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秘史

已完结

主演:夏雨,胡静,钟汉良,邬倩倩,蔡琳,石筱群,杜雨露,是安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6

 剧照

康熙秘史 剧照 NO.1康熙秘史 剧照 NO.2康熙秘史 剧照 NO.3康熙秘史 剧照 NO.4康熙秘史 剧照 NO.5康熙秘史 剧照 NO.6康熙秘史 剧照 NO.13康熙秘史 剧照 NO.14康熙秘史 剧照 NO.15康熙秘史 剧照 NO.16康熙秘史 剧照 NO.17康熙秘史 剧照 NO.18康熙秘史 剧照 NO.19康熙秘史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康熙秘史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康熙(夏雨 饰)微服私访安亲王府期间,在那里,康熙偶遇了鳌拜的女儿青格儿(胡静 饰)和明珠的儿子纳兰性德(钟汉良 饰)。因为不知晓康熙的真实身份,青格儿和纳兰性德对其出言不逊,惹得龙颜大怒,所幸孝庄(邬倩倩 饰)及时赶到,两人才免于受罚。之后,纳兰性德入宫成为了康熙的伴读。  青格儿一直痴痴的爱慕着纳兰性德,然而纳兰性德的心中早已经有了青梅竹马的惠儿(石小群 饰),青格儿只能将这份感情深深的埋藏在心底。纳兰性德和他的家族因为前者所起草的神功圣德碑文而被卷入了麻烦之中。与此同时,在康熙、纳兰性德、青格儿和惠儿之间,交织了一段段复杂的感情。天食向日葵都铎王朝 第三季夜色人生冲锋车2015粤语版狐闹干探谁动了我的校花黑袍纠察队:劣迹海之谣真正胜负犯罪现场调查第十五季守望的天空半田君传说经验丰富的你和经验为零的我交往的故事潘菲洛夫28勇士上帝之国再生门乒乓玩到家四光猪现蠢记快闪猎人暗黑正义已婚女人左右互搏无声好友第二季柔美的细胞小将发现者们天使行动3:魔女末日现代狙击手 第一季舐血夜魔半个喜剧动态漫画·徒弟个个是大佬恋爱的季节2022首杀猎兽少女队淹没2017快乐星球第一部新人在旅途缘来圣诞我爱灰太狼2篷车之旅无间道(粤语版)一品爵爷视觉监狱同喜同喜将军在上之时空恋人

 长篇影评

 1 ) 赤果果地一部纳兰受虐秘史

像很多人一样,如果不是为了钟先生,不会去看这部《康熙秘史》。因为这部和《孝庄秘史》比较,简直是差的太远太远,简直让人怀疑是同一个导演制作吗?孝庄和多尔衮的爱情骗了我多少的眼泪啊,董鄂妃和顺治帝的感情多么的真挚动人啊,尽管有很多无奈、很多不能,但是都合情合理,在人性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而观《康熙》,康熙皇帝一直在任性、冲动、野蛮、毫无章法,英明睿智的老祖宗也以“为了大清”的名义正面侧面全方面地纵容着他。很受不了这祖孙俩的两句台词,康熙对纳兰说了好多次:朕把你当兄弟。神的,有这么当兄弟的吗?老祖宗说:一个敢和皇帝争女人的奴才,我不能这么顺了他的心。
也许是时代所然,那个皇权至上的时代,可怜的纳兰兄,只能把隐忍再隐忍。但是看剧的我们毕竟是现代人,这个故事让人感觉很不可思议,仿佛是为了虐而虐,剧中塑造了好几段应该说是刻骨铭心的爱情,纳兰和惠儿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纳兰和青格尔的相知相惜不离不弃,皇帝对青格尔的执着,但是看来看去,总是觉得感情线不甚明了,惠儿这一条,简直对不住“一生替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更应了那句“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纳兰和青格尔,就算是为了一波好几折吧,总是觉得俩人是有多次机会可以在一起的,他俩总是该勇敢的时候退却,不该冲动的时候又不顾一切,落了个抱憾终身的结局;皇帝对青格尔,更像是一种征服,因为得不到所以发狂,因为失了皇帝的面子。
倒是康熙和纳兰的感情线,贯穿始终,从第一集为了青格尔大打出手,一副“不是冤家不聚头”的模式。而后,纳兰兄,面对夺了自己青梅竹马的爱人、又不肯成全自己和青格尔、无数次出尔反尔、总是喜怒无常、口上说把自己当兄弟其实一直想把他驯服成奴才的皇帝,始终如一地坚持着“康熙虐我千百遍,我待康熙如初恋”的原则,看得我啊,这个内伤啊。
公子您临了了终于大彻大悟了,身为奴才却不甘为奴才,一心想与皇帝争个高下,不是争君臣的名分,而是做人的心志。能够结识皇上,是奴才今生最大的福分,却也是最大的不幸。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满纸荒唐言,尽是痴情泪啊。
钟先生,以后还是不要演这种故事了,你演得太真切,我看得太心痛。

