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大会 第一季

已完结

主演:马东,何炅,高晓松,蔡康永,马薇薇,范湉湉,肖骁,颜如晶,姜思达,努尔艾力·阿不利孜,邱晨,大王,黄执中,李林,陈咏开,陈铭,董婧,欧阳超,王珮瑜,李银河,谷大白话,李开复,刘梓晨,傅首尔,马剑越,蔡聪,邴钟兴,陈翰宾,贾伟,臧鸿飞,郭珺,袁园,胡晓,丁太升,麦孜燕,杨暖暖,陈勋亮,储殷,娱八婆,刘楠,高嘉程,蔡要要,马来三兄弟,刘铠瑞,圈九,高浩元,杨冠群,冉高鸣,卡姆,徐老师,于越,吴丹尼,吴迪

类型:综艺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奇葩大会 第一季 剧照 NO.1奇葩大会 第一季 剧照 NO.2奇葩大会 第一季 剧照 NO.3奇葩大会 第一季 剧照 NO.4奇葩大会 第一季 剧照 NO.5奇葩大会 第一季 剧照 NO.6奇葩大会 第一季 剧照 NO.13奇葩大会 第一季 剧照 NO.14奇葩大会 第一季 剧照 NO.15奇葩大会 第一季 剧照 NO.16奇葩大会 第一季 剧照 NO.17奇葩大会 第一季 剧照 NO.18奇葩大会 第一季 剧照 NO.19奇葩大会 第一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奇葩大会 第一季综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奇葩大会》将于2017年1月20日晚8:00在爱奇艺独家上线!作为“奇葩”系列节目之一,《奇葩大会》将打造一个史无前例的先锋青年观点集会,华人世界最先行、最勇敢、最新锐的青年聚集在这里,放肆分享,自由表达,带来自己最真实的生命体验和人生观点。《奇葩大会》由何炅、马东、蔡康永、高晓松担任导师,集结一大波老奇葩马薇薇、范湉湉、肖骁、颜如晶、姜思达、艾力、邱晨、大王、黄执中、李林、陈咏开、陈铭、董婧、欧阳超坐镇现场,李开复、李银河、贾伟等各界领袖人物悉数登场,导师与老奇葩们将在现场向杰出的分享者发出直通《奇葩说4》的诚意邀请,而选择权,在分享者手中,他们有权拒绝!夺命来电职场小烈第五季繁星满天圣特鲁佩斯的警察乱青春重案六组3全金属狂潮2弃黄从正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成长边缘浩劫之后其四:最后的不公正开关野芦苇你必须知道的科学后天2004红色警戒1999极限特工3:终极回归金刚狼2(国语版)头文字D第五季国语劫匪出去走走决战食神幻影恶灵第一季妖精的尾巴剧场版:凤凰的巫女勾魂黑蔷薇绍兴师爷我的爸爸驻院医生第四季激战电影版塔米·菲的眼睛2021超能失控日照重庆铁血武工队黑鸟黑鸟黑莓遗忘尼克茶啊二中叭叭叭鼠来宝2:明星俱乐部英语太阳之家火力少年王悠拳英雄三心两性高达创战者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2018只要在一起

 长篇影评

 1 ) 除了娱乐,他还带给我们什么?

从第一季到现在,看奇葩说也很久了。

越来越发现,里面有插科打诨,也有人生道理。有时候,我们浑浑噩噩,除了考虑一日三餐,工作,闲暇时玩什么,感情生活如何如何?

却很少去思考其他东西,谢谢这个节目,带给我很多。从思维的角度去增长见识。

比如,加班该不该故意让老板看见。作为老板的刘楠给出的观点,估计就是我们上司的想法吧。结果为导向,别让我看见你多辛苦,多认真。拿出你的成果给我看,ok?

