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影评表演者言第一季

已完结

主演:周迅,黄渤,秦海璐,冯远征,奚美娟,吴君如,蒋雯丽,段奕宏,赵立新,王千源,王庆祥,易烊千玺,陈旻,瑶淼,梁植

类型:综艺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7

 剧照

今日影评表演者言第一季 剧照 NO.1今日影评表演者言第一季 剧照 NO.2今日影评表演者言第一季 剧照 NO.3今日影评表演者言第一季 剧照 NO.4今日影评表演者言第一季 剧照 NO.5今日影评表演者言第一季 剧照 NO.6

 剧情介绍

今日影评表演者言第一季综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非表演科班出身的周迅经过二十年片场的打磨,凭借精妙的演技和踏实的敬业精神获得了极佳的观众口碑和业内人缘。而在越来越多的与年轻演员的合作中,她切身感受到新生代演员对于表演经验的渴求,以及表演艺术传承的重要性。电影频道《今日影评》携手周迅,共同发起这一系列特别节目正值此契机。  2017年11月6日至11月17日每周一至周五晚十点,《今日影评·表演者言》将连续播出十期节目。黄渤、秦海璐、冯远征、奚美娟、吴君如、蒋雯丽、段奕宏、赵立新、王千源、王庆祥和易烊千玺十一位表演者将作为嘉宾先后登陆十期节目,与周迅对谈,分享表演心得,共同打造新时代“表演课”,树立新时代文艺标杆。陨落星辰第三季无耻之徒(美版)第二季萨达克2伯爵夫人的耳环兰奇槐树庄爱的命运摩女塑成记大岛日记2021拼凑梦想棒打鸳鸯藩篱之内青年乌兰夫成真2020归家之路特伦特探员第二季虽然只是弄丢了手机2023旅行者与魔法师宅男爱上她蝶恋花1978解忧公主记忆2018从前有个巨星亡命之徒沙海怪兽未曾走过的路甜蜜声优鬼手传奇之听风瓶世界尽头大小黄天霸法律与秩序:组织犯罪第三季真幌站前多田便利屋芝加哥警署 第六季精灵旅社2夏令营众神的恶作剧飙城赤壁(下)潘多拉第一季爱与恨凶宅笔记

 长篇影评

 1 ) 戏如人生,大道相通

【分集收获】

1.求实

敢问真的是个好品质。

2.汲取

秦海璐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

理性在前,感性在后,学到的知识在用的时候不能生搬硬套,因为现场和你学习时候并不相同而会有变化(信息内容增加),正确的方法是掌握它的逻辑,每一步为什么这么得到——这也是我喜欢做的方法,只要你掌握了它的内在逻辑关系,记忆是非常简单的事。我记性其实很差,但是内存的扩大倍数是不及劣势算法在扩大应用时所比例增大占用内存的,因此记性比我好的人所记忆的内容未必比我多。但算法是可以学习的。这个优势如果人群中是1/1000比例。和你同为1/1000比例的人里面,和你同方向如果是1/1000000比例。那么这个方向有些什么问题,所需要的人是多少……因此最首先你得知道自己要什么方向、要解决什么问题,多少人能完成,你的算法是什么,能否改进。但是你的算法往往不是确定方向以后发展出来的,而是靠积累重复验证。

录音是一种客观看待自己表现的方式。(记日记也是)。

一定要有一种信念感,就是你得觉得自己可以。

3.筋骨

其实我个人理解为细节,出彩的细节,决定一个人/突出一个人性格本质的细节。

冯远征提到话剧重复而不重复的时候,我想起高中时候问很喜欢的物理老师是否喜欢他的职业。他说一天八节课,连笑话都是一模一样,你觉得呢?——正是这段话印证我内心想法,即我绝不要当老师。那么不同学生的回应一样吗?这对于老师而言是什么呢?以前还看过一个采访,歌手说,虽然国籍不同,但粉丝给他的感受却相似。也就是说,他追求的只是那一瞬间的正面体验而与事件无关对吗?

