了。 可怕,能把名著改得吸引力封顶,忍不住反复观赏了好几遍。 特别希望咱也能有名著改编的动画,我们的红楼梦如果能按这种高质量的制作方式改编出来,也绝对是中国文化输出的紫电青霜,希望有生之年看得到大能操刀。 各大金主,不用着急抢热门网络小说的版权,江山代有才人出,爆文以后一定有的。真的该多看两眼咱浩如烟海的古今名著,做得一般是不讨好,但做好了好处吃到千秋万代啊。 但可惜,没人不想挣快钱,咱们已经落后了。

 5 ) 文学经典改编的动漫,每一帧都是一幅画

“祗园精舍钟声响,世间诸行总无常。沙罗双树花传法,盛极必衰是沧桑。富贵骄矜难持久,只如春宵梦不长。耀武扬威终迟暮,唯作风前尘土扬。” 拥有“未来之眼”的琵琶弹拨琴弦,吟唱着这首平家的悼词,这个曾经享尽荣华、显赫一时的家族蕞终还是没逃过“盛极必衰”的历史规律,消失在了时代长河之中。 《平家物语》这部动漫的画风真是美轮美奂啊,除了展现平安时代的古朴风雅,还有春花、夏荷、秋叶、冬雪,四时流转的自然规律,就像“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历史规律一样,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画风的清淡雅致,更是突出了战争的残酷,以及一代大家族覆灭的悲凉宿命感。 虽然日本的经典文学《平家物语》和《源氏物语》有被对标四大名著里的《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但感觉动漫版的《平家物语》有点像两者的结合,既有平氏家族从声名显赫时期到蕞后坛之浦之战全军覆没的描写,也穿插了人物的描述和特写,每个人都有着鲜明的个性。 看重皇恩又割舍不下亲情的平重盛一直在父亲平清盛和法皇之间艰难周旋,一边是血浓于水的亲情羁绊,一边是武士对于忠诚的信仰,虽然阻止了父亲的造反,但蕞后郁郁而终。对平重盛多一分滤镜是因为配音的是樱井,沉稳磁性的声线,这么多年一直没变~ 容貌清秀、风雅和善、擅吹笛子的平敦盛,从敌阵脱困后本来入海上船即可活下来的,但因敌将一句“武士岂可背对敌人”,为了平家的名声,放弃了逃生机会,选择以武士之姿与对方决一死战,这个十七岁的少年蕞后惨遭砍首。 平清盛的女儿德子夫人,因为政治联姻嫁给了高仓天皇,从一开始的不喜欢到后来渐生感情,还生下了天皇的长子,即后来年幼的安德天皇。她一直夹在平氏家族和皇室的权力斗争中,虽然极尽尊贵,但始终是一枚无法主宰自身命运的棋子。她只反抗过一次,就是拒绝父亲要她在丈夫去世后嫁给法皇。在目睹丈夫、父亲以及亲族们一一去世后,又亲眼看着母亲抱着自己年幼懵懂的孩子跳海自尽,见证了亲族覆灭的残酷景象。自杀未遂的她后来还是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出家为尼,在寺院中度过后半生。 动漫里除了这几个印象比较深的人物之外,还有一些情节也挺好品的。看完动漫种草了原著,书上周末收到了,准备开启阅读之旅~

 6 ) 致過去的人們

注:如需转载,请随意。

原本只是因為對歷史比較感興趣又被第一集的琵琶彈唱定場詩驚艷到了才看下去的,沒想到總體質量遠超我的想象,直接決定下單《平家物語》漢語譯本來看,看完後要是有別的感觸再回來改。

《平家物語》主要講述了日本鎌倉幕府之前,平安时代末期的武士家族平家一門從开篇的錦衣玉食、榮華富貴到被源氏击垮,一路潰敗被追得猶如喪家之犬,最後於壇之浦慘遭滅門的全過程。其開篇詩直接道出了全文「諸行無常」,「盛極必衰」的基調。

全篇我認為最好的改動就是增加了琵琶這個角色,既削弱了原著歷史軍紀小說的枯燥,讓故事更符合動漫受眾的趣味;又暗合平家故事由琵琶法師彈唱的史實,順理成章地增加琵琶彈唱的精彩片段。但最重要的,是通過琵琶這一角色作為切入點,生動地展現了平家人真實鮮活的一面。