关于二胎的问题,正如马薇薇说得,独生子女小时候可能独享了父母的爱,而长大后,父母老后,孩子成了他们的精神寄托,你会觉得要么崩溃,要么内疚。这个时候,多希望有一个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来分担。作为独生子女的我,目前还没有感受到父母那种精神的压力,可是我还是希望,当父母归去,会有血缘特别亲近的人在这世界上,你会狠心安。其实我周边百分之七十的人仍然还是有兄弟姐妹的,我觉得他们好幸福,这世界多一个人来爱,多一个人爱你。

我记得看《目送》时,提到一起长大的哥哥弟弟,这世上有多少人和你一起长大,有最亲近的血缘,你们分享着这样那样的秘密。是呀,这是一种多么珍贵的感情。就像我妈和我大姨。我记得小时候她们来往并不频繁,而现在,因为住的比较近,他们是经常都在打电话或者见面。人越来越怀恋这种亲情吧。

从这季奇葩说开始,我要开始写影评了。

ps.我为什么每次何炅说欢迎大家来到奇葩大会,我就想到快乐大本营。莫名。

 2 ) 再见,奇葩说

作为一个上学期末顶着数门考试的压力熬夜刷完奇葩说第三季的粉丝,我一度以为奇葩说是中国内容为王类节目的扛鼎之作,还向朋友同学拼了命的宣传。

所以我是抱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去看奇葩大会的。但看完第六集后,鼠标在第七集的地方悬了很久,最后点了关机。

奇葩说已经拍了三季,各位奇葩,主持人之间形成了微妙的小圈子。每个人在磨合的过程中也都训练出了一套自己应对这个节目的方法。这种套路对节目内容的影响实在太致命了。

其实奇葩大会问题挺多,老奇葩关系户什么的就不说了,最最最让我不能接受的就是内容上的死气沉沉与千篇一律。

忘了哪一集有一个北大毕业的女孩子过来,特别有优越感,所有人从一开始就拒绝她,拒绝她的点主要集中在她非要正别人的三观这里。

但,我觉得她还ok。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对三观正不正这件事都有自己的道德标准,她可能对别人的要求比较高,又属于那种爱管闲事的人。正三观有什么不可以呢?向别人阐明观点的过程不就是在输出三观么?你们可以别人就不行?可能是我三观太不正了,看了这么多集奇葩说,头一次感觉不能接受。

可是让我大跌眼镜的是,接下来还有更多次不接受。最low的大学老师人有点太傲可是观点还蛮好,表达也不错;第六集里的rap小哥虽然没啥内涵,但是他也好好地表达的自己的观点呀,什么时候奇葩说变成高端人种秀优越的场合了?你们的什么核心情感是你的想法,小哥的想法虽然我不认同,但没人有资格批评他,反而该反思我们的音乐教育或者给他一些中肯的建议,是不是更好一点?

可能奇葩说太成功了吧,所有的成员(除了何老师)都开始站在一个高台上judge别人。囿于成见,你们从什么时候起愿意去定义别人甚至都不给他们表达的机会?什么时候起大家都是统一口径?奇葩不一定才华横溢,但是一定有自己的想法。现在选择的那些所谓的新奇葩,本质上还是原来那批人,当选择的标准固定,这节目我真的不想再看了。

我再重申一次,最最最让我不能接受的就是内容上的死气沉沉与千篇一律。

马东越来越有商人的样子,但是这毕竟不是一档辩论节目,想看辩论去看星辩不是比看奇葩说好多了?我之所以来看奇葩说就是想看看人们不同的观点,或者对于一个话题不同的角度。说白了,也是想让我欣赏的人对我的人生做一点小指导。现在很抱歉这个节目已经没有这个功能了。

当然我和这个节目不对盘并不说明这个节目不好,我也只是表达我的观点。我只是非常非常难过,这是我第一次在豆瓣评一星,竟然是给我曾经那么喜欢的节目。

再见,奇葩说。

 3 ) 奇葩大会 | 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你想要的?