换句话说教学相长只在你真正吸收了不同的东西的时候,否则获得只是情绪满足。

此外,演员最后拼的是文化的积累。那其他职业呢?

4温度

角色行为的合理性,能够更宽容,关爱自己的角色———emmm换位思考的实际应用啊。

5充实

模仿是开始

浸入式

返璞归真

6融合

和不同的人沟通合作

7根脉

喜欢段奕宏,很艺术家。坚定、确凿。当他说千里迢迢去北京考表演落选却仍然很高兴、坐在天安门看升旗感动到落泪的场景,真的很富有感染力。

“选择梦想、确立梦想的挣扎,仍在经历着坚持梦想的风险。”

“没有知道结果的严重性,也不愿意去深思熟虑地计较这个严重性”

“遇见自己、探索自己”

“自卑挺好的,动力”

“让你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去安放自己浮躁的心”

8弥新

突破惯性、惰性,走出舒适区

9磨砺

“这个时刻演,其实是之前几天几年的体验。”——其实每次短时间做出什么我也都会有这种类似体验,是过去的知识累积,用的时候能快速整合。现学现用真的很难,尤其是需要多方面知识整合的一个任务。

“然后无论做得怎么样都得先去做了。不能等着大角色。”

“得奖只是一个肯定,像漂亮衣服,经历过就可以”

“知识会越来越宽、越来越深、越来越丰富”

10传承

“进入角色、松弛自然的状态”

“保持新鲜感”

【总结收获】

态度:

1.自知:遇见自己、探索自己。让你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去安放自己浮躁的心。

2.梦想:选择梦想、确立梦想的挣扎,仍在经历着坚持梦想的风险。没有知道结果的严重性,也不愿意去深思熟虑地计较这个严重性

3.肯定:肯定就像漂亮衣服,经历过就可以

4.自卑:自卑挺好的,动力

5.信念:一定要有信念感,就是你得觉得自己可以

6保持新鲜感

学习:

浸入式

模仿是开始

敢问

先做,不能光等大角色

发现捷径(随机接触的3个途径:1.和不同的人沟通合作2.教学相长:吸收不同的东西而非情绪满足;补充3.新闻&信息流)

知识越来越宽,越来越深,越来越丰富

这个时候要突破惯性、惰性,走出舒适区。返璞归真

积累:

录音&记日记

理性在前:掌握它的逻辑,每一步为什么这么得到,从而随机应变

临场发挥来自过去累积

现学现用

积累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一个人/突出一个人性格本质的细节

 2 ) 除了娱乐至死,演员害能做什么?

目前看到第六期,每期都有新惊喜。

黄渤的谦逊与认真,印证了他的传说中的高情商,他有点不“真诚”。冯远征的忘我的严谨与敬业,他把这里当成了讲坛,一定程度上他也可以。吴君如作为港人,开头仍带有拘谨和取经的意味,却慢慢放开,忘记来此是为了宣传新片。段奕宏的态度让人敬佩,他觉得这些年得到的太多,仿佛需要重回学习的阶段,因此偶尔陷入阐述论点而无法自拔的状态。王千源就是社会我王哥,名利地位身份,他有,却不把持它们,而是追求做好自己的事干好自己的活。赵立新的经历算是比较传奇、学院了,他可以做这个节目的总导演,数他云淡风轻。

那么周迅,她的工作室,她做了一件别人不愿意也不屑去做的事。这里的别人当然可以是指桑骂槐地指许多,演员或者已经忘记自己身份的“演员”。周迅作为一个联合发起人,起码在成片中的表现,要让人心生敬佩与感激之情。

表演者和观看者都需要这样的平台。

客观来讲,这部综艺在制作过程中不足很明显,比如剪辑、配乐、主持等等,甚至包括一些主题比较勉强,然而可贵的是周迅与嘉宾之间摩擦出的火花,绚烂的,而不是单调的;美丽的,而不是刺眼的。