 2 ) 公子世无双

看完这部剧,很难不爱上公子。他有满腔的抱负、满腹的经纶才华,他浪漫柔情、文武双全。当那么一个戏外戴着耳机轻跳舞步的帅小伙,一走进戏里,居然能让你恍惚间以为已经穿越到历史中。能做到这些,有演员自身气质与角色的契合,更有演员对角色的精准解读及完美诠释...... 钟汉良之后,再无纳兰公子,这句话一点不为过。
在网络上找出这部剧,并点开第一集时,我哪想到会一次快进也没点就看到了最后。公子的结局,历史已经给了定数。但当那一刻来临,还是会觉得太过突然和仓促。于是,这一点遗憾,留存至今,不敢再点开看第二遍。

 3 ) 雁书蝶梦皆成杳——说说纳兰和沈宛

其实这部剧看得我没什么说的……很久以前看的,连印象都不太有了,唯一记得比较清楚的大概是里面的男主之一纳兰。而对于女主,若不是她摇身一变变成了沈宛,估计也被我忘了……

说起来还是要感谢一下这个剧——初识沈宛这个名字,就是在这部《康熙秘史》里。电视剧里说,鳌拜的养女青格儿对纳兰性德一直情有独衷,但由于总总原因,两人始终不能在一起。而青格儿的真实身份其实是前明沈将军的女儿。后来青格儿隐居江南,改名沈宛,成为江南有名的才女。看到这里,觉得颇为荒谬,去网上一查,发现还有一部电视剧《烟花三月》里也讲到了沈宛,其身世又与《康熙秘史》里讲的大不相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她与纳兰性德有关系。一直对纳兰性德的词颇感兴趣,但从未关心过他身边的女人。于是遍查资料得知,历史上的纳兰性德身边确有一位叫沈宛的江南女子。但关于她的身世,却是记录甚少……

总结网上的资料:沈宛(约1667—?),字御蝉,浙江乌程人,吴兴才女,著有《选梦词》。关于她的身世,一说为江南艺妓,不可考。十八岁时经顾贞观介绍嫁与纳兰性德为妾,但未入纳兰家谱。一年后纳兰性德去世。传纳兰性德第三子富森为其所生,不可考。卒年不详。

于是乎,根据这点资料,俺YY了以下的故事~

=============================================


第一章 梦入江南烟水路

 

  “宛儿——”母亲又在叫我了。我乖乖地回房。

  “外面风大,怎么不好好在屋里待着?”母亲责备着,却满是爱怜的语气。

  “我知道了,娘。”我微微一笑,顺从地坐在母亲身边,把手里的书放在桌上。

  “怎么,又在读他写的词么?”母亲有些不高兴地问。

  “嗯。”我轻轻答到,嘴角有一丝笑意。

  “唉,你这孩子,都是你爹给惯的。女孩子家,舞文弄墨做什么呢。再说你都十三了,过两年该给你找个婆家了。”母亲叹了口气。

  我低头不语。我的心事,母亲是不知道的。从我十岁那年第一次读到他写的词,纳兰容若这个名字,便在心底挥之不去了。

  我叫沈宛,生在吴兴。父亲沈一师,是江南有名的鸿儒。从我小时候起,父亲就亲自教我诗词歌赋,还请来师傅教我琴棋书画。有时候,父亲会把我写的诗词读给他的朋友们听。朋友们的称赞让父亲颇为得意,而母亲却为此担忧。母亲并不希望我多有名气,只希望我能嫁个好人家,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可是,自从读过纳兰公子的词,我便有了心事。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我曾无数次地在心中描绘,这样才气纵横却又痴情的公子,会是什么模样;也曾无数次地幻想与他第一次见面的情景;甚至还有一个梦想,能永远伴随在他的身边……这些心事,我谁也没有告诉过,即便是母亲。因为我知道,这恐怕永远也只是一个梦罢了。他是满人,我是汉人,满汉不能通婚。更何况,他的身份又是那样高高在上——他的母亲是亲王之女,父亲是当今相国,这样的家世,又岂是我寻常人家的女儿高攀得上的呢。待母亲走后,我独自抚琴低歌——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我的心事,也只有这把琴知道了。

    两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转眼我已经十五岁。母亲开始张罗起我的婚事。此时的我,在大家眼里已是江南有名的才女,再加上父亲的名望,前来求婚的人之多是不难想象的。可是我对此事总是不置可否,我的心早已给了纳兰公子,又怎会愿意嫁给别人呢。可是不愿意又如何,父母之命不可违,我总不可能一辈子不嫁人。

    “宛儿,你看谁来了?”这日,父亲唤我到前厅。

    “顾伯伯?”一进门,见到来客,我又惊又喜,“宛儿见过顾伯伯!”

