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情

HD

主演:内详

类型:动漫地区:大陆语言:无对白年份:198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山水情 剧照 NO.1山水情 剧照 NO.2山水情 剧照 NO.3山水情 剧照 NO.4山水情 剧照 NO.5山水情 剧照 NO.6山水情 剧照 NO.13山水情 剧照 NO.14山水情 剧照 NO.15山水情 剧照 NO.16山水情 剧照 NO.17山水情 剧照 NO.18山水情 剧照 NO.19山水情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山水情动漫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是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8年出品的水墨动画电影。讲述了老琴师在归途中病倒在荒村野渡口,渔家少年留老人在自己的茅舍里歇息,老人感到宽慰。翌日,老人病体康复,取出古琴,弹奏一曲,琴声把少年引到他的身边。少年学艺心切,老人诲人不倦,两人结为师徒。秋去春来,少年技艺大 进,老人十分欣喜。但慰藉之余,思虑如何使弟子更上一层楼。一日,老人偶尔看到雏鹰离开母鹰独自展翅翱翔的情景,豁然开朗。于是携少年驾舟而去,经大川而登高山,壮美的大自然,使少年为之神往。临别时,老琴师将心爱的古琴赠送给他,然后独自走向山巅白云之间。少年遥望消失在茫茫山野中的恩师身影,顿时灵感涌起,盘坐在悬崖峭壁之上,手抚琴弦,弹奏着心中之曲,倾吐着对人生的赞美,悠扬的琴声在山间回响。  本片人物、场景设定邀请了著名国画大师吴山明和卓鹤君先生,这也为本片的美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山水情》被公认为水墨动画至今无人超越的典范,其诗一样的气质、幽远清淡的画面已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老九门之青山海棠盲流感聊斋新编之辛女子不靠谱情报局第一季情敌蜜月2023百花迎春·文联春晚伏击疗伤旅程星辰之家夫妻时差乱世忠魂1953我不属于任何地方 - 香特尔·阿克曼的电影跃迁管理局畸变第一季电影版兽拳战队激气连者大浴场谁与争峰好运山姆震动2019相忘于江湖最后幸存者2022棕榈泉布鲁斯之魂我的女神女汉子博多豚骨拉面团红色天空2023边缘之舞星际之门SG-1第四季人猿泰山1981葬礼上的死亡夺命黄金庭院深深1976盗光者庇护所2014精忠岳飞英雄美人心机鬼魅之家血溅荒原之响马兄弟姐妹第一季