前几天我怒刷了六期奇葩大会,并不像某些网友说的对这些节目感到失望,我反而对之更加期待。看完这六期节目,一个藏在内心深处的问题突然蹦到了水面上:

什么样的生活是你想要的?或者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个世界最让人觉得神奇和美好的地方就在于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喜欢的东西不一样,爱吃的美食不一样,拿起同一支笔画出的画儿也是不相同的。

我想这也是奇葩大会想展示给节目前的人看的,这个世界不一样的人那么多,不一样的活法更多。

我在这些不同的参辩选手的身上,看到了一个相同点——不论什么职业,什么年龄,他们都有着自己非常明确的人生观和喜好。憎恶着自己的憎恶,爱好着自己的爱好。

不管生活好坏与否,他们都紧紧的把它抓在了手里。



参辩选手中有两个热爱摇滚的人,一个是四十岁的大叔藏鸿飞,一个是唱奇葩说主题曲的摇滚少女袁园。

大叔在摇滚圈已经是一名十分出名的选手了,他完全不需要出现在这个舞台上。但是他自己身上的摇滚精神不允许自己安逸的享受这一切,他也不喜欢变成自己讨厌的那群人。所以,他来到这里要说出自己心中的不安分与愤怒。



而十八岁的布偶乐队主唱,她一出场就把气氛带得high了起来。她唱,她跳,她旋转,一头的绿毛和十公分的鞋子标示着她的与众不同。但她说:我想大声的告诉所有人,并不是染头发纹身就是坏小孩,我们这样也能好好的活出自己的个性。过去因为愤怒而摇滚,我唱摇滚,是因为我开心。

一个愤怒着摇滚,一个兴奋着摇滚。一个压抑不住自己的满腔不满,一个疯疯癫癫活得开心就好。他们之间有谁对谁错吗?又有谁好谁坏吗?

我对他们甚是羡慕,因为他们都用自己的态度和方式,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人。



除了这两个摇滚青年之外,我还对一个闪婚闪离的大胸妹印象深刻,不过我忘记了她的名字,就姑且叫她大胸妹吧。

大胸妹最大的爱好是旅行,其次是浪漫。所以她在和男朋友见面的很短时间内就结婚了,之后又闪离了。虽然这并不是什么可以值得骄傲的事情,但是大胸妹并没有像很多人那样对自己做过的所谓“错事”嗤之以鼻,她认为这和旅行一样,不过就是一种经历而已。而每一种经历,都是自己的一个选择。

这种潇洒的姿态,总比模棱两可的态度要强个百倍。俗话说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我们都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别人的生活,因为每个人想要的都不一样。



当然,奇葩大会上也不乏日子过得小幸福的平凡人。这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傅首尔。她是一个长得有点像“闪电”的女人,她诙谐的自嘲说长得像范湉湉,是作家队伍中最拖后腿的一位。她说的每句话,总可以给人制造惊喜和意外。而最让人觉得神奇的是,她讲的那些都是身边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趣味的人,就算长得不美,也是值得让人羡慕的。



最后想写的这位,也是最引发我思考的一位选手。他是一个盲人,叫做蔡聪。他双眼看不见,但是他演讲完之后现场所有的人都站起来鼓掌。

蔡聪失明的时候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当他得病且治疗求医无效之后,他身边的所有声音都是“完蛋了”、“将来毁了”、“这么好的孩子,多可惜”的话。

他也一度以为自己完蛋了,会和盲人学校所有人一样,成为一名盲人按摩师或者乞讨者。但他内心的一些不认同的声音,让他来到了北京,最终采访到了海伦凯勒。

这次采访,改变了蔡聪对盲人生活的看法。他问:“如果当我们失明的时候,你们告诉我只是换一种方式生活的话,我会变成什么样呢?”这个问题问完之后,全场都缄默不语。

幸好,尽管蔡聪失明多年,但他依旧努力的向自己喜欢的生活前进。如今他已经和一位盲人妻子一起培育了一个小孩,他说:我不会因为我的小孩有任何缺陷而去限制他。他有权利,过任何自己想过的生活。