另外一个类似的综艺节目,攫取艺人安身立命的最后一点剩余价值,用在改编成小品的剧本上以娱乐至死。当然,《表演者言》几乎不可能在热度和影响力等方面与之匹敌。就像那个综艺第一期,某主评委对z姓女演员的表演发出的感慨——的潜台词:我知道你演成一个大写的尴尬,但我还是要微笑着为你鼓掌,用绳命肯定你作为一个流量的表演艺术。

 3 ) 表演的筋骨

因为这是一个谈话类的节目,所以就一直当播客听。第一季里面的嘉宾基本都是我非常认同的表演者, 里面有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部分, 非常推荐。

秦海璐提到了表演时候要「真实」,她一般会提前几个月拿到剧本,然后进入角色的状态。同时如果导演很出色剧组在困难的时候会降薪,或者帮忙出钱完成拍摄。

黄渤也提到了「真实」,拍的最苦的一个戏是「斗牛」,拍的时候需要和牛培养感情,一块吃东西,没事儿倚在它旁边喂草,把自己变成真的养牛了。不仅如此,还懂得了「控制」的重要性,你要控制和牛之间的关系,你要知道这个机位要不然牛出画了,牛把你的位置带偏了怎么调整回来。理性感性中间来回跳跃。为了饰演一位孩子走失的父亲,看了包括故事原型在内的不少同类型纪录片,用来揣摩分析当事人的真实感受, 但是仍评价自己没有表现出真实感情的万分之一。

冯远征提到他塑造人物通过观察生活,积累经历,还有拍戏时的灵感。而拍「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时候,这些都暂不具备,最后通过拨打情感热线,然后咨询。表演是有方法,和技巧的。通过态度,坚持和生活阅历,最终形成筋骨。后来感觉到自己枯竭了,没有在用心来演戏了,便开始话剧。而话剧不是在重复自己,因为观众给你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和观众的互动也是话剧和现场的魅力所在。

 4 ) 自我记录

哇哦,干货满满非常有深度,还让我见识了不同演员的本色与演出的心路历程~真的好喜欢周公子的声音。 第一集主持人太呆板了,还好黄渤一直控场。 第二集非常喜欢秦海璐的理性,把每个剧本每一片段不管是否是自己的戏都去吃透。和周公子是完全截然相反的,周公子是用情绪去碰撞这个时间的。 第三集的冯远征,用心去做事业,是事业不仅仅是职业,大师的高度和人文的关怀啊。 第四集奚美娟的慈禧太后,一开口让我泪目,那就是真的情感啊,作为一个女人的坚强和温柔,我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那是活生生的人,不再是什么教科书上的名字。还有红处方哈哈哈和周公子合作的戏,好想找到高清资源重温啊。 第五集,蒋雯丽将自己的价值观读过的书听过的音乐经历过的事全部融入进了她的角色当中,求实求真靠的是那颗心。我觉得她是理论派的感性演员。 第六集段奕宏的分享很多很多,比如不安全感紧迫感,真实以及责任等等,能感受到内心非常丰富,意识流的分享十分有趣。

 5 ) 为什么现在电影里20岁左右的角色还是让那些三四十岁、四五十岁的演员在演?

到场分享的演员都很实在,没有那么多节目花哨卖弄的东西,包括易烊千玺的态度才是真的谦虚的态度。当一个人名气已经比才华更出众,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居然应试北影表演还得了第一名,那我觉得你那一届是出不了什么人才了。最怕的就是童星考试,也许演员的人生该有的更多的应该是经历、成长、磨练这些东西积累得不够丰富,反而积累的是电视剧的表演经验,这东西很可怕的。作为一个表演的研究生来说,这些小孩子们更应该了解表演的理论,知道自己的表演都需要些什么来支撑,不然等不了多久,这些北影出来的没有太多人生经验的“小鲜肉”一定会被半路出身的、有丰富人生阅历的、感性的、有灵性的演员给取代。为什么现在电影里20岁左右的角色还是让那些三四十岁、四五十岁的演员在演?是导演不放心那些刚出道的小鲜肉呢,还是现在的孩子太幸福演不出一些深刻的角色呢?哎,也是比较资深的导演拍的东西都是反映他们那个年代的,所以也要请经历过他们那个年代的人来演,自然没有这些小鲜肉什么事了,小鲜肉都去拍电视剧挣卖点了,哪儿还在乎什么艺术,也许连基本的艺术审美观念都没有形成。所以啊,现在的演员要能走出来还得看这个时代的导演能不能拍出我们这个时代的好片子撑起我们同龄人的演员哪。演员,厚积而薄发,导演,还需努力形成自己的艺术审美和风格。加油,我们这代人是该传承下来了,不然以后等那些四五十岁的演员阿姨们老了还让他们演青春期我们这些年轻演员心里过意不去

 6 ) 一定要看的一部综艺!

尽管好多公众号已经安利过这档节目了,我们还是要来好好安利一下!

《表演者言》

黄渤、秦海璐、冯远征、奚美娟、蒋雯丽、吴君如、段奕宏、赵立新、王千源、王庆祥,外加一位担任半个主持人的周迅,这几位或许在知名度上比章子怡稍逊一筹,但若要谈及演技他们全都有十成十的发言权。

同样是做演员,聊演技,相比《演员的诞生》每期两个小时的节目时长+多位嘉宾,这档访谈节目一期只请一位演员,和周迅、主持人一起畅聊他们心中的一个表演关键词,每期不多不少,只有十五分钟。但就是这短短的十五分钟,却让这几位嘉宾给聊成了【演员版的百家讲坛】,有故事、有内容,每每结束都让人意犹未尽。

第一期嘉宾是周迅的老朋友黄渤老师,在综艺节目里日常秀智商的他,这次一改往日的嬉皮笑脸,给大家上了第一课:【求实】,追求真实。

仔细想想,这不就是观众们对于演员演技的最基本评价吗?如果演员演得好,我们就说:他演的跟真的一样;反之,如果演得不好,我们会说:他演的太假了。

但这看似最基础的评价,却也是最难达到的。

电影《斗牛》一直被称为黄渤的顶级个人秀,在这部电影里,黄渤不仅需要和人搭戏,还要和牛搭戏。我们形容别人听不懂我们的话时,用的成语就是“对牛弹琴”,以此类推,想想也知道要和一头牛演戏到底有多难了。

为了达到“人牛合一”的境界,黄渤不得不每天都和牛赖在一起,最后演戏活生生变成了真养牛:

培养感情还是不够的,拍的时候更难。不光要注重戏中的人物的感情,还要钟会不光要让自己在戏中,也要脱离戏中考虑牛的位置,简直拍到精神分裂:

还有电影《亲爱的》, 黄渤在其中饰演了一位孩子走失的父亲,他说为了饰演好这个角色,他看了包括故事原型在内的不少同类型纪录片,用来揣摩分析当事人的真实感受。BUT尽管如此,他仍旧觉得自己所表现出来的,不及真实情感千万分之一。因为他觉得表演者只能通过对于原型人物的揣摩和推测来解读,并外化其所感受到的东西,这样的过程一定会存在不准确和偏差:

但实际上他表演的到位不到位……我们还是眼见为实吧:

之后来的蒋雯丽老师讲述的主题词则是【充实】

记得之前看《一年级》毕业季,表演老师给大学生们讲戏:无论角色多小,你一定要赋予角色一个完整且符合逻辑的定位,这样才能够是角色变得立体和真实。

而如何给这个角色一个完整且符合逻辑的定位呢?大概就是蒋雯丽所讲的这个“充实”。这些预设或者是剧本里给予人物的设定,并非通过空想就能够构思和表演出来,而是需要调动你平时生活中的所看、所听、所学、所体验,融会贯通,放到角色当中,才能让其鲜活起来。

在考北影的时候,蒋雯丽接到的考题是《地震之后》,这题目听起来,大概需要和《演员的诞生》于月仙&陈小纭&王俊凯联袂献上的《唐山大地震》片段一样,哭的天崩地裂才对,可蒋雯丽并没有那么做。当时,她脑子里想到了两个画面,一个是欧仁·德拉克罗瓦的画作《墓地上的孤女》,画中的女孩儿张着嘴,眼中含泪:

另一个则是葛丽泰·嘉宝主演的《瑞典女王》结尾一幕,作为一个国破家亡的女王,她虽然面无表情,却通过这样的表演给予了观众很多东西。于是蒋雯丽便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学着她们的样子,噙着眼泪演完了这一出“本应该”大悲大喜的艺考难题。

上述是有过相关的经历或者做过积累的情况,那如果没有怎么办呢?尤其是现在的年轻演员们,由于影视拍摄周期、制作周期都相对变短,(再加上他们自己个儿不用功,竟在观众身上找毛病),没有时间来准备角色怎么办呢?

蒋雯丽又分享了自己的一个经历,她在拍电影《深呼吸》的时候,需要饰演一位卖鱼的女人。没有相关的经验的她,抽时间去了一趟海边,寻寻觅觅找到了自己的一个目标——一个真正卖鱼的女人,然后跟随了这个女人一天的时间,观察她的一些细节。比如,耳边会夹一支笔、记账的时候直接写在手臂上,还和周围的男人们打情骂俏。之后,蒋雯丽便把这些细枝末节全都用在了表演上,瞬间让这个角色变得充实、真实起来:

她说:当你要去饰演一个离生活特别远的角色,就算你没有太多时间,你也可以去到那样的环境中去观察、体验、寻找,里面一定有你所需要的许多素材。

哦,绝不能忘了作为半个主人,跟全程的周迅。我们总把周迅誉为天赋型选手生来就会演戏,但除去天赋之外,我们却忽略了她的积累和努力。因为父亲曾经是电影院的员工,周迅的童年是泡在电影院里的,庞大的观影量,让她多了所谓“天生”的影感,第一部戏就知道什么时候要哭,什么时候要笑。可这些不就来源于早先的学习与积累么:

在成为一名成功的演员之后,周迅也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继续细心观察与认真学习并行。在饰演《画皮》小唯时,她就对这个角色进行了透彻的分析,作为一个初入人间的兽妖,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她应该是个不懂世事的小女孩;对陈坤的角色占有多余情爱;妖的姿态应该不同于人;神态应该还是有兽的模样:

尽管周迅如今仍然在用着学院派口中稍显笨拙的体验派表演法,但却也因此保留了自己那份可贵的灵性与纯粹。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位之外,还有不少好演员【到此一游】,冯远征讲筋骨、奚美娟讲温度、秦海璐讲汲取等等等等……尽管tali迅哥表达能力确实不太适合做主持,但这些高水准演员之间,大概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只要一个眼神就明白对方想要说什么,想要说哪里,这种无缝翻译让节目的精彩完全保留了下来。

尽管这个节目这么好看,不少公众号都跑来安利,但它仍然是没什么人气,豆瓣标记过的人不过两千,在线视频的观看量不足千万。我想了半天原因,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大概是太戳人老底,业内没几个人想肆无忌惮的推荐。

它分享了不少演技咖们年轻时候做过的“傻事”,现在的影帝黄渤,开始演戏经常演到画外,被摄影师用脚拦:

小精灵周迅对光究竟是怎么打,该怎么看都学了好久好久:

蒋雯丽第一次演戏,整个人都是懵着演的:

还有赵立新,因为年轻的时候对电影和表演的误解,竟然因为师姐巩俐去拍了电影,还偷偷笑话人家不好好念书:

种种种种几乎狠狠地驳斥了“天赋论”,这些如今的大演员们都曾经有过迷茫,甚至是无知的最初时刻,而让他们达到现在这个高度的,并非是单纯的天赋和冥冥之中的指引,而是在演员生涯中的积累、学习和历练。

它还提到了现在流量演员们经常被诟病的“轧戏(短时间内演多部戏)”和轧戏进一步导致的“模式化演戏”。冯远征曾经有过八个月演三部戏的情况,演到最后他就觉得自己的状态已经不对,变成了模式化的调动情绪,完全失去了做演员的方向:

周迅也提到,拍戏多了虽然会丰富自身的经验,但也容易给自己画地为牢,变成一种模式化的限制:

由此可见,“模式化表演”其实并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几乎每个演员都会遇到。而之所以有人变成了只会皱眉嘟嘴咆哮的辣鸡演员,有人则变成了当之无愧的演技派,是因为他们的处理方式不同。冯远征、周迅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找回并突破自我,而另外的某些演员,则为图省力决定原地踏步,不肯向前。

还有我们之前提到过不少次的影视圈“黄金年龄”的乱象,总是将二十到三十岁的年华视为演员的黄金期。不少年轻的演员们也因此过度追求那些毫无皱纹的年轻岁月,从而导致一些无法弥补的错误。>没错,我说的是整容。但实际上这种想法是完全不对的,因为只有年龄增长,演员对于角色的理解和诠释才会更加到位和深入,丰富你的内心,从来都是比年轻的外表更加重要的事:

这档节目是由央六的今日影评栏目和周迅共同发起的,如今豆瓣评分是9.1分。说实话,我也不想给它打满分,缺点显而易见——因为它太短了,短到每次听的正在兴头上就被一口掐断。

不知道刚刚和陈坤一起成立表演学校的周迅是不是有些私心的,因为这档节目简直就是现成的教材,15分钟的访谈愣是做成了名师讲坛,所有嘉宾前来倾囊相授,画下独属于自己演员生涯的考试重点。不过,无论如何,还是要感谢两方发起人,是他们让演员更会演戏,也让观者更加了解和尊重演员这个职业。

之前在翻一些对于《表演者言》评价的时候,发现大家难免会埋汰上两句同期的《演员的诞生》,说他们不配讲演技,只晓得作秀。不过,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无论是《表演者言》也好,《演员的诞生》也罢,他们都让我们仔仔细细的去端详了【演员】这个职业。在此之前,从未有任何一个节目,让他们这样的闪闪发光。

《演员的诞生》虽然为了追求关注的和收益,做的更像是是一档取悦大众的综艺笑谈,但如同章子怡说的,这个舞台让我们看到了一些演员青涩、稚嫩表演的同时,也让我们关注到了很多我们不熟悉的演员的伟大

而《表演者言》则选择了另一种极致。它只谈表演专业,谈角色;不谈八卦,不博眼球。每个嘉宾都牟足了劲儿,吴君如在上台前一直在化妆间和周迅沟通过往合作的感受,寻找可分享的闪光点;奚美娟、冯远征则在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上自己的表演心得。它是纯粹的,也是如周迅所说“即使收视率不高,我们也要把这个节目做下去”的

不如抽出时间都来看一看吧,相信总会有一款是你所喜欢的。

 短评

最喜欢蒋雯丽和段奕宏那两期 蒋雯丽真是魅力爆棚 这才是真正的演员

8分钟前
  • 冰镇西瓜橘子水
  • 力荐

干货和八卦都较多。另一部综艺请继续您的表演~

13分钟前
  • RYZ
  • 还行

周迅是很有责任感的演员,不忍心时下的市场被流量打乱,辜负观众的期待。长者对表演的理论与观察成就他们每一个经典难忘的人物光影。与演员的诞生相同,四十岁的周迅始终保持内心纯粹非常不易,章子怡更有一种不断挑战的快感,与优秀的导演合作更多的章子怡对表演的体会已经到诗人的曲高和寡。

15分钟前
  • 小孙字典没输字
  • 推荐

节目立意很好,极具文本价值,当然也稍有遗憾,期待未来的更多发展。

18分钟前
  • 木头仁
  • 力荐

客观理性的综艺节目,也只有最大的爸爸CCTV敢做,能做。因为不怕广告商不给钱,不怕请不来腕。清汤寡水的阳春面,却是别家学不来的踏实饭。

20分钟前
  • 慕思倩
  • 力荐

明星和演员是有区别的,来这个节目的嘉宾展现了他们的真诚,中国电影需要担当。

22分钟前
  • 82258966
  • 力荐

央视节目制作意识比较陈旧,但贵在嘉宾选择好,谈表演态度诚恳,收获颇多,希望早日推出足版!

23分钟前
  • .
  • 力荐

秦海璐拍戏前会认真研究全剧本,没有她的戏的场次也分析。这就是她和那些小花的差别。

26分钟前
  • 段十土
  • 推荐

很有意义的节目。周迅能想到办这种节目,很有担当。谈话很有内容,对年轻演员和影视从业人员及爱好者,很有启迪作用。

27分钟前
  • 对琴弹牛
  • 力荐

章子怡和秦海璐师出同门,她们俩同样脱口而出“信念感”。秦海璐这儿如此理所当然,可是,当章子怡在郑爽笑场的那个舞台上说出来的时候,却那么掷地无声,甚至过气,甚至可笑。

28分钟前
  • 此间有城
  • 力荐

缺点是太短。

30分钟前
  • Yutian
  • 推荐

原来周迅从小是长在电影院的,童年经验积累影响,让她的感性更加卓越。其他嘉宾多是理性出发,探讨技术,她却聊起在非洲看动物,住树屋看下雨月亮,靠本能感觉支撑,生活经验蓄能,天才可遇不可得。

35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现如今的“演员”行当乱象诸多,但幸好还存在一批认真琢磨戏的表演者,新人入行需要立规矩,演员的匠人精神更是值得传承。周迅肯“顶风作案”牵头做这件事,很了不起。但从内容上来说,已经完成分享的黄渤、秦海璐、冯远征的三人,都是随便拿出一作品就立得住演员,可以说是行业福音了。

37分钟前
  • 金浩没话说
  • 力荐

除了时长不满意,节目目的已经超过节目本身了。现在红火的市场,各种优而演的偶像,他们需要门槛和思考

40分钟前
  • 西风记
  • 力荐

说的都是常识,怎么进入角色,又怎么打破舒适区。请的都是学院派,但一点先锋派技巧都没提。说实话国内表演知识体系挺陈旧了,要进入更高阶状态凭这些根本不够。但即便这些浅显的大白话,很多线上演员都做不到。

42分钟前
  • 小田切梨
  • 还行

非常棒,嘉宾及周公子可以说非常真挚了。

47分钟前
  • 刀豆
  • 力荐

访谈太央视化,时间太短,除了最后嘉宾tf成员无感其它全部是我喜欢欣赏的演员!普通观众看了也会对观影有所感悟!周迅不太善于表达但是有心,好像她和陈坤陈国富要办理一个学表演的“山下学堂”学院,感觉比隔壁的综艺《演员的诞生》有诚意干货多了!希望我们影视剧以后出现更多的是演员而不是明星。

49分钟前
  • 力荐

这才是表演课,真人秀那些哗众取宠的下课吧

50分钟前
  • nanaxxm
  • 力荐

周公子吹必看节目

53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推荐

他们总是在告诉女演员,你最好的年纪是20-30岁,其实不是,岁月会增长你的皱纹,也会加深你的阅历。周迅说的好棒啊!谁能想到她是一个口吃呢?除了老天爷赏饭吃,还有她无尽的努力啊

55分钟前
  • 旺仔小公举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