 长篇影评

 1 ) 中国当代动画中的古典美学表现

一、《山水情》的古典意境
《山水情》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投入制作的最后一部水墨动画片,该片请来了著名国画大师吴山明作画,以及著名古琴演奏家龚一先生为片子配乐,该片为著名动画艺术家以及动画电影“中国学派”创始人之一的特伟担任总导演。《山水情》是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水墨动画片,也是中国动画商业转型前的最后一部成功的艺术动画片。动画片全程没有对白,却有着丰富的声画推动剧情发展,讲述了一位坐船的文士晕倒在山边,渔家少年相救,文士醒来拿出古琴弹奏一曲,原来渔家少年十分心动,于是受其为徒的故事。
1.1《山水情》与水墨渊源
追溯到中国古代,宋元时期是水墨山水画的高峰,在宋代以前,多为宗教绘画,直到中唐时期,山水画才逐渐独立,脱离了其作为背景的常态。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强调气韵和构图的饱满,力求让看客们能够想象自己游玩期间的情景。南宋时期倾向于细节的追求,比北宋时期更注重工笔,但是并不刻板,因为南宋虽然画风细腻,但依然在保证形似的同时有其神似的灵韵,并且南宋的绘画标准可以说是中国画基本美学规则的形成,包括空间的构图,计白当黑、以虚当实等手法都沿用至今。到了元代写意山水画才开始萌芽,讲究笔墨趣味,而无需去可以讲究细节的准确了,同样的也不用像北宋一样的填满画面的构图,而重在通过描绘少数的几样景物来表达作者的主观情绪。到了明清的浪漫主义时期,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张扬的艺术个性,涌现出一批才人,风格各异活跃于画坛,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神采。
水墨动画顾名思义,其动画表现形式便是水墨作画。《山水情》的中的绘画,颇有清代扬州八怪作画之气韵,笔情墨趣跃然纸上,以简陋的形象道出丰富的艺术感受,给人以极为高涨的审美愉悦,若不是高超的绘画技巧是绝不能达到此效果的。文士的古琴,只一笔而就,便已经无需添足,有时,山峦的险峻也只是颇具气势的几笔,甚至是泼墨式的呈现,然而却精到得令人称奇,颇有汉代“气势与古拙”相辅相成之美,看似图上内容寥寥,实则因充分利用留白而构图饱满,精简、凝练。《山水情》的景物刻画,并不完全追求形似,却大大超过了形似,因其间赋予的作者的强烈的主观意味,在其神似的外形上又蕴涵着作者下笔时积聚的激情带给观众的感染力,这种独有的艺术表现力又是这般水墨造诣之外所不能给予的。《山水情》由此便显得弥足珍贵,也不外乎水墨动画被世人称为“奇迹”般的存在。
1.2《山水情》之古代元素
《山水情》虽然故事并不庞杂,但是富含中国古典元素,其中最明显的当是古琴这一贯穿全片的物品。古琴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作为琴棋书画之首,是中华文化中当之无愧为地位最高的乐器。而古琴在片中不难看出象征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精粹,文士教渔童不仅是琴的技艺,在影片接近尾声时,文士为了渔童能够更进一步领略古琴的灵韵,将其古琴赠送给渔童,意指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之后渔童悟出了师父的苦心,在山峦间感受自然的亘古之气,行走中的文士听到了渔童感悟后弹奏的琴声,完成了继承。另外,许多声画技巧都颇具中国诗词特色,古琴的用意可谓托物言志的手法,还有许多借景抒情的场景,比如山间呼啸的风声恰如其分地渲染了道阻且长的传承优良文化的路途,路漫漫其修远兮,让人在这种美丽悠扬的意境中增添了伤感与反思。当文士看到了鹰的成长联想到自己对渔童的教育需要更上一层楼时,便是借物喻人之手法。
1.3《山水情》的时代追求
宋代人的审美趣味从曾经的人和事转变到自然景象的观察与体会。这多数是因为中唐之后人们尤其是士大夫处于唐朝的富裕与安逸生活,不必为基础消费资料担忧,于是产生去过一种安然恬淡、闲适享受的“归隐”生活的理想。于是水墨画中渐渐得以体现出花鸟鱼虫以及自然风光的描绘。类似于现代都市人厌倦了城市的生活,而逐渐对田园的宁静与朴素产生向往的情愫。《山水情》以一种超脱的,不媚世俗的心境呈现于世人眼前,正值改革开放之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老一辈动画艺术家们思索的,正是在经济发展,西方文化快速进驻中国市场、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被边缘化的局势下的何去何从。宋人们的自然追求在《山水情》中,已然成为了本心的回归之呼吁,然而可惜的是尽管为世界惊叹,艺术影片终于还是无法存活,以至于此片成了新世纪前最后的中国动画瑰宝。