我想对这些上奇葩大会的选手,至以最大的敬意。

他们并不是这个世界的奇葩,只不过他们比谁都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于是在众多不明所以只会追逐大众的人怪异的眼光中,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星光大道,成为了自己生活里的明星。

 4 ) 一个不知名的老粉和不太有趣的故事

作为奇葩说的死忠粉,我薇的首席迷妹,我毫无疑问的出现在了奇葩大会的观众看台上~(没来现场的请尽情羡慕,不羡慕的也假装羡慕一下谢谢)同是奇葩说的先导节目,但奇葩大会与奇葩来了还是有很大的区别,这个新形式对我来说很新鲜,同时也给了我很多新的感受。
    国内难得出一档节目让人看完觉得酣畅淋漓,欲罢不能,还实打实幽默的。蔡康永来了奇葩说大家才知道原来他他不止温情,还这么会侃会损,何炅来了奇葩大会,大家才看到他不用再一人撑起全场的样子,和马晓康坐在一起听故事的何炅也很可爱。
对于我来说,奇葩说已经是在我的记忆中一个重要的存在了。也许我的经历不值一提,过去也单薄匮乏,但看了这么久奇葩说,今天又等来了奇葩大会上线,我还是想在这里讲讲自己的故事。
我记得那是个寒冷的冬天,我和我朋友一起逃课在家呆着,她很猥琐的看着我说推荐你一个节目,老逗了我都要笑抽了,就这样我看了奇葩说,也笑抽了。那年我高三。
    高三,正是压力大的时候,身体不好给我的不务正业一个最好的借口,每天除了吃喝玩乐还是吃喝玩乐。看过奇葩说之后,我是不是应该说,我画风突变从此开始励精图治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慢慢的走向人生巅峰?但是一个节目远没有那么大的魅力,能改变一个学渣的一生。然而它却以奇妙的化学反应,在我的价值观,世界观慢慢的延伸,不动声色的改变着我的整个世界。
    我像榴莲,被爱着,也被讨厌着,可我一直都不如榴莲,我没有它的壳。我只能接受赞美,却却不能接受骂声,我不能像榴莲一样能让讨厌他的人避而远之,也无法保护好自己。我不知道怎么总结自己那段时光,是冲动?是幼稚?应该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吧……还好有奇葩说,因为看到奇葩说里很多选手面对骂声和指责也积极面对的时候,我就知道了很多我的不足的地方,说的难听点,心里平衡了。好像人就是这样,要从别人身上找平衡。就这样我开始了自以为漫长实际很短暂的大学生活。
    我大二就休学了,即使没休学我一年上的课加到一起都不超过一个月所以大学生活很短暂。 短暂是因为我一直在探索,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没办法明确目标,但是我知道我自己不想要什么,也许规避这些我就可以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了,所以我选择休学。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我不喜欢上学,我喜欢工作,我觉得这比上学更有意义要求退学,可是父母一直说学历很重要,没学历出去只能当体力劳动者,不会被别人看得起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说实在的我特别害怕,那时候我刚满18周岁,18岁意味着成年的我要对自己的每一个决定负责。一方面我想做自己喜欢的,另一方面我又害怕失败,我不能接受自己无法给父母优越的生活,所以一直徘徊,在理想和孝道之间徘徊,又或者说所谓的的孝道只是我胆小的托词。我是真的害怕失败,哪有人不害怕失败呢?
    在这期间我徘徊、挣扎、痛苦,一旦退学一切都是零,那种焦躁和不安一直折磨着我,好像当下的每分每秒都世界末日,也是因为人总是对自己没能走上的路留恋万分,所以奇葩说没能改变学渣的一生但却给我了新的启发,学历不是赢得尊重获得成功的唯一方式,它是一个适合大多数人的好途径,但未必适合我。最初喜欢奇葩说的原因不是因为它搞笑,而是因为选手们的坚持,无论怎样被骂的多惨都坚持做自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勇敢的追逐梦想,就像马薇薇都这么大了还掐着腰跟胡渐彪说你不许跟他玩了,这种坚持初心是我没有的所以我一直喜欢。
    我相信奇葩说不止改变了我的态度,更改变了我的生活,我的整个人生。奇葩说不仅仅是一个“奇葩并起”的一个节目,更是众家辩驳,舌战群雄的一个精神平台。通过语言的碰撞带来新的观点,究竟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才是正确的,在这里都不重要。体验、创新并包容大千世界的不同,这才是它的价值。
这世界上最可怕的抵抗,就是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屈服,继续做自己要做的事情,所以最终我选择了休学,后就任于某公司做督导兼培训讲师,我也不知道自己过得好不好,起码我没有后悔,现在的生活和现在的自己也都是我喜欢的。
再说回奇葩说,20号奇葩大会终于上线,我期待它,也珍视到不忍心马上看完。在一个节目中可以看到这么多种不一样的人生,听到这么多平时听不到的故事,而且不说教、不枯燥,或许在中国没有哪个节目还能做到这样了。一个节目能引发观众对多元文化的向往,这就是最大的意义吧。
    以上。
(PS:休学是我和父母各退一步的产物,也可以说是我的后路!毕竟我是个俗人!)
后:看了现场一不小心上台了,因为还没播先不剧透了哦,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博:冷咖欧尼-

