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5集崩塌厉害,女主愈发难看以至于我实在看不下去,男主也够疯的,都讨厌。除了金大爷里面角色都让人无语至极,编剧编让观众讨厌的人物和桥段到底是为了啥,和观众有仇,和收视有仇
女主拍的电视我要绕着跑,太不讨喜了太不讨喜了
====
这剧前18集应该压缩到10集,后面突然现实了好看了 李晨演的李墙正常了吸引人了,但是女主依旧各种不讨喜
非常可惜的是,胡美华这一茬回来跟机器似的,毫无人气灌着毒鸡汤,编剧和我有仇
======
从80年代到90年代甚至估计到后面,这是中国巨大变革的时段,是所有人都不怎么安分的时代,是摸着石头过河甚至有点“横冲直撞”的岁月?这样描绘这个时代的一部电视剧出来的画面是俩大男人蹲在门口择菜唠家常?
编剧你是有病啊有病啊还是有病啊?
这是娘道劣质性转版本?就是娘道里一堆封建思想的女主还不断挫败反派小阴谋让观众爽爽呢,男主除了出场塞胖子俩西红柿还有点趣,这从头到尾干嘛啊?他到底干成啥事了,就光吃着亲爹妈的钱,各种混不吝莫名其妙的事情,还吃女主软饭?!北京爷们棒棒的,我呸!
杨亚洲很擅长拍北方市井故事,刘莉莉这样的老演员没得说,一举一动都是构成胡同画卷,问题是这画卷到底要陈述个什么事,烘托个什么人?一个狗屁不通啥都没干,没用的窝囊废男主?!
李晨之前和杨亚洲合作过《草帽警察》,对于这部电视剧我个人评价很高。刘五四也憋屈,那电视剧一天天的也是所谓鸡毛蒜皮事,但刘五四不一样,他是个基层警察,他这个角色的人生道路行为举止被警服限制,于是所有一切的憋屈和不顺利反而增添了警察这个头衔的光彩。那连续剧讲述一部警察劳模在工作上的各种奉献很好,符合社会观念,好看。
杨亚洲导演《没事偷着乐》里张大民就是没钱的工人,各种穷问题憋屈到最后,可这些都是外力,主人公一直积极想办法,苦中作乐让观众心有戚戚然而讨喜,大家都拿死工资还不是这样过日子。
而这部呢?我从来不高看文章或者黄海波的表演,但是看这部电视剧我就在想文章来演的话绝对要讨喜的多,虽然演技也就那样。文章那小身板是最符合大众想象的二流子,小痞子的样,他的整体外形是弱的,但是他的脸是鬼头鬼脑机灵的,于是就算窝在这胡同里摘菜,观众也知道这主儿不安分,他不是心甘情愿的,只是暂时迫于生活(编剧),他要闹腾,他肯定要搞事情。
李晨呢?真特么太平静了,太安分了。电视里这高大壮的样子,窝在板凳上一脸“理解生活的禅意”,真想叫人死命抽他几下大耳刮子。高高壮壮做啥不好,特么的在家里摘菜,算8毛账,你配么? 你这角色碰到的一切问题都是源于你不做正事,不是外力,就你们几个角色自己瞎搞出来的事!就一破胡同穷出那么多问题了还愣演得跟富二代似的样子(愣吃爹妈20块钱还说只进不出),一片和谐,淡定....
这和谐的世界,横生点无聊的矛盾,消磨着时间
这是男人吗?
男妈妈男妈妈(只想抽嘴巴子)
什么狗屁剧组什么狗屁编剧什么狗屁角色!