二、水墨动画与中国早期动画
1.1早期中国动画
中国动画诞生之初便受到了世界的关注。受到世界上第一部动画长片,即迪士尼公司的《白雪公主》的启发,中国动画电影创始人的万氏兄弟随即动用100多人历时一年半的时间在1941年制作出我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同时也是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和世界第四部动画长片问世。《铁扇公主》的取材不仅在于其为中国人民最耳熟能详的名著《西游记》的经典片段之一,更是受到了时代的影响,万氏兄弟借由熄灭火焰的“铁扇”来讽刺当时国民党的消极抗战,并使孙悟空这一反叛形象最终取得胜利来表达自己的革命决心。《铁扇公主》对世界动画电影史亦有深远的贡献,日本的动画大师及鼻祖手冢治虫便是看了《铁扇公主》后放弃学医开始制作动画。一大批优秀艺术人士受到万氏兄弟的影响投入中国动画,1953年诞生了中国第一部木偶片,即真人与木偶一同出现在影片里;1958年中国的第一部剪纸动画开辟了新的动画形式,以《猪八戒吃西瓜》为代表;到了1960年,震惊世界的水墨动画出现,以齐白石作画的《小蝌蚪找妈妈》为代表。这时期优秀的佳作辈出,在国际上的影响也是空前的,其中最为惊艳世界的当属《大闹天宫》,是中国动画电影不朽的杰作,同样是万氏兄弟导演,《大闹天宫》至今传播约有44个国家,因其洋溢充斥着例如京剧武术民乐脸谱等的中华文化而令世界惊叹不已。然而由于十年文革的动荡使得朝气蓬勃的中国动画受到重创停滞了发展,大批人才流失,中国动画从此从世界前列退下阵来。
1.2水墨动画的诞生与发展
1960年诞生了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时长虽只有15分钟,但其对当时世界的震撼是深远的,直到科技发达的今日,依然震惊着观看这部影片的中外人士。其中蕴含的中国山水画之诗意与趣味,不仅是中国所独有的文化之美,它与电影技术的融合,更是古典与现代的结晶,是独属于中国的文化精粹。水墨动画不仅是中国的创举,更是世界动画史的全新形式,它一改传统动画作法,没有清晰的轮廓与平涂,呈现的是水墨在宣纸上的动态效果,达到至今都使西方人百思不得其解只得称奇的动画形式。
水墨动画的横空出世引起世界关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是投入极大精力又制作出了另一部水墨动画代表作《牧笛》,在十年文革的沉寂之后,美影厂又重拾水墨动画,制作了《鹿铃》以及《山水情》,都是中国动画的经典之作。然而水墨动画所需要的人力物力都不可估量,上需老一辈动画大师,下需大量精英人士进行分层渲染,而水墨动画作为纯艺术片类型,并没有商业电影的吸金能力,最后美影厂只得停止制作水墨动画,以《山水情》作为收官之作,而《山水情》的内容恰是文化之传承,令人甚感讽刺与悲凉。
1.3《山水情》的文化历史意义
1988年出品的《山水情》,不仅作为中国水墨动画的收官之作,也可以说是中国早期动画辉煌时期的绝唱。并不是说中国之后就没有好的动画片了,而是中国早期动画的那些将中国古典美学与现代电影技术之融合的艺术尝试与追求之后的断层问题,早期中国动画不仅是时代赋予老一辈动画大师的历史使命(在早期动画片中不仅能看到璀璨的中国文化,其中还富含作者针对时代变革的政治隐喻),更应当另新世纪的人尤其是现时的中国动画人值得庆幸的是我国的动画有着老一辈大师打下的坚实的基础。《山水情》在收入不利的情况下成为绝唱,其内容也一定有着其时代哀思,文士手中的古琴交给了渔童,然而渔童会拿着这把古琴达到什么造诣,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还是只是原地踏步,还是放在一边兴味愈发寡淡,文化传承道阻且长,老一辈的动画大师开辟了这条文化道路,他们将对后世的中国动画发展的希冀与衷心的教导通过《山水情》这一部类似作为中国早期动画的结尾传达出来。《山水情》就此承接了早期中国动画的结尾与进入新的篇章的中国动画的开端,充当了一个中国动画历史转折点。
三、中国新世纪动画的突围
1.1新世纪国产动画之迷思