 5 ) 人工智能的到来,只会使得文化艺术更加没落

刚看到”叫我开复就好”的牌子时,还思衬着是不是找了一个同名的选手来玩噱头,没想到开复老师真的亲临现场。
       一开场,他就对四位导师、十四位辩手(说实话,若不是他我还真不清楚到底有几位辩手在场)和观众表示了感谢,不愧是礼数周到之人。一句”如果在座的各位都失业了怎么办”成功引起大家注意,在叙述了一番对未来生活的畅想之后,下了一个耸人听闻的结论:未来十年内,人类50%的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且不提人工智能到时能否发展到如此高度,即便他们在业务能力上已经超过了普通人,但生活在中国的我们,应该不难想象到每一次的工作招聘,HR未必都会选择能力最强的那个候选人。也许最终入选的,是高层亲自内定的关系户,是能力稍弱但性格讨喜的开心果,或者仅仅是外貌形象上稍胜一筹。在面对一个血肉丰满活生生的人类时,我们尚且有如此之多的要求与偏见,又有多少人真的愿意和一个冷冰冰的人工智能共事呢?毕竟,老板的下属承担的,可不仅仅是做好业务这么一个简单的任务,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办公室政治”了。
       再退一步说,每一项技术从诞生至应用再到最后的推广,都需要一个漫长的历程。它需要和这个世界相互熟悉,一份工作被取代,自然有另一份工作被创造,否则工业革命也不会让那么多原本仅仅于家庭内部的人的人走到市场之上。它还需要一个不断降低成本的过程,以此达到普通人也可接受的价格,而非仅仅局限于行业巨头内部。

       若说李先生第一个观点是基于自身经验,加上了适当夸张得出的,第二个观点就多少有些错得离谱。以他本身的论据为例,过去的100年间,机器逐渐取代了人力:从手摇蒲扇到电扇空调,从人力包车到自动汽车,从纸笔打字机到现在的电脑,人类的生活模式已经大大改变。可我们真的就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吗?
       自四百年前农业世界开始消退以来,人们睡得越来越少,以服从于现代社会持续运行的准则。仅仅在过去50年中,人们在工作日晚上的平均睡眠就缩短了1.5小时。 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的全球灯光图便上,灯光越明亮的区域,意味着经济上更为活跃与繁荣。传统的农业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现代的大都市聚集着大量只在晚上工作的人群,他们维持着一个城市隐秘的血管所必需的正常循环过程。
       与过去有所不同的是,如今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地成为了穷困阶层的所有物,能够工作、甚至是能够长时间工作已成为上流阶层的一种特色。在19世纪,一个普通工人一周需要工作60~70小时,你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工作时间长短来判断他们的家境情况。 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富人的工作时间已经大幅增加;到了现在,一种“超级”工作阶层正在形成,他们由受过良好教育而且富有的人组成。当然,这也要归功于如今高收入阶层的工作愈来愈趋向“知性”与“舒适”,使得人们愿意投入更多时间去工作。
       一个更加不切实际但美好的愿景是,人们将会在文化、艺术方面投入更多时间。对此,我不得不抱持一个相对悲观的看法。毕竟,过去一个世纪以来,人文艺术在不断普及的过程中也早已从神坛跌落凡尘,并且正在继续走向庸俗化。