    顾伯伯名贞观,字远平,曾是父亲的学生,也是父亲二十多年的好友。父亲常给我讲顾伯伯的文章,顾伯伯的词也写得极好,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词家三绝”。但对我而言,更重要的却是,顾伯伯也是纳兰公子的好友。顾伯伯受当今相国的聘请,这几年一直为纳兰公子授课。五年前,我第一次读到的纳兰公子的词集,正是顾伯伯带来的。

    “一年多不见,宛儿又长漂亮了。”顾伯伯端详了我一番道。

    “顾伯伯可是从京城来?”我问。

    “正是。猜我给你带什么来了?”顾伯伯笑道。

    “是……”我正想说是纳兰公子的词集,可是一见母亲坐在一旁,脸一红,欲言又止。

    “哈哈——拿去吧!”顾伯伯见我忸怩的样子,笑出声来,也不再逗我,拿出一本书来。我接过,正是纳兰公子的词。

    “远平,你怎么还给这丫头带这些书?这几年她都着魔了,成天念着纳兰公子、纳兰公子,还怎么嫁得出去!”母亲发话了。

    “要我说,宛儿才貌兼备,与容若倒是天生的一对。”顾伯伯又笑道。我脸更红了。

    “人家是相国之子,又是满人,远平莫要说笑。”父亲也说道。

    “好,好,我不提就是。宛儿的亲事可订下了?”顾伯伯问道。

    “来提亲的人家中倒是有两家不错,我再考虑一下,大概过两个月就可订下来了。”父亲答道。

    “那我就等着到时来喝喜酒了。”顾伯伯说着笑看了我一眼。

    我低头不语,感觉心里空荡荡的。

 

第二章 犹恐相逢是梦中

 

    两个月很快过去了,正当我准备听天由命的时候,家里却发生了一件大事,让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父亲竟因为文字狱招来杀身之祸,沈宅被抄,全家人受到牵连。母亲受不了这个打击,随父亲而去了,我欲哭无泪。而我自己面临的,是被卖为奴,或者为妓……

  幸亏还有顾伯伯和那些父亲生前的朋友,他们解囊相助,让我重获自由。可是我不能靠他们的资助过一辈子,举目无亲,为了维持生计,我唯有卖唱。又是两年过去了,十七岁的我,学会了强颜欢笑,只有在那些朋友面前,或是一个人的时候,我的歌声才会倾吐我的无尽忧伤。

  尽管如此,但我却从未忘记过我的梦——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每当抚琴唱起这一首,我总是很羡慕词中的歌女。她总算还有和她的心上人重逢的时候。“犹恐相逢是梦中”,而我呢,却“只求相逢在梦中”。

    我以为我的一生就会这样过去了,生命中再无涟漪。又是一年开春,顾伯伯从京城来看我。自从三年前沈家被抄,顾伯伯每年都会来看我一两次,并给我财物上的接济,但却再没给我带过纳兰公子的词,也许是怕我想起往事而伤心吧。这一次,顾伯伯却忽然说要介绍个新朋友给我认识。

  “我这个朋友文武双全,精于诗词。他久闻宛儿江南第一才女的名号,这次与我同来江南之前就说好让我引见。如若宛儿答应的话,下次我把他带来如何?”顾伯伯似乎有意要卖个关子,并不说这人的名字。此时的我,生活中唯一的乐趣,便是和朋友们在一起了吧。多一个朋友自然是件好事,更何况是擅长诗词的朋友呢,于是我欣然应允。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丰神俊朗,与我梦中的人何其相似。“这位是——”顾伯伯正待介绍,他却已经开口吟诵起来:

  黄昏后,打窗风雨停还骤,不寐乃眠久。
    渐渐寒侵锦被,细细香消金兽。添段新愁和感旧,拚却红颜瘦。

  他竟然能背我写的词,我一惊,抬眼望他,他也正微微含笑看着我,不待我回答,便接着说到,“素闻沈小姐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凡,在下也赋词一首,赠与沈小姐,如何?”说罢便道:

  惜春春去惊新燠,粉融轻汗红绵扑。妆罢只思眠,江南四月天。
    绿阴帘半揭,此景清幽绝。竹度竹林风,单杉杏子红。

  我再一惊,好熟悉的词风,好熟悉的感觉,莫非——

  正在犹疑间,他已上前一步施礼到,“在下纳兰性德,献丑了。”