在《山水情》之后,21世纪之前,中国出现许多优秀的国产动画剧集,例如《舒克和贝塔》、《魔方大厦》等,其中饱含寓意,《魔方大厦》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揭露;《黑猫警长》对权力机关的讽刺等,都是其屡看履新,之所以成为经典的理由。而这些动画形象的设计,都颇具中国连环画的风格,中国的连环画可以追溯到汉朝的画像石,魏晋时期作为卷轴画基本成型,宋代印刷术的广泛使用使得带图画的书大量出现。连环画作为一种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同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这些动画片尽管探讨的是当代社会问题,但之所以会具有极强的中国特色辨识度自然在于其视觉设计的文化性,就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连环画基础上的再创作。
步入新世纪后,中国动画产业数量增多,但作品却走向低龄化。同时,以美国为主的西方与日本动画片大量涌入中国,对国产动画造成冲击,强势的西方文化入侵至今已成为常态,西方个人主义思想成为新一代中国人思想的主流,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边缘化。中国新世纪动画最大的迷思随之产生:四不像——漫画类大多数都与日本动漫非常雷同,然而又有意识地改动使之不那么日式,文化内涵也十分无力,使得这些漫画处于十分尴尬的处境;电影类随着动画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美国三大动画公司(迪士尼、皮克斯、梦工厂)为首的动画电影占据了主要动画市场,并形成了成熟的动画剧本三段式,中国随之跟进,然而没有核心技术与良好的三维视觉设计能力,也缺乏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剧本,即便制作完成,也几乎是低龄向的,“套路”式的影片,同样也是飘浮的,尴尬的;电视节目类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后产生巨大变化,自1999年央视出品的《西游记》动画剧集后再难有国产动画剧集佳作,取而代之的是火遍中国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与《熊出没》,前者具有强烈的西方《猫和老鼠》剧集色彩,后者又能找到些许韩国三维动画喜剧集《倒霉熊》的影子。其中的中国元素也乏善可陈;最后一不像便是现今动画产业普遍存在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脱节与断层,即不像中国。即便是号称国漫崛起的三维动画电影《大圣归来》,令人唏嘘的也只是因为其是披着西游外衣的好莱坞故事,从三段式的剧本到大圣的个人英雄主义,无不展现出后殖民对我国影响之大,尤其是动画电影产业文化的贫瘠。其后的《小门神》、《大鱼海棠》亦是如此。
1.3 《山水情》之于新世纪国产动画的启示
《山水情》中前辈动画大师对后辈的传承之希冀,正是现今迷茫无内核的中国动画产业需要重新审视的重点。现今动画产业大力发展,国家愈发重视,投入相当的资金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多个动漫产业园支持动画产业发展。国家电视频道对于外来文化的相对限制引起群众的许多不满,这一做法并不能阻止国内受众的思想“西化”,因为即便是播出的本土动画,不仅带有浓重的西方色彩,也有大多数劣质的生搬硬套使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所以根本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古典美学的断流,现今的中国动画产业已将那把“古琴”搁置太久,以至于其蒙上了一层难以窥见其美的尘埃,使人被其表面的距离感所误解。现今的动画人所需的,便是耐心地回到放置古琴的那间屋子,拂去上面的土灰,让其重现尘封已久的光彩。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任何现今的文化都离不开历史的积淀,任何文化的发展都经过岁月的累积。美国的动画之所以一眼便知,自然在于其特有的从文艺复兴开始便深植于心的人文主义精神;日本的动画之所以一目了然,也是其中至今为止都充斥其间的日本文化,比如武士精神、和服、浮世绘等等。而现今的中国动画,是最想展现中国文化的动画时期,却无法摆脱后殖民的影响,成为西方文化的傀儡,眼前的业障难以挥去,所见的现代化仿佛是全然的西式。然而中国动画人苦心寻找的中华文化内核,正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瑰宝正在等待着当代动画人的发掘,其间蕴含之古典美学与科技的融合定会重新使中国动画的民族性突破后殖民的渗透与老一辈动画大师的道路重新接轨,成为世界动画新的大路。