       有一件事李先生倒是真的说对了:娱乐业正在、并且还将会不断地蓬勃发展。正如《黑镜》S1E02中所描绘的那样,当物质被充分满足的时候,你只需每日清早起床、穿上制服,完成千篇一律的任务的同时,对着毫无内容的娱乐节目发出几声无意义的大笑就好。毕竟,这比起花费精力阅读一本书籍,或是费劲掌握一门乐器的演奏方法要来得轻松愉快地多。

 6 ) 辩证性,才是这个节目最大的闪光点

是啊,奇葩说这个节目的意义就是掀起辩论潮,国产的综艺节目往往是一边倒的评判,相亲节目中人帅钱多还善良就是抢手货,娱乐竞技类节目捧红的都是颜好机智情商高的小鲜肉,哪怕新闻类,也在不断的强调什么是好的三观。

而只有奇葩说,在强调人与人的不同,在挖掘一些看似不重要却闪闪发光的个性,在你争我吵的辩论一个社会现象或是既定观念的对与错,让我们知道电视节目里不再只有会social或是长得好看的人,还有一批勇敢的表达自己观点的人,它的意义在于让你从社会的洪流中脱身出来,以一个第三者的角度去看这个社会,从而发现一切事物都有两面性。就好像当今社会不断强调科技发展的重要性,每个人都认为其大大改善了这个世界,而我特别喜欢高晓松最后说的那句话“新大陆的发现是由于人类走错了路,而如今有了gps,人们清晰的知道了点到点的距离,不再迷路,也从而再也不会发现深藏在某个小巷当中的美好,科技永远带我们走向正确的路,而艺术却往往由是错误产生”

所以不论什么观点,哪怕站队的人再多,呼喊政治正确的人洋洋得意的摇着大旗,另外一方的观点也不该被封杀磨灭,因为如果所有人都站一个队,我们就只能永远处于一个没有创意,无趣至极的社会里。

 短评

奇葩说火了后,效仿奇葩说的节目为他们提供了新奇葩,不过《偶像就这样婶儿》请来了李银河当摆设。《暴走法条君》最早请到了刘紫晨,辩手付首尔果然直接说参加法条为了准备来奇葩说。下午发了一个谷大白话,俗得有文化是一种追求,果然.....哈哈哈

6分钟前
  • 姜大噪
  • 还行

我就希望节目的口味能更重点,说话能更随意点。比如指着刘梓晨的鼻子说,去你麻痹都长成这逼样了还他妈舔着脸在这蒙电视观众你把观众当傻子吗?来这是让你来洗白的嘛?还有大王和欧阳超,一个靠装疯卖傻插科打诨一个靠声嘶力竭胡b咆哮,白瞎了那么多优秀的辩手了怎么把你们俩留下了?

8分钟前
  • 喝鸡汤徒悲伤
  • 推荐

⒈嗯,做人有时候确实该吵架,但我想更多人应该不太会喜欢吵架吧?比如说我;⒉谷大白话,哎呀,虽然很少看他的翻译视频,但也有耳闻,没想到意外地看到他;⒊这个世界上生活着很多我不关注也不了解但却增加物种多样性的人类;⒋李开复,惊喜了下,他演讲说的大多是人工智能的利,但它也蛮多弊!……

13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蔡聪的演讲让人内牛满面!