觀眾跟隨琵琶,一路見證平家的興與衰,我們看到了他們最初的意氣風發,風光無限;也看到了他們最後的背水一戰,慷慨赴死。琵琶與平家人一起生活,跟他們聊天,嬉鬧。透過這些互動,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對平家產生了感情。此時的平家,不再是歷史書上冰冷的文字,不再是檔案裏密密麻麻的記錄。他們會喜,會怒,會哀,會樂;有愛,有恨,有情,有仇。他們不是惡貫滿盈的罪者,也不是悲天憫人的聖賢,他們是人,是跟你我一樣,活生生的人。跨越近千年的時光,這部動漫將我們連接在了一起。

感謝這部動漫,感謝原著《平家物語》,它們讓我知道了在近千年前的東瀛,有這麽一群人,他們在那片生养自己的土地上曾努力地,堅強或者怯懦地生活過。雖然時代的車輛早已將他們碾成塵埃,壇之浦的大海早已令他們尸骨無存,但他們的故事仍然代代流傳,即使是近千年後的今天也讓我如此感動,而且,還將繼續延續下去。

「祇園精舍之鐘聲,奏諸行無常之響。

娑欏雙樹之花色,表盛極必衰之理。

驕者難久,彷若春宵一夢。

猛者遂滅,恰如風前微塵。」

謹以此文紀念曾經逝去的人們,只因我們同在這一片藍天下。

 短评

山田尚子的女性视角史书唱本不会长大的琵琶视角下,平家从盛极到衰亡的演义,乱世中的佛学氛围汤浅政明

9分钟前
  • CATCH-22
  • 力荐

“祇园精舍钟声响,世间诸行总无常。沙罗双树花说法,盛极必衰是沧桑。” 通过源平合战了解的这段历史,争来争去,竟双双没落,真的是世事无常。严肃小说改编动画还是挺有风险的,后继也是悲伤结局,喜欢这种风格的就去看看吧~~~

14分钟前
  • Riobluemoon
  • 力荐

琵琶不是一个小女孩 她是原著作者贯穿全书的宗教思想的化身 这部动漫 用琵琶的上帝视角让观众在看故事的同时 很自然的体会到作者的哲思和信仰 真的非常巧妙 光这一點就是满分!画面 画风 配乐 转场 分镜 都很美 搭配故事主线的悲剧色彩 美 惨的强烈对比 每个人的离开就是一朵花的落下 看得令人心碎 可以看出导演是一位女性 不论是琵琶一直追寻的母亲 还是最后留活的德子 还是琵琶作为女性神明本身 都能体会到女性在这个故事里的力量 虽然推动历史车轮的是男人 但是女人永远是希望之所在 人之本心的支柱 作为女性观众这个设定我很欣慰 整部动漫起承转合也很完整 最后一集的最后 一直重复着原著的第一句话「祇园精舍之钟声」不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扣题 令人动容 真的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 非常非常优秀!

19分钟前
  • 𝙆𝙪𝙖𝙧☾
  • 力荐

画风喜欢

23分钟前
  • 小笼包好吃
  • 力荐

「祗园精舎の钟の声、诸行无常の响きあり。娑罗双树の花の色、盛者必衰の理をあらはす。おごれる人も久しからず、唯春の夜の梦のごとし。たけき者も遂にはほろびぬ、偏に风の前の尘に同じ。」

24分钟前
  • 碧花生
  • 力荐

太喜欢了,接近完美。孤女寻母的线索非常巧妙贴合地琵琶法师传唱平家物语的原始设定,阴阳眼更强调了兴亡盛衰的宿命感。木刻版画风格的景色极美,室内设计细节精致,人物造型风格鲜明。画风完全承载住了故事的宏阔和幽美。(希望隔壁幼儿番不要动不动吹画风吹催泪了==

27分钟前
  • 虚清
  • 力荐

先观望,希望是这些年日漫历史剧少有的正剧类型,别又整成那种糅合点历史背景和原著然后又拿来谈情说爱的俗套故事

28分钟前
  • 漱流。
  • 力荐

既有动画的纯真,也同时保留了历史的沉重残酷,甚至这样的反差还加深了原著中想表达的幻灭虚空感。琐碎的人物关系和事件被巧妙折叠进了短短十一集里,无论是改编的剧情还是剪辑都好完美精致。如果不是有一部这样的动画,我可能永远不会去主动了解这段日本的历史,更不要说读原著,但了解后会深深为之震撼,不亚于读中国的历史,甚至因为其中平行的相似,有更深的感慨。实在是要力荐的!