 2 ) 山水诗人

《山水情》采用了中国传统写意水墨画手法,笛子缓缓发出的乐声配着洋洋洒洒的水墨层层渲染,远处的岱山近处的花草、流水、茅草屋无不向人展示着四个字“中国制造”。
看这部影片总会让人联想到很多有关山水的诗词,有一首和其同名的诗是这样写的“空山鸣翠鸟,月淡按长箫。清溪涤纤尘,云烟晕缥缈。”
摆渡少年勤劳勇敢、乐于助人、虚心向学,而这些也都显示着中国的传统思想美德。少年救下了在归途病倒的老琴师,老琴师在少年的屋里休息养病弹琴,美妙的琴声激发了少年对音乐的兴趣,少年拜琴师为师日日苦练。有一个细节,少年在弹琴的时候出现了两个意象,红色的枫叶和苍劲的竹子,象征着热情和坚韧。
老琴师表现出来的则是中国传统的恩师形象,温文尔雅,诲人不倦,他为了让徒弟的琴艺有所提高带着少年驾舟而去领略祖国大好河山并且在临行之前将自己的爱琴赠送于少年。这是典型的中国故事,简单的徒弟拜师学艺,可是通过水墨的方式表现出来就增添了无数的温情,抽象的写意营造了饱满的意境,也将人物情感升华上升。
有人说中国的山水画是中国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也是中华民族的底蕴,情调和趣味的一大融合,将借景抒情发挥的淋漓尽致。《山水情》表达的并不只是简简单单的师徒情深,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关系,是一种继续将老一辈的精神还有手艺发扬光大的温情脉脉,也是坚守两代人的文化精髓的热情。
而关于影片中的古琴,它是一个被物化的意象,其实琴它本来也就与历史渊源密切,它集中国传统文学,美学,哲学,音乐精华之大成,意境思想深邃,琴是我国最古老而富有特色的民族乐器之一、它和传统文化一起发展一起成熟。影片中没有对话,情感的表达就全部交给了背景音,从一开始的笛声到最后的琴声,情感一路上升。
在影片的最后,师傅离开,少年不舍带着浓浓的思念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抚琴,山石错乱、水波荡漾、孤帆远行、细雨蒙蒙、飞鸟腾空,少年手里的琴和自然合二为一,琴艺突飞猛进。
《山水情》整部作品更像是一首配乐诗,浓浓的诗意使作品远离了商业化的标签,展现了中国的古典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动画作品,值得一看。

 3 ) 每一幅画面都能让人想起一句诗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轻舟已过万重山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两个黄鹂鸣翠柳
相逢何必曾相识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很神奇的感觉,在看这个短片的时候,小时候背过的诗句,古文都涌现在脑海里,好像是感情上收到了触动,这大概就是文化的共鸣吧。

这个故事,是高山流水的故事,也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故事,有孤独,也有知己。

故事中的音乐伴随着潺潺的流水声流进心里,和画面水乳交融,画面也充满了写意的韵味。

 4 ) 思在山水间

1988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山水情》真真淋漓尽致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本片由水墨山水画组成,没有台词,只用传统乐器(古琴/笛声)作配乐,全长不到19分钟。正如某位豆瓣豆友所说:“此片只应天上有。”也有人评价“《山水情》是中国水墨动画片的绝唱。”

虽然我没有学过水墨画,但是我小时候学过很长时间的工笔画,有一定相通之处。总体来说,中国画讲究布局、留白、意境。作为一部典型的中国水墨画动画,它利用技术结合故事性,把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意境”表现到极致。琴师乘小舟离去的片段自然而然让人联想到“轻舟已过万重山。”

片子虽短,但却精炼。它的内容可以简练概括,但在思想上,它是典型的具有中国式哲思的故事片,贯穿着一种中国传统文化含有的独特的世界观。看这个短片时,我脑海里从始至终都浮现着《湖心亭看雪》里的画面:“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个中滋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但又不得不感叹当今中国传统文化和相关文化产业的尴尬及惨淡处境。这些年不管是人还是物,都处在一个大背景之下,鲜有如此片般具有高中国艺术价值的好作品产出。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各有千秋,可是如今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却不能在国人生活里处在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英专生,在亲眼见证传统文化窘境的同时,本人的身份也很尴尬。只希望现在和以后不忘多读点书,多行些路,日后若稍有些长进,希望能拿出来点有用的东西,尽一份也许微不足道的力量,为传统文化做点贡献吧。