另外,女主长的不讨喜,演得不讨喜。
尔晴让人刮目相看,苏青演得不错。
苏青演的美化给人非常亲切的感觉,表演也很到位,演活了邻家女孩的味道。相反,玉面狐狸的王晓晨,表演的过于程式化,缺乏灵气,不太有认同感,也没有80年代的味道。配戏的老演员,各个都是老戏骨了,没得说。
作为80后的我,很喜欢看这种年代剧,从前两集看,幸福里的故事铺陈和展开的很好,起码很有80年代的味道,也有胡同大杂院的气息,杨亚洲的剧品质差不了。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贾军礼(来自豆瓣)
来源://www.douban.com/note/791173068/
“幸福是白塔到红墙的距离/幸福是这时的我,那时的你/哦 幸福是拥有太多的风景/还是在这里笑着把你的梦握紧……”
近日,在腾讯视频中追完了由杨亚洲执导,李晨、王晓晨主演的京味新剧《幸福里的故事》。该剧真实再现了在改革开放大潮下,胡同青年李墙、陈瓦儿从相识相恋到相亲相爱的成长故事,有着浓浓的年代感和人间烟火气,也通过这个幸福里四合院中寻常百姓的人生故事折射出改革开放后首都北京乃至伟大祖国发生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
这部电视剧以北京的白塔为标志性视觉符号,以幸福里的四合院为主要载体,讲述了人世间最美好的爱情故事和亲情往事。为了喜欢的人,胡美华追李墙,爱的不管不顾,送吃送喝,洗衣洗袜,俨然如同一家人。同样,为了追陈瓦儿,李墙也是倾其所有,为了陈瓦儿高考复读学费,他下煤矿挖煤,为了陈瓦儿考上文工团,他动用所有社会关系,在陈父的百般阻扰之下,他依然爱的始终如一。陈父离世后,他又主动承担起两个家庭的重担,当他的发小们都外出淘金闯荡世界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时,他依然坚守在四合院里,心甘情愿地当起了家庭主男,操持起两家人的吃喝拉撒、日常起居。这段守家舍业的过程也是见证爱情力量的过程,更是磨砺人生、见证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主人公李墙从一个年少轻狂、玩世不恭的北京青年逐渐蜕变成为了一个勇于担当、有情有义、执着如一、顾全大局,有着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北京爷们。
一个幸福的家庭仅靠爱情,而没有事业显然是不够的。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李墙走出了幸福里,南下深圳创业,通过他在飞燕环球贸易公司的求职、离职、回归甚至挽救公司于危亡的这段过程,充分释放了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那就是他的厚道、他的诚信,他的智慧。这个过程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比如姚大爷的“西瓜泡沫”,告诉人们生活永远是甜的!
为了增加戏剧冲突,彰显戏剧张力,电视剧设置了杨飞燕北京来访送钱、开公司后再李墙家中说醉话,甚至不惜让四合院中核心人物金大妈退休当天为救陈母见义勇而负伤牺牲的为李墙和陈瓦儿的婚姻出现信任危机,先后经历了四段离婚风波。
总而言之,有着近40年时间跨度的年代剧,该剧剧情前半部分生动有余,而后半部分则打磨不足。但有些桥段颇为突兀。比如陈瓦儿深圳出差让李墙两次发誓如有背叛,全家人不得好死;后来陈瓦儿北京创业开饭馆也很少经营,剧情收尾也有些局促,李墙如何创业开公司一笔带过,直接跳转为功成名就的企业家等等。
翻开是故事,合上是回忆。剧末,电视剧继续沿用了“大团圆”式的收尾模式,符合了国人普遍的审美心理。走过了40年风雨人生路,李墙和陈瓦儿再次走到了一起,失散多年的弟弟终于找到且成家立业,胡同里的胡美中与李大胜、胡美华与吴西凯、以及许卫东与喀秋莎四对家庭也纷纷收获了各自人生路上属于自己的幸福故事。