    真的是他!我呆立在原地,半晌说不出话来。顾伯伯说要介绍个朋友的时候,我就猜过是纳兰公子,但又总觉得是自己的奢望而已。毕竟,现在的我,连一个寻常人家的小姐都不是,只是一个歌女,相国之子怎会肯放低身份来见一个歌女呢。可是现在,纳兰公子竟真的就在我的眼前。一时间,恍若梦中,多少情感同时激荡在胸中,让我有眩晕的感觉,这就是我朝思暮想的纳兰公子,这就是我曾幻想过无数次的第一次见面!心在狂跳,我竭力控制住自己,向他还礼;低下头去,眼中,已是噙满了泪。

 

第三章 心事谁与话长更

 

    这是我人生中最欢乐的一段时光。接下来的日子里,我陪纳兰公子同游江南,谈诗论词,抚琴作画。我感激上苍,把纳兰公子带到我的面前,即便只是一刻,我也此生无憾了;虽然我无时无刻不在祈祷,希望这一刻能够成为永远。

  纳兰公子看我的眼神总是含笑而温柔的,只是他却从未对我说过超乎友情之外的话。我知道,纳兰公子对他的妻子卢氏情深意重。与纳兰公子在一起的时候,他从未对我提起过他的妻子。但我早从顾伯伯那里得知,卢姐姐在七年前就因难产去世了。我可以想象纳兰公子当时的悲痛。我曾读到过纳兰公子写给卢姐姐的《金缕曲》: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我真羡慕卢姐姐,我知道,纳兰公子永远也不会忘了她。纳兰公子对卢姐姐的痴情,也是我所欣赏的;因此,我不奢望纳兰公子能爱我,我只要能待在他的身边,就已经知足了。

  纳兰公子好像一缕阳光,给我黯淡的生活带来了新的生机,只是在纳兰公子的眼睛里,却总是暗含着忧郁。这一日,我正给纳兰公子碾墨,他却看着窗外发呆。半晌,他回过神来,提笔疾书到: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

    “公子又在想念卢姐姐了么?”我问。纳兰公子看看我,又看向窗外,不语。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我低低地念着,犹豫了片刻,终鼓足勇气道,“公子……这个人,可以是宛儿么?”

    纳兰公子闻言似乎一惊,转头看向我,欲言又止。

    我低下头又道:“宛儿自知无法与卢姐姐相比。但如若公子不嫌弃,宛儿愿意永远跟随在公子身边,侍侯公子……”

  “宛儿——”纳兰公子一愣,沉默。一时间,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我有些不安,我本就是一个歌女,这样表白,纳兰公子会以为我是一个随便的人,从此看不起我吗……过了半晌,纳兰公子终于又开口说到,“不,宛儿,这不可能,你也知道,我是满人,满汉不能通婚——”

  “宛儿不要名分。”我打断公子。

  “这……这太委屈你。”纳兰公子似乎又是一愣。

  “委屈?宛儿当年父母双亡,全家被抄,宛儿不得已在此卖唱,还有什么委屈能……”说到伤心处,我已哽咽。

    “宛儿……”纳兰公子走过来轻轻搂住了我。我任凭眼泪流淌,弄湿了公子胸前的衣襟。

    是夜,纳兰公子没有像往常那样与顾伯伯一同回到旅舍,留宿下来了……

    “宛儿,你不后悔?”罗衾帐里,纳兰公子凝视着我,低声问道。

    “宛儿十岁那年第一次读到公子的词,便喜欢上公子了,又怎会后悔呢……宛儿只怕这是一个梦……”我不敢看纳兰公子的眼睛,羞赧地低头。

    衣衫轻解,纳兰公子拥我入怀,我感到了自己的颤抖。

    “公子……”

    “叫我容若。”纳兰公子在我的耳边轻道。

    窗前,轻云一缕,微微遮去了月儿柔弱的清辉……

 

第四章 雁书蝶梦皆成杳

 

     六月,容若要带我回京。临走前,朋友们前来辞行。顾伯伯笑到:“容若此行觅得佳人,还要感谢我这个媒人才是。”“那是自然。”容若也微微笑到。可我总在想,容若肯带我走,或许更多的是出于怜惜,而不是爱吧?我也隐隐担忧,容若的家人,会接受我这个歌女吗?更何况我还是汉人。

  不出我所料,回到京城后,容若的父亲勃然大怒,大骂容若荒唐,并逼迫容若与我断绝来往,容若只好将我安置在别院。三个多月过去了,容若日渐消瘦,我不愿容若因为我的缘故而与家人继续不和,徒增烦恼,便执意要回到江南。容若无奈,只好同意我暂时回去,说待家人气消以后再想办法。临别之时,容若写到:

  烟暖雨初收,落尽繁华小院幽。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着分携泪暗流。
    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将酹石尤。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

    容若是真心舍不得我离去吗?我心里竟有一丝淡淡的欣喜。也许分别只是暂时的吧,我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也安慰容若。十月,我又回到了江南,但不同的是,我的生命中还有等待,还有希望。

  容若说过会写信给我,可是快两个月过去了,却毫无他的音讯,我隐隐有些担忧。上个月,我偶感不适,大夫竟告诉我已有两个月的身孕。我欣喜若狂。我多么希望容若也在我的身边,他一定也会很高兴的吧。

  雁书蝶梦皆成杳,月户云窗人悄悄。记得画楼东,归骢系月中。
    醒来灯未灭,心事和谁说。只有旧罗裳。偷沾泪两行。

  对容若无尽的思念,我只能付诸文字,却是锦书难寄。转眼又到了四月,和容若分开已经半年了。我还清楚地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和容若第一次见面的情景。这一日,顾伯伯来江南看我,终于带来了容若的书信。

  “怎么,你已怀上了容若的孩子?”顾伯伯看到我隆起的腹部,惊讶万分。我微笑点头。

  “容若他知道么?”我眼神暗了一下,又轻轻摇头。

  “唉,自你走后,容若被看得更紧了,相国大人更是坚决要断了容若接你回去的念头。”

  “这我早已料到。我不怪容若……”

  “宛儿,你放心吧,孩子的事我一定会告诉容若知道,让他早日接你回去。目前你只管安心养胎。”

  “嗯。多谢顾伯伯。”

  在不安与期盼之中,两个多月又过去了。七月之初,正当我准备迎接孩子降生的时候,顾伯伯又来到江南,带给我一个晴天霹雳:一个月前,容若已经去世了。我一下子晕了过去……

  当夜,我和容若的孩子出世了。可怜的孩子,从一出世起,便没了父亲。顾伯伯说,五月中旬,他回到京城见到容若的时候,容若已经有些不适,但听闻孩子的事,十分高兴,抱病邀请好友相聚。哪知聚会结束后竟一病不起,七日后便去世了……

  我躺在床上,仿佛魂魄也离我而去了。哪怕刚出生的孩子,也给不了我安慰。容若,你是宛儿活着唯一的理由,你去了,宛儿的心也死了。

  孩子按容若生前的意思取名为纳兰富森。一年以后,纳兰家派人接走了孩子。这样,我也就没什么牵挂了。

  惆怅凄凄秋暮天。萧条离别后,已经年。乌丝旧咏细生怜。梦魂飞故国、不能前。
    无穷幽怨类啼鹃。总教多血泪,亦徒然。枝分连理绝姻缘。独窥天上月、几回圆。

    容若,宛儿来与你相见了……

 
=============================================

附录一  纳兰性德的妻室子女:

正妻:卢氏,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生于顺治十四年(1657),康熙十三年(1674)嫁给纳兰性德,赐淑人*。于康熙十六年(1677)五月三十日难产而亡。后诰赠一品夫人。

续室:官氏(瓜尔佳氏),一等公朴尔普之女,赐淑人。

侧室:颜氏。后诰赠一品夫人。

外室:沈宛

长子:富格,颜氏所出。

次子:富尔敦,卢氏所出。

三子:富森,传为沈宛所出。

另有四女。

------------
*命妇有七阶。一品曰夫人,二品亦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



附录二  沈宛词:

长命女

黄昏后。打窗风雨停还骤。不寐乃眠久。渐渐寒侵锦被,细细香消金兽。添段新愁和感旧,拚却红颜瘦。

一痕沙·望远

白玉帐寒夜静。帘幙月明微冷。两地看冰盘。路漫漫。恼杀天边飞雁。不寄慰愁书柬。谁料是归程。

临江仙·春去

难驻青皇归去驾,飘零粉白脂红。今朝不比锦香丛。画梁双燕子,应也恨匆匆。迟日纱窗人自静,檐前铁马丁冬。无情芳草唤愁浓,闲吟佳句,怪杀雨兼风。

菩萨蛮·忆旧

雁书蝶梦皆成杳。月户云窗人悄悄。记得画楼东。归骢系月中。醒来灯未灭。心事和谁说。只有旧罗裳。偷沾泪两行。

朝玉阶·秋月有感

惆怅凄凄秋暮天。萧条离别后,已经年。乌丝旧咏细生怜。梦魂飞故国、不能前。无穷幽怨类啼鹃。总教多血泪,亦徒然。枝分连理绝姻缘。独窥天上月、几回圆。

 4 ) 好一个小奴才

被顾美人拉进《逆水寒》的大坑,到现在还没爬出来,竟然还爬墙到《康熙秘史》去了,金牛意志实在薄弱,美人能量不可小觑。

前头的秘史是让马景涛宁静给恶心跑的,这部秘史的剧情……还是没法看,有极品帅哥也没法看。然而,竟然没有快进却一集一集把狗血剧情一看到底,这跟美人帅哥可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了,倒跟精致漂亮的戏装服饰多少有点关系。看到最后,康熙不是那个千古一帝,纳兰也不是那个一人而已的词人,鳌拜也不是那个不可一世的权臣……反正谁都不是谁。结果谁都不是谁了,反而谁也都是谁了(舌头打结)。先放下无数个“倘若”,倘若他们跟历史没嘛关系,倘若有那么一个时空,倘若有那么一个有大志又小气的皇帝,一个不甘心当奴才的奴才,一个死活看不上皇帝偏偏看上侍卫的女孩儿,一撮心怀鬼胎的王爷,一群见风使舵的大臣……倘若——这故事还是挺好看的,只是全都太离谱。

这故事基本可以形容为“奴才养成记录”。大约没人天生就喜欢当奴才的,所以各有各的不甘心。但是到剧终的时候,养成的奴才飞黄腾达,养不成的抑郁而终。不甘心的全都甘心了,不服气的全都服气了,连皇帝大人最后也成了江山的奴才,甚至连从头到尾都强项的纳兰性德也认输了。再PS,这编的不合逻辑,明明是被小心眼儿的皇上气死的嘛!

但是在这狗血剧情里有一个亮点,亮得异常——“小奴才”曹寅。在我看来,这个角色如果不是剧中唯一丰满可信的角色,至少也是最丰满可信的。

这个曹寅,跟历史上的曹寅与多大相似不在讨论之列,但这是个标准典型的小奴才。这个“小”,首先是年纪,出场时候才十几岁,一脸稚气。其次是阅历、身份,生下来就是奴才,从小跟在皇帝身边,基本是个小书僮,只是伺候的主子实在太大。再有,这个“小”,也是指心智、心机。

这小奴才出场时候非常可爱,小小年纪,一边跟青梅竹马(怎么老想起这个词?)的小皇上混兄弟,一边给恩重如山威重如山的太皇太后当卧底,在恩威并施的太皇太后跟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翻脸象翻书的皇帝“兄弟”面前察言观色小心翼翼,稍一个不留神两边都会砍他的头,然而哄高兴了哪一边也都有天大的恩典。两边都背叛,可背叛哪边又都过意不去,把个小奴才给难的!

这时候的小奴才天真未泯,虽然是奴才可是生来就是高级奴才,仗着皇上的后台难免高级奴才的骄矜。然而见到闻名已久的才子,即便是刚打过架,也满不在乎地拉着人家玩结拜。偶尔喝高了,也敢跟纳兰拍肩膀说,皇上的诗好是好,可有咱俩在,他,老三。

但是小奴才一天天长大了,奴性越来越成熟,人性也退化得越来越干净。在皇上身边一场一场的风雨之中,他渐渐了解了皇帝也了解了自己。他想要的非常简单,第一是性命,第二是前程,这两样都来自于他侍奉的主子,来自于他对主子的忠心,也来自于不顾一切的自保。他永远都不会象纳兰性德那样在付出忠心的同时,还硬是想要留下一点“自己”,对曹寅来说“自己”是不存在的,也不需要存在,“自己”的存在只会带来麻烦甚至是杀身之祸。纳兰性德倒一次霉,曹寅就长一份记性,有这样一个反面教材时时刻刻耳提面命,曹寅便顺利地在奴才养成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原本“小”的心智心机,也在宫廷内外的暴风骤雨中日臻成熟,早先一出事就没头苍蝇似地满头冒汗,后来眼珠一转便计上心来。早先因为当卧底而良心不安痛哭流涕,后来拿朋友顶雷眼睛也不眨。小奴才并没有变得大奸大恶,但是可以想见,如果需要,如果为了自保,为了前程,这小奴才完全做得出来。如果危难之际他没能把端敏格格带出宫,他肯定会杀死自己的心上人,我相信——他下得去手。

小奴才很好命,阴错阳差和心上人喜结连理。皇上奖赏了他的忠心,小奴才如愿以偿,揣着免死诏书外放做官,奴才终于熬成了主子。而老早跟皇上赌气把免死诏书丢进火里的纳兰性德,这时候却耗尽了一生的才气、志气和脾气,油干灯尽,黯然撒手。