 5 ) 赏析《山水情》

《山水情》是1988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是中国水墨画的绝唱,是中国动画片低龄化和商业化之前的最后一步精品艺术动画。
《山水情》虽然是水墨画,虽然只有黑白两种颜色,但它利用水墨的搭配充分表现出了水墨画的意境美。片中的风景描写引人入胜,仿佛真的一般,但又有了人的灵动,把风景的描写和内容的表现融为一体,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美不胜收。山水配上笛声,《山水情》仿佛是用一幅幅绝美的艺术画拼接而成,而且每一幅都是完美的描写,每一幅的细节和内容都符合整部影片的已经。《山水情》对于山和水的描写很是唯美,尤其是山、水和天的交界处,每一个画面由简而繁、由浅入深的过程也表现出了这样的一种美感。
整部影片没有一个对话,都是管弦配乐,但人物内心的活动都透过画面展现出来,人物内心的心情也不难理解,管弦配乐的背景让人感觉到犹如一泓清泉,没有一点浮躁的做作的感觉,让观众感觉很清新、淡雅。人物之间的对话也通过山水以及山水之间的变化看得出来,人物的表情也很形象,通过他们的表情也能让观众理解他们的心情,整部影片给人一种无以表达的美感。人物之间的感情真挚而又淳朴,没有一句对话,却时时都在表达感情,人物之间的感情让整部影片充满浓浓的情谊。
中国的艺术作品一向擅长借助外界景物来表达作者的心情,《山水情》中人物心理活动的表达方式很多样,当师傅意识到徒弟需要更为广阔的天空的时候,借助老鹰抛弃小鹰的一幕来点拨以及表达师傅的心情,影片也多次借助水中的鱼儿和飘落的雪花表现主人公的心情。当师傅和徒弟要分手之前,他们乘坐小舟,河水汹涌磅礴,山石错乱不堪,流水哗啦,表达出师傅不舍得徒弟的复杂心情。师傅离开后,徒弟在山水的怀抱下继续努力的学习乐器,山石层峦叠嶂,流水静谧,迷雾皑皑,细雨纷纷,这一切都表现出徒弟弹琴的一种心境,表现出徒弟的琴技在不断的提高,能够和山水融为一体,琴声中体现人和自然合而为一的胸怀。
我很喜欢这部《山水情》。在商业利益的冲击下,这样的作品或许以后都不会见得到了,它是艺术品的经典。这部动画片可谓中国水墨动画片的颠峰之作,其画面之精美已经远远超越故事内涵的哲理,把中国绘画的水墨技巧发挥到了极至!因此,本片也可谓满誉满荣。