《幸福里的故事》作为一部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的京味年代剧,通过对凡人故事的娓娓道来,塑造了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为京味剧作贡献了新的气象,增添了新的亮色。
【剧透预警,本篇讨论基于腾讯视频第一集、第二集的内容】
第一集开篇映入眼帘的是位于当今北京繁华市中心的妙应寺白塔。附近一个小院的主人正在搬家——这一情节如同一个故事的句点。两鬓斑白的男女主角先后进入画面,在他们搬离之际,一个回眸把镜头拉回到40年前故事的开端。
一场群架引出全剧第一个核心冲突:即“幸福里”中一个小院儿原本和谐稳定的生态被一个新搬来备战高考的女孩打破了。她有一个不太友好的外号——“玉面狐狸”。
剧作的初始结构建筑在这个多家混住的大杂院里,以男主角李墙为中心。在生活空间上,由他的母亲和老金这三口之家、以及幸福里小院中的其他两家人:胡家姐妹一家,还有周大爷夫妇构成。而外层人际社交圈子,为西城中学的学生和老师们。
男主角的个人特点从他总坐在屋顶看天这一点得以体现,他是一个成日无所事事,却爱做梦、向往外面世界的青年。在同伴中是“孩子王”,即使退学后离开学校,依然是男孩中的“领袖”。从他一个人破局两方械斗,和在红墨水上耍小聪明上,能看出他兼具智慧和胆量、却又不遵从社会规训的叛逆性格。这样一个桀骜不驯的人,让青梅竹马的美华对他爱慕不已。
而戏剧性的变化始自“玉面狐狸”的到来,她的切入对三个层面的人物关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小院迎来了流言缠身的新邻居,住户们对此感到不满;西城中学的诸多男生们为这位转校生的美貌倾心不已、大打出手;美华对墙子的单恋受到了明显的威胁。层层的恶意涌向了一个普通的女学生——陈瓦儿。
她的出场是渐进式的,犹如特洛伊战争之引,传说中的美貌女子成为各派男孩们在领地上“宣誓主权”的手段;而瓦儿和她的歌声则像一个传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坐在景山上的一个瘦弱背影正望向故宫浅吟清唱。
围绕她的两个标签耐人寻味,“玉面狐狸”和爱唱歌儿的女人。先说一说“玉面狐狸”。这个角色来自于《西游记》第六十回《牛魔王罢战赴华筵,孙行者二调芭蕉扇》中的狐妖——玉面公主。她是牛魔王的小妾,其倾国之色“赛过文君与薛涛”。从一个短暂镜头中可以看到,李墙在复学后上自习时偷偷在看的书正是《西游记》。这一细节不仅巧妙交代了“玉面狐狸”这一名称的由来,也反映了四大名著从70年代初逐渐挣脱了“四旧”的标签,开始恢复大量印刷,并在80年代完全重新流行的社会背景。正是这个没有做什么恶事的玉面公主,却因为妖的身份,最终死于猪八戒的钉耙之下。这个反面角色的女妖标签不仅是流言对女主角本身相貌的夸大,其对女主角身份划分背后的潜台词也直指中国文化中对美女最为历史悠久的恶意——她们是媚人魂魄、引人犯错的“狐狸精”。幸福里的阿姨们用“红颜祸水”一词为这个标签进一步做了注脚。而就像金大爷预料的那样,女主角本人只是一个长得比较周正的、有点疯疯癫癫的邻家女孩。
这个外号在诙谐的音乐和学生们的打闹中好像只是个无足轻重的玩笑,但它却是女主角真实的痛苦根源,也是她家人痛苦的根源。无数次的转学,给年幼的她巨大的精神压力,让她自我封闭,变得具有攻击性。因此才会在第一次见面的邻居面前,刚听到夸赞她皮肤白嫩的“玉”字,就性情大变,脱口而出“玉面狐狸”,让父亲失望至极愤而离场。她甚至因此痛恨别人对她外表的夸赞,痛恨招惹是非的长辫子,痛恨自己,以至于和本来最珍视的一头秀发一刀两断。留着寸头的女主角,因此享受独自在没人的地方哼歌,唯此才可在不受人审视、指摘的环境中找到一些自由表达的空间。