15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力荐

比上一季的奇葩来了精彩太多了,优秀的点在于今年的奇葩大会完全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品牌,不再是作为奇葩说的前菜出现。奇葩说是针对辩题分享观点,而奇葩大会则更多是各界人士发声的一个平台。

18分钟前
  • 高达君
  • 力荐

我不懂为什么欧阳超又来了。

19分钟前
  • 烧信的玛嘉烈
  • 推荐

马东真是个有意思的人,招揽的一帮人,连高晓松也不那么讨厌了,--罗振宇啥时也来客串下呗,看有化学反应没.对应不喜欢的一个男团是道涛帮,梁文道窦文涛那一伙儿,朽气暮气太重了

22分钟前
  • boks
  • 推荐

每次看何炅,都会觉得他情商好高。每次看马东和蔡康永,都会觉得自己还有很多要学习的东西。

23分钟前
  • 推荐

从单纯的挑选奇葩说的辩手,加上了名人或草根分享观点与人生。这一部分,李银河或李开复还是谷大白话等,就这样单纯看成《一席》或《开讲啦》都是值的!

28分钟前
  • kakakarl
  • 推荐

这个演讲分享会的形式还挺好的

30分钟前
  • M2
  • 推荐

肖骁真是修炼成功得道升仙了

33分钟前
  • 马盼盼
  • 推荐

来了很多渴望表达的名人和有趣的人,牛叉的从来都不是他们的身份或者地位,而是那些别人未曾有过或好或坏的经历……

34分钟前
  • 车瑞茜
  • 推荐

何炅来了之后完全把这个节目变成了快乐大本营.....假笑到尴尬...

38分钟前
  • 小葵花(장원영)
  • 还行

看到一大波声音质疑大晴家有钱任性才能16岁起周游各国闪婚闪离率性随心。事实是,大晴没有辍学,且学的是法律,旅游的钱基本靠她自己兼职赚来,单亲家庭,不富裕。大晴人如其名,直率真诚晴朗,敢于体验大天大地。大晴好好工作,爱狗如子。她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程度,我想,这世上大多数人做不到。

43分钟前
  • 宽袖
  • 推荐

以我们对米未的要求,这个真的不值5星了~还好我家虫仔还在~感觉看不同的节目长期是这些脸也有点审美疲劳了~~何老师来了之后感觉抢了一些矮大紧和康永哥抖机灵的机会呀~问题是何老师也没在抖~第一期那个十八线女团真是高亮

47分钟前
  • darkerthanwhite
  • 推荐

看到何炅就放心了,终于和湖南卫视接轨了,然而我早已过了看快乐大本营的年纪,所以拜拜了。奇葩说做完第二季其实就结束了,米未走上了一条迎合时代的娱乐化之路。

48分钟前
  • 马扎罗
  • 较差

高晓松永远活在自己世界里。认为自己说什么都是对的,肆无忌惮的传播自己那套歪理。

49分钟前
  • 小忧伤
  • 还行

如果不是这个节目,你也许永远都不会知道刘梓晨其实是这样一个模糊复杂的人,《奇葩大会》是在寻找真实的各种奇怪且有趣的人,但不需要一位通过奇怪方式上位想要获得关注的人。

54分钟前
  • 远近
  • 推荐

离传媒近了,离观众远了。

59分钟前
  • 陈美芳˙Ꙫ˙
  • 还行

看完第一期感觉蛮不错的,来的几个人,说的可以但不知道上场辩论会怎么样。何老师开口,有的时候会跳戏,但轮主持,控场,他可以算得上是一流的,只不过大本营做的太久,容易标签化,但节目总体是好看的,无需太咬着何老师,马桶台之类的不放,仍然相信,奇葩说是有内容有个性的存在,所以,会继续支持

1小时前
  • 走楼梯呀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