 6 ) 从《山水情》看中国动画的舍本逐末

《山水情》作为一部水墨动漫,有着诗般的意境,曲般的悠远,在中国动漫早期集齐大成,在现今更是独树一帜、惊为天人。他故事并不复杂,却有着典型的中华特色,诗情画意特别是最后弹琴送别,更是古代多少文人墨客寄情于景,挥墨涂轩所表之情之景。动漫脱胎于漫画与电影,归结为影视艺术,做为本土艺术,要有其本土之外壳,更要其文化之精神,中国文化之精神可以说从东周武王伐纣,改君权神受为君权天受之始便奠定了文化基础,在春秋百家争鸣逐渐成形。
其后中国传承千年,随之在文明上诞生的文化,如戏曲、诗歌、词赋便都是在中国精神上汲取的有根文化,有其根本才有其形质,若无根,文化便如雨中浮萍、空中楼阁。
而后我们在看中国动漫,中国动漫早期大多取材于神话故事,如《大闹天宫》《天书奇谈》《葫芦娃》等,后来又有《舒克和贝塔》《黑猫警长》等动漫的出现,前者脱胎于传统故事,有其形又有其意境,后者多少受西方影响虽无形质但装的却是我们自己的东西。这里要说的是中国文化在其百家争鸣时代,在老子、墨子、孔子同台竞技,最后儒家略胜一筹之后,中国的思想精神多是偏向于儒士思想的,但儒道墨,这些大圣人大哲人多是互有影响的,所以你说中国精神“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也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者“君子以自强不息”也罢,他的理念、价值观更多的应该是在文化中体现的。
反观现今,到了《喜羊羊》《熊出没》时代,低幼化,仿制化的大面积出现,中国动漫市场的浮躁、急功近利,也让中国动漫趋于疲软。像《喜羊羊》这类仿制西方《猫和老鼠》《唐老鸭》,形质而无其神韵的动漫,完全是西方文化入侵中国市场妥协的产物,是的,来自西方和日本动漫文化在中国的大获成功,让见钱眼开的中国商人们开始舍本逐末,于是为了逗中国小朋友“红颜一笑”而减压减负,拿起了中国人最牛逼的山寨之笔,画皮不画骨,添水不添墨,一个个工业生产化的动漫出现了,中国的小朋友笑了,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们也“笑了”
再说近两年开始流行的网络ip改编,不光电视电影市场跟风迎上,网络动漫也跃跃欲试,腾讯、百度纷纷投资,所以《灵剑山》《蛮荒纪》这类意淫故事爬上了荧幕,一次次刷新了观众朋友们的三观,外面套着中国文化的壳子,内里镶着大和民族的根子,不光这些,其实根正苗红的《秦时明月》这些年也有了这个势头,而备受网友不平的国产新星《魁拔》其实就是一配了国语的日本动画。
所以中国动漫市场急需一部能填补文化空缺的东西,这个时候《大圣归来》来了,尽管他故事简单没什么新意,但他终归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所以他火了,而同样国产动漫电影《魁拔》却被迫无限延期了。
而像《山水情》这种意境深远的动漫,以前做出来了,现在以后估计都做不出来了,因为他需要平神精气,需要深深吸一口氧气吐一口二氧化碳,而现在的创作者吸的是烟火之气吐的是二氧化硫。所以辛亏他以前做出来了。
相比较早先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此片无疑更加成熟,而水墨动画无疑是中国动画的标志,《山水情》很好的借鉴了中国水墨画的特色,写意不画实,眼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闭上眼却已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了,本片没有一句台词你也不会觉得少了什么,用20分钟讲了一个2分钟的故事你也觉得没什么不脱,它就像画画一样,平神精气的给你描摹了一个简单的故事,这份静对应着当时制作团体的风貌,也很好的了解到当时的时代风貌与现今时代风貌之间所发生的变化。
他的淡泊明静,古筝曲调的悠远,以及其中师徒间“相濡以沫”最终“相忘于江湖”的中国式哲思,举手投足间静的像喝茶般儒生气质,温文尔雅,他取材于中国文化,扎根在中国的精神气上,可惜时代变了,气质也就没了。
动画还是那个动画,但在不同环境他带来的意义就不同了,他的静在现在就像开在钢铁荆棘里的一簇鲜花,眼尖的人摘过来嗅一下,眼拙的人嗤之以鼻。
现今做动画的没有了这个根子,只能化洋为土,其实日本以前做动画是有中国的含蓄的哲思精神的,只不过时代容不下静,慢慢的也沦为“基宅腐娘”了,最后我用《第十放映室》评价国产电影的话来作为结语:“中国动漫不是要拼命往前走,而是要将以前走过的路再走一遍。”

 短评

盛特伟,吴山明,龚一,绝对是难得的强大组合,果然琴有远思,墨分五彩。故事特别像是高山流水的一个欢喜的结局,有知音有传承,无奈《山水情》却成了人们心中的天鹅绝唱。

6分钟前
  • junepig
  • 推荐

水墨与古筝,古朴与悠然,诚挚与忧伤。

8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水墨动画巅峰之作

11分钟前
  • 琧婯
  • 力荐

仔细看,指法竟然都对,那时动画人的一丝不苟啊,巅峰之作。

16分钟前
  • 种瓜得瓜
  • 力荐

此片只应天上有!