33分钟前
  • 子东文
  • 力荐

中间剧情确实有点垮,而且确实没想到十一话结束战斗(试想十一话从桃园结义到星落五丈原)。但是最后三集无论制作水平还是格调都高得惊人。山田的视角选择非常妙,吉田也算螺蛳壳里做道场了。全剧画面稳如泰山,牛尾的音乐令人惊叹。总之算是今年个人年度第一

38分钟前
  • Urbino
  • 力荐

蛮失望的。技术层面无可挑剔,不愧是科学猴,但故事是不是讲得太平了?首先是出场人物多、没塑造,观众连人都记不全,不过毕竟这是人家日本的历史故事,本来受众就不是咱们这边,人物不熟悉、认不全是我的问题,我能理解。但是角色的立体度呢?历史进展的过程全部用画外音一笔带过,根本没有把角色真正融入到故事里面、没有把历史事件演出来,只是告诉你当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发生完以后大家当时的反应和之后的命运是这样那样的,然后呢?很佩服山田尚子尝试改编历史故事的勇气,但是成果真的不太行,历史故事不是这样讲的。

43分钟前
  • Valentine_
  • 推荐

喜欢这画风。

44分钟前
  • 私~川流
  • 力荐

画面分镜美术太美了!

46分钟前
  • Carpe diem.
  • 力荐

美学确实高明,但那又怎样呢,故事实在是找不到亮点。

47分钟前
  • 纯Jun
  • 还行

古朴的画风还不错,不过这个造出来的阴阳眼少女的主角没啥好感度。这种厚重的原著删繁就简好好拍不够么,用生硬的都合主义塞进来这么个主角看着挺烦的。预感到下面就是一条按照书拍的线和一条制作团队自己捏出来的俗烂现代文化追求爱与自由啥的线。希望不要被我言中吧。

52分钟前
  • 希夷子
  • 还行

空有华丽外壳的童话故事,无聊至极

53分钟前
  • KilKil
  • 较差

女主与平家建立联系太过儿戏,像是童话故事,看时还以为是在看轻小说,后来才知道竟然是严肃文学!说实话放轻小说这情节安排都是不合格的。另外配乐的感觉突兀,仿佛走错了片场。严肃历史类作品用现代感配乐并非不可,优秀的如《来自新世界》,把厚重与未来感叠加,效果拔群。但本作几处对话场景的配乐可以说是吵闹了,还不如没音乐来的好。第二集,宫廷的戏做的是真的凌乱,但是小人物的部分挽回了些失分。

55分钟前
  • 茶雨风
  • 还行

平家的好是难说的。惯于在字韵上逐巧竞奇的本朝古典者,必对平白寡味的军记物语嗤之以鼻。琵琶法师的唱本对于这场“终至的没落”显然有两种书写的strates,夹叙的感慨既多且庸,但另一方面,眼泪须在这造作的涌流中称量出价值,无尽且无用的哀叹才创设出将「生杀」返归自然的淡漠。山田对于人物的凉薄处理是得原作的好处的。戛然消失,不必多叙其后,即说书人传唱平曲的“其后”本身。

58分钟前
  • 亜空
  • 力荐

精彩,感动。多看历史。如果三国演义也有这样一版女性视角的改编就好了。

1小时前
  • 林药
  • 力荐

山田尚子还是那么温柔……构图好古典,演出很细腻,每一帧都是艺术品级别,几个转场神乎其技,牛尾的音乐有一丝丝试验性质……b站在制作委员会高居三番,怪不得能同步上……

1小时前
  • 20个小明≯
  • 推荐

啃过原著的表示,这样翻拍真的太友好了。如果不增加一个可爱的女孩作为主角,剧本直接按原著做出来,谁看得下去呢?

1小时前
  • 鹤林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