在今天很多人看来,瓦儿的多次转学、搬家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究其核心原因,不是美貌本身也不是追求者众,而是当时社会对美这种矛盾的反馈给她所带来的伤害。可以想象狐狸精背后的暗示是男孩们因她不思进取、违反校规,她成为家人和学校指责的对象。流言缠身,旁人避之而不及。而她的遭遇不仅仅是简单的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更是当时中国社会对美既想追求却又无法敞开胸怀去接纳的个人化体现。在刚刚打开国门的80年代,人们对美的态度是矛盾的,既受到吸引又感到恐惧。社会对瓦儿身上的美的接纳因此具有着矛盾的二重性,且有着一种从传统观念中逐渐挣脱的趋势。正如老一辈街坊们嘴上夸着邻家外甥女眉眼生的好,背后提起传说中的美女却是如临大敌一般,痛斥其狐狸精、红颜祸水。与此同时,男学生们嘴上跟风嘲讽瓦儿唱歌,却自己在家心怀爱慕地边弹吉他边唱着《探清水河》。这种对美和爱情的表达欲望在年轻人的心里蠢蠢欲动。
这里不得不提到瓦儿的第二个标签:唱歌,以及音乐在剧中的隐含意义。个人认为开篇女主正对镜头所唱的爱国颂歌和后面的篇章不是很搭调,可能是后加上去的。从后面男主角在家里入迷地哼唱,以及学习委员在家弹唱的段落,都可以很容易地猜测到,剧情中瓦儿真正一直在唱的是这讲述北京火器营一带爱情悲剧的著名叙事曲——《探清水河》,而这是一首禁歌。这种对男女情爱主题的隐晦表达,通过瓦儿的歌声让其他的青年人产生着共鸣。她的美貌和对情爱歌曲的吟唱使她成为同龄男孩们对爱情的完美想象对象。这种想象在剧中不是独立出现的,男主角的卧室里贴着邓丽君的海报,也暗示了在外被贴上“靡靡之音”标签的音乐,在当时少男少女当中是多么流行,流露着这个房间主人,无数这样房间的主人们对新的时代、对开放的价值、以及对美的渴望。
陈瓦儿这种在旁人看来的离经叛道、不顾社会世俗规范,和男主角性格中的一部分相互映照。李墙因为一时见义勇为被退学,他资质聪颖,却在青少年时期这段具有欺骗性的闲散时光中白白浪费着身体中涌动的力量。从李墙对金大爷的称呼,和金大爷用纳兰词孤本求情校长的段落,揭示了二人继父子的关系。由此,大致可以猜测出男主角矛盾的性格和他所处的困顿状态多少来自于家庭解散和再重组造成的创伤。但由于开朗的母亲和善良的继父的小心包扎,这份创伤不至于溃烂。一切都还只是伤,不是痛。一切都有恢复的可能。
而女主角的到来直接激发了这个可能。陈瓦儿被社会的敌意所刺激而自我封闭,而李墙是唯一一个透过她那双灵动的眼睛看穿躲藏在里面那个担惊受怕的灵魂的人。正是他这份对瓦儿所涌起的纯粹之爱和想要保护她的冲动,推动着他走上人生的第一个拐点,回到高中。他要高考,要上大学。两人的故事线命运般地连结在一起。
闯入幸福里小院儿的这股外来力量找到了真正能够接纳她的地方,由男女双主角平衡对称主导的剧作架构逐渐搭建起来。他们各自的发展和互相之间的纽带将成为后面所有故事展开的锚点。
——2020年10月10日凌晨有感
【转发需注明出处】
第一次看带有年代感的戏,突然发现自己爱上它。在这部剧里,那群放学坐在屋顶上看天空的人儿,每天憧憬自己的未来。那个时候的我也是这样。渐渐的,自己长大了,到处撞南墙,感觉生活都是乱糟糟的。在这部剧中,这单纯而美好的青春,让我对生活又重拾起了信心。因为不努力,你怎么会知道我可以成为什么呢?幸福里的故事,是靠自己去书写的。加油!在幸福里书写你的故事。
编剧:这部剧没结婚的人最好不要看
导演:为什么?
编剧:因为我要整死结婚的男人和准备结婚的男人😄!
导演:怎么整呢😁
编剧:先让他在家做几年饭,完了让他出去溜达一翻,趁他溜达起劲的时候,让女主角给他整出点什么来,
导演:好呀,继续说👍
编剧:先整得他没工作,再弄回来在家继续带孩子洗衣服买菜做饭,完了再炸死他老母,这时候趁他精神崩溃的时候再跟他离婚😂,
导演: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这样不死都半条命没了,还导什么呢😂,
编剧:前面不是说了就是要整死小强(墙)来的吗,
导演:如果不死呢,剩下半条命也不好吧😄,
编剧:继续整一男的,要比小墙帅的有钱的去追我们家晓晨,而且还要让男主也跟着半条命一起作,边作的时候还要打击他刺激他,让小墙的发小啊同学啊邻居啊一起打击他刺激他骂死他,那,那,那,还有什么都叫来了一起整小墙,对,对,对,还有吴西凯的社区也叫来一起整李沉,我就不信整不死,难道天下还真有打不死的小强(墙)不成,
导演:如果真有呢😁,最后小强(墙)还是没有整死呢,咋办?