18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老琴家关于衰老的忧郁、少年寻师不见时的恐慌,在传统叙事中“知遇”主题的故事里都是很少看到的,这使《山水情》有了一丝长大成人的现代寓言意味。末段音乐一段激烈的拨弦,不知道是不是虚写对弑父恐惧的克服。

21分钟前
  • 王劲威
  • 力荐

绝赞!这才是中国的动画。山水画的笔底,古筝的音奏一曲山水情!一颦一皱,捋须,指拨琴。高山流水雪消融,一叶扁舟,鱼戏水,还有那鹰击长空。都如此传神逼真。长镜头和空镜头下的含蓄和意蕴,飘渺而无常。禅的味道。满分推荐!

24分钟前
  • 荒也
  • 力荐

中国水墨动画巅峰和代表作,写意之极

25分钟前
  • 老阿飞—故园
  • 力荐

在国际上获奖的国产水墨动画。本片也是中国动画衰落时期的佳作,全片没有一句台词,甚至没有实际剧情,但此时无声胜有声,优美的画卷,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30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1988年的动画已经到了这个水平,让什么喜羊羊熊出没情何以堪!

32分钟前
  • 啊么吸溜
  • 力荐

特伟绝对是建国后中国最伟大的动画导演,没有之一。《小蝌蚪找妈妈》、《牧笛》还有这部《山水情》,都是水墨动画的巅峰之作,《辉夜姬物语》的致敬也不过得其皮毛。这个短片的意境和情怀,不输史上的国画名作。

37分钟前
  • Clyde
  • 力荐

恬淡悠远将道家思想融入,赋予了电影哲学思辨的色彩,再辅以古琴的乐音,中国山水绘画的高远清幽意境达到极致。只可惜也成为中国最后一部水墨动画片,2006年法国安锡动画节评出一个世纪以来一百部动画代表作,本片是唯一入围的中国动画。

38分钟前
  • 蒜 | BOY A 🌈
  • 力荐

绝响

40分钟前
  • 闲潭影
  • 力荐

感谢全大师的豪华制作班底,为国人留下了这部水墨动画的广陵绝唱,每每重温,不觉热泪盈眶,感极涕零。中华古典文化审美之境界二字,非朝夕可识之,然其内涵所赋予人之共鸣,普遍地存在于国人精神之中。我已不愿用过多言语来赞美这部动画的伟大之处,就像片子本身内容所表达出的那样,一切尽在不言中。

43分钟前
  • 润物
  • 力荐

1988年,中国水墨动画的绝唱!一秒一幅上百万的国画大师的水墨画,对准原幅背景进行拍摄,再与逐格拍摄的动画镜头相合成。留白处处颇得国画韵味,意境清远悠然,淡而雅,而在“惜别”的高潮段落,更是采用国画大师现场作画,摄影师现场拍摄的手法,再与动画镜头合成,使短片充分显示出艺术家们笔情墨意带来的层次感和节奏感,加之古琴配乐清雅深远,师徒琴技,怅然离别,冷灵万山雪,清泉石上流,曲径通幽,高山流水、此中有真意,实在万言不及,妙极,妙极!9.5

47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神作。做capstone偷闲看,却泪目不已。这不知发生了多少次:天地苍茫,得知己一人,倾心相交,杳然而去。可我得到了,从此见山水如见你,历世界如见你(写到这又泪崩了)。水聚云散,生命之河。

51分钟前
  • Saloptus
  • 力荐

一秒一幅上百万的大师级别的水墨画,总共是19分钟,折算下来就是1140幅,每幅就只算一百万的话,就是11亿4千万,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斥巨资”!好莱坞,你们都弱爆了!!!

52分钟前
  • 猫语猫寻
  • 力荐

中国水墨动画学派最高成就

53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一次邂逅、一段情,免不了的却又是离别……上美的经典!技术、艺术、意境的集大成,水墨动画的巅峰之作!!!弹琴的指法,对水的描绘都太凶残了,帧数对于普通的动画都已经算得上奢华了!再加上那没法形容的配乐!我们也有过好东西啊……

54分钟前
  • 20个小明≯
  • 推荐

咱们自己的动画那么有味道,为什么要让它成为绝响?

57分钟前
  • 福鹿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