奴才养成,这过程与结局令人郁闷,却无比真实。

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是——社会适应良好。相信会有很多年轻人在走出校门之后,发现理想与现实差距如此巨大,社会远比他们想象得复杂得多。如何适应?在生活的大潮中,人们不停地被挤压、冲撞,不停地被磨掉棱角,为了开拓前进的道路,为了受伤的时候不致命。棱角磨掉了,适应良好,心理健康,身体也健康,生活工作两如意。磨不掉,或者是棱角伤人,或者是自己撞个粉碎。自古以来,那些留下不朽名篇的诗人们,想想大都是体制中的不得意者,或者干脆就是体制外人,社会适应不良,心理不健康。然而就是这批社会适应不良的人,拒绝同流合污,守着自己的理想,把目光投向体制之外,投向人的内心。这批心理不健康的人,用诗词歌赋文章发泄着他们的不健康,他们虽然黯然离世,辞章却永远不朽。而我们,有幸可以欣赏他们优美的华章,来溶解自己的不健康。

此刻竟有说不出的感激,感激这些心理不健康的人由着自己不健康,感激他们没有更积极地去适应社会,感激他们选择用辞章来宣泄不健康。嗯……这情绪似乎也算不健康。

最后PS一下,小奴才不知谁演的,长的不是我的那杯茶,但是——演得真棒!

 5 ) 夏雨就这种演技也得过影帝啊?

这个戏除了钟汉良谁都记不住,因为钟汉良的纳兰容若,这辈子每次看到纳兰容若这四个字心都好痛“………………………………………………”…………………………………………x…………………………………………………………………………………………464546464573464645464649464554

 6 ) 尤小刚和他的秘史

从2002年,《孝庄秘史》横空出世;到2006年, “前清秘史剧”系列终结篇《康熙秘史》播出,尤小刚顶着“清朝私家侦探”的称号,打造了一整个响当当的秘史系列。我很喜欢这四部,这一个系列。它们也不愧为一个系列,四部剧中有大量相同面孔的角色、他们的表演形式也如此相像、服装道具也如出一辙、熟悉的台词风格、使用相同的音乐,甚至在叙事上也完全遵循整个系列的人设,所以你可以看到,虽然四部所拍摄的朝代顺序极为杂乱,但《孝庄秘史》中的多尔衮是大功臣,到了康熙秘史中,也是要不遗余力的再次洗白,整一系列严丝合缝,完全没有自己打自己巴掌的情况出现。这也算是一个奇迹吧。拍系列剧的人不多,每部剧熟面孔如此多的人更少,每部剧都带有如此相像风格设计的少之又少,符合这三条的,除了尤导,就是于妈了吧。当然,在我看来,尤导和于妈完全是不能相比的。于妈主要做工于编剧,尤导的编剧可就不止一人了。两人最大的相同,就是都对古装戏情有独钟;最大的不同,在于女性的不同。
所有四部剧里,最大的看点都是女人。几乎每一部剧都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女人,写她们的故事、她们的爱情、她们的智慧。尤导的剧是真正尊重女性的。所谓尊重,不在于把女性写的多刁蛮任性,也不必写她们多有心计、多么高尚或是多么坚强。或许,尊重这个词太严重了,只是,只有在尤导的剧中,我才能真正看到女性的韧劲、女性的魅力。
尤导对女性的尊重,在我看来,已是中国之最。
反观其他剧,于正三部美人,写窦太后、大玉儿、武则天,她们都是中国最著名、最有权力的女性。但你看到的,还是脆弱的、需要保护的、简单的女性形象,她们可以为生存出卖自己,却最终只能有一位真命天子;她们的内心坚强不屈,却活得那么小心翼翼;她们也是聪慧过人,却整天为小事勾心斗角;她们有的刁蛮任性,最后也是被驯化的温柔可人。你似乎看不到女性的生命力,她们受冤枉、被陷害、柔弱的哭泣,颤颤巍巍一副受委屈还要顾全大局的样子,这不是完美的女性,这不会让我们看到女性的美好。
尤导作品中的女性是高贵的,有生命力的,她们受到不止爱人的宠爱,还有父亲的、哥哥的、知己的,甚至丫鬟奴才们的,她们的爱情很伟大,很深情,但却不仅仅为了爱情。她们可以把爱情藏在心底,可以堂堂正正的再爱上另一个男人;她们可以为爱情而死,更可以为家族、为亲情做一切事。女性的角色反而是有些薄情、反而是朝秦暮楚、反而更顾全大局;男性则更深情、更豪迈、更冲动莽撞、血气方刚,你可以看到几个男人为一个女性争夺,却不会看到几个女性为一个男人争得不可一世。女性的爱情有多种选择,这是我认为的,女权的根本。
不知为何,这个时代的影视再难以看到尤导剧中那种高贵的女性形象了。
或许,我心目中的伟大女性与一般人不同。大家都说古龙的小说中,女性是低贱的、是不受尊重的,但我却不这么认为。相反,我觉得古龙才是最尊重女性的。在他的小说中,有妓女,不守道德的女人,有舞女、女杀手,女性的描写常是不穿衣服的、裸漏的、背叛与伤害男人的、不自重自爱的,所以很多人会说古龙不尊重女性。但仔细读他的书,他笔下的女人不会为男人争风吃醋、勾心斗角,她们敢爱敢恨、英姿飒爽,她们来去自由、无拘无束,她们受着男人的爱恨与尊重,男人爱她们,是用生命去爱;在她们离去时,男人痛苦不堪;所以,在古龙的小说里,你很难发现一个负心汉、一个贞节烈女,或是会说一大段情话的痴男怨女。她们要的不只是爱情,她们的人格更加完整。
这些尊重,我在尤小刚导演的剧里也看到了。四部中《太祖秘史》应该算是女性人物最多的一部了,但每个女性都那么独特而富有魅力。她们不够完美,没那么有爱心、没那么圣洁、没那么钟情守身,她们也不会力挽狂澜,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她们很真实。