编剧:那就服了他,让吴西跃滚蛋,让他们复合😳😂
导演:太完美的爱情了💑,就按你的拍,简直颠覆人的三观啊,不过拍出来挨观众骂咋办,
编剧:这么完美的爱情骂啥呢,没事,要的就是这效果😂,
导演:我们真是tmd一坨翔啊,奥利给😂!
什么玩意儿!演高中毕业生那几位都奔四了吧?80年代人长这样?还有这剧情,我谢谢您了。
为啥要用40来岁的中年男子演十几岁的小伙子呢???
四合院里的家长里短我还是很喜欢看的,可80年代啊那么老的高中生,挺让人出戏的
剪辑到底删了多少东西,一到关键时刻剧情就消失,而且最神奇的是,说是一代年轻人改变命运,开始我以为,高考是主角改变命运的机会,没走成,当兵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又没走成,去深圳做生意是改变命运的机会,结果还是没走成,那你们要靠啥改变命运,老胡同拆迁是吗?
过度表现了,剧,还好吧
整部剧整体感觉很温暖,我特别喜欢父母那一辈的演员,演员都挺好的,都很自然也是熟脸哈哈哈哈
3北京土著看得尴尬死。。
啥玩意儿啊 演员是不是有点老看的我都出戏 剧情也扯 长得漂亮就转学 人生就不堪了??我问下谁遇到过长得漂亮就不停转学的人?
玉面狐狸选的这个演员好没说服力 还不如让车晓来演
有点意思,有点像以前的“渴望”这样婶儿的家庭剧,慢慢的节奏,京味儿浓,北京台就是这种剧好看
演的啥玩意儿?
刚看完一集,挺喜欢这种讲述百姓生活的年代剧,既有四合院里的几家人的家常故事,又有时代发展的印记。演员的演技也都在线,挺有意思的。特别适合一家人晚饭后一起看。
年代氛围很好,老戏骨都演得很生动。找年龄大的演员演年轻人也未尝不可,毕竟要演到老。可是这个玉面狐狸到底哪里吸引人了呢,有点莫名其妙,是我审美有问题吗?真的没看出来这个姿色需要不停转学,性格也不招人喜欢,成天就会撅嘴,脾气大过天,一副自以为是的样子,到底哪里让人一见钟情。
评论又出现了如懿传刚播出时的那种评论,抨击演员年龄有劲吗!
这类题材的故事线没有多大问题,尤其绿叶演员大多都不错,主要就是看主角,男主演绎年轻时候的李墙还是有点看lao,女主演技还欠火候
剧情略显老套,剧情有些乱,叙事不是很严谨,总之还可以吧,观望一下
悦悦不错,车晓合格,苏青假模假样,玉面狐狸看不下去
剧情有点扯,看了几集看不下去了。哪个没脑子的会在高考考场上传歌词的纸条?漂亮到啥地步了就不停地转学?冲着王晓晨和苏青,给两星吧
看了半天不知道导演磨磨叨叨的想说啥。老演员们都挺棒的,是那个味儿,日常生活的“糟乱”和悠悠鸽哨声让我十分怀念小时候在金鱼池的小院儿,可惜人情味儿十足的的“杂院儿”再也回不来了,这大概是老北京本可称之为“城”却一去不复返的永远伤痛吧……年轻演员就差点儿意思了,可能因为年龄问题观感上差了不少。不过苏青傻直傻直的真可爱,李墙不值得她的痴,大黑牛演技上没什么天赋压根儿没演出胡同小子那浑拙猛楞劲儿来,玉面狐狸也不知道有什么可狐狸的实在没看出来……
不像玉面狐狸像棒子面狐狸!