 短评

秘史系列中的一部,为了钟汉良版的纳兰公子来的,剧情也是狗血,全程虐纳兰,31岁卒,然而钟汉良对于纳兰容若的塑造,在影视剧里已成经典,夏雨的角色不讨喜,虽为康熙秘史却主要在说纳兰,不过演技没话说,喜欢胡静,这样的电视剧现在尽也看不到了

4分钟前
  • 人生何处不相逢
  • 推荐

小哇真是一流得衣架子,没多演点阿哥戏可惜了

7分钟前
  • 猫依让忍
  • 推荐

纯粹来看钟小良同学的 没有钟小良这片子根本没法看

12分钟前
  • Nadja
  • 推荐

我也看的是纳兰Cut

14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若不是钟汉良的纳兰公子,这片真没法看

15分钟前
  • 麦兜小宝
  • 还行

为了钟纳兰俺也要给5星啊啊啊啊啊啊啊!

17分钟前
  • Miss没文化
  • 力荐

钟汉良的纳兰容若满足了所有我对公子的想象,从此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纳兰性德

20分钟前
  • 长安生生
  • 力荐

我本讨厌辫子戏,可这钟纳兰真是这浊戏中的翩翩佳公子,温润如玉,收放自如。

21分钟前
  • 韦小幽
  • 还行

小哇的清宫戏也算是惊艳亮相了,夏雨的表演感觉收得有些多,有种畏手畏脚的感觉,其它还好吧。

24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我承认只对钟汉良的纳兰性德感兴趣。一个温文如玉的男子承受了三百年来多少温情眷顾,满清第一词人的风华绝代将被再次演绎。这一次,我可以给钟汉良打85分。

29分钟前
  • Voyager
  • 推荐

改叫纳兰秘史,删掉康熙戏份,才是这戏的精髓。

32分钟前
  • 可乐喵xs
  • 推荐

康熙和纳兰性德 ~

35分钟前
  • せつちゃん
  • 还行

最近都在谈论公子,对于纳兰我是有情怀的,回首影片,钟纳兰是最贴近于公子的,翩翩佳公子不过如此,一世情路坎坷,真真让人心疼

37分钟前
  • 夜未央
  • 力荐

说好的康熙秘史,怎么就是纳兰主角呢?还有人评论删掉康熙戏份…我的天啊,粉干嘛不去看纳兰秘史…乱改历史到令人可耻…鳌拜是好的…几个重要功臣都是坏的…赫舍里竟然顺产生下儿子,可是却是大阿哥,不是太子。康熙不爱赫舍里,爱鳌拜女儿。

38分钟前
  • 咕噜咕噜小肥肉
  • 很差

冲着纳兰才去看的。大才子,多愁善感的公子哥。长了颗做人的心,奈何生了做奴才的命。

41分钟前
  • Mancy Tsai
  • 推荐

开头总让人有种央视纪录片的错觉。。。总之,就算看不下全剧的也要去看钟纳兰剪辑版好吗!!!答应我!!!像尔康答应紫薇那样答应我!!!

44分钟前
  • 清炒黎蒿
  • 推荐

我唯一为胡静的美而惊艳的电视剧,怎么其他电视剧里面她就不这么漂亮了呢?

47分钟前
  • 灵姝
  • 力荐

为了钟汉良。。。哎。。我得忍受多少烂片啊?!

52分钟前
  • 老鱼聊发少女心
  • 还行

删掉夏雨的康熙吧!!!

56分钟前
  • 江流clay
  • 还行

中纳兰性德、青格儿毒很深很深很深。

59分钟前
  • 小鱼@